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4845U - 一种用于重整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重整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4845U
CN218864845U CN202223184999.9U CN202223184999U CN218864845U CN 218864845 U CN218864845 U CN 218864845U CN 202223184999 U CN202223184999 U CN 202223184999U CN 218864845 U CN218864845 U CN 218864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ection
straight
cylinder section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49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力俊
江兆
任红亮
程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hai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hai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hai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hai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849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4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4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4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重整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有竖向设置的壳程筒体、竖向设于壳程筒体内的中心筒、多根换热管,多根换热管沿轴向设于壳程筒体内,且由内而外螺旋缠绕在中心筒的外周而成多层螺旋管,螺旋管的下部为由上至下管径逐渐缩小的收缩段,收缩段的下端向下延伸而形成直管段;壳程筒体的下部具有由上至下筒径逐渐缩小的第一锥形筒段、自第一锥形筒段的下端向下延伸的第一直筒段,第一锥形筒段位于上述螺旋管之收缩段的外周,第一直筒段位于上述螺旋管之直管段的外周;还包括有导流筒,竖向设于壳程筒体内,并具有由上至下筒径逐渐缩小的第二锥形筒段、自第二锥形筒段的下端向下延伸的第二直筒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保证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重整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重整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重整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大多包括有竖向设置的壳程筒体1’、竖向设于壳程筒体1’内的中心筒3’、以及多根换热管4’,换热管4’沿轴向设于壳程筒体1’内,且由内而外螺旋缠绕在中心筒3’的外周而成多层螺旋管40’,各层螺旋管40’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壳程筒体1’上、下两端的管板2’上,具体如图1所示。
上述壳程筒体的下部多为上下延伸的直筒段,对于连续重整装置而言,换热器之壳程筒体占据的空间较大。若缩小换热器之壳程筒体的体积,会影响换热器换热效果的同时,还会影响流场,造成壳程介质在壳程筒体内部沉积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用于重整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以减少体积的同时,保证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重整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有:
壳程筒体,竖向设置;
下管板,设于壳程筒体的下端口处;
中心筒,竖向设于壳程筒体内;
多根换热管,沿轴向设于所述壳程筒体内,且由内而外螺旋缠绕在所述中心筒的外周而成多层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下部为由上至下管径逐渐缩小的收缩段,所述收缩段的下端向下延伸而形成直管段,直管段的下端部支撑在下管板上;
供壳程介质输入或输出的接管,设于壳程筒体的侧壁,且与上述螺旋管之直管段相对;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程筒体的下部具有由上至下筒径逐渐缩小的第一锥形筒段、自第一锥形筒段的下端向下延伸的第一直筒段,所述第一锥形筒段位于上述螺旋管之收缩段的外周,所述第一直筒段位于上述螺旋管之直管段的外周;
所述缠绕管式换热器还包括有:
导流筒,竖向设于壳程筒体内,并具有由上至下筒径逐渐缩小的第二锥形筒段、自第二锥形筒段的下端向下延伸的第二直筒段,所述第二锥形筒段套设在最外层螺旋管之收缩段的外周,与壳程筒体之第一锥形筒段之间形成第一环形间隙;所述第二直筒段套设在最外层螺旋管之直管段的外周,与壳程筒体之第一直筒段之间形成第二环形间隙;
且所述导流筒之第二锥形筒段的周壁上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导流筒之第二直筒段的周壁上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二通孔。
为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优选地,所述导流筒之第二直筒段的周壁在周向上具有与所述接管相对的第一圆弧面、以及避开接管的第二圆弧面,所述多个第二通孔间隔分布在第二圆弧面。如此,能提高壳程介质在导流筒内的换热时间,且能使得壳程介质均匀分布在导流筒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弧面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所述第二圆弧面所对应的圆心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弧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45~75°,所述第二圆弧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85~315°且所述第一圆弧面所对应的圆心角与所述第二圆弧面所对应的圆心角之和为360°。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6~10mm,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为6~10mm。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地,以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通孔为一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有多组并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且上下间距为20~50mm。
