CN1986109A - 防冲顶液压电液锤 - Google Patents

防冲顶液压电液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6109A
CN1986109A CN 200610114757 CN200610114757A CN1986109A CN 1986109 A CN1986109 A CN 1986109A CN 200610114757 CN200610114757 CN 200610114757 CN 200610114757 A CN200610114757 A CN 200610114757A CN 1986109 A CN1986109 A CN 1986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hamber
valve
cavity
serv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147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3475C (zh
Inventor
夏德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yang Forging Press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夏德仕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夏德仕 filed Critical 夏德仕
Priority to CNB2006101147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73475C/zh
Publication of CN1986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6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347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347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防冲顶液压电液锤,机座上固定有锤杆驱动油缸,液压源和下端带锤头的锤杆,锤杆的上端与锤杆驱动油缸缸体内的活塞相连,活塞的上、下两端具有上缸室和下缸室,上缸室受操纵阀的控制分别与进油通道相通或排油通道相通,操纵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随动阀,随动阀内可滑动地设有阀芯,当阀芯位于随动阀的一端时,操纵阀接通上缸室的进油通道同时关闭排油通道,当阀芯位于随动阀的另一端时,操纵阀关闭上缸室的进油通道同时接通排油通道,当阀芯位于随动阀的中部时,操纵阀同时关闭上缸室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在驱动油缸缸体与操纵阀之间设有缓冲油缸,当锤头达上死点时无撞顶现象,缓冲效果好。

Description

防冲顶液压电液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液锤,特别是一种用于锻造和桩工机械及其它利用液压驱动质量块作功的液压电液锤。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全液压驱动的电液锤,其结构是锤杆活塞下腔常通高压油,由控制阀控制锤杆活塞上腔的油的进出来实现锻锤的打击和回程,如专利号为93120993.5、02218450.3的专利说是书中公开的两技术方案,这两个技术方案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控制阀的结构和原理上有所不同。申请号为93120993.5专利用的是液压直接驱动活塞,用活塞杆带动锥阀来实现打击和回程,对模动作是另开一路,由一定通经的换向阀实现。锻锤的所有动作需要两套控制系统,较为复杂,也不能做到无级调速。申请号为02218450.3的专利,系统相对简单,但不能实现慢下和慢上动作,也不能实现任意位置停锤,锤杆只能稳定在上死点或下死点,以上两项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都不能实现无级调速,所以回程速度不可控,故都很难实现锻锤的轻击快打,而且在锤头回至上死点时,容易出现撞顶现象,这是现有技术的致命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锤头速度可控、能够实现锤头轻击快打、任意位置可停锤、锤头到达上死点时不发生撞顶现象、缓冲性能好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它包括机座、在机座内固定的锤杆驱动油缸、液压源和下端带锤头的锤杆,锤杆的上端与锤杆驱动油缸缸体内的活塞相连,活塞的上、下两端具有上缸室和下缸室,活塞在上缸室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下缸室内的有效工作面积,下缸室与高压油通道相通,高压油通道与液压源相通,其特征在于:上缸室受操纵阀的控制分别与进油通道相通或排油通道相通,操纵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随动阀,随动阀内可滑动地设有阀芯,阀芯的一端与阀芯控制杆相连,当阀芯位于随动阀的一端时,操纵阀接通上缸室的进油通道同时关闭排油通道,当阀芯位于随动阀的另一端时,操纵阀关闭上缸室的进油通道同时接通排油通道,当阀芯位于随动阀的中部时,操纵阀同时关闭上缸室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在锤杆驱动油缸和操纵阀之间设有缓冲油缸,缓冲油缸的上腔与高压油通道相连通。
本发明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中在所述的操纵阀与缓冲油缸之间设有执行随动阀,执行随动阀包括固定在锤杆驱动油缸缸体上的阀座,阀座的内腔与所述上缸室相通,阀座内可上下滑动地设有随动阀套,所述阀芯的底端与随动阀套的顶端相连,当阀芯位于随动阀的一端时,操纵阀通过随动阀套接通上缸室的进油通道同时关闭排油通道,当阀芯位于随动阀的另一端时,操纵阀通过随动阀套关闭上缸室的进油通道同时接通排油通道,当阀芯位于随动阀的中部时,操纵阀通过随动阀套同时关闭上缸室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
本发明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中与所述随动阀套相配合的阀座内侧壁处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排油腔和高压油腔,高压油腔通过所述上缸室的进油通道上的至少一个快进油孔与所述高压油通道相通,所述排油腔通过所述上缸室的排油通道的油管路与所述油箱相通,所述随动阀套侧壁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可连通排油腔和阀座下腔的排油孔,随动阀套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可连通储油腔和阀座下腔的导油孔,阀座的下腔与所述上缸室相通,所述阀体位于阀座的顶端,所述随动阀的底端与所述随动阀套的顶端相连,随动阀的外侧壁与所述阀体的内侧壁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卸压腔、下驱动腔、回油腔、上驱动腔和外高压进油腔,所述阀体内位于随动阀的上端设有上低压腔,阀体内位于随动阀的下端设有下低压腔,上低压腔、下低压腔和卸压腔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箱相通,所述高压进油腔通过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源相通,所述随动阀的内侧壁和所述阀芯的外侧壁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被阀芯外侧壁的环形台肩分割成内高压进油下腔、内低压腔和内高压进油上腔,内高压进油下腔可通过油孔与下驱动腔相通,内高压进油下腔与内高压进油上腔通过穿过所述阀芯的连接孔相通,所述内高压进油上腔通过补油孔与外高压进油腔相通,所述上驱动腔通过油孔与内低压腔或所述内高压进油上腔相通,所述回油腔通过油孔与内低压腔相通,所述下驱动腔可通过油孔与内低压腔或所述内高压进油下腔相通。
