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7235U - 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07235U CN218907235U CN202223281225.8U CN202223281225U CN218907235U CN 218907235 U CN218907235 U CN 218907235U CN 202223281225 U CN202223281225 U CN 202223281225U CN 218907235 U CN218907235 U CN 2189072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eat
- cabin
- folding seat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包括车舱底板、车舱内壁,车舱内壁的内侧设置有收纳腔室,车舱底板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收纳腔室内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折返式伺服电动缸、驱动开关电源和控制器,车舱内壁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开关组和指示灯组;收纳腔室内设置有折叠座椅组件,折叠座椅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折返式伺服电动缸输出轴端上的升降板、与升降板铰接的底座板、与升降板铰接的坐板、与坐板铰接的支撑板,底座板远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板的底端一侧,升降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背靠板。本实用新型设置在车舱侧壁内,可将其展开使用,也可折叠收纳,既能满足乘客对座椅的使用需求,又能适时调整车舱内的容纳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车辆座椅是轨道交通设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地铁车辆上为站立乘客提供休息的客室设备。目前,随着大城市人口的增加,乘坐地铁的乘客也越来越多。随着人口、车辆的增加,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而轨道式交通工具因其运载量大,运行平稳、安全系数高、不与汽车共用轨道的优点备受出行居民的青睐,如地铁、轻轨,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提高运载效率,不受堵车烦恼,但是地铁、轻轨载客量巨大,同样会存在乘车人员拥堵的问题,尤其上、下班的高峰期。
现有的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面板、多个座椅面板骨架和多个座椅骨架。其中,座椅面板设置在座椅面板骨架上,座椅骨架与座椅面板骨架连接,通过座椅支腿和侧安装支架固定在车体地板和侧墙上。因而,固定设置的车辆座椅会占据较大的车舱面积,极大减少了车舱内的有效容纳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设置在车舱侧壁内,在使用时将其展开,在不使用时及时将其收纳,既能满足乘客对座椅的使用需求,又能适时调整车舱内的容纳空间,根据载客数量的需求调整载客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
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包括车舱底板、车舱内壁,所述车舱内壁的内侧设置有收纳腔室,所述车舱底板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收纳腔室内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折返式伺服电动缸、与折返式伺服电动缸电连接的驱动开关电源和与驱动开关电源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车舱内壁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开关组和指示灯组;
所述车舱内壁上开设有收纳孔洞,收纳腔室内设置有与收纳孔洞相对的折叠座椅组件,所述折叠座椅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折返式伺服电动缸输出轴端上的升降板、与升降板的底端铰接的底座板、与升降板的顶端一侧铰接的坐板、与坐板的底端铰接的支撑板,所述底座板远离升降板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板的底端一侧,所述升降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背靠板;
所述折返式伺服电动缸驱动升降板上升至最高位置时,所述升降板、底座板、坐板和支撑板均处于竖直状态并完全收纳于收纳腔室内;所述折返式伺服电动缸驱动升降板下降至最低位置时,所述升降板和支撑板均处于竖直状态、底座板和坐板均处于水平状态,且底座板、坐板和支撑板均穿过收纳孔洞并伸出至收纳腔室外。
进一步的,所述坐板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坐垫,所述背靠板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背靠垫。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内固定嵌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探测器,所述背靠板的侧面内固定嵌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探测器,所述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底部活动连接有清扫毛刷。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车舱底板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滚轮相配合的楔形块。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板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宽度与滚轮的高度相匹配的限位支撑块。