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6953U - 车载充电器和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载充电器和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06953U
CN218906953U CN202223482565.7U CN202223482565U CN218906953U CN 218906953 U CN218906953 U CN 218906953U CN 202223482565 U CN202223482565 U CN 202223482565U CN 218906953 U CN218906953 U CN 218906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vehicle
shell
cooling
char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25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权
孙永宝
林和清
钟旭
陈高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25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06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06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06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载充电器和新能源汽车,其中,车载充电器包括外壳体和冷却模组,外壳体设有安装腔和缺口,缺口与安装腔连通,冷却模组安装于安装腔,冷却模组包括模组主体和安装接口,安装接口贯穿缺口与模组主体连接,模组主体设有冷却液流道,安装接口与冷却液流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外壳体设置缺口,安装接口贯穿缺口可以直接与模组主体内的冷却液流道相连通;如此设置,无需在外壳体上再设置转接管,冷却液流道即可与外壳体外部的管路直接相连通,也就不再采用模组主体与外壳体上的转接管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的方式,进而降低车载充电器内冷却液泄漏的风险,提高车载充电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车载充电器和新能源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充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和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而车载充电器是一种能够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车载电源,在电动汽车领域被广泛应用。
现有的车载充电器内包括外壳体和设于外壳体内部的冷却模组,相关技术中,冷却模组要与外壳体外部的管路连通,需要在外壳体设置一个转接管,冷却模组设置一个连通冷却液流道的连接管,转接管的一端与外壳体外部的管路连通,另一端与连接管对接并通过密封圈连接。然而,由于密封圈存在安装不牢靠、使用寿命有限、性能不稳定等缺点,冷却模组的连接管与外壳体的转接管之间的连接处依旧会出现漏液的情况,漏液会造成外壳体内部安装的电子元器件短路,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旨在解决现有的车载充电器出现冷却液泄漏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载充电器,包括: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设有安装腔和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和
冷却模组,所述冷却模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冷却模组包括模组主体和安装接口,所述安装接口贯穿所述缺口与所述模组主体连接,所述模组主体设有冷却液流道,所述安装接口与所述冷却液流道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模组主体设有进口和出口,至少两所述安装接口分别安装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所述冷却液流道通过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与两所述安装接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模组主体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设有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以及
固定壳,所述固定壳设于所述底壳,且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固定壳和所述底壳围合形成所述冷却液流道。
可选地,所述模组主体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合安装于所述底壳,所述上盖、所述底壳和所述固定壳围合形成所述冷却液流道。
可选地,所述固定壳内设有若干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安装电子元件。
可选地,所述冷却液流道从所述进口延伸至所述出口,并环绕所述固定壳的外壁设置。
可选地,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功率组件和电路板模组,所述功率组件与所述电路板模组连接,且所述功率组件和所述电路板模组分别安装于所述模组主体,所述模组主体用以对所述功率组件和所述电路板模组散热。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模组包括:
通信板,所述通信板连接于所述模组主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外壳体连接;
功率板,所述功率板连接于所述模组主体的相对一侧,并与所述功率组件连接;以及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通信板和所述功率板,以使所述通信板和所述功率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模组与所述外壳体通过导热胶粘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接口与所述模组主体采用焊接或密封胶粘接。
可选地,所述外壳体包括:
下壳,所述下壳设有所述缺口,所述冷却模组设于所述下壳;和
