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8317U - 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及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及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8317U
CN218898317U CN202123062057.9U CN202123062057U CN218898317U CN 218898317 U CN218898317 U CN 218898317U CN 202123062057 U CN202123062057 U CN 202123062057U CN 218898317 U CN218898317 U CN 218898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ctronic cigarette
hole
smoking articl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620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春遵
陈志伟
李伟龙
王志煌
吴铭杰
丁友镇
朱肖华
付增学
刘茂琦
于祥一
胡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Intretech Inc
Xiamen Fengtao Ceram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Intretech Inc
Xiamen Fengtao Ceram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Intretech Inc, Xiamen Fengtao Ceram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Intretech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8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8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其支撑壳中形成底部设有连通孔的容纳腔,支撑壳上部形成与容纳腔连通的发烟制品插孔;陶瓷发热体置于容纳腔中,陶瓷发热体包括发热本体和发热电路,发热本体内设有多孔通道,发热电路设置在发热本体上;发烟制品承载组件置于容纳腔中,发烟制品承载组件限定出的空腔适于放置发烟制品;控制电路设置在支撑壳上,控制电路与发热电路连接;上盖设置在加热模组上,上盖设有进气孔,上盖与加热模组之间形成连通进气孔的通气间隙,通气间隙借助通气孔与发热本体的多孔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电子烟加热器。本实用新型通过通气孔的孔径大小设置,实现吸阻管理,以平衡不同抽吸习惯用户的抽吸流量差异。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及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及加热器。
背景技术
香烟、雪茄等发烟制品在使用期间是通过燃烧烟草以产生烟气,而烟草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例如焦油等,长期吸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产生非常大的危害。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目前出现了一种香烟替代品即电子烟。其中,一种典型的电子烟方案是通过加热不燃烧的方式来释放发烟制品中的有效物质,例如尼古丁。
加热不燃烧电子烟主要是通过低温加热的工作原理,把发烟制品加热到300℃左右,从而将发烟制品中的尼古丁等有效成分烘烤出来,由于没有达到燃烧温度,发烟制品中的焦油等有害物质大大减少。
相关技术中,加热不燃烧电子烟一般采用接触式加热方案来烘烤发烟制品,例如采用宝剑形、针状等发热体插入发烟制品的内部进行加热。但是,接触式加热方案存在加热不均匀的缺陷,即与发热体直接接触的部分温度较高,而远离发热体的部分,温度快速递减,因此只有靠近发热体的烟草部分才能被烘烤透,这就导致发烟制品中的烟丝不能完全被烘烤,不仅造成烟丝浪费大,而且烟气量也会不足。如果提高发热体温度来提高烘烤效率,则又容易造成发热体附近烟丝焦胡,从而不仅影响口感,甚至会导致有害成分大量增加,影响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而做出的:
由于接触式加热方案存在加热不均匀的缺陷,必然会导致发烟制品烘烤不充分,从而不仅造成烟丝浪费大,而且烟气量也会不足。为此,发明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发现,吸烟的过程本身是一个空气流动的过程,如果流入发烟制品的空气本身温度较高,则热空气可以直接起到烘烤发烟制品的作用,且由于热空气可以随着抽吸过程比较完整均匀地渗透烘烤发烟制品的全部烟草,那么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就会得到有效解决。因此,采用对空气进行加热,再利用抽吸过程中热空气流动来烘烤发烟制品的方式来实现加热的方案,整体加热效果会更好。
