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3398U - 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53398U
CN218853398U CN202223295269.6U CN202223295269U CN218853398U CN 218853398 U CN218853398 U CN 218853398U CN 202223295269 U CN202223295269 U CN 202223295269U CN 218853398 U CN218853398 U CN 218853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wheel
pulley assembly
assembly
pulley
trai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52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林建
谢远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Ironmaster Sporti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Ironmaster Sport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Ironmaster Sporti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Ironmaster Sport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952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53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53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53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包括:机架;飞轮组件;第一滑轮组件,第一滑轮组件沿设定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机架;弹性件,弹性件与第一滑轮组件和机架均连接,以在第一滑轮组件沿设定方向移动时向第一滑轮组件提供反向弹力;拉绳,拉绳搭绕于第一滑轮组件且拉绳的第一端连接于飞轮轴,拉绳在拉动飞轮轴旋转时驱动第一滑轮组件沿设定方向移动。本申请提供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用户在向外拉动拉绳时拉绳会带动第一滑轮组件移动,弹性件能够对飞轮的反向惯性对飞轮轴的冲击进行弹性缓冲,使得飞轮在换向旋转时具有较好的旋转流畅性,解决了飞轮在开始换向旋转时出现明显的卡顿现象,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运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是指通过飞轮作为主要阻力源的抗阻训练设备,用于供用户进行抗阻训练。现有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包括机架、飞轮、拉绳、滑轮组件以及拉杆,飞轮通过飞轮轴转动连接于机架,滑轮组件固定安装于机架,拉绳的一端连接于飞轮轴并在飞轮轴上卷绕形成绳卷,拉绳的第二端通过滑轮组件进行变向后连接于拉杆。用户在进行抗阻训练时,通过握持拉杆向外拉动拉绳以带动飞轮旋转并释放飞轮轴上的绳卷,且在绳卷释放完时用户拉住拉杆让飞轮进行短暂停止旋转,短暂停止旋转后的飞轮在反向惯性的作用下进行换向旋转以卷绕拉绳并形成绳卷。
然而,在短暂停止后,飞轮的反向惯性会对飞轮轴形成较强冲击,导致飞轮在换向旋转时会出现明显的卡顿现象,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包括:
机架;
飞轮组件,飞轮组件包括飞轮和飞轮轴,飞轮通过飞轮轴转动设置于机架;
第一滑轮组件,第一滑轮组件沿设定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机架;
弹性件,弹性件与第一滑轮组件和机架均连接,以在第一滑轮组件沿设定方向移动时向第一滑轮组件提供反向弹力;
拉绳,拉绳搭绕于第一滑轮组件且拉绳的第一端连接于飞轮轴,拉绳在拉动飞轮轴旋转时驱动第一滑轮组件沿设定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滑轮组件和机架中的一个设有导向杆且另一个设有导向孔,导向杆滑动设置于导向孔内。
进一步地,导向杆伸出导向孔设置,导向杆的伸出端设有抵接部,弹性件位于抵接部和导向孔之间且套设于导向杆的外周,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抵接部和导向孔的外缘抵接。
进一步地,导向杆的数量为若干且若干导向杆间隔设置,导向孔的数量为若干且与若干导向孔一一对应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第一滑轮支架、连接件和称重传感器,第一滑轮设置于第一滑轮支架,第一滑轮支架和连接件通过称重传感器连接,且称重传感器的受力端和第一滑轮支架连接,第一滑轮组件通过连接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机架。
进一步地,还包括绳夹器,绳夹器设置于机架,绳夹器具有夹绳通道,拉绳的第二端穿过夹绳通道,其中拉绳的穿出端的长度可调节地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滑轮组件、手持组件和背心组件,拉绳搭绕于第二滑轮组件,手持组件和背心组件可选择地连接于第二滑轮组件。
进一步地,飞轮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飞轮,且两个飞轮分别安装于飞轮轴的两端。
