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7980U - 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及水产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及水产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97980U CN218897980U CN202223271254.6U CN202223271254U CN218897980U CN 218897980 U CN218897980 U CN 218897980U CN 202223271254 U CN202223271254 U CN 202223271254U CN 218897980 U CN218897980 U CN 2188979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ater inlet
- water outlet
- pipe
- submerged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及水产养殖系统,包括进水管,及设置在水池池底的沉水管,进水管用于将外部的含氧水引入到池内,沉水管分为两端,分别为入水端和封堵端,进水管和入水端相连通,用于将含氧水注入到水池底部,沉水管的另一端封堵形成封堵端,在沉水管的长度方向的水平位置上设有能形成压力差的出水结构。通过在沉水管的长度方向的水平位置上设有能形成压力差的出水结构,将新水从沉水管长度方向的侧边出水,进而形成一个涡流,在涡流的作用将池底的污物向封堵端集中,便于后期的处理,提高处理效率,既可以后期通过排水孔直接排出,也可以通过水泵抽出。这样通过注水的动作就同时实现了集污,既减少了单独集污的成本,而且排污便利性大幅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及水产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逐渐发达,水产等鱼类生物从原来的室外池塘养殖逐渐形成工厂化室内养殖。一般的室内养殖都是将鱼类放置在硬质材料制成的水池内养殖,这种养殖技术有个以较为困难的问题存在,就是污物的清理较为困难,因为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大量的饲料残渣,鱼类产生的粪便会均匀的沉降到池底,造成水质严重污染,进而会导致水产生物出现病变,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避免产生这个问题,就需要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目前一般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吸尘器原理,用水泵伸入到池底,将池底的污物从水池内吸出。这种操作方式困难的地方就是需要多个人员同时协助操作,甚至要进入到池内操作,非常不便,耗时长,且容易造成危险。另外一种模式就是在池底设置一个排水孔,通过打开排水孔的方式进行排水,利用水流的冲力将池底的污物随水流一并排出,但是这种方式的缺陷是:因为污物是均匀沉降在池底的,散落的面积较大,没有集中在排水孔附近,所以需要大量排水才能将污物排出,这样一方面造成循环水的浪费,另外一个方面需要将水池内的水产进行迁移,避免一并排出,不然有可能水产鱼类损失的同时造成排水孔被鱼类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及水产养殖系统,通过增氧进水装置所产生的压力差原理,在增氧进水的同时,将池底的污物集中至排水孔附近,这样只要短时间将排水孔打开就可以将池底的污物全部排出,大幅提高排污效率,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及设置在水池池底的沉水管,进水管用于将外部的含氧水引入到池内,沉水管分为两端,分别为入水端和封堵端,进水管和入水端相连通,用于将含氧水注入到水池底部,沉水管的另一端封堵形成封堵端,在沉水管的长度方向的水平位置上设有能形成压力差的出水结构。沉水管主要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将含有氧气的新水注入到水池的底部,这样的有益效果是氧气能充分融入到水中,便于水产鱼类的养殖。另外一个作用是进行集污,将污物集中到沉水管的封堵端。将沉水管的一端封堵的目的是不让新水直接从沉水管的一端流出,在该端点附近形成静止水域,便于形成污物集中的效果。通过在沉水管的长度方向的水平位置上设有能形成压力差的出水结构,将新水从沉水管长度方向的侧边出水,进而形成一个涡流,在涡流的作用将池底的污物向封堵端集中,便于后期的处理,提高处理效率,既可以后期通过排水孔直接排出,也可以通过水泵抽出。因为污物已经集中,无论哪种处理方式,都能大幅提高效率。同时因为水池养殖需要频繁注入含氧新水,这样通过注水的动作就同时实现了集污,这样既减少了单独集污的成本,而且排污便利性也大幅提高。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出水结构的出水压力从入水端至封堵端逐渐减小。为了便于污物向水池的中部集中,采用了此结构方案,将沉水管的出水压力从入水端至封堵端逐渐减小,这样当水从沉水管内排出时,入水端的出水压力最大,从而产生的冲力也是最大的,池底的污物也是冲刷得最远,在水池侧壁的约束下,在池底形成最大的环流,而靠近封堵端出水压力逐渐变小,从而环流逐渐变小,最终会在封堵端附近集中。