加热不燃烧电子烟(HNB)发热体大部分采用电阻式加热,因此发热体电阻值须高度一致才能保证每个发热体在加热不燃烧电子烟上产生的效果一致。然而,发热体大多采用厚膜电路工艺,使得丝网印刷生产的发热体阻值偏差较大(通常在±15%),发热体在300℃工作时会导致不同发热体温度相差较大(通常在±45℃)。
相关技术中,加热不燃烧电子烟主要通过温度校准以解决印刷电路误差较大的问题。温度校准流程成本较高,效率低,且由于校温仪器价格较高使得售后维护成本较高。而且发生损坏需要更换加热体时,由于在售后端维修没有专业仪器和专业人员的支持下维修效果差。
同时,电子烟吸烟的过程本身是一个空气流动的过程,温度较高的空气流入发烟制品中,热空气直接烘烤发烟制品,热空气随着抽吸过程渗透烘烤发烟制品的全部烟草,因此,电子烟需要设置空气流道,通过吸阻管理,以平衡不同抽吸习惯用户的抽吸流量差异。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通过将发热体及控制电路集成于支撑壳上形成加热模组,加热模组在出产时即通过仪器测量好电阻,与控制电路一对一匹配,实现单一电路板对于单一发热体的精准控制,解决加热模组的一致性和售后更换后加热模组的一致性问题;同时,通过在上盖设置进气孔,上盖与加热模组之间形成连通该进气孔的通气间隙,该通气间隙通过通气孔连通发热体,空气经通气孔进入发热体,通过通气孔的孔径大小设置,实现吸阻管理,以平衡不同抽吸习惯用户的抽吸流量差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烟加热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包括加热模组、上盖和底座;
所述加热模组包括:支撑壳,所述支撑壳中形成底部设有连通孔的容纳腔,同时所述支撑壳上部形成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发烟制品插孔;陶瓷发热体,所述陶瓷发热体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陶瓷发热体包括发热本体和发热电路,所述发热本体内设有多孔通道,所述发热电路设置在所述发热本体上,以对通过所述多孔通道的空气进行加热;发烟制品承载组件,所述发烟制品承载组件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发烟制品承载组件限定出的空腔适于放置发烟制品;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支撑壳上,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发热电路连接;
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加热模组上,所述上盖设有进气孔,所述上盖与所述加热模组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气孔的通气间隙,所述通气间隙借助通气孔与所述发热本体的多孔通道连通;
所述底座与所述加热模组和所述上盖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陶瓷发热体置于支撑壳的容纳腔中,包括发热本体和发热电路,控制电路设置在支撑壳上与发热电路连接,即通过将发热体及控制电路集成于支撑壳上形成加热模组,加热模组在出产时即通过仪器测量好电阻,与控制电路一对一匹配,实现单一电路板对于单一发热体的精准控制,解决加热模组的一致性和售后更换后加热模组的一致性。由于电子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电子烟内部积存有烟油,使得抽吸的口味发生变化,从而需要更换加热组件,由于加热组件更换的频率较高,而与加热组件匹配使用的供电模块及主控电路更换频率较低,而现有电子烟为一体式,需同时更换加热组件、供电模块及主控电路,增加成本且浪费资源,而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可以将加热模组与供电模块及主控电路分开更换,从而降低使用成本,且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上盖与加热模组之间形成连通进气孔的通气间隙,通气间隙借助通气孔与发热本体的多孔通道连通,通过通气孔的孔径大小设置,实现吸阻管理,以平衡不同抽吸习惯用户的抽吸流量差异。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提出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支撑壳上设置清洁通道,所述清洁通道与所述通气孔及所述发热本体内的多孔通道连通。
具体地,所述清洁通道的两端被底座的支架部分封闭,所述通气孔为形成于所述底座的支架与所述清洁通道之间的间隙。
具体地,所述清洁通道沿径向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上;所述清洁通道的孔径为2-10mm。
可选地,所述清洁通道的两端被底座的支架全部封闭,而所述通气孔为形成于所述支撑壳外侧壁上的槽或孔,所述槽或孔连通所述清洁通道与所述通气间隙。