本发明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中与所述随动阀套相配合的阀座内侧壁处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排油腔和高压油腔,高压油腔通过所述上缸室的进油通道上的至少一个快进油孔与所述高压油通道相通,所述排油腔通过所述上缸室的排油通道的油管路与所述油箱相通,随动阀套侧壁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可连通储油腔和阀座下腔的排油孔,阀座的下腔与所述上缸室相通,所述阀体位于阀座的顶端,所述随动阀的底端与所述随动阀套的顶端相连,随动阀的外侧壁与所述阀体的内侧壁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中卸压腔、驱动腔和上高压进油腔,驱动腔内作用于随动阀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高压油腔内和阀座下腔内作用于所述随动阀套的有效工作面积之和,所述阀体内位于随动阀的上端设有上卸压腔,随动阀内位于所述阀芯的下端设有下卸压腔,上卸压腔、下卸压腔和中卸压腔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箱相通,所述上高压进油腔与所述液压源相通,所述随动阀的内侧壁和所述阀芯的外侧壁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被阀芯外侧壁的环形台肩分割成内卸压腔和内高压上腔,内卸压腔可通过油孔与所述中卸压腔或所述驱动腔相通,所述内高压上腔可通过油孔与所述上高压进油腔或驱动腔相通。
本发明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中与所述随动阀套相配合的阀座侧壁的上部设有卸油孔,卸油孔通过所述排油通道的油管路与油箱相通,所述阀座内的下部与所述上缸室的上部相通,与随动阀套相配合的阀座侧壁处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控制腔、常低压腔和高压油腔,随动阀套在控制腔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高压油腔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常低压腔通过管路与油箱相通,所述高压油腔通过所述上缸室的进油通道上的快进油孔与所述高压油通道相通,控制腔通过管路与操纵阀的工作孔相通,所述随动阀的外侧壁与所述阀体的内侧壁之间自前而后依次设有前驱动腔、外低压腔、外工作腔、外高压腔和后驱动腔,随动阀在前驱动腔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后驱动腔内的有效工作面积,所述阀体内位于随动阀的前端设有前低压腔,阀体内位于随动阀的后端设有后低压腔,前低压腔、后低压腔和所述外低压腔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箱相通,所述外高压腔通过管路与所述高压油通道相通,所述随动阀的内侧壁和所述阀芯的外侧壁之间自前而后依次被阀芯外侧壁的环形台肩分割成前内高压腔、内低压油腔、内工作腔和后内高压腔,前内高压腔与后内高压腔通过穿过所述阀芯的连接孔相通,内低压油腔通过油孔与外低压腔相通,内工作腔通过油孔与外工作腔相通,所述工作孔与外工作腔相通,所述后内高压腔分别通过油孔与所述外高压腔和所述后驱动腔相通,所述前驱动腔可通过油孔分别与所述前内高压腔或所述内低压油腔相通,所述外低压腔可与所述外工作腔相通,所述后内高压腔可与所述内工作腔相通。
本发明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中所述的缓冲油缸结构是:在锤杆驱动油缸缸体上自下而上依次固定有缓冲缸座、缓冲缸、缓冲缸盖,缓冲缸内配有缓冲活塞,缓冲活塞的内腔与上缸室连通,在缓冲活塞、缓冲缸、缓冲缸盖之间围成上腔,上腔与高压油通道之间设有通孔。
本发明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中所述的缓冲缸盖下边外侧设有倒角。
本发明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中所述上缸室内的下部具有困油腔,困油腔是由所述锤杆驱动油缸缸体的内侧壁、所述缓冲活塞的底端、所述活塞的顶端和活塞上部的轴颈所包围的区域,活塞上部的轴颈可与缓冲活塞下部的内侧壁相配合,所述高压油通道位于环绕锤杆驱动油缸缸体侧壁的机座内,所述下通孔和所述快进油孔的数量为一个。
本发明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中所述液压源包括液压泵,液压泵的进液口通过串联有过滤装置的管路与所述油箱相通,液压泵的出液口通过串联有单向阀的管路分别与二位二通电磁阀和液压蓄能器相并联,二位二通电磁阀通过管路与所述高压油通道相通,二位二通电磁阀的控制电路与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和液压泵电连接,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的触动装置与所述锤杆相配合,液压泵出液口的管路处并联有卸荷阀,卸荷阀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箱相通。
本发明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中所述随动阀套的二端分别具有环形的缓冲滞油腔,缓冲滞油腔是由所述随动阀套二端的外侧壁和所述阀座内腔所包围的区域。
本发明液压电液锤,其上缸室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分别与操纵阀相通,操纵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随动阀,随动阀内可滑动地设有阀芯,阀芯的一端与阀芯控制杆相连,当阀芯位于随动阀的一端时,操纵阀接通上缸室的进油通道同时关闭排油通道,当阀芯位于随动阀的另一端时,操纵阀关闭上缸室的进油通道同时接通排油通道,当阀芯位于随动阀的中部的零位时,操纵阀同时关闭上缸室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由于设计合理,所以无论锤头和锤杆在任何运动状态,只要将阀芯移到零位,锤头和锤杆就会马上停止运动,所以该系统可实现任意位置停锤。由于锤杆的运动可以无级调速,锤杆速度可控,故能够实现锻锤轻击快打,可更好的满足锻锤工艺要求。由于在驱动油缸缸体上位于活塞上方自下而上依次固定有缓冲缸座、缓冲缸、缓冲缸盖,缓冲缸内配有缓冲活塞,缓冲活塞的内腔与上缸室连通,在缓冲活塞、缓冲缸、缓冲缸盖之间围成上腔,上腔与高压油通道之间设有通孔,回程时,当活塞达上死点之前先接触缓冲活塞底边使其上移,同时上腔与高压油通道连通,而下腔此时具有一定的真空度,上腔的高压和下腔的真空度起到阻止活塞上移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缓冲功能。由于在缓冲缸盖的下边外侧设有倒角,当缓冲活塞上移至封堵通孔时,在倒角处形成一个高压封闭腔,再次吸收能量,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冲顶液压电液锤的实施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冲顶液压电液锤的实施方式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冲顶液压电液锤的实施方式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包括机座39和沿垂直方向安装在机座39内的锤杆驱动油缸,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的上方安装有操纵阀,图3中所示的操纵阀是阀芯18处于零位时的状态,下端带锤头8的锤杆7的上端与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内的活塞11相连,活塞11的上、下两端具有上缸室13和下缸室14,活塞11在上缸室13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下缸室14内的有效工作面积,下缸室14通过至少一个下通孔22与高压油通道15相连,下通孔22的数量可以是2个或4个或6个或8个,高压油通道15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4与液压源连通,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分别与操纵阀相通,操纵阀包括阀体9,阀体9内设有随动阀17,随动阀17内可滑动地设有阀芯18,阀芯18的上端与阀芯控制杆37相连,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上端时,操纵阀接通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关闭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下端时,操纵阀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接通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中部零位时,操纵阀同时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
