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7604U - 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7604U
CN218867604U CN202222713616.6U CN202222713616U CN218867604U CN 218867604 U CN218867604 U CN 218867604U CN 202222713616 U CN202222713616 U CN 202222713616U CN 218867604 U CN218867604 U CN 218867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imping
station
radio frequency
positioning
frequency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136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彪
朱万双
谢光炜
曾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136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7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7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7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属于射频连接器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转盘机构、定位机构和工位。转盘机构位于工作台上且可相对于工作台旋转;定位机构沿转盘机构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在转盘机构上,每个定位机构均包括第一定位组件;工位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位于转盘机构的外侧,工位与定位机构一一对应,并且每个定位机构能够在转盘机构的驱动下转动至与下一个工位相对应。由此,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能够依次进入多个工位被机器加工处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提升生产质量。

Description

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连接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连接器可定义为装接在电缆或设备上,供传输线系统电连接的可分离元件。射频连接器通常包括:外导体、内导体、带胶热缩套管和同轴线缆,在生产制造时,内导体需要安装在外导体的内部,外导体需要与同轴线缆的编织层焊接在一起,带胶热缩套管则会在加热后包裹住外导体和同轴线缆的焊接点位。
现有技术中,射频连接器需要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在多个不同工位依次完成不同的加工处理,例如,在压接工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使用压接气缸将内导体压接至外导体中,在焊接工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使用高频感应焊接或电阻焊焊接外导体,在加热工位需要工作人员手持热风枪加热带胶热缩套管,在多个工位之间还需要人工转运,同时工作人员的效率和生产水平存在差异,使得射频连接器的生产效率较低,而且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地控制。
也就是说,现有的采取手工生产射频连接器的方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而且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工生产射频连接器时存在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缺陷,通过将多个工艺流程集成到同一个工作台上,并采用机器操作代替人工操作,实现射频连接器的高效生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
工作台;
转盘机构,所述转盘机构位于所述工作台上且可相对于所述工作台旋转;
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沿所述转盘机构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转盘机构上,每个所述定位机构均包括第一定位组件;
工位,所述工位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转盘机构的外侧,所述工位与所述定位机构一一对应,并且每个所述定位机构能够在所述转盘机构的驱动下转动至与下一个所述工位相对应;
其中,所述工位包括沿所述转盘机构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
所述第一工位设置有第一压接机构,所述第二工位设置有第一焊接机构,所述第三工位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四工位设置有第一热风机构,所述第一压接机构、所述第一焊接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一热风机构能够对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上的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加工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所述工位还包括启动工位和辅助工位,其中,在所述转盘机构的周向方向上,所述启动工位位于所述第一工位远离所述第二工位的一侧,所述辅助工位位于所述第四工位远离所述第三工位的一侧,
每个所述定位机构还均包括第二定位组件,所述启动工位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工位设置有第二热风机构,所述第四工位设置有第二压接机构,所述辅助工位设置有第二焊接机构,所述第二压接机构、所述第二焊接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热风机构能够对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上的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加工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组件沿所述转盘机构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定位工装、工装支架、套管夹爪以及导向夹爪,其中,