上壳,所述上壳安装于所述下壳,以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通过密封胶粘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载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外壳体设置缺口,安装接口贯穿缺口可以直接与冷却模组的模组主体连接,模组主体内设有冷却液流道,以使得安装接口与冷却液流道相连通;如此设置,无需在外壳体上再设置转接管,冷却液流道即可与外壳体外部的管路直接相连通,也就不再采用模组主体与外壳体上的转接管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的方式,进而降低车载充电器内冷却液泄漏的风险,提高车载充电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充电器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充电器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充电器在另一视角下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模组没有安装电子元件时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模组没有安装电子元件时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载充电器100。参照图1至5,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充电器100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充电器100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充电器100在另一视角下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模组20没有安装电子元件时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模组20没有安装电子元件时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载充电器100,包括:
外壳体10,外壳体10设有安装腔11和缺口12,缺口12与安装腔11连通;和
冷却模组20,冷却模组20安装于安装腔11,冷却模组20包括模组主体21和安装接口22,安装接口22贯穿缺口12与模组主体21连接,模组主体21设有冷却液流道210,安装接口22与冷却液流道210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外壳体10设置缺口12,安装接口22贯穿缺口12后,可以直接与冷却模组20的模组主体21连接,模组主体21内设有冷却液流道210,以使得安装接口22与冷却液流道210相连通;如此设置,无需在外壳体10上再设置转接管,冷却液流道210即可与外壳体外部的管路直接相连通,也就不再采用模组主体21与外壳体10上的转接管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的方式,进而降低车载充电器100内冷却液泄漏的风险,提高车载充电器100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冷却模组20设于外壳体10的安装腔11内,冷却模组20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接口22,外壳体10对应安装接口22处设置有缺口12,以便安装接口22贯穿缺口12与外部的管道连通。由于冷却模组20内设有冷却液流道210,外部的管道可以直接通过安装接口22与冷却模组20的冷却液流道210连通,而无需再在外壳体10上再设置转接管,冷却模组20的模组主体21也无需与外壳体10上的转接管的连接处采用密封圈的方式密封,不仅降低了车载充电器100组装的难度,也降低车载充电器100内冷却液泄漏的风险,提高车载充电器100的安全性。
其中,冷却模组20与安装接口2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钎焊或密封胶粘接连接。
如图3至图5所示,模组主体21设有进口211和出口212,至少两安装接口22分别安装于进口211和出口212,冷却液流道210通过进口211和出口212分别与两安装接口22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模组主体21的冷却液流道210通过进口211和出口212与两安装接口22分别连通,两安装接口22直接与外部的管道连接,以使得模组主体21内的冷却液通过出口212以及与出口212连通的安装接口22流到外部设备,从而带走车载充电器内部的热量。
如图3至图5所示,模组主体21包括:
底壳213,底壳213设有进口211和出口212;以及
固定壳215,固定壳215设于底壳213,且与底壳213连接,固定壳215和底壳213围合形成冷却液流道210。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壳215设于在底壳213内,并与底壳213连接,如此,固定壳215与底壳213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冷却液流道210设在该密闭的腔体内,具体地,固定壳215的顶部边缘可以沿朝向底壳213的方向延伸,并与底壳213的内侧壁连接,从而该顶部边缘的内侧壁、固定壳215的外壁面以及底壳213的内壁面共同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此时,冷却液流道210形成在固定壳215的外壁面以及底壳213的内壁面之间,冷却液在冷却液流道210流动,可以给固定壳215内部的电子元件216降温、散热,也可以给底壳213外部的功率组件30降温、散热,以提高该车载充电器100散热效率高。
如图3至图5所示,模组主体还包括上盖214,上盖214盖合安装于底壳213,上盖、底壳和固定壳围合形成冷却液流道210。
在一实施例中,上盖214盖合安装在底壳213上,此时,上盖214朝向底壳213的壁面、底壳213的内壁面和固定壳215的外壁面共同围合形成冷却液流道210。具体地,在上盖214盖合安装在底壳213后,上盖214也盖合安装在固定壳215上,上盖214朝向底壳213的侧面、底壳213的内壁面以及固定壳215的外壁面,共同围合形成冷却液流道210,冷却液在冷却液流道210流动,可以给固定壳215内部的电子元件216降温、散热,也可以给底壳213外部的功率组件30降温、散热,以提高该车载充电器100散热效率高。且冷却液流道210直接由底壳213、上盖214以及固定壳215围合而成,更便于安装。
如图3至图5所示,固定壳215内设有若干个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安装电子元件216。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壳215中内部可以设置用于安装电子元件216的容纳腔,不仅可以提升外壳体10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并且因为电子元件216与冷却液流道210的接触面积更大,也可以提高对电子元件216散热的效率。当有多个电子元件216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对电子元件216散热的效率,可以通过隔板将容纳腔分隔成多个容纳腔,进一步增大每个电子元件216与之间与冷却液流道210的接触面积。