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的上方设有执行随动阀,执行随动阀包括固定在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上的阀座10,阀座10的内腔与上缸室13相通,阀座10内可上下滑动地设有随动阀套41,阀芯18的底端与随动阀套41的顶端相连,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上端时,操纵阀通过随动阀套41接通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关闭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下端时,操纵阀通过随动阀套41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接通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中部时,操纵阀通过随动阀套41同时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
随动阀套41的二端分别具有环形的缓冲滞油腔77,缓冲滞油腔77是由随动阀套41二端的外侧壁和阀座10内腔所包围的区域。与随动阀套41相配合的阀座10内侧壁处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排油腔42和高压油腔19,高压油腔19通过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上的快进油孔16与高压油通道15相通,排油腔42通过上缸室13的排油通道的油管路68与油箱1相通,随动阀套41侧壁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可连通排油腔42和阀座10下腔的排油孔45,排油孔45的数量可以是2个或4个或6个或8个,随动阀套41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可连通储油腔46和阀座10下腔的导油孔47,导油孔47的数量可以是2个或4个或6个或8个,阀座10的下腔与上缸室13相通,使得储油腔46内的液压油可自由的流动到阀座10下腔内和上缸室13内,阀座10的顶端设有阀体9,随动阀17的底端与随动阀套41的顶端相连,随动阀17的外侧壁与阀体9的内侧壁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卸压腔40、下驱动腔27、回油腔21、上驱动腔28和外高压进油腔43,阀体9内位于随动阀17的上端设有上低压腔29,阀体9内位于随动阀17的下端设有下低压腔30,上低压腔29、下低压腔30和卸压腔40通过管路与油箱1相通,高压进油腔43通过进油口44与液压源相通,随动阀17的内侧壁和阀芯18的外侧壁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被阀芯18外侧壁的环形台肩分割成内高压进油下腔32、内低压腔51和内高压进油上腔33,内高压进油下腔32可通过油孔与下驱动腔27相通,内高压进油下腔32与内高压进油上腔33通过穿过阀芯18的连接孔48相通,内高压进油上腔33可通过油孔与外高压进油腔43相通,上驱动腔28可通过油孔交替与内低压腔51或内高压进油上腔33相通,回油腔21通过油孔与内低压腔51相通,下驱动腔27可通过油孔交替与内低压腔51或内高压进油下腔32相通。
在工作时,当需要锤头8轻击快打或大力快速向下打击时,可利用阀芯控制杆37将阀芯18向上提升到适当位置或提升至最高位置,此时,内高压进油上腔33通过油孔与外高压进油腔43相通,内高压进油下腔32通过油孔与下驱动腔27相通,上驱动腔28通过油孔与内低压腔51相通,使得上驱动腔28内由于经内低压腔51卸压后处于低压状态,下驱动腔27内处于高压状态,造成下驱动腔27内的压力高于上驱动腔28内的压力,于是,随动阀17向上运动,向上运动的随动阀17会带着随动阀套41向上运动,令高压油腔19通过阀座10的下腔与上缸室13相通,高压油进入上缸室13内,同时阀座10的下腔与排油腔42断开,由于活塞11在上缸室13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下缸室14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在高压油的作用下,活塞11会快速向下运动,通过锤杆7带着锤头8向下打击作功。
当需要锤头8向上运动或快速向上运动时,可利用阀芯控制杆37将阀芯18向下降低到适当位置或降低至最低位置,此时,内高压进油上腔33与上驱动腔28相通,内高压进油上腔33同时通过油孔与外高压进油腔43相通,令上驱动腔28内处于高压状态,而内高压进油下腔32则与下驱动腔27断开,下驱动腔27通过油孔与内低压腔51相通,使得下驱动腔27内经内低压腔51卸压后处于低压状态,造成下驱动腔27内的压力低于上驱动腔28内的压力,于是,随动阀17向下运动,向下运动的随动阀17会带着随动阀套41向下运动,令高压油腔19与阀座10的下腔断开,同时阀座10的下腔与排油孔45相通,令上缸室13经阀座10的下腔、排油孔45、排油腔42和排油通道的油管路68卸压,在下缸室14内高压油的作用下,活塞11会慢速或快速向上运动,活塞11通过锤杆7带着锤头8也向上运动。
当需要锤头8停止运动时,可利用阀芯控制杆37将阀芯18停止到中间零位的适当位置,此时,上驱动腔28、下驱动腔27同时与内低压腔51断开,内高压进油上腔33与上驱动腔28断开,内高压进油下腔32则与下驱动腔27断开,从而令下驱动腔27内的压力等于上驱动腔28,于是,随动阀17停止运动,而此时高压油腔19与阀座10的下腔断开,同时阀座10的下腔与排油腔42断开,活塞11就会立即停止运动。
在驱动油缸缸体12上位于活塞11上方自下而上依次固定有缓冲缸座80、缓冲缸81、缓冲缸盖85,驱动油缸缸体12、缓冲缸座80、缓冲缸81、缓冲缸盖85为同轴套装一个整体。缓冲缸81内配有缓冲活塞84,缓冲活塞84的内腔与上缸室13连通,当缓冲活塞84位于下方时,在缓冲活塞84、缓冲缸81、缓冲缸盖85之间围成上腔82,上腔82与高压油通道15之间加工有至少一个通孔83。在缓冲活塞84与缓冲缸盖85之间、缓冲活塞84与缓冲缸81之间、缓冲活塞84与缓冲缸座80之间均装有V型密封圈,以防止泄露。当活塞11上行并由困油腔38吸收一定能量之后,活塞11再碰到缓冲活塞84的下端使其上移,再由高压腔82吸收能量,达到有效的缓冲目的。
为了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上缸室13内的下部设有困油腔38,困油腔38是由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的内侧壁、缓冲活塞84的底端、活塞11的顶端和活塞11上部的轴颈所包围的区域,活塞11上部的轴颈可与缓冲活塞84下部的内侧壁相配合。当锤杆快速回程到达上死点时,由于锤杆7带动着较大质量的锤头8,故上升的惯性较大,所以必须设置防撞顶的缓冲装置。本发明采用困油腔38和缓冲滞油腔77的原理,即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的方式来达到锤杆7和随动阀套41缓冲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是在活塞11上端加工出一定高度的轴颈,轴颈的直径小于活塞直径,在缓冲活塞84下端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环状困油腔38,当锤杆7上行至活塞11的轴颈的上沿和困油腔38的下端重合时,会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高压困油腔38,困油腔38中突然升高的液压油会沿活塞11的轴颈和阀座10之间的间隙被挤出,消耗锤杆7与锤头8的能量使锤杆7和锤头8减速,最终缓慢停止到上死点。对于随动阀套41则是在其二端分别设有环形的缓冲滞油腔77,当随动阀套41运动至某一端时,会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高压缓冲滞油腔77,缓冲滞油腔77中突然升高的液压油会沿随动阀套41和阀座10间的间隙被挤出,消耗随动阀套41的能量使随动阀套41减速并最终缓慢停止。
上述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固定在机座39内,高压油通道15位于环绕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侧壁的机座39内。