所述定位工装固定至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所述工装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另一端沿所述工作台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套管夹爪和所述导向夹爪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工装支架上,并且所述套管夹爪在所述工作台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导向夹爪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所述第一压接机构和所述第二压接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压接组件和压合组件,其中,
所述压接组件包括:压接支架、压接伸缩气缸、压接导向滑轨和压接限位板,所述压接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所述压接伸缩气缸和所述压接导向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压接支架上,所述压接限位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压接导向滑轨上,所述压接限位板与所述压接伸缩气缸连接,所述压接伸缩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压接限位板朝向所述定位机构移动,并且当所述压接限位板移动至预定压接位置后,所述压接限位板的端部能够到达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外导体的上方;
所述压合组件包括:顶升气缸和抵接头,所述顶升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底部,所述抵接头与所述顶升气缸连接,所述顶升气缸能够驱动所述抵接头沿所述工作台的高度方向朝向所述定位机构移动,并且当所述抵接头移动至预定压合位置后,所述抵接头的端部能够抵接至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内导体,并使得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内导体进入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外导体的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所述第一焊接机构和所述第二焊接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焊接滑轨、外导焊接组件和送锡组件,其中,
所述焊接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所述外导焊接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焊接滑轨上并能够朝向所述定位机构移动,并且当所述外导焊接组件移动至预定焊接位置后,所述外导焊接组件能够对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上的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外导体和同轴线缆进行焊接处理,所述送锡组件与所述外导焊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送锡组件能够在所述外导焊接组件进行焊接处理时提供锡丝。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横向伸缩气缸、纵向伸缩气缸、套管夹爪和导向夹爪,其中,
所述横向伸缩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所述纵向伸缩气缸连接至所述横向伸缩气缸,所述横向伸缩气缸能够驱动所述纵向伸缩气缸朝向所述定位机构移动,所述套管夹爪和所述导向夹爪均设置在所述纵向伸缩气缸上,所述纵向伸缩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套管夹爪沿所述工作台的高度方向移动,当所述横向伸缩气缸将所述纵向伸缩气缸移动至预定夹持位置之后,所述套管夹爪能够夹持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带胶热缩套管,并且所述纵向伸缩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套管夹爪沿所述工作台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动,所述导向夹爪能够对所述带胶热缩套管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所述套管夹爪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线缆夹臂和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驱动两个所述线缆夹臂相互靠近或者相互分离,两个所述线缆夹臂在相互靠近后能够夹持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带胶热缩套管;
所述导向夹爪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套管夹臂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驱动两个所述套管夹臂相互靠近或者相互分离,两个所述套管夹臂在相互靠近后能够形成对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带胶热缩套管起引导作用的管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所述第一热风机构和所述第二热风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热风枪、前后移动气缸、上下移动气缸和角度调节器,其中,
所述前后移动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所述上下移动气缸与所述前后移动气缸固定连接,所述前后移动气缸能够驱动所述上下移动气缸朝向所述定位机构移动,所述角度调节器与所述上下移动气缸固定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气缸能够驱动所述角度调节器沿所述工作台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热风枪固定连接至所述角度调节器,所述角度调节器能够调节所述热风枪朝向所述定位机构的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所述启动工位设置有第一启停机构,所述第三工位设置有第二启停机构,所述第一启停机构和所述第二启停机构均与所述转盘机构电连接,并能够控制所述转盘机构的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中,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能够安装在定位机构上,转盘机构能够驱动定位机构转动,使得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能够依次进入多个工位被加工处理,而且采用机器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既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提升产品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中定位机构的第一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中第一压接机构的压