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7031U - 微动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动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7031U
CN218887031U CN202223255702.3U CN202223255702U CN218887031U CN 218887031 U CN218887031 U CN 218887031U CN 202223255702 U CN202223255702 U CN 202223255702U CN 218887031 U CN218887031 U CN 218887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rubber coating
hardware
rubb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57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建昆
程大保
夏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Dongyipi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Dongyip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Dongyipi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Dongyip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557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7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7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7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动开关装置。上述的微动开关装置包括:外壳、导电机构及包胶件,外壳的两侧形成有多个扣孔,外壳还形成有环形凸台;导电机构包括开关联动组件及五金组片;包胶件包括包胶卡座及包胶基座,包胶卡座包塑固定于五金组片;包胶基座分别包塑固定于包胶卡座及五金组片,包胶基座与外壳之间形成有容置腔体,容置腔体用于容置导电机构,包胶基座形成有环形卡槽,环形凸台卡入环形卡槽内,包胶基座的两侧还分别形成有多个卡扣件,每一卡扣件与一对应的扣孔的内壁扣接。通过两次包胶成型,使包胶件形成一体结构,再将包胶基座与外壳扣接,既提高包胶件与外壳之间连接的牢固度,也提高微动开关装置的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微动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动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微动开关是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用外壳覆盖,其外部有驱动杆的一种开关,因为其在开关动作时采用滑动式触点,因此具备静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矿山、电力系统、家用电器、电器设备等领域。现有技术中的微动开关,上盖和底座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装配在一起。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上盖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多块五金片,由于零部件较多使得组装微动开关时效率较低;并且胶水粘接的方式,在受到高温环境或者外物撞击等影响时,会使上盖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较差,进而导致上盖与底座分离,产生用电不良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提高零部件的组装效率且提高外壳与包胶基座之间连接强度的微动开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微动开关装置,包括:外壳、导电机构及包胶件,所述外壳的两侧形成有多个扣孔,所述外壳的底部形成有环形凸台,所述外壳的顶部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导电机构包括开关联动组件及五金组片,所述开关联动组件的部分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开关联动组件与所述五金组片活动抵接;所述包胶件包括包胶卡座及包胶基座,所述包胶卡座包塑固定于所述五金组片,所述包胶卡座支撑抵接于所述开关联动组件;所述包胶基座分别包塑固定于所述包胶卡座及所述五金组片,所述包胶基座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用于容置所述导电机构,所述包胶基座形成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凸台卡入所述环形卡槽内,所述包胶基座的两侧还分别形成有多个卡扣件,每一所述卡扣件与一对应的所述扣孔的内壁扣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联动组件包括按压件、翘杆、拉簧及刷片,所述按压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按压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翘杆抵接,所述翘杆抵接所述按压件的一端还与