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8675U - 一种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8675U
CN218888675U CN202222509850.7U CN202222509850U CN218888675U CN 218888675 U CN218888675 U CN 218888675U CN 202222509850 U CN202222509850 U CN 202222509850U CN 218888675 U CN218888675 U CN 218888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cut
metal tube
suspension assembly
elastic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098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坚
谢帅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098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8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8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8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主要是涉及一种耳机,耳机包括机芯模组、与机芯模组连接的耳挂组件和与耳挂组件连接的后挂组件,耳挂组件用于在佩戴状态下挂设在用户的耳部上,后挂组件用于在佩戴状态下绕过用户的头部的后侧;其中,后挂组件包括弹性金属管和穿设于弹性金属管的导线。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后挂组件为弹性包覆体包裹弹性金属丝和导线,本申请将弹性金属丝改进成弹性金属管,导线则穿设在弹性金属管内,有利于降低后挂组件的重量,耳机的重心随之偏移,使之在佩戴状态下在人体矢状轴所在方向上更加远离用户的头部的后侧,这样有利于降低耳机在佩戴状态下绕耳挂组件的最高点转动的风险,进而改善耳机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娱乐工具,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耳机这类电子设备,也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它可以与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配合使用,以便于为用户提供听觉盛宴。其中,按照耳机的工作原理,一般可以分为气导式耳机和骨导式耳机;按照用户佩戴耳机的方式,一般又可以分为头戴式耳机、耳挂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按照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方式,一般还可以分为有线式耳机和无线式耳机。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对于耳挂式耳机,例如在佩戴状态下耳机的后挂绕过用户的头部的后侧且耳挂挂设在用户的耳部上,如果耳机位于耳部后侧的部分(例如后挂及耳挂的大部分)的重量太大,那么耳机存在绕耳挂的最高点转动的风险,导致耳挂压迫耳部后侧,引起佩戴不舒适,以及导致耳机的机芯模组远离耳部的外耳道入口,引起听音效果变差,例如听到的音量变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耳机包括机芯模组、与机芯模组连接的耳挂组件和与耳挂组件连接的后挂组件,耳挂组件用于在佩戴状态下挂设在用户的耳部上,后挂组件用于在佩戴状态下绕过用户的头部的后侧;其中,后挂组件包括弹性金属管和穿设于弹性金属管的导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耳机包括支撑组件和与支撑组件连接的机芯模组,支撑组件用于绕过用户的头部,并支撑机芯模组佩戴至佩戴位;其中,支撑组件包括弹性金属管和穿设在弹性金属管内的导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后挂组件为弹性包覆体包裹弹性金属丝和导线,本申请将弹性金属丝改进成弹性金属管,导线则穿设在弹性金属管内,有利于降低后挂组件的重量,耳机的重心随之偏移,使之在佩戴状态下在人体矢状轴所在方向上更加远离用户的头部的后侧,这样有利于降低耳机在佩戴状态下绕耳挂组件的最高点转动的风险,进而改善耳机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后挂组件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后挂组件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部分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在佩戴状态下沿人体冠状轴所在方向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后挂组件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在佩戴状态下沿人体冠状轴所在方向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耳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机芯模组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中(a)和(b)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两种实施方式在佩戴状态下沿人体冠状轴所在方向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结合图1,耳机100可以包括后挂组件10、与后挂组件10连接的耳挂组件20和与耳挂组件20连接的机芯模组30,机芯模组30设置成将电信号转化成机械振动,以便于用户通过耳机100听到声音。