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与限位支撑块活动匹配接触的第一限位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坐板的内侧壁底端固定设置有与支撑板的侧壁活动接触的第二限位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组和指示灯组位于收纳孔洞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舱侧壁内设置可折叠的车辆座椅,在使用时将其展开,在不使用时及时将其收纳,既能满足乘客对座椅的使用需求,又能适时调整车舱内的容纳空间,根据载客数量的需求调整载客能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座椅上设置两组探测器,分别用于折叠座椅展开使用与折叠收纳条件的检测判断,可有效避免人为误操作而引发折叠座椅的状态切换而对车舱内的乘客或物品导致不必要的损伤,保证了折叠座椅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折叠座椅组件处于折叠收纳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折叠座椅组件处于折叠收纳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折叠座椅组件处于折叠收纳状态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折叠座椅组件处于展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折叠座椅组件处于展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折叠座椅组件处于展开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7为所述折叠座椅组件处于折叠收纳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所述折叠座椅组件处于折叠收纳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所述折叠座椅组件处于展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所述折叠座椅组件处于展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所述升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为所述升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3为所述底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4为所述底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5为所述坐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6为所述坐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7为所述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8为所述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9为所述背靠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0为所述背靠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1为所述背靠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2为所述背靠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折叠座椅组件、11升降板、1101连接块、1102第一通孔、12底座板、1201限位支撑块、1202第二通孔、13坐板、1301第二限位板、14支撑板、1401插接凸耳、15背靠板、16第二探测器、17坐垫、18背靠垫、1801穿孔、19清扫毛刷、110滚轮、111第一探测器、2安装支架、21第一限位挡板、3折返式伺服电动缸、4驱动开关电源、5控制器、6开关组、61启用按钮、62收纳按钮、7指示灯组、71第一指示灯、72第二指示灯、8楔形块、100车舱底板、130车舱内壁、120辅助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包括车舱底板100、车舱内壁130,车舱内壁130的内侧(以人站在车舱内并面对车舱内壁130的视角来定位,人位于车舱内壁130的外侧,以下同)和车舱外壁(图中未示出)之间设置有收纳腔室。收纳腔室车舱底板100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收纳腔室内的安装支架2。安装支架2为型钢焊接而成的“A”字型框架结构,其顶部为水平板,底部两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车舱底板100上。
安装支架2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与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电连接的驱动开关电源4和与驱动开关电源4电连接的控制器5。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采用现有的市售装置,其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其输出轴可线性输出且具备移动导向功能,通过预设对应数量的脉冲信号可精确控制单向行程,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此处不作赘述。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的行程根据折叠座椅组件1的折叠和收纳过程的驱动距离而定;驱动开关电源4根据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上的伺服电机的型号配套选用;控制器5采用通用的数字式伺服电机控制器即可。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输出轴端向下地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安装支架2的顶面上,车舱内壁130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固定板120,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的电机安装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辅助固定板120的顶面上,以使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可靠设置于收纳腔室内。
车舱内壁130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分别与控制器5电连接的开关组6和指示灯组7。如图2和图5所示,开关组6包括启用按钮61和收纳按钮62,指示灯组7包括第一指示灯71和第二指示灯72。折叠座椅组件1在常态下处于折叠收纳状态,当折叠座椅组件1满足可展开的条件时,第一指示灯71亮(绿色)、第二指示灯72灭(红色),此时按下启用按钮61,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正向工作而驱动折叠座椅组件1由折叠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使用状态;当折叠座椅组件1不满足可展开的条件时,第一指示灯71灭(绿色)、第二指示灯72亮(红色),此时按下启用按钮61和/或收纳按钮62时,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不作响应,折叠座椅组件1保持折叠收纳状态;当折叠座椅组件1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时,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按下收纳按钮62或控制器5达到预设延迟时间后,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反向工作而驱动折叠座椅组件1由展开使用状态切换至折叠收纳状态。