可选地,所述清洁通道的两端被底座的支架全部封闭,而所述通气孔为形成于所述底座的支架上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连通所述清洁通道与所述通气间隙。
可选地,所述支撑壳由上壳和下壳连接形成,所述上壳设置发烟制品插孔;所述下壳设置所述容纳腔。
具体地,所述下壳下部外侧壁形成台阶,所述下壳下部套接有抵靠于所述台阶的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支撑壳下部界定以设置所述控制电路的设置空间。
具体地,所述设置空间中还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控制电路依次设置,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磁吸元件,同时设有供PIN针通过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的连接孔。
进一步,所述固定座设有形状与磁吸元件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所述磁吸元件。
可选地,所述支撑壳由聚醚醚酮(PEEK)制成。
可选地,所述支撑壳中设有过线孔,以通过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发热电路的连接导线。
可选地,所述发烟制品承载组件将所述发烟制品与所述陶瓷发热体隔开。
具体地,所述发烟制品承载组件包括预热管和挡片,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预热管限定出的空腔内,以将所述空腔分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其中,所述第一空腔适于放置发烟制品的部分,所述第二空腔适于放置所述陶瓷发热体的至少一部分。
可选地,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中空设置,以内套所述陶瓷发热体和所述发烟制品承载组件。
具体地,所述密封套由两层套管套接形成,且两层套管之间进行密封以形成一个密封腔,所述密封腔采用真空设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烟加热器,包括:
如上所述的进气结构;
加热基体,所述加热基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中为所述进气结构的加热模组供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其中,加热模组的陶瓷发热体置于支撑壳的容纳腔中,包括发热本体和发热电路,控制电路设置在支撑壳上与发热电路连接,即通过将发热体及控制电路集成于支撑壳上形成加热模组,加热模组在出产时即通过仪器测量好电阻,与控制电路一对一匹配,实现单一电路板对于单一发热体的精准控制,解决加热模组的一致性和售后更换后加热模组的一致性。
同时,上盖与加热模组之间形成连通进气孔的通气间隙,通气间隙借助通气孔与发热本体的多孔通道连通,通过通气孔的孔径大小设置,实现吸阻管理,以平衡不同抽吸习惯用户的抽吸流量差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壳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壳侧面剖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陶瓷发热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烟制品承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烟制品承载组件侧面剖视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模组与加热基体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侧面局部剖视图。
标号说明
加热模组1、支撑壳11、连通孔111、容纳腔112、发烟制品插孔113、上壳114、下壳115、台阶116、密封圈117、过线孔118、清洁通道119、陶瓷发热体12、发热本体121、多孔通道1211、发热电路122、连接导线123、发烟制品承载组件13、预热管131、挡片132、空腔133、第一空腔1331、第二空腔1332、密封套14、密封腔141、控制电路15;
上盖2、进气孔21、通气间隙22、通气孔23;
底座3;
设置空间4、固定座41、磁吸元件411、连接孔412、安装槽413;
加热基体5、供电模块51、主控电路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加热不燃烧电子烟(HNB)发热体大部分采用电阻式加热,因此发热体电阻值须高度一致才能保证每个发热体在加热不燃烧电子烟上产生的效果一致。然而,发热体大多采用厚膜电路工艺,使得丝网印刷生产的发热体阻值偏差较大(通常在±15%),发热体在300℃工作时会导致不同发热体温度相差较大(通常在±45℃)。
相关技术中,加热不燃烧电子烟主要通过温度校准以解决印刷电路误差较大的问题。温度校准流程成本较高,效率低,且由于校温仪器价格较高使得售后维护成本较高。而且发生损坏需要更换加热体时,由于在售后端维修没有专业仪器和专业人员的支持下维修效果差。
