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8673U - 一种无线耳机及耳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耳机及耳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8673U
CN218888673U CN202120010928.3U CN202120010928U CN218888673U CN 218888673 U CN218888673 U CN 218888673U CN 202120010928 U CN202120010928 U CN 202120010928U CN 218888673 U CN218888673 U CN 218888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ear
main
ear handle
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109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109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8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8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8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耳机及耳机组件,涉及耳机技术领域。该无线耳机包括耳柄、主体、第一充电柱、第二充电柱、磁铁及电路系统,耳柄围成耳柄空间,主体围成主体空间,耳柄的一端与主体连接,耳柄空间与主体空间连通,电路系统容置于耳柄空间及主体空间内,第一充电柱与第二充电柱沿耳柄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耳柄上,且第一充电柱与第二充电柱分别与电路系统电连接,磁铁容置于耳柄空间内,并处于第一充电柱与第二充电柱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耳机节省了内部空间,并优化了内部结构,拿取手感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耳机及耳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耳机及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卧式小耳柄TWS耳机的耳柄内部空间有限,无法实现将两个充电柱及磁铁同时布置在耳柄上,导致耳机的结构布置格外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其能够节省耳机空间,并能够优化耳机内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其能够节省耳机空间,并能够优化耳机内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耳机,包括耳柄、主体、第一充电柱、第二充电柱、磁铁及电路系统,所述耳柄围成耳柄空间,所述主体围成主体空间,所述耳柄的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耳柄空间与所述主体空间连通,所述电路系统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及所述主体空间内,所述第一充电柱与所述第二充电柱沿所述耳柄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耳柄上,且所述第一充电柱与所述第二充电柱分别与所述电路系统电连接,所述磁铁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内,并处于所述第一充电柱与所述第二充电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耳柄在延伸方向上间隔开设有分别与所述耳柄空间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充电柱嵌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充电柱嵌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充电柱及所述第二充电柱均与所述耳柄的外壁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第一密封胶套及第二密封胶套,所述第一密封胶套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内并套设于所述第一充电柱上,以密封所述第一充电柱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胶套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内并套设于所述第二充电柱上,以密封所述第二充电柱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侧壁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系统包括主板、主FPC、喇叭及电池,所述主板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内,所述第一充电柱与所述第二充电柱均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主FPC、所述喇叭及所述电池均容置于所述主体空间内,所述主FPC与所述主板电连接,且所述喇叭及所述电池均与所述主FPC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喇叭对应设置,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耳套,所述耳套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壁上对应于所述出音孔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系统还包括主MIC、副MIC及反馈MIC,所述主MIC设置于所述耳柄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副MIC设置于所述耳柄靠近所述主体的一端,且所述主MIC与所述副MIC均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内,并分别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反馈MIC容置于所述主体空间内,并与所述主FPC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耳柄对应于所述主MIC开设有主MIC通道,且对应于所述副MIC开设有副MIC通道,所述耳柄空间通过所述主MIC通道及所述副MIC通道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系统还包括天线及触摸FPC,所述天线与所述触摸FPC均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内,且所述天线与所述触摸FPC分别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系统还包括电容式入耳检测FPC,所述电容式入耳检测FPC与所述主FPC一体成型,所述电容式入耳检测FPC用于检测所述无线耳机的入耳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包括收纳盒及所述的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耳柄、主体、第一充电柱、第二充电柱、磁铁及电路系统,所述耳柄围成耳柄空间,所述主体围成主体空间,所述耳柄的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耳柄空间与所述主体空间连通,所述电路系统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及所述主体空间内,所述第一充电柱与所述第二充电柱沿所述耳柄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耳柄上,且所述第一充电柱与所述第二充电柱分别与所述电路系统电连接,所述磁铁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内,并处于所述第一充电柱与所述第二充电柱之间,所述收纳盒用于收纳所述无线耳机并对所述无线耳机进行充电,在所述无线耳机被收纳于所述收纳盒内的情况下,所述收纳盒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柱及所述第二充电柱与所述电路系统电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耳机,第一充电柱与第二充电柱沿耳柄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耳柄上,且第一充电柱与第二充电柱分别与电路系统电连接,磁铁容置于耳柄空间内,并处于第一充电柱与第二充电柱之间。磁铁设置于第一充电柱与第二充电柱的中间,合理的利用了两充电柱的中心距,大大节省了耳机的内部空间,并且,磁铁位于耳柄的中间位置,拿取手感更佳。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耳机的有益效果包括:节省了内部空间,并优化了内部结构,拿取手感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在第一视角下的剖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在第二视角下的剖视图。