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中第一压接机构的压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中第一焊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所示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中第一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所示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中第一热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工作台;200、转盘机构;300、定位机构;310、第一定位组件;311、定位工装;312、工装支架;313、套管夹爪;314、导向夹爪;320、第二定位组件;410、第一压接机构;411、压接支架;412、压接伸缩气缸;413、压接导向滑轨;414、压接限位板;415、顶升气缸;416、抵接头;420、第二压接机构;510、第一焊接机构;511、焊接滑轨;512、外导焊接组件;513、送锡组件;520、第二焊接机构;610、第一夹持机构;611、横向伸缩气缸;612、纵向伸缩气缸;613、套管夹爪;614、导向夹爪;620、第二夹持机构;710、第一热风机构;711、热风枪;712、前后移动气缸;713、上下移动气缸;714、角度调节器;720、第二热风机构;810、第一启停机构;820、第二启停机构;901、外导体;902、内导体;903、带胶热缩套管;904、同轴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射频连接器的自动化生产,其既能够提高射频连接器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射频连接器的生产质量。下面结合图1-图9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工作台100、转盘机构200、定位机构300和工位。
示例性地,工作台100为支撑平台,用于加工射频连接器的机构均设置在该工作台上。
转盘机构200位于工作台100上,且可相对于工作台100旋转。
示例性地,转盘机构200设置在工作台100的顶部,转盘机构200能够绕平行于工作台100的高度方向的旋转轴转动。转盘机构200能够在生产射频连接器的过程中移动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
定位机构300沿转盘机构20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在转盘机构200上,每个定位机构300均包括第一定位组件310。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能够安装在第一定位组件310上。
工位设置在工作台100上并位于转盘机构200的外侧,工位与定位机构300一一对应,并且每个定位机构300能够在转盘机构200的驱动下转动至与下一个工位相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个工位能够与其中一个定位机构300相对应,而且每一个工位均设置有能够对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加工处理的机构。当其中一个定位机构300上的射频连接器被当前所对应的工位上的机构加工处理完成之后,转盘机构200可以进行转动,以使得当前的定位机构300转动至与下一个工位相对应,以便于让下一个工位上的机构对该定位机构300上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加工处理。
具体地,工位包括沿转盘机构200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
其中,第一工位设置有第一压接机构410,第二工位设置有第一焊接机构510,第三工位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610,第四工位设置有第一热风机构710,第一压接机构410、第一焊接机构510、第一夹持机构610和第一热风机构710能够对安装在第一定位组件310上的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加工处理。
可以理解,如图9所示,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导体901、内导体902、带胶热缩套管903和同轴线缆904,同轴线缆904包括线芯和编织层,编织层套设在线芯的外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同轴线缆904的线芯通过预制焊接的方式与内导体902提前固定在一起,借助本实施方式中的装置,对射频连接器的生产步骤主要包括:将内导体902与外导体901通过压合进行固定;将外导体901与同轴线缆904的编织层通过焊接进行固定;对带胶热缩套管903进行加热,使其包裹住外导体901和同轴线缆904的焊接点位,以便于保护外导体901和同轴线缆904,避免该两者之间的焊点出现损坏,同时防止线缆破损。
在实际生产中,对于安装在第一定位组件310上的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而言,工作人员可以将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安装在第一定位组件310上,或者也可以借助自动化设备将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安装在第一定位组件310上,当安装完毕之后,第一工位的第一压接机构410能够对第一定位组件310上的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压接处理,使得射频连接器的内导体902压接至外导体901中,当压接处理完毕之后,转盘机构200带动定位机构300转动;接着,第二工位的第一焊接机构510能够对来自第一工位并经由第一压接机构410处理后的工件进行超高频感应焊接处理,使得射频连接器的外导体901与同轴线缆904的编织层焊接在一起,当焊接处理完毕之后,转盘机构200带动定位机构300转动;之后,第三工位的第一夹持机构610能够对来自第二工位并经由第一焊接机构510处理后的工件进行夹持处理,使得同轴线缆904上套设的带胶热缩套管903移动至外导体901与同轴线缆904的焊接点位,当夹持处理完毕之后,转盘机构200带动定位机构300转动;再之后,第四工位的第一热风机构710能够对来自第三工位并经由第一夹持机构610处理后的工件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带胶热缩套管903被加热后能够包裹焊接点位,当加热处理完毕之后,加工完毕的射频连接器可以从第一定位组件310上取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位还包括启动工位和辅助工位,其中,在转盘机构200的周向方向上,启动工位位于第一工位远离第二工位的一侧,辅助工位位于第四工位远离第三工位的一侧。此时,工作人员或者自动化设备可以在启动工位上将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安装至第一定位组件310上,等待安装完毕之后,转盘机构200再带动定位机构300转动,使得安装有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第一定位组件310到达第一工位,以便于第一工位的第一压接机构410对第一定位组件310上的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压接处理。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启动工位、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辅助工位沿转盘机构20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定位机构300还均包括第二定位组件320,并且,启动工位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620,第一工位设置有第二热风机构720,第四工位设置有第二压接机构420,辅助工位设置有第二焊接机构520,第二压接机构420、第二焊接机构520、第二夹持机构620和第二热风机构720能够对安装在第二定位组件320上的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加工处理。