可选地,冷却液流道210从进口211延伸至出口212,并环绕固定壳215的外壁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壳215内部安装有电子元件,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冷却液流道210从进口211延伸至出口212,并环绕固定壳215的外壁设置,以使得冷却液流道210整体呈“U”型结构,冷却液在冷却液流道210流动,进而可以带走固定壳215内的热量。其中,模组主体21外部安装有功率组件30,将功率组件30抵接模组主体21,以使得功率组件30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冷却液流道210,冷却液流道210给功率组件30散热,进而保障了功率组件30正常工作。
如图1至图3所示,车载充电器100还包括功率组件30和电路板模组40,功率组件30与电路板模组40连接,且功率组件30和电路板模组40分别安装于模组主体21,模组主体21用以对功率组件30和电路板模组40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功率组件30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电路板模组40连接,并且功率组件30和电路板模组40分别安装于模组主体21的外壁,以便模组主体21内的冷却液流道210可以给分别给功率组件30和电路板模组40散热,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其中,功率组件30可以安装到模组主体21的左右两侧以及远离安装接口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电路板模组40安装于与功率组件30的同一侧上或安装于与功率组件30相邻的其他侧上,即若功率组件30安装到模组主体21的左右两侧以及远离安装接口的一侧,电路板模组40也可以安装到模组主体21的左右两侧以及远离安装接口的一侧,或者安装到模组主体21的上下两侧,模组主体21内的冷却液流道210给功率组件30和电路板模组40散热。示例性地,电路板模组40可以安装于模组主体21的上侧,该模组主体21的上侧与模组主体21的左右两侧相邻,模组主体21的上盖214朝电路板模组40的方向凸出设置有安装筒,电路板模组40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以使得电路板模组40可以采用螺丝连接的方式安装到上盖214的安装筒,进而使得电路板模组40与模组主体21的上盖214连接。
如图3,电路板模组40包括:
通信板41,通信板41连接于模组主体21的一侧;
功率板42,功率板42连接于模组主体21的相对一侧,并与功率组件30连接;以及
连接板43,连接板43连接通信板41和功率板42,以使通信板41和功率板42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电路板模组40包括通信板41、功率板42以及连接板43,为了便于安装,可以将通信板41和功率板42分别连接于模组主体21的相对两侧,连接板43电连接于通信板41和功率板42之间,实现通信板41和功率板42之间的通信。示例性地,通信板41和功率板42分别连接于模组主体21的上下两侧,连接板43电连接于通信板41和功率板42之间,并位于模组主体21的左侧或右侧,功率组件30固定贴合在模组主体21的左侧或右侧的外壁上,并与下侧的功率板42通过焊接连接,使得模组主体21内的冷却液流道210可以同时对通信板41、功率板42以及功率组件30进行散热,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效率。
可选地,通信板41与模组主体21的上盖214连接,功率板42与模组主体21的底壳213连接,连接板43用于将通信板41和功率板42相连接,从而模组主体21内的冷却液流道210能够对电路板模组40进行散热。
可选地,电路板模组40与外壳体10通过导热胶粘接。
在一实施例中,电路板模组40与外壳体10通过导热胶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以便将电路板模组40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胶传导至外壳体10进行散热。具体地,电路板模组40安装于模组主体21的外壁,外壳体10与电路板模组40通过导热胶粘接,如此,电路板模组40可以通过模组主体21内的冷却液流道210以及外壳体10进行双重散热,极大地提高了电路板模组40的散热效率。其中,导热胶采用的是常用的导热胶,在此不做赘述。
可选地,安装接口22与模组主体21采用焊接或密封胶粘接。
在一实施例中,两安装接口22采用焊接或密封胶粘接于模组主体21的进口211和出口212,外部的管道可以直接与两安装接口22连接。外部的管道通过两安装接口22直接连通冷却模组20的冷却液流道210,从而无需在外壳体10上另外设置转接管,也就不再采用模组主体21与外壳体10上的转接管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的方式,进而降低车载充电器100内冷却液泄漏的风险,提高车载充电器100的安全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外壳体10包括:
下壳13,下壳13设有缺口12,冷却模组20设于下壳13;和
上壳14,上壳14安装于下壳13,以围合形成安装腔11,上壳14与下壳13通过密封胶粘接。
在一实施例中,下壳13设有安装腔11和缺口12,冷却模组20设于安装腔11内。外壳体10对应冷却模组20的进口211和出口212处设有缺口12,两安装接口22贯穿缺口12并分别安装于进口211和出口212,外部的管道可以直接与两安装接口22连接,从而无需在外壳体10上另外设置转接管,也就不再采用模组主体21与外壳体10上的转接管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的方式,进而降低车载充电器100内冷却液泄漏的风险,提高车载充电器100的安全性。
冷却模组20安装安装接口22后,功率组件30安装于模组主体21的外部,电路板模组40安装于功率组件30的外部,最后,上壳14将电路板模组40以及冷却模组20一同盖合在下壳13的腔体内,上壳14可以采用密封胶与下壳13粘接。
在一实施例中,下壳13和上壳14的形状为方形,冷却模组20的模组主体21也采用方形,以便放置到下壳13的安装腔11内。
其中,缺口12的形状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等其他形状。缺口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安装接口22可以直接贯穿该大缺口与外部的管道连通;缺口12的数量也可以对应设置成两个,两安装接口22分别贯穿两小缺口12,以与外部的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载充电器,该车载充电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新能源汽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设有安装腔和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和