图标:100-无线耳机;110-耳柄;111-耳柄空间;113-第一安装孔;115-第二安装孔;117-主MIC通道;119-副MIC通道;120-主体;121-主体空间;123-出音孔;130-第一充电柱;140-第二充电柱;150-磁铁;160-电路系统;161-主板;162-主FPC;163-喇叭;164-电池;165-主MIC;166-副MIC;167-反馈MIC;168-天线;170-第一密封胶套;180-第二密封胶套;190-耳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无线耳机100,该无线耳机100节省了内部空间,并优化了内部结构,拿取手感更佳。
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100在第一视角下的剖视图,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100,包括耳柄110、主体120、第一充电柱130、第二充电柱140、磁铁150、电路系统160、第一密封胶套170、第二密封胶套180及耳套190。
耳柄110围成耳柄空间111,主体120围成主体空间121,耳柄110的一端与主体120连接,耳柄空间111与主体空间121连通,电路系统160部分容置于耳柄空间111内,另一部分容置于主体空间121内。
耳柄110在其延伸方向上间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3及第二安装孔115,第一安装孔113与第二安装孔115均由耳柄110的外壁延伸至耳柄空间111。第一充电柱130嵌入第一安装孔113内,第一充电柱130靠近耳柄110的外壁的一端与耳柄110的外壁平齐,即第一充电柱130与第一安装孔113的孔口平齐,第一充电柱130插入耳柄空间111的一端与电路系统160电连接。第二充电柱140嵌入第二安装孔115内,第二充电柱140靠近耳柄110的外壁的一端与耳柄110的外壁平齐,即第二充电柱140与第二安装孔115的孔口平齐,第二充电柱140插入耳柄空间111的一端与电路系统160电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充电柱130与第二充电柱140分别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如当无线耳机100被收纳于收纳盒内时,第一充电柱130与第二充电柱140分别与收纳盒的正负极电连接,从而实现收纳盒对电路系统160的充电。
第一密封胶套170容置于耳柄空间111内并套设于第一充电柱130上,以密封第一充电柱130与第一安装孔113的侧壁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胶套180容置于耳柄空间111内并套设于第二充电柱140上,以密封第二充电柱140与第二安装孔115的侧壁之间的间隙。第一密封胶套170与第二密封胶套180分别实现对第一充电柱130及第二充电柱140的密封,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密封元件或点胶技术等实现对第一充电柱130及第二充电柱140的密封。
磁铁150容置于耳柄空间111内,考虑到第一充电柱130与第二充电柱140并列放置需要一定的中心距,将造成一定的空间浪费,因此,本实施例中,磁铁150设置于第一充电柱130与第二充电柱140之间。
即本实施例中,合理的利用了两个充电柱之间的中心距,实现了将磁铁150与两个充电柱合理的布置于耳柄110上,节省了耳机的安装空间,优化了耳机的内部结构。另外,磁铁150位于耳柄110的中间位置,利于无线耳机100的重心分配,使得无线耳机100的拿取手感更佳。
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100在第二视角下的剖视图,请结合图2及图3所示。电路系统160包括主板161、主FPC162、喇叭163、电池164、主MIC165、副MIC166、反馈MIC167、天线168、触摸FPC(图中未示出)及电容式入耳检测FPC(图中未示出)。
主板161容置于耳柄空间111内,并通过胶水粘接在主体120上,第一充电柱130插入耳柄空间111的一端与主板161电连接,第二充电柱140插入耳柄空间111的一端同样的与主板161电连接。
并且,本实施例中,主MIC165、副MIC166、天线168及触摸FPC均容置于耳柄空间111内,并且,主MIC165设置于耳柄110远离主体120的一端,副MIC166设置于耳柄110靠近主体120的一端,主MIC165与副MIC166均与主板161电连接,本实施例中,主MIC165与副MIC166均贴片在主板161上。天线168及触摸FPC分别通过胶水粘接在耳柄110的内壁上,天线168弹片贴片在主板161上,天线168和触摸FPC压紧天线168弹片与主板161连通,天线168实现无线耳机100的天线168功能,触摸FPC实现耳机的敲击功能。
另外,本实施例中,主FPC162、电容式入耳检测FPC、喇叭163、电池164及反馈MIC167均容置于主体空间121内。本实施例中,主FPC162通过胶水粘接在主体120上,主FPC162通过头部连接器与主板161上的连接器扣合,实现主FPC162与主板161的电连接。电容式入耳检测FPC与主FPC162一体成型,电容式入耳检测FPC用于检测无线耳机100的入耳状态。喇叭163通过胶水粘接在主体120上,且喇叭163与主FPC162电连接,主体空间121内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电池164的安装支架,电池164通过胶水粘接在安装支架上,且电池164与主FPC162电连接,反馈MIC167与主FPC162电连接。
主体120上分别开设有出音孔123,耳柄110上分别开设有主MIC通道117及副MIC通道119,主体空间121通过出音孔123与外界连通,耳柄空间111通过主MIC通道117及副MIC通道119与外界连通。
出音孔123与喇叭163对应设置,用于将喇叭163发出的声音信息传递至外界。耳套190设置于主体120外壁上对应于出音孔123的位置,耳套190采用柔性材质制成,用于插入用户耳中。
主MIC通道117与主MIC165对应,副MIC通道119与副MIC166对应,主MIC165通过主MIC通道117收集通话声音,副MIC166通过副MIC通道119收集环境噪音,反馈MIC167放在前声腔,三个MIC实现无线耳机100的通话降噪功能。主MIC通道117与副MIC通道119均斜向外开孔,防止了无线耳机100与人脸、耳廓接触堵孔现象的发生。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100,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磁铁150设置于并列设置的第一充电柱130及第二充电柱140之间,充分利用与第一充电柱130与第二充电柱140之间的中心距,大大节省了无线耳机100的内部空间,优化了无线耳机100的内部结构,并使得用户获得更佳的拿取手感。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耳机100,节省了内部空间,并优化了内部结构,拿取手感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耳机组件,该耳机组件包括收纳盒及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100。收纳盒内设置有充电系统,收纳盒用于收纳无线耳机100并通过充电系统对无线耳机100进行充电。