车舱内壁130上开设有收纳孔洞,开关组6和指示灯组7位于收纳孔洞的上方,使开关组6位于足够高的位置,以避免儿童轻易触发开关而造成误操作。收纳腔室内设置有与收纳孔洞相对的折叠座椅组件1。如图7至图10所示,折叠座椅组件1包括固定连接于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输出轴端上的升降板11、与升降板11的底端铰接的底座板12、与升降板11的顶端一侧铰接的坐板13、与坐板13的底端铰接的支撑板14,底座板12远离升降板11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板14的底端一侧,升降板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背靠板15。
本实施例中,升降板11、底座板12、坐板13、支撑板14和背靠板15均采用相同的硬质塑料材质制成,且水平宽度均为400mm,厚度均为20mm。具体的,升降板11为“┌”形截面的板状结构(如图11和图12所示),其整体高度为500mm。升降板11的顶端右侧水平段底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一铰接座、底端设置有第一铰接凸起,第一铰接座与第一铰接凸起之间的垂向轴线距为470mm。底座板12为方形平板结构(如图13和图14所示),其整体高度为420mm。底座板12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一铰接凸起相匹配的第一铰接槽口,第一铰接凸起和第一铰接槽口通过设置于两端的销轴转动连接,使底座板12可相对升降板11转动。底座板1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铰接凸起,第二铰接凸起和第一铰接槽口的轴线距为400mm。坐板13为方形平板结构(如图15和图16所示),其整体高度为420mm。坐板13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铰接座相匹配的第二铰接槽口,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槽口通过设置于两端的销轴转动连接,使坐板13可相对升降板11转动。坐板13的底端设置有第三铰接凸起,第三铰接凸起与第二铰接槽口的轴线距为400mm。支撑板14为“┘”形截面的板状结构(如图17和图18所示),其整体高度为500mm。支撑板14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三铰接凸起相匹配的第三铰接槽口,第三铰接凸起和第三铰接槽口通过设置于两端的销轴转动连接,使支撑板14可相对升坐板13转动。支撑板14的底部水平段的顶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二铰接座,第二铰接座与第三铰接槽口的轴线距为470mm,第二铰接座与底板座12的第二铰接凸起通过设置于两端的销轴转动连接,使底座板12可相对支撑板14转动。如此,升降板11、底座板12、坐板13和支撑板14依次收尾铰接形成可变形的平行四边形结构。
如图11所示,升降板11的内侧壁上一体设置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01,连接块1101的端部伸入至安装支架2的内侧,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的输出轴端,从而可通过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输出轴的伸缩来驱动升降板11实现垂向升降。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驱动升降板11上升至最高位置时,升降板11、底座板12、坐板13和支撑板14均处于竖直状态并完全收纳于收纳腔室内(如图1至图3所示)。为此,需要升降板11和底座板12铰接后的总长度等于坐板13和支撑板14铰接后的总长度,本实施例中,四个板的长度满足此要求。同时,底座板12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与底座板12的内侧面相垂直且顶面水平的限位支撑块1201,安装支架2上固定设置有与限位支撑块1201活动匹配接触的第一限位挡板21,当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驱动升降板11上升时,底座板1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相对升降板11转动,限位支撑块1201转移至第一限位挡板21的正下方,当升降板11达到最高位置时,限位支撑块1201的顶面正好与第一限位挡板21的底面相抵,从而使底座板12处于垂直状态,此时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暂停工作;由于四个板的铰接关系和长度几何关系,坐板13和支撑板14被拉伸至垂直状态。优选的,为确保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的精确位置控制,第一限位挡板21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控制器5电连接的第一行程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在升降板11上升驱动阶段的终点位置时的停止,辅助脉冲信号控制,防止出现冲程。
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驱动升降板11下降至最低位置时,升降板11和支撑板14均处于竖直状态、底座板12和坐板13均处于水平状态,且底座板12、坐板13和支撑板14均穿过收纳孔洞并伸出至收纳腔室外(如图4至图6所示)。为此,需要升降板11和支撑板14的长度相同、坐板13和底座板12长度相同,使得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时,四个板形成矩形框结构。本实施例中,四个板的长度满足此要求。同时,为使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驱动升降板1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其底部的底座板12能够顺利地由垂直状态向外弯曲,在支撑板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滚轮110(如图3和图6所示),车舱底板100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滚轮110相配合的楔形块8。在折叠座椅组件1处于折叠状态时,滚轮110的底端搭接在楔形块8的斜面上,在底座板12下移的过程中,在楔形块8斜面的反作用下,滚轮110沿楔形块8的斜面向下滚动,从而对底座板12由垂直状态转为水平状态起到引导作用,同时也便于底座板12在位置转换过程的顺利进行。