对于第二定位组件320上的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而言,可以在第三工位或者第四工位以人工安装或者自动化设备安装的方式将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安装至第二定位组件320上,其之后的加工流程以及运行轨迹与第一定位组件310上的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对该射频连接器具体进行加工处理的机构所处的工位不同,为了简洁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所有的第一定位组件310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加工机构可以形成为一条生产线,所有的第二定位组件320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加工机构可以形成为另一个生产线。在实际中,可以根据产能需求选择其中一个生产线进行生产,也可以启动两条生产线进行同时生产。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的同一个工位同时加工多个工件,提高生产效率,第一定位组件3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第二定位组件320的数量也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定位组件310和至少两个第二定位组件320沿转盘机构20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由此,当多个第一定位组件310或者多个第二定位组件320转动至其中一个工位时,加工机构能够同时对多个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加工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组件310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定位组件3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定位组件310和两个第二定位组件320沿转盘机构20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组件310和第二定位组件320均能够装夹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因此,第一定位组件310和第二定位组件320的结构可以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组件310和第二定位组件320的结构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安装位置和加工需求,第一定位组件310和第二定位组件320的结构可以不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定位组件310包括:定位工装311、工装支架312、套管夹爪313以及导向夹爪314。
其中,定位工装311固定至工作台100的顶部,工装支架312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工作台100的顶部,另一端沿工作台100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设置,套管夹爪313和导向夹爪314均固定设置在工装支架312上,并且套管夹爪313在工作台的高度方向上位于导向夹爪314的下方。
在实际生产中,工作人员可以将射频连接器的内导体902和外导体901依次放置在定位工装311上,定位工装311能够对射频连接器的外导体901进行精准定位。套管夹爪313可以夹持射频连接器的同轴线缆904,以沿周向固定同轴线缆904,使得同轴线缆904仅可以上下移动。同轴线缆904套设有带胶热缩套管903,导向夹爪314可以夹持带胶热缩套管903,以避免带胶热缩套管903在转盘机构200转动过程中向下掉落,影响其他机构的作业。其中,由于外导体901还需要与同轴线缆904的编织层进行焊接,因此,带胶热缩套管903的位置靠上,并远离焊接点位,以便于为焊接处理预留足够的空间。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定位组件310和两个第二定位组件320均可以同时设置在同一个支撑板上,再通过该支撑板固定至转盘机构200。而且,为了对同轴线缆904进行有效地固定,套管夹爪313的数量为两个。此外,为了方便后续移动带胶热缩套管903,导向夹爪314设置在该两个套管夹爪313的下方。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安装需求,还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套管夹爪313。
可以理解,能够将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安装至第一定位组件310的工位可以是启动工位或者第一工位,能够将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安装至第二定位组件320的工位可以是第三工位或者第四工位。
进一步地,第一压接机构410和第二压接机构420均能够将射频连接器的内导体902压接至外导体901的内部。因此,第一压接机构410和第二压接机构420的结构可以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压接机构410和第二压接机构420的结构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安装位置和加工需求,第一压接机构410和第二压接机构420的结构可以不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压接机构410包括:压接组件和压合组件。
其中,压接组件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00的顶部,其能够限制射频连接器的外导体901向上移动,压合组件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00的底部,其能够推动射频连接器的内导体902向上移动,使得内导体902与外导体901相互接合,并让内导体902到达外导体901内部的指定深度,以便于完成内导体和外导体的压接配合。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压接组件包括:压接支架411、压接伸缩气缸412、压接导向滑轨413和压接限位板414,压接支架41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00的顶部,压接伸缩气缸412和压接导向滑轨413固定设置在压接支架411上,压接限位板414可移动地设置在压接导向滑轨413上,压接限位板414与压接伸缩气缸412连接,压接伸缩气缸412能够驱动压接限位板414朝向定位机构300移动,并且当压接限位板414移动至预定压接位置后,压接限位板414的端部能够到达射频连接器的外导体901的上方。