基于此,后挂组件10用于在佩戴状态下绕过用户的头部的后侧,耳挂组件20用于在佩戴状态下挂设在用户的耳部上,以支撑机芯模组30佩戴至佩戴位。其中,结合图6,前述佩戴位可以为用户的脸颊靠近耳部的位置;结合图11中(a),前述佩戴位可以为用户的耳部背离头部的前侧。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ANSI:S3.36,S3.25和IEC:60318-7标准可以制得一含头部及(左、右)耳部的模拟器,例如GRAS 45BC KEMAR。因此,本申请所述的“佩戴状态”除了可以指耳机100被用户佩戴之外,还可以指将耳机100佩戴在前述模拟器上,从而模拟用户佩戴耳机100,以便于进行相关的试验。当然,不同的用户存在个体差异,耳机100被不同的用户佩戴时可能会与耳机100佩戴在前述模拟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此不予以考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芯模组3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机芯模组30分别通过一个耳挂组件20与后挂组件10的两端一一连接。如此,两个机芯模组30分别将电信号转化成机芯振动,以便于耳机100实现立体声音效。其中,耳机100可以包括设置在一个耳挂组件20内的主板40和设置在另一个耳挂组件20内的电池50,主板40和电池50可以通过后挂组件10内的导线耦接;相应地,两个机芯模组30也可以通过耳挂组件20及后挂组件10内的导线与主板40和电池50耦接,将在后文中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如此,分别将两个机芯模组30、主板40和电池50设置在耳机100的两侧,以均衡耳机100的重量分布,有利于改善耳机10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和稳定性。除此之外,耳挂组件20和机芯模组30中的至少一者上还可以设置一些用于实现诸如开机/关机、播放/暂停、音量加、音量减等功能的功能按键。
在其他一些对于立体声音效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听力患者助听、主持人直播提词等应用场景,机芯模组30的数量也可以一个。此时,一个机芯模组30设置在后挂组件10的一端,并通过相应的耳挂组件20与后挂组件10连接;原本设置在耳挂组件20的另一端的机芯模组30可以替换成主板40或者电池50,也可以替换成额外的电池以加强耳机100的续航能力,当然还可以替换成与机芯模组30大小相当的质量块以便于佩戴,他们同样通过相应的耳挂组件20与后挂组件10连接。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1,耳机100可以包括后挂组件10、两个耳挂组件20和两个机芯模组30,后挂组件1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耳挂组件20的一端连接,每一个耳挂组件20远离后挂组件10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机芯模组30连接。其中,主板40和电池50可以分别设置在两个耳挂组件20内。基于此,为了便于描述,耳挂组件20可以包括耳挂21和与耳挂21连接的仓体22,耳挂21用于在佩戴状态下挂设在用户的耳部上,仓体22用于容纳主板40或者电池50等结构件。其中,耳挂21远离仓体22的一端与机芯模组30连接,仓体22远离耳挂21的一端与后挂组件10连接。
进一步地,结合图2及图3,后挂组件10可以包括弹性金属丝11、导线12和弹性包覆体13,弹性金属丝1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耳挂组件20连接,导线12沿着弹性金属丝11从一个耳挂组件20延伸至另一个耳挂组件20,弹性包覆体13包裹弹性金属丝11和导线12。基于此,耳机100两侧的机芯模组30、主板40和电池50等功能器件可以通过导线12耦接。其中,弹性金属丝11的材质可以为镍钛合金、弹簧钢和不锈钢等中的任意一种;弹性包覆体13的材质可以为硅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和热塑性弹性体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导线12可以具有多根彼此绝缘的子导线,以满足耳机100的走线需求。进一步地,弹性包覆体13除了包裹弹性金属丝11和导线12之外,也可以包裹耳挂组件20的一部分,以满足耳机100在外观方面的设计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包覆体13可以设置有一穿线通道,弹性金属丝11和导线12穿设在弹性包覆体13的穿线通道内。其中,为了便于穿线,前述穿线通道的尺寸设置成允许弹性金属丝11和导线12在前述穿线通道内移动,例如前述穿线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弹性金属丝11和导线12的横截面积之和。
