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7231U - 一种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67231U CN218867231U CN202320076710.7U CN202320076710U CN218867231U CN 218867231 U CN218867231 U CN 218867231U CN 202320076710 U CN202320076710 U CN 202320076710U CN 218867231 U CN218867231 U CN 2188672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pipeline
- battery
- bus bar
- exchange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for ex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48 scra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93 scrat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及电池模组,包括换热管、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其中,所述换热管呈波浪状结构,所述换热管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换热管并列设置,且所述换热管的中段贴合汇流排;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换热管的一端相连接并贯通,用于向所述第一管道内送入冷却水;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相连接并贯通,用于接收所述换热管的出水。如上述结构,换热管用于贴合汇流排,且换热管可设置有多个,第一管道可向多个换热管同步送入冷水,多个换热管内的水可同步向第二管道输出,如此来,冷却水流经路径短,可显著提高散热效率,保证汇流排散热的均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中,普遍采用电池模组进行供能,电池模组主要是由若干个电池、汇流排、端板、扎带、电池管理部件等组件构成,在电池模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电池模组除了电池本体发热,用于串联电池的汇流排,在电池进行快速充电及大倍率放电时,也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保证电池模组的安全性,需要对汇流排进行散热。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262578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汇流片及电池模组。电池汇流片包括汇流片本体,汇流片本体上设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上设有用于冷却介质进入冷却管道的进入管和用于冷却介质排出冷却管道的排出管。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汇流片本体上设置有冷却管道,用于对汇流排进行散热,其还进一步公开了应用上述冷却结构的电池模组,但该技术方案中,多个汇流片采用了进入管和排出管进行连通,会使得冷却水流经所有相互连通的冷却管道,冷却水在流通时逐渐升温,无法对后续的汇流片进行有效散热,由此导致散热效率较低,汇流片散热的均温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及电池模组,从而解决现有汇流片散热结构散热效率低、均温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包括换热管、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其中,
换热管呈波浪状结构,换热管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换热管并列设置,且换热管的中段贴合汇流排;
第一管道,与换热管的一端相连接并贯通,用于向换热管内送入冷却水;
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的另一端相连接并贯通,用于接收换热管的出水。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换热管贴合汇流排的一面为平面结构。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换热管为金属材质。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为绝缘材质。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换热管为管状铝型材,且换热管通过弯折及挤压方式成型。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平行设置。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换热管与汇流排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电池并列设置有多个,还包括上述的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其中,汇流排设置有多个,用于串联电池;换热管设置有多个,每个汇流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换热管,且多个换热管均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连接并贯通。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汇流排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用于汇流排与电池的连接定位。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汇流排为方形板材,且汇流排的角部设置有弧形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及电池模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分别用于向换热管内送入冷却水和接收换热管的出水,换热管可设置多个,多个管热管各有一端与第一管道连接,且各有一端与第二管道连接,如此,第一管道会同步向多个换热管内送入冷水,且多个换热管会同步向第二管道输入换热后产生的热水,如此冷却水仅需流经一个换热管即可,不会出现过度升温造成无法对后续汇流排进行散热的问题,不但散热效率高,且有利于保证电池模组中汇流排散热的均温性;
(2)换热管设置为波浪状结构,其能够增加换热管与汇流排的接触面,可进一步的提高散热效率;
(3)在本电池模组中,汇流排上设置有定位孔,可保证汇流排与电池进行连接的准确度,由于换热管是设置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因此汇流排与电池焊接定位有利于控制汇流排之间的间隔,方便后续对准换热管并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的换热管与汇流排分离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的换热管与汇流排分离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立体图;
图中:换热管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电池4、定位孔00、汇流排S。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包括换热管1、第一管道2和第二管道3,其用于汇流排S的散热。
其中,换热管1呈波浪状结构,换热管1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换热管1并列设置,且换热管1的中段贴合汇流排S。在对电池模组中的汇流排S进行散热时,将换热管1贴合汇流排S进行设置,然后在换热管1内通入冷却水,便可带走汇流排S所发出的热量,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汇流排S设置为波浪状结构,其与汇流排S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且不会影响到冷却水的流通速率,有利于保证散热效率。
在散热组件中,换热管1通过第一管道2和第二管道3进行供水及出水。第一管道2,与换热管1的一端相连接并贯通,用于向换热管1内送入冷却水;第二管道3,与第一管道2的另一端相连接并贯通,用于接收换热管1的出水。如上述结构,换热管1通过独立的第一管道2供入冷水,并将产生的热水通过独立的第二管道3进行输出,在换热管1设置多个的情况下,第一管道2会同步向所有换热管1中送入冷水,而多个换热管1产生的热水,则会同步输入至第二管道3,如此一来,冷水流通的路径短,可显著提高汇流排S的散热效率,有利于保证散热的均温性。