进一步地,机架设有导轨,导轨位于飞轮轴的一侧,导轨设有座具,座具可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在移动方向上,座具的位置可固定。
本申请提供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通过将第一滑轮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机架,弹性件与第一滑轮组件和机架均连接,拉绳搭绕于第一滑轮组件且拉绳的第一端连接于飞轮轴,用户在向外拉动拉绳时拉绳会带动第一滑轮组件移动,弹性件能够对飞轮的反向惯性对飞轮轴的冲击进行弹性缓冲,使得飞轮在换向旋转时具有较好的旋转流畅性,解决了飞轮在开始换向旋转时出现明显的卡顿现象,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滑轮组件与安装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请参考附图1-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用于供用户进行抗阻训练。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包括机架100、飞轮组件、第一滑轮组件200、弹性件300和拉绳400。飞轮组件包括飞轮110和飞轮轴120,飞轮110安装于飞轮轴120,飞轮110通过飞轮轴120转动设置于机架100。第一滑轮组件200可移动地设置于机架100,且移动方向为设定方向。弹性件300与第一滑轮组件200和机架100均连接,以在第一滑轮组件200沿设定方向移动时向第一滑轮组件200提供反向弹力,其中反向弹力是指与设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弹力。拉绳400搭绕于第一滑轮组件200且拉绳400的第一端连接于飞轮轴120,第一滑轮组件200具有变向作用,也即改变拉绳400走向。在用户的训练过程中,用户向外拉动拉绳400,向外拉动的拉绳400会带动飞轮110旋转以释放卷绕于飞轮轴120的绳卷,期间拉绳400还会带动第一滑轮组件200沿设定方向移动,第一滑轮组件200沿设定方向移动时弹性件300处于形变状态并向第一滑轮组件200提供反向弹力。在绳卷被释放完后用户短暂拉住拉绳400以使飞轮110短暂停止旋转后进行换向旋转,期间飞轮110施加于飞轮轴120的惯性冲击会通过拉绳400传递至弹性件300并通过弹性件300进行弹簧缓冲,使得飞轮110在换向旋转时具有较好的旋转流畅性,明显降低给用户带来的顿挫感,解决了飞轮110在开始换向旋转时出现明显的卡顿现象,提高了用户体验。
其中,弹性件300可以但不限为弹簧、弹性橡胶柱等。优选地,弹性件300为弹簧,弹簧不仅具有较好的弹性且使用寿命长。
其中,拉绳400的第二端可以连接于机架100或者连接于用户操作部,用户操作部用于供用户对拉绳400进行操作以向外拉动拉绳400。
其中,本申请对第一滑轮组件200的位置并无限制,例如但不限:第一滑轮组件200位于飞轮轴120的外侧上方。飞轮轴120的外侧是指飞轮轴120远离在使用抗阻训练装置的用户位置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轮组件200和机架100中的一个设有导向杆130且另一个设有导向孔,导向杆130滑动设置于导向孔内。通过导向杆130和导向孔的配合,能够约束第一滑轮组件200沿设定方向滑动移动。
当然,实现第一滑轮组件200移动的移动结构并不限于上述,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机架100和第一滑轮组件200中的一个设有滑轨且另一个设有滑块,滑块与滑轨之间沿设定方向滑动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杆130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导向杆130间隔设置,导向孔的数量为若干且与若干导向孔一一对应配合。如此设置,不仅能够提高约束第一滑轮组件200沿设定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效果,且还能够避免出现第一滑轮组件200绕导向杆130轴向旋转的情况。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导向杆130和导向孔之间止旋配合,以避免出现第一滑轮组件200绕导向杆130轴向旋转的情况。例如,导向杆130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且导向孔的形状与导向杆130的形状相适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杆130伸出导向孔设置,且导向杆130的伸出端设有抵接部,弹性件300位于抵接部和导向孔之间且套设于导向杆130的外周,弹性件300的两端分别与抵接部和导向孔的外缘抵接。如此设置,不仅能够避免导向杆130脱离导向孔,且还能够在第一滑轮组件200沿设定方向移动时通过弹性件300对抵接部进行弹性阻挡,避免出现抵接部和导向孔的外缘之间硬撞击的情况。
其中,抵接部优选但不限为环状结构,以增加抵接部和弹性件300之间的抵接面积,提高抵接部与弹性件300之间的抵接稳固性。
其中,请参考附图3,机架100设有安装板140,导向杆130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40,导向孔位于第一滑轮组件200,导向杆130的伸出端包括环状杆头段131,环状杆头段131的外周面凸出伸出端其他部分的外周面,导向杆130的伸出端套设有抵接环132,抵接环132构成抵接部,弹性件300套设于伸出端的外周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抵接环132和安装孔的外缘,抵接环132在弹性件300的抵压下与杆头段131限位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轮组件200包括第一滑轮210、第一滑轮支架220、连接件230和称重传感器240,第一滑轮210设置于第一滑轮支架220,第一滑轮支架220和连接件230通过称重传感器240连接,且称重传感器240的受力端和第一滑轮支架220连接,第一滑轮组件200通过连接件230可移动地设置于机架100。如此设置,能够通过称重传感器240测量用户在训练时所施加的拉力等参数值,以便于用户了解自身训练程度。
