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5153U - 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5153U
CN218865153U CN202222595390.4U CN202222595390U CN218865153U CN 218865153 U CN218865153 U CN 218865153U CN 202222595390 U CN202222595390 U CN 202222595390U CN 218865153 U CN218865153 U CN 218865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ixed
locating
fixed locating
loc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53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林
胡鲁兴
许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ib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hib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hib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hib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53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5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5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5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上的智能栓检测接口、插入智能栓检测接口的连接电线、设于连接电线上的功能外接接口、设于外壳上显示屏、滑动设于外壳上的确定按钮、转动设于外壳上的功能调节旋钮、设于外壳内的电控板、设于外壳内的电源部件;所述智能栓检测接口设于外壳的左上角,所述功能调节旋钮位于外壳的右上角,连接电线插在智能栓检测接口上,功能外接接口设于连接电线上,所述显示屏位于外壳斜面左部分,所述确定按钮位于显示屏右侧,电控板竖直设于功能调节按钮的正下方,电源部件设于外壳底部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工装各功能之间布置不合理,导致工装体积大,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返修及工程辅助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
背景技术
在智能消火栓产品返修和现场维护的过程中,常常会需要各种工具来辅助确认问题,比如万用表,485通讯总线检测,压力表等,使工程师的工作更高效,更快捷,但传统的单一功能测试工装效率低,集成度差,操作复杂,出错率高,不便于统计,严重制约了工厂的生产能力。
例如专利号(CN202120643694.6)一种测试工装控制装置,该控制箱内设置有主板、电控模块及电源模块,控制箱固定安装于工作台上;主板用于接收上位机的软件的测试指令、反馈执行结果以及对测试指令的解析输出控制命令到工装的执行机构;电控模块用于接收测试指令的解析输出控制命令执行模拟被测卡件的传感器信号;还包括多个安装于测试工装承载执行机构上电机驱动器,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机驱动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分别与测试工装的各平面电机连接。从而实现可靠性,处理信息高效,流程简化的测试工装控制。
以上结构可以实现针对多种不同项目进行检测的智能诊断功能,但是各装置之间布置不合理,导致工装整体体积大,不便携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
本实用新型针对这一问题,改进了结构,通过干电池供电,解决了传统工装各装置之间布置不合理,导致整体体积大,不方便外出携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上的智能栓检测接口、插入智能栓检测接口的连接电线、设于连接电线一端的功能外接接口、固定设于外壳上显示屏、滑动设于外壳上的确定按钮、转动设于外壳上的功能调节旋钮、固定设于外壳内的电控板、设于外壳内的电源部件;所述智能栓检测接口设于外壳的左上角,所述功能调节旋钮位于外壳的右上角,连接电线插在智能栓检测接口上,连接智能栓检测接口和功能外接接口,所述显示屏位于外壳斜面左部分,所述确定按钮位于显示屏右侧,电控板竖直设于所述智能栓检测接口和功能调节按钮的正下方,电源部件设于外壳外壳底部;所述电源部件件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源壳、滑动设于所述电源壳内的安装架、滑动设于所述电源壳上的电极板、设于安装架上的分离组件、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固定组件。