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7005U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7005U
CN218867005U CN202223234023.8U CN202223234023U CN218867005U CN 218867005 U CN218867005 U CN 218867005U CN 202223234023 U CN202223234023 U CN 202223234023U CN 218867005 U CN218867005 U CN 218867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movable spring
movable
positioning
sid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340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仲波
代文广
钟叔明
何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340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7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7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7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继电器,包括第一触点组件、推动杆和第一弹性件,第一触点组件包括第一静簧片和第一动簧片;推动杆包括杆部、底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底部连接于杆部轴向的一端,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均连接于底部,且沿着第一动簧片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侧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侧部设有第二通孔,第一动簧片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沿着杆部的轴向,第一动簧片相对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第一位置,第一动簧片分别与第一通孔的孔壁和第二通孔的孔壁抵接;第一弹性件设于第一动簧片和底部之间,用于向第一动簧片施加朝着第一位置移动的弹性力。

Description

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控制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继电器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因此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的触点闭合过程中,推动杆驱动动簧片朝着静簧片的方向移动,直至动簧片与静簧片接触。继电器的触点分离过程中,推动杆驱动动簧片朝着远离静簧片的方向,直至推动杆移动至初始位置。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推动杆与动簧片的连接结构不够稳定,导致在触点分离过程中,动簧片的运动并不平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继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动簧片运动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第一触点组件、推动杆和第一弹性件,第一触点组件包括第一静簧片和第一动簧片;推动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簧片移动,以与所述第一静簧片接触或分离;所述推动杆包括杆部、底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底部连接于所述杆部轴向的一端,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均连接于所述底部,且沿着所述第一动簧片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动簧片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沿着所述杆部的轴向,所述第一动簧片相对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动簧片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抵接;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动簧片和所述底部之间,用于向所述第一动簧片施加朝着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的弹性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动簧片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动触点,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动触点位于所述第一侧部背向所述第二侧部的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一动触点位于所述第二侧部背向所述第一侧部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动簧片的一侧凸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侧部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的位置对应;
