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7774U - 一种染色处理装置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染色处理装置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7774U
CN218847774U CN202222988971.4U CN202222988971U CN218847774U CN 218847774 U CN218847774 U CN 218847774U CN 202222988971 U CN202222988971 U CN 202222988971U CN 218847774 U CN218847774 U CN 218847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liquid
atomizing
dyeing
atom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89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旭
杨彭博
张晓宁
陈慧
冯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angji Futur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ug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ug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ug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889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7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7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7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染色处理装置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设备,属于生物医疗用具技术。该染色处理装置包括安装主体、第一加液模块、第二加液模块;第一加液模块为雾化模块,雾化模块用于将液体雾化后由第一出雾口向外喷出;第二加液模块包括加液管,加液管包括出液口,加液管用于通过出液口将液体喷出;其中,第一出雾口与出液口位于同一侧。该免疫组化染色设备包括工作台、移动装置以及前述染色处理装置。该染色处理装置,在一个装置内集成了两种加液模块,可以通过雾化喷涂与直接加液两种方式添加液体,雾化喷涂的方式能够节省液体避免液体浪费,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步骤使用不同加液模块,在避免试剂浪费的同时,使用更加灵活,染色处理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染色处理装置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染色处理装置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医疗领域,在进行检测、实验时,需要对样本进行各种处理,而用于处理样品的用具对检测实验效率、效果起到重要影响。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病理组织进行染色时,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样本进行多步骤处理,染色处理流程复杂,涉及脱蜡水化、抗原修复、染色、复染等过程中,染色处理流程中,通过加液装置对载玻片上的样本添加各种液体、试剂。
相关技术中,用于对载玻片样本进行处理的染色处理装置在应用时,全流程各步骤的液体添加通过同一个加液装置实现,无法满足不同步骤的不同加液需求,染色处理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处理装置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设备,在同一装置集成两种加液模块,可以在不同步骤中使用不同加液方式进行液体添加,在避免高成本液体浪费的同时,使用更加灵活,染色处理效率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染色处理装置,包括:
安装主体;
第一加液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所述第一加液模块为雾化模块,所述雾化模块包括第一出雾口,所述雾化模块用于雾化并喷出液体;
第二加液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所述第二加液模块包括加液管,所述加液管包括出液口;
其中,所述第一出雾口与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染色处理装置的同一侧。
作为优选,包括吹风模块;所述吹风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所述吹风模块设置出风口,所述吹风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出风口向外吹送出气流;
所述第一出雾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出风口形成于所述染色处理装置的同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雾化模块包括模块主体以及雾化片;
所述模块主体包括壳体以及基座,所述雾化片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液腔,所述壳体设置与所述液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出雾口形成于所述基座;所述雾化片包括雾化区;所述雾化区一侧对齐所述第一开口,另一侧对齐所述出雾口;