在上述各方案中,为使得导流筒能稳固地约束在壳程筒体内,优选地,所述导流筒的下端部支撑在下管板上;所述导流筒上各第一通孔与各第二通孔的流通面积之和为所述接管截面上流通面积的1.5~2倍。如此,能保证导流筒稳定安装的同时,又能保证壳程介质的流动性。
为进一步保证壳程介质的流动性,优选地,所述导流筒的下端部位于下管板的上方,并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10mm;所述导流筒上各第一通孔与各第二通孔的流通面积之和为所述接管截面上流通面积的50~70%。如此,能保证壳程介质流动性的同时,又能保证换热效果,防止壳程筒体内的壳程介质流动地过快或过慢。
优选地,所述导流筒之第二直筒段的内周壁与最外层螺旋管之直管段的外周壁之间间隔相对,且间隔距离为≥10mm。
优选地,所述导流筒的周壁有两层,且内外间隔设置;
内层上的第一通孔与外层上的第一通孔相错开布置;或/且,内层上的第二通孔与外层上的第二通孔相错开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壳程筒体的下部设计为具有第一锥形筒段、第一直筒段的结构,并在壳程筒体内增设导流筒,导流筒具有对应第一锥形筒段的第二锥形筒段、对应第一直筒段的第二直筒段,且第二锥形筒段的周壁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直筒段的周壁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如此,第一锥形筒段、第一直筒段的结构使得设备整体结构更紧凑,质量更轻,更适用于重整装置,且导流筒的设置能改善壳程介质的流场、减少滞留区,使壳程介质在壳体底部不容易沉积,同时,导流筒的设置能提升壳程介质的分布均匀性,从而能进一步提升换热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导流筒之第二直筒段的横截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导流筒之第二锥形筒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重整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有壳程筒体1、中心筒3、换热管4和导流筒6。
其中,壳程筒体1竖向设置;壳程筒体1的下部具有由上至下筒径逐渐缩小的第一锥形筒段11、自第一锥形筒段11的下端向下延伸的第一直筒段12。第一直筒段12的侧壁设有供壳程介质输入或输出的接管5。第一直筒段12的下端口处设有下管板2。
上述中心筒3竖向设于壳程筒体1内。
换热管4有多根,沿轴向设于壳程筒体1内,且由内而外螺旋缠绕在中心筒3的外周而成多层螺旋管40,螺旋管40的下部对应壳程筒体1之第一锥形筒段11的部分为由上至下管径逐渐缩小的收缩段41,收缩段41的下端向下延伸而形成直管段42,直管段42的下端部支撑在下管板2上,且直管段42对应壳程筒体1之第一直筒段12设置。
上述导流筒6竖向设于壳程筒体1内,并具有由上至下筒径逐渐缩小的第二锥形筒段61、自第二锥形筒段61的下端向下延伸的第二直筒段62,第二锥形筒段61套设在最外层螺旋管40之收缩段41的外周,与壳程筒体1之第一锥形筒段11之间形成第一环形间隙110,且第二锥形筒段61的周壁上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611,各第一通孔611的孔径为6~10mm,且以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通孔611为一组导流孔,导流孔有多组并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且上下间距为20~50mm。第二直筒段62套设在最外层螺旋管40之直管段42的外周,第二直筒段62的内周壁与最外层螺旋管40之直管段42的外周壁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mm。且第二直筒段62与壳程筒体1之第一直筒段12之间形成第二环形间隙120;同时,第二直筒段62的周壁在周向上具有与接管5相对的第一圆弧面62a、以及避开接管5的第二圆弧面62b,第一圆弧面62a所对应的圆心角为45~75°,第二圆弧面62b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85~315°,且第一圆弧面62a所对应的圆心角与第二圆弧面62b所对应的圆心角之和为360°。第二直筒段62之第二圆弧面62b上间隔部分有多个第二通孔621,各第二通孔621的孔径为6~10mm。
本实施例中,导流筒6的下端部位于下管板2的上方,并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10mm,导流筒6上各第一通孔611与各第二通孔621的流通面积之和为上述接管5截面上流通面积的50~70%。同时,导流筒6的周壁有两层,且内外间隔设置,内层上的第一通孔611与外层上的第一通孔611相对,且内层上的第二通孔621与外层上的第二通孔621相对,当然除此之外,内层上的第一通孔611与外层上的第一通孔611也可相错开布置,内层上的第二通孔621与外层上的第二通孔621也可相错开布置。
如此,壳程筒体1内的壳程介质能在导流筒6内进行均布,并通过导流筒6上的第一通孔611、第二通孔621与接管5相连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重整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有:
壳程筒体(1),竖向设置;
下管板(2),设于壳程筒体(1)的下端口处;
中心筒(3),竖向设于壳程筒体(1)内;
多根换热管(4),沿轴向设于所述壳程筒体(1)内,且由内而外螺旋缠绕在所述中心筒(3)的外周而成多层螺旋管(40),所述螺旋管(40)的下部为由上至下管径逐渐缩小的收缩段(41),所述收缩段(41)的下端向下延伸而形成直管段(42),直管段(42)的下端部支撑在下管板(2)上;
供壳程介质输入或输出的接管(5),设于壳程筒体(1)的侧壁,且与上述螺旋管(40)之直管段(42)相对;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程筒体(1)的下部具有由上至下筒径逐渐缩小的第一锥形筒段(11)、自第一锥形筒段(11)的下端向下延伸的第一直筒段(12),所述第一锥形筒段(11)位于上述螺旋管(40)之收缩段(41)的外周,所述第一直筒段(12)位于上述螺旋管(40)之直管段(42)的外周;
所述缠绕管式换热器还包括有:
导流筒(6),竖向设于壳程筒体(1)内,并具有由上至下筒径逐渐缩小的第二锥形筒段(61)、自第二锥形筒段(61)的下端向下延伸的第二直筒段(62),所述第二锥形筒段(61)套设在最外层螺旋管(40)之收缩段(41)的外周,与壳程筒体(1)之第一锥形筒段(11)之间形成第一环形间隙(110);所述第二直筒段(62)套设在最外层螺旋管(40)之直管段(42)的外周,与壳程筒体(1)之第一直筒段(12)之间形成第二环形间隙(120);