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包覆体13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包裹于导线12并设置有一穿线通道,弹性金属丝11穿设在弹性包覆体13的穿线通道内。类似地,为了便于穿线,前述穿线通道的尺寸设置成允许弹性金属丝11在前述穿线通道内移动,例如前述穿线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弹性金属丝11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后挂组件10与耳挂组件20连接,结合图2,后挂组件10可以包括套设在弹性金属丝11的端部的接插件14,后挂组件10通过接插件14与相应的耳挂组件20连接。其中,接插件14可以为通过注塑的方式成型在弹性金属丝11上的塑胶制件,也可以为通过压铸或者焊接的方式成型在弹性金属丝11上的金属制件。如此,相较于将弹性金属丝11的端部压扁以与耳挂组件20连接,设置额外的接插件14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是消除)弹性金属丝11的端部的应力,有利于降低弹性金属丝11的端部断裂的风险,从而增加后挂组件10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注塑、压铸和焊接中的哪一种成型工艺,为了增加弹性金属丝11与接插件14之间结合强度,弹性金属丝11的外表面均可以设置滚花结构,以增加弹性金属丝11与接插件14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结合图3,弹性金属丝11的端部可以从接插件14背离弹性金属丝11的中间区域的外端面部分外露,以确保后挂组件10的端部的结构强度。其中,当接插件1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弹性金属丝11连接时,弹性金属丝11与接插件14之间的焊点则位于弹性金属丝11的外露部分与接插件14的外端面之间,以便于焊接之后对焊点进行整形,例如去除毛刺。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4及图5,接插件14可以设置呈柱状,并可以具有平行于接插件14的轴向的装贴面141。其中,装贴面141可以设置呈平面状,并沿接插件14的轴向贯穿接插件14的两端。换言之,接插件14的一部分被削去,以减小接插件14局部的外周面与弹性金属丝11的外周面之间的径向段差。如此,由于导线12一般为线材,其横截面大体呈圆形,使得接插件14可以通过平面状的装贴面141与导线12组装,避免导线12越过接插件14时被过高地顶起,从而控制后挂组件10的端部的径向尺寸。
进一步地,接插件14可以具有平行于接插件14的轴向的防转面142,防转面142可以与装贴面141平行。换言之,接插件14的另一部分也被削去,使之由柱状变成偏平状。如此,以在后挂组件10通过接插件14与耳挂组件20接插连接之后,两者不易相对转动。其中,防转面142沿接插件14的轴向仅贯穿接插件14背离弹性金属丝11的中间区域的一端,以使得接插件14朝向弹性金属丝11的中间区域的另一端形成一与防转面142相连的止位凸缘143。换言之,装贴面141沿接插件14的轴向贯穿接插件14的两端;而防转面142沿接插件14的轴向贯穿接插件14的一端。如此,以在后挂组件10通过接插件14与耳挂组件20接插连接的过程中,接插件14可以通过止位凸缘143与耳挂组件20的端面抵接来限位,从而有效地避免过插。
进一步地,接插件14背离弹性金属丝11的中间区域的一端可以设有止位切槽144。其中,止位切槽144可以沿接插件14的一径向贯穿装贴面141和防转面142,并可以沿接插件14的另一径向相对设置两个。如此,以在后挂组件10通过接插件14与耳挂组件20接插连接之后,将一卡环卡接在止位切槽144内,使得接插件14与耳挂组件20形成卡接,从而避免后挂组件10与耳挂组件20组装之后分离。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结合图6,在佩戴状态下,后挂组件10绕过用户的头部的后侧,耳挂组件20挂设在用户的耳部上,机芯模组30压持在用户的脸颊靠近耳部的位置。此时,如果耳机100位于耳部后侧的部分(例如后挂组件10及耳挂组件20的大部分)的重量太大,那么耳机100存在绕耳挂组件20的最高点转动的风险,导致耳挂组件20压迫耳部后侧,引起佩戴不舒适,以及导致机芯模组30远离耳部的外耳道入口,引起听音效果变差,例如听到的音量变小。其中,耳挂组件20的最高点可以定义为耳挂组件20在佩戴状态下并沿人体冠状轴所在方向观察时最靠近用户的头顶的位置(例如图6中CoP2所示)。为此,结合图7,本申请可以将弹性金属丝11改进成弹性金属管15,这样有利于降低后挂组件10的重量,进而降低耳机100在佩戴状态下绕耳挂组件20的最高点转动的风险。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可以将导线12穿设在弹性金属管15内,这样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后挂组件10的重量,这是因为原本用于包裹弹性金属丝11和导线12的弹性包覆体13也可以被省掉。
需要说明的是:在医学、解剖学等领域中,可以定义人体的矢状面(SagittalPlane)、冠状面(Coronal Plane)和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三个基本切面以及矢状轴(Sagittal Axis)、冠状轴(Coronal Axis)和垂直轴(Vertical Axis)三个基本轴。其中,矢状面是指沿身体前后方向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冠状面是指沿身体左右方向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它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水平面是指沿身体上下方向所作的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相应地,矢状轴是指沿身体前后方向垂直通过冠状面的轴,冠状轴是指沿身体左右方向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垂直轴是指沿身体上下方向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