如图5所示,压合组件包括:顶升气缸415和抵接头416,顶升气缸415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00的底部,抵接头416与顶升气缸415连接,顶升气缸415能够驱动抵接头416沿工作台100的高度方向朝向定位机构300移动,并使得抵接头416的端部能够抵接至射频连接器的内导体902,而且,当抵接头416移动至预定压合位置后,射频连接器的内导体902能够进入射频连接器的外导体901的内部。
示例性地,顶升气缸415和压接伸缩气缸412均可以由电磁阀分别控制各自的进出气,从而准确地控制各个气缸的移动距离。
当需要对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压接处理时,压接伸缩气缸412驱动压接限位板414朝向定位机构300移动,直到压接限位板414移动至预定压接位置,此时,压接限位板414的端部能够到达射频连接器的外导体901的上方,其能够对外导体901的向上移动进行限定。
之后,顶升气缸415驱动抵接头416向上移动,在其移动的过程中,抵接头416穿过工作台100直接抵靠在射频连接器的内导体902上,并推动其向上移动,由于内导体902的上方设置有外导体901,同时外导体901被压接限位板414所限位,内导体902将进入外导体901的内部,当抵接头416移动至预定压合位置后,内导体902刚好进入外导体901内部的指定深度,从而完成压接处理。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压接支架41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竖板,以及设置在该两个竖板上的横板,压接伸缩气缸412固定设置在该横板的顶部,其可以由电磁阀进行控制,压接导向滑轨413设置在该横板的底部,其能够对压接限位板414的移动进行导向,同时也能够分担压接限位板414在压接处理中所承受的压力。
进一步地,压接伸缩气缸412能够驱动压接限位板414沿压接导向滑轨413的轨道方向前后移动,其中,当压接伸缩气缸412的活塞杆回缩时,压接限位板414正好卡住射频连接器的外导体901的顶部,避免内导体902压接时外导体901向上移动,当压接伸缩气缸412的活塞杆伸出时,压接限位板414离开作业区域,此时可以为转盘机构200的转动预留足够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组件310的数量和第二定位组件320的数量均为两个,为了方便对两个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压接处理,压接组件中的一个压接伸缩气缸412能够驱动两个压接限位板414移动,相应地,压合组件中的一个顶升气缸415可以同时驱动两个抵接头416移动。
由此,当两个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转动至能够进行压接处理的工位时,压接伸缩气缸412的活塞杆回缩,带动压接限位板414朝向定位机构300移动,以便于顶住外导体901的顶部,然后,顶升气缸415的活塞杆伸出,带动两个抵接头416上移,将内导体902顶至外导体901内部指定深度。完成压接配合后,顶升气缸415的活塞杆回缩到初始位置,压接伸缩气缸412带动压接限位板414也移动到初始位置。之后,转盘机构200转动,从而将压接处理完毕的产品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同时移入未压接的半成品,重复之前的动作。
可以理解,能够对第一定位组件310上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压接处理的工位是第一工位,能够对第二定位组件320上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压接处理的工位是第四工位。
进一步地,第一焊接机构510和第二焊接机构520均能够将射频连接器的外导体901与同轴线缆904的编制层焊接在一起。因此,第一焊接机构510和第二焊接机构520的结构可以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焊接机构510和第二焊接机构520的结构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安装位置和加工需求,第一焊接机构510和第二焊接机构520的结构可以不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第一焊接机构510包括:焊接滑轨511、外导焊接组件512和送锡组件513。
其中,焊接滑轨51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00的顶部,外导焊接组件512可移动地设置在焊接滑轨511上并能够朝向定位机构300移动,并且当外导焊接组件512移动至预定焊接位置后,外导焊接组件512能够对设置在定位机构300上的射频连接器的外导体901和同轴线缆904进行焊接处理,送锡组件513与外导焊接组件512固定连接,送锡组件513能够在外导焊接组件512进行焊接处理时提供锡丝。
示例性地,送锡组件513可以包括:送锡机、送锡管和可调节送锡针头。
当需要对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进行焊接处理时,外导焊接组件512将在焊接滑轨511上朝向定位机构300移动,当其移动至预定焊接位置之后,送锡组件513的可调节送锡针头能够将锡丝输送至焊接点位,从而使得外导焊接组件512将外导体901和同轴线缆904的编织层焊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锡组件513固定设置在外导焊接组件512的上方,每个焊接点位对应设置有两个可以向下移动并提供锡丝的可调节送锡针头,该两个可调节送锡针头能够从两个方位对焊接点位送锡。
在实际中,当经过压接处理后的射频连接器转动至能够对其进行焊接处理的工位后,外导焊接组件512通过焊接滑轨511移动至焊接点位,外导焊接组件512启动,对焊接点位预热3秒。此时,可调节送锡针头下移到焊接点位,并分别从两个方位给焊接点位送锡,完成送锡后,可调节送锡针头上移,离开焊接点位。此时,外导焊接组件512继续加热2秒,使焊锡铺满整个焊点。当完成焊接处理后,外导焊接组件512在焊接滑轨511上移动至初始位置。之后,转盘机构200转动,从而将焊接处理完毕的产品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同时移入未焊接的半成品,重复之前的动作。
可以理解,能够对第一定位组件310上的射频连接器进行焊接处理的工位是第二工位,能够对第二定位组件320上的射频连接器进行焊接处理的工位是辅助工位。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机构610和第二夹持机构620均能够将射频连接器的带胶热缩套管903向下移动,以便于后续包裹焊接点位。因此,第一夹持机构610和第二夹持机构620的结构可以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机构610和第二夹持机构620的结构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安装位置和加工需求,第一夹持机构610和第二夹持机构620的结构可以不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第一夹持机构610包括:横向伸缩气缸611、纵向伸缩气缸612、套管夹爪613和导向夹爪614。