其中,抗阻训练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器500,显示器500设置于机架100,显示器500与称重传感器240连接以显示用户的拉力等参数值。
其中,在第一滑轮组件200设有导向杆130或导向孔时,导向杆130或导向孔位于连接件230。
其中,连接件230优选但不限为板状或者块状结构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抗阻训练装置还包括绳夹器600,绳夹器600设置于机架100,绳夹器600具有夹绳通道,拉绳400的第二端穿过夹绳通道,绳夹器600用于夹住拉绳400。拉绳400的穿出端的长度可调节地设置,能够调节用户的运动行程,满足不同用户的训练强度需求。
其中,本申请对绳夹器600的结构并不进行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绳夹器600均可。例如,绳夹器600包括安装座以及两个旋转件,两个旋转件均可旋转地设置于安装座,两个旋转件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夹绳通道。拉绳400沿增加穿出端长度的方向移动时,两个旋转件可在拉绳400的带动下沿远离彼此的方向旋转,此时拉绳400在沿该方向的移动比较顺畅;拉绳400沿缩短穿出端长度的方向移动时,两个旋转件可在拉绳400的带动下沿靠近彼此的方向旋转以夹固拉绳40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抗阻训练装置还包括用户操作部,用户操作部包括第二滑轮组件700、手持组件800和背心组件,拉绳400搭绕于第一滑轮组件200,手持组件800和背心组件可选择地连接于第二滑轮组件700。手持组件800用于供用户握持以拉动拉绳400移动,背心组件用于供用户穿戴以拉动拉绳400移动。用户在选择使用手持组件800时,能够进行斜拉、上提、二头肌收缩练习和反握牵拉等抗阻动作。用户在选择使用背心组件时,能够进行蹬腿、蹬小腿、背部伸展、坐位卧推、三头肌练习和坐式划船等抗阻动作训练。
其中,背心组件和手持组件800均可以与第二滑轮组件700可分离地连接,以便于用户更换背心组件或手持组件800。优选地,背心组件和手持组件800均设有锁扣,第二滑轮组件700设有扣环;或者,背心组件和手持组件800均设有扣环,第二滑轮组件700设有锁扣,锁扣和扣环之间可分离地扣合。
其中,手持组件800可以为拉杆或拉带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二滑轮组件700包括第二滑轮710和第二滑轮支架720,第二滑轮710设置于第二滑轮支架72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飞轮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飞轮110,且两个飞轮110分别安装于飞轮轴120的两端。如此设置,能够增加抗阻训练装置的训练阻力,提高用户的训练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00设有导轨150,导轨150位于飞轮轴120的一侧。导轨150设有座具160,座具160可移动地设置。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座具160,能够供用户以坐姿进行抗阻训练,且在训练时能够进行身体移动,丰富了抗阻训练装置的训练模式。
其中,本申请对座具160与导轨150之间移动配合并无限制,例如但不限于:座具160设有导轮,导轨150设有导槽,导轮设置于导槽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移动方向上,座具160的位置可固定。如此设置,能够对座具160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供用户坐于固定位置进行训练。
其中,导轨150设有若干定位孔151,若干定位孔151沿座具160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座具160设有可插拔的拉销170。当需要固定座具160的位置时,将拉销170与其中一个定位孔151插接配合即可;当不需要固定座具160的位置时,只需将拉销170与任一定位孔151均分离设置即可。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不仅能够供用户进行多种抗阻动作的训练,且体积小,所需占用的安装空间小,有利于装置的搬运、仓储。
需要理解的是,上文如有涉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三个以上。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飞轮组件,所述飞轮组件包括飞轮和飞轮轴,所述飞轮通过所述飞轮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
第一滑轮组件,所述第一滑轮组件沿设定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滑轮组件和所述机架均连接,以在所述第一滑轮组件沿所述设定方向移动时向所述第一滑轮组件提供反向弹力;