通过电源部件为电控板提供电力,为整个工装提供电力基础,将电源总开关置于功能调节旋钮中,通过转动功能调节旋钮,使工装进入工作状态,再按压确定按钮,确认进入功能环形程序,智能栓检测接口与功能外接接口为一体式,通过连接电线连接,包括有电流测试口,电压测试口,485通讯测试口,压力和液位测试口,主要用于实物的对接和验证,实现多种不同项目的工作情况诊断,改变了电源部件的结构,通过三节五号干电池进行供电,改变了结构简化了更换电池的过程,同时通过分离组件和电极板的配合可以在更换电池的时候,使电极板移动,从而避免因滑动出现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电控板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外壳内壁上的电控板主体、固定设于所述电控板主体上且与智能栓检测接口连接的第一组线、固定设于所述电控板主体上且与显示屏连接的第二组线、固定设于所述电控板主体上且与电源部件连接的第三组线、固定设于所述电控板主体上且与确定按钮连接的第四组线。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调节旋钮包括固定设所述外壳上的标识板、转动设于所述标识板上的旋钮、固定设于所述旋钮上且贯穿于所述标识板和外壳的传动杆、固定设于所述传动杆底部且与所述电控板接触的调节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壳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外壳上的电源壳体、固定设于所述电源壳体上的第一滑槽、固定设于所述电源壳体上的第二滑槽、固定设于所述电源壳体上的第一让位槽、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上的第二让位槽、固定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上的第三让位槽、设于所述电源壳体上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包括滑动设于所述电源壳体内的安装主架、设于安装主架上的固定槽、设于安装主架上且线性阵列等距分布的三个安装筒、一端固定设于电源壳体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所述安装主架上的第一复位弹簧、设于所述安装主架上的安装孔、固定设于所述安装孔内的调节弹簧、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且一端贯穿第一让位槽的L形架。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板包括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一电极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电极板上且贯穿第二让位槽的第一驱动轴、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的第二电极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电极板上且贯穿第三让位槽的第二驱动轴。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组件包括一端转动设于所述L形架上且另一端转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上的第一连杆、一端转动设于所述L形架上且另一端转动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轴上的第二连杆、固定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上的第一安装柱、固定设于所述第二连杆上的第二安装柱、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的拉紧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外壳底部的第二通孔、滑动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按键、固定设于所述按键上的长杆、固定设于长杆上的限制杆、固定设于所述外壳上的挡板、一端固定设于所述挡板上且一端固定设于所述长杆上的第二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改良了工装的整体结构,不仅日常维护更加简单,工程师外出携带及使用也非常便捷,布局更加合理,减小了体积,并且通过干电池供电,解决了在外出作业时需要携带充电装置,并且使用过程中无法充电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其上顶面略微向下倾斜,方便了工程师对屏幕数据的观察,做到了较好的人机交互。通过将原有面板上的接插口转移至智能栓检测线另一端,在简化面板的同时,也将功能验证接插口集成。即通过智能栓检测线即可做到检测功能的有序定位及使用,在保护内部主板的同时,也做到了功能测试端口的集中管理;将原有的锂电池调整为干电池,降低使用成本。同时通过分离组件和电极板的配合可以在更换电池的时候,使电极板移动,从而避免因滑动出现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C-C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2中F-F线的剖视图;
图9为图2中G-G线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H-H线的剖视图;