且所述导流筒(6)之第二锥形筒段(61)的周壁上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611),所述导流筒(6)之第二直筒段(62)的周壁上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二通孔(6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6)之第二直筒段(62)的周壁在周向上具有与所述接管(5)相对的第一圆弧面(62a)、以及避开接管(5)的第二圆弧面(62b),所述多个第二通孔(621)间隔分布在第二圆弧面(6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面(62a)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所述第二圆弧面(62b)所对应的圆心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面(62a)所对应的圆心角为45~75°,所述第二圆弧面(62b)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85~315°且所述第一圆弧面(62a)所对应的圆心角与所述第二圆弧面(62b)所对应的圆心角之和为3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611)的孔径为6~10mm,所述第二通孔(621)的孔径为6~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以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通孔(611)为一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有多组并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且上下间距为20~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6)的下端部支撑在下管板(2)上;所述导流筒(6)上各第一通孔(611)与各第二通孔(621)的流通面积之和为所述接管(5)截面上流通面积的1.5~2倍。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6)的下端部位于下管板(2)的上方,并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10mm;所述导流筒(6)上各第一通孔(611)与各第二通孔(621)的流通面积之和为所述接管(5)截面上流通面积的50~70%。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6)之第二直筒段(62)的内周壁与最外层螺旋管(40)之直管段(42)的外周壁之间间隔相对,且间隔距离为≥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6)的周壁有两层,且内外间隔设置;
内层上的第一通孔(611)与外层上的第一通孔(611)相错开布置;或/且,内层上的第二通孔(621)与外层上的第二通孔(621)相错开布置。
CN202223184999.9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用于重整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 Active CN218864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4999.9U CN218864845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用于重整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4999.9U CN218864845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用于重整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4845U true CN218864845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76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4999.9U Active CN218864845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用于重整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4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70836U (zh) 具有防短路结构与强化传热效果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CN110793356A (zh) 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
CN218864845U (zh) 一种用于重整装置的缠绕管式换热器
CN110057214A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10462964U (zh) 一种熔盐储能用蒸汽发生器
CN210128640U (zh)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CN2901224Y (zh) 一种不连续非对称波纹管换热器
CN212119941U (zh) 变换炉移热系统
CN212340041U (zh)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上壳程进口处的导流结构
CN205482474U (zh) 带有介质均布器的绕管式换热器
CN217358213U (zh) 一种立式换热器的壳体结构及具有该壳体结构的换热器
CN211261880U (zh) 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
CN208155137U (zh) 管束支撑结构及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CN100533037C (zh) 一种连续螺旋折流板双壳程组合异形管管束换热器
CN114152117A (zh) 一种lng绕管式换热器
CN113648952A (zh) 聚合釜内冷管及其聚合釜、聚合釜内冷系统和施工方法
CN113624038A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213515168U (zh)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入口处的流体均布结构
CN201251385Y (zh) 三分椭圆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CN105674771A (zh) 均布器调控型绕管式换热器
CN217737958U (zh) 一种用于大黏度介质的缠绕管式换热器
CN201246980Y (zh) 不等边三分扇形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CN216011866U (zh) 一种组合式双壳程连续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
CN220708164U (zh) 一种中心管导流的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
CN212158244U (zh) 一种多管程偏心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