所述雾化片为微孔雾化片。
作为优选,所述雾化模块包括液腔,所述液腔用于容纳待添加液体;所述雾化模块与所述安装主体可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吹风模块包括出风面,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出风面,所述加液管相对所述出风面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主体包括安装板,所述吹风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所述吹风模块包括出风管段,所述出风口形成于所述出风管段;
所述加液管设于出风管段与所述安装板之间,或设于所述出风管段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主体包括安装座;所述雾化模块与所述安装座插接,以使所述雾化模块与所述安装主体活动连接;
所述安装座设置插装槽,所述雾化模块插入所述插装槽;或,所述雾化模块设置插装槽,所述安装座插入所述插装槽。
作为优选,所述雾化模块包括第一连接端子;所述染色处理装置包括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雾化模块与所述安装座插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接触并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雾化模块包括第一连接端子以及第一磁性件;所述安装主体包括安装座,所述染色处理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第二连接端子、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第二磁性件;
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均为磁铁,或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中其一为磁铁另一为磁性金属;
所述雾化模块具有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安装状态,以及由所述安装座拆卸的拆卸状态;所述雾化模块处于所述安装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通过磁吸力相互吸引,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
与所述雾化模块的第一出雾口的中心线重合的线为第一参考线,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光轴重合的线为第二参考线,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的交点位于所述雾化模块的下方。
一种免疫组化染色设备,包括:工作台、移动装置、以及如上技术方案所述的染色处理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染色处理装置相对所述工作台移动,或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相对所述染色处理装置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染色处理装置,在一个装置内集成了两种加液模块,可以通过雾化喷涂或者直接加液两种方式添加液体;而雾化喷涂的方式可以节省试剂等液体,可以实现更加均匀、柔和地加液,染色效果好。该染色处理装置集成两种加液模块,可以在不同步骤中使用不同加液模块,在避免高成本液体浪费的同时,使用更加灵活,染色处理效率高。
该免疫组化染色设备采用上述染色处理装置,使用更加灵活,染色效果以及染色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染色处理模块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染色处理模块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染色处理模块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染色处理模块的剖面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染色处理模块的剖面图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染色处理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安装主体;11、安装板;111、管安装部;12、安装座;121、第二出雾口;122、第二引出孔;13、侧座;20、雾化模块;201、液腔;202、安装腔;21、壳体;211、第一开口;22、基座;221、第一出雾口;23、第一连接端子;24、第一磁性件;25、雾化片;251、微孔片;252、压电陶瓷片;30、加液管;31、出液口;40、吹风模块;41、风模块外壳;412、出风管段;414、出风口;42、风扇;50、第二磁性件;60、图像采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生物、化学、医疗领域,为了满足检测实验等相关需求,需要向载玻片或其他位置添加液体。在检测流程或实验流程中,不同步骤的液体添加要求不同,例如,有些步骤要求液体添加量小,有些步骤要求液体添加量大。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单个液体添加装置、单种液体添加方式,实现全流程中的液体添加步骤。如此,无法兼顾多种液体添加需求。