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翘杆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包胶卡座,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刷片连接,所述刷片放置于所述包胶卡座上,且所述刷片与所述五金组片活动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刷片包括刷片主体及两个闸刀,所述刷片本体与所述拉簧连接,所述刷片本体放置于所述包胶卡座上,两个所述闸刀相对设置于所述刷片主体的两侧;所述五金组片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五金组片相对设置于所述包胶卡座的两侧;每一所述五金组片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公共五金片、导电五金片及常闭五金片,每一所述公共五金片与所述刷片本体抵接,每一所述闸刀分别活动抵接于相应的所述五金组片的所述导电五金片或所述常闭五金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公共五金片设有公共端子脚,每一所述导电五金片设有导电端子脚,每一所述常闭五金片设有断电端子脚,所述包胶基座的两侧各形成有三个包塑固定孔,位于同侧的三个所述包塑固定孔分别用于包塑一所述公共端子脚、一所述导电端子脚及一所述断电端子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胶卡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子座,每一所述子座依次形成有第一包塑固定槽、第二包塑固定槽及第三包塑固定槽,每一所述第一包塑固定槽用于包塑一所述公共五金片,每一所述第二包塑固定槽用于包塑一所述导电五金片,每一所述第三包塑固定槽用于包塑一所述常闭五金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子座靠近所述包胶基座的一侧均形成多个卡接件,所述包胶基座上形成有多个卡接槽,每一所述卡接件与一对应的所述卡接槽的内壁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件包括按钮、推柄及硅胶件,所述按钮与所述推柄一体成型,所述推柄与所述翘杆抵接,所述硅胶件包覆于所述推柄,所述按钮位于所述硅胶件外并与所述硅胶件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形成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形成有环绕于所述安装孔设置的内环壁,所述硅胶件容置于所述装配槽内,且所述硅胶件的底部包覆于所述内环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胶件与所述内环壁为热铆成型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微动开关装置呈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优点:
1、上述的微动开关装置,由于包胶卡座包塑固定于五金组片,即通过包胶卡座对五金组片进行包塑固定,又由于包胶基座分别包塑固定于包胶卡座及五金组片,即通过包胶基座对包胶卡座和五金组片进行包塑固定,使包胶件形成一体结构,大大减少了微动开关装置的零部件,使容置腔体内的容纳空间较大,从而使导电机构更好地收容于收容腔体,进而使微动开关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避免了微动开关装置的组装繁琐且难度较高的问题,提高了微动开关装置内零部件的组装效率;
2、由于外壳的底部形成有环形凸台,包胶基座形成有环形卡槽,环形凸台卡入环形卡槽内,又由于每一卡扣件与一对应的扣孔的内壁扣接,使包胶件与外壳可靠地紧密连接,从而提高了包胶件与外壳之间连接的牢固度,同时提高了微动开关装置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微动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微动开关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微动开关装置中五金组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微动开关装置中包胶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微动开关装置中包胶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微动开关装置中手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的微动开关装置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动开关装置,包括:外壳、导电机构及包胶件,所述外壳的两侧形成有多个扣孔,所述外壳的底部形成有环形凸台,所述外壳的顶部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导电机构包括开关联动组件及五金组片,所述开关联动组件的部分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开关联动组件与所述五金组片活动抵接;所述包胶件包括包胶卡座及包胶基座,所述包胶卡座包塑固定于所述五金组片,所述包胶卡座支撑抵接于所述开关联动组件;所述包胶基座分别包塑固定于所述包胶卡座及所述五金组片,所述包胶基座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用于容置所述导电机构,所述包胶基座形成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凸台卡入所述环形卡槽内,所述包胶基座的两侧还分别形成有多个卡扣件,每一所述卡扣件与一对应的所述扣孔的内壁扣接。