冷却模组,所述冷却模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冷却模组包括模组主体和安装接口,所述安装接口贯穿所述缺口与所述模组主体连接,所述模组主体设有冷却液流道,所述安装接口与所述冷却液流道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主体设有进口和出口,至少两所述安装接口分别安装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所述冷却液流道通过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与两所述安装接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主体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设有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以及
固定壳,所述固定壳设于所述底壳,且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固定壳和所述底壳围合形成所述冷却液流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主体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合安装于所述底壳,所述上盖、所述底壳和所述固定壳围合形成所述冷却液流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内设有若干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安装电子元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从所述进口延伸至所述出口,并环绕所述固定壳的外壁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功率组件和电路板模组,所述功率组件与所述电路板模组连接,且所述功率组件和所述电路板模组分别安装于所述模组主体,所述模组主体用以对所述功率组件和所述电路板模组散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模组包括:
通信板,所述通信板连接于所述模组主体的一侧;
功率板,所述功率板连接于所述模组主体的相对一侧,并与所述功率组件连接;以及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通信板和所述功率板,以使所述通信板和所述功率板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模组与所述外壳体通过导热胶粘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接口与所述模组主体采用焊接或密封胶粘接。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
下壳,所述下壳设有所述缺口,所述冷却模组设于所述下壳;和
上壳,所述上壳安装于所述下壳,以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通过密封胶粘接。
12.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器。
CN202223482565.7U 2022-12-23 2022-12-23 车载充电器和新能源汽车 Active CN218906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2565.7U CN218906953U (zh) 2022-12-23 2022-12-23 车载充电器和新能源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2565.7U CN218906953U (zh) 2022-12-23 2022-12-23 车载充电器和新能源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06953U true CN218906953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4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2565.7U Active CN218906953U (zh) 2022-12-23 2022-12-23 车载充电器和新能源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06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381555U (zh) 散热结构、充电机和电动汽车
CN115719842A (zh)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117202642A (zh) 散热结构、充电机和电动汽车
CN218906953U (zh) 车载充电器和新能源汽车
CN219873741U (zh) 热管理部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1376693U (zh) 具有液体冷却结构的汽车电池包
CN220096075U (zh) 一种集成热管理装置及汽车
CN209747562U (zh) 动力电池壳体及动力电池
CN215955419U (zh) 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2848641U (zh) 一种电池模组
WO2021258357A1 (zh) 汽车及车载充电机
CN211182299U (zh) 电池包下箱体及电池包
CN220053532U (zh) 充电枪枪头和充电枪
CN219577694U (zh) 散热集成结构、车载充电机以及电动汽车
CN220720828U (zh) 充电枪枪头和充电枪
CN108266887B (zh) 电加热器
CN220476174U (zh) 一种域控制器壳体、域控制器及车辆
CN212851612U (zh) 一种散热箱、汽车控制器及汽车
CN220053533U (zh) 充电枪枪头和充电枪
CN219499830U (zh) 一种多合一控制器的冷却水道及新能源汽车
CN112993474A (zh) 电池包下箱体及电池包
CN116156832B (zh) 一种新能源车载电源模块控制总成装置
CN216213786U (zh) 电池顶盖、电池单体、电池及装置
CN212303829U (zh) 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18451028U (zh)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超薄水冷电子调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52 tianedang Road,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04 No. 52, tiandang Road,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