以基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病理组织染色检测为例进行说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在组织化学的方法上结合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结合了免疫学、组织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免疫学的核心,即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用标记了酶、金属离子、同位素等抗体追踪抗原,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于结合与抗原上的特异性抗体上的显示剂显示一定的颜色,并借助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镜对染色的结果进行观察,从而达到检测抗原物的目的。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的主要步骤包括:烤片、脱蜡、水化、抗原修复、或过氧化物酶阻断(可以选择性添加)、染色、复染等。
其中,在染色步骤,需要将一抗、二抗等高价值试剂添加至放置了组织切片样本的载玻片上,实现染色。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滴液法或喷液法添加试剂等液体,但是这两种液体添加方法的最小添加量大,添加液体时液体消耗量大,导致液体浪费,而染色步骤使用的试剂成本较高,试剂浪费会导致检测成本提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染色处理装置,该染色处理装置可以应用于免疫组化病理免疫组化染色设备。该染色处理装置集成了两种液体添加模块,灵活性更高,可以满足不同液体添加需求,染色处理效果更好。该染色处理装置有两种液体添加方法,成本较低的液体可以直接通过加液管30添加(例如修复液、清洗液等),成本较高的液体可以通过雾化模块20添加(例如一抗、二抗等)。
在进行生物实验、或在医院检验化验室检验生物组织时,很多细胞在显微镜下颜色很浅或没有颜色,不方便观察,为了方便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需要在观察样本之前将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然后添加染色用的试剂在载玻片表面进行染色,该染色处理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前述场景。
下面,参照图1至图7,以该染色装置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设备应用于免疫组化病理染色为例,对染色装置、免疫组化染色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
染色处理装置包括安装主体10、第一加液模块以及第二加液模块。安装主体10提供两个加液模块的安装位置,第一加液模块与第二加液模块分别安装于安装主体10。
如图2、图3、图5所示,第一加液模块为雾化模块20,雾化模块20用于通过雾化喷涂的方式向载玻片添加液体。雾化模块20包括第一出雾口221,雾化模块20用于将液体雾化形成很多细小水滴之后形成雾状水汽后由第一出雾口221喷出。
如图3、图4所示,第二加液模块包括加液管30,加液管30用于通过普通加液的方式添加液体。加液管30通过喷出液体的方式向载玻片上添加液体,液体喷出的力可调节,避免组织样本受损。在染色处理装置应用于免疫组化染色设备时,可以将加液管30与染色处理装置的储液容器连通,通过液泵将储液容器内的液体抽送至加液管30并由加液管30的出液口31喷出。
如图1、图3、图4所示,安装主体10包括安装板11,安装板11设置管安装部111,加液管30安装于管安装部111。本实施例中,管安装部111为凹槽。
其中,第一出雾口221与出液口31设于染色装置的同一侧。换言之,染色处理装置的一侧为出液侧,第一出雾口221与出液口31均位于出液侧,可以将染色处理装置的出液侧朝向待添加液体的载玻片,方便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雾化模块20或加液管30向载玻片添加液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包括在检测或实验中需要应用的所有液体,本实用新型的“液体”不限于生物试剂、化学试剂,“液体”还可以是清水等。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第一出雾口221与出液口31均位于染色处理装置的下侧。在进行病理染色操作时,载玻片放置在工作台,待染色的病理组织切片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需要添加液体时,染色处理设备移动载玻片的上方,以通过雾化模块20或喷液管,将液体向下地添加至载玻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染色处理装置,在一个装置内集成了两种加液模块,雾化模块20通过雾化喷涂的方式添加液体,加液管30通过喷液的方式添加液体;使用雾化模块20添加液体,可减小液体最小添加量、节省液体,可实现液体更加均匀、柔和地添加;使用加液管30添加液体,液体添加效率高,适合在清洗步骤中使用。该染色处理装置集成两种加液模块,可以在不同步骤中使用不同加液模块进行液体添加,在避免高成本液体浪费的同时,使用更加灵活。
免疫组化染色设备包括染色处理装置、工作台(图未示出)以及移动装置(图未示出)。工作台提供载玻片放置位置,移动装置用于移动染色处理装置,以调整染色处理装置与工作台之间的相对位置,方便同一染色处理装置对工作台上的不同载玻片添加液体或进行其他操作。移动装置可以为但不限于龙门架组件、机械手、吊轨。
本实用新型的免疫组化染色设备,两个加液模块集成在一个染色处理装置中,可以通过同一套移动装置实现两个加液模块的位置移动,可以满足两个加液模块与工作台之间的位置调整,无需采用两套移动装置,可以简化免疫组化染色设备的结构,节省成本,提高染色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移动装置配置为用于控制工作台的位置移动,以调整工作台上的载玻片与染色处理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实施例中,免疫组化染色设备包括储液容器(图未示意出)以及液泵(图未示意出),液泵将储液容器送至加液管30并将液体喷送出加液管3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液泵设置于染色处理装置,也可以将储液容器设置于染色处理装置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加液管30的管口位置也可以安装功能性喷头等,用于调节加液管30喷出的液体的形态。