为此,申请人基于多年来对电子烟加热器的深入研究发现,通过将发热体及控制电路集成于支撑壳上形成加热模组,加热模组在出产时即通过仪器测量好电阻,与控制电路一对一匹配,实现单一电路板对于单一发热体的精准控制,解决加热模组的一致性和售后更换后加热模组的一致性。
同时,通过在上盖设置进气孔,上盖与加热模组之间形成连通该进气孔的通气间隙,该通气间隙通过通气孔连通发热体,空气经通气孔进入发热体,通过通气孔的孔径大小设置,实现吸阻管理,以平衡不同抽吸习惯用户的抽吸流量差异。
下面就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及一种电子烟加热器。
参照附图1至附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包括加热模组1、上盖2和底座3。加热模组1包括支撑壳11、陶瓷发热体12、发烟制品承载组件13、密封套14及控制电路15。
其中,支撑壳11中形成底部设有连通孔111的容纳腔112,以容纳陶瓷发热体12;同时支撑壳11上部形成与容纳腔112连通的发烟制品插孔113。
可选地,支撑壳11由上壳114和下壳115通过卡扣连接形成,通过卡扣连接,无需进行激光焊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上壳114可以由耐温低的材料形成,进一步降低成本。上壳114设置发烟制品插孔113;下壳115设置容纳腔112。上壳114和下壳115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连接形成。
具体地,下壳115下部外侧壁形成台阶116,下壳115下部套接有密封圈117,密封圈117抵靠于所述台阶116,加热模组1与加热基体连接时,密封圈117置于加热模组1与加热基体之间。
可选地,支撑壳11由聚醚醚酮(PEEK)制成,使得支撑壳11具有较高的熔点,负载热变形温度高达316℃,瞬时使用温度可达300℃,使得支撑壳11具有优良的滑动特性、很高的化学稳定性而耐水解、阻燃性。
可选地,支撑壳11中设有过线孔118,以通过连接控制电路15与发热电路22的连接导线,可以在过线孔118中灌注密封胶,以防止烟气经过线孔118进入与加热模组1连接的加热基体中。
可选地,支撑壳11下部界定以设置控制电路15的设置空间4。具体地,设置空间4中还设有固定座41,固定座41与控制电路15依次设置,固定座41上设有磁吸元件411,同时设有供PIN针通过与控制电路15连接的连接孔412。固定座41设有形状与磁吸元件411匹配的安装槽413,安装槽413中设置磁吸元件411。
结合图2至图3所示,陶瓷发热体12置于容纳腔112中。陶瓷发热体12包括发热本体121和发热电路122,发热本体121呈柱状,且发热本体121内设有多孔通道1211,发热电路122设置在发热本体121上,以对通过多孔通道1211的空气进行加热。也就是说,发热电路122在通电后进行加热工作,从而对通过多孔通道1211的空气进行加热,实现空气均匀加热的功能。
可选地,发热本体121可以是圆柱状,也可以是多边形柱状,例如棱柱状、方柱状、五边形柱状等,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一个实施例,发热本体121为圆柱体,且多孔通道1211沿轴向设置在发热本体121内。
并且,发热电路122采用厚膜电路的方式印刷在发热本体121的外表面,例如采用发热丝的形式环绕在发热本体121的外表面,且与发热本体121一起成为一体。发热电路122的印刷材料包括银、钨或钼锰。具体地,将圆柱形蜂窝状陶瓷发热本体121的外壁印刷发热银浆厚膜发热电路122进行加热,由于陶瓷发热本体121采用了多孔蜂窝状结构,能够大大增加发热体12的加热表面积,通过实验验证,只需将发热本体121加热至380℃左右,就能将空气加热到300℃以上,且由于陶瓷发热本体121有较高的热容,在每口抽吸气流例如50ml空气经过陶瓷发热体12后,其温度降低较小,仅降低20-30℃。
发热电路122采用厚膜电路的方式印刷在发热本体121的外表面时,其发热电阻一般都是PTC热敏电阻,即温度升高电阻变大,经过多次升降温实验发现,陶瓷发热体12温度与电阻是对应的,从而陶瓷发热体12温度可通过测量电阻阻值进行表征。这样在直流电源恒压供电下,利用厚膜发热电路的自补偿效应(发热体12降温,电阻阻值下降,电流增大,功率增大)就能将发热体12温度在几秒内拉回原先温度,而在无气流通过时,发热体1温度可保持稳定无波动。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发热本体121由于采用蜂窝结构,使得陶瓷发热体12能够提供充足的热容,使得模拟抽烟过程中气流对发热体12产生的温度效应很小,从而无需进行功率补偿,依靠自身调节即可实现抽吸烟支所需加热空气的效果。并且,采用厚膜电路的方式印刷在发热本体121的发热电路122具有清晰的热敏效应,会随温度升高电阻变大,温度降低电阻变小,其自身即可作为热传感器来使用,因此不需要温度传感器来控制发热体12温度。
可选地,多孔通道1211的通孔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并且,作为一个实施例,多孔通道1211的通孔可有规则地分布在发热本体121内。可选地,发热本体121为圆柱体时,多孔通道1211的通孔可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或者,多孔通道1211的通孔为多边形孔时,可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分布在圆柱体中。可以理解的是,多孔通道1211的通孔的分布情况可不做限定,只要可将发热本体121限定出多孔蜂窝状结构即可。
