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6311U - 一种模型涂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型涂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6311U
CN218876311U CN202222932627.3U CN202222932627U CN218876311U CN 218876311 U CN218876311 U CN 218876311U CN 202222932627 U CN202222932627 U CN 202222932627U CN 218876311 U CN218876311 U CN 218876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assembly
model
axis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326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宇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ycub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326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6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6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6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型涂色装置,主要通过旋转驱动组件使待涂色模型的不同侧与喷涂机构对应,通过喷涂机构自动向待涂色模型喷涂涂料,实现对待涂色模型的自动上色。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型涂色装置,包括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待涂色模型;旋转驱动组件,与支撑组件连接;喷涂机构包括涂料出口,涂料出口与支撑组件相对应;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支撑组件旋转,以使待涂色模型的不同侧与喷涂机构对应,喷涂机构用于向待涂色模型喷涂涂料。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模型涂色。

Description

一种模型涂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型涂色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主要包括FDM打印机和光固化打印机,喷嘴喷涂式3D打印机一般以丝状供料,打印线材由送料机构挤压传送到喷头内,喷头将线材加热熔化,并沿零件截面轮廓和填充轨迹运动,同时将熔化的材料挤出,实现逐层打印,光固化3D打印机利用液体材料进行3D打印,利用流体状态的光敏树脂在光照下发生聚合反应的特点,将光源按照待成形物体的截面形状进行照射,使流体状态的树脂固化成形。
打印模型通常为单一颜色的打印模型,需要在模型成形后手动对模型进行上色,如专利号为CN109225725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3D打印产品用上色装置,包括上色工作台和上色喷漆装置,将3D打印产品固定在上色工作台上,手持上色喷漆装置对着相应上色的3D打印产品的面进行喷漆上色,上色过程需手动操作,单次只能进行3D打印产品一侧的喷涂,在一侧喷涂完成后需要手动调换方向,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涂色装置,主要用于解决无法自动对打印模型上色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型涂色装置,包括:
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待涂色模型;
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与支撑组件连接;
喷涂机构,喷涂机构包括涂料出口,涂料出口与支撑组件相对应;
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支撑组件旋转,以使待涂色模型的不同侧与喷涂机构对应,喷涂机构用于向待涂色模型喷涂涂料。
其中,模型涂色装置还包括:涂色装置主体,涂色装置主体与喷涂机构连接;
涂料固化件,涂料固化件与涂色装置主体连接,涂料固化件与支撑组件相对应设置;
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支撑组件旋转,以使待涂色模型的不同侧与涂料固化件对应,涂料固化件用于固化涂料。
其中,喷涂机构包括X轴导向驱动组件和喷头组件,X轴导向驱动组件与涂色装置主体连接,喷头组件和涂料固化件均与X轴导向驱动组件连接;
X轴导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喷头组件在X轴方向上移动,喷头组件用于移动喷涂涂料。
其中,涂料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涂料,喷头组件包括连接框、至少一个喷嘴、至少一个储料件和送料组件,连接框与X轴导向驱动组件连接,至少一个喷嘴在X轴方向上设置,且与连接框连接;
储料件、送料组件和喷嘴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储料件与涂色装置主体连接,送料组件分别与对应的储料件和喷嘴连接,任一储料件用于存储一种颜色的涂料,送料组件用于向喷头组件输送对应颜色的涂料;
涂料出口位于待涂色模型的上方,喷嘴为空腔结构,包括位于顶端的涂料入口和位于底端的涂料出口,涂料入口用于与送料组件连接,涂料出口为长条形出口,涂料出口在水平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与X轴方向垂直,涂料出口用于淋喷涂料;
至少一个储料件用于存储涂料清洗液。
其中,X轴导向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X轴滑轨、第一滑块和X轴丝杆;
第一驱动件与涂色装置主体连接,X轴滑轨与涂色装置主体连接,且在X轴方向上延伸,第一滑块与X轴滑轨滑动连接,X轴丝杆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驱动件,X轴丝杆在X轴方向上延伸,X轴丝杆螺纹穿接于第一滑块,喷头组件和涂料固化件均与第一滑块连接;
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X轴丝杆旋转,以螺纹推动第一滑块在X轴方向上移动。
其中,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固定块、第二驱动件和联轴器;
第一支撑架与涂色装置主体连接,固定块与第一支撑架连接,第二驱动件与支撑组件分别位于固定块的相背两侧,固定块上设置有贯通固定块的通孔,联轴器位于通孔内;
第二驱动件与固定块连接,第二驱动件的驱动轴插入通孔内并与联轴器连接,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插入通孔内并与联轴器连接;
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支撑组件旋转。