免疫组化检测的流程中“烤片、脱蜡、水化、抗原、修复、染色、复染”几个步骤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设备进行自动化处理。在这些步骤中,还会根据需求插入清洗步骤,在清洗步骤中,通过清洗液清洗载玻片,以将前一步骤的试剂洗去,方便添加下一步骤的试剂。第一加液模块用于添加一抗试剂、二抗试剂等染色试剂,第二加液模块用于添加清洗液。
在一实施例中,在脱蜡水化步骤、抗原修复步骤中,通过第二加液模块添加液体。在染色、复染步骤中,通过第一加液模块添加试剂。在染色阶段,通过雾化模块20添加一抗试剂,控温孵育一段时间,再通过加液管30添加清洗液以将载玻片上的一抗试剂清洗载玻片以及样本,再通过雾化模块20添加二抗试剂。其中,在一抗试剂与二抗试剂之间设置清洗步骤,避免一抗试剂液体残留稀释二抗试剂浓度。
相关技术中,用于处理免疫组化标本的仪器,其各步骤环节的液体添加是共用一个加液模块,各步骤对加液模块的要求有冲突。
相对于仅设置雾化模块20的染色处理装置而言,本实施例的染色处理装置还设置了加液管30,可以通过加液管30添加清洗液等非高成本液体,使用加液管30添加清洗剂的效率高于使用雾化模块20添加清洗剂,具有较好的清洗效果。相对于仅设置的加液管30的染色处理装置而言,本实施例的染色处理装置还设置了雾化模块20,可以通过雾化模块20添加一抗、二抗等高成本染色试剂,不仅可以节省试剂,避免试剂浪费,并且通过雾化喷涂的方式添加试剂,可以使试剂添加更加均匀,使染色更加均匀,检测或实验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染色处理装置,在一个装置内集成了两种加液模块,雾化模块20通过雾化喷涂的方式添加液体,加液管30通过喷液的方式添加液体;使用雾化模块20添加液体,可减小液体最小添加量、节省液体,可实现液体更加均匀、柔和地添加;使用加液管30添加液体,液体添加效率高,适合在清洗步骤中使用。该染色处理装置集成两种加液模块,可以在不同步骤中使用不同加液模块进行液体添加,在避免高成本液体浪费的同时,使用更加灵活。
请继续参照图5,为了使雾化模块20在雾化喷涂时,喷出的液体更加轻柔,避免喷涂试剂过程中损坏载玻片上的样本,雾化模块20采用雾化片25作为雾化核心部件。经过雾化片25的高频振动,将液体雾化为微小的水珠后喷出至载玻片或其他位置,可以实现试剂或其他液体的均匀添加;雾化模块20喷出的液体轻柔不会破坏样本;液体喷出量可控,可以节省试剂。
本实施例的雾化模块20,通过雾化片25高频振动进行液体雾化,相对于利用压力式喷雾器,能够实现更加均匀、更加少量液体添加,并且喷出的液体更加轻柔,更适合在对组织样本染色时使用。其中,压力式喷雾器采用高压喷嘴,借助高压泵的压力将液体雾化。
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采用的雾化片25为压电式的微孔雾化片25。微孔雾化片25的包括雾化区,雾化区形成于微孔雾化片25的中间区域,雾化区设置若干雾化孔,液体经过雾化孔后实现雾化。本实施例中,微孔雾化片25包括微孔片251以及压电陶瓷片252,雾化区设于微孔片251,微孔片251与压电陶瓷片252连接,压电陶瓷片252用于与电源连接,压电陶瓷片252接通电源后,压电陶瓷片252带动微孔片251振动,以实现液体雾化。
在其他实施例中,雾化片25也可以为陶瓷雾化片25。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孔片251为金属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微孔片251为弹性膜片,弹性膜片具有变形功能。
请继续参照图5、图6,雾化模块20具有独立的液腔201,液腔201内用于存储试剂等液体,液腔201位于雾化片25的上方,如此,垂直防止雾化模块20时,液腔201内的液体即落在雾化片25上,雾化片25接电即可完成液体的雾化。雾化模块20具有独立液腔201,在采用此种雾化模块20作为试剂添加装置时,方便根据试剂种类的不同,更换不同雾化模块20,以满足添加不同试剂需求,更加灵活。液腔201位于雾化片25的上方,无需设置液泵泵送液体,即可实现雾化,可以减小雾化模块20体积便于更换,避免由于对液泵的要求高带来成本负担,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性更高。
相关技术中,采用滴液法添加试剂时,由于液体需要依靠自重滴落,单次最小添加试剂量受到限制。本实用新型的雾化模块20相对于现有技术,单次最小添加试剂量最小添加试剂量减少5至10倍。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雾化模块20能够通过调整功率、调整雾化片25雾化孔的孔径的方式来调节最小的雾化量。而本实用新型采用雾化模块20作为第一加液模块,通过雾化喷涂的方式进行试剂添加,雾化模块20喷出的液体轻柔不会破坏样本,在同等液量的情况下,液体覆盖面积更广、更均匀,并且雾化模块20的最小添加液量减小,可以节省试剂。
在一实施例中,雾化模块20单次能够添加的液量最小值在1微升左右,雾化后试剂颗粒为3微米至20微米。在进行免疫组化检查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雾化模块20添加试剂,相比于现有的滴液法添加试剂,可以减少相比于现有的滴管滴加试剂的方案,在满足实验检测可以减少65%至90%液量的使用,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请继续参照图5、图6,雾化模块20具有独立液腔201,在此基础上,如图1至图3所示,雾化模块20被配置为与安装主体10可拆连接,换言之,雾化模块20具有安装状态以及拆卸状态。如图2、图3所示,雾化模块20处于安装状态时,雾化模块20与安装主体10连接,雾化模块20处于拆卸状态时,雾化模块20与安装主体10脱离连接。如此,雾化模块20可拆可换,不同雾化模块20的独立液腔201内装有不同试剂或其他液体,可以通过更换雾化模块20,满足不同添加、不同染色需求。
当染色处理装置在检验室应用时,送至检验室的样本不同,存在不同样本需要使用的染色试剂不同的情况,雾化模块20可更换的情况下,可通过同一染色处理装置,根据不同试剂添加需求,更换存储不同试剂的雾化模块20即可,效率高,灵活性高,适用范围广。