其中,横向伸缩气缸61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00的顶部,纵向伸缩气缸612连接至横向伸缩气缸611,横向伸缩气缸611能够驱动纵向伸缩气缸612朝向定位机构300移动,套管夹爪613和导向夹爪614均设置在纵向伸缩气缸612上,纵向伸缩气缸612能够驱动套管夹爪613沿工作台100的高度方向移动,当横向伸缩气缸611将纵向伸缩气缸612移动至预定夹持位置之后,套管夹爪613能够夹持射频连接器的带胶热缩套管903,并且能够在纵向伸缩气缸612驱动下进一步地带动带胶热缩套管903沿工作台100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动,导向夹爪614能够对带胶热缩套管903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当需要移动射频连接器的同轴线缆904上套设的带胶热缩套管903时,纵向伸缩气缸612在横向伸缩气缸611的驱动下朝向定位机构300移动至预定夹持位置,此时,套管夹爪613能够夹紧带胶热缩套管903,导向夹爪614能够形成用于导向带胶热缩套管903的管腔,之后,套管夹爪613在纵向伸缩气缸612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带胶热缩套管903移动至导向夹爪614的管腔内,并最终到达指定的加热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管夹爪61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线缆夹臂和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能够驱动两个线缆夹臂相互靠近或者相互分离,两个线缆夹臂在相互靠近后能够夹持射频连接器的带胶热缩套管903。
导向夹爪61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套管夹臂和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能够驱动两个套管夹臂相互靠近或者相互分离,两个套管夹臂在相互靠近后能够形成对射频连接器的带胶热缩套管903起引导作用的管腔。
而且,每个带胶热缩套管903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套管夹爪613和一个导向夹爪614。
在实际中,当经过焊接处理后的射频连接器转动至能够对其进行夹持处理的工位后,横向伸缩气缸611的活塞杆回缩,带动纵向伸缩气缸612、套管夹爪613和导向夹爪614到达夹持点位,套管夹爪613夹住带胶热缩套管903,导向夹爪614形成起导向作用的管腔。之后,纵向伸缩气缸612的活塞杆回缩,带动套管夹爪613及带胶热缩套管903向下移动,此时,导向夹爪614的位置固定。当套管夹爪613下移至指定位置之后,套管夹爪613松开带胶热缩套管903,同时导向夹爪614张开,之后,纵向伸缩气缸612将套管夹爪613移动到最高点,横向伸缩气缸611将纵向伸缩气缸612、套管夹爪613和导向夹爪614移动至初始位置。再之后,转盘机构200转动,从而将夹持处理完毕的产品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同时移入未夹持的半成品,重复之前的动作。
可以理解,能够对第一定位组件310上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夹持处理的工位是第三工位,能够对第二定位组件320上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夹持处理的工位是启动工位。
进一步地,第一热风机构710和第二热风机构720均能够对射频连接器的带胶热缩套管903进行加热处理,以便于包裹焊接点位。因此,第一热风机构710和第二热风机构720的结构可以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热风机构710和第二热风机构720的结构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安装位置和加工需求,第一热风机构710和第二热风机构720的结构可以不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第一热风机构包括:热风枪711、前后移动气缸712、上下移动气缸713和角度调节器714。
其中,前后移动气缸712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00的顶部,上下移动气缸713与前后移动气缸712固定连接,前后移动气缸712能够驱动上下移动气缸713朝向定位机构300移动,角度调节器714与上下移动气缸713固定连接,上下移动气缸713能够驱动角度调节器714沿工作台100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热风枪711固定连接至角度调节器714,角度调节器714能够调节热风枪711朝向定位机构300的角度。
当需要对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加热处理时,上下移动气缸713在前后移动气缸712的驱动下朝向定位机构300移动,同时角度调节器714和热风枪711在上下移动气缸713的驱动下朝向加热位置移动。之后,上下移动气缸713带动角度调节器714和热风枪711上下移动,以便于均匀加热带胶热缩套管903,使得带胶热缩套管903包裹焊接点位。角度调节器714主要用于调整热风枪711的加热角度及加热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热风机构710或者第二热风机构720需要同时对两个射频连接器进行加热处理,对此,上下移动气缸713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热风枪711。
在实际中,当经过夹持处理后的射频连接器转动至能够对其进行加热处理的工位后,前后移动气缸712驱动上下移动气缸713和热风枪711朝向定位机构300移动,此时热风枪711处于高位,热风枪711开始工作并加热带胶热缩套管903的上部,之后,上下移动气缸713驱动热风枪711向下移动,以便于加热带胶热缩套管903的其他部位,直到热风枪711能够加热带胶热缩套管903的最下部,再之后,上下移动气缸713带动热风枪711上移,当热风枪711到达最高位置后,完成带胶热缩套管903的加热作业,前后移动气缸712重新回到初始位置。之后,转盘机构200转动,从而将加热处理完毕的产品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同时移入未加热的半成品,重复之前的动作。
此外,根据加热需求,还可以调整热风枪的上下移动次数。
可以理解,能够对第一定位组件310上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加热处理的工位是第四工位,能够对第二定位组件320上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加热处理的工位是第一工位。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取放射频连接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启动工位设置有第一启停机构810,第三工位设置有第二启停机构820,第一启停机构810和第二启停机构820均与转盘机构200电连接,并能够控制转盘机构200的运行状态。示例性地,第一启停机构810和第二启停机构820均可以构造为能够控制转盘机构200是否进行转动的启停开关。