其中,模型涂色装置还包括:翻转驱动组件;
支撑组件具有至少两个翻转位置,支撑组件位于不同翻转位置时,待涂色模型的旋转轴线与涂料固化件的光线传播方向均呈不同角度;
翻转驱动组件与涂色装置主体连接,旋转驱动组件与翻转驱动组件连接;
翻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支撑组件在至少两个翻转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架和第三驱动件;
第二支撑架与涂色装置主体连接,第三驱动件与第二支撑架连接,旋转驱动组件与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旋转驱动组件摆动,以使支撑组件在至少两个翻转位置之间移动;
翻转驱动组件还包括垫片,垫片与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旋转驱动组件与垫片连接。
其中,支撑组件包括平台本体、转动手柄、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平台本体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之间,平台本体的第二端用于支撑待涂色模型;
转动手柄与第一压紧块活动穿接,且螺纹连接于第二压紧块,转动手柄用于旋转以使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夹紧平台本体的第一端;
平台本体为3D打印机的打印平台。
其中,涂色装置主体包括工作箱,工作箱包括外壁以及由外壁围合成的容纳腔,支撑组件、旋转驱动组件和喷涂机构均位于容纳腔中;
涂色装置主体还包括收集槽,工作箱上设置有排出口,排出口位于工作箱的底端,收集槽与工作箱连接,收集槽的开口与排出口相对应,收集槽通过排出口与容纳腔连通;
外壁上设置有观察开口,外壁上还设置有控制件,控制件与喷涂机构连接,以控制喷涂机构喷涂。
其中,模型涂色装置还包括:升降组件,
升降组件与涂色装置主体连接,旋转驱动组件与升降组件连接,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旋转驱动组件在竖直方向移动;
升降组件包括第四驱动件、Z轴滑轨、第二滑块和Z轴丝杆;
第四驱动件与涂色装置主体连接,Z轴滑轨与涂色装置主体连接,且在Z轴方向上延伸,第二滑块与Z轴滑轨滑动连接,Z轴丝杆的一端连接于第四驱动件,Z轴丝杆在Z轴方向上延伸,Z轴丝杆螺纹穿接于第二滑块,旋转驱动组件与第二滑块连接;
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Z轴丝杆旋转,以螺纹推动第二滑块在Z轴方向上移动。
Z轴方向为竖直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模型涂色装置,通过旋转驱动组件使待涂色模型的不同侧与喷涂机构对应,通过喷涂机构自动向待涂色模型喷涂涂料,实现对待涂色模型的自动上色,无需手动操作,过程简单,准确度更高。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模型成形后手动对模型进行上色,如手持上色喷漆装置对着相应上色的3D打印产品的面进行喷漆上色,上色过程需手动操作,单次只能进行3D打印产品一侧的喷涂,在一侧喷涂完成后需要调换方向,操作复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中,喷涂机构自动向待涂色模型喷涂涂料,并通过旋转驱动组件使待涂色模型的不同侧与喷涂机构对应,实现自动对待涂色模型的不同侧进行喷涂,实现全自动涂色,涂色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且涂色准确性高,避免手动涂色无法准确控制涂色范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涂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涂色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涂色装置中喷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涂色装置中喷涂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涂色装置中喷头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涂色装置中喷头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涂色装置中旋转驱动组件和翻转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涂色装置中旋转驱动组件和翻转驱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涂色装置中支撑组件在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涂色装置中支撑组件在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型涂色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型涂色装置,包括:
支撑组件200,支撑组件200用于支撑待涂色模型900;
旋转驱动组件300,旋转驱动组件300与支撑组件200连接;
喷涂机构400,喷涂机构400包括涂料出口424,涂料出口424与支撑组件200相对应;
旋转驱动组件300用于驱动支撑组件200旋转,以使待涂色模型900的不同侧与喷涂机构400对应,喷涂机构400用于向待涂色模型900喷涂涂料。
支撑组件200用于支撑待涂色模型900,待涂色模型900指的是由3D打印机打印的树脂模型或者其它任意的具有固定结构的物体。根据支撑组件200和待涂色模型900的相对位置不同,支撑组件200支撑待涂色模型900的方式也不同,如支撑组件200与待涂色模型900的相对位置为水平位置或者倾斜位置时,待涂色模型900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组件200上,或者支撑组件200具有夹持功能,支撑组件200采用夹持的方式固定待涂色模型900,实现支撑组件200对待涂色模型900的支撑;或者,当待涂色模型900位于支撑组件200上方时,可采用夹持或者粘接,或者,支撑组件200包括一平面,待涂色模型900可直接放置于平面上,实现支撑组件200对待涂色模型900的支撑。不论哪种支撑方式,旨在使得待涂色模型900与支撑组件200位置相对固定,可在支撑组件200的作用下旋转。待涂色模型900可以为单一颜色的模型,如采用白色树脂打印的白色的模型,或者也可以是本身具有颜色的模型,通过模型涂色可进行修正和覆盖。喷涂机构400的涂料出口424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涂料出口424可以仅喷涂一种颜色的涂料,或者,多个涂料出口424分别对应不同颜色的涂料,可进行多种颜色的涂色。喷涂机构400的涂料出口424与待涂色模型900的相对应位置可以为多种,旨在将涂料涂覆在待涂色模型900的一定区域上即可,如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涂机构400的涂料出口424位于待涂色模型900的上方,液态涂料由涂料出口424以淋喷的方式向待涂色模型900喷涂,或者,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喷涂机构400可以为如喷枪等可喷出涂料的装置,使得涂料出口424与待涂色模型900的相对应位置可以为多种。采用淋喷的喷涂机构400结构简单,喷涂范围可控性强。