如图2所示,包括机座39和沿垂直方向安装在机座39内的锤杆驱动油缸,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的上方安装有操纵阀,图4中所示的操纵阀是阀芯18处于零位时的状态,下端带锤头8的锤杆7的上端与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内的活塞11相连,活塞11的上、下两端具有上缸室13和下缸室14,活塞11在上缸室13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下缸室14内的有效工作面积,下缸室14通过至少一个下通孔22与高压油通道15相连,下通孔22的数量可以是2个或4个或6个或8个,高压油通道15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4与液压源连通,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分别与操纵阀相通,操纵阀包括阀体9,阀体9内设有随动阀17,随动阀17内可滑动地设有阀芯18,阀芯18的上端与阀芯控制杆37相连,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上端时,操纵阀接通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关闭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下端时,操纵阀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接通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中部零位时,操纵阀同时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
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的上方设有执行随动阀,执行随动阀包括固定在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上的阀座10,阀座10的内腔与上缸室13相通,阀座10内可上下滑动地设有随动阀套41,阀芯18的底端与随动阀套41的顶端相连,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上端时,操纵阀通过随动阀套41接通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关闭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下端时,操纵阀通过随动阀套41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接通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中部时,操纵阀通过随动阀套41同时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
随动阀套41的二端分别具有环形的缓冲滞油腔77,缓冲滞油腔77是由随动阀套41二端的外侧壁和阀座10内腔所包围的区域。与随动阀套41相配合的阀座10内侧壁处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排油腔42和高压油腔19,高压油腔19通过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上的至少一个快进油孔16与高压油通道15相通,排油腔42通过上缸室13的排油通道的油管路68与油箱1相通,随动阀套41侧壁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可连通储油腔46和阀座10下腔的排油孔45,阀座10的下腔与上缸室13相通,使得储油腔46内的液压油可自由的流动到阀座10下腔内和上缸室13内,阀座10的顶端设有阀体9,随动阀17的底端与随动阀套41的顶端相连,随动阀17的外侧壁与阀体9的内侧壁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中卸压腔70、驱动腔71和上高压进油腔72,驱动腔71内作用于随动阀17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高压油腔19内和阀座10下腔内作用于随动阀套41的有效工作面积之和,阀体9内位于随动阀17的上端设有上卸压腔73,随动阀17内位于阀芯18的下端设有下卸压腔74,上卸压腔73、下卸压腔74和中卸压腔70通过管路与油箱1相通,上高压进油腔72与液压源相通,随动阀17的内侧壁和阀芯18的外侧壁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被阀芯18外侧壁的环形台肩分割成内卸压腔75和内高压上腔76,内卸压腔75可通过油孔与中卸压腔70或驱动腔71相通,内高压上腔76可通过油孔与上高压进油腔72或驱动腔71相通。
在工作时,当需要锤头8轻击快打或大力快速向下打击时,可利用阀芯控制杆37将阀芯18向上提升到适当位置或提升至最高位置,此时,驱动腔71与内高压上腔76断开,驱动腔71同时通过油孔与内卸压腔75、中卸压腔70和油箱1相通,从而造成驱动腔71卸压,于是,随动阀17和随动阀套41就会在高压油腔19内高压油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令高压油腔19通过阀座10的下腔与上缸室13相通,高压油进入上缸室13内,同时阀座10的下腔与排油腔42断开,由于活塞11在上缸室13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下缸室14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在高压油的作用下,活塞11会快速向下运动,通过锤杆7带着锤头8向下打击作功。
当需要锤头8向上运动或快速向上运动时,可利用阀芯控制杆37将阀芯18向下降低到适当位置或降低至最低位置,此时,驱动腔71通过油孔与内高压上腔76相通,驱动腔71同时与内卸压腔75断开,内高压上腔76同时通过油孔与上高压进油腔72相通,令驱动腔71内处于高压状态,由于驱动腔71内作用于随动阀17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高压油腔19内和阀座10下腔内作用于随动阀套41的有效工作面积之和,于是,随动阀17和随动阀套41向下运动,令高压油腔19与阀座10的下腔断开,同时阀座10的下腔与排油孔45相通,令上缸室13经阀座10的下腔、排油孔45、排油腔42和排油通道的油管路68卸压,在下缸室14内高压油的作用下,活塞11会慢速或快速向上运动,活塞11通过锤杆7带着锤头8也向上运动。
当需要锤头8停止运动时,可利用阀芯控制杆37将阀芯18停止到中间零位的适当位置,此时,驱动腔71同时与内高压上腔76和内卸压腔75断开,于是,随动阀17停止运动,而此时高压油腔19与阀座10的下腔断开,同时阀座10的下腔与排油腔42断开,活塞11就会立即停止运动。
在驱动油缸缸体12上位于活塞11上方自下而上依次固定有缓冲缸座80、缓冲缸81、缓冲缸盖85,驱动油缸缸体12、缓冲缸座80、缓冲缸81、缓冲缸盖85为同轴套装一个整体。缓冲缸81内配有缓冲活塞84,缓冲活塞84的内腔与上缸室13连通,当缓冲活塞84位于下方时,在缓冲活塞84、缓冲缸81、缓冲缸盖85之间围成上腔82,上腔82与高压油通道15之间加工有至少一个通孔83。在缓冲活塞84与缓冲缸盖85之间、缓冲活塞84与缓冲缸81之间、缓冲活塞84与缓冲缸座80之间均装有V型密封圈,以防止泄露。当活塞11上行并由困油腔38吸收一定能量之后,活塞11再碰到缓冲活塞84的下端使其上移,再由高压腔82吸收能量,达到有效的缓冲目的。
为了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上缸室13内的下部设有困油腔38,困油腔38是由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的内侧壁、缓冲活塞84的底端、活塞11的顶端和活塞11上部的轴颈所包围的区域,活塞11上部的轴颈可与缓冲活塞84下部的内侧壁相配合。当锤杆快速回程到达上死点时,由于锤杆7带动着较大质量的锤头8,故上升的惯性较大,所以必须设置防撞顶的缓冲装置。本发明采用困油腔38和缓冲滞油腔77的原理,即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的方式来达到锤杆7和随动阀套41缓冲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是在活塞11上端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轴颈,轴颈的直径小于活塞直径,在缓冲活塞84下端形成环状困油腔38,当锤杆7上行至活塞11的轴颈的上沿和困油腔38的下端重合时,会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高压困油腔38,困油腔38中突然升高的液压油会沿活塞11的轴颈和阀座10之间的间隙被挤出,消耗锤杆7与锤头8的能量使锤杆7和锤头8减速,最终缓慢停止到上死点。对于随动阀套41则是在其二端分别设有环形的缓冲滞油腔77,当随动阀套41运动至某一端时,会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高压缓冲滞油腔77,缓冲滞油腔77中突然升高的液压油会沿随动阀套41和阀座10间的间隙被挤出,消耗随动阀套41的能量使随动阀套41减速并最终缓慢停止。
