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3620U - 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3620U
CN218893620U CN202223537498.4U CN202223537498U CN218893620U CN 218893620 U CN218893620 U CN 218893620U CN 202223537498 U CN202223537498 U CN 202223537498U CN 218893620 U CN218893620 U CN 218893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drying
dryer
waste
carbonization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374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建
任启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Jinliangy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Jinliangy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Jinliangy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Jinliangy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374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3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3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3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包括烘干机、燃烧炉和干馏炭化机,烘干机与干馏炭化机之间设有用于将烘干后的物料输送到干馏炭化机的输送装置,燃烧炉与干馏炭化机之间设有用于使燃烧室产生的热能通向干馏炭化机的加热通道,所述干馏炭化机与烘干机之间连通设有回气管道。所述燃烧炉上与回气管道相连通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设有用于通入外界可燃气来引燃燃烧炉的燃气管道,燃气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燃气管道开闭的第一截止阀。其能够将干馏炭化机使用后的热气输回到烘干机内为烘干机供热,能够循环利用热能,能够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樟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油樟叶在提取樟油之后主要被作为燃料或废料使用,生产效益低,会造成大量浪费。将提取樟油后的油樟叶制造成生物炭,能够有效提升提取樟油后的油樟叶的经济价值,促进油樟产业的良性发展。
在将提取樟油后的油樟叶制造成生物炭的过程前,需要对废弃油樟叶进行烘干处理。在现有的生物炭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向滚筒烘干机输送热气,来使烘干机内的油樟叶受热烘干,之后将烘干后的油樟叶输入到干馏炭化机内进行碳化制成生物炭后排出,干馏炭化机通过燃烧炉来为干馏炭化机提供热气来进行干馏炭化,燃烧炉与干馏炭化机之间设有用于朝干馏炭化机输送热气的加热通道。
在现有的制炭系统中,通常为通过输气管持续从系统外向烘干机输送热气,而燃烧炉产生的热气直接输向干馏炭化机使用后通过排气管排出到外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其能够将干馏炭化机使用后的热气输回到烘干机内为烘干机供热,能够循环利用热能,能够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包括烘干机、燃烧炉和干馏炭化机,烘干机与干馏炭化机之间设有用于将烘干后的物料输送到干馏炭化机的输送装置,燃烧炉与干馏炭化机之间设有用于使燃烧室产生的热能通向干馏炭化机的加热通道,所述干馏炭化机与烘干机之间连通设有回气管道。其作用为,通过回气管道的设置,能够将干馏炭化机使用后的热气输回到烘干机内为烘干机供热,能够循环利用热能,能够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炉上与回气管道相连通的分流管。其作用为,通过分流管的设置,能够使燃烧炉产生的一部分热气能够输送到烘干机内为烘干机供热,有效利用热能。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上设有用于通入外界可燃气来引燃燃烧炉的燃气管道,燃气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燃气管道开闭的第一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机上设有用于通入外界热气来最先对烘干机内的物料进行烘干的输气管,输气管与回气管道相连通,回气管道临近输气管处设有用于控制回气管道开闭的第二截止阀,输气管上设有用于控制输气管开闭的第三截止阀。输气管为现有技术。其作用为,通过将输气管与回气管道相连通,在系统刚运行时,关闭第二截止阀,打开第三截止阀,通过往输气管内输入热气来烘干烘干机内的物料,在系统运行后,打开第二截止阀,关闭第三截止阀,使回气管道内的热气能够通向烘干机内继续对烘干机内的物料进行烘干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装置从烘干机朝向干馏炭化机依次连通设有第一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料仓、第二螺旋输送机。第一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料仓、第二螺旋输送机均为现有技术,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即为绞龙。