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人员能够在启动工位上将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安装至第一定位组件310,则,第一启停机构810可以对应于第一定位组件310。当需要借助第一定位组件310生产射频连接器时,可以通过第一启停机构810来准确地控制转盘机构200的转动角度。
同时,工作人员还能够在第三工位上将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安装至第二定位组件320,则,第二启停机构820可以对应于第二定位组件320。当需要借助第二定位组件320生产射频连接器时,可以通过第二启停机构820来准确地控制转盘机构200的转动角度。
可以理解,当需要单独使用第一定位组件310或者第二定位组件生产射频连接器时,可以分别单独使用第一启停机构810或者第二启停机构820。当需要同时使用第一定位组件310和第二定位组件320生产射频连接器时,可以将第一启停机构810和第二启停机构820结合起来使用。
由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中,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能够安装在定位机构上,转盘机构能够驱动定位机构转动,使得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能够依次进入多个工位被加工处理,而且采用机器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既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提升产品的生产质量。
此外,工作台上能够形成两条生产线,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选取其中一条生产线进行加工生产,同时也让两条生产线同时进行加工生产,既能够保证生产效率,同时也具备极强的灵活性。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
转盘机构,所述转盘机构位于所述工作台上且可相对于所述工作台旋转;
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沿所述转盘机构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转盘机构上,每个所述定位机构均包括第一定位组件;
工位,所述工位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转盘机构的外侧,所述工位与所述定位机构一一对应,并且每个所述定位机构能够在所述转盘机构的驱动下转动至与下一个所述工位相对应;
其中,所述工位包括沿所述转盘机构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
所述第一工位设置有第一压接机构,所述第二工位设置有第一焊接机构,所述第三工位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四工位设置有第一热风机构,所述第一压接机构、所述第一焊接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一热风机构能够对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上的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加工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还包括启动工位和辅助工位,其中,在所述转盘机构的周向方向上,所述启动工位位于所述第一工位远离所述第二工位的一侧,所述辅助工位位于所述第四工位远离所述第三工位的一侧,
每个所述定位机构还均包括第二定位组件,所述启动工位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工位设置有第二热风机构,所述第四工位设置有第二压接机构,所述辅助工位设置有第二焊接机构,所述第二压接机构、所述第二焊接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热风机构能够对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上的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加工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组件沿所述转盘机构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定位工装、工装支架、套管夹爪以及导向夹爪,其中,
所述定位工装固定至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所述工装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另一端沿所述工作台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套管夹爪和所述导向夹爪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工装支架上,并且所述套管夹爪在所述工作台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导向夹爪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和所述第二压接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压接组件和压合组件,其中,
所述压接组件包括:压接支架、压接伸缩气缸、压接导向滑轨和压接限位板,所述压接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所述压接伸缩气缸和所述压接导向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压接支架上,所述压接限位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压接导向滑轨上,所述压接限位板与所述压接伸缩气缸连接,所述压接伸缩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压接限位板朝向所述定位机构移动,并且当所述压接限位板移动至预定压接位置后,所述压接限位板的端部能够到达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外导体的上方;
所述压合组件包括:顶升气缸和抵接头,所述顶升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底部,所述抵接头与所述顶升气缸连接,所述顶升气缸能够驱动所述抵接头沿所述工作台的高度方向朝向所述定位机构移动,并且当所述抵接头移动至预定压合位置后,所述抵接头的端部能够抵接至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内导体,并使得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内导体进入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外导体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机构和所述第二焊接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焊接滑轨、外导焊接组件和送锡组件,其中,
