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3140U - 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3140U
CN218873140U CN202223349848.4U CN202223349848U CN218873140U CN 218873140 U CN218873140 U CN 218873140U CN 202223349848 U CN202223349848 U CN 202223349848U CN 218873140 U CN218873140 U CN 218873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ore pulp
clear water
water pipeline
pulp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498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少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xi Longxin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nxi Longxin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xi Longxin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nxi Longxin M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498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3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3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3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涉及管路清污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矿浆管道,所述矿浆管道的上表面左侧后方设有冲洗清水管道的输出端,所述冲洗清水管道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矿浆管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前方,所述矿浆管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法兰,所述冲洗清水管道与所述矿浆管道的中轴线呈30°夹角,所述冲洗清水管道与所述连接法兰呈45°夹角,所述矿浆管道的下表面右端前侧设有排污管道,通过顶部特定角度的管道给入清水,由于是带有角度及管道切向给入的水流,水流会在管道及泵体内部产生循环旋转的水流,在圆筒形器壁限制下作回转运动,带动内部残余物料,至排污管口出,优化排料方式,排污效率和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清污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渣浆泵同泵池的连接处,多采用管道+阀门连接,在系统或泵出现故障时泵池侧阀门关闭,隔绝矿浆,同时打开连接管结构底部阀门,使泵体内及连接管内的矿浆自流入下部污水槽内。目前该结构在使用时,存在管道内部及泵体内部物料排放不净,短时间内恢复作业时影响较小,但长时间停滞时,会造成泵体内部及连接管道内部物料沉淀板结,形成堵塞,影响再次启动。严重时,会造成泵体及电机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该结构在使用时,存在管道内部及泵体内部物料排放不净,短时间内恢复作业时影响较小,但长时间停滞时,会造成泵体内部及连接管道内部物料沉淀板结,形成堵塞,影响再次启动。严重时,会造成泵体及电机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包括矿浆管道,所述矿浆管道的上表面左侧后方设有冲洗清水管道的输出端,所述冲洗清水管道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矿浆管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前方,所述矿浆管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法兰,所述冲洗清水管道与所述矿浆管道的中轴线呈30°夹角,所述冲洗清水管道与所述连接法兰呈45°夹角,所述矿浆管道的下表面右端前侧设有排污管道。
优选的,所述矿浆管道上与所述冲洗清水管道及所述排污管道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连接口,所述冲洗清水管道及所述排污管道通过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矿浆管道连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冲洗清水管道的输入端通过螺栓固定连通连接有清洁阀门,所述排污管道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通连接有排污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在连接管道上部,增设一根特定角度的切向带阀门的清水冲洗管,同时改变连接管道下部排污管位置及角度来解决该技术问题。本结构能够在系统或泵出现故障时,通过顶部特定角度的管道,给入清水,由于是带有角度及管道切向给入的水流,水流会在管道及泵体内部产生循环旋转的水流,在圆筒形器壁限制下作回转运动,带动内部残余物料,至排污管口出,排出物料。完成内部残余物料清除,优化排料方式,排污效率和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左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中:1-矿浆管道、2-冲洗清水管道、3-连接法兰、4-排污管道、5-连接口、6-清洁阀门、7-排污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包括矿浆管道1,所述矿浆管道1的上表面左侧后方设有冲洗清水管道2的输出端,所述冲洗清水管道2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矿浆管道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前方,所述矿浆管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法兰3,所述冲洗清水管道2与所述矿浆管道1的中轴线呈30°夹角,所述冲洗清水管道2与所述连接法兰3呈45°夹角,所述矿浆管道1的下表面右端前侧设有排污管道4。
使用时,通过连接法兰3将矿浆管道1与泵体连通连接,通过在矿浆管道1上部焊接清水冲洗管道2,并调整底部排污管道4的开口位置,实现清洁功能,在物料排放时,打开冲洗清水管道2,带有一定压力的水流,冲入矿浆管道1及泵体内部,由于入水管同管道相切并带有一定的角度,水流会在矿浆管道1管壁的作用下,在矿浆管道1内部形成旋转的水流,由于水流的冲击作用,物料随着水流在内部旋转,最终由排污管道4排出。
所述矿浆管道1上与所述冲洗清水管道2及所述排污管道4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连接口5,所述冲洗清水管道2及所述排污管道4通过所述连接口5与所述矿浆管道1连通连接,通过在矿浆管道1上设置连接口5,将冲洗清水管道2及排污管道4通过连接口5与矿浆管道1连通连接,并保证冲洗清水管道2及排污管道4与矿浆管道1连接处的顺畅性。
所述冲洗清水管道2的输入端通过螺栓固定连通连接有清洁阀门6,所述排污管道4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通连接有排污阀门7,通过在冲洗清水管道2的输入端设置清洁阀门6,控制冲洗清水是否流入到冲洗清水管道2的内部,对冲洗工序进行控制,通过在排污管道4的输出端设置排污阀门7,控制矿浆管道1内部污水是否通过排污管道4排出,对污水排放进行控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

1.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矿浆管道(1),所述矿浆管道(1)的上表面左侧后方设有冲洗清水管道(2)的输出端,所述冲洗清水管道(2)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矿浆管道(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前方,所述矿浆管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法兰(3),所述冲洗清水管道(2)与所述矿浆管道(1)的中轴线呈30°夹角,所述冲洗清水管道(2)与所述连接法兰(3)呈45°夹角,所述矿浆管道(1)的下表面右端前侧设有排污管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浆管道(1)上与所述冲洗清水管道(2)及所述排污管道(4)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连接口(5),所述冲洗清水管道(2)及所述排污管道(4)通过所述连接口(5)与所述矿浆管道(1)连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清水管道(2)的输入端通过螺栓固定连通连接有清洁阀门(6),所述排污管道(4)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通连接有排污阀门(7)。
CN202223349848.4U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 Active CN218873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9848.4U CN218873140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9848.4U CN218873140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3140U true CN218873140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2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49848.4U Active CN218873140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3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7499A (zh) 一种污水杂质打捞机
CN109126207B (zh) 一种报废汽车零部件回用清洁的废油回收系统
CN110812919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反冲洗装置
CN107130669A (zh) 智能坐便器的低压冲水系统
CN205412390U (zh) 一种排污水循环再利用自动清洗网式过滤器
CN103551041B (zh) 一种脉冲式反渗透膜离线清洗装置
CN218873140U (zh) 一种渣浆泵入料连接口快速清污结构
CN111424805B (zh) 一种污水管路防结垢的方法
CN210728814U (zh) 一种逆向反冲洗净水装置
CN206997201U (zh) 石头清洗装置
CN217773849U (zh) 一种石灰浆液新型传输系统
CN217896057U (zh) 一种便于压力筛轻渣排放的辅助装置
CN211886271U (zh) 一种陶瓷膜差速错流冲洗系统
CN219596031U (zh) 一种过滤器冲洗用固定装置
CN217724780U (zh) 一种中水过滤器
CN218712752U (zh) 用于水体净化处理的进水泵房进水口垃圾清理装置
CN113856321B (zh) 离心沉降和自清洁滤管组合式低洁净度压载水处理单元
CN212914635U (zh) 一种便于清理池体内壁的二沉池
CN208592983U (zh) 一种废旧塑料瓶回收清洗装置
CN110255788A (zh) 一种垃圾分拣预处理系统
CN219836185U (zh) 一种全自动反冲洗过滤设备
CN114481278B (zh) 一种用于电镀的多功能进排液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9783892U (zh)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降尘装置
CN219567646U (zh) 一种交错运行大流量循环的中水回用装置
CN209798914U (zh) 一种防堵下水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