在喷涂过程中,旋转驱动组件300驱动支撑组件200旋转,支撑组件200带动待涂色模型900旋转,使得待涂色模型900周向各个位置依次面向涂料出口424,保证涂料在周向上完全覆盖待涂色模型900。可以理解的是,在一次涂色过程中,待涂色模型900至少旋转180度,在多种颜色涂色时,一次涂色过程指的是一种颜色的涂色过程。待涂色模型900转动过程中,为尽量减小待涂色模型900的表面与涂料出口424或涂料固化件500的距离的变化,以保证涂色的均匀性,支撑组件200旋转的轴线待涂色模型900旋转的轴线,应穿过待涂色模型900的几何重心,当待涂色模型900为规则形状时,待涂色模型900旋转的轴线应穿过待涂色模型900的几何中心。当液态涂料由涂料出口424以淋喷的方式向待涂色模型900喷涂,液态涂料在竖直方向或者有竖直方向分量的方向上进行流动,即液态涂料在竖直方向或者与竖直方向有一定夹角的方向上进行流动或运动;待涂色模型900旋转的轴线应在水平方向延伸,或者,待涂色模型900旋转的轴线的延伸方向具有水平方向的分量,以使得液态涂料可以周向覆盖待涂色模型900。为方便说明,以下实施方式中,均以涂料出口424以淋喷的方式向待涂色模型900喷涂,待涂色模型900旋转的轴线水平为基础进行说明。
一种实施方式中,模型涂色装置还包括涂色装置主体100,涂色装置主体100与喷涂机构400连接。涂料固化件500,涂料固化件50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涂料固化件500与支撑组件200相对应设置。旋转驱动组件300用于驱动支撑组件200旋转,以使待涂色模型900的不同侧与涂料固化件500对应,涂料固化件500用于固化涂料。
涂色装置主体100可以为多种支撑结构,如为框架结构或者为箱体结构,旋转驱动组件300、喷涂机构400和涂料固化件50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如直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如通过导向结构和驱动机构间接连接在涂色装置主体100上。涂料固化件500用于固化液态涂料,根据液态涂料的种类不同,涂料固化件500也不相同,如涂料为UV光固化漆时,涂料固化件500为紫外灯,如涂料为红外干燥型油墨或紫外干燥型油墨时,涂料固化件500为红外灯或者紫外灯。在待涂色模型900涂色后,涂料周向覆盖待涂色模型900的至少一段区域,涂料固化件500根据待涂色模型900表面的颜色信息进行涂料的固化,进而使得部分涂料固化成型粘附在待涂色模型900上,多余的树脂将被清理,如采用树脂清洗,下文中将结合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涂色过程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模型涂色装置,通过旋转驱动组件使待涂色模型的不同侧与喷涂机构对应,通过喷涂机构自动向待涂色模型喷涂多种颜色的涂料,实现对待涂色模型的自动上色,无需手动操作,过程简单,准确度更高。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模型成形后手动对模型进行上色,如手持上色喷漆装置对着相应上色的3D打印产品的面进行喷漆上色,上色过程需手动操作,单次只能进行3D打印产品一侧的喷涂,在一侧喷涂完成后需要调换方向,操作复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中,喷涂机构自动向待涂色模型喷涂涂料,并通过旋转驱动组件使待涂色模型的不同侧与喷涂机构对应,实现自动对待涂色模型的不同侧进行喷涂,继而通过旋转驱动组件使待涂色模型的不同侧与涂料固化件对应,通过光固化使得涂料固化在待涂色模型表面,实现全自动涂色,涂色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且涂色准确性高,避免手动涂色无法准确控制涂色范围的问题。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喷涂机构400包括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和喷头组件420,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喷头组件420和涂料固化件500均与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连接。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用于驱动喷头组件420在X轴方向上移动,喷头组件420用于移动喷涂涂料。
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用于驱动喷头组件420在X轴方向上移动,使得喷头组件420对应待涂色模型900轴向上的多个位置,与旋转驱动组件300配合,实现涂料在周向和轴向上的逐步覆盖,使得单一形状的涂料出口424可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待涂色模型900,特别是待涂色模型900为轴向较长的模型时,通过喷头组件420在待涂色模型900轴向上移动,实现涂料在轴向上逐步覆盖待涂色模型900。在喷头组件420用于喷涂多种颜色的涂料的实施方式中,一次仅喷涂一种颜色的涂料,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驱动喷头组件420在当前颜色的涂料对应的轴向范围内移动,下文将结合喷头组件420的一种具体结构对喷涂多种颜色涂料的喷涂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涂料固化件500与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连接,使得涂料固化件500的光线可以在待涂色模型900的轴向上以扫描的方式进行涂料的固化,涂料固化件500具体可以为线光源,线光源发出的光线投射到待涂色模型900上的光斑呈线状,线光源的光线的长度可以调整,即光线投射到待涂色模型900时光斑长度可以调节,使得可以通过改变光线长度进行待涂色模型900上不同大小区域的涂料的固化。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6所示,涂料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涂料,喷头组件420包括连接框421、至少一个喷嘴422、至少一个储料件430和送料组件,连接框421与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连接,至少一个喷嘴422在X轴方向上设置,且与连接框421连接。储料件430、送料组件和喷嘴422的数量可以相同,且一一对应,储料件43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送料组件分别与对应的储料件430和喷嘴422连接,任一储料件430用于存储一种颜色的涂料,送料组件用于向喷头组件420输送对应颜色的涂料。储料件430、送料组件和喷嘴422的数量也可以不相同,比如,多个储料件430可以对应一个喷嘴422和/或一个送料组件,一种颜色的涂料经过送料组件后到达喷嘴422后,由喷嘴422喷涂完该种颜色的涂料后,可以对喷嘴422进行清洗后,仍然使用该相同的送料组件进行涂料的运输及使用该相同的喷嘴422进行另外一种颜色的涂料的喷涂,这样可以在结构上简化本模型涂色装置,节约成本。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6所示,涂料出口424位于待涂色模型900的上方,喷嘴422为空腔结构,包括位于顶端的涂料入口423和位于底端的涂料出口424,涂料入口423用于与送料组件连接,涂料出口424为长条形出口,涂料出口424在水平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与X轴方向垂直,涂料出口424用于淋喷涂料。喷嘴422和储料件4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喷嘴422在X轴方向上并列设置。