在所述第一动簧片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动簧片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推动杆的预定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部朝向所述第二侧部的一侧具有第一止挡面,所述第二侧部朝向所述第一侧部的一侧具有第二止挡面;
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止挡面抵接,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面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凸设于所述第一动簧片朝向所述第一静簧片的一侧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二触点组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触点组件包括第二动簧片和第二静簧片;
所述推动杆还包括间隔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第三侧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部背向所述底部的一端,所述第四侧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部背向所述底部的一端,所述间隔部设置于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之间;所述第三侧部具有第三通孔,所述第四侧部具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动簧片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并且沿着所述杆部的轴向,所述第二动簧片相对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动簧片分别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壁和所述第四通孔的孔壁抵接;
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动簧片和所述间隔部之间,用于向所述第二动簧片施加朝着所述第三位置移动的弹性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底部、所述间隔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合围成一空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不与所述空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动簧片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动触点,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动触点位于所述第三侧部背向所述第四侧部的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二动触点位于所述第四侧部背向所述第三侧部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动簧片的一侧凸设有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三定位部与所述第三侧部的位置对应,所述第四定位部与所述第四侧部的位置对应;
在所述第二动簧片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动簧片通过所述第三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推动杆的预定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三侧部朝向所述第四侧部的一侧具有第三止挡面,所述第四侧部朝向所述第三侧部的一侧具有第四止挡面;
所述第三定位部与所述第三止挡面抵接,所述第四定位部与所述第四止挡面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凸设于所述第二动簧片朝向所述第二静簧片的一侧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杆部、所述底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为一体结构。
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第一通孔的孔壁与第一动簧片抵接的位置相当于一个力的作用点,第二通孔的孔壁与第一动簧片抵接的位置相当于另一个力的作用点,通过设置两个力的作用点,且两个力的作用点沿着第一动簧片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一动簧片所受推动杆的作用力的受力面积更大,使得推动杆带动第一动簧片移动时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的俯视图,其中省略了上盖。
图2示出的是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图3示出的是图2中沿B-B的剖视图。
图4示出的是推动杆的示意图。
图5示出的是推动杆、触点组件和轭铁板组装后的主视示意图。
图6示出的是推动杆、触点组件和轭铁板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示出的是图5的侧视示意图。
图8示出的是图7中沿C-C的剖视图。
图9和图10示出的是第一弹性件的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底座
20、推杆机构
210、推动杆
211、杆部
212、底部
213、第一侧部
2131、第一通孔
2132、第一止挡面
214、第二侧部
2141、第二通孔
2142、第二止挡面
215、间隔部
216、第三侧部
2161、第三通孔
2162、第三止挡面
217、第四侧部
2171、第四通孔
2172、第四止挡面
218、空腔
220、铁芯
30、磁路机构
310、轭铁结构
311、轭铁板
3111、贯通孔
312、U形轭铁
320、线架
321、中心孔
330、线圈
340、永磁体
40、触点组件
40a、第一触点组件
40b、第二触点组件
410、第一动簧片
411、第一动触点
412、第一定位部
