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0551U - 水路组件及电动牙刷 - Google Patents

水路组件及电动牙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0551U
CN218870551U CN202222422137.9U CN202222422137U CN218870551U CN 218870551 U CN218870551 U CN 218870551U CN 202222422137 U CN202222422137 U CN 202222422137U CN 218870551 U CN218870551 U CN 218870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imiting
infusion tube
bracket
water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21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鑫鸿
老嘉雯
韦承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aosifang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Foshan Soul Kitc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aosifang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Foshan Soul Kit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aosifang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Foshan Soul Kitc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aosifang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221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0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0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0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路组件及电动牙刷。所述的水路组件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容置腔;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能相对所述壳体组件移动并至少形成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支架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架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支架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架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处;输液管组件,所述输液管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组件连接,所述输液管组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方便随时随地连接接水装置、使用便利的水路组件及电动牙刷。

Description

水路组件及电动牙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路组件及电动牙刷。
背景技术
电动牙刷属于清洁牙刷的工具,电动牙刷通常通过电机的快速旋转或震动使刷头产生高频震动,瞬间将牙膏分解成细微泡沫,深入清洁牙缝,并对牙龈组织产生按摩效果。
目前大部分的电动牙刷只有刷牙而没有设置自动冲牙漱口的功能,牙缝中的食物残渣不能很好地被冲刷出来,导致口腔清洁不彻底。而部分的电动牙刷虽然也带有冲牙的功能,但是没有设置与冲牙管路连接的接水装置,冲牙时需要外接其他装置,导致电动牙刷的使用场所受限,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方便随时随地连接接水装置、使用便利的水路组件及电动牙刷。
一种水路组件,所述的水路组件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容置腔;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能相对所述壳体组件移动并至少形成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支架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架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支架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架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处;输液管组件,所述输液管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组件连接,所述输液管组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装置连接。
本申请公开的水路组件包括壳体组件、支架组件和输液管组件,其中壳体组件上设置容置腔,容置腔可以用于盛装液体。支架组件连接输液管组件,支架组件能设置在壳体组件上,或支架组件能与支架组件分离并放置于容置腔内。在支架组件的重力作用下,支架组件连通输液管组件的部分能没入容置腔的液体中。输液管组件的另一端能与用水装置连通,并通过输液管组件将容置腔内的液体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用水装置上。上述的水路组件液体输送结构简单,水路组件的携带方便,使用便捷,灵活性高。
可选地,输液管组件的数量为多组,多组输液管组件分别与支架组件连接,从而使多组输液管组件分别连接不同的外部装置,进一步提高水路组件的使用便利性和高效性。
可选地,输液管组件的数量为多组,支架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架组件能分别位于壳体组件上,多组输液管组件分别与多个支架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至少其中一个上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支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架组件位于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上。
上述的水路组件进一步限定了:壳体组件可拆卸地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上壳体和/或下壳体上设有容置腔,或上壳体与下壳体围合形成容置腔。通过将壳体组件设置为包括可拆卸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形式,可以方便支架组件、输液管组件以及外部装置存放于壳体组件的容置腔内,并且在需要向外部装置输送液体时,只要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分离,将支架组件、输液管组件以及外部装置取出,并向容置腔内倒入液体,并将支架组件和输液管组件没入液体中,并将输液管组件的一端与外部装置连接,即可将容置腔内的液体输送至外部装置中。因此,上述的结构一方面能够对支架组件、输液管组件以及外部装置形成更好的存放环境,防尘防污染。另一方面还提高了水路组件的使用便利性,避免受使用场所的位置限制,灵活性和实用性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支架组件相适配,所述支架组件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卡合连接。