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出水结构为设置在沉水管一侧的长度方向的水平位置上的不少于2个的出水孔,出水孔和沉水管内部相连通,含氧水从出水孔内排出。出水孔因为设置的水平方向有距离差,所以当新水进入到沉水管内的时候,会同时从两个出水孔排出,因为距离差异,产生的压力也不同,所以从沉水管内排出时,越是靠近入水端的出水压力越大,其形成的涡流也越有力,越是靠近封堵端的涡流力越小,这样污物永远是从压力大的方向向压力小的方向移动,从而形成污物的有序集中。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出水孔的相对侧设有一阻挡板,用于阻挡水流。为了防止涡流形成漩涡效应,设置一个阻挡板,破坏漩涡的形成,同时将污物阻挡在该板的侧面,这样污物就不会形成反复循环转动的效果。因为阻挡板的设置,提高集污的效率,当涡流碰到阻挡板后,因为靠近入水端的外圈的压力大,这样阻挡板所收集的污物会从对应的入水端方向封堵端方向集中,从而污物进行快速集中。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出水孔上还连接有出水管。如果为了便于控制新水的出水方向和距离,可以在出水孔上还连接有出水管,通过出水管的设计,可以进行方向调整,如将出水的角度向封堵端偏转,使涡流产生的旋力快速向封堵端集中,可以提高集污效率。如果向外(入水端)方向偏转,则能扩大集污范围,使池底更加清洁。增加了出水管之后,能够实现更加灵活的运用场景,可以根据污物的沉降特点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集污效果。
第二种进水装置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出水结构为设置在沉水管两侧的长度方向的水平位置上的分别不少于2个的出水孔,出水孔和沉水管内部相连通,含氧水从出水孔内排出。此方案采用了在沉水管左右侧壁上都开设出水孔的方式来设置,其技术原理和单排的出水孔原理相同,其特点是通过左右方向形成涡流,向中间方向集中,这种技术方案的特点是,涡流产生的冲击力更大(半圈的路径能量损耗更小)。集污效率更高。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封堵端相对位置和沉水管在一条虚拟直线上设有一个阻挡板,用于阻挡水流。因为此技术方案采用的是两组相对设置的出水孔,所以阻挡板和沉水管之间相对设置,这样从沉水管为中心,从左右两侧形成的涡流,在中间的阻挡板处形成集污点,进一步提高集污效率。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出水孔上还连接有出水管。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沉水管及阻挡板下端设有支撑板,用于固定支撑沉水管及阻挡板。为了保证沉水管及阻挡板的稳定性,在其下方设有一个支撑板,用于固定两者,防止在涡流的冲击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置变动,影响集污效果。
进一步的利用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的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圆形养殖水池,水池的底部呈漏斗形,池底水平最低位置设有一个排水孔,排水孔上设有一个能打开或关闭的封堵装置,用于打开或封堵排水孔,沉水管沿圆形池底半径方向设置,沉水管的封堵端靠近排水孔。采用圆形养殖水池的优点是方便涡流的形成及集污效果更佳,因为液体涡流一般呈现为圆形。更加适合水产养殖。因为进水装置的设计将污物集中在封堵端,而排水孔靠近封堵端,再通过漏斗形的底部设计,进一步的方便污物排出,这样当打开排水孔时,所有集中的污物会迅速从排水孔排出,只要排出少量的水就可以将所有的污物排出,效率更高,节约用水,且无需人工下池清洁。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沉水管的长度方向的水平位置上设有能形成压力差的出水结构,将新水从沉水管长度方向的侧边出水,进而形成一个涡流,在涡流的作用将池底的污物向封堵端集中,便于后期的处理,提高处理效率,既可以后期通过排水孔直接排出,也可以通过水泵抽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个进水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个进水装置两侧出水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两个进水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沉水管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沉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底部堵塞示意图;
