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4594U - 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4594U
CN218844594U CN202223378623.1U CN202223378623U CN218844594U CN 218844594 U CN218844594 U CN 218844594U CN 202223378623 U CN202223378623 U CN 202223378623U CN 218844594 U CN218844594 U CN 218844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ompressor
channel
oi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786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晓昆
张治平
毕雨时
龙忠铿
张益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33786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4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4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45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压缩机,其中压缩机供油结构包括:轴承组件、压缩单元和固定组件,所述压缩单元与所述轴承组件相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内具有空腔,所述轴承组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轴承组件上设置有输油通道,当所述空腔内润滑油的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润滑油能通过所述输油通道输送至所述压缩单元中。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与轴承之间存储润滑油,从而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喷油螺杆压缩机存在轴承腔内无法存储润滑油,导致轴承润滑效果差的缺陷,减小压缩机的振动和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杆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压缩机。
背景技术
喷油螺杆压缩机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润滑油的辅助,润滑油在螺杆机组中应用的主要作用是润滑、密封和降温。在行业内,为了追求高能效,喷油螺杆压缩机需要精确控制润滑油的循环量。
现有技术中,喷油螺杆压缩机内的润滑油首先流入轴承腔内,对轴承进行润滑,然后通过螺杆转子吸气口,随制冷剂一起被吸入螺杆转子齿槽内进行压缩,由于轴承腔内无法存储润滑油,轴承腔当压缩机工作时,润滑油会快速通过螺杆转子吸气口,导致轴承腔内的润滑油快速减少,从而影响轴承润的滑效果,使得压缩机振动大、噪音大。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喷油螺杆压缩机存在轴承腔内无法存储润滑油,导致轴承润滑效果差,压缩机振动大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压缩机。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喷油螺杆压缩机存在轴承腔内无法存储润滑油,导致轴承润滑效果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压缩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其包括:
轴承组件、压缩单元和固定组件,所述压缩单元与所述轴承组件相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内具有空腔,所述轴承组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轴承组件上设置有输油通道,当所述空腔内润滑油的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润滑油能通过所述输油通道输送至所述压缩单元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单元,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轴承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压缩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侧具有吸气腔,所述第一轴承单元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的润滑油能输送至所述吸气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输油通道,所述输油通道一端连通压缩单元,另一端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内周壁上,当所述第一轴承单元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的润滑油的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所述第一轴承单元至少部分能浸入所述润滑油中,以使所述润滑油能对所述第一轴承单元产生阻尼,且,所述润滑油能通过所述输油通道输送至所述压缩单元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单元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单元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围合有第一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室内,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一端连通所述吸气腔,另一端连通第一轴承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承单元包括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第一出口相对,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四轴承相对,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径为D1,所述第四轴承外径为D2,所述第三轴承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出口的中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3,所述第四轴承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出口的中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4,其满足,H3≥D1*1/6,H4≥D2*1/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二轴承单元,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轴承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压缩单元位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盖体,所述第二轴承单元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润滑油能输送至所述压缩单元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盖体之间围合有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二轴承单元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室内,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一端连通所述压缩单元,另一端连通第二轴承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轴承单元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三通道相对,所述第三通道能将压缩机内的润滑油输送至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四通道相对,所述第四通道能将压缩机内的润滑油输送至第二轴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径为D3,所述第二轴承外径为D4,所述第一轴承的中心与所述第三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1,所述第二轴承的中心与所述第四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2,其满足,H1≥D3*1/6;H2≥D4*1/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轴承室,压缩机内的油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能流入所述第二轴承室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压缩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固定组件内具有空腔,使得润滑油能存储在空腔中,所述轴承组件上设置有输油通道,当所述空腔内储润滑油的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所述输油通道能将润滑油输送至所述压缩单元中,保证空腔内的储油量,使轴承组件浸泡在润滑油中,压缩机运行时,高液位润滑油可以充分吸收轴承单元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产