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9164U - 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9164U
CN218889164U CN202223298109.7U CN202223298109U CN218889164U CN 218889164 U CN218889164 U CN 218889164U CN 202223298109 U CN202223298109 U CN 202223298109U CN 218889164 U CN218889164 U CN 218889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vibration
fishing rod
handle body
suscept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81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学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Renyuan Fishing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Renyuan Fishing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Renyuan Fishing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Renyuan Fishing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981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9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9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91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渔具用品领域的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弹性弧板,安装块的背面螺纹连接有自旋螺杆,自旋螺杆的前端贯穿延伸至安装槽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轴承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头、振动传感器、蜂鸣报警器、握把本体和控制器,能够达到便于感知振动的效果,并且可以通过蜂鸣报警器提醒用户,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通过设置升降调节杆、第一连接杆、固定座、卡扣和第二连接杆,在保证握把本体稳定性的前提下,不仅能够达到便于调节握把本体倾角的作用,还能够达到便于取放握把本体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
背景技术
目前钓鱼作为一种休闲运动越来越受普通大众的青睐,而钓鱼竿是钓鱼人最基本的钓鱼装备之一,也是比较容易损坏的产品,一支较普通的渔竿价格也在百元左右,因而对鱼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兼具质量和使用的传导性的同时,对鱼竿的美观度和感知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如申请号为CN210203000U的一种新型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包括了握把主体,握把主体为设有具有内腔的中空的套筒,握把主体包括握把头部、握把中部和握把尾部,握把头部、握把尾部分别具一个与握把中部连接的连接端及一个相异于该连接端的末端,握把头部和握把尾部的外径均从连接端到末端逐渐增大,握把中部的外径与握把头部的最小外径一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舒适,在振动感知上优于现有设计,能够提高鱼口咬饵和水底结构的感知。
但是根据上述专利中提出的工作原理,申请人认为鱼竿握把需要用户手持才能感知到振动,不可以将握把卡在椅子上,长期手持容易出现疲劳,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弹性弧板,所述安装块的背面螺纹连接有自旋螺杆,所述自旋螺杆的前端贯穿延伸至安装槽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配合固定弹性弧板使用的活动弹性弧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升降调节杆,所述升降调节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均活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的前端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内壁卡接有握把本体,所述握把本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上端设置有振动传感器,所述握把本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蜂鸣报警器,所述握把本体内腔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握把本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振动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蜂鸣报警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为了提升用户握持的舒适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优选的,所述握把本体表面的中央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为了便于续航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右端设置有充电头,且充电头的外层活动连接有密封盖。
为了避免活动弹性弧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转动的现象,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优选的,所述活动弹性弧板外侧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安装槽的外侧开设有配合导向杆使用的导向槽。
为了更加直观显示握把本体的振幅、电量等各项参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优选的,所述握把本体左侧的顶端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为了便于增大对握把本体的固定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优选的,所述卡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护垫,且弹性护垫的表面开设有防滑齿。
为了良好的振动传导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优选的,所述振动传感器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底部完全贴合于连接头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头、振动传感器、蜂鸣报警器、握把本体和控制器,能够达到便于感知振动的效果,并且可以通过蜂鸣报警器提醒用户,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通过设置升降调节杆、第一连接杆、固定座、卡扣和第二连接杆,在保证握把本体稳定性的前提下,不仅能够达到便于调节握把本体倾角的作用,还能够达到便于取放握把本体的效果,通过设置支撑板、安装块、固定弹性弧板、安装槽、自旋螺杆、活动弹性弧板和轴承座,能够将装置固定于钓鱼架或椅子上,达到了释放双手的效果,提升了用户垂钓的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橡胶套和防滑纹,不仅能够提升用户握持的舒适度,还能够起到防滑的效果,通过设置充电头和密封盖,能够使握把本体达到便于续航的效果,并且保证了充电头的防水密封性能,通过设置导向杆和导向槽,能够对活动弹性弧板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避免活动弹性弧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转动的现象,通过设置显示器,能够更加直观显示握把本体的振幅、电量等各项参数,有效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通过设置弹性护垫和防滑齿,能够增大对握把本体的固定效果,提升握把本体的稳定性,并且避免了压力过大对握把本体的表面造成损伤,通过设置连接座,在保证振动传感器稳定性的前提下,还能够起到良好的振动传导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握把本体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安装块侧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结构图。
图中:1、支撑板;2、升降调节杆;3、第一连接杆;4、固定座;5、连接头;6、振动传感器;7、蜂鸣报警器;8、橡胶套;9、握把本体;10、卡扣;11、第二连接杆;12、安装块;13、显示器;14、控制器;15、蓄电池;16、固定弹性弧板;17、安装槽;18、自旋螺杆;19、活动弹性弧板;20、导向杆;21、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2,安装块1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7,安装槽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弹性弧板16,安装块12的背面螺纹连接有自旋螺杆18,自旋螺杆18的前端贯穿延伸至安装槽17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轴承座21,轴承座2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配合固定弹性弧板16使用的活动弹性弧板19,支撑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升降调节杆2,升降调节杆2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支撑板1顶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11的顶端均活动连接有固定座4,固定座4顶部的前端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10,卡扣10的内壁卡接有握把本体9,握把本体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5,连接头5的上端设置有振动传感器6,握把本体9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蜂鸣报警器7,握把本体9内腔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4,握把本体9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5,振动传感器6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4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控制器14的输出端与蜂鸣报警器7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头5、振动传感器6、蜂鸣报警器7、握把本体9和控制器14,能够达到便于感知振动的效果,并且可以通过蜂鸣报警器7提醒用户,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通过设置升降调节杆2、第一连接杆3、固定座4、卡扣10和第二连接杆11,在保证握把本体9稳定性的前提下,不仅能够达到便于调节握把本体9倾角的作用,还能够达到便于取放握把本体9的效果,通过设置支撑板1、安装块12、固定弹性弧板16、安装槽17、自旋螺杆18、活动弹性弧板19和轴承座21,能够将装置固定于钓鱼架或椅子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握把本体9表面的中央套设有橡胶套8,橡胶套8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橡胶套8和防滑纹,不仅能够提升用户握持的舒适度,还能够起到防滑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蓄电池15的右端设置有充电头,且充电头的外层活动连接有密封盖。