喷嘴422包括连接块4221、喷嘴本体4222和连接筒4223,连接块4221为长方形结构,在垂直于X轴的水平方向上延伸,连接筒4223穿接于连接块4221,连接筒4223的底端与喷嘴本体4222连通,连接筒4223的顶端用于连接送料组件。涂料入口423为连接筒的中心通孔。喷嘴本体4222为中空结构,喷嘴本体4222在垂直于X轴的水平方向方向上截面均匀,在竖直向下的方向上截面逐渐减小,喷嘴本体4222的底端形成长条形涂料出口424,涂料出口424的延伸方向为垂直于X轴的水平方向。涂料由送料组件送入连接筒4223,继而进入到喷嘴本体4222后,由涂料出口424流出,经过涂料出口424约束以近似水帘的形式向下流动淋喷,起到节省涂料以及可控制涂料在待涂色模型900的X轴方向上的喷涂范围的作用;涂料由送料组件送入连接筒4223,继而进入到喷嘴本体4222后,由涂料出口424流出,经过涂料出口424约束,涂料也可以以近似喷洒的形式向下喷洒,此种喷洒的喷涂方式使得一次性喷涂面积更大,有效节约喷涂的时间;连接框421为U形框,连接块422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螺孔,U形框相对应的框体上设置有通孔,通过螺栓将连接块4221固定在U形框内,且多个连接块4221并列抵接设置。
喷头组件420用于喷涂多种颜色涂料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储料件430分别用于存储不同颜色的涂料。如储料件430为储料盒,储料盒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储料盒分别盛放黄色涂料、蓝色涂料和黑色涂料。喷嘴422和送料组件分别为三个,一个喷嘴422通过一个送料组件连接一个储料盒,送料组件包括泵和连接管,连接管与连接筒4223连接。喷涂时,与要喷涂颜色对应的泵启动,如要喷涂黄色涂料,黄色涂料对应的泵启动,将黄色涂料由储料盒中抽吸并通过连接管传送到喷嘴422,实现喷涂。
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储料件430用于存储涂料清洗液。如储料盒、喷嘴422和送料组件分别为四个,其中三个储料盒分别盛放黄色涂料、蓝色涂料和黑色涂料,另外一个储料盒盛放清洗液,清洗液可以为酒精。在一种颜色喷涂固化完成后,与清洗液对应的泵启动,将酒精由储料盒中抽吸并传送到喷嘴422,喷嘴422将酒精喷涂到待涂色模型900上,将待涂色模型900上未固化的多余的树脂清洗掉,以便进行下一颜色的喷涂。
以下为一次涂色过程,如图1中所示,待涂色模型900为卡通人物小黄人,小黄人水平放置,根据小黄人的颜色构成,涂料的颜色至少包括黄色、蓝色和黑色,黄色为底色,蓝色为背带裤的颜色,黑色为眼睛。喷头组件420首先喷涂黄色涂料,喷头组件420在X轴方向上移动,小黄人围绕旋转轴线旋转,使得黄色涂料涂满小黄人后,停止喷涂。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驱动涂料固化件500移动,根据小黄人表面的黄色区域的信息,通过线形光斑移动以及光斑长度改变,使得光斑仅覆盖小黄人表面应有黄色的区域,使得小黄人表面应有黄色的区域内涂料固化。喷涂酒精,清理多余未被固化的涂料后,黄色区域涂色完成。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将喷头组件420移动到小黄人上方,喷头组件420喷涂蓝色涂料,可以仅喷涂在背带裤的外轮廓覆盖的X轴方向的区域上,继而重复上述黄色涂料同样的固化过程,进行蓝色涂料的固化,最后进行黑色涂料的固化,完成小黄人涂色。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4所示,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包括第一驱动件411、X轴滑轨412、第一滑块413和X轴丝杆414。第一驱动件411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X轴滑轨412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且在X轴方向上延伸,第一滑块413与X轴滑轨412滑动连接,X轴丝杆414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驱动件411,X轴丝杆414在X轴方向上延伸,X轴丝杆414螺纹穿接于第一滑块413,喷头组件420和涂料固化件500均与第一滑块413连接。第一驱动件411用于驱动X轴丝杆414旋转,以螺纹推动第一滑块413在X轴方向上移动。
X轴丝杆414转动将与第一滑块413之间产生螺纹推动作用,使得第一滑块413在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喷头组件420移动喷涂。第一驱动件411可以为电机。第一滑块413的一端与滑块本体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形成长条形的连接壁,喷头组件420和涂料固化件500分别与连接壁的两侧连接。在喷头组件420包括连接框421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壁上设置有螺孔,连接框421上设置有通孔,连接框421与连接壁通过螺栓连接。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还包括固化件支座510,固化件支座510呈板状结构,固化件支座510上设置有两个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设置有螺孔,涂料固化件500的外壳上设置有与连接柱上螺孔对应的通孔,固化件支座510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壁上,涂料固化件500嵌入连接柱之间,并通过螺栓与连接柱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8所示,旋转驱动组件300包括第一支撑架310、固定块320、第二驱动件330和联轴器340。第一支撑架31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固定块320与第一支撑架310连接,第二驱动件330与支撑组件200分别位于固定块320的相背两侧,固定块320上设置有贯通固定块320的通孔,联轴器340位于通孔内。第二驱动件330与固定块320连接,第二驱动件330的驱动轴插入通孔内并与联轴器340连接,支撑组件200上设置有连接头250,连接头250插入通孔内并与联轴器340连接。第二驱动件330用于驱动支撑组件200旋转。
第一支撑架310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间隔设置,第二驱动件330和固定块320均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块320的外轮廓为近似方形,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抵接固定块320相背两侧侧壁,并通过螺栓固定。固定块320有贯通X轴方向两端的通孔,第二驱动件330为电机,电机的转轴插入通孔内,并与支撑组件200上的连接头250在通孔内同轴连接,进而实现驱动支撑组件200旋转。一种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组件300还包括轴承350和轴承固定圈360,轴承350位于联轴器340的相背于电机的一侧,轴承的外圈与通孔的外壁抵接,轴承的内圈与联轴器340抵接,使得联轴器340轴向位置稳定,且不会影响联轴器340转动。轴承固定圈360位于轴承350相背于联轴器340的一侧,轴承固定圈360与固定块320连接,且与联轴器340的外圈抵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7-8所示,模型涂色装置还包括翻转驱动组件600。支撑组件200具有至少两个翻转位置,支撑组件200位于不同翻转位置时,待涂色模型900的旋转轴线与涂料固化件500的光线传播方向均呈不同角度。翻转驱动组件60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旋转驱动组件300与翻转驱动组件600连接。翻转驱动组件600用于驱动支撑组件200在至少两个翻转位置之间移动。