值得注意的是:在导线12穿设在弹性金属管15内的实施方式中,即便是设置诸如硅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和热塑性弹性体等的包覆层以包裹弹性金属管15,包覆层的厚度也比弹性包覆体13的厚度要小。这是因为:导线12穿设在弹性金属管15内,包覆层包裹弹性金属管15主要是起到保护、装饰、改善手感等作用;而弹性包覆体13包裹弹性金属丝11和导线12不仅起到保护、装饰、改善手感等作用,还需要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以维持弹性金属丝11与导线1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避免弹性金属丝11与导线12在外力作用下彼此开裂。进一步地,前述包覆层还可以为通过喷涂、淋涂等工艺成型在弹性金属管15上的涂层,例如手感漆。
类似地,为了便于弹性金属管15与耳挂组件20连接,弹性金属管15的端部也可以套设接插件14。其中,接插件14的相关结构及其与弹性金属管15的连接方式等与图2至图5描述的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1及图7,后挂组件10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耳挂组件20,每一耳挂组件20分别连接一个机芯模组30,也即耳机100包括两个耳挂组件20和两个机芯模组30,且后挂组件10包括弹性金属管15和穿设在弹性金属管15内的导线12。基于此,两个机芯模组30被撑开145mm的间距之后可以具有0.3N至0.6N的夹紧力。其中,如果前述夹紧力太小,容易导致机芯模组30产生的机械振动传递至用户变少;反之,如果前述夹紧力太大,容易引起佩戴不舒适。进一步地,由于上述夹紧力主要源于后挂组件10的弹性形变,因此还可以将后挂组件10用耳机100上取下,并进行相应的测量。基于此,后挂组件10的两端被撑开110mm的间距之后可以具有0.3N至0.6N的夹紧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夹紧力可以借助头戴式耳机夹力试验机(设备厂商:博文仪器,设备型号:FL-86161A)测量得到。具体而言,测量夹紧力时,将耳机100夹在前述夹力试验机的平行板两侧;随后,前述夹力试验机的平行板使得两个机芯模组30彼此背离并具有一测试间距(例如人头宽均值145mm),进而模拟用户佩戴耳机100。此时,读取前述夹力试验机上显示的数值即可测量得到相应的夹紧力。
进一步地,后挂组件10的弹性形变主要源于弹性金属管15的弹性形变,弹性金属管15的弹性形变能力则主要取决于材质、长度、弯曲程度、内径、外径等参数。其中,弹性金属管15的弹性模量可以介于60GPa与100GPa之间,材质可以为镍钛合金、弹簧钢和不锈钢等中的任意一种。由于弹性金属管15在佩戴状态下绕过用户的头部的后侧,使之长度和弯曲程度相对确定,例如弹性金属管15的长度介于180mm与220mm之间。由于弹性金属管15需要兼顾后挂组件10的重量、穿设导线12以及提供夹紧力的需求,因此综合考虑之后,弹性金属管15的内径可以介于0.8mm与1.5mm之间。其中,弹性金属管15的壁厚可以介于0.05mm与0.3mm之间。
下面就相关试验进行示例性的说明,例如将弹性模量约为84GPa、密度为6.45-6.48g/cm3的镍钛合金制成长度为200mm、直径为1.15mm的弹性金属丝11,以及长度为200mm且不同内径、外径组合的弹性金属管15,且这些样品的弯曲程度相同。基于此,用1N的外力将弹性金属丝11或者弹性金属管15的两端拉开,并记录相应的位移量,相关的试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856793350000091
由上表1可知:相同材质、相同长度以及相同弯曲程度的弹性金属丝11和弹性金属管15,如果用相同的外力拉开相同的位移量,也即弹性金属管15和弹性金属丝11提供相同的夹紧力时,弹性金属管15的重量可以比弹性金属丝11的重量至少降低40%。基于此,在弹性金属丝11改进成弹性金属管15,后挂组件10的重量会变小,以及省掉弹性包覆体13之后,后挂组件10的重量会进一步变小,耳机100的重心随之偏移,使之在佩戴状态下在人体矢状轴所在方向上更加远离用户的头部的后侧,这样有利于降低耳机100在佩戴状态下绕耳挂组件20的最高点转动的风险。
作为示例性地,后挂组件10的质量可以介于1g与3g之间,后挂组件10的长度可以介于150mm与250mm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图7及图8,后挂组件10在第一切断位置被切断且耳挂组件20在第二切断位置被切断之后,在人体矢状面所在的参考平面(例如图8中纸面所在平面)上,后挂组件10和耳挂组件20在第一切断位置与第二切断位置之间依旧彼此连接的待测量部分相对于第二切断位置的力矩可以介于30gf·cm与60gf·cm之间。其中,前述第一切断位置可以定义为后挂组件10的长度一半的位置(例如图1中CoP1所示),前述第二切断位置可以定义为耳挂组件20在佩戴状态下并沿人体冠状轴所在方向观察时最靠近用户的头顶的位置(例如图1及图8中CoP2所示)。
进一步地,上述力矩(记作M)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856793350000101