413、第二定位部
414、第一动簧本体
420、第一静簧片
421、第一静簧本体
422、第一静触点
430、第二动簧片
431、第二动触点
432、第三定位部
433、第四定位部
434、第二动簧本体
440、第二静簧片
441、第二静簧本体
442、第二静触点
500a、第一弹性件
500b、第二弹性件
510、第一弹性部
520、第二弹性部
610、第一导磁体
620、第二导磁体
D1、长度方向
D2、轴向方向
D3、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的俯视图,其中省略了上盖,图2示出的是图1中沿A-A的剖视图,图3示出的是图2中沿B-B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底座10、推杆机构20、磁路机构30和触点组件40。推杆机构20、磁路机构30和触点组件40设置在底座10上,磁路机构30通过推杆机构20以控制触点组件40的触点接触或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磁路机构30包括轭铁结构310、线架320和线圈330。轭铁结构310形成一腔室,线架320和线圈330均设置于轭铁结构310的腔室内。线圈330绕设于线架320的外周,以形成磁控回路。线架320在触点组件40的触点接触分离方向上设有中心孔321,中心孔321用以供推杆机构20的一端穿设。
作为一示例,轭铁结构310包括轭铁板311和U形轭铁312,轭铁板311与U形轭铁312连接形成环轭铁。轭铁板311开设有贯通孔3111,该贯通孔3111用于供推杆机构20穿设。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轭铁结构310还可以包括圆筒状轭铁和轭铁板311,圆筒状轭铁和轭铁板311连接形成环轭铁。
磁路机构30还包括两个永磁体340,两个永磁体340设置于线架320,且位于推杆机构20的运动方向的两侧。线架320、永磁体340外设有轭铁结构310形成磁保持的磁路结构。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含永磁体340也是可以的,只是没有形成磁保持的磁路结构,用电成本较高、使用寿命较短、综合性能稳定性较差。
如图3所示,推杆机构20相对于底座10在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之间可移动,当推杆机构20处于第五位置时,触点组件40处于完全闭合状态,当推杆机构20处于第六位置时,触点组件40处于完全断开状态。推杆机构20包括推动杆210和铁芯220,铁芯220连接于推动杆210。铁芯220在线圈330形成的磁控回路的作用下能够沿触点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推动杆210移动,以控制触点组件40的触点接触或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触点组件40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是指:触点组件40的动簧片和静簧片接触后且完成超行程时,触点组件40所处的状态;触点组件40处于完全断开状态是指:触点组件40的动簧片和静簧片断开后处于最大触点间隙时,触点组件40所处的状态。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触点组件40包括动簧片(410,430)和静簧片(420,440),静簧片(420,440)固定安装于底座10上,动簧片(410,430)安装于推杆机构20上,且与推杆机构20随动。
在本实施例中,触点组件40为两组,分别为第一触点组件40a和第二触点组件40b,第一触点组件40a和第二触点组件40b沿着推杆机构20的运动方向布置。并且,第一触点组件40a靠近磁路机构30,第二触点组件40b远离磁路机构30。
第一触点组件40a包括第一动簧片410和两个第一静簧片420。第二触点组件40b包括第二动簧片430和两个第二静簧片440。第一动簧片410的两端能够分别与两个第一静簧片420接触或分离,第二动簧片430的两端能够分别与两个第二静簧片440接触或分离。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触点组件40也可以为一组或其他数量。
动簧片(410,43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作为动触点,动触点可以凸出于动簧片(410,430)的其他部分,也可以是与其他部分齐平。静簧片(420,440)与动触点接触的部分作为静触点,静触点可以凸出于静簧片(420,440)的其他部分,也可以是与其他部分齐平。
作为一示例,第一动簧片410包括第一动簧本体414和第一动触点411,第一动触点411与第一动簧本体414为分体结构,第一动触点411与第一动簧本体414可以采用铆接的方式连接,但不以此为限。第一静簧片420包括第一静簧本体421和第一静触点422,第一静触点422与第一静簧本体421为分体结构,第一静触点422与第一静簧本体421可以采用铆接的方式连接,但不以此为限。
第二动簧片430包括第二动簧本体434和第二动触点431,第二动触点431与第二动簧本体434为分体结构,第二动触点431与第二动簧本体434可以采用铆接的方式连接,但不以此为限。第二静簧片440包括第二静簧本体441和第二静触点442,第二静触点442与第二静簧本体441为分体结构,第二静触点442与第二静簧本体441可以采用铆接方式连接,但不以此为限。
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动触点411与第一动簧本体414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一静触点422与第一静簧本体421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二动触点431与第二动簧本体434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二静触点442与第二静簧本体441可以为一体结构。