支撑组件200带动待涂色模型900翻转使得涂料固化件500的光线可以与待涂色模型900成多种角度照射。如在待涂色模型900包括凸起时,待涂色模型900翻转使得光线可以在凸起的多个角度照射凸起,使得涂料固化均匀,避免凸起的侧面树脂受到光照不足无法固化。一种实施方式中,涂料固化件500的光线竖直向下传播,待涂色模型900在竖直面内翻转,使得待涂色模型900的旋转轴线在竖直面内由水平到倾斜摆动,从而与光线成多种角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翻转驱动组件600包括第二支撑架610和第三驱动件620。第二支撑架61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第三驱动件620与第二支撑架610连接,旋转驱动组件300与第三驱动件620的输出端连接。第三驱动件620用于驱动旋转驱动组件300摆动,以使支撑组件200在至少两个翻转位置之间移动。
第三驱动件620为舵机,舵机包括两侧输出转轴,第一支撑架310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与两侧输出转轴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架610为U形支撑架,第二支撑架610通过螺栓固定在涂色装置主体100上,第二支撑架610相对两侧架体通过螺栓连接在舵机外壳的两侧。一种实施方式中,翻转驱动组件600还包括两个垫片630,垫片630包括中心连接孔和围绕中心连接孔周向设置的多个外周连接孔,垫片630通过中心连接孔与舵机的输出转轴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通过两个垫片630的外周连接孔与垫片630连接,起到增加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面积,保证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位置的稳定性,避免晃动的作用。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10所示,支撑组件200包括平台本体210、转动手柄220、第一压紧块230和第二压紧块240,平台本体210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压紧块230和第二压紧块240之间,平台本体210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待涂色模型900。转动手柄220与第一压紧块230活动穿接,且螺纹连接于第二压紧块240,转动手柄220用于旋转以使第一压紧块230和第二压紧块240夹紧平台本体210的第一端,平台本体210为3D打印机的打印平台。
前述支撑组件200上设置的连接头250位于第二压紧块240上,连接头250为杆状结构,设置于第二压紧块240相对应旋转驱动组件300一侧的侧壁上,以使得连接头250可以插入通孔内并与联轴器340连接。连接头250和第二压紧块240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二压紧块240的相背两侧分别还设置定位滑头241,第一压紧块230为U形块,第一压紧块230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定位滑头241相适配的豁口滑道231,定位滑头241滑动嵌入豁口滑道231中,在第一压紧块230和第二压紧块240相对移动时,定位滑头241与豁口滑道231相互作用,使得第一压紧块230和第二压紧块240仅在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上移动,而不会滑脱。如图9所示为第一压紧块230和第二压紧块240压紧平台本体210的状态,如图10所示为第一压紧块230和第二压紧块240松开平台本体210的状态。第一压紧块230上设置通孔,第二压紧块240上设置螺孔,转动手柄220穿过通孔后螺纹旋拧在螺孔内,通过转动转动手柄220,使得第一压紧块230和第二压紧块240靠近或远离,实现夹紧或松开平台本体210。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涂色装置主体100包括工作箱110,工作箱110包括外壁以及由外壁围合成的容纳腔,支撑组件200、旋转驱动组件300和喷涂机构400均位于容纳腔中。涂色装置主体100还包括收集槽120,工作箱110上设置有排出口111,排出口111位于工作箱110的底端,收集槽122与工作箱110连接,收集槽122的开口与排出口111相对应,收集槽122通过排出口111与容纳腔连通。外壁上设置有观察开口112,外壁上还设置有控制件112,控制件112与喷涂机构400连接,以控制喷涂机构400喷涂。
工作箱110的底端包括收纳腔,收集槽122与收纳腔的侧壁滑动连接,收集槽122可以收纳于收纳腔中,或者由收纳腔中移除,容纳腔通过排出口111与收纳腔连通。喷涂过程中,将收集槽122推入收纳腔中,多余的滴落的涂料将通过排出口111流入收集槽122,在喷涂结束后,拉出收集槽122,实现涂料的清理和回收。控制件112可以为触控面板,触控面板连接前述送料组件的泵、第一驱动件411、第二驱动件330、第三驱动件610和第四驱动件,以进行喷涂过程的控制,如开启喷涂和停止喷涂,以及喷头组件420和待涂色模型900移动的控制。储料件430可设置在工作箱110的顶板上,储料件430包括顶端开口,顶端开口向上设置,用于填充涂料。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模型涂色装置还包括升降组件700。升降组件70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旋转驱动组件300与升降组件700连接,升降组件700用于驱动旋转驱动组件300在竖直方向移动。升降组件700包括第四驱动件、Z轴滑轨720、第二滑块730和Z轴丝杆。第四驱动件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Z轴滑轨72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且在Z轴方向上延伸,第二滑块730与Z轴滑轨720滑动连接,Z轴丝杆的一端连接于第四驱动件,Z轴丝杆在Z轴方向上延伸,Z轴丝杆螺纹穿接于第二滑块730,旋转驱动组件300与第二滑块730连接。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Z轴丝杆旋转,以螺纹推动第二滑块730在Z轴方向上移动。Z轴方向为竖直方向。