可选地,发热本体121由氧化铝陶瓷、氮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碳化硅陶瓷、氧化铍陶瓷或者氧化锆陶瓷制成。其中,氧化铝陶瓷中的氧化铝含量大于99%,氧化铝陶瓷的密度不小于3.86g/cm3
具体地,陶瓷发热体12包括由氧化铝陶瓷制成的蜂窝状发热本体121、发热电路122和连接导线123。其中,蜂窝状发热本体121的中心设有多孔通道1211,多孔通道1211为均匀排布的方形孔,发热电路122环绕设置在发热本体121的外表面,发热印电路的首末端设置有连接导线123。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陶瓷发热体12,通过发热本体121内设有多孔通道1211,这样发热电路122对通过多孔通道1211的空气进行加热时,可增大发热本体12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蜂窝陶瓷本体的比表面积大,实现对空气的充分加热,不仅加热效率高,而且由于陶瓷发热本体2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更快的实现加热空气的目的,以及由于多孔通道1211的结构存在,使得空气的流动速度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发烟制品进行烘烤时热空气与发烟制品的接触时间更长,减缓了热量的散失,节约了能源,且在没有进行抽吸动作时,陶瓷发热本体2的多孔形状同时可以锁住热空气,减少热气体的外流,进一步节约能源。此外,由于陶瓷发热本体2的表面致密性很高,能有效防止烟尘颗粒吸附,起到防异味的效果。
发烟制品承载组件13置于容纳腔112中,发烟制品承载组件13限定出的空腔适于放置发烟制品,可选地,发烟制品承载组件13将发烟制品与陶瓷发热体12隔开。
在采用发烟制品不与陶瓷发热体12直接接触的电子烟加热器方案时,需要发烟制品承载组件13能够提供200-220℃的准备工作温度,因此需要放置发烟制品的承载件即预热管131还具备预热功能。为防止发烟制品与陶瓷发热体12进行直接接触,需在预热管131底部或限定的空腔133内设置挡片132,以起到限位作用。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挡片132不仅可以有效地将发烟制品与陶瓷发热体12进行隔离,而且发烟制品抽吸过程中产生的烟油析出物不会凝聚在陶瓷发热体12和挡片132上,反复抽吸自然产生自清洁效应,不易留存异味,更无须经常清洁,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因此,结合图7至图8所示,发烟制品承载组件13包括预热管131和挡片132。挡片132设置在预热管限定出的空腔133内,以将空腔133分成第一空腔1331和第二空腔1332,其中,第一空腔1331适于放置发烟制品的部分,还能够对发烟制品进行预热,第二空腔1332适于放置陶瓷发热体12的至少一部分。在陶瓷发热体12进行加热工作时,导流片将陶瓷发热体12与发烟制品隔开,可有效防止陶瓷发热体12直接与发烟制品接触或距离过近,从而防止发烟制品靠近陶瓷发热体12部分被加热超过320℃导致烤焦,并且,在使用者进行抽吸发烟制品时,热气又可从热气流通孔迅速流入第一空腔1331,可均匀快速烘烤发烟制品。
可选地,挡片132构造成沿预热的管壁向中心延伸的台阶面。具体地,如图6所示,挡片132可以为两个,且两个挡片132相对设置,从而可有效地在空腔133内将陶瓷发热体12与发烟制品隔开,可有效防止陶瓷发热体12直接与发烟制品接触或距离过近,从而防止发烟制品靠近陶瓷发热体12部分被加热超过320℃导致烤焦。并且,在使用者进行抽吸发烟制品时,热气又可从两个挡片132之间的空隙迅速流通,均匀快速烘烤发烟制品。可选地,预热管131可为陶瓷管,其中,陶瓷管由氧化铝陶瓷、氮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碳化硅陶瓷、氧化铍陶瓷或者氧化锆陶瓷制成。
结合图2所示,密封套14中空设置,以内套陶瓷发热体12和发烟制品承载组件13。可选地,密封套14由两层套管套接形成,且两层套管之间进行密封以形成一个密封腔141,密封腔141采用真空设置,以减少陶瓷发热体12的热量向外传递。
密封套14采用套管套接的方式形成带有密封腔141的中空管,并且密封腔141真空设置,能够降低热量传导到电子烟加热器的外壁,大大降低外壁温度,避免外壁温度过高而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密封套14采用真空套管制成,能够减少陶瓷发热体12产生的热量向外传递,起到隔热保温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器具的外壁温度,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密封套14无需额外设置冷却液的密封腔141,大大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结合图2所示,控制电路15设置在支撑壳11上,控制电路15与发热电路122连接。控制电路15设置在支撑壳11上与发热电路122连接,即通过将发热体12及控制电路15集成于支撑壳11上形成加热模组1,加热模组1在出产时即通过仪器测量好电阻,与控制电路15一对一匹配,实现单一电路板对于单一发热体12的精准控制,解决加热模组1的一致性和售后更换后加热模组1的一致性。
