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1102U - 一种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1102U
CN218861102U CN202222009479.8U CN202222009479U CN218861102U CN 218861102 U CN218861102 U CN 218861102U CN 202222009479 U CN202222009479 U CN 202222009479U CN 218861102 U CN218861102 U CN 218861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dyeing
printing
cam
knitted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094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nda Fujian Weav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nda Fujian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nda Fujian Weav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nda Fujian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094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1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1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1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印染箱;设置在所述印染箱右侧的挤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收集箱,且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挤压机构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收集箱右侧的烘干箱;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印染箱上用于导向布料移动的导引件,本申请不仅能够自动印染、烘干,且能够交替挤压多余的染料,从而使得加工效率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
为了提高种类,在加工过程中,针织布需要进行染色,现有的染色装置在染色时,需要将染色后布料内多余的染料手动挤出,且不能直接进行烘干,因此效率较低,且会造成印染不均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包括:
底座;
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印染箱;
设置在所述印染箱右侧的挤压机构;
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收集箱,且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挤压机构的底部;
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收集箱右侧的烘干箱;
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印染箱上用于导向布料移动的导引件。
进一步地,所述导引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印染箱左侧的放卷辊、间隔设置在所述印染箱内的若干个输送轮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烘干箱右侧的收卷辊。
进一步地,所述印染箱的顶部设有加料口,所述印染箱的右侧设有侧箱,所述侧箱内设有侧板,所述挤压机构设置在所述侧箱和所述侧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机构包括:
间隔设置在所述侧箱上的一对驱动件;
分别连接在相对应的所述驱动件下端的一对移动件;
固定在所述侧板底部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板,所述移动件的底部能够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板相抵压,以使得位于所述移动件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布料被挤压,从而去除布料上多余的染料。
更进一步地,一对所述驱动件包括左驱动件和右驱动件,所述左驱动件包括:
安装在所述侧箱上的驱动电机;
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上的第一凸轮;
连接在所述第一凸轮上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凸轮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后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右驱动件包括同轴安装在所述侧箱上的第二凸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凸轮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后侧,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能够转动。
更进一步地,一对所述移动件包括左移动件和右移动件,所述左移动件包括:
滑动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的第一压杆;
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杆顶部的第一滚筒,所述第一凸轮能够抵持在所述第一滚筒上;
套设在所述第一压杆上的第一压缩弹簧,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抵持在所述第一压杆顶部和所述侧板之间;
连接在所述第一压杆底部的第一压板,且所述第一压板能够与相对靠左的所述支撑板相抵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右移动件包括:
滑动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的第二压杆;
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杆顶部的第二滚筒,所述第二凸轮能够抵持在所述第二滚筒上;
套设在所述第二压杆上的第二压缩弹簧,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抵持在所述第二压杆顶部和所述侧板之间;