第四驱动件为电机,在翻转驱动组件600包括第二支撑架610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架610与第二滑块730连接,第四驱动件驱动Z轴丝杆转动,通过螺纹推动作用,使得第二滑块73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翻转驱动组件600、旋转驱动组件300、支撑组件200和待涂色模型900同时上下移动。升降组件700实现可以根据待涂色模型900的大小进行待涂色模型900高度位置的调整,使得待涂色模型900的顶端与喷涂机构400的涂料出口424的距离适中,如待涂色模型900的体积较大,或者说待涂色模型900的外轮廓在垂直于X轴方向上的延伸范围较大时,可以降低待涂色模型900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型涂色装置,包括:支撑组件200,支撑组件200用于支撑待涂色模型900;旋转驱动组件300,旋转驱动组件300与支撑组件200连接;喷涂机构400,喷涂机构400包括涂料出口424,涂料出口424与支撑组件200相对应;
旋转驱动组件300用于驱动支撑组件200旋转,以使待涂色模型900的不同侧与喷涂机构400对应,喷涂机构400用于向待涂色模型900喷涂涂料。
其中,模型涂色装置还包括:涂色装置主体100,涂色装置主体100与喷涂机构400连接;涂料固化件500,涂料固化件50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涂料固化件500与支撑组件200相对应设置;旋转驱动组件300用于驱动支撑组件200旋转,以使待涂色模型900的不同侧与涂料固化件500对应,涂料固化件500用于固化涂料。
其中,喷涂机构400包括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和喷头组件420,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喷头组件420和涂料固化件500均与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连接;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用于驱动喷头组件420在X轴方向上移动,喷头组件420用于移动喷涂涂料。
其中,涂料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涂料,喷头组件420包括连接框421、至少一个喷嘴422、至少一个储料件430和送料组件,连接框421与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连接,至少一个喷嘴422在X轴方向上设置,且与连接框421连接;
储料件430、送料组件和喷嘴42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储料件43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送料组件分别与对应的储料件430和喷嘴422连接,任一储料件430用于存储一种颜色的涂料,送料组件用于向喷头组件420输送对应颜色的涂料;
涂料出口424位于待涂色模型900的上方,喷嘴422为空腔结构,包括位于顶端的涂料入口423和位于底端的涂料出口424,涂料入口423用于与送料组件连接,涂料出口424为长条形出口,涂料出口424在水平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与X轴方向垂直,涂料出口424用于淋喷涂料;至少一个储料件430用于存储涂料清洗液。
其中,X轴导向驱动组件410包括第一驱动件411、X轴滑轨412、第一滑块413和X轴丝杆414;第一驱动件411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X轴滑轨412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且在X轴方向上延伸,第一滑块413与X轴滑轨412滑动连接,X轴丝杆414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驱动件411,X轴丝杆414在X轴方向上延伸,X轴丝杆414螺纹穿接于第一滑块413,喷头组件420和涂料固化件500均与第一滑块413连接;第一驱动件411用于驱动X轴丝杆414旋转,以螺纹推动第一滑块413在X轴方向上移动。
其中,旋转驱动组件300包括第一支撑架310、固定块320、第二驱动件330和联轴器340;第一支撑架31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固定块320与第一支撑架310连接,第二驱动件330与支撑组件200分别位于固定块320的相背两侧,固定块320上设置有贯通固定块320的通孔,联轴器340位于通孔内;
第二驱动件330与固定块320连接,第二驱动件330的驱动轴插入通孔内并与联轴器340连接,支撑组件200上设置有连接头250,连接头250插入通孔内并与联轴器340连接;第二驱动件330用于驱动支撑组件200旋转。
其中,模型涂色装置还包括:翻转驱动组件600;支撑组件200具有至少两个翻转位置,支撑组件200位于不同翻转位置时,待涂色模型900的旋转轴线与涂料固化件500的光线传播方向均呈不同角度;翻转驱动组件60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旋转驱动组件300与翻转驱动组件600连接;
翻转驱动组件600用于驱动支撑组件200在至少两个翻转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翻转驱动组件600包括第二支撑架610和第三驱动件620;
第二支撑架61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第三驱动件620与第二支撑架610连接,旋转驱动组件300与第三驱动件620的输出端连接;第三驱动件620用于驱动旋转驱动组件300摆动,以使支撑组件200在至少两个翻转位置之间移动;翻转驱动组件600还包括垫片630,垫片630与第三驱动件620的输出端连接,旋转驱动组件300与垫片630连接。
其中,支撑组件200包括平台本体210、转动手柄220、第一压紧块230和第二压紧块240,平台本体210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压紧块230和第二压紧块240之间,平台本体210的第二端用于支撑待涂色模型900;
转动手柄220与第一压紧块230活动穿接,且螺纹连接于第二压紧块240,转动手柄220用于旋转以使第一压紧块230和第二压紧块240夹紧平台本体210的第一端,平台本体210为3D打印机的打印平台。
其中,涂色装置主体100包括工作箱110,工作箱110包括外壁以及由外壁围合成的容纳腔,支撑组件200、旋转驱动组件300和喷涂机构400均位于容纳腔中;
涂色装置主体100还包括收集槽120,工作箱110上设置有排出口111,排出口111位于工作箱110的底端,收集槽122与工作箱110连接,收集槽122的开口与排出口111相对应,收集槽122通过排出口111与容纳腔连通;
外壁上设置有观察开口112,外壁上还设置有控制件112,控制件112与喷涂机构400连接,以控制喷涂机构400喷涂。
其中,模型涂色装置还包括:升降组件700,
升降组件70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旋转驱动组件300与升降组件700连接,升降组件700用于驱动旋转驱动组件300在竖直方向移动;
升降组件700包括第四驱动件、Z轴滑轨720、第二滑块730和Z轴丝杆;
第四驱动件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Z轴滑轨720与涂色装置主体100连接,且在Z轴方向上延伸,第二滑块730与Z轴滑轨720滑动连接,Z轴丝杆的一端连接于第四驱动件,Z轴丝杆在Z轴方向上延伸,Z轴丝杆螺纹穿接于第二滑块730,旋转驱动组件300与第二滑块730连接;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Z轴丝杆旋转,以螺纹推动第二滑块730在Z轴方向上移动。Z轴方向为竖直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模型涂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待涂色模型;