一些实施例中,雾化模块20无独立液腔201。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4、图7,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清洗步骤清洗效率更高,染色处理装置设置了吹风模块40,吹风模块40安装于安装主体10,吹风模块40用于向载玻片吹送气流。加液管30与吹风模块40配合,在清洗步骤中,通过加液管30向载玻片添加清洗液,配合吹风模块40向载玻片吹送气流,气流将载玻片上的液体特定方向吹送,产生风刮动载玻片上清洗液的效果,使用少量清洗液也可以清洗干净,提高清洗效率。加液管30与吹风模块40集成在同一染色处理装置,可以通过单个移动模块驱动加液管30与吹风模块40同步移动,实现定向液体加风刮的清洗的效果。此种定向液体加风刮的清洗方式,还可以避免一抗试剂或清洗液残留,避免残留液体稀释二抗试剂浓度。本实施例的清洗方式,可避免试剂残留或可降低试剂残留。
其中,第一出雾口221、出风口414与出液口31形成于染色处理装置的同一侧,在不需要调整染色处理装置的姿态的情况下,方便实现向载玻片加液,方便向载玻片吹风利用气流刮动载玻片上的液体。
相关技术中在病理组织染色处理过程中,清洗方案为水浴溶液清洗或虹吸清洗,使用水浴法清洗,浪费大量溶液试剂,采用虹吸法清洗,无法清洗干净。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加液管30配合吹风模块40同步移动,实现定向液体流动加风流刮动的方式实现载玻片及其上样本清洗,不仅节省试剂,还能够清洗干净。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4、图7,本实施例的吹风模块40的结构如下:
吹风模块40包括风模块外壳41以及风扇42,风扇42设于风模块外壳41的内部,风模块外壳41设置出风口414,风扇42转动时,从出风口414吹出气流。第一出雾口221、出风口414、出液口31均位于染色处理装置的下侧,雾化模块20可以将雾化后的液体向下喷涂,加液管30可以向下喷出液体,出风口414可以向下吹出气流。
其中,将风扇42设于风模块外壳41内,并在风模块外壳41设置出风口414,可以实现定向吹风,在同样功率下,将风流均导向至载玻片,吹风效率高,效果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吹风模块40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向载玻片吹送气流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吹风模块40也可以不设置风模块外壳41。在其他实施例中,吹风模块40也可以设置风模块外壳41,但是风模块外壳41设置多个出风口414,只要有一个出风口414朝向载玻片以向载玻片吹送气流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风模块外壳41包括壳主体、壳盖以及出风管段412,风扇42设于风模块外壳41内。壳主体与安装板11一体连接。
为了通过第二加液模块提供更好的清洗效果,将加液管30相对于与载玻片平行的水平面倾斜设置。倾斜设置加液管30,可以避免加液管30加液时垂直于载玻片,加液管30加液时,液体对载玻片上的样本的冲击力更小,不容易损坏样本组织。
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加液管30的倾斜设置:吹风模块40包括出风面,出风口414设于出风面,加液管30相对出风面倾斜。
请继续参照图3、图4,安装主体10包括安装板11,雾化模块20、吹风模块40设于安装板11的前侧。吹风模块40安装于安装板11;吹风模块40包括出风管段412,出风口414形成于出风管段412;加液管30设于出风管段412与安装板11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加液管30设于出风管段412背离安装板11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在对某一载玻片进行清洁时,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染色处理装置由前至后移动或由后至前移动,通过将加液管30设于出风管段412的前侧或后侧,可以实现加液管30出来的液体与出风口414出来的风,都能准确作用于载玻片中心放置有样本的区域,提高清洁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加液管30设于出风管段412的左侧或右侧。
安装主体10还包括安装座12,安装座12设于安装板11前侧,安装座12相对安装板11凸出,安装座12与安装板11通过紧固件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或一体成型。第一加液模块、第二加液模块、吹风模块40均设于安装板11的前侧。安装板11向加液管30与吹风模块40提供安装位置,安装座12向雾化模块20提供安装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加液模块、第二加液模块、出风模块中,也可以一部分设于安装板11的前侧,另一部分设于安装板11的后侧,或者采用其他布局方式。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图5至图6,为了方便更换雾化模块20,以满足更多液体添加需求,使染色处理装置使用更加灵活,适用范围更广,雾化模块20与安装座12可拆连接,在需要更换雾化模块20时,将雾化模块20由安装座12拆卸即可。
本实施例中,雾化模块20与安装座12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可拆连接,安装座12设置槽口朝上的插装槽,雾化模块20可以由上至下地插入安装座12的插装槽内,实现雾化模块20的安装,插装槽的槽底壁支撑雾化模块20,插装槽的槽侧壁可以限制雾化模块20的前后左右位移,避免雾化模块20晃动。
通过设置安装座12,安装座12可以支撑雾化模块20,既方便雾化模块20拆卸,也能够可靠支撑雾化模块20,限制雾化模块20的位置,避免雾化模块20晃动,保证雾化模块20喷雾方向与角度准确,实现试剂准确添加。