由于电子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电子烟内部积存有烟油,使得抽吸的口味发生变化,从而需要更换加热组件,由于加热组件更换的频率较高,而与加热组件匹配使用的供电模块51及主控电路52更换频率较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可以将加热模组1与供电模块51及主控电路52分开更换,从而降低使用成本,且减少资源浪费。
上盖2设置在加热模组1上,上盖2设有进气孔21,上盖2与加热模组1之间形成连通进气孔21的通气间隙22,通气间隙22借助通气孔23与与发热本体121的多孔通道1211连通的通气孔23。通过通气孔23孔径大小设置,实现吸阻管理,以平衡不同抽吸习惯用户的抽吸流量差异。
底座3与加热模组1和上盖2连接。可选地,上盖2下部设置磁吸元件,底座3上对应设置磁吸元件,底座3与上盖2通过磁吸元件相互连接。
可选地,支撑壳11上设置清洁通道119,清洁通道119与通气孔23及发热本体21内的多孔通道211连通。空气经清洁通道119进入发热体2内的多孔通道1211,清洁通道119中凝结有烟油时,可以不更换加热组件,可以对清洁通道119进行清洁,清洁简单、有效。烟弹达到发烟温度时,即使没有抽吸烟弹也会有烟气释放,类似于香烟的侧流烟气(或者静燃烟气),烟气会自上而下穿过发热本体21内的多孔通道1211,在发热本体21底部以及上部的空腔中漂浮。当抽吸时冷空气进入,会降低烟气聚集处的温度,部分烟气会凝结少量烟焦油,随着抽吸次数的增加会逐渐累积。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加热模组1化及清洁通道119结构能够实现更简易的清洁。当需要清洁时,不需要借助专用清洁工具,只需使用棉签等辅助工具对清洁通道119进行清洁即可,使得清洁更加简单和有效。
可选地,清洁通道119的两端被底座3的支架31全部封闭,而通气孔23为形成于支撑壳11上的槽或孔,所述槽或孔连通清洁通道119与通气间隙22。发烟制品产生的烟气,通过通气间隙22与连通孔111可以控制侧流烟气的溢散,通气间隙22与连通孔111除了带来吸阻也增加了烟气溢散的阻力,烟焦油只会在清洁通道119凝结,清洁通道119的两端被封闭阻止了烟气向下进入电路板区域,保证了电器部分的可靠性。
可选地,清洁通道119的两端被底座3的支架31全部封闭,而通气孔23为形成于底座3的支架31上的贯通孔,贯通孔连通清洁通道119与通气间隙22。
可选地,清洁通道119的两端被底座3的支架31部分封闭,通气孔23为形成于底座3的支架31与清洁通道119之间的间隙,该间隙连通清洁通道119与通气间隙22。
具体地,清洁通道119沿径向设置于支撑壳11上,清洁通道119与发热本体21相交设置,具体地,清洁通道119与发热本体21相互垂直,便于清洁通道119与发热本体21内的多孔通道211连通,使得空气流通顺畅。进一步地,清洁通道119的孔径为2-10mm,清洁通道119中凝结有烟油时,使用棉签即可对清洁通道119进行清洁。
参照附图9、附图10以及附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烟加热模组1、上盖2和底座3,还包括设于底座3加热基体5;加热基体5与电子烟加热模组1连接并为其供能。
可选地,电子烟加热模组1的支撑壳11下部设置磁吸元件411,加热基体5上对应设置磁吸元件411,加热基体5与电子烟加热模组1通过磁吸元件411相互连接。具体地,支撑壳11下部界定设置空间4,设置空间4中设有固定座41,固定座41上设有磁吸元件411,同时设有供PIN针通过与控制电路15连接的连接孔412。固定座41设有形状与磁吸元件411匹配的安装槽413,安装槽413中设置磁吸元件411。
可选地,加热基体5设有供电模块51及主控电路52,供电模块51为主控电路52供能。主控电路52与控制电路15连接,具体地,主控电路52连接PIN针,PIN针穿过设置于加热膜组1固定座41上的连接孔412,PIN针与控制电路15连接,即主控电路52与控制电路15通过PIN针插接连接。
可选地,主控电路52与控制电路15之间可以通过TX、RX、GND三线连接实现通信,主控电路52与控制电路15通过电线焊接实现供电,也可以将通信五条线集成为连接器通过插接方式连接。
可选地,陶瓷发热体12的温控曲线可以存储在主控电路52上,主控电路52给加热模组1的控制电路指令,例如350℃工作10S、340℃工作10S,加热模组1的控制电路负责执行控温策略。或者,温控曲线存储在加热模组1的控制电路15上,主控电路52仅负责给加热模组1的控制电路15发出开机、关机的指令,整个温控过程由加热模组1的控制电路15独立完成。
综上,加热模组1通过将发热体及控制电路15集成于支撑壳11上形成加热模组1,加热模组1在出产时即通过仪器测量好电阻,与控制电路15一对一匹配,实现单一电路板对于单一发热体的精准控制,解决加热模组1的一致性和售后更换后加热模组1的一致性。由于加热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加热器内部积存有烟油,使得抽吸的口味发生变化,从而需要更换加热组件,由于加热组件更换的频率较高,而与加热组件匹配使用的加热基体5更换频率较低,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加热模组1与加热基体5分开更换,从而降低使用成本,且减少资源浪费。同时,通过在上盖2设置进气孔21,上盖2与加热模组1之间形成连通该进气孔21的通气间隙22,该通气间隙22通过通气孔23连通发热体12,空气经通气孔23进入发热体12,通过通气孔23的孔径大小设置,实现吸阻管理,以平衡不同抽吸习惯用户的抽吸流量差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模组、上盖和底座;