式中,G1、G2和G3可以分别表示上述待测量部分中耳挂21、仓体22和后挂组件10的重量。其中,仓体22的重量包括其中容纳的主板40或者电池50等结构件的重量。进一步地,在人体矢状面所在的参考平面上建立XOY坐标系,原点O即为上述第二切断位置,X轴平行于上述待测量部分中仓体22的延伸方向或者后挂组件10的延伸方向,Y轴垂直于X轴;x1、x2和x3可以分别表示上述待测量部分中耳挂21、仓体22和后挂组件10的长度在X轴上的投影分量。基于此,在佩戴状态下,并沿人体冠状轴所在方向同时对耳机100和一直尺进行拍照;然后测量照片中直尺的1cm所对应的实际尺寸,并定义一缩放比例;按照前述方式在前述照片中建立XOY坐标系,并测量上述待测量部分中耳挂21、仓体22和后挂组件10的长度在X轴上的投影分量,以及按照前述缩放比例对相应的投影分量进行缩放,以得到x1、x2和x3。进一步地,在上述第一切断位置将后挂组件10切断,并在第二切断位置将耳挂组件20切断,随即将仓体22分别与后挂组件10和耳挂21拆开(三者之间一般为接插连接);然后分别测量上述待测量部分中已经拆开的耳挂21、仓体22和后挂组件10的重量,以得到G1、G2和G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图7及图8,后挂组件10在第一切断位置被切断且耳挂组件20在第二切断位置被切断之后,后挂组件10和耳挂组件20在第一切断位置与第二切断位置之间依旧彼此连接的待测量部分的质量可以介于2g与15g之间。其中,前述第一切断位置可以定义为后挂组件10的长度一半的位置(例如图1中CoP1所示),前述第二切断位置可以定义为耳挂组件20在佩戴状态下并沿人体冠状轴所在方向观察时最靠近用户的头顶的位置(例如图1及图8中CoP2所示)。
下面就相关试验进行示例性的说明,例如示例#1和示例#2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为弹性金属丝11(以及导线12、弹性包覆体13和接插件14)而后者为弹性金属管15(以及导线12和接插件14),相关的试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856793350000111
由上表2可知:在弹性金属丝11改进成弹性金属管15,上述待测量部分的质量明显减小,以及省掉弹性包覆体13之后,上述待测量部分的质量进一步明显减小,耳机100在佩戴状态下相对于耳挂组件20的最高点的力矩也明显减小,这样有利于降低耳机100在佩戴状态下绕耳挂组件20的最高点转动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及图7,后挂组件10在第一切断位置被切断且耳挂组件20在第二切断位置被切断之后,后挂组件10和耳挂组件20在第一切断位置与第二切断位置之间依旧彼此连接的待测量部分的重心与第二切断位置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或者等于30mm。其中,前述第一切断位置可以定义为后挂组件10的长度一半的位置(例如图1中CoP1所示),前述第二切断位置可以定义为耳挂组件20在佩戴状态下并沿人体冠状轴所在方向观察时最靠近用户的头顶的位置(例如图1中CoP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重心是指地球对物体中每一微小部分引力的合力作用点,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以用铅垂线找一个物体(例如上述待测量部分)的重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图7及图9,将耳机100正投影至弹性金属管15所在的参考平面(例如图9中纸面所在平面)上,并建立彼此正交的第一参考轴向(例如图9中Y所示)和第二参考轴向(例如图9中X所示),弹性金属管15关于第一参考轴向对称,第二参考轴向与第一参考轴向相交的参考交点(例如图9中O所示)位于弹性金属管15的中心。基于此,耳机100的重心(例如图9中G所示)与前述参考交点在前述第一参考轴向上的间距可以介于60mm与110mm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重心是指地球对物体中每一微小部分引力的合力作用点,因此除了用铅垂线找一个物体(例如上述待测量部分)的重心之外,本实施方式还可以用诸如Creo的3D软件分析、计算耳机100的重心。例如:1)扫描、测量任一耳机100的外形参数,并基于这些外形参数用Creo对耳机100进行3D实体建模,以得到耳机100的3D模型;2)用Creo分析前述3D模型中后挂组件10、耳挂21、仓体22和机芯模组30的体积;3)测量前述耳机100中后挂组件10、耳挂21、仓体22和机芯模组30的质量,其中由于耳机100中后挂组件10、耳挂组件20和机芯模组30之间一般为接插连接,耳挂组件20中耳挂21和仓体22一般通过金属嵌件工艺一体成型,不论以何种方式连接,采用相应的手段破坏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对拆解后的各个部分称重即可得到相应的质量;4)假设前述耳机100中后挂组件10、耳挂21、仓体22和机芯模组30的重量分别均匀分布,实际也接近均匀分布,并用步骤2)分析得到的体积和步骤3)测量得到的质量分别计算后挂组件10、耳挂21、仓体22和机芯模组30的密度;5)将步骤4)计算得到的密度分别赋值于前述3D模型中的后挂组件10、耳挂21、仓体22和机芯模组30;6)在Creo中定义一坐标系,其中坐标系中XOY平面过弹性金属管15所在的平面,坐标系中YOZ平面为弹性金属管15的对称面,坐标系中原点O为弹性金属管15的中心(也即长度一半的位置);7)用Creo分别分析耳机100在XOY、YOZ和XOZ平面上的重心,其中主要考察耳机100在XOY平面上的重心。