图中,1为进水管,2为沉水管,201为入水端,202为封堵端,203为出水孔,204为出水管,3为阻挡板,4为支撑板,5为养殖水池,501为排水孔,6为封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使用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的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圆形养殖水池5,水池的底部呈漏斗形,池底水平最低位置设有一个排水孔501,用于排污和排水,排水孔501上设有一个能打开或关闭的封堵球6,该封堵球6通过链条,和水池外部的横杆相连接,用于打开或封堵排水孔501,需要打开排水孔501是,向上拉起封堵球6,水流会带动污物从该排水孔501排出。沉水管2分为两端,分别为入水端201和封堵端202,一条进水管1和入水端201相连通,用于将含氧水注入到水池底部,这种设计的好处是,新注入的含氧水会最大效果的进入到水池,是原来池水中的含氧量达到最佳的溶解效果,不会泄露到空气中,利用率最佳。沉水管2的另一端封堵形成封堵端202,沉水管2沿圆形池底半径方向设置,入水端201靠近水池侧壁,封堵端202靠近排水孔501,沿水池的半径方向设置(参考图4,附图5及附图8)。
一种增氧进水装置的技术方案为,仅使用一条沉水管2,在沉水管2侧壁水平方向上开始4-10个通孔(根据水池半径大小来决定),沉水管2的入水端201和进水管1相连通,沉水管2通过支撑板4固定连接,支撑板4通过螺钉或者焊接的方式和池底先固定,支撑板4上设有U型卡管,用于卡合并固定沉水管2,同时将阻挡板3和支撑板4进行螺钉固定连接(参考附图6,附图7)。阻挡板3为三角锥形结构,从水池壁方向至水池排水孔501方向组件缩小成型,便于污物的堆积,还可以在出水孔上还连接有出水管204,通过出水管204的设计,可以进行方向调整,如将出水的角度向封堵端偏转,使涡流产生的旋力快速向封堵端集中,可以提高集污效率(附图1)。
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增设一套增氧进水装置(参考附图3),两套装置相对设置在排水孔501两侧。第一进水装置的出水孔203对应第二进水装置的阻挡板3一侧,第一进水装置的阻挡板3对应第二进水装置的出水孔203一侧。这样两者形成半圆形的集污技术方案,即第一进水装置出水孔203所产生的出水涡流将污物冲向第二进水装置的阻挡板3,被第二阻挡板3阻挡后,向排水孔501附近集中。
第三种技术方案为:在沉水管2两侧的长度方向的水平位置上的分别设置6个的出水孔203,在沉水管2的相对位置,设有一个阻挡板3,沉水管2和阻挡板3分别设置在排水孔501两侧(参考附图2),含氧水从出水孔203内排出后,分成左右两个方向,向阻挡板3形成旋转涡流,带动污物向阻挡板3运动,阻挡板3两侧形成阻碍后,污物沿阻挡板3向排水孔501方向集中。
进水装置能个形成集污效应的原理如下,当新水注入到沉水管2后,因为沉水管2的侧边开设了出水孔203,所以新水会从侧边流出,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越是靠近入水端201的出水孔203的出水压力越大,越是远离入水端201的出水孔203的出水压力越小(参考附图1-3),可以得知F1>F2>F3>F4>F5>F6(参考附图1),污物在此作用力下旋转,污物会在水流作用力的条件下,只能从F1向F6方向运动,而不能反向运动,当污物在水池内转动一圈后,在阻挡板3的阻拦下停止旋转运动,水流在阻挡板3一侧形成了F11>F21>F31>F41>F51>F61,水流在阻挡板3受阻后,会沿阻挡板3的受力面方向进行分解,因为F11>F21,所以携带污物的水流会从F11向F21内圈方向运动,而不会反向运动,产生了在水流的压力分解的作用力C1压力下,污物逐渐会从外圈向圆心的方向继续运动,最后集中在圆心位置。
附图2是沉水管2两侧开设出水孔203的原理图,一侧F1>F2>F3>F4>F5>F6,另外一侧F7>F8>F9>F10>F11>F12,新水进入沉水管2后,水流分两个方向运动,和附图1的原理一样,在对面的阻挡板3的作用下在其两侧形成污物集中的效果,在水流压力的分解作用力C1和C2的压力下向排水孔501方向汇集。
附图3是附图1中一样的两套沉水管2组合使用的示意图,两套沉水管2在排水孔501两侧相对设置,且一套的阻挡板3对应另一套的出水孔203附图3为其设置的原理图,一套F1>F2>F3>F4>F5>F6,另外一套F7>F8>F9>F10>F11>F12,新水分别进入到两套沉水管2后,水流携带污物分左右方向运动,在对面的阻挡板3的作用下污物停止运动,在阻挡板3处形成污物集中的效果,最终两个阻挡板3集中的污物在水压的作用下,在水流压力的分解作用力C1和C2的压力下向排水孔501方向汇集。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1),及设置在水池池底的沉水管(2),进水管(1)用于将外部的含氧水引入到池内,沉水管(2)分为两端,分别为入水端(201)和封堵端(202),进水管(1)和入水端(201)相连通,用于将含氧水注入到水池底部,其特征在于:沉水管(2)的另一端封堵形成封堵端(202),在沉水管(2)的长度方向的水平位置上设有能形成压力差的出水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结构的出水压力从入水端(201)至封堵端(202)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结构为设置在沉水管(2)一侧的长度方向的水平位置上的不少于2个的出水孔(203),出水孔(203)和沉水管(2)内部相连通,含氧水从出水孔(203)内排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出水孔(203)的相对侧紧靠沉水管(2)设有一阻挡板(3),用于阻挡水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孔(203)上还连接有出水管(204)。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结构为设置在沉水管(2)两侧的长度方向的水平位置上的分别不少于2个的出水孔(203),出水孔(203)和沉水管(2)内部相连通,含氧水从出水孔(203)内排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封堵端(202)相对位置和沉水管(2)在一条虚拟直线上设有一个阻挡板(3),用于阻挡水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孔(203)上还连接有出水管(204)。