上述的水路组件进一步限定了:下壳体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当支架组件设置在下壳体上时,支架组件能卡合于第一限位槽处,从而提高支架组件放置位置的稳定性,提高水路组件的结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液管组件包括输液软管、进液接头以及出液接头,所述输液软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接头连接,所述输液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接头连接,所述支架组件上形成有安装口,所述输液管组件的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口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进液接头与所述安装口处的支架组件抵接。
上述的水路组件进一步限定了:输液管组件中输液软管的一端连接进液接头,输液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出液接头,所述输液软管部分能插入支架组件的安装口处,同时进液接头部分卡在安装口上,并与安装口处的支架组件抵接,从而完成输液管组件在支架组件上的安装固定。上述结构能够方便输液软管的拆卸与安装,方便水路组件的清洁与维护。
可选地,进液接头与支架组件固定连接,从而提高输液管组件与支架组件的连接稳定性,提高水路组件的结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件以及所述第二限位件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连接件的至少其中一侧配合形成第二限位槽,所述输液管组件至少部分能夹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处。
上述的水路组件进一步限定了:支架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连接件,连接件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连接。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与连接件的其中一侧配合形成第二限位槽,输液管组件的输液软管部分能环绕在连接件的外周,并且输液管组件架设在第二限位槽处,从而方便输液管组件收纳于支架组件上。可选地,连接件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分别形成第二限位槽,从而在输液管组件缠绕在连接件上时,输液管组件在连接件上更好地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连接件的至少其中一端配合形成第三限位槽,所述输液管组件的部分能卡合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处。
上述的水路组件进一步限定了: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与连接件的其中一端配合形成第三限位槽,输液管组件在缠绕在连接件上时,输液软管能卡合于第三限位槽处,从而使输液管组件的收纳更稳固。可选地,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配合形成第三限位槽,从而在输液管组件缠绕在连接件上时,输液管组件在连接件上更好地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凸筋,所述第一限位凸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限位凸筋在所述第三限位槽的槽壁上相对设置。
上述的水路组件进一步限定了:第三限位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筋,第一限位凸筋在第三限位槽槽壁上相对设置。当输液软管卡合于第三限位槽处时,由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所形成的第三限位槽的槽壁由于弹性形变而撑开,输液软管能顺利卡入第三限位槽处,输液软管进入第三限位槽处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复位,此时输液软管能与第一限位凸筋抵接,第一限位凸筋对输液软管进行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的腔底壁上形成有第二限位凸筋,所述第三限位槽能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筋卡合连接。
上述的水路组件进一步限定了:容置腔的腔底壁上形成第二限位凸筋,支架组件放置在壳体组件的容置腔时,支架组件的第三限位槽能卡在第二限位凸筋上,从而使支架组件更好地竖立在容置腔内,使输液管组件能更稳定地向外部设备输送液体。
一种电动牙刷,包括:牙刷本体,所述牙刷本体能用于冲洗牙齿;如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水路组件,所述牙刷本体能与所述输液管组件连接;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设置在所述牙刷本体上,所述泵体组件用于与所述水路组件配合向所述牙刷本体输送液体。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电动牙刷。本申请的电动牙刷通过设置前述任意一项的水路组件,能够方便牙刷本体上的冲洗头部件能随时随地与液体连通而进行牙齿的冲洗,提高了电动牙刷的使用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牙刷本体上设有连接接头,所述出液接头能与所述连接接头连接。
上述的电动牙刷进一步限定了:在牙刷本体上设有连接接头,出液接头能够与连接接头连接,从而使出液接头与牙刷本体更稳定的连通,提高电动牙刷液体输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水路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水路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水路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支架组件与输液管组件的配合关系图;
图5为支架组件的结构图之一;
图6为支架组件的结构图之二;
图7为支架组件的结构图之三;
图8为电动牙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00水路组件,
1壳体组件,11上壳体,12下壳体,
101容置腔,102第一限位槽;
2支架组件,21第一限位件,22第二限位件,23连接件,24第一限位凸筋,201安装口,202第二限位槽,203第三限位槽;
3输液管组件,31输液软管,32进液接头,33出液接头;
100牙刷本体,1001连接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水路组件及电动牙刷。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路组件,水路组件包括:壳体组件1,壳体组件1内设有容置腔101;支架组件2,支架组件2能相对壳体组件1移动并至少形成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支架组件2位于第一位置时,支架组件2位于壳体组件1上,支架组件2位于第二位置时,支架组件2位于容置腔101处;输液管组件3,输液管组件3的一端与支架组件2连接,输液管组件3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装置连接。
本申请公开的水路组件包括壳体组件1、支架组件2和输液管组件3,其中壳体组件1上设置容置腔101,容置腔101可以用于盛装液体。支架组件2连接输液管组件3,支架组件2能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或支架组件2能与支架组件2分离并放置于容置腔101内。在支架组件2的重力作用下,支架组件2连通输液管组件3的部分能没入容置腔101的液体中。输液管组件3的另一端能与用水装置连通,并通过输液管组件3将容置腔101内的液体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用水装置上。上述的水路组件液体输送结构简单,水路组件的携带方便,使用便捷,灵活性高。