拉绳,所述拉绳搭绕于所述第一滑轮组件且所述拉绳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飞轮轴,所述拉绳在拉动所述飞轮轴旋转时驱动所述第一滑轮组件沿所述设定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件和所述机架中的一个设有导向杆且另一个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伸出所述导向孔设置,所述导向杆的伸出端设有抵接部,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抵接部和所述导向孔之间且套设于所述导向杆的外周,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抵接部和所述导向孔的外缘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若干且若干所述导向杆间隔设置,所述导向孔的数量为若干且与若干所述导向孔一一对应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第一滑轮支架、连接件和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一滑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支架,所述第一滑轮支架和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且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受力端和所述第一滑轮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滑轮组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绳夹器,所述绳夹器设置于机架,所述绳夹器具有夹绳通道,所述拉绳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夹绳通道,其中所述拉绳的穿出端的长度可调节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滑轮组件、手持组件和背心组件,所述拉绳搭绕于所述第二滑轮组件,所述手持组件和所述背心组件可选择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轮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飞轮,且两个所述飞轮分别安装于所述飞轮轴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位于所述飞轮轴的一侧,所述导轨设有座具,所述座具可移动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移动方向上,所述座具的位置可固定。
CN202223295269.6U 2022-12-08 2022-12-08 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 Active CN218853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5269.6U CN218853398U (zh) 2022-12-08 2022-12-08 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5269.6U CN218853398U (zh) 2022-12-08 2022-12-08 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53398U true CN218853398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70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5269.6U Active CN218853398U (zh) 2022-12-08 2022-12-08 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53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18839B2 (en) Reversible resistance exercise machine
US6585626B2 (en) Bench exerciser with upwardly diverging bungee cord supports
US4564193A (en) Exercising device for lifting weights
US5316535A (en) Universal exercise apparatus
JP2001504376A (ja) 人間の身体鍛練用トレーニングマシーン及びその牽引装置
US20120035024A1 (en) Portable exercise machine
WO2018120981A1 (zh) 划船器
CN218853398U (zh) 飞轮式抗阻训练装置
CN210057297U (zh) 新型引体向上训练器
US20090209396A1 (en) Exercise Apparatus
EP3915654A1 (en) Fitness exercise apparatus
WO2022041622A1 (zh) 力量训练机
KR102133720B1 (ko) 라텍스 케이블을 이용한 운동기구
CN108926801B (zh) 一种体育用肌肉锻炼设备
US4392649A (en) Hand, wrist and forearm exercising device
CN218944249U (zh) 一种坐卧式四肢力量训练拉力机
CN114225336B (zh) 一种体能训练用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CN218636584U (zh) 压舷训练器
US11712598B2 (en) Fitness exercise apparatus
CN209952115U (zh) 一种卧式等动拉力器
CN217961135U (zh) 一种具有多种操作方式的划船器
CN214074914U (zh) 拉力握持装置
CN219630526U (zh) 一种划船器及综合训练器械
CN216909056U (zh) 一种背肌训练用拉伸器
CN214971516U (zh) 一种划船机的旋转握柄及具有其的划船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