下面就相关试验进行示例性的说明,例如示例#3和示例#4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为弹性金属丝11(以及导线12、弹性包覆体13和接插件14)而后者为弹性金属管15(以及导线12和接插件14),相关的试验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3856793350000131
其中,仓体1为耳机100中用于容纳主板40等结构件的仓体22,仓体1为耳机100中用于容纳电池50等结构件的仓体22。
由上表3可知:在弹性金属丝11改进成弹性金属管15,后挂组件10的重量会变小,以及省掉弹性包覆体13之后,后挂组件10的重量会进一步变小,耳机100的重心随之偏移,使之在佩戴状态下在人体矢状轴所在方向上更加远离用户的头部的后侧,这样有利于降低耳机100在佩戴状态下绕耳挂组件20的最高点转动的风险。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7,弹性金属管15在其径向上可以为封闭结构,且可以为等径结构,例如弹性金属管15的横截面呈圆环或者正方形环。
作为示例性地,弹性金属管15在其径向上可以为不封闭结构,例如弹性金属管15的横截面呈U字型或者C字型。
作为示例性地,弹性金属管15可以设置成非等径结构,并具有垂直于弹性金属管15的长度方向且彼此正交的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弹性金属管15在长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弹性金属管15在短轴方向上的尺寸,例如弹性金属管15的横截面呈椭圆环或者长方形环。其中,在佩戴状态下,弹性金属管15的短轴方向指向用户的头部。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10,机芯模组30可以包括与耳挂组件20连接的机芯壳体31,以及设置在机芯壳体31内的支架32、线圈33、传振片34和磁路系统35。其中,支架32固定在机芯壳体31上;线圈33绕设在支架32上,并伸入磁路系统35的磁间隙内;传振片34的边缘区域与支架32连接,例如两者通过金属嵌件工艺一体成型;磁路系统35用于形成磁场,并与传振片34的中心区域连接。基于此,线圈33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与磁路系统35形成的磁场相互作用,以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此时,机芯壳体31可以与用户的皮肤接触,以允许机芯模组30主要以骨传导的方式传递机械振动,进而形成骨导声。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11,耳机100可以包括支撑组件60和与支撑组件60连接的机芯模组30,支撑组件60用于绕过用户的头部,并支撑机芯模组30佩戴至佩戴位。其中,支撑组件60可以包括在佩戴状态下绕过用户的头部后侧的后挂组件10和在佩戴状态下挂设在用户的耳部上耳挂组件20;支撑组件60也可以包括在佩戴状态下绕过用户的头顶的头梁组件。类似地,支撑组件60可以包括弹性金属管15和穿设在弹性金属管15内的导线12。其中,弹性金属管15的相关结构与图7至图11所描述的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机芯模组、与所述机芯模组连接的耳挂组件和与所述耳挂组件连接的后挂组件,所述耳挂组件用于在佩戴状态下挂设在用户的耳部上,所述后挂组件用于在佩戴状态下绕过用户的头部的后侧;其中,所述后挂组件包括弹性金属管和穿设在所述弹性金属管内的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挂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耳挂组件,每一所述耳挂组件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机芯模组;其中,两个所述机芯模组被撑开145mm的间距之后具有0.3N至0.6N的夹紧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挂组件的两端被撑开110mm的间距之后具有0.3N至0.6N的夹紧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金属管的内径介于0.8mm与1.5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金属管的壁厚介于0.05mm与0.3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设置在一个所述耳挂组件内的主板和设置在另一个所述耳挂组件内的电池,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池通过所述导线耦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挂组件在第一切断位置被切断且所述耳挂组件在第二切断位置被切断之后,在人体矢状面所在的参考平面上,所述后挂组件和所述耳挂组件在所述第一切断位置与所述第二切断位置之间依旧彼此连接的待测量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切断位置的力矩介于30gf·cm与60gf·cm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切断位置定义为所述后挂组件的长度一半的位置,所述第二切断位置定义为所述耳挂组件在佩戴状态下并沿人体冠状轴所在方向观察时最靠近用户的头顶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挂组件在第一切断位置被切断且所述耳挂组件在第二切断位置被切断之后,所述后挂组件和所述耳挂组件在所述第一切断位置与所述第二切断位置之间依旧彼此连接的待测量部分的重心与所述第二切断