如图4至图6所示,图4示出的是推动杆210的示意图。图5示出的是推动杆210、触点组件40和轭铁板311组装后的主视示意图。图6示出的是推动杆210、触点组件40和轭铁板311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推动杆210用于驱动第一动簧片410移动,以与第一静簧片420接触或分离。推动杆210包括杆部211、底部212、第一侧部213和第二侧部214。杆部211可移动地穿设于轭铁板311的贯通孔3111,铁芯220连接于杆部211。底部212连接于杆部211轴向的一端,第一侧部213和第二侧部214均连接于底部212,且沿着第一动簧片410的长度方向D1相对设置。第一侧部213设有第一通孔2131,第二侧部214设有第二通孔2141,第一动簧片410穿设于第一通孔2131和第二通孔2141。沿着杆部211的轴向方向D2,第一动簧片410相对于第一通孔2131和第二通孔214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第一位置,第一动簧片410分别与第一通孔2131的孔壁和第二通孔2141的孔壁抵接(如图5和图6所示)。
继电器还包括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500a和第二弹性件500b,第一弹性件500a设于第一动簧片410和底部212之间,用于向第一动簧片410施加朝着第一位置移动的弹性力。
在继电器的第一触点组件40a闭合过程中,推动杆210驱动第一动簧片410朝着第一静簧片420移动。在第一动簧片410与第一静簧片420接触之前,在第一弹性件500a的作用下,第一动簧片410分别与第一通孔2131的孔壁和第二通孔2141的孔壁抵接而处于第一位置。当第一动簧片410与第一静簧片420接触后,由于第一静簧片420固定安装于底座10上,故第一动簧片410受到第一静簧片420的止挡而不能继续移动,此时推动杆210会继续移动,第一弹性件500a被逐渐压缩直至完成超行程,此时第一动簧片410相对于第一通孔2131和第二通孔2141处于第二位置。
在继电器的第一触点组件40a分离过程中,推动杆210朝着远离第一静簧片420的方向移动过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推动杆210移动而第一动簧片410并不随着推动杆210移动。在第一个阶段,第一动簧片410相对于第一通孔2131和第二通孔2141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在第二个阶段的开始,第一动簧片410相对于第一通孔2131和第二通孔2141已经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一动簧片410分别与第一通孔2131的孔壁和第二通孔2141的孔壁抵接。之后,推动杆210的移动就会带动第一动簧片410随之移动,以使第一动簧片410与第一静簧片420分离。在第二个阶段,推动杆210带动第一动簧片410移动时,由于第一动簧片410分别与第一通孔2131的孔壁和第二通孔2141的孔壁抵接,相当于推动杆210通过第一侧部213和第二侧部214作用于第一动簧片410上,而使第一动簧片410与第一静簧片420分离。
由此可见,第一通孔2131的孔壁与第一动簧片410抵接的位置相当于一个力的作用点,第二通孔2141的孔壁与第一动簧片410抵接的位置相当于另一个力的作用点,通过设置两个力的作用点,且两个力的作用点沿着第一动簧片410的长度方向D1布置,第一动簧片410所受推动杆210的拉力受力面积更大,使得推动杆210带动第一动簧片410移动时更加平稳。
如图5所示,第一动簧片410的长度方向D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动触点411,其中一个第一动触点411位于第一侧部213背向第二侧部214的一侧,另一个第一动触点411位于第二侧部214背向第一侧部213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侧部213和第二侧部214作用于第一动簧片410的两个力的作用点是位于第一动簧片410的两个第一动触点411之间。
如图7和图8所示,图7示出的是图5的侧视示意图。图8示出的是图7中沿C-C的剖视图。第一动簧片410的一侧凸设有第一定位部412和第二定位部413,第一定位部412与第一侧部213的位置对应,第二定位部413与第二侧部214的位置对应。在第一动簧片410的长度方向D1上,第一动簧片410通过第一定位部412和第二定位部413设置在推动杆210的预定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动簧片410上设置第一定位部412和第二定位部413,使得第一动簧片410能够在其长度方向D1上,安装在推动杆210的预定位置,避免第一动簧片410与第一侧部213和第二侧部214之间发生相对晃动,进一步提升第一动簧片410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具体来说,在杆部211的轴向方向D2上,第一弹性件500a设置于底部212和第一动簧片410之间,第一动簧片410始终受到第一弹性件500a的弹性力,使得第一动簧片410分别与第一通孔2131的孔壁和第二通孔2141的孔壁抵接,因此在杆部211的轴向方向D2上,第一动簧片410与推动杆210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晃动。
在第一动簧片410的长度方向D1,通过第一定位部412和第二定位部413的设置,第一动簧片410与推动杆210之间也不会产生相对晃动。
在第一动簧片410的宽度方向D3上,可以通过限定第一通孔2131和第二通孔2141的尺寸,使得在第一动簧片410的宽度方向D3上,第一通孔2131和第二通孔2141的尺寸与第一动簧片410的宽度相适配,避免第一动簧片410与第一和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
请继续参阅图8,第一侧部213朝向第二侧部214的一侧具有第一止挡面2132,第二侧部214朝向第一侧部213的一侧具有第二止挡面2142。第一定位部412与第一止挡面2132抵接,第二定位部413与第二止挡面2142抵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412与第一止挡面2132之间可以具有缝隙,第二定位部413与第二止挡面2142之间可以具有缝隙。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处缝隙的尺寸不能太大,缝隙的大小需要既能够满足第一动簧片410的第一定位部412和第二定位部413较容易地安装入第一侧部213和第二侧部214之间,又能够避免第一动簧片410与推动杆210之间产生沿第一动簧片410的长度方向D1上的相对晃动。
第一定位部412和第二定位部413凸设于第一动簧片410朝向第一静簧片420的一侧表面。
