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6700U - 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6700U
CN218886700U CN202223503906.4U CN202223503906U CN218886700U CN 218886700 U CN218886700 U CN 218886700U CN 202223503906 U CN202223503906 U CN 202223503906U CN 218886700 U CN218886700 U CN 218886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ixedly connected
wall
display screen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039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卫舒春
李军
张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Water Conservancy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Water Conservancy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Water Conservancy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Sichuan Water Conservancy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235039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6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6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6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属于多媒体技术领域,包括显示屏本体,所述显示屏本体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壳和第二卡壳,显示屏本体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升降壳、收纳壳和功能壳,第一卡壳的底面和第二卡壳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功能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两个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盘。该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通过显示屏本体、第一卡壳、第二卡壳和手拧螺栓,第一卡壳和第二卡壳能将显示屏本体边缘固定,手拧螺栓能将第一卡壳和第二卡壳固定拼接并夹紧显示屏本体,起到将显示屏本体拆出第一卡壳和第二卡壳之间以便对其检修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多媒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
背景技术
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综合,一般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而创新创业教育中便常会用到多媒体装置,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面向在校学生以及全社会,针对那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和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中用到的多媒体装置大多是有显示屏固定安装在墙壁或者固定机架上,不方便拆卸显示屏来对显示屏进行检修和收纳。
根据申请号CN202122105816.9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该装置虽然通过设置防碰撞结构避免装置因碰撞而发生损坏,但是由于多媒体用的显示屏大多是固定安装在墙壁或者固定机架上,缺少快速拆装显示屏的结构,导致多媒体装置的显示屏难以拆装和收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快速拆装显示屏的结构,导致多媒体装置的显示屏难以拆装和收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包括显示屏本体,所述显示屏本体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壳和第二卡壳,所述显示屏本体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升降壳、收纳壳和功能壳,所述第一卡壳的底面和第二卡壳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功能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两个所述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盘,两个所述挡盘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拉环,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回力弹簧,所述第一卡壳的内壁和第二卡壳的内壁共同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本体的外表面分别与第一卡壳的内部和第二卡壳的内部相卡接,所述升降壳的背面与收纳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壳的上表面与功能壳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卡壳的上表面和第二卡壳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拓展壳,每个所述拓展壳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卡块的底面均与功能壳的内底壁相接触,每个所述拓展壳的内部均设置有把手,每个所述把手的内壁均与转动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卡块的外表面均与第一卡块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卡壳的底面和第二卡壳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撑块,每个所述辅助支撑块的底面均与功能壳的内底壁相接触。