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30mm;其中,所述第一切断位置定义为所述后挂组件的长度一半的位置,所述第二切断位置定义为所述耳挂组件在佩戴状态下并沿人体冠状轴所在方向观察时最靠近用户的头顶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挂组件在第一切断位置被切断且所述耳挂组件在第二切断位置被切断之后,所述后挂组件和所述耳挂组件在所述第一切断位置与所述第二切断位置之间依旧彼此连接的待测量部分的质量介于2g与15g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切断位置定义为所述后挂组件的长度一半的位置,所述第二切断位置定义为所述耳挂组件在佩戴状态下并沿人体冠状轴所在方向观察时最靠近用户的头顶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耳机正投影至所述弹性金属管所在的参考平面上,并建立彼此正交的第一参考轴向和第二参考轴向,所述弹性金属管关于所述第一参考轴向对称,所述第二参考轴向与所述第一参考轴向相交的参考交点位于所述弹性金属管的中心,所述耳机的重心与所述参考交点在所述第一参考轴向上的间距介于60mm与110mm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挂组件的质量介于1g与3g之间,所述后挂组件的长度介于150mm与250mm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金属管在其径向上为不封闭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金属管设置成非等径结构,并具有垂直于所述弹性金属管的长度方向且彼此正交的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所述弹性金属管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弹性金属管在所述短轴方向上的尺寸;其中,在佩戴状态下,所述短轴方向指向用户的头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挂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弹性金属管的端部的接插件,所述后挂组件通过所述接插件与所述耳挂组件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为金属制件,并通过压铸或者焊接的方式与所述弹性金属管连接。
16.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支撑组件和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的机芯模组,所述支撑组件用于绕过用户的头部,并支撑所述机芯模组佩戴至佩戴位;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弹性金属管和穿设在所述弹性金属管内的导线。
CN202222509850.7U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耳机 Active CN218888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9850.7U CN218888675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9850.7U CN218888675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8675U true CN218888675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9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09850.7U Active CN218888675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8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22618A1 (zh) 一种耳机
JP7282043B2 (ja) 耳介用装置を備える眼鏡
JP4709017B2 (ja) イヤホン装置
CN214014498U (zh) 一种用于耳机的夹耳结构
CN113301463A (zh) 一种用于耳机的夹耳结构
US11924600B1 (en) Open earphones
CN114513717A (zh) 一种具有多支撑部的耳机
WO2024045045A1 (zh) 一种耳机
CN218888675U (zh) 一种耳机
JP5360319B2 (ja) イヤホン
CN220067648U (zh) 一种耳机
WO2024060065A1 (zh) 一种耳机
JP2009165155A (ja) イヤホン装置
WO2024045046A1 (zh) 一种耳机
CN113099339A (zh) 耳廓夹持结构、骨传导听音装置和听音方法
JP2016195469A (ja) イヤホン
CN118509759A (zh) 一种耳机
CN117676408A (zh) 一种耳机
CN212009158U (zh) 头戴式显示设备
WO2024088246A1 (zh) 一种耳机
WO2024108570A1 (zh) 一种耳机
JP7520281B2 (ja) イヤホン
WO2024045047A1 (zh) 耳机
CN217904625U (zh) 一种头戴的开放式tws耳机结构
WO2024113331A1 (zh) 一种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