在无线耳机100被收纳于收纳盒内的情况下,收纳盒内设置的充电系统通过第一充电柱130及第二充电柱140与电路系统160电连接,从而实现对电池164充电。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组件,节省了无线耳机100的内部空间,并优化了无线耳机100的内部结构,其无线耳机100具有更佳的拿取手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耳机,包括耳柄、主体、第一充电柱、第二充电柱、磁铁及电路系统,所述耳柄围成耳柄空间,所述主体围成主体空间,所述耳柄的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耳柄空间与所述主体空间连通,所述电路系统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及所述主体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柱与所述第二充电柱沿所述耳柄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耳柄上,且所述第一充电柱与所述第二充电柱分别与所述电路系统电连接,所述磁铁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内,并处于所述第一充电柱与所述第二充电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柄在延伸方向上间隔开设有分别与所述耳柄空间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充电柱嵌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充电柱嵌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充电柱及所述第二充电柱均与所述耳柄的外壁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第一密封胶套及第二密封胶套,所述第一密封胶套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内并套设于所述第一充电柱上,以密封所述第一充电柱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胶套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内并套设于所述第二充电柱上,以密封所述第二充电柱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侧壁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系统包括主板、主FPC、喇叭及电池,所述主板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内,所述第一充电柱与所述第二充电柱均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主FPC、所述喇叭及所述电池均容置于所述主体空间内,所述主FPC与所述主板电连接,且所述喇叭及所述电池均与所述主FPC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喇叭对应设置,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耳套,所述耳套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壁上对应于所述出音孔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系统还包括主MIC、副MIC及反馈MIC,所述主MIC设置于所述耳柄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副MIC设置于所述耳柄靠近所述主体的一端,且所述主MIC与所述副MIC均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内,并分别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反馈MIC容置于所述主体空间内,并与所述主FPC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柄对应于所述主MIC开设有主MIC通道,且对应于所述副MIC开设有副MIC通道,所述耳柄空间通过所述主MIC通道及所述副MIC通道与外界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系统还包括天线及触摸FPC,所述天线与所述触摸FPC均容置于所述耳柄空间内,且所述天线与所述触摸FPC分别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系统还包括电容式入耳检测FPC,所述电容式入耳检测FPC与所述主FPC一体成型,所述电容式入耳检测FPC用于检测所述无线耳机的入耳状态。
10.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盒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耳机,所述收纳盒用于收纳所述无线耳机并对所述无线耳机进行充电,在所述无线耳机被收纳于所述收纳盒内的情况下,所述收纳盒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柱及所述第二充电柱与所述电路系统电连接。
CN202120010928.3U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无线耳机及耳机组件 Active CN218888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0928.3U CN218888673U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无线耳机及耳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0928.3U CN218888673U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无线耳机及耳机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8673U true CN218888673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9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10928.3U Active CN218888673U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无线耳机及耳机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86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7922B (zh) 具有磁力過中心機構之盒
US8861766B2 (en) Headphones
US8275165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combined electrical socket and microphone opening
JP2015023495A (ja) イヤホンマイク
US11606637B2 (en) Wireless listening device
CN211406246U (zh) 一种蓝牙耳机
US7190802B2 (en) Microphone enclosure for reducing acoustical interference
CN114390394A (zh) 定制无线耳机
CN218888673U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耳机组件
CN209982696U (zh) 可更换电池的蓝牙耳机
CN211930858U (zh) 一种真无线立体声耳机
WO2018227434A1 (zh) 电子设备
CN113225634B (zh) 耳机
CN217546269U (zh) 一种复合耳机壳体及辅听耳机
CN216820048U (zh) 一种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耳机盒及无线通讯设备
CN214799879U (zh) 一种微型助听器
CN209823948U (zh) 拾音器的安装结构
CN215072888U (zh) 一种耳机结构
CN220732983U (zh) 一种耳挂式无线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套装
CN210694309U (zh) Ip67触摸操作蓝牙运动耳机
CN220823245U (zh) 一种耳机
CN219181660U (zh) 一种无盖数显蓝牙耳机
CN215345017U (zh) 一种无线耳塞及耳机组件
CN218217650U (zh) 终端设备
CN216086981U (zh) 一种耳机盒及组合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