优选的,两个所述挡盘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功能壳的两侧面相接触,所述升降壳的底面和收纳壳的底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升降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功能壳的底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回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卡块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和功能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表面与功能壳的底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相同的限位槽,所述支撑筒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靠近支撑筒的一端依次贯穿升降壳、支撑筒和支撑杆并延伸至支撑杆的内部,所述限位柱的外表面分别与升降壳的内壁、支撑筒的内壁和其中一个限位槽的内壁相接触。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设置有显示屏本体、第一卡壳、第二卡壳和手拧螺栓的相互配合,第一卡壳和第二卡壳能够将显示屏本体的边缘卡接固定,手拧螺栓能将第一卡壳和第二卡壳固定拼接并夹紧显示屏本体,起到将显示屏本体拆出第一卡壳和第二卡壳之间以便对显示屏本体单独检修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卡壳、第二卡壳、功能壳、第一卡块、连接杆、第二卡块、回力弹簧、挡盘和拉环的相互配合,回力弹簧能将第二卡块顶进第一卡块的内部,进而将显示屏本体、第一卡壳和第二卡壳与功能壳进行固定,拉动拉环能将第二卡块拉离第一卡块,起到将显示屏本体、第一卡壳、第二卡壳和第一卡块共同取出功能壳内部的作用,再通过设置有收纳壳,能够方便将拆离功能壳的显示屏本体放入收纳壳内进行收纳,达到显示屏本体能灵活与收纳壳和功能壳分别拼接的效果,实现多媒体装置的显示屏方便拆装和收纳的目的,避免因缺少快速拆装显示屏的结构,导致多媒体装置的显示屏难以拆装和收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侧仰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卡壳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功能壳剖切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壳剖切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筒剖切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显示屏本体;2、第一卡壳;3、第二卡壳;4、手拧螺栓;5、升降壳;6、收纳壳;7、功能壳;8、第一卡块;9、连接杆;10、第二卡块;11、回力弹簧;12、挡盘;13、拉环;14、拓展壳;15、转动杆;16、把手;17、辅助支撑块;18、底板;19、万向轮;20、支撑筒;21、支撑杆;22、限位槽;23、限位柱;24、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包括显示屏本体1,显示屏本体1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壳2和第二卡壳3,显示屏本体1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升降壳5、收纳壳6和功能壳7,显示屏本体1的外表面分别与第一卡壳2的内部和第二卡壳3的内部相卡接,升降壳5的背面与收纳壳6的正面固定连接,升降壳5的上表面与功能壳7的底面相接触,第一卡壳2的上表面和第二卡壳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拓展壳14,每个拓展壳14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5,通过设置拓展壳14,能够固定转动杆15,通过设置转动杆15,能够给其他转动结构提供转动基面。
第一卡壳2的底面和第二卡壳3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8,功能壳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9,每个第一卡块8的底面均与功能壳7的内底壁相接触,每个拓展壳14的内部均设置有把手16,每个把手16的内壁均与转动杆1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把手16,能够在拓展壳14的内部围绕转动杆15的外表面转动,起到方便将被第一卡壳2和第二卡壳3卡接的显示屏本体1提起的作用。
两个连接杆9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10,每个第二卡块10的外表面均与第一卡块8的内壁相接触,第一卡壳2的底面和第二卡壳3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撑块17,每个辅助支撑块17的底面均与功能壳7的内底壁相接触,通过设置辅助支撑块17,能够与功能壳7的内底壁相接触,起到辅助支撑被第一卡壳2和第二卡壳3卡接的显示屏本体1的作用。
两个连接杆9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盘12,两个挡盘1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功能壳7的两侧面相接触,升降壳5的底面和收纳壳6的底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底板18,底板1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万向轮19,通过设置底板18,能够固定连接万向轮19,通过设置万向轮19,能够方便整个装置的移动。
两个挡盘12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拉环13,升降壳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筒20,支撑筒2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1,支撑杆21的顶端与功能壳7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筒20,能够使支撑杆21在其内部上下滑动,通过设置支撑杆21,能够支撑上方的功能壳7及其上方结构。
每个连接杆9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回力弹簧11,每个回力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卡块10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和功能壳7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杆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4,固定环24的上表面与功能壳7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环24,能够加固支撑杆21和功能壳7之间的连接,起到稳定功能壳7的作用。
第一卡壳2的内壁和第二卡壳3的内壁共同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4,支撑杆21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相同的限位槽22,支撑筒20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柱23,限位柱23靠近支撑筒20的一端依次贯穿升降壳5、支撑筒20和支撑杆21并延伸至支撑杆21的内部,限位柱23的外表面分别与升降壳5的内壁、支撑筒20的内壁和其中一个限位槽22的内壁相接触,通过设置限位槽22和限位柱23,限位柱23能够跟多个限位槽22随时对接,起到固定支撑杆21高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根据使用场景的需求,利用万向轮19将整个装置移动到相应场景即可,在未使用显示屏本体1之前,显示屏本体1、第一卡壳2、第二卡壳3、手拧螺栓4、第一卡块8和辅助支撑块17均放在收纳壳6内进行收纳,当需要使用显示屏本体1之前,先调整功能壳7的高度,调整功能壳7高度时,将限位柱23抽离支撑筒20,将功能壳7和支撑杆21同时抬升,同时支撑杆21在支撑筒20的内部滑动,当功能壳7的高度调整好后,将限位柱23穿过升降壳5和支撑筒20插入支撑杆21外表面最近的一个限位槽22内部,接着手握两个把手16将显示屏本体1、第一卡壳2和第二卡壳3提出收纳壳6的内部,接着将两个拉环13拉离功能壳7,同时连接杆9在功能壳7的内部滑动,回力弹簧11压缩,两个第二卡块10相互远离,接着将第一卡块8放入功能壳7的内部,接着松开拉环13,回力弹簧11将第二卡块10回弹至第一卡块8的内部将第一卡块8卡紧,当需要将显示屏本体1单独检修时,手拧两个手拧螺栓4将手拧螺栓4拆离第二卡壳3,将第一卡壳2和第二卡壳3拆离显示屏本体1后,单独对显示屏本体1进行检修即可,当使用完毕显示屏本体1时,将两个拉环13拉离功能壳7,手握两个把手16将显示屏本体1、第一卡壳2、第二卡壳3、手拧螺栓4、第一卡块8和辅助支撑块17提起并放入收