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充电头和密封盖,能够使握把本体9达到便于续航的效果,并且保证了充电头的防水密封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活动弹性弧板19外侧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0,安装槽17的外侧开设有配合导向杆20使用的导向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杆20和导向槽,能够对活动弹性弧板19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避免活动弹性弧板19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转动的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握把本体9左侧的顶端设置有显示器13,控制器14的输出端与显示器13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显示器13,能够更加直观显示握把本体9的振幅、电量等各项参数,有效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卡扣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护垫,且弹性护垫的表面开设有防滑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弹性护垫和防滑齿,能够增大对握把本体9的固定效果,提升握把本体9的稳定性,并且避免了压力过大对握把本体9的表面造成损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振动传感器6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底部完全贴合于连接头5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座,在保证振动传感器6稳定性的前提下,还能够起到良好的振动传导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连接头5能够使握把本体9和鱼竿进行安装连接,通过安装块12和安装槽17,将装置卡在钓鱼架或椅子的管柱上,并旋转自旋螺杆18,通过自旋螺杆18转动能够向前端进行移动,通过自旋螺杆18推动轴承座21,通过轴承座21推动活动弹性弧板19,通过活动弹性弧板19向固定弹性弧板16侧进行移动,能够对管柱进行挤压固定,达到了固定装置的效果,通过设置升降调节杆2、第一连接杆3、固定座4、卡扣10和第二连接杆11,在保证握把本体9稳定性的前提下,不仅能够达到便于调节握把本体9倾角的作用,还能够达到便于取放握把本体9的效果,达到了释放双手的效果,提升了用户垂钓的舒适性,当出现中鱼时,鱼竿产生震动,震动传导至振动传感器6处,被振动传感器6检测到并转化为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14处,通过控制器14的处理分析后控制开启蜂鸣报警器7,通过蜂鸣报警器7开启,能够起到提示用户的效果,用户将握把本体9从卡扣10处取下后可完成收鱼等操作,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可使装置达到使用方便,反应灵敏,温度性好,轻松舒适的效果,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2),所述安装块(1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弹性弧板(16),所述安装块(12)的背面螺纹连接有自旋螺杆(18),所述自旋螺杆(18)的前端贯穿延伸至安装槽(17)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轴承座(21),所述轴承座(2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配合固定弹性弧板(16)使用的活动弹性弧板(19),所述支撑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升降调节杆(2),所述升降调节杆(2)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支撑板(1)顶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11)的顶端均活动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顶部的前端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10),所述卡扣(10)的内壁卡接有握把本体(9),所述握把本体(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5),所述连接头(5)的上端设置有振动传感器(6),所述握把本体(9)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蜂鸣报警器(7),所述握把本体(9)内腔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4),所述握把本体(9)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5),所述振动传感器(6)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4)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4)的输出端与蜂鸣报警器(7)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本体(9)表面的中央套设有橡胶套(8),所述橡胶套(8)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5)的右端设置有充电头,且充电头的外层活动连接有密封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弹性弧板(19)外侧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0),所述安装槽(17)的外侧开设有配合导向杆(20)使用的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本体(9)左侧的顶端设置有显示器(13),所述控制器(14)的输出端与显示器(13)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护垫,且弹性护垫的表面开设有防滑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感器(6)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底部完全贴合于连接头(5)的表面。
CN202223298109.7U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 Active CN218889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8109.7U CN218889164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8109.7U CN218889164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9164U true CN218889164U (zh) 2023-04-21

Family

ID=86000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8109.7U Active CN218889164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91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89164U (zh) 一种易感知振动的鱼竿握把
CN215020752U (zh) 一种脑卒中患者康复推车
CN213406817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椅
CN205499179U (zh) 智能四轮滑板车
CN211585065U (zh) 一种可调间距的亲子互动用双人漫步机
CN2792461Y (zh) 一种方便残疾人室内活动的电动转椅车
CN215192499U (zh) 一种儿童电动牙刷
CN201958729U (zh) 摆动式冲浪器
CN208809017U (zh) 一种胃部护理用按摩装置
CN216125136U (zh) 一种新型医用跑步机
CN211724615U (zh) 一种智能娱乐型划船式锻炼装置
CN212187656U (zh) 一种老年康复机
CN211752286U (zh) 一种增肌的体育器材
CN209848329U (zh) 一种音乐跳跳马的弹性底座
CN213831961U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框
CN215535409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颈椎牵引器
CN213632990U (zh) 一种自行车车座压力试验装置
CN215459842U (zh) 一种多功能理疗老年护理装置
CN217697753U (zh) 一种安装简易固定性强的单杠
CN213192315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
CN217849488U (zh) 一种带有硅胶棒的磁吸手机支架
CN207627805U (zh) 一种新型vr健身自行车
CN215231979U (zh) 幼儿训练器材轮胎组合
CN210555346U (zh) 一种儿童玩具滑板车
CN204279737U (zh) 一种电动车单人鞍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