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
喷涂机构,所述喷涂机构包括涂料出口,所述涂料出口与所述支撑组件相对应设置;
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旋转,以使所述待涂色模型的不同侧与所述喷涂机构对应,所述喷涂机构用于向所述待涂色模型喷涂涂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涂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涂色装置主体,所述涂色装置主体与所述喷涂机构连接;
涂料固化件,所述涂料固化件与所述涂色装置主体连接,所述涂料固化件与所述支撑组件相对应设置;
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旋转,以使所述待涂色模型的不同侧与所述涂料固化件对应,所述涂料固化件用于固化所述涂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涂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涂机构包括X轴导向驱动组件和喷头组件,所述X轴导向驱动组件与所述涂色装置主体连接,所述喷头组件和所述涂料固化件均与所述X轴导向驱动组件连接;
所述X轴导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喷头组件在X轴方向上移动,所述喷头组件用于移动喷涂所述涂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涂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料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涂料,所述喷头组件包括连接框、至少一个喷嘴、至少一个储料件和送料组件,所述连接框与所述X轴导向驱动组件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喷嘴在所述X轴方向上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框连接;
所述储料件、所述送料组件和所述喷嘴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储料件与所述涂色装置主体连接,所述送料组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储料件和所述喷嘴连接,任一所述储料件用于存储一种颜色的涂料,所述送料组件用于向所述喷头组件输送对应颜色的涂料;
所述涂料出口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所述喷嘴为空腔结构,包括位于顶端的涂料入口和位于底端的所述涂料出口,所述涂料入口用于与所述送料组件连接,所述涂料出口为长条形出口,所述涂料出口在水平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与所述X轴方向垂直,所述涂料出口用于淋喷所述涂料;
至少一个所述储料件用于存储涂料清洗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涂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X轴导向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X轴滑轨、第一滑块和X轴丝杆;
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涂色装置主体连接,所述X轴滑轨与所述涂色装置主体连接,且在所述X轴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X轴滑轨滑动连接,所述X轴丝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X轴丝杆在所述X轴方向上延伸,所述X轴丝杆螺纹穿接于所述第一滑块,所述喷头组件和所述涂料固化件均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X轴丝杆旋转,以螺纹推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X轴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涂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固定块、第二驱动件和联轴器;
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涂色装置主体连接,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块的相背两侧,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固定块的通孔,所述联轴器位于所述通孔内;
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轴插入通孔内并与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插入通孔内并与所述联轴器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涂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涂色装置还包括:
翻转驱动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具有至少两个翻转位置,所述支撑组件位于不同所述翻转位置时,所述待涂色模型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涂料固化件的光线传播方向均呈不同角度;
所述翻转驱动组件与所述涂色装置主体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与所述翻转驱动组件连接;
所述翻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在至少两个所述翻转位置之间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型涂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架和第三驱动件;
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涂色装置主体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驱动组件摆动,以使所述支撑组件在至少两个所述翻转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翻转驱动组件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与所述垫片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涂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平台本体、转动手柄、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所述平台本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压紧块和所述第二压紧块之间,所述平台本体的第二端用于支撑所述待涂色模型;
