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9147U - 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9147U
CN218889147U CN202223000169.6U CN202223000169U CN218889147U CN 218889147 U CN218889147 U CN 218889147U CN 202223000169 U CN202223000169 U CN 202223000169U CN 218889147 U CN218889147 U CN 218889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eeding
fish nest
artificial fish
wate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001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玉环
袁杰
郭聪慧
朱疆
余徵徽
王飞虎
张淑稳
董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30001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9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9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9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包括上端外框、上端内框、投食组件和悬挂圈,所述上端外框和上端内框为圆形中空结构,上端外框和上端内框组成固定框架,上端外框和上端内框底部之间设置有滑道,所述投食组件设置在上端外框与上端内框之间,投食组件包括投食料管、镂空滚球、伸缩杆和出食罩,镂空滚球设置在滑道上,投食料管的下端通过镂空滚球与伸缩杆连通,伸缩杆为中空结构,其下端与出食罩连通,悬挂圈与出食罩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投食和伸缩杆一体的结构,在吸引鱼类产卵的同时保证幼鱼的生长,此外伸缩杆可调节鱼巢在水体中的深度,可为生活在不同水层的鱼类提供产卵基质。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鱼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
背景技术
伴随河流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自然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致使自然水域中可供鱼类附着产卵的水生植物基质锐减,极大影响了产黏性卵鱼类的繁衍。
人工鱼巢作为恢复鱼类生境的措施之一,通过在流水河段人为设置可供鱼类繁殖、仔鱼栖息生长的设施,可弥补工程建设导致的流水生境损失,为受影响鱼类提供适宜的摄食,繁殖、生长和庇护的空间。然而,现有的框架式人工鱼巢,多只关注到产卵基质的选择,且操作技术含量高、后期管理不方便,对于水域生态治理所做贡献有限;而且不具备投食的功能,鱼食容易在水中扩散,不便于进食,由于结构为固定结构,不能够应对流水和鱼群的冲击;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结构设计新颖,采用悬挂式可更换产卵基质,并且能够调节鱼巢在水体中的位置,鱼巢整体为中空圆柱形以减缓鱼群摄食对鱼巢的撞击以及水流对鱼巢的冲击,适用于不同流水环境,方便维护与更新,投食组件对产卵鱼类起到吸引作用的同时可以保证幼鱼的生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包括上端外框、上端内框、投食组件和悬挂圈,所述上端外框和上端内框为圆形中空结构,上端外框和上端内框组成固定框架,上端外框和上端内框底部之间设置有滑道,所述投食组件设置在上端外框与上端内框之间,投食组件包括投食料管、镂空滚球、伸缩杆和出食罩,镂空滚球设置在滑道上,投食料管的下端通过镂空滚球与伸缩杆连通,伸缩杆为中空结构,其下端与出食罩连通,悬挂圈与出食罩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悬挂圈的下表面悬挂有产卵结构,产卵结构包括产卵基质、悬挂绳和沉子,所述悬挂绳上端与悬挂圈连接,悬挂绳的下端与沉子连接,所述产卵基质捆扎在悬挂绳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外框的两侧分别设浮球,该浮球对称设置,每侧各设置三个,上端外框与上端内框之间通过连接筋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投食组件设置为四组,投食料管的上端设置为投食口,出食罩为喇叭开口结构,四个所述的出食罩的开口聚拢朝向悬挂圈的中央。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外框与上端内框构成的滑道宽度小于镂空滚球的外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浮球对称分布于上端外框的侧壁,使得鱼巢上端结构的投食口浮出水面,便于投放饲料,投食口向下通过投食料管、镂空滚球、伸缩杆进入到出食罩中,且四个出食罩的开口聚拢向悬挂圈的中央,鱼食落到出食罩位置时候,发生侧向滑动,防止饲料直接下落而在水中弥散,使鱼食在小范围散开。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滑道与镂空滚球配合滑动,可带动下端结构的悬挂圈一起运动,减缓了鱼巢在水流中受到的冲刷力和鱼群的撞击力,增加人工鱼巢的使用寿命,下端结构无外部框架,水流可顺畅穿过,避免人工鱼巢被水冲走,同时还可有效分流漂浮杂物,以保持人工鱼巢的工作环境。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投食和伸缩杆一体的结构,在吸引鱼类产卵的同时保证幼鱼的生长,此外伸缩杆可调节鱼巢在水体中的深度,可为生活在不同水层的鱼类提供产卵基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端外框、2投食口、3上端内框、4浮球、5镂空滚球、6伸缩杆、7出食罩、8悬挂圈、9连接杆、10产卵基质、11悬挂绳、12沉子、13投食料管、14连接筋、15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包括上端外框1、上端内框3、投食组件和悬挂圈8,上端外框1和上端内框3为圆形中空结构,上端外框1和上端内框3组成固定框架,上端外框1的两侧分别设浮球4,该浮球4对称设置,每侧各设置三个,上端外框1与上端内框3之间通过连接筋14固定在一起,通过浮球4使得鱼巢上端结构的投食口2浮出水面,便于投放饲料,上端外框1和上端内框3底部之间设置有滑道15,投食组件设置在上端外框1与上端内框3之间,投食组件包括投食料管13、镂空滚球5、伸缩杆6和出食罩7,镂空滚球5设置在滑道15上,通过镂空滚球5可在滑道15上滑动,进而可以应对流水和鱼群的冲击,投食料管13的下端通过镂空滚球5与伸缩杆6连通,伸缩杆6为中空结构,伸缩杆6为一级伸缩或多级伸缩,其能够调节长度的方式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手段,其下端与出食罩7连通,上端外框1与上端内框3构成的滑道15宽度小于镂空滚球5的外直径,悬挂圈8与出食罩7之间通过连接杆9连接,鱼食通过依次通过投食料管13、镂空滚球5、伸缩杆6进入到出食罩7中,方便投料,出食罩7对鱼食进行防护,防止向四周弥散。