如图3、图5、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弹性件500a包括第一弹性部510和第二弹性部520,第一弹性部510和第二弹性部520为一体结构。第一动簧片410通过第一弹性部510设置于推杆机构20的推动杆210上,第一弹性部510用于当推杆机构20处于第五位置时提供超行程的触点压力,第二弹性部520用于在推杆机构20处于第六位置时,向推杆机构20提供朝着第五位置移动的弹性力。推杆机构20在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部510的一端抵接于底部212,第一弹性部510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一动簧410。推杆机构20在第六位置时,第二弹性部520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动簧片410,第二弹性部520的另一端抵接于底座10。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部510和第二弹性部520也可以为分体结构。
由于在触点组件40处于完全断开状态时,第二弹性部520向推杆机构20提供弹性力,该弹性力使得推杆机构20具有向第五位置移动的趋势,因而当再次需要推杆机构20运动(即触点组件40向闭合状态切换)而向线圈通电时,由于此时推杆机构20已经受到了第二弹性部520施加的弹性力的作用,故可减小线圈通电的电压,以此来降低动作电压,使得动作电压的大小处于标准范围内。动作电压的标准范围可以介于40%额定电压~60%额定电压,但不以此为限。
另外,通过调整第二弹性部520施加的弹性力的大小,可灵活地调节继电器的动作电压的大小。具体来说,当增大第二弹性部520提供的弹性力时,继电器的动作电压随之变小。当减小第二弹性部520提供的弹性力时,继电器的动作电压随之变大。
再者,当继电器具有永磁体340(即继电器具有磁保持功能)时,通过调整第一弹性部510的弹性力的大小,也可灵活地调节继电器的复归电压的大小。具体来说,当增大第一弹性部510提供的弹性力时,继电器的复归电压随之变小。当减小第一弹性部510提供的弹性力时,继电器的复归电压随之变大。
因此通过调整第二弹性部520的弹性力的大小,可单独调节动作电压的大小,而不影响复归电压,通过调整第一弹性部510的弹性力的大小,也可灵活地调节继电器的复归电压的大小,而不影响动作压,进而使得动作电压和复归电压处于无压差的状态。此时,只需对永磁体340进行充磁或退磁,即可增大或减小磁保持力,因而可同步调整动作电压和复归电压,而无需调整继电器其他零部件的散差,降低了对其他零部件精度的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调整第二弹性部520的弹性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第二弹性部520的弹性模量,举例来说,改变第二弹性部520的弹性模量的方式:可以通过改变第二弹性部520在未受压状态下的形变量来调整第二弹性部520的弹性力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第二弹性部520的宽度大小,但不以此为限。
请返回参阅图4至图6,第二触点组件40b与第一触点组件40a沿着杆部211的轴向方向D2布置。推动杆210还包括间隔部215、第三侧部216和第四侧部217,第三侧部216连接于第一侧部213背向底部212的一端,第四侧部217连接于第二侧部214背向底部212的一端,间隔部215设置于第三侧部216和第四侧部217之间。第三侧部216具有第三通孔2161,第四侧部217具有第四通孔2171,第二动簧片430穿设于第三通孔2161和第四通孔2171。第三通孔2161位于间隔部215沿杆部211的轴向方向D2的一侧,第一通孔2131位于间隔部215沿杆部211的轴向方向D2的另一侧。第四通孔2171位于间隔部215沿杆部211的轴向方向D2的一侧,第二通孔2141位于间隔部215沿杆部211的轴向方向D2的另一侧。沿着杆部211的轴向方向D2,第二动簧片430相对于第三通孔2161和第四通孔2171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可移动。在第三位置,第二动簧片430分别与第三通孔2161的孔壁和第四通孔2171的孔壁抵接。
第二弹性件500b设于第二动簧片430和间隔部215之间,用于向第二动簧片430施加朝着第三位置移动的弹性力。
推动杆210驱动第二动簧片430与第二静簧片440接触或分离的动作过程与第一触点组件40a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并且,第二弹性件500b与第一弹性件500a的结构类似,所起到的作用也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第三通孔2161的孔壁与第二动簧片430抵接的位置相当于一个力的作用点,第四通孔2171的孔壁与第二动簧片430抵接的位置相当于另一个力的作用点,通过设置两个力的作用点,且两个力的作用点沿着第二动簧片430的长度方向D1布置,第二动簧片430所受推动杆210的拉力受力面积更大,使得推动杆210带动第二动簧片430移动时更加平稳。
如图4所示,底部212、间隔部215、第一侧部213和第二侧部214合围成一空腔218,第一通孔2131和第二通孔2141均与空腔218连通,第三通孔2161和第四通孔2171不与空腔218连通。空腔218可以用于容纳抗短路结构。如图5所示,抗短路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导磁体610和第二导磁体620,第一导磁体610和第二导磁体620均设置于空腔218内。第一导磁体610固定连接于底座10,第二导磁体620固定连接于第一动簧片410,且至少部分第二导磁体620设置于第一动簧片410背向第一导磁体610的一侧。第一导磁体610与第二导磁体620之间形成导磁回路,当短路电流通过第一动簧片410时,第一导磁体610和第二导磁体620之间产生沿触点压力方向上的吸力,该吸力与触点压力叠加产生更大的触点压力,能够抵抗第一动簧片410的动触点与第一静簧片420的静触点之间因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确保第一动簧片410的动触点与第一静簧片420的静触点不发生弹开。
如图5所示,第二动簧片430的长度方向D1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动触点431,其中一个第二动触点431位于第三侧部216背向第四侧部217的一侧,另一个第二动触点431位于第四侧部217背向第三侧部216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三侧部216和第四侧部217作用于第二动簧片430的两个力的作用点是位于第二动簧片430的两个第二动触点431之间。