上述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固定在机座39内,高压油通道15位于环绕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侧壁的机座39内。
如图3所示,本发明液压电液锤,包括机座39和沿垂直方向安装在机座39内的锤杆驱动油缸,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的上方安装有操纵阀,图5中所示的操纵阀是阀芯18处于零位时的状态,下端带锤头8的锤杆7的上端与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内的活塞11相连,活塞11的上、下两端具有上缸室13和下缸室14,活塞11在上缸室13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下缸室14内的有效工作面积,下缸室14通过至少一个下通孔22与高压油通道15相连,下通孔22的数量可以是2个或4个或6个或8个,高压油通道15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4与液压源连通,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分别与操纵阀相通,操纵阀包括阀体9,阀体9内设有随动阀17,随动阀17内可滑动地设有阀芯18,阀芯18的后端与阀芯控制杆37相连,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一端时,操纵阀接通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关闭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另一端时,操纵阀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接通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中部零位时,操纵阀同时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
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的上方设有执行随动阀,执行随动阀包括固定在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上的阀座10,阀座10的内腔与上缸室13相通,阀座10内可上下滑动地设有随动阀套41,阀芯18的底端与随动阀套41的顶端相连,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上端时,操纵阀通过随动阀套41接通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关闭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下端时,操纵阀通过随动阀套41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接通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中部时,操纵阀通过随动阀套41同时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
随动阀套41的二端分别具有环形的缓冲滞油腔77,缓冲滞油腔77是由随动阀套41二端的外侧壁和阀座10内腔所包围的区域。与随动阀套41相配合的阀座10侧壁的上部设有卸油孔55,卸油孔55通过排油通道的油管路68与油箱1相通,阀座10内的下部与上缸室13的上部相通,与随动阀套41相配合的阀座10侧壁处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控制腔54、常低压腔53和高压油腔19,随动阀套41在控制腔54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高压油腔19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常低压腔53通过管路与油箱1相通,高压油腔19通过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上的快进油孔16与高压油通道15相通,控制腔54通过管路与操纵阀的工作孔67相通,随动阀17的外侧壁与阀体9的内侧壁之间自前而后依次设有前驱动腔56、外低压腔57、外工作腔58、外高压腔59和后驱动腔60,随动阀17在前驱动腔56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后驱动腔60内的有效工作面积,阀体9内位于随动阀17的前端设有前低压腔61,阀体9内位于随动阀17的后端设有后低压腔66,前低压腔61、后低压腔66和外低压腔57通过管路与油箱1相通,外高压腔59通过管路与高压油通道15相通,随动阀17的内侧壁和阀芯18的外侧壁之间自前而后依次被阀芯18外侧壁的环形台肩分割成前内高压腔62、内低压油腔63、内工作腔64和后内高压腔65,前内高压腔62与后内高压腔65通过穿过阀芯18的连接孔48相通,内低压油腔63通过油孔与外低压腔57相通,内工作腔64通过油孔与外工作腔58相通,工作孔67与外工作腔58相通,后内高压腔65分别通过油孔与外高压腔59和后驱动腔60相通,前驱动腔56可通过油孔分别交替与前内高压腔62或内低压油腔63相通,外低压腔57可与外工作腔58相通,后内高压腔65可与内工作腔64相通。
在工作时,当需要锤头8轻击快打或大力快速向下打击时,可利用阀芯控制杆37将阀芯18向后拨动到适当位置或拨动至最后位置,此时,前内高压腔62通过油孔与前驱动腔56相通,后内高压腔65通过油孔与后驱动腔60相通,但由于随动阀17在前驱动腔56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后驱动腔60内的有效工作面积,使得随动阀17在前驱动腔56内油压的作用下向后运动,于是,外低压腔57与外工作腔58相通,令外工作腔58内的油卸压,并通过工作孔67和管路令控制腔54内的油卸压,于是,随动阀套41在高压油腔19内油压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令卸油孔55与阀座10内的下部和上缸室13断开,同时令高压油腔19与阀座10内的下部和上缸室13接通,高压油进入上缸室13内,由于活塞11在上缸室13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下缸室14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在高压油的作用下,活塞11会快速向下运动,通过锤杆7带着锤头8向下打击作功。
当需要锤头8向上运动或快速向上运动时,可利用阀芯控制杆37将阀芯18向前拨动到适当位置或拨动至最前位置,此时,前驱动腔56与前内高压腔62断开,同时前驱动腔56与内低压油腔63相通,令前驱动腔56内的油卸压,而后内高压腔65通过油孔与后驱动腔60相通,使得后驱动腔60内的油保持高压状态,于是,随动阀17在后驱动腔60内内油压的作用下向前运动,于是,后内高压腔65与内工作腔64相通,内工作腔64又与外工作腔58相通,令外工作腔58内的油处于高压状态,并通过工作孔67和管路令控制腔54内的处于高压状态,由于动阀套41在控制腔54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高压油腔19内的有效工作面积,于是,随动阀套41在控制腔54内油压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令卸油孔55与阀座10内的下部和上缸室13相通,使得上缸室13内的油卸压,同时令高压油腔19与阀座10内的下部和上缸室13断开,高压油无法进入上缸室13内,由于活塞11在上缸室13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下缸室14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在下缸室14内高压油的作用下,活塞11会慢速或快速向上运动,活塞11通过锤杆7带着锤头8也向上运动。
当需要锤头8停止运动时,可利用阀芯控制杆37将阀芯18停止到中间零位的适当位置,此时,内工作腔64和外工作腔58与其他腔都断开,没有液压油进入或者流出内工作腔64和外工作腔58,于是,随动阀套41也处于同时断开卸油孔55和高压油腔19的位置,没有液压油进入或者流出上缸室13,活塞11就会立即停止运动。