可选地,输液管组件3的数量为多组,多组输液管组件3分别与支架组件2连接,从而使多组输液管组件3分别连接不同的外部装置,进一步提高水路组件的使用便利性和高效性。
可选地,输液管组件3的数量为多组,支架组件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架组件2能分别位于壳体组件1上,多组输液管组件3分别与多个支架组件2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壳体组件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可拆卸连接,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至少其中一个上形成容置腔101,支架组件2位于第一位置时,支架组件2位于上壳体11或下壳体12上。
上述的水路组件进一步限定了:壳体组件1可拆卸地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且上壳体11和/或下壳体12上设有容置腔101,或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围合形成容置腔101。通过将壳体组件1设置为包括可拆卸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形式,可以方便支架组件2、输液管组件3以及外部装置存放于壳体组件1的容置腔101内,并且在需要向外部装置输送液体时,只要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分离,将支架组件2、输液管组件3以及外部装置取出,并向容置腔101内倒入液体,并将支架组件2和输液管组件3没入液体中,并将输液管组件3的一端与外部装置连接,即可将容置腔101内的液体输送至外部装置中。因此,上述的结构一方面能够对支架组件2、输液管组件3以及外部装置形成更好的存放环境,防尘防污染。另一方面还提高了水路组件的使用便利性,避免受使用场所的位置限制,灵活性和实用性更高。
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2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102,第一限位槽102与支架组件2相适配,支架组件2能与第一限位槽102卡合连接。
上述的水路组件进一步限定了:下壳体12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102,当支架组件2设置在下壳体12上时,支架组件2能卡合于第一限位槽102处,从而提高支架组件2放置位置的稳定性,提高水路组件的结构可靠性。
如图4、图6、图7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输液管组件3包括输液软管31、进液接头32以及出液接头33,输液软管31的一端与进液接头32连接,输液软管31的另一端与出液接头33连接,支架组件2上形成有安装口201,输液管组件3的部分穿过安装口201设置在支架组件2上,进液接头32与安装口201处的支架组件2抵接。
上述的水路组件进一步限定了:输液管组件3中输液软管31的一端连接进液接头32,输液软管31的另一端连接出液接头33,输液软管31部分能插入支架组件2的安装口201处,同时进液接头32部分卡在安装口201上,并与安装口201处的支架组件2抵接,从而完成输液管组件3在支架组件2上的安装固定。上述结构能够方便输液软管31的拆卸与安装,方便水路组件的清洁与维护。
可选地,进液接头32与支架组件2固定连接,从而提高输液管组件3与支架组件2的连接稳定性,提高水路组件的结构可靠性。
如图4至图7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架组件2包括第一限位件21、第二限位件22以及连接件23,连接件23分别与第一限位件21以及第二限位件22连接,第一限位件21与第二限位件22位于连接件23的相对两侧,第一限位件21、第二限位件22与连接件23的至少其中一侧配合形成第二限位槽202,输液管组件3至少部分能夹设在第二限位槽202处。
上述的水路组件进一步限定了:支架组件2包括第一限位件21、第二限位件22以及连接件23,连接件23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限位件21以及第二限位件22连接。第一限位件21、第二限位件22与连接件23的其中一侧配合形成第二限位槽202,输液管组件3的输液软管31部分能环绕在连接件23的外周,并且输液管组件3架设在第二限位槽202处,从而方便输液管组件3收纳于支架组件2上。可选地,连接件23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限位件21以及第二限位件22分别形成第二限位槽202,从而在输液管组件3缠绕在连接件23上时,输液管组件3在连接件23上更好地固定。
如图4、图6、图7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21、第二限位件22与连接件23的至少其中一端配合形成第三限位槽203,输液管组件3的部分能卡合于第三限位槽203处。
上述的水路组件进一步限定了:第一限位件21、第二限位件22与连接件23的其中一端配合形成第三限位槽203,输液管组件3在缠绕在连接件23上时,输液软管31能卡合于第三限位槽203处,从而使输液管组件3的收纳更稳固。可选地,连接件2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件21以及第二限位件22配合形成第三限位槽203,从而在输液管组件3缠绕在连接件23上时,输液管组件3在连接件23上更好地固定。
如图4、图6、图7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限位槽203的槽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凸筋24,第一限位凸筋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凸筋24在第三限位槽203的槽壁上相对设置。
上述的水路组件进一步限定了:第三限位槽203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筋24,第一限位凸筋24在第三限位槽203槽壁上相对设置。当输液软管31卡合于第三限位槽203处时,由第一限位件21与第二限位件22所形成的第三限位槽203的槽壁由于弹性形变而撑开,输液软管31能顺利卡入第三限位槽203处,输液软管31进入第三限位槽203处时,第一限位件21与第二限位件22复位,此时输液软管31能与第一限位凸筋24抵接,第一限位凸筋24对输液软管31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容置腔101的腔底壁上形成有第二限位凸筋,第三限位槽203能与第二限位凸筋卡合连接。
上述的水路组件进一步限定了:容置腔101的腔底壁上形成第二限位凸筋,支架组件2放置在壳体组件1的容置腔101时,支架组件2的第三限位槽203能卡在第二限位凸筋上,从而使支架组件2更好地竖立在容置腔101内,使输液管组件3能更稳定地向外部设备输送液体。
一种电动牙刷,如图8所示,包括:牙刷本体100,牙刷本体100能用于冲洗牙齿;如前述任意一项的水路组件200,牙刷本体100能与输液管组件3连接;泵体组件,泵体组件设置在牙刷本体100上,泵体组件用于与水路组件200配合向牙刷本体100输送液体。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电动牙刷。本申请的电动牙刷通过设置前述任意一项的水路组件200,能够方便牙刷本体100上的冲洗头部件能随时随地与液体连通而进行牙齿的冲洗,提高了电动牙刷的使用便利性。
如图8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牙刷本体100上设有连接接头1001,出液接头33能与连接接头1001连接。
上述的电动牙刷进一步限定了:在牙刷本体100上设有连接接头1001,出液接头33能够与连接接头1001连接,从而使出液接头33与牙刷本体100更稳定的连通,提高电动牙刷液体输送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水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路组件包括:
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内设有容置腔(101);
支架组件(2),所述支架组件(2)能相对所述壳体组件(1)移动并至少形成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支架组件(2)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架组件(2)位于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支架组件(2)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架组件(2)位于所述容置腔(101)处;
输液管组件(3),所述输液管组件(3)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组件(2)连接,所述输液管组件(3)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2)的至少其中一个上形成所述容置腔(101),所述支架组件(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架组件(2)位于所述上壳体(11)或所述下壳体(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102),所述第一限位槽(102)与所述支架组件(2)相适配,所述支架组件(2)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02)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组件(3)包括输液软管(31)、进液接头(32)以及出液接头(33),所述输液软管(31)的一端与所述进液接头(32)连接,所述输液软管(31)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接头(33)连接,所述支架组件(2)上形成有安装口(201),所述输液管组件(3)的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口(201)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2)上,所述进液接头(32)与所述安装口(201)处的支架组件(2)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2)包括第一限位件(21)、第二限位件(22)以及连接件(23),所述连接件(23)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件(21)以及所述第二限位件(22)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21)与所述第二限位件(22)位于所述连接件(23)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限位件(21)、所述第二限位件(22)与所述连接件(23)的至少其中一侧配合形成第二限位槽(202),所述输液管组件(3)至少部分能夹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槽(202)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1)、所述第二限位件(22)与所述连接件(23)的至少其中一端配合形成第三限位槽(203),所述输液管组件(3)的部分能卡合于所述第三限位槽(203)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槽(203)的槽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凸筋(24),所述第一限位凸筋(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限位凸筋(24)在所述第三限位槽(203)的槽壁上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01)的腔底壁上形成有第二限位凸筋,所述第三限位槽(203)能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筋卡合连接。
9.一种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包括:
牙刷本体(100),所述牙刷本体(100)能用于冲洗牙齿;
如权利要求4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水路组件(200),所述牙刷本体(100)能与所述输液管组件(3)连接;
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设置在所述牙刷本体(100)上,所述泵体组件用于与所述水路组件(200)配合向所述牙刷本体(100)输送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刷本体(100)上设有连接接头(1001),所述出液接头(33)能与所述连接接头(1001)连接。
CN202222422137.9U 2022-09-13 2022-09-13 水路组件及电动牙刷 Active CN218870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2137.9U CN218870551U (zh) 2022-09-13 2022-09-13 水路组件及电动牙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2137.9U CN218870551U (zh) 2022-09-13 2022-09-13 水路组件及电动牙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0551U true CN218870551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1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2137.9U Active CN218870551U (zh) 2022-09-13 2022-09-13 水路组件及电动牙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05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70551U (zh) 水路组件及电动牙刷
CN211156420U (zh) 泵密封结构以及口腔清洁装置
CN211271296U (zh) 便携式冲牙器
CN109700556A (zh) 全自动电动牙刷
CN209490119U (zh) 一种口腔清理装置
CN211381891U (zh) 一种口腔清洁装置
CN211156421U (zh) 一种泵密封结构以及口腔清洁装置
CN215228680U (zh) 一种便携式洗牙器
CN216364947U (zh) 洗地机的充电座和具有其的洗地机总成
RU2002121901A (ru) Пароструй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ылесоса
CN213909946U (zh) 一种家用厨房刀具收纳装置
WO2019109486A1 (zh) 全自动智能牙刷
CN211156402U (zh) 一种储液结构以及口腔清洁装置
CN215688635U (zh) 一种电动水压冲洗式漱口装置
CN210784793U (zh) 电动牙刷
CN218251875U (zh) 超声清洗设备
CN211381892U (zh) 一种管路连接结构以及口腔清洁装置
CN109316258A (zh) 一种口腔清理装置
CN211409474U (zh) 一种洗牙机
CN216256917U (zh) 一种蒸汽式清洗机
CN218128842U (zh) 口腔护理设备
CN220832848U (zh) 一种弯曲式电动发泡沐浴具
CN218474662U (zh) 洗刷牙一体装置
CN219206185U (zh) 清洁刷
CN214285254U (zh) 一种新型冲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