请参阅图7和图8,第二动簧片430的一侧凸设有第三定位部432和第四定位部433,第三定位部432与第三侧部216的位置对应,第四定位部433与第四侧部217的位置对应。在第二动簧片430的长度方向D1上,第二动簧片430通过第三定位部432和第四定位部433设置在推动杆210的预定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动簧片430上设置第三定位部432和第四定位部433,使得第二动簧片430能够在其长度方向D1上,安装在推动杆210的预定位置,避免第二动簧片430与第三侧部216和第四侧部217之间发生相对晃动,进一步提升第二动簧片430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具体来说,在杆部211的轴向方向D2上,第二弹性件500b设置于间隔部215和第二动簧片430之间,第二动簧片430始终受到第二弹性件500b的弹性力,使得第二动簧片430分别与第三通孔2161的孔壁和第四通孔2171的孔壁抵接,因此在杆部211的轴向方向D2上,第二动簧片430与推动杆210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晃动。
在第二动簧片430的长度方向D1,通过第三定位部432和第四定位部433的设置,第二动簧片430与推动杆210之间也不会产生相对晃动。
在第二动簧片430的宽度方向D3上,可以通过限定第三通孔2161和第四通孔2171的尺寸,使得在第二动簧片430的宽度方向D3上,第三通孔2161和第四通孔2171的尺寸与第二动簧片430的宽度相适配,避免第二动簧片430与第三和第四通孔的孔壁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
请继续参阅图8,第三侧部216朝向第四侧部217的一侧具有第三止挡面2162,第四侧部217朝向第三侧部216的一侧具有第四止挡面2172。第三定位部432与第三止挡面2162抵接,第四定位部433与第四止挡面2172抵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定位部432与第三止挡面2162之间可以具有缝隙,第四定位部433与第四止挡面2172之间可以具有缝隙。
第三定位部432和第四定位部433凸设于第二动簧片430朝向第二静簧片440的一侧表面。
推动杆210的杆部211、底部212、第一侧部213、第二侧部214、间隔部215、第三侧部216和第四侧部217为一体结构。
作为一示例,推动杆210可以由塑料制成,且通过注塑而成。
第一弹性件500a和第二弹性件500b可以为簧片,但不以此为限。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触点组件,包括第一静簧片和第一动簧片;
推动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簧片移动,以与所述第一静簧片接触或分离;所述推动杆包括杆部、底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底部连接于所述杆部轴向的一端,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均连接于所述底部,且沿着所述第一动簧片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动簧片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沿着所述杆部的轴向,所述第一动簧片相对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动簧片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抵接;以及
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动簧片和所述底部之间,用于向所述第一动簧片施加朝着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的弹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簧片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动触点,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动触点位于所述第一侧部背向所述第二侧部的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一动触点位于所述第二侧部背向所述第一侧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簧片的一侧凸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侧部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的位置对应;
在所述第一动簧片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动簧片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推动杆的预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朝向所述第二侧部的一侧具有第一止挡面,所述第二侧部朝向所述第一侧部的一侧具有第二止挡面;
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止挡面抵接,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凸设于所述第一动簧片朝向所述第一静簧片的一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二触点组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触点组件包括第二动簧片和第二静簧片;