在驱动油缸缸体12上位于活塞11上方自下而上依次固定有缓冲缸座80、缓冲缸81、缓冲缸盖85,驱动油缸缸体12、缓冲缸座80、缓冲缸81、缓冲缸盖85为同轴套装一个整体。缓冲缸81内配有缓冲活塞84,缓冲活塞84的内腔与上缸室13连通,当缓冲活塞84位于下方时,在缓冲活塞84、缓冲缸81、缓冲缸盖85之间围成上腔82,上腔82与高压油通道15之间加工有至少一个通孔83。在缓冲活塞84与缓冲缸盖85之间、缓冲活塞84与缓冲缸81之间、缓冲活塞84与缓冲缸座80之间均装有V型密封圈,以防止泄露。当活塞11上行并由困油腔38吸收一定能量之后,活塞11再碰到缓冲活塞84的下端使其上移,再由高压腔82吸收能量,达到有效的缓冲目的。
为了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上缸室13内的下部具有困油腔38,困油腔38是由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的内侧壁、缓冲活塞84的底端、活塞11的顶端和活塞11上部的轴颈所包围的区域,活塞11上部的轴颈可与缓冲活塞84下部的内侧壁相配合。当锤杆快速回程到达上死点时,由于锤杆7带动着较大质量的锤头8,故上升的惯性较大,所以必须设置防撞顶的缓冲装置。本发明采用困油腔38和缓冲滞油腔77的原理,即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的方式来达到锤杆7和随动阀套41缓冲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是在活塞11上端加工出一定高度的轴颈,轴颈的直径小于活塞直径,在缓冲活塞84下端形成困油腔38,当锤杆7上行至活塞11的轴颈的上沿和困油腔38的下端重合时,会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高压困油腔38,困油腔38中突然升高的液压油会沿活塞11的轴颈和阀座10之间的间隙被挤出,消耗锤杆7与锤头8的能量使锤杆7和锤头8减速,最终缓慢停止到上死点。对于随动阀套41则是在其二端分别设有环形的缓冲滞油腔77,当随动阀套41运动至某一端时,会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高压缓冲滞油腔77,缓冲滞油腔77中突然升高的液压油会沿随动阀套41和阀座10间的间隙被挤出,消耗随动阀套41的能量使随动阀套41减速并最终缓慢停止。
上述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固定在机座39内,高压油通道15位于环绕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侧壁的机座39内。
在缓冲缸盖85的下边外侧设有倒角86,当缓冲活塞84上移至封堵通孔83时,在倒角86处形成一个高压封闭腔,再次吸收能量,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
上述各实施例的液压源包括液压泵2,液压泵2的进液口通过串联有过滤装置的管路与油箱1相通,液压泵2的出液口通过串联有单向阀的管路分别与二位二通电磁阀4和液压蓄能器5相并联,二位二通电磁阀4通过管路与高压油通道15相通,二位二通电磁阀4的控制电路与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6和液压泵2电连接,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6的触动装置与锤杆7相配合,液压泵2出液口的管路处并联有卸荷阀3,卸荷阀3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油箱1相通。在使用时,启动液压泵2,并调整好卸荷阀3,高压油就会经管路输送至液压蓄能器5内,并同时经二位二通电磁阀4输送至高压油通道15内。由于对锻锤来讲锤杆是最主要的受力零件,寿命相对较短,一旦锤杆从中部断裂且处于回程态时,高压油通道15及液压源提供的高压油就会从高压油通道15的下口大量喷出,有可能引起火灾,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故本发明在高压油通道15与液压蓄能器5之间串联了一个常开的二位二通换向阀4,并在高压油通道15下端出口附近安装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6。一旦锤杆从中部断裂,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6的触动装置采集到信号就会立即给常开的二位二通换向阀4发信号,常开的二位二通换向阀4在接到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6的信号后立即换向并关停液压泵2,切断液压源与高压油通道15的通路,使高压油通道15得不到来油,故锤杆7会立即停止回程,杜绝下口喷油现象的发生,大大增加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Claims (10)

1、一种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它包括机座(39)、在机座(39)内固定的锤杆驱动油缸、液压源和下端带锤头(8)的锤杆(7),锤杆(7)的上端与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内的活塞(11)相连,活塞(11)的上、下两端具有上缸室(13)和下缸室(14),活塞(11)在上缸室(13)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下缸室(14)内的有效工作面积,下缸室(14)与高压油通道(15)相通,高压油通道(15)与液压源相通,其特征在于:上缸室(13)受操纵阀的控制分别与进油通道相通或排油通道相通,操纵阀包括阀体(9),阀体(9)内设有随动阀(17),随动阀(17)内可滑动地设有阀芯(18),阀芯(18)的一端与阀芯控制杆(37)相连,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一端时,操纵阀接通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关闭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另一端时,操纵阀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接通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中部时,操纵阀同时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在锤杆驱动油缸和操纵阀之间设有缓冲油缸,缓冲油缸的上腔(82)与高压油通道(1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操纵阀与缓冲油缸之间设有执行随动阀,执行随动阀包括固定在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上的阀座(10),阀座(10)的内腔与所述上缸室(13)相通,阀座(10)内可上下滑动地设有随动阀套(41),所述阀芯(18)的底端与随动阀套(41)的顶端相连,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一端时,操纵阀通过随动阀套(41)接通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关闭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另一端时,操纵阀通过随动阀套(41)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同时接通排油通道,当阀芯(18)位于随动阀(17)的中部时,操纵阀通过随动阀套(41)同时关闭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和排油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随动阀套(41)相配合的阀座(10)内侧壁处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排油腔(42)和高压油腔(19),高压油腔(19)通过所述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上的至少一个快进油孔(16)与所述高压油通道(15)相通,所述排油腔(42)通过所述上缸室(13)的排油通道的油管路(68)与所述油箱(1)相通,所述随动阀套(41)侧壁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可连通排油腔(42)和阀座(10)下腔的排油孔(45),随动阀套(41)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可连通储油腔(46)和阀座(10)下