为了方便换热管1连接第一管道2和第二管道3,优选的,将第一管道2和第二管道3相平行设置。如此一来,换热管1的两端适当弯折,即可方便的连接至第一管道2和第二管道3上,从而提高组件间连接的便利性。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换热管1能够充分贴合汇流排S,实现良好的散热,换热管1贴合汇流排S的一面为平面结构。如此,换热管1与汇流排S的贴合面较大,可保证换热效率。优选的,换热管1采用金属材质,以使自身具有良好的热传递性能,换热管1与汇流排S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即可。
为了保证本散热组件的安全性,第一管道2和第二管道3采用绝缘材质制成,例如采用塑料材质,其相较一些涂覆绝缘涂层的金属管道,不存在绝缘涂层磨损漏电的情况,因此使用起来十分安全。
当然,用于冷却的介质具有不导电的特性,此为常规技术手段,可避免冷却介质的流通造成短路现象,也可降低散热组件漏液导致的漏电风险。
为了方便换热管1的成型,换热管1采用管状铝型材,且换热管1通过弯折及挤压方式成型。如上述结构,换热管1为铝型材,通过弯折形成波浪状,并通过挤压形成接触汇流排S的平面即可,其具有加工便利的优点,且生产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4,电池4并列设置有多个,还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其中,汇流排S设置有多个,用于串联电池4;换热管1设置有多个,每个汇流排S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换热管1,且多个换热管1均与第一管道2和第二管道3相连接并贯通。如上述结构,汇流排S是连接电池4的极柱,每个汇流排S至少对应设置一个换热管1,如此每个汇流排S至少通过一个换热管1进行散热,可有效的保证散热效率,电池模组中汇流排S的均温性会十分良好,可避免出现散热不均匀的问题。
进一步的,汇流排S上开设有定位孔00,定位孔00用于汇流排S与电池4的连接定位。定位孔00可保证汇流排S与电池4进行连接的准确度,由于换热管1是设置在第一管道2和第二管道3上,因此汇流排S与电池的连接定位有利于控制汇流排S之间的间隔,方便后续对准换热管1并进行连接,可提高电池模组成组的便利性。
优选的,汇流排S为方形板材,且汇流排S的角部设置有弧形倒角。如此一来,既可将汇流排S先连接换热管1,也可将汇流排S先连接电池4的极柱,弧形倒角可避免在连接过程中,汇流排S划伤本散热组件,能够提高电池模组成组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步骤:
在对电池模组中的汇流排S进行散热时,第一管道2用于连接制冷机组,制冷机组会向第一管道2送入冷水,之后第一管道2会向所有的换热管1中同步送入冷水,冷水通过换热管1与汇流排S完成换热后,冷水会升温,并同步输入至第二管道3中,第二管道3也连接制冷机组,用于冷却水的回水,以此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1)、第一管道(2)和第二管道(3),其中,
所述换热管(1)呈波浪状结构,所述换热管(1)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换热管(1)并列设置,且所述换热管(1)的中段贴合汇流排(S);
所述第一管道(2),与所述换热管(1)的一端相连接并贯通,用于向所述换热管(1)内送入冷却水;
所述第二管道(3),与所述第一管道(2)的另一端相连接并贯通,用于接收所述换热管(1)的出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贴合所述汇流排(S)的一面为平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为金属材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2)和第二管道(3)为绝缘材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为管状铝型材,且所述换热管(1)通过弯折及挤压方式成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2)和所述第二管道(3)相平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与所述汇流排(S)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8.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4),所述电池(4)并列设置有多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其中,
所述汇流排(S)设置有多个,用于串联所述电池(4);
所述换热管(1)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汇流排(S)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管(1),且多个所述换热管(1)均与所述第一管道(2)和所述第二管道(3)相连接并贯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S)上开设有定位孔(00),所述定位孔(00)用于所述汇流排(S)与所述电池(4)的连接定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S)为方形板材,且所述汇流排(S)的角部设置有弧形倒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76710.7U CN218867231U (zh) | 2023-01-10 | 2023-01-10 | 一种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及电池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076710.7U CN218867231U (zh) | 2023-01-10 | 2023-01-10 | 一种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及电池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67231U true CN218867231U (zh) | 2023-04-14 |
Family
ID=87366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076710.7U Active CN218867231U (zh) | 2023-01-10 | 2023-01-10 | 一种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及电池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67231U (zh) |
-
2023
- 2023-01-10 CN CN202320076710.7U patent/CN21886723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30382U (zh) | 一种散热板及动力电池系统 | |
CN103199316A (zh) | 电池组及其散热结构 | |
CN215418156U (zh) | 一种微通道铜铝复合铲齿液冷散热器 | |
CN218867231U (zh) | 一种电池汇流排散热结构及电池模组 | |
CN211182454U (zh) | 一种高散热率的电池模组液冷系统 | |
CN113594344A (zh) | 一种制冷芯片散热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206075226U (zh) | 一种总线式热管型水冷散热系统 | |
CN210579773U (zh) | 液冷散热组件及包含其的液冷散热系统 | |
CN109037833B (zh) | 一种节能电动汽车电池散热器 | |
CN207490075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CN220826457U (zh) | 一种水暖ptc | |
CN219611723U (zh) | 一种光伏组件及散热系统 | |
CN221652453U (zh) | 一种电压、电流可调式直流电源 | |
CN221238209U (zh) | 一种换热风机 | |
CN216873015U (zh) | 一种六水道式大型散热器总成 | |
CN213755498U (zh) | 一种方型热管散热器 | |
CN212306021U (zh) | 一种高效水冷散热板 | |
CN216650316U (zh) | 一种基板内置环形脉动热管的铲齿风冷散热器 | |
CN210575440U (zh) | 一种变压器油箱油冷散热拼接片 | |
CN217134483U (zh) | 电池的箱体盖板、电池和用电设备 | |
CN218238459U (zh) | 一种适用于二极管散热的管状结构散热器 | |
CN218480943U (zh) | 一种散热器 | |
CN211929229U (zh) | 一种散热变压器的铁芯结构 | |
CN210801417U (zh) | 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组件以及空调器 | |
CN218848707U (zh) | 一种具有热能转换功能的散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