进一步的,所述干馏炭化机连通设有出炭管。其作用为,通过出炭管的设置,能够排出烘干后的废弃油樟叶进行干馏炭化后形成的生物炭。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机上连通有排气管。其作用为,通过排气管的设置,能够排出烘干机内的废弃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干馏炭化机与燃烧室之间设有用于输送回干馏炭化机内残留的可燃气的回流通道。其作用为,通过回流通道的设置,能够将燃烧炉输送到干馏炭化机内未充分燃烧完的可燃气和对废弃油樟叶干馏炭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输送回燃烧炉再次进行燃烧,节约资源。
进一步的,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干馏炭化机之间通过进风管相连通,风机的出风口与回流通道临近燃烧炉处之间通过出风管相连通。其作用为,通过风机的设置,能够将干馏炭化机内的空气依次经过进风管和出风管抽取到燃烧炉内,从而降低干馏炭化机内的氧气含量,提升干馏炭化的效果,同时可以使回流通道内形成负压,从而带动干馏炭化机内的可燃气经过回流通道进入到燃烧炉内。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通道上设有用于朝燃烧炉内输入外界空气进行助燃的进气管。其作用为,通过进气管的设置,在进风管往回流通道内输送气体的过程中,能够使进气管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带动外界的空气经过进气管进入到燃烧炉内进行助燃。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通过回气管道的设置,能够将干馏炭化机使用后的热气输回到烘干机内为烘干机供热,能够循环利用热能,能够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
2、通过分流管的设置,能够使燃烧炉产生的一部分热气能够输送到烘干机内为烘干机供热,有效利用热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制炭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制炭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烘干机;2、燃烧炉;3、干馏炭化机;4、输送装置;401、第一螺旋输送机;402、斗式提升机;403、料仓;404、第二螺旋输送机;5、加热通道;6、回气管道;7、分流管;8、燃气管道;9、第一截止阀;10、输气管;11、第二截止阀;12、第三截止阀;13、出炭管;14、排气管;15、回流通道;16、风机;17、进风管;18、出风管;19、进气管;20、上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烘干机1、燃烧炉2和干馏炭化机3,烘干机1连接有上料装置20,上料装置20采用绞龙,烘干机1与干馏炭化机3之间设有用于将烘干后的物料输送到干馏炭化机3的输送装置4,燃烧炉2与干馏炭化机3之间设有用于使燃烧室产生的热能通向干馏炭化机3的加热通道5,所述干馏炭化机3与烘干机1之间连通设有回气管道6。其作用为,通过回气管道6的设置,能够将干馏炭化机3使用后的热气输回到烘干机1内为烘干机1供热,能够循环利用热能,能够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燃烧炉2上与回气管道6相连通的分流管7。其作用为,通过分流管7的设置,能够使燃烧炉2产生的一部分热气能够输送到烘干机1内为烘干机1供热,有效利用热能。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分流管7上设有用于通入外界可燃气来引燃燃烧炉2的燃气管道8,燃气管道8上设有用于控制燃气管道8开闭的第一截止阀9。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烘干机1上设有用于通入外界热气来最先对烘干机1内的物料进行烘干的输气管10,输气管10与回气管道6相连通,回气管道6临近输气管10处设有用于控制回气管道6开闭的第二截止阀11,输气管10上设有用于控制输气管10开闭的第三截止阀12。输气管10为现有技术。其作用为,通过将输气管10与回气管道6相连通,在系统刚运行时,关闭第二截止阀11,打开第三截止阀12,通过往输气管10内输入热气来烘干烘干机1内的物料,在系统运行后,打开第二截止阀11,关闭第三截止阀12,使回气管道6内的热气能够通向烘干机1内继续对烘干机1内的物料进行烘干加热。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输送装置4从烘干机1朝向干馏炭化机3依次连通设有第一螺旋输送机401、斗式提升机402、料仓403、第二螺旋输送机404。第一螺旋输送机401、斗式提升机402、料仓403、第二螺旋输送机404均为现有技术,第一螺旋输送机401和第二螺旋输送机404即为绞龙。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干馏炭化机3连通设有出炭管13。出炭管13内设有绞龙。其作用为,通过出炭管13的设置,能够排出烘干后的废弃油樟叶进行干馏炭化后形成的生物炭。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烘干机1上连通有排气管14。其作用为,通过排气管14的设置,能够排出烘干机1内的废弃气体。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干馏炭化机3与燃烧室之间设有用于输送回干馏炭化机3内残留的可燃气的回流通道15。其作用为,通过回流通道15的设置,能够将燃烧炉2输送到干馏炭化机3内未充分燃烧完的可燃气和对废弃油樟叶干馏炭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输送回燃烧炉2再次进行燃烧,节约资源。
具体的,如图2所示,还包括风机16,所述风机16的进风口与干馏炭化机3之间通过进风管17相连通,风机16的出风口与回流通道15临近燃烧炉2处之间通过出风管18相连通。其作用为,通过风机16的设置,能够将干馏炭化机3内的空气依次经过进风管17和出风管18抽取到燃烧炉2内,从而降低干馏炭化机3内的氧气含量,提升干馏炭化的效果,同时可以使回流通道15内形成负压,从而带动干馏炭化机3内的可燃气经过回流通道15进入到燃烧炉2内。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回流通道15上设有用于朝燃烧炉2内输入外界空气进行助燃的进气管19。其作用为,通过进气管19的设置,在进风管17往回流通道15内输送气体的过程中,能够使进气管19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带动外界的空气经过进气管19进入到燃烧炉2内进行助燃。