图中:1、外壳;2、智能栓检测接口;3、连接电线;4、功能外接接口;5、显示屏;6、确定按钮;7、功能调节旋钮;8、电控板;9、电源部件;91、电源壳;92、安装架;93、电极板;94、分离组件;95、固定组件;81、电控板主体;82、第一组线;83、第二组线;84、第三组线;85、第四组线;71、标识板;72、旋钮;73、传动杆;74、调节块;911、电源壳体;912、第一滑槽;913、第二滑槽;914、第一让位槽;915、第二让位槽;916、第三让位槽;917、第一通孔;921、安装主架;922、固定槽;923、安装筒;924、第一复位弹簧;925、安装孔;926、调节弹簧;927、L形架;931、第一电极板;932、第一驱动轴;933、第二电极板;934、第二驱动轴;941、第一连杆;942、第二连杆;943、第一安装柱;944、第二安装柱;945、拉紧弹簧;951、第二通孔;952、按键;953、长杆;954、限制杆;955、挡板;956、第二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包括外壳1、设于外壳1上的智能栓检测接口2、插入智能栓检测接口2的连接电线3、设于连接电线3一端的功能外接接口4、固定设于外壳1上显示屏5、滑动设于外壳1上的确定按钮6、转动设于外壳1上的功能调节旋钮7、固定设于外壳1内的电控板8、设于外壳1内的电源部件9;所述智能栓检测接口2设于外壳1的左上角,所述功能调节旋钮7位于外壳1的右上角,连接电线3插在智能栓检测接口2上,连接智能栓检测接口3和功能外接接口4,所述显示屏5位于外壳1斜面左部分,所述确定按钮6位于显示屏5右侧,电控板8竖直设于所述智能栓检测接口3和功能调节按钮7的正下方,电源部件8设于外壳1外壳底部;所述电源部件件9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外壳1内的电源壳91、滑动设于所述电源壳91内的安装架92、滑动设于所述电源壳91上的电极板93、设于安装架92上的分离组件94、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固定组件95。当使用时,转动功能调节旋钮7,电源主开关置于功能测试档位中,为第一档,该状态下为关机态,后续使用则继续转动功能调节旋钮7切换档位即可开启工作,转动功能调节按钮7到需要的一档、打开后通过操作功能外接接口4,对需要检测的位置进行检测,通过连接电线3和智能栓检测接口2,传递信号到电控板8,再通过电控板8中的程序转换信号,再转换为数字信号显示在显示屏5上,在不同测试档位的时候,默认为低功耗态,如需开启测试工作,则需要确认按钮6唤醒程序;当需要换电池时,通过操作固定组件95,解除限制,安装架92自动弹出,进行换电池的工作,在安装架92弹出的过程中,通过电极板93和分离组件94的配合,实现在安装架92弹出时,电极板93会脱离电池,防止滑动过程中电池与电极板93摩擦出现磨损,从而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
如图9所示,所述电控板8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外壳1内壁上的电控板主体81、固定设于所述电控板主体81上且与智能栓检测接口2连接的第一组线82、固定设于所述电控板主体81上且与显示屏5连接的第二组线83、固定设于所述电控板主体81上且与电源部件9连接的第三组线84、固定设于所述电控板主体81上且与确定按钮6连接的第四组线85。当使用时,电控板主体8通过第一组线82至第四组线85,进行信号传递以及电力传输。
如图11所示,所述功能调节旋钮7包括固定设所述外壳1上的标识板71、转动设于所述标识板71上的旋钮72、固定设于所述旋钮72上且贯穿于所述标识板71和外壳1的传动杆73、固定设于所述传动杆73底部且与所述电控板8接触的调节块74。通过转动旋钮72,带动传动杆73转动,再带动调节块74转动,改变调节块74与电控板8接触的位置,从而实现功能的切换,标识板71起到提示分档的作用。
如图3、图4、图6所示,所述电源壳91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外壳1上的电源壳体911、固定设于所述电源壳体911上的第一滑槽912、固定设于所述电源壳体911上的第二滑槽913、固定设于所述电源壳体911上的第一让位槽914、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滑槽912上的第二让位槽915、固定设于所述第二滑槽913上的第三让位槽916、设于所述电源壳体911上的第一通孔917。为后续的安装以及电池部件9的正常工作提供安装基础。
如图4、图6、图8所示,所述安装架92包括滑动设于所述电源壳体911内的安装主架921、设于安装主架921上的固定槽922、设于安装主架921上且线性阵列等距分布的三个安装筒923、一端固定设于电源壳体911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所述安装主架921上的第一复位弹簧924、设于所述安装主架921上的安装孔925、固定设于所述安装孔925内的调节弹簧926、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孔925内且一端贯穿第一让位槽914的L形架927。当使用时,通过操作固定组件95,脱离固定槽922解除限制,调节弹簧926回弹,自动将安装主架921推出,进行电池的替换,将三节新的五号电池分别置于三个安装筒923中,完成替换后,将安装主架921推回原位,固定组件自动进入固定槽922,重新进行限制起到固定的作用。
如图4、图6所示,所述电极板93包括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912内的第一电极板931、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电极板931上且贯穿第二让位槽915的第一驱动轴932、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槽913内的第二电极板933、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电极板933上且贯穿第三让位槽916的第二驱动轴934。为实现供电功能以及后续电极板的移动,提供安装基础以及确保后续的移动可以顺利进行。