所述转动手柄与所述第一压紧块活动穿接,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压紧块,所述转动手柄用于旋转以使所述第一压紧块和所述第二压紧块夹紧所述平台本体的第一端;
其中,所述平台本体为3D打印机的打印平台。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涂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色装置主体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包括外壁以及由所述外壁围合成的容纳腔,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和所述喷涂机构均位于所述容纳腔中;
所述涂色装置主体还包括收集槽,所述工作箱上设置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位于所述工作箱的底端,所述收集槽与所述工作箱连接,所述收集槽的开口与所述排出口相对应,所述收集槽通过所述排出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所述外壁上设置有观察开口,所述外壁上还设置有控制件,所述控制件与所述喷涂机构连接,以控制所述喷涂机构喷涂;
和/或
所述模型涂色装置还包括升降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涂色装置主体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在竖直方向移动;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四驱动件、Z轴滑轨、第二滑块和Z轴丝杆;
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涂色装置主体连接,所述Z轴滑轨与所述涂色装置主体连接,且在Z轴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Z轴滑轨滑动连接,所述Z轴丝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驱动件,所述Z轴丝杆在所述Z轴方向上延伸,所述Z轴丝杆螺纹穿接于所述第二滑块,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
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Z轴丝杆旋转,以螺纹推动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Z轴方向上移动;
所述Z轴方向为竖直方向。
CN202222932627.3U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模型涂色装置 Active CN218876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2627.3U CN218876311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模型涂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2627.3U CN218876311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模型涂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6311U true CN218876311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39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32627.3U Active CN218876311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模型涂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6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20333A (en) Adhesive application apparatus
CN106827845B (zh) 一种3d曲面玻璃图案的印刷方法及装置
KR100985674B1 (ko) 액자코팅 장치
KR101443857B1 (ko) 이액형 차선 도색 장치 및 이액형 물질을 이용한 시공방법
CN101204690A (zh) 用于涂覆工件的设备和方法
CN106238256B (zh) 用于3d打印模型后处理的自动喷墨上色系统及上色方法
CN103691592A (zh) 一种树杆电线杆涂白机
RU2678393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декорированных плит на основе древес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 изготовленная из плиты на основе древес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панель, прежде всего половая панель, а также применение изготовленной этим способом плиты на основе древес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CN108940663A (zh) 一种全自动喷油喷漆智能控制系统
CN218876311U (zh) 一种模型涂色装置
CN1060972C (zh) 罐体焊缝的涂层方法及其装置
CN118024582A (zh) 一种模型涂色装置
JP2006255959A (ja) 光造形装置及び光造形方法
CN210815890U (zh) 一种旋转载物盘及其运用的自动喷涂设备
CN113939404B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及其一遍式喷墨打印方法
CN105944885A (zh) 迷彩自动喷涂装置及方法
KR102126332B1 (ko) 차선도색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기 위한 차량도색차량
CN114940017A (zh) 制作丝印网版采用的数码喷涂机
KR20040026480A (ko) 선체 외판 자동 도장 시스템
CN207951887U (zh) 一种高效精准的三轴自动上胶机
CN113840735A (zh) 用于打印基板的机器和使用所述机器打印基板的方法
CN1978070A (zh) 喷漆装置
JP4398662B2 (ja) 塗装用スプレーガン
CN114192302B (zh) 一种仿生鱼饵用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219706094U (zh) 一种粉末立体成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