优选的,为使在坐板13承受外力的作用下,底座板12转为水平状态后可始终保持为水平状态,限位支撑块1201在底座板12垂直状态时的宽度(限位支撑块1201在底座板12水平状态时的高度)与滚轮110的高度相匹配,在底座板12处于水平状态时,限位支撑块1201的底端和滚轮110的底端同时与车舱底板100的顶面接触。同时,为增强四块板在矩形框状态的稳定性,坐板13(垂直状态)的内侧壁底端固定设置有与支撑板14的侧壁活动接触的第二限位挡板1301,第二限位挡板1301与坐板13的内侧壁垂直并水平设置,当坐板13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二限位挡板1301垂于垂直状态,其侧面与支撑板14的内侧壁贴合接触,使支撑板14保持在垂直状态。进一步优选的,为确保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的精确位置控制,第二限位挡板1301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控制器5电连接的行程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在升降板11下降驱动阶段的终点位置时的停止,辅助脉冲信号控制,防止出现冲程。为此,升降板11的侧面上开设有与第二限位挡板1301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102(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坐板13垂于垂直状态时,第二限位挡板1301插入对应的第一通孔1102内,避免升降板11对坐板13的运动产生干涉。
支撑板14的外壁底部活动连接有清扫毛刷19。具体的,支撑板14的外侧面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插接凸耳1401,清扫毛刷19的顶部设置有与插接凸耳1401相匹配的插接杆,插接杆对应活动插接于每个插接凸耳1401内,使得清扫毛刷19可在垂直方向自由活动,保证折叠座椅组件1处于展开使用状态和折叠收纳状态时,清扫毛刷19的底端均与车舱底板100的顶面接触;在折叠座椅组件1处于折叠收纳状态时,清扫毛刷19位于收纳孔洞的最低端,以避免外部杂物进入收纳腔室,在折叠座椅组件1由折叠收纳状态转换至展开使用状态的过程中,清扫毛刷19可对收纳孔洞前的杂物进行清除。
坐板13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坐垫17,坐垫17的具体材质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坐垫17的外形和尺寸与坐板13的外形和尺寸相匹配,其背部通过螺钉与坐板13固定连接。在折叠座椅组件1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时,坐垫17处于水平状态(如图5所示),以提升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在折叠座椅组件1处于折叠收纳状态时,坐垫17处于垂直状态,并突出于车舱内壁130的表面外侧,且高度为1米左右、坐垫17的顶部位于收纳孔洞的顶端下方附近(如图2所示),可为站立的乘客在臀部或腰部提供垫靠,同样可提升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背靠板15为“└”形截面的板状结构(如图19和图20所示),背靠板15的底面轮廓与升降板11的顶面轮廓相匹配,背靠板15的底面内侧一体设置有插接块,升降板11的顶面内侧开设有与插接块相匹配的插接槽,背靠板15通过插接块与插接槽的插接配合实现在升降板11上的预定位,而后背靠板15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升降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背靠板15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背靠垫18,背靠垫18的外形轮廓与背靠板15的外形轮廓相匹配,背靠垫18的厚度不大于坐板13的厚度(本实施例中为20mm),使得背靠垫18可跟随背靠板15在车舱内壁130的内侧自由升降。背靠板15和背靠垫15的高度不小于升降板11的升降行程,使得折叠座椅组件1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时,背靠垫15处于收纳孔洞的上部,以供乘客背靠使用,提升乘坐舒适度,且收纳孔洞的顶部不会出现空挡区域,避免乘客将手部伸入收纳孔洞内,提升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为提升折叠座椅组件1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支撑板14的侧面内固定嵌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探测器111,背靠板15的侧面内固定嵌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探测器16,第一探测器111和第二探测器16分别与控制器5电连接。第一探测器111和第二探测器16均采用红外传感器。本实施例中,第一探测器111设置为4个,并在支撑板14的表面按照等腰梯形的顶点分布两两倾斜设置,使得4个第一探测器111可感知支撑板14的前侧的一定区域范围(折叠座椅组件1在展开使用状态时坐板13的伸展范围),当任意一个第一探测器111检测到支撑板14的前侧区域内有物体时,折叠座椅组件1不满足可展开的条件时,第一指示灯71灭(绿色)、第二指示灯72亮(红色),此时按下启用按钮61和/或收纳按钮62时,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不作响应,折叠座椅组件1保持折叠收纳状态;当所有的第一探测器111均为检测到支撑板14的前侧区域内有物体时,折叠座椅组件1满足可展开的条件,第一指示灯71亮(绿色)、第二指示灯72灭(红色),此时由请求使用的乘客按下启用按钮61,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正向工作而驱动折叠座椅组件1由折叠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使用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二探测器16设置为3个,并在背靠板15上呈三角形顶点位置分布,用于检测背靠板15前侧、坐板13上方是否有物体;在折叠座椅组件1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时,当任意一个第二探测器16检测到坐板13上有物体时,此时按下启用按钮61和/或收纳按钮62时,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不作响应,折叠座椅组件1保持展开使用状态;当所有的第二探测器16未检测到坐板13上有物体时,按下收纳按钮62或控制器5达到预设延迟时间(如15s)后,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反向工作而驱动折叠座椅组件1由展开使用状态切换至折叠收纳状态,以及时将折叠座椅组件1收纳,腾出其所占空间。
支撑板14的侧面上开设有4个第一嵌装孔,4个第一探测器111的探测端分别嵌入对应的第一嵌装孔内,第一探测器111的主体部分外侧套设有支架,支架通过螺钉固定于支撑板14的内侧壁上。底座板12的侧壁上开设有4个与第一探测器111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202,当折叠座椅组件1处于折叠收纳状态时,支撑板14的内侧面与底座板12的外侧面贴合,4个第一探测器111的尾部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二通孔1202内,避免支撑板14对第一探测器1202的运动造成干涉。同样的,背靠垫18上设置有3个穿孔1801(如图21和图22所示),第二探测器16的探测端分别嵌入对应的穿孔1801内;背靠板15的侧壁上开设有3个与穿孔1801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嵌装孔,3个第二探测器16的探测端分别嵌入对应的第二嵌装孔内,第二探测器16的主体部分外侧套设有支架,支架通过螺钉固定于背靠板15的内侧壁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包括车舱底板(100)、车舱内壁(13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舱内壁(130)的内侧设置有收纳腔室,所述车舱底板(100)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收纳腔室内的安装支架(2),所述安装支架(2)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与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电连接的驱动开关电源(4)和与驱动开关电源(4)电连接的控制器(5),所述车舱内壁(130)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分别与控制器(5)电连接的开关组(6)和指示灯组(7);