9.如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沉水管(2)及阻挡板(3)下端设有支撑板(4),用于固定支撑沉水管(2)及阻挡板(3)。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的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养殖水池(5),水池的底部呈漏斗形,池底水平最低位置设有一个排水孔(501),排水孔(501)上设有一个能打开或关闭的封堵装置(6),用于打开或封堵排水孔(501),沉水管(2)沿圆形池底半径方向设置,沉水管(2)的封堵端(202)靠近排水孔(50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71254.6U CN218897980U (zh) | 2022-12-05 | 2022-12-05 | 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及水产养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71254.6U CN218897980U (zh) | 2022-12-05 | 2022-12-05 | 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及水产养殖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97980U true CN218897980U (zh) | 2023-04-25 |
Family
ID=86047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71254.6U Active CN218897980U (zh) | 2022-12-05 | 2022-12-05 | 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及水产养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97980U (zh) |
-
2022
- 2022-12-05 CN CN202223271254.6U patent/CN2188979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339110U (zh) | 一种多层分级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7988051B (zh) | 一种沼气池废渣清理装置 | |
CN213895465U (zh) | 市政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4396835A (zh) | 一种池塘自动清污养殖网箱 | |
CN210562554U (zh) | 一种污水管道拦渣除污装置 | |
CN208244188U (zh) | 一种生活污水过滤装置 | |
CN218897980U (zh) | 具备集污功能的增氧进水装置及水产养殖系统 | |
CN112551615A (zh) | 河道治理进水池及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 |
CN111847696A (zh) | 一种节能型江河流域水面油污的智能吸附装置及方法 | |
CN116831076A (zh) | 一种吸污岛排污圈养池 | |
CN110839582A (zh) | 跑道式水产养殖池及水产养殖系统 | |
CN212325153U (zh) | 一种循环流水养殖场的集排污系统 | |
CN211932096U (zh) | 跑道式水产养殖池及水产养殖系统 | |
CN218910055U (zh) | 一种带消毒功能的医院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4485907U (zh) | 一种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 | |
CN211170256U (zh) | 一体化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0595365U (zh) | 一种一体化式的气浮机 | |
CN207022934U (zh) | 循环水养殖系统 | |
CN111387132A (zh) | 一种养殖池排污装置 | |
CN111441460A (zh) | 一种景观构筑物水循环管道结构 | |
CN219386575U (zh) | 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井道 | |
CN114452688B (zh) | 一种沉降和收集养殖尾水中颗粒物的装置与方法 | |
CN219741593U (zh) | 一种吸污岛排污圈养池 | |
CN221032745U (zh) | 隧道污水排出装置 | |
CN220723788U (zh) | 一种污水处理厂辐流式二沉池清洗除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