悬挂圈8的下表面悬挂有产卵结构,产卵结构包括产卵基质10、悬挂绳11和沉子12,悬挂绳11上端与悬挂圈8连接,悬挂绳11的下端与沉子12连接,产卵基质10捆扎在悬挂绳11上,通过悬挂绳11便于将产卵结构系在悬挂圈8上,便于更换不同的产卵基质10,操作简单,产卵基质10为沉水植物,例如,金鱼藻、眼子菜、狐尾藻等等。
投食组件设置为四组,投食料管13的上端设置为投食口2,出食罩7为喇叭开口结构,四个的出食罩7的开口聚拢朝向悬挂圈8的中央,通过出食罩7向内侧结构,使鱼食落到出食罩7位置时候,发生侧向滑动,防止饲料直接下落而在水中弥散,使鱼食在小范围散开。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投食和伸缩杆6一体的结构,在吸引鱼类产卵的同时保证幼鱼的生长,此外伸缩杆6可调节鱼巢在水体中的深度,可为生活在不同水层的鱼类提供产卵基质。
在使用时:在鱼巢未下水时,根据产卵鱼类的活动水层调节伸缩杆6至鱼巢可位于水体中合适深度,根据产卵鱼类的生活习性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作为产卵基质10,为鱼类提供适宜的产卵和繁殖场所,用悬挂绳11捆扎好沉水植物系于悬挂圈8之上,组装完成后将鱼巢投至水体中合适位置,鱼类繁殖产卵需消耗大量能量,可通过鱼巢上端结构中的投食口2投放产卵鱼类喜爱的饲料,四个出食罩7的开口聚拢向悬挂圈8的中央,形成小范围食场,可吸引处于繁殖期的鱼类在人工鱼巢处产卵,同时可以为后期孵化的幼鱼提供充足的食物,保证幼鱼的生长发育,在鱼类争抢饲料撞击鱼巢以及水流冲击鱼巢时,整体会在镂空滚球5的带动下沿着上端结构中的滑道15移动,延长了鱼巢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包括上端外框(1)、上端内框(3)、投食组件和悬挂圈(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外框(1)和上端内框(3)为圆形中空结构,上端外框(1)和上端内框(3)组成固定框架,上端外框(1)和上端内框(3)底部之间设置有滑道(15),所述投食组件设置在上端外框(1)与上端内框(3)之间,投食组件包括投食料管(13)、镂空滚球(5)、伸缩杆(6)和出食罩(7),镂空滚球(5)设置在滑道(15)上,投食料管(13)的下端通过镂空滚球(5)与伸缩杆(6)连通,伸缩杆(6)为中空结构,其下端与出食罩(7)连通,悬挂圈(8)与出食罩(7)之间通过连接杆(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圈(8)的下表面悬挂有产卵结构,产卵结构包括产卵基质(10)、悬挂绳(11)和沉子(12),所述悬挂绳(11)上端与悬挂圈(8)连接,悬挂绳(11)的下端与沉子(12)连接,所述产卵基质(10)捆扎在悬挂绳(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外框(1)的两侧分别设浮球(4),该浮球(4)对称设置,每侧各设置三个,上端外框(1)与上端内框(3)之间通过连接筋(14)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其特征在于:所述投食组件设置为四组,投食料管(13)的上端设置为投食口(2),出食罩(7)为喇叭开口结构,四个所述的出食罩(7)的开口聚拢朝向悬挂圈(8)的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外框(1)与上端内框(3)构成的滑道(15)宽度小于镂空滚球(5)的外直径。
CN202223000169.6U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 Active CN218889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0169.6U CN218889147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0169.6U CN218889147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9147U true CN218889147U (zh) 2023-04-21

Family

ID=86000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00169.6U Active CN218889147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91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29146B (zh) 象拔蚌养殖箱
CN111280104A (zh) 复合型贝藻礁聚鱼装置
KR101731014B1 (ko) 먹이 공급기능을 갖는 해삼어초
CN101146441B (zh) 应用于海产养殖的鱼笼
CN208354342U (zh) 一种用于水产生态养殖及捕捞的装置
CN218889147U (zh) 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
CN110301386B (zh) 鱼苗养殖网箱
CN204670125U (zh) 光唇鱼亲本培育、产卵和成品鱼驯养池
KR101427538B1 (ko) 도루묵 산란 및 보육을 위한 어소
CN108112521B (zh) 一种多层式人工鱼礁
CN113711959B (zh) 一种远海岛礁珍珠贝生态增殖的方法
CN213848250U (zh) 一种新型刺参吊笼
CN205623887U (zh)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CN208692076U (zh) 一种斑点叉尾鮰养殖人工鱼巢
CN213044820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人工捞捕装置
CN211832418U (zh)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CN211721525U (zh) 一种脉红螺池塘生态育苗用的装置
CN212184724U (zh) 海参养殖网箱
CN210382261U (zh) 一种适用于室内有筑巢行为产粘性卵鱼类的人工鱼巢
CN210671708U (zh) 一种仿生态泥鳅繁育装置
KR102200440B1 (ko) 해상용 해삼 양식장치
CN209732302U (zh) 一种红树林湿地的螃蟹幼苗养殖装置
KR20120059718A (ko) 축제식 양식장의 해삼 종묘 생산 장치 및 방법
CN111543378A (zh) 一种金乌贼暂养产卵装置
CN201585335U (zh) 海产贝类笼式苗种中间培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