纳壳6内部即可,整个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的设计,有效解决了因缺少快速拆装显示屏的结构,导致多媒体装置的显示屏难以拆装和收纳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包括显示屏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本体(1)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壳(2)和第二卡壳(3),所述显示屏本体(1)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升降壳(5)、收纳壳(6)和功能壳(7),所述第一卡壳(2)的底面和第二卡壳(3)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8),所述功能壳(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9),两个所述连接杆(9)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10),两个所述连接杆(9)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盘(12),两个所述挡盘(12)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拉环(13),每个所述连接杆(9)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回力弹簧(11),所述第一卡壳(2)的内壁和第二卡壳(3)的内壁共同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本体(1)的外表面分别与第一卡壳(2)的内部和第二卡壳(3)的内部相卡接,所述升降壳(5)的背面与收纳壳(6)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壳(5)的上表面与功能壳(7)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卡壳(2)的上表面和第二卡壳(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拓展壳(14),每个所述拓展壳(14)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卡块(8)的底面均与功能壳(7)的内底壁相接触,每个所述拓展壳(14)的内部均设置有把手(16),每个所述把手(16)的内壁均与转动杆(1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卡块(10)的外表面均与第一卡块(8)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卡壳(2)的底面和第二卡壳(3)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撑块(17),每个所述辅助支撑块(17)的底面均与功能壳(7)的内底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盘(1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功能壳(7)的两侧面相接触,所述升降壳(5)的底面和收纳壳(6)的底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底板(18),所述底板(1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万向轮(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壳(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筒(20),所述支撑筒(2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的顶端与功能壳(7)的底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回力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卡块(10)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和功能壳(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4),所述固定环(24)的上表面与功能壳(7)的底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相同的限位槽(22),所述支撑筒(20)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柱(23),所述限位柱(23)靠近支撑筒(20)的一端依次贯穿升降壳(5)、支撑筒(20)和支撑杆(21)并延伸至支撑杆(21)的内部,所述限位柱(23)的外表面分别与升降壳(5)的内壁、支撑筒(20)的内壁和其中一个限位槽(22)的内壁相接触。
CN202223503906.4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 Active CN218886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3906.4U CN218886700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3906.4U CN218886700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6700U true CN218886700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0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03906.4U Active CN218886700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6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37740U (zh) 一种节能型教育用智能宣传展示板
CN218886700U (zh) 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多媒体装置
CN215417150U (zh) 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用便携式宣传海报支架
CN208014331U (zh) 一种便携式人才招聘宣传栏
CN215456485U (zh) 一种西药药品摆放架
CN214127622U (zh) 一种办公资料展示架
CN212112906U (zh) 一种会计教学展示架
CN217648372U (zh) 一种铝单板转运用放置架
CN216438797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书架
CN204759972U (zh) 一种页面展示架
CN211699360U (zh) 一种中文教学词汇讲解展示教具
CN218606061U (zh) 一种可移动防辐射用品整体摆放支架
CN212644096U (zh) 一种超声检测设备显示器辅助支架
CN212066308U (zh) 一种用于展示柜的快速拼接结构
CN212009972U (zh) 一种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式宣传栏
CN211984591U (zh) 一种小学语文教学用便携式阅读书架
CN210870776U (zh) 一种产品展示架
CN212815588U (zh) 一种翻转收纳式展架
CN209880094U (zh) 一种中药学方面知识宣传用展示板
CN215015730U (zh) 一种雕塑工艺品的折叠型展览架
CN218702482U (zh) 一种可变形的画板
CN211507061U (zh) 一种便捷灵活型活动现场用广告宣传支架
CN212815560U (zh) 一种高可靠性制品展示架
CN212066022U (zh) 一种大型办公自动化工作台
CN212434191U (zh) 一种多功能展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