连接在所述第二压杆底部的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能够与相对靠右的所述支撑板相抵接。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有挤压机构,在染色之后,能够自动将布料上多余的染料挤出,从而使得印染更加均匀,且效率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烘干箱,能够直接对染色后的布料进行烘干,从而使得染色工艺更加简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B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列表:底座1、印染箱2、加料口21、侧箱22、侧板 23、放卷辊3、输送轮4、收集箱5、挤压机构6、驱动电机61、第一凸轮62、第一皮带轮621、传送带622、第二凸轮63、第二皮带轮 631、第一压杆64、第一压缩弹簧641、第一滚筒642、第一压板65、第二压杆66、第二压缩弹簧661、第二滚筒662、第二压板67、连接架68、支撑板69、烘干箱7、烘干板8、收卷辊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但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参考图1至图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包括:底座1;印染箱2,所述印染箱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挤压机构6,所述挤压机构6设置在所述印染箱2的右侧;收集箱5,所述收集箱5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收集箱5位于所述挤压机构6的底部;烘干箱7,所述烘干箱7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所述收集箱5的右侧;导引件,所述导引件设置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印染箱2上,以导向布料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导引件包括放卷辊3、若干个输送轮4和一收卷辊 9,所述放卷辊3安装在所述印染箱2的左侧,若干个所述输送轮4 间隔设置在所述印染箱2内,所述收卷辊9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所述烘干箱7的右侧。
优选地,所述收卷辊9用于将染色且烘干后的布料进行收卷。
优选地,所述输送轮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输送轮4间隔设置,以提高对布料的导向作用,使得布料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从而染色更加均匀。
优选地,所述印染箱2的顶部设有加料口21,染料从加料口21 倒入,所述印染箱2的右侧设有侧箱22,所述侧箱22内设有侧板23,所述挤压机构6设置在所述侧箱22和所述侧板23上。
如图2所示,所述挤压机构6包括:一对驱动件,一对所述驱动件间隔设置在所述侧箱22上,且一对所述驱动件之间相连接;一对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分别连接在相对应的所述驱动件的下端;连接架 68,所述连接架68固定在所述侧板23的底部,且所述连接架68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板69,所述移动件的底部能够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板69相抵压,以使得位于所述移动件和所述支撑板69之间的布料被挤压,从而去除布料上多余的染料。
优选地,一对所述驱动件包括左驱动件和右驱动件,所述左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61,所述驱动电机61安装在所述侧箱22上;第一凸轮62,所述第一凸轮62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61上;第一皮带轮621,所述第一皮带轮621连接在所述第一凸轮62上,且所述第一凸轮62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轮621的后侧。
优选地,所述右驱动件包括第二凸轮63和第二皮带轮631,所述第二凸轮63和所述第二皮带轮631同轴安装在所述侧箱22上,且所述第二凸轮63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轮631的后侧,所述第一皮带轮 621和所述第二皮带轮631之间通过传送带622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轮62和所述第二凸轮63能够转动。
优选地,当第一凸轮62驱动第一压杆64移动而使得第一压板 65抵压在左侧的支撑板69上时,所述第二凸轮63刚好旋转至与所述第一凸轮62相差180°的位置,此时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61处于自然拉伸的状态,且所述第二压板67与右侧的支撑板69之间具有移动距离,同理,当第二凸轮63驱动第一压杆64移动而使得第二压板 67抵压在右侧的支撑板69上时,所述第一凸轮62刚好旋转至与所述第二凸轮63相差180°的位置,此时第一压缩弹簧641处于自然拉伸的状态,此外,所述第一压板65与布料刚接触时的点a移动至第二压板67下方时,所述第二压板67刚好能够压在点a上,这样就可使得第一压板65和第二压板67轮番对布料一段一段交替进行挤压,不仅不会重复挤压,且能够使得效率更高,从而使得染色更加均匀。
如图3所示,一对所述移动件包括左移动件和右移动件,所述左移动件包括:第一压杆64,所述第一压杆64滑动设置在所述侧板23 上;第一滚筒642,所述第一滚筒642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杆64的顶部,所述第一凸轮62能够抵持在所述第一滚筒642上;第一压缩弹簧641,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41套设在所述第一压杆64上,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41抵持在所述第一压杆64顶部和所述侧板23之间;第一压板65,所述第一压板65连接在所述第一压杆64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压板65能够与相对靠左的所述支撑板69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右移动件包括:第二压杆66,所述第二压杆66滑动设置在所述侧板23上;第二滚筒662,所述第二滚筒662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杆66的顶部,所述第二凸轮63能够抵持在所述第二滚筒 662上;第二压缩弹簧661,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61套设在所述第二压杆66上,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61抵持在所述第二压杆66顶部和所述侧板23之间;第二压板67,所述第二压板67连接在所述第二压杆66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压板67能够与相对靠右的所述支撑板 69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烘干箱7内设有若干个烘干板8,若干个烘干板8 能够对布料的上下两面均进行烘干,从而能够使得烘干更加均匀和高效。
工作原理:布料依次穿过放卷辊3、若干个输送轮4、左侧的支撑板69、右侧的支撑板69、烘干箱7后最终被卷收在所述收卷辊9 上,在印染箱2内通过将布料浸入染料中进行印染,再通过挤压机构 6对布料进行挤压,使得多余的染料排出,之后再通过烘干箱7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收卷辊9进行收卷。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印染箱(2);