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在准备运行时,首先通过上料装置20将提取樟油后的油樟叶输入到烘干机1内,之后关闭第二截止阀11,打开第三截止阀12,通过往输气管10内输入热气来烘干烘干机1内的物料,烘干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14排出,烘干后的物料依次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401、斗式提升机402、料仓403、第二螺旋输送机404输送到干馏炭化机3内,之后打开第一截止阀9向燃烧炉2内通入可燃气并引燃,燃烧炉2燃烧产生的热气通过加热通道5对干馏炭化机3内的物料进行碳化使其形成生物炭后通过出炭管13排出,同时启动风机16,风机16抽取干馏炭化机3内的气体进入到燃烧室内且带动可燃气经过回流通道15进入到燃烧炉2内维持燃烧炉2的燃烧,之后关闭第一截止阀9,打开第二截止阀11,关闭第三截止阀12,使干馏炭化机3内的热气通过回气通道进入到烘干机1内对物料进行烘干。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包括烘干机(1)、燃烧炉(2)和干馏炭化机(3),烘干机(1)与干馏炭化机(3)之间设有用于将烘干后的物料输送到干馏炭化机(3)的输送装置(4),燃烧炉(2)与干馏炭化机(3)之间设有用于使燃烧室产生的热能通向干馏炭化机(3)的加热通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馏炭化机(3)与烘干机(1)之间连通设有回气管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2)上与回气管道(6)相连通的分流管(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7)上设有用于通入外界可燃气来引燃燃烧炉(2)的燃气管道(8),燃气管道(8)上设有用于控制燃气管道(8)开闭的第一截止阀(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1)上设有用于通入外界热气来最先对烘干机(1)内的物料进行烘干的输气管(10),输气管(10)与回气管道(6)相连通,回气管道(6)临近输气管(10)处设有用于控制回气管道(6)开闭的第二截止阀(11),输气管(10)上设有用于控制输气管(10)开闭的第三截止阀(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4)从烘干机(1)朝向干馏炭化机(3)依次连通设有第一螺旋输送机(401)、斗式提升机(402)、料仓(403)、第二螺旋输送机(4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馏炭化机(3)连通设有出炭管(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1)上连通有排气管(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馏炭化机(3)与燃烧室之间设有用于输送回干馏炭化机(3)内残留的可燃气的回流通道(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16),所述风机(16)的进风口与干馏炭化机(3)之间通过进风管(17)相连通,风机(16)的出风口与回流通道(15)临近燃烧炉(2)处之间通过出风管(18)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通道(15)上设有用于朝燃烧炉(2)内输入外界空气进行助燃的进气管(19)。
CN202223537498.4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 Active CN218893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7498.4U CN218893620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7498.4U CN218893620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3620U true CN218893620U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99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37498.4U Active CN218893620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36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8125B (zh) 一种热解挥发份的燃烧系统
CN100432532C (zh) 一种垃圾组合焚烧处理方法及专用立式富氧连续焚烧风火炉
CN105423306A (zh) 双层机械炉排式垃圾气化焚烧炉及其处理方法
CN202322730U (zh) 一种自加热秸秆炭化炉
CN105402736A (zh) 双层机械炉排式垃圾气化焚烧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3759268A (zh) 一种垃圾烘干系统及其烘干方法
CN104357064A (zh) 生物质连续炭化装置
KR101732664B1 (ko) 펠렛 스토브
CN218893620U (zh) 一种废弃油樟叶干燥制炭循环系统
CN101735839A (zh) 环保节能型生物质碳化工艺及装置
CN205535842U (zh) 生活垃圾双室蓄热二次燃烧装置
CN204311013U (zh) 生物质连续炭化装置
CN111500301A (zh) 生物质燃料气炭联产生产线
CN211847164U (zh) 活性炭生产设备
CN212777305U (zh) 生物质粉末热解自动加热环保设备
CN101157863B (zh) 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炭化炉
CN107216893A (zh) 节能环保生物质炉
CN207143177U (zh) 节能环保生物质炉
CN207649323U (zh) 一种利用生物质燃料的烘干系统
CN202581283U (zh) 一种高效节能燃烧机
CN218864735U (zh) 一种废弃油樟叶烘干制炭的温度调节系统
CN206160154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110885691A (zh) 一种生物质连续炭化系统
CN213977537U (zh) 一种振动式流化干馏床
CN216019068U (zh) 一种用于烟叶烘烤的清洁型炭专用供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