所述焊接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所述外导焊接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焊接滑轨上并能够朝向所述定位机构移动,并且当所述外导焊接组件移动至预定焊接位置后,所述外导焊接组件能够对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上的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外导体和同轴线缆进行焊接处理,所述送锡组件与所述外导焊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送锡组件能够在所述外导焊接组件进行焊接处理时提供锡丝。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横向伸缩气缸、纵向伸缩气缸、套管夹爪和导向夹爪,其中,
所述横向伸缩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所述纵向伸缩气缸连接至所述横向伸缩气缸,所述横向伸缩气缸能够驱动所述纵向伸缩气缸朝向所述定位机构移动,所述套管夹爪和所述导向夹爪均设置在所述纵向伸缩气缸上,所述纵向伸缩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套管夹爪沿所述工作台的高度方向移动,当所述横向伸缩气缸将所述纵向伸缩气缸移动至预定夹持位置之后,所述套管夹爪能够夹持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带胶热缩套管,并且所述纵向伸缩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套管夹爪沿所述工作台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动,所述导向夹爪能够对所述带胶热缩套管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夹爪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线缆夹臂和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驱动两个所述线缆夹臂相互靠近或者相互分离,两个所述线缆夹臂在相互靠近后能够夹持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带胶热缩套管;
所述导向夹爪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套管夹臂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驱动两个所述套管夹臂相互靠近或者相互分离,两个所述套管夹臂在相互靠近后能够形成对所述待加工的射频连接器的带胶热缩套管起引导作用的管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风机构和所述第二热风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分别包括:热风枪、前后移动气缸、上下移动气缸和角度调节器,其中,
所述前后移动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所述上下移动气缸与所述前后移动气缸固定连接,所述前后移动气缸能够驱动所述上下移动气缸朝向所述定位机构移动,所述角度调节器与所述上下移动气缸固定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气缸能够驱动所述角度调节器沿所述工作台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热风枪固定连接至所述角度调节器,所述角度调节器能够调节所述热风枪朝向所述定位机构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工位设置有第一启停机构,所述第三工位设置有第二启停机构,所述第一启停机构和所述第二启停机构均与所述转盘机构电连接,并能够控制所述转盘机构的运行状态。
CN202222713616.6U 2022-10-14 2022-10-14 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 Active CN218867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3616.6U CN218867604U (zh) 2022-10-14 2022-10-14 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3616.6U CN218867604U (zh) 2022-10-14 2022-10-14 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7604U true CN218867604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76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13616.6U Active CN218867604U (zh) 2022-10-14 2022-10-14 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7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36213A1 (zh) 金属件与同轴电缆焊接的自动化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6169555B (zh) 极耳超声波合焊机
CN104002033B (zh) 自动碰焊机
CN109994908A (zh) 一种dc充电端子自动焊线机
CN107414236A (zh) 低压断路器电磁组件全自动焊装系统与焊接方法
CN115635159B (zh) 一种用于电气元器件的自动焊接装置及方法
CN218867604U (zh) 射频连接器自动化生产装置
CN216503231U (zh) 一种焊管设备用焊管支架
CN109449723B (zh) 剥线切线装置和压力传感器生产设备
CN113941750A (zh) 一种连接线生产用连续焊接装置
CN204843203U (zh) 自动焊线机用焊接机头结构
CN110744161A (zh)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电连接器自动搪锡机
CN206122845U (zh) 一种感应钎焊设备
CN108092118A (zh) 穿线端子自动压接设备
CN105945481B (zh) 一种半导体的自动生产方法
CN109273959B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及其生产方法和生产设备
CN211840489U (zh) 一种线束温度传感器焊接机
CN109604795B (zh) 一种蜗壳支撑块焊接设备
CN212470107U (zh) 一种金属软管高频感应钎焊装置
CN212495854U (zh) 一种沾锡点焊装置
CN210789734U (zh) 双枪环缝焊接装置
CN210703269U (zh) 眼镜智能送焊线焊接设备
CN208730386U (zh) 一种焊接治具
CN208840659U (zh) 一种led全自动焊线机
CN106180944B (zh) 基站天线的锡钎焊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