所述车舱内壁(130)上开设有收纳孔洞,收纳腔室内设置有与收纳孔洞相对的折叠座椅组件(1),所述折叠座椅组件(1)包括固定连接于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输出轴端上的升降板(11)、与升降板(11)的底端铰接的底座板(12)、与升降板(11)的顶端一侧铰接的坐板(13)、与坐板(13)的底端铰接的支撑板(14),所述底座板(12)远离升降板(11)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板(14)的底端一侧,所述升降板(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背靠板(15);
所述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驱动升降板(11)上升至最高位置时,所述升降板(11)、底座板(12)、坐板(13)和支撑板(14)均处于竖直状态并完全收纳于收纳腔室内;所述折返式伺服电动缸(3)驱动升降板(11)下降至最低位置时,所述升降板(11)和支撑板(14)均处于竖直状态、底座板(12)和坐板(13)均处于水平状态,且底座板(12)、坐板(13)和支撑板(14)均穿过收纳孔洞并伸出至收纳腔室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13)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坐垫(17),所述背靠板(15)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背靠垫(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的侧面内固定嵌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探测器(111),所述背靠板(15)的侧面内固定嵌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探测器(16),所述第一探测器(111)和第二探测器(16)分别与控制器(5)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的外壁底部活动连接有清扫毛刷(1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滚轮(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舱底板(100)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滚轮(110)相配合的楔形块(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2)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宽度与滚轮(110)的高度相匹配的限位支撑块(12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上固定设置有与限位支撑块(1201)活动匹配接触的第一限位挡板(2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13)的内侧壁底端固定设置有与支撑板(14)的侧壁活动接触的第二限位挡板(13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6)和指示灯组(7)位于收纳孔洞的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81225.8U CN218907235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81225.8U CN218907235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07235U true CN218907235U (zh) | 2023-04-25 |
Family
ID=86013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81225.8U Active CN218907235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07235U (zh) |
-
2022
- 2022-12-07 CN CN202223281225.8U patent/CN2189072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454196A (en) | Inclinable stairway | |
WO2001070572A1 (fr) | Installation d'embarquement presentant des structures de passage et une ossature portante | |
CN111204355B (zh) | 一种面向客流高峰的地铁自动折叠座椅及使用方法 | |
KR101940648B1 (ko) | 지하철 승강장 안전발판 장치 | |
CN218907235U (zh) | 一种轨道车辆折叠座椅 | |
CN110126742A (zh) | 滑行式辅助老年人上车装置 | |
CN108584624A (zh) | 一种便捷代步器 | |
CN107364460B (zh) | 一种具有快速锁闭功能的渡板装置 | |
CN209915491U (zh) | 折叠壁床 | |
CN111847194A (zh) | 一种悬挂式轨道电梯 | |
CN109281524B (zh) | 一种可收缩折叠的立体车库 | |
CN203654829U (zh) | 一种新型非电动双层停车架 | |
CN216348770U (zh) | 一种桥梁底面裂缝检测装置 | |
CN213445694U (zh) | 一种悬挂式助老电梯 | |
CN209835352U (zh) | 一种楼道升降系统及楼道升降机 | |
CN111098763B (zh) | 滑轨隐藏式躺平座椅 | |
CN210821919U (zh) | 一种可滑动的汽车座椅 | |
CN110884551B (zh) | 一种爬楼车 | |
CN108652839B (zh) | 一种辅助轮椅上公交车装置 | |
CN210659449U (zh) | 一种放置式机械立体停车库 | |
CN110240046B (zh) | 一种悬挂式爬楼机 | |
JP2729387B2 (ja) | 組立ライン | |
CN218431063U (zh) | 双联动全自动登车梯 | |
CN212374662U (zh) | 一种封闭式楼道电梯 | |
CN220973998U (zh) | 一种折叠卧铺床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