腔的导油孔(47),阀座(10)的下腔与所述上缸室(13)相通,所述阀体(9)位于阀座(10)的顶端,所述随动阀(17)的底端与所述随动阀套(41)的顶端相连,随动阀(17)的外侧壁与所述阀体(9)的内侧壁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卸压腔(40)、下驱动腔(27)、回油腔(21)、上驱动腔(28)和外高压进油腔(43),所述阀体(9)内位于随动阀(17)的上端设有上低压腔(29),阀体(9)内位于随动阀(17)的下端设有下低压腔(30),上低压腔(29)、下低压腔(30)和卸压腔(40)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箱(1)相通,所述高压进油腔(43)通过进油口(44)与所述液压源相通,所述随动阀(17)的内侧壁和所述阀芯(18)的外侧壁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被阀芯(18)外侧壁的环形台肩分割成内高压进油下腔(32)、内低压腔(51)和内高压进油上腔(33),内高压进油下腔(32)可通过油孔与下驱动腔(27)相通,内高压进油下腔(32)与内高压进油上腔(33)通过穿过所述阀芯(18)的连接孔(48)相通,所述内高压进油上腔(33)通过补油孔与外高压进油腔(43)相通,所述上驱动腔(28)通过油孔与内低压腔(51)或所述内高压进油上腔(33)相通,所述回油腔(21)通过油孔与内低压腔(51)相通,所述下驱动腔(27)可通过油孔与内低压腔(51)或所述内高压进油下腔(32)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随动阀套(41)相配合的阀座(10)内侧壁处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排油腔(42)和高压油腔(19),高压油腔(19)通过所述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上的至少一个快进油孔(16)与所述高压油通道(15)相通,所述排油腔(42)通过所述上缸室(13)的排油通道的油管路(68)与所述油箱(1)相通,随动阀套(41)侧壁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可连通储油腔(46)和阀座(10)下腔的排油孔(45),阀座(10)的下腔与所述上缸室(13)相通,所述阀体(9)位于阀座(10)的顶端,所述随动阀(17)的底端与所述随动阀套(41)的顶端相连,随动阀(17)的外侧壁与所述阀体(9)的内侧壁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中卸压腔(70)、驱动腔(71)和上高压进油腔(72),驱动腔(71)内作用于随动阀(17)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高压油腔(19)内和阀座(10)下腔内作用于所述随动阀套(41)的有效工作面积之和,所述阀体(9)内位于随动阀(17)的上端设有上卸压腔(73),随动阀(17)内位于所述阀芯(18)的下端设有下卸压腔(74),上卸压腔(73)、下卸压腔(74)和中卸压腔(70)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箱(1)相通,所述上高压进油腔(72)与所述液压源相通,所述随动阀(17)的内侧壁和所述阀芯(18)的外侧壁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被阀芯(18)外侧壁的环形台肩分割成内卸压腔(75)和内高压上腔(76),内卸压腔(75)可通过油孔与所述中卸压腔(70)或所述驱动腔(71)相通,所述内高压上腔(76)可通过油孔与所述上高压进油腔(72)或驱动腔(71)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随动阀套(41)相配合的阀座(10)侧壁的上部设有卸油孔(55),卸油孔(55)通过所述排油通道的油管路(68)与油箱(1)相通,所述阀座(10)内的下部与所述上缸室(13)的上部相通,与随动阀套(41)相配合的阀座(10)侧壁处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控制腔(54)、常低压腔(53)和高压油腔(19),随动阀套(41)在控制腔(54)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高压油腔(19)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常低压腔(53)通过管路与油箱(1)相通,所述高压油腔(19)通过所述上缸室(13)的进油通道上的快进油孔(16)与所述高压油通道(15)相通,控制腔(54)通过管路与操纵阀的工作孔(67)相通,所述随动阀(17)的外侧壁与所述阀体(9)的内侧壁之间自前而后依次设有前驱动腔(56)、外低压腔(57)、外工作腔(58)、外高压腔(59)和后驱动腔(60),随动阀(17)在前驱动腔(56)内的有效工作面积大于其在后驱动腔(60)内的有效工作面积,所述阀体(9)内位于随动阀(17)的前端设有前低压腔(61),阀体(9)内位于随动阀(17)的后端设有后低压腔(66),前低压腔(61)、后低压腔(66)和所述外低压腔(57)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箱(1)相通,所述外高压腔(59)通过管路与所述高压油通道(15)相通,所述随动阀(17)的内侧壁和所述阀芯(18)的外侧壁之间自前而后依次被阀芯(18)外侧壁的环形台肩分割成前内高压腔(62)、内低压油腔(63)、内工作腔(64)和后内高压腔(65),前内高压腔(62)与后内高压腔(65)通过穿过所述阀芯(18)的连接孔(48)相通,内低压油腔(63)通过油孔与外低压腔(57)相通,内工作腔(64)通过油孔与外工作腔(58)相通,所述工作孔(67)与外工作腔(58)相通,所述后内高压腔(65)分别通过油孔与所述外高压腔(59)和所述后驱动腔(60)相通,所述前驱动腔(56)可通过油孔分别与所述前内高压腔(62)或所述内低压油腔(63)相通,所述外低压腔(57)可与所述外工作腔(58)相通,所述后内高压腔(65)可与所述内工作腔(64)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油缸结构是:在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上自下而上依次固定有缓冲缸座(80)、缓冲缸(81)、缓冲缸盖(85),缓冲缸(81)内配有缓冲活塞(84),缓冲活塞(84)的内腔与上缸室(13)连通,在缓冲活塞(84)、缓冲缸(81)、缓冲缸盖(85)之间围成上腔(82),上腔(82)与高压油通道(15)之间设有通孔(8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缸盖(85)下边外侧设有倒角(8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缸室(13)内的下部具有困油腔(38),困油腔(38)是由所述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的内侧壁、所述缓冲活塞(84)的底端、所述活塞(11)的顶端和活塞(11)上部的轴颈所包围的区域,活塞(11)上部的轴颈可与缓冲活塞(84)下部的内侧壁相配合,所述高压油通道(15)位于环绕锤杆驱动油缸缸体(12)侧壁的机座(39)内,所述下通孔(22)和所述快进油孔(16)的数量为2-8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源包括液压泵(2),液压泵(2)的进液口通过串联有过滤装置的管路与所述油箱(1)相通,液压泵(2)的出液口通过串联有单向阀的管路分别与二位二通电磁阀(4)和液压蓄能器(5)相并联,二位二通电磁阀(4)通过管路与所述高压油通道(15)相通,二位二通电磁阀(4)的控制电路与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6)和液压泵(2)电连接,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6)的触动装置与所述锤杆(7)相配合,液压泵(2)出液口的管路处并联有卸荷阀(3),卸荷阀(3)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油箱(1)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冲顶液压电液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阀套(41)的二端分别具有环形的缓冲滞油腔(77),缓冲滞油腔(77)是由所述随动阀套(41)二端的外侧壁和所述阀座(10)内腔所包围的区域。