所述加热模组包括:支撑壳,所述支撑壳中形成底部设有连通孔的容纳腔,同时所述支撑壳上部形成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发烟制品插孔;陶瓷发热体,所述陶瓷发热体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陶瓷发热体包括发热本体和发热电路,所述发热本体内设有多孔通道,所述发热电路设置在所述发热本体上,以对通过所述多孔通道的空气进行加热;发烟制品承载组件,所述发烟制品承载组件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发烟制品承载组件限定出的空腔适于放置发烟制品;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支撑壳上,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发热电路连接;
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加热模组上,所述上盖设有进气孔,所述上盖与所述加热模组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气孔的通气间隙,所述通气间隙借助通气孔与所述发热本体的多孔通道连通;
所述底座与所述加热模组和所述上盖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上设置清洁通道,所述清洁通道与所述通气孔及所述发热本体内的多孔通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通道的两端被底座的支架部分封闭,所述通气孔为形成于所述底座的支架与所述清洁通道之间的间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通道的两端被底座的支架全部封闭,而所述通气孔为形成于所述支撑壳外侧壁上的槽或孔,所述槽或孔连通所述清洁通道与所述通气间隙。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通道的两端被底座的支架全部封闭,而所述通气孔为形成于所述底座的支架上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连通所述清洁通道与所述通气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由上壳和下壳连接形成,所述上壳设置发烟制品插孔;所述下壳设置所述容纳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下部外侧壁形成台阶,所述下壳下部套接有抵靠于所述台阶的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下部界定以设置所述控制电路的设置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空间中还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控制电路依次设置,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磁吸元件,同时设有供PIN针通过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的连接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设有形状与磁吸元件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所述磁吸元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中设有过线孔,以通过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发热电路的连接导线。
12.一种电子烟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结构;
加热基体,所述加热基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中为所述进气结构的加热模组供能。
CN202123062057.9U 2021-02-16 2021-12-07 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及加热器 Active CN21889831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1751 2021-02-16
CN202120371751X 2021-02-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8317U true CN218898317U (zh) 2023-04-25

Family