在其他实施例中,雾化模块20与安装座12的插接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雾化模块20设置插装槽,雾化模块20与安装座12插接时,安装座12插入插装槽。
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主体10也可以不设置安装座12,仅设置安装板11,在雾化模块20与安装板11中其一设置挂钩另一设置挂槽,雾化模块20通过挂装的方式活动安装于安装板11。
免疫组化染色设备包括电源盒(图未示意出),电源盒内设置控制器,雾化模块20需要通电才可以进行雾化工作,为了方便实现雾化模块20与电源盒之间的电性连接,雾化模块20包括与雾化片25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23,染色处理装置包括安装于在安装主体10的第二连接端子(图未示意出),第二连接端子与电源盒电性连接,如此,在安装雾化模块20的时候,只要实现第一连接端子23与第二连接端子电性连接,即可实现雾化模块20与电源盒之间的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子安装于安装座12,第二连接端子的一部分由安装座12接近雾化模块20的一侧露出,以方便雾化模块20与安装座12插装时,实现端子间对接。通过将第二连接端子设置在安装座12,在完成雾化模块20安装的过程中,即可实现雾化模块20与电源盒之间的接通,无需专门再操作雾化模块20接电,使染色处理装置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设备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在更换雾化模块20时,速度更快。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子也可以安装于安装板11。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二连接端子,在将雾化模块20安装至安装主体10之后,再单独接线实现雾化模块20与电源盒或其他电路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
请继续参照图1、图6,在雾化模块20设置第一连接端子23,染色处理装置包括安装于安装主体10的第二连接端子的基础上,染色处理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雾化模块20以及安装主体10的第一磁性件24以及第二磁性件50,第一磁性件24与第二磁性件50之间用于产生磁吸力,起到雾化模块20安装、连接端子对接的定位作用,可以引导雾化模块20与安装座12之间快速对位完成雾化模块20安装,并引导第一连接端子23与第二连接端子之间的快速、可靠地对接,保证雾化模块20安装后正常使用。第一磁性件24与第二磁性件50之间的磁吸配合,还可以提高雾化模块20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24与第二磁性件50均为磁铁。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24为磁铁,第二磁性件50为可以被磁铁吸引的磁性金属,或第一磁性件24为可以被磁铁吸引的磁性金属,第二磁性件50为磁铁。
本实施例中,雾化模块20具有与安装座12连接的安装状态,以及由安装座12拆卸的拆卸6态。雾化模块20处于安装状态,此时,第一磁性件24与第二磁性件50之间通过磁吸力相互吸引,第一连接端子23与第二连接端子(图未示意出)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配置雾化模块20、安装座12、第二连接端子以及第二磁性件50,以通过简单紧凑的结构,实现雾化模块20与安装座12之间的安装,实现两个连接端子之间的可靠对接:
雾化模块20包括模块主体,模块主体包括壳体21以及基座22。
如图1、图5、图6所示,雾化模块20包括壳体21、雾化片25、基座22、第一连接端子23、第一磁性件24。雾化片25设于壳体21与基座22之间。壳体21包括顶板部、侧板部以及底板部,侧板部包括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顶板部、第一侧部与底板部之间围成用于容纳试剂的液腔201,底板部、第二侧部与基座22之间围成安装腔202。底板部设置与液腔201连通的第一开口211,基座22设置第一出雾口221。雾化片25的雾化区的一侧与第一开口211对齐,另一侧与第一出雾口221对齐。第一磁性件24与第一连接端子23安装于安装腔202内,基座22还设置第一引出孔,第一连接端子23插入第一引出孔。
染色处理装置包括第二连接端子与第二磁性件50,第二磁性件50与第二连接端子设于安装座12接近雾化模块20的一侧。安装座12设置第二出雾口121与第二引出孔122,第二连接端子设于安装座12接近雾化模块20的一侧,或第二连接端子插入第二引出孔122。
雾化模块20安装于安装座12时,第一出雾口221与第二出雾口121对齐,雾化模块20喷出的液体通过第二出雾口121喷出,第二出雾口121朝向载玻片。雾化模块20安装于安装座12时,第一引出孔与第二引出孔122对齐,第一磁性件24与第二磁性件50之间产生磁吸力以使雾化模块20具有保持于安装座12的趋势,第一连接端子23与第二连接端子连接,第二引出孔122提供避位,方便第二连接端子通过连接导线与电源盒电连接。
通过如上方式设置雾化模块20、安装座12、第二连接端子以及第二磁性件50,通过简单的结构,可以实现雾化模块20安装至安装座12后,雾化模块20可靠地运行。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24与第二磁性件50分别为环形结构,第一磁性件24套在第一连接端子23外,第二磁性件50套在第二连接端子外,第一磁性件24接近第一连接端子23,第二磁性件50接近第二连接端子,两个磁性件磁性吸合时,保持第一连接端子23与第二连接端子的可靠接触,防止端子之间分离导致雾化模块20停止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结构指的是中间空、两端闭合的结构,只要方便套在连接端子外即可,磁性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的环形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24与第二磁性件50也可以设置于其他位置。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图7,为了方便判断各步骤液体添加的情况,为了方便控制染色效果,染色处理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60,图像采集模块60安装于安装主体10。图像采集模块60用于采集载玻片区域的图像,载玻片区域包括载玻片以及载玻片上的样本。