CNB2006101147579A 2006-11-22 2006-11-22 防冲顶液压电液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347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147579A CN100473475C (zh) 2006-11-22 2006-11-22 防冲顶液压电液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147579A CN100473475C (zh) 2006-11-22 2006-11-22 防冲顶液压电液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6109A true CN1986109A (zh) 2007-06-27
CN100473475C CN100473475C (zh) 2009-04-01

Family

ID=38183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1475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3475C (zh) 2006-11-22 2006-11-22 防冲顶液压电液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73475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5591A1 (zh) * 2008-09-02 2010-03-11 北京宁远兴达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便捷液压电液锤
CN101347814B (zh) * 2008-09-02 2010-06-02 夏德仕 液压电液锤
CN102392598A (zh) * 2011-09-24 2012-03-28 邵金安 液压振动冲击器及其构成的桩工动力头
CN103015420A (zh) * 2011-03-20 2013-04-03 胡洪新 快排式重锤冲击打桩机和快排式活塞冲击打桩机
CN106968999A (zh) * 2017-04-26 2017-07-21 中机锻压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锤控制系统
CN108581965A (zh) * 2018-04-23 2018-09-28 中山绿威科技有限公司 电锤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69058A (zh) * 2018-10-15 2019-03-15 许慧保 一种液压激发高频直线冲击装置
CN111496164A (zh) * 2020-04-22 2020-08-07 宜兴市鑫锤锻压设备有限公司 全液压电液锤
US11255064B2 (en) 2016-11-17 2022-02-22 Junttan Oy Driving cylinder of a pile driving rig and a pile driving rig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5591A1 (zh) * 2008-09-02 2010-03-11 北京宁远兴达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便捷液压电液锤
CN101347814B (zh) * 2008-09-02 2010-06-02 夏德仕 液压电液锤
CN103015420A (zh) * 2011-03-20 2013-04-03 胡洪新 快排式重锤冲击打桩机和快排式活塞冲击打桩机
CN103015420B (zh) * 2011-03-20 2016-05-25 胡洪新 快排式重锤冲击打桩机和快排式活塞冲击打桩机
CN102392598A (zh) * 2011-09-24 2012-03-28 邵金安 液压振动冲击器及其构成的桩工动力头
CN102392598B (zh) * 2011-09-24 2013-08-14 邵金安 液压振动冲击器及其构成的桩工动力头
US11255064B2 (en) 2016-11-17 2022-02-22 Junttan Oy Driving cylinder of a pile driving rig and a pile driving rig
CN106968999A (zh) * 2017-04-26 2017-07-21 中机锻压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锤控制系统
CN106968999B (zh) * 2017-04-26 2018-12-11 中机锻压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锤控制系统
CN108581965A (zh) * 2018-04-23 2018-09-28 中山绿威科技有限公司 电锤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69058A (zh) * 2018-10-15 2019-03-15 许慧保 一种液压激发高频直线冲击装置
CN111496164A (zh) * 2020-04-22 2020-08-07 宜兴市鑫锤锻压设备有限公司 全液压电液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73475C (zh) 200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3475C (zh) 防冲顶液压电液锤
CN2892320Y (zh) 液压电液锤
CN105275037B (zh) 一种液压破碎锤
CN2925689Y (zh) 防冲顶液压电液锤
CN101748730A (zh) 多作用密闭筒式液压打桩锤
CN102588396A (zh) 一种油缸能量回收及再生系统
CN102191965B (zh) 一种发动机制动器的驱动装置
CN103953410B (zh) 驱动压力可变增压式排气机构
CN101347814B (zh) 液压电液锤
CN201513412U (zh) 复合式气液单向行程调速缸
CN102003237B (zh) 一种发动机制动的改进装置
CN102322413B (zh) 液力式油活塞天然气子站压缩机
CN201988666U (zh) 自由锻造油压机快速节能回程装置
US3298447A (en) Control of variable-stroke power hammers
CN103671295A (zh) 一种闭式蓄能液压系统
CN106703928A (zh) 由伺服油直接驱动的排气阀控制执行系统
CN212868685U (zh) 一种排气阀控制机构及排气阀
CN1268455C (zh) 全液压自由锻锤动力系统
CN209955351U (zh) 伺服电机泵组驱动的液压机
CN106439123B (zh) 一种基于配压原理的双腔外联式全压进排气阀及其应用方法
CN202250677U (zh) 封闭式油活塞天然气子站压缩机
CN102661237A (zh) 一种半主动配流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
CN202010754U (zh) 液气对击锤
CN104364458B (zh) 锤子上升装置
CN101968066A (zh) 蓄能快放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NYANG FORGING PRESS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XIA DESHI

Effective date: 201106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9 907, BUILDING 3, YANGCHUN GUANGHUA JIAYUAN, WANLIU,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455000 NO. 12, ZHANGDE ROAD, 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617

Address after: 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Zhang Road No. 12 455000

Patentee after: Anyang Forging Press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9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willow spring Sinorama homes building No. 3 907

Patentee before: Xia Deshi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