为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以及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微动开关装置10,包括:外壳100、导电机构200及包胶件300,所述外壳100的两侧形成有多个扣孔101,所述外壳100的底部形成有环形凸台110,所述外壳100的顶部形成有安装孔102;所述导电机构200包括开关联动组件210及五金组片220,所述开关联动组件210的部分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02内并与所述外壳100滑动连接,所述开关联动组件210与所述五金组片220活动抵接;所述包胶件300包括包胶卡座310及包胶基座320,所述包胶卡座310包塑固定于所述五金组片220,所述包胶卡座310支撑抵接于所述开关联动组件210;所述包胶基座320分别包塑固定于所述包胶卡座310及所述五金组片220,所述包胶基座320与所述外壳100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安装孔102连通的容置腔体(图未示),所述容置腔体用于容置所述导电机构200,所述包胶基座320形成有环形卡槽3201,所述环形凸台110卡入所述环形卡槽3201内,所述包胶基座320的两侧还分别形成有多个卡扣件321,每一所述卡扣件321与一对应的所述扣孔101的内壁扣接。
在本实施例中,先将包胶卡座310包塑固定于五金组片220,再用包胶基座320分别包塑固定于包胶卡座310与五金组片220,使得包胶件300形成一体结构,由于包胶基座320形成有环形卡槽3201,外壳100的底部形成有环形凸台110,通过将环形凸台110卡入环形卡槽3201内,使得外壳100与包胶基座320抵接,再加上包胶基座320上设有多个卡扣件321,外壳100上形成有多个扣孔101,通过将每一卡扣件321与一对应的扣孔101的内壁扣接,进而使得包胶件300与外壳100紧密扣接。其中,包胶基座320与外壳100之间形成有容置腔体,通过容置腔体容置导电机构200,导电机构200包括开关联动组件210及五金组片220,再加上开关联动组件210与所述五金组片220活动抵接,可通过改变开关联动组件210与五金组片220的抵接状态,从而导通或断开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包胶卡座310包塑固定于五金组片220,即通过包胶卡座310对五金组片220进行包塑固定,又由于包胶基座320分别包塑固定于包胶卡座310及五金组片220,即通过包胶基座320对包胶卡座310和五金组片220进行包塑固定,使包胶件300形成一体结构,大大减少了微动开关装置10的零部件,使容置腔体内的容纳空间较大,从而使导电机构200更好地收容于收容腔体,进而使微动开关装置10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避免了微动开关装置10的组装繁琐且难度较高的问题,提高了微动开关装置10内零部件的组装效率;并且由于外壳100的底部形成有环形凸台110,包胶基座320形成有环形卡槽3201,环形凸台110卡入环形卡槽3201内,又由于每一卡扣件321与一对应的扣孔101的内壁扣接,使包胶件300与外壳100可靠地紧密连接,从而提高了包胶件300与外壳100之间连接的牢固度,同时提高了微动开关装置10的防水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开关联动组件210包括按压件212、翘杆214、拉簧216及刷片218,所述按压件212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02内并与所述外壳100滑动连接,所述按压件212的另一端与所述翘杆214抵接,所述翘杆214抵接所述按压件212的一端还与所述拉簧216的一端连接,所述翘杆214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包胶卡座310,所述拉簧216的另一端与所述刷片218连接,所述刷片218放置于所述包胶卡座310上,且所述刷片218与所述五金组片220活动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对按压件212进行按压,从而驱动翘杆214运动,翘杆214拉动拉簧216,拉簧216又会拉动刷片218在五金组片220上移动,进而实现电路的切换,再次按压按压件212,又会使得电路复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以及图3,所述刷片218包括刷片主体2181及两个闸刀2182,所述刷片本体2181与所述拉簧216连接,所述刷片本体2181放置于所述包胶卡座310上,两个所述闸刀2182相对设置于所述刷片主体2181的两侧;所述五金组片22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五金组片220相对设置于所述包胶卡座310的两侧;每一所述五金组片220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公共五金片222、导电五金片224及常闭五金片226,每一所述公共五金片222与所述刷片本体2181抵接,每一所述闸刀2182分别活动抵接于相应的所述五金组片的所述导电五金片224或所述常闭五金片226。在本实施例中,未通过按压件212启动微动开关装置10时,每一公共五金片222因与刷片本体2181抵接而处于始终闭合的状态,每一闸刀2182均与一对应的常闭五金片226抵接,而每一导电五金片224保持断开状态,即每一公共五金片222均与一对应的常闭五金片226电连接,使得电路断开;当启动微动开关装置10时,每一闸刀2182均与一对应的导电五金片224抵接,此时两个导电五金片224保持闭合状态,而两个常闭五金片226保持断开状态,每一公共五金片222与一对应的导电五金片224电连接,使得电路导通。可以理解,通过在刷片218的两侧设置两个闸刀2182,实现了双刀双掷的功能,提高了电路接触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每一所述公共五金片222设有公共端子脚2221,每一所述导电五金片224设有导电端子脚2241,每一所述常闭五金片226设有断电端子脚2261,所述包胶基座320的两侧各形成有三个包塑固定孔3202,位于同侧的三个所述包塑固定孔3202分别用于包塑一所述公共端子脚2221、一所述导电端子脚2241及一所述断电端子脚2261。