本实施例中,安装主体10包括安装板11、安装座12以及侧座13,安装座12与侧座13设于安装板11前侧并分别与安装板11连接,侧座13提供图像采集模块60的安装位置。侧座13倾斜设置,以将图像采集模块60倾斜地安装。图像采集模块60设于雾化模块20的旁侧,染色处理装置工作时,图像采集模块60不位于载玻片正上方。图像采集模块60倾斜设置,以方便采集到雾化模块20正下方的载玻片的图像。
请参照图7,与雾化模块20的第一出雾口221的中心线重合的线为第一参考线L1,与图像采集模块60的光轴重合的线为第二参考线L2,第一参考线L1与第二参考线L2的交点位于雾化模块20的下方。如此,在雾化模块20位于载玻片正上方,通过雾化喷涂的方式向载玻片喷雾时,能够通过旁侧的图像采集模块60采集到完整的载玻片区域图像,并且避免图像采集模块60干涉雾化喷涂模块工作。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染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主体(10);
第一加液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10);所述第一加液模块为雾化模块(20),所述雾化模块(20)包括第一出雾口(221),所述雾化模块(20)用于雾化并喷出液体;
第二加液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10);所述第二加液模块包括加液管(30),所述加液管(30)包括出液口(31);
其中,所述第一出雾口(221)与所述出液口(31)设于所述染色处理装置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吹风模块(40);所述吹风模块(40)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10);所述吹风模块(40)设置出风口(414),所述吹风模块(40)用于通过所述出风口(414)向外吹送出气流;
所述第一出雾口(221)、所述出液口(31)与所述出风口(414)形成于所述染色处理装置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模块(20)包括模块主体以及雾化片(25);
所述模块主体包括壳体(21)以及基座(22),所述雾化片(25)设于所述壳体(21)与所述基座(22)之间;所述壳体(21)的内部形成液腔(201),所述壳体(21)设置与所述液腔(201)连通的第一开口(211);所述第一出雾口(221)形成于所述基座(22);所述雾化片(25)包括雾化区;所述雾化区一侧对齐所述第一开口(211),另一侧对齐所述出雾口;
所述雾化片(25)为微孔雾化片(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模块(20)包括液腔(201),所述液腔(201)用于容纳待添加液体;所述雾化模块(20)与所述安装主体(10)可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模块(40)包括出风面,所述出风口(414)设于所述出风面,所述加液管(30)相对所述出风面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10)包括安装板(11),所述吹风模块(40)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1);
所述吹风模块(40)包括出风管段(412),所述出风口(414)形成于所述出风管段(412);
所述加液管(30)设于出风管段(412)与所述安装板(11)之间,或设于所述出风管段(412)背离所述安装板(11)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染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10)包括安装座(12);所述雾化模块(20)与所述安装座(12)插接,以使所述雾化模块(20)与所述安装主体(10)活动连接;
所述安装座(12)设置插装槽,所述雾化模块(20)插入所述插装槽;或,所述雾化模块(20)设置插装槽,所述安装座(12)插入所述插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染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模块(20)包括第一连接端子(23);所述染色处理装置包括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2);所述雾化模块(20)与所述安装座(12)插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接触并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模块(20)包括第一连接端子(23)以及第一磁性件(24);所述安装主体(10)包括安装座(12),所述染色处理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2)的第二连接端子、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2)的第二磁性件(50);
所述第一磁性件(24)与所述第二磁性件(50)均为磁铁,或所述第一磁性件(24)与所述第二磁性件(50)中其一为磁铁另一为磁性金属;