如图6所示,所述分离组件94包括一端转动设于所述L形架927上且另一端转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932上的第一连杆941、一端转动设于所述L形架927上且另一端转动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轴934上的第二连杆942、固定设于所述第一连杆941上的第一安装柱943、固定设于所述第二连杆942上的第二安装柱944、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柱943和第二安装柱944的拉紧弹簧945。当使用时,安装主架921在弹出和回推的过程中,安装主架921的移动,会带动第一连杆941和第二连杆944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电极板931和第二电极板933向外移动,从而实现在替换电池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电极片和电池摩擦的问题,而通过第一安装柱943和第二安装柱944以及拉紧弹簧945的配合,确保第一电极片931和第二电极片933在使用时紧密贴合电池。
如图5、图7所示,所述固定组件95包括设于外壳1底部的第二通孔951、滑动设于所述第二通孔951内的按键952、固定设于所述按键952上的长杆953、固定设于长杆953上的限制杆954、固定设于所述外壳1上的挡板955、一端固定设于所述挡板955上且一端固定设于所述长杆953上的第二复位弹簧956。通过按压按键952,使长杆953向上移动,带动限制杆954向上移动,脱离固定槽922,接触限制,使安装主架921顺利弹出,当安装主架推921回时,第二复位弹簧956回弹,将限制杆954自动推入固定槽922中,从而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转动功能调节旋钮7,进入开机状态,再继续功能调节旋钮7,调节到合适的档位,按下确认按钮6,通过第四组线85传递信号到电控板8唤醒对应的程序,然后操作功能外接接口4,进行对应功能的诊断工作,通过连接电线3和第一组线82,将测量的数据传递到电控板8,再通过电控板8的转换,将测量数据传递到显示屏5上,便于工程师读取数据,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结构,通过干电池供电,当需要进行电池的替换时通过操作固定组件95,解除限制,自动将安装主架921推出,进行电池的替换,将三节新的五号电池分别置于三个安装筒923中,完成替换后,将安装主架921推回原位,完成一次电池替换,同时通过电极板93和分离组件94的配合,实现在更换过程中,第一电极板931和第二电极板933会向外滑动的功能,避免了因滑动出现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设于外壳(1)上的智能栓检测接口(2)、插入智能栓检测接口(2)的连接电线(3)、设于连接电线(3)一端的功能外接接口(4)、固定设于外壳(1)上显示屏(5)、滑动设于外壳(1)上的确定按钮(6)、转动设于外壳(1)上的功能调节旋钮(7)、固定设于外壳(1)内的电控板(8)、设于外壳(1)内的电源部件(9);所述智能栓检测接口(2)设于外壳(1)的左上角,所述功能调节旋钮(7)位于外壳(1)的右上角,连接电线(3)插在智能栓检测接口(2)上,连接智能栓检测接口(2)和功能外接接口(4),所述显示屏(5)位于外壳(1)斜面左部分,所述确定按钮(6)位于显示屏(5)右侧,电控板(8)竖直设于所述智能栓检测接口(2)和功能调节旋钮(7)的正下方,电源部件(9)设于外壳(1)外壳底部;所述电源部件(9)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外壳(1)内的电源壳(91)、滑动设于所述电源壳(91)内的安装架(92)、滑动设于所述电源壳(91)上的电极板(93)、设于安装架(92)上的分离组件(94)、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固定组件(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板(8)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外壳(1)内壁上的电控板主体(81)、固定设于所述电控板主体(81)上且与智能栓检测接口(2)连接的第一组线(82)、固定设于所述电控板主体(81)上且与显示屏(5)连接的第二组线(83)、固定设于所述电控板主体(81)上且与电源部件(9)连接的第三组线(84)、固定设于所述电控板主体(81)上且与确定按钮(6)连接的第四组线(8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调节旋钮(7)包括固定设所述外壳(1)上的标识板(71)、转动设于所述标识板(71)上的旋钮(72)、固定设于所述旋钮(72)上且贯穿于所述标识板(71)和外壳(1)的传动杆(73)、固定设于所述传动杆(73)底部且与所述电控板(8)接触的调节块(7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壳(91)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外壳(1)上的电源壳体(911)、固定设于所述电源壳体(911)上的第一滑槽(912)、固定设于所述电源壳体(911)上的第二滑槽(913)、固定设于所述电源壳体(911)上的第一让位槽(914)、固定设于所述第一滑槽(912)上的第二让位槽(915)、固定设于所述第二滑槽(913)上的第三让位槽(916)、设于所述电源壳体(911)上的第一通孔(9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92)包括滑动设于所述电源壳体(911)内的安装主架(921)、设于安装主架(921)上的固定槽(922)、设于安装主架(921)上且线性阵列等距分布的三个安装筒(923)、一端固定设于电源壳体(911)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所