如此,通过在包胶基座320上设置六个包塑固定孔3202,依次对两个公共端子脚2221、两个导电端子脚2241及两个断电端子脚2261进行包塑固定,使得包胶基座320包塑固定于两个五金组片2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包胶卡座3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子座315,每一所述子座315依次形成有第一包塑固定槽315a、第二包塑固定槽315b及第三包塑固定槽315c,每一所述第一包塑固定槽315a用于包塑一所述公共五金片222,每一所述第二包塑固定槽315b用于包塑一所述导电五金片224,每一所述第三包塑固定槽315c用于包塑一所述常闭五金片226。如此,使得每一包胶卡座310用于包塑固定于一对应的五金组片220。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每一所述子座315靠近所述包胶基座320的一侧均形成多个卡接件3151,所述包胶基座320上形成有多个卡接槽3203,每一所述卡接件3151与一对应的所述卡接槽3203的内壁卡接。本实施例中,通过每一卡接件3151与一对应的卡接槽3203的内壁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包胶卡座310与包胶基座320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按压件212包括按钮2121、推柄2122及硅胶件2123,所述按钮2121与所述推柄2122一体成型,所述推柄2122与所述翘杆214抵接,所述硅胶件2123包覆于所述推柄2122,所述按钮2121位于所述硅胶件2123外并与所述硅胶件2123抵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按压按钮2121,使推柄2122发生移动,从而带动翘杆214运动,翘杆214拉动拉簧216,进而引起刷片218在五金组片220上活动,引起电路的切换。值得一提的是,在按压按钮2121时,硅胶件2123对于推柄2122进行包裹,用于进行防水处理,且硅胶件2123自身具备柔性可进行收缩,从而不阻碍推柄2122的运动。再加上按钮2121与推柄2122一体成型,提高了按钮2121与推柄2122之间连接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外壳100形成有装配槽103,所述装配槽103形成有环绕于所述安装孔102设置的内环壁1031,所述硅胶件2123容置于所述装配槽103内,且所述硅胶件2123的底部包覆于所述内环壁1031。如此,通过环绕安装孔102设有装配槽103,再通过装配槽103安装硅胶件2123。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件2123与所述内环壁1031为热铆成型结构。如此,进一步提高了硅胶件2123与内环壁1031之间连接的密闭性,从而提高了手柄件的防水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微动开关装置10呈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优点:
1、上述的微动开关装置,由于包胶卡座包塑固定于五金组片,即通过包胶卡座对五金组片进行包塑固定,又由于包胶基座分别包塑固定于包胶卡座及五金组片,即通过包胶基座对包胶卡座和五金组片进行包塑固定,使包胶件形成一体结构,大大减少了微动开关装置的零部件,使容置腔体内的容纳空间较大,从而使导电机构更好地收容于收容腔体,进而使微动开关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避免了微动开关装置的组装繁琐且难度较高的问题,提高了微动开关装置内零部件的组装效率;
2、由于外壳的底部形成有环形凸台,包胶基座形成有环形卡槽,环形凸台卡入环形卡槽内,又由于每一卡扣件与一对应的扣孔的内壁扣接,使包胶件与外壳可靠地紧密连接,从而提高了包胶件与外壳之间连接的牢固度,同时提高了微动开关装置的防水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微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形成有多个扣孔,所述外壳的底部形成有环形凸台,所述外壳的顶部形成有安装孔;
导电机构,所述导电机构包括开关联动组件及五金组片,所述开关联动组件的部分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开关联动组件与所述五金组片活动抵接;
包胶件,所述包胶件包括包胶卡座及包胶基座,所述包胶卡座包塑固定于所述五金组片,所述包胶卡座支撑抵接于所述开关联动组件;所述包胶基座分别包塑固定于所述包胶卡座及所述五金组片,所述包胶基座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用于容置所述导电机构,所述包胶基座形成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凸台卡入所述环形卡槽内,所述包胶基座的两侧还分别形成有多个卡扣件,每一所述卡扣件与一对应的所述扣孔的内壁扣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联动组件包括按压件、翘杆、拉簧及刷片,所述按压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按压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翘杆抵接,所述翘杆抵接所述按压件的一端还与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翘杆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包胶卡座,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