所述雾化模块(20)具有与所述安装座(12)连接的安装状态,以及由所述安装座(12)拆卸的拆卸状态;所述雾化模块(20)处于所述安装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24)与所述第二磁性件(50)之间通过磁吸力相互吸引,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模块(60),所述图像采集模块(60)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10);
与所述雾化模块(20)的第一出雾口(221)的中心线重合的线为第一参考线,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60)的光轴重合的线为第二参考线,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的交点位于所述雾化模块(20)的下方。
11.一种免疫组化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移动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处理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染色处理装置相对所述工作台移动,或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相对所述染色处理装置移动。
CN202222988971.4U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染色处理装置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设备 Active CN218847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8971.4U CN218847774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染色处理装置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8971.4U CN218847774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染色处理装置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7774U true CN218847774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298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8971.4U Active CN218847774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染色处理装置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77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39649A (en) Automated staining apparatus
JP740799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10792710B2 (en) Smearing member washing method and smear preparing apparatus
KR20160083171A (ko) 기화식 및 초음파식 겸용 가습기
US20160341638A1 (en) Automated slide stainer
CN106164358A (zh) 手持式衣物处理设备
KR20010050012A (ko) 마이크로 어레이 제조 장치
CN218847774U (zh) 一种染色处理装置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设备
EP3809112A1 (en) Washing method for staining bath in smear sample preparing apparatus, and smear sample preparing apparatus
CN109922892A (zh) 涂覆基底的喷涂方法
KR20130026911A (ko) 기판 처리 설비
JP2017140605A (ja) 洗浄方法及びこの洗浄方法に用いられる洗浄装置
JP6255216B2 (ja) 電気化学測定装置
CN112730000B (zh) 一种自动化滴染封片设备
JP2004337091A (ja) 細胞培養装置
CN115753302A (zh) 一种病理切片染色设备
JP2021171698A (ja) 粒子捕集装置、粒子測定装置、及び粒子捕集方法
CN115718023A (zh) 一种免疫组化与he雾化染色封片用多工位流水线
JP2012027025A (ja) 洗浄要素、洗浄ステーションおよび再利用可能な流体マニピュレータを洗浄する方法
CN107027286B (zh) 内窥镜清洗消毒机及内窥镜再处理成套设备
JP7185972B1 (ja) 噴霧装置
CN211726334U (zh) 一种基于fdm3d打印技术的喷漆设备
CN112710527B (zh) 一种生物组织样本切片自动染色装置
JP2008021729A (ja) 洗浄方法、洗浄装置及びパーティクル除去システム
CN109269824B (zh) 一种超声波加湿器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929, 9th Floor, Building 683, Zone 2, No. 5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0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Guangji Futur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00 4-048, Floor 4, Building 1, No. 88, Nongda Sou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uga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