所述推动杆还包括间隔部、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第三侧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部背向所述底部的一端,所述第四侧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部背向所述底部的一端,所述间隔部设置于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之间;所述第三侧部具有第三通孔,所述第四侧部具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动簧片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并且沿着所述杆部的轴向,所述第二动簧片相对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动簧片分别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壁和所述第四通孔的孔壁抵接;
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动簧片和所述间隔部之间,用于向所述第二动簧片施加朝着所述第三位置移动的弹性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所述间隔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合围成一空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不与所述空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簧片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动触点,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动触点位于所述第三侧部背向所述第四侧部的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二动触点位于所述第四侧部背向所述第三侧部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簧片的一侧凸设有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三定位部与所述第三侧部的位置对应,所述第四定位部与所述第四侧部的位置对应;
在所述第二动簧片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动簧片通过所述第三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推动杆的预定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部朝向所述第四侧部的一侧具有第三止挡面,所述第四侧部朝向所述第三侧部的一侧具有第四止挡面;
所述第三定位部与所述第三止挡面抵接,所述第四定位部与所述第四止挡面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凸设于所述第二动簧片朝向所述第二静簧片的一侧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所述底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为一体结构。
CN202223234023.8U 2022-12-01 2022-12-01 继电器 Active CN218867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4023.8U CN218867005U (zh) 2022-12-01 2022-12-01 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4023.8U CN218867005U (zh) 2022-12-01 2022-12-01 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7005U true CN218867005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71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34023.8U Active CN218867005U (zh) 2022-12-01 2022-12-01 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7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32513B1 (ko) 영구자석 액튜에이터
CN100562961C (zh) 一种中压真空接触器
KR20010030619A (ko) 전자 액추에이터
EP2204825A2 (en) Monostable permanent magnetic actuator using laminated steel core
US8269588B2 (en) Cylinder type bistable permanent magnetic actuator
JP5314197B2 (ja) 電磁操作装置
US20130229246A1 (en) Latching relay
EP0186393B1 (en) Remotely controllable relay
US7482902B2 (en) Linear magnetic drive
CN210489542U (zh) 直流继电器
EP0844636A2 (en) Electromagnetically operated electric switching apparatus
CN214043580U (zh) 双稳态永磁操作机构
CN218867005U (zh) 继电器
CN218975361U (zh) 继电器
CN215815733U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CN218866992U (zh) 继电器
EP2117027B1 (en) Relay with automated overtravel adjustment
CN118136466A (zh) 继电器
EP0458302B1 (en) Remotely controlled relay
CN118136457A (zh) 继电器
EP0458301A2 (en) Remotely-controlled relay
CN219873351U (zh) 继电器
CN219873344U (zh) 继电器
CN219873343U (zh) 继电器
CN219873350U (zh) 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