刷片连接,所述刷片放置于所述包胶卡座上,且所述刷片与所述五金组片活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片包括刷片主体及两个闸刀,所述刷片本体与所述拉簧连接,所述刷片本体放置于所述包胶卡座上,两个所述闸刀相对设置于所述刷片主体的两侧;所述五金组片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五金组片相对设置于所述包胶卡座的两侧;每一所述五金组片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公共五金片、导电五金片及常闭五金片,每一所述公共五金片与所述刷片本体抵接,每一所述闸刀分别活动抵接于相应的所述五金组片的所述导电五金片或所述常闭五金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公共五金片设有公共端子脚,每一所述导电五金片设有导电端子脚,每一所述常闭五金片设有断电端子脚,所述包胶基座的两侧各形成有三个包塑固定孔,位于同侧的三个所述包塑固定孔分别用于包塑一所述公共端子脚、一所述导电端子脚及一所述断电端子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卡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子座,每一所述子座依次形成有第一包塑固定槽、第二包塑固定槽及第三包塑固定槽,每一所述第一包塑固定槽用于包塑一所述公共五金片,每一所述第二包塑固定槽用于包塑一所述导电五金片,每一所述第三包塑固定槽用于包塑一所述常闭五金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子座靠近所述包胶基座的一侧均形成多个卡接件,所述包胶基座上形成有多个卡接槽,每一所述卡接件与一对应的所述卡接槽的内壁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包括按钮、推柄及硅胶件,所述按钮与所述推柄一体成型,所述推柄与所述翘杆抵接,所述硅胶件包覆于所述推柄,所述按钮位于所述硅胶件外并与所述硅胶件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形成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形成有环绕于所述安装孔设置的内环壁,所述硅胶件容置于所述装配槽内,且所述硅胶件的底部包覆于所述内环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件与所述内环壁为热铆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微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装置呈矩形。
CN202223255702.3U 2022-12-02 2022-12-02 微动开关装置 Active CN218887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5702.3U CN218887031U (zh) 2022-12-02 2022-12-02 微动开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5702.3U CN218887031U (zh) 2022-12-02 2022-12-02 微动开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7031U true CN218887031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4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5702.3U Active CN218887031U (zh) 2022-12-02 2022-12-02 微动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7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87031U (zh) 微动开关装置
CN211404367U (zh) 一种小型连体微动开关
CN113035601A (zh) 一种夹子滑动式接触微动开关
EP2058829B1 (en) Wireless switch module
CN114694994A (zh) 一种夹子滑动式微动开关及组装工艺
CN209929189U (zh) 一种夹片式微动开关
CN219435726U (zh) 一种密封型三回路开关
CN209747382U (zh) 一种金属开关
CN210156293U (zh) 一种开关装置以及一种电器装置
CN214797147U (zh) 一种夹子滑动式接触微动开关
CN221040900U (zh) 一种高寿命的轻触开关
CN211404368U (zh) 一种中型连体微动开关
CN218333562U (zh) 一种微型双回路密封型开关
CN209962926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微动开关
CN212136323U (zh) 一种小型连体微动开关
KR100728477B1 (ko) 안테나힌지모듈
CN216597337U (zh) 一种夹子式微动开关
CN214312996U (zh) 一种夹子滑动式微动开关
CN110610834A (zh) 一种带有微动开关的磁保持继电器
KR100406937B1 (ko) 피씨비형 택트 스위치
CN2829051Y (zh) 一种安全开关插座功能件
CN214099528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的双辅助触头
CN216849690U (zh) 一种便携式自发电发射器及其控制设备
CN220526792U (zh) 一种带键帽及护套的轻触开关
CN221125748U (zh) 一种重力感应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