设置在所述印染箱(2)右侧的挤压机构(6);
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收集箱(5),且所述收集箱(5)位于所述挤压机构(6)的底部;
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所述收集箱(5)右侧的烘干箱(7);
设置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印染箱(2)上用于导向布料移动的导引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印染箱(2)左侧的放卷辊(3)、间隔设置在所述印染箱(2)内的若干个输送轮(4)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所述烘干箱(7)右侧的收卷辊(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染箱(2)的顶部设有加料口(21),所述印染箱(2)的右侧设有侧箱(22),所述侧箱(22)内设有侧板(23),所述挤压机构(6)设置在所述侧箱(22)和所述侧板(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6)包括:
间隔设置在所述侧箱(22)上的一对驱动件;
分别连接在相对应的所述驱动件下端的一对移动件;
固定在所述侧板(23)底部的连接架(68),所述连接架(68)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板(69),所述移动件的底部能够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板(69)相抵压,以使得位于所述移动件和所述支撑板(69)之间的布料被挤压,从而去除布料上多余的染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驱动件包括左驱动件和右驱动件,所述左驱动件包括:
安装在所述侧箱(22)上的驱动电机(61);
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61)上的第一凸轮(62);
连接在所述第一凸轮(62)上的第一皮带轮(621),所述第一凸轮(62)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轮(621)的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驱动件包括同轴安装在所述侧箱(22)上的第二凸轮(63)和第二皮带轮(631),所述第二凸轮(63)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轮(631)的后侧,所述第一皮带轮(621)和所述第二皮带轮(631)之间通过传送带(622)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轮(62)和所述第二凸轮(63)能够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移动件包括左移动件和右移动件,所述左移动件包括:
滑动设置在所述侧板(23)上的第一压杆(64);
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杆(64)顶部的第一滚筒(642),所述第一凸轮(62)能够抵持在所述第一滚筒(642)上;
套设在所述第一压杆(64)上的第一压缩弹簧(641),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41)抵持在所述第一压杆(64)顶部和所述侧板(23)之间;
连接在所述第一压杆(64)底部的第一压板(65),且所述第一压板(65)能够与相对靠左的所述支撑板(69)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移动件包括:
滑动设置在所述侧板(23)上的第二压杆(66);
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杆(66)顶部的第二滚筒(662),所述第二凸轮(63)能够抵持在所述第二滚筒(662)上;
套设在所述第二压杆(66)上的第二压缩弹簧(661),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61)抵持在所述第二压杆(66)顶部和所述侧板(23)之间;
连接在所述第二压杆(66)底部的第二压板(67),所述第二压板(67)能够与相对靠右的所述支撑板(69)相抵接。
CN202222009479.8U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 Active CN218861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9479.8U CN218861102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9479.8U CN218861102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1102U true CN218861102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9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09479.8U Active CN218861102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1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4024A (zh) 一种纺织用织布印花压平装置
CN213538343U (zh) 一种缝纫机拉布装置
CN111942002A (zh) 一种布料印花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
CN113046973B (zh) 一种纺织用浸染装置
CN113005680A (zh) 一种织物的连续化并联式染色系统及其染色控制方法
CN111823702B (zh) 一种交叉纹理布料丝印装置
CN218861102U (zh) 一种针织布高色印染装置
CN112411069B (zh) 一种针织服装面料生产方法
CN205871464U (zh) 一种纺织用织布印花压平装置
CN205768118U (zh) 一种滚动式介质传送平板
CN218766327U (zh) 一种布料固定装置及布料拉伸强度检测装置
CN109487476A (zh) 一种纺织面料整平装置
CN215557635U (zh) 一种耐高温的铁氟龙带生产用加工设备
CN214774728U (zh) 新型校服布料压花装置
CN213681285U (zh) 一种纺织品印染设备
CN212800841U (zh) 一种双色起绒面料生产设备
CN208293247U (zh) 纺织用方便使用的均匀轧车
CN106079925B (zh) 一种旋转式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CN212128416U (zh) 一种织带复杂花纹一体成型设备
CN220095897U (zh) 一种布料平网印花装置
CN218880351U (zh) 一种压平机构
CN215041456U (zh) 一种生产织带用的打标机
CN217154883U (zh) 一种水刺无纺布生产用快速烘干装置
CN217148024U (zh) 一种可以前后移动的印花面料收卷装置
CN213681295U (zh) 一种染织物用脱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