述安装主架(921)上的第一复位弹簧(924)、设于所述安装主架(921)上的安装孔(925)、固定设于所述安装孔(925)内的调节弹簧(926)、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孔(925)内且一端贯穿第一让位槽(914)的L形架(9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93)包括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912)内的第一电极板(931)、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电极板(931)上且贯穿第二让位槽(915)的第一驱动轴(932)、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槽(913)内的第二电极板(933)、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电极板(933)上且贯穿第三让位槽(916)的第二驱动轴(9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94)包括一端转动设于所述L形架(927)上且另一端转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932)上的第一连杆(941)、一端转动设于所述L形架(927)上且另一端转动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轴(934)上的第二连杆(942)、固定设于所述第一连杆(941)上的第一安装柱(943)、固定设于所述第二连杆(942)上的第二安装柱(944)、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柱(943)和第二安装柱(944)的拉紧弹簧(9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95)包括设于外壳(1)底部的第二通孔(951)、滑动设于所述第二通孔(951)内的按键(952)、固定设于所述按键(952)上的长杆(953)、固定设于长杆(953)上的限制杆(954)、固定设于所述外壳(1)上的挡板(955)、一端固定设于所述挡板(955)上且一端固定设于所述长杆(953)上的第二复位弹簧(956)。
CN202222595390.4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 Active CN218865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5390.4U CN218865153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5390.4U CN218865153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5153U true CN218865153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4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5390.4U Active CN218865153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5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20177U (zh) 一种主从式智能线缆测试仪
CN218865153U (zh) 一种高集成度的智能硬件诊断工装
CN101628573A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语音故障检修仪及故障检修方法
CN1786412A (zh) 便携式测井/射孔地面系统
WO2015032133A1 (zh) 计时数据读取装置、led显示屏及寿命监测系统
CN207528855U (zh) 一种小型scr线束检测设备
CN110954857A (zh) 一种智能检测设备
CN215415789U (zh) 一种精准调控锂电池组能量回馈充放电测试辅助机构
CN201733354U (zh) 移动终端测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测试系统
CN211180019U (zh) 整机mmi自动化测试设备
CN208621705U (zh) 集成式线束检测台
CN206696912U (zh) 一种行驶记录仪整机检测工装
CN202183642U (zh) 一种馈线终端双层结构设计的主控单元
CN109581008A (zh) 一种针板测试装置
CN219107570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通信控制箱
CN217304737U (zh) 一种光伏检测实验室机械载荷检测平台装置
CN218472465U (zh) 一种汽车故障检测仪通讯模块接口装置
CN216870735U (zh) 一种基于stm32的专用键盘测试设备
CN213398861U (zh) 一种电池检测设备
CN219369963U (zh) 一种便携式数显连接器线束编号检测装置
CN220755219U (zh) 一种电力系统安全监测装置
CN220509455U (zh) 样机和用于样机的管理系统
CN220271430U (zh) 一种带电压显示与报警的obd16测试工具
CN216696616U (zh) 一种便携式485寻线仪
CN21964176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用电信息采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