ID=82932070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7642.XU Active CN218790498U (zh) 2021-02-16 2021-12-07 一种电子烟加热器
CN202123058040.6U Active CN219205943U (zh) 2021-02-16 2021-12-07 一种电子烟加热模组及加热器
CN202123062162.2U Active CN218898318U (zh) 2021-02-16 2021-12-07 一种电子烟加热器散热结构及加热器
CN202123062057.9U Active CN218898317U (zh) 2021-02-16 2021-12-07 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及加热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7642.XU Active CN218790498U (zh) 2021-02-16 2021-12-07 一种电子烟加热器
CN202123058040.6U Active CN219205943U (zh) 2021-02-16 2021-12-07 一种电子烟加热模组及加热器
CN202123062162.2U Active CN218898318U (zh) 2021-02-16 2021-12-07 一种电子烟加热器散热结构及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4) CN218790498U (zh)
WO (1) WO202217473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83552B2 (en) * 2010-09-16 2013-07-09 West Coast Gifts, Inc. Removable heater assembly for a vaporizer
CN205648910U (zh) * 2016-03-14 2016-10-19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烟支加热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CN207321565U (zh) * 2017-08-18 2018-05-04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更换发热元件的电加热装置
CN109892700B (zh) * 2017-12-11 2024-01-23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电磁加热的低温烟具模组及低温烟具
CN208096031U (zh) * 2018-04-20 2018-11-16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8523249B (zh) * 2018-07-14 2024-04-12 蒋德忠 一种带控制板方便安装更换和清洗的低温不燃烧烟具
CN210988230U (zh) * 2019-05-16 2020-07-14 厦门蜂涛陶瓷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电子烟加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0498U (zh) 2023-04-07
CN218898318U (zh) 2023-04-25
CN219205943U (zh) 2023-06-20
WO2022174730A1 (zh) 2022-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88230U (zh) 非接触式电子烟加热器
BR112020023138A2 (pt) atomizador e dispositivo de entrega de aerossol
CN106535680A (zh) 包括可移除加热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0747259U (zh) 加热不燃烧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CN218898317U (zh) 一种电子烟加热器进气结构及加热器
JP7336155B2 (ja) 非接触式電子タバコヒーター
CN216393068U (zh) 一种空气加热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438560U (zh) 一种电子烟加热器及其散热结构
CN114081212A (zh) 一种基于热空气流加热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0710725B (zh) 非接触式电子烟加热器
CN111011941B (zh) 非接触式电子烟加热器
CN110710724B (zh) 非接触式电子烟加热器
CN212787427U (zh) 非接触式电子烟加热器
CN110710721B (zh) 非接触式电子烟加热器
CN212787426U (zh) 密封套及具有其的非接触式电子烟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