生阻尼效果,使其不会通过壳体向外界传递,从而降低螺杆压缩机的振动和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供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供油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供油结构中第一轴承单元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供油结构中第二轴承单元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第一密封件;2、第一轴承单元;3、吸气腔;4、第二密封件;5、压缩单元;6、第一通道;7、第三密封件;8、第二轴承单元;9、第二支架;10、盖体;11、第一支架;12、第一轴承;13、第二轴承;14、第三轴承;15、第四轴承;16、第二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包括:轴承组件、压缩单元5和固定组件,所述压缩单元5与所述轴承组件相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内具有空腔,所述轴承组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轴承组件上设置有输油通道,当所述空腔内润滑油的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润滑油能通过所述输油通道输送至所述压缩单元5中,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组件内具有空腔,使得润滑油能存储在空腔中,所述轴承组件上设置有输油通道,当所述空腔内储润滑油的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所述输油通道能将润滑油输送至所述压缩单元5中,保证空腔内的储油量,使轴承组件浸泡在润滑油中,压缩机运行时,高液位润滑油可以充分吸收轴承单元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产生阻尼效果,使其不会通过壳体向外界传递,从而降低螺杆压缩机的振动和噪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所示,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单元2,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所述压缩单元5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架11的另一侧具有吸气腔3,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与所述第一支架11之间的润滑油能输送至所述吸气腔3中。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所述第一支架11的另一侧具有吸气腔3,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与所述第一支架11之间的润滑油能输送至所述吸气腔3中,当润滑油润滑第一轴承单元2时,润滑油液位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润滑油流入吸气腔3中,润滑油随着制冷剂进入到压缩单元中,对压缩单元进行润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11上设置有输油通道,所述输油通道一端连通压缩单元,另一端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架11的内周壁上,当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与所述第一支架11之间的润滑油的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至少部分能浸入所述润滑油中,以使所述润滑油能对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产生阻尼,且,所述润滑油能通过所述输油通道输送至所述压缩单元5中。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架11上设置有输油通道,所述输油通道一端连通压缩单元,另一端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架11的内周壁上,保证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与所述第一支架11之间的润滑油在循环时,不占用吸气容积,压缩机的吸气量不受影响,当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与所述第一支架11之间的润滑油的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至少部分能浸入所述润滑油中,以使所述润滑油能对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产生阻尼,润滑油可以充分吸收滚动轴承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使其不会通过壳体向外界传递,从而降低螺杆压缩机的噪音和振动。经过实验验证,排气量100m3/h螺杆制冷压缩机的噪音可降低2~3dB,振动可降低3~4dB。喷油螺杆压缩机通过压差或油泵对吸、排气侧轴承腔分别供入润滑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11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和第二密封件4,所述第一密封件1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密封件4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密封件1、所述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4之间围合有第一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室内,所述第一密封件1上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一端连通所述吸气腔3,另一端连通第一轴承室。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密封件1、所述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4之间围合有第一轴承室,所述第一支架11设置有进油通道,以使压缩机组内的润滑油进入第一轴承室中,所述第一密封件1上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一端连通所述吸气腔3,另一端连通第一轴承室。
具体的,在第一支架11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一端连通吸气腔,另一端连通压缩单元,第一轴承单元2位于安装孔内,在安装孔内设置第一密封件1和第二密封件4,优选的,第一密封件1、第二密封件4与安装孔之间可采用过盈配合,使第一密封件1和第二密封件4位于第一轴承单元2的两侧,既,第一轴承单元2位于第一密封件1和第二密封件4之间,从而第一密封件1、第二密封件4、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围合成第一轴承室,第一轴承单元2位于第一轴承室内,在所述第一支架11设置进油通道,进油通道的一端连通压缩机组的油池,通过进油通道将油池内的润滑油输送至第一轴承室内,从而对第一轴承单元2进行浸润,当然,进油通道可设置外置油泵,以保证供油效率,当第一轴承室内的润滑油液位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润滑油通过出口流入吸气腔3中,在第一密封件1上设置出口,出口一端连通所述吸气腔3,另一端连通第一轴承室,通过设置出口的位置,既,轴承的外径为d,出口的中心与轴承的中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其满足,h≥d*1/6,从而保证第一轴承室内的液位高度,提高轴承的浸润高度,保证了第一轴承室内有充足的润滑油,让第一轴承单元2浸泡在润滑油中,压缩机运行时,高液位润滑油可以充分吸收第一轴承单元2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产生阻尼效果,使其不会通过壳体向外界传递,从而降低螺杆压缩机的噪音和振动。在现有技术中,吸气腔3内的制冷剂部分通过安装孔输送到压缩单元中内,另一部分通过第一支架11上的进气通道进入压缩单元中,当然,吸气腔3也可采用外置管路,从而将吸气腔3中的制冷剂输送至压缩单元,在本发明中,由于第一密封件1、第二密封件4、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围合成第一轴承室,润滑油从出口排入到吸气腔3中时,制冷剂携带润滑油只能全部从第一支架11的进气通道进入到压缩单元中,以对压缩单元进行润滑,再加上润滑油自身的密封功能,吸、排气侧轴承腔内润滑油也不会流向螺杆转子两侧压缩齿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包括第三轴承14和第四轴承15,所述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三轴承14与所述第一出口相对,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四轴承15相对,所述第三轴承14的外径为D1,所述第四轴承15外径为D2,所述第三轴承14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出口的中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3,所述第四轴承15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出口的中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4,其满足,H3≥D1*1/6,H4≥D2*1/6。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轴承14的外径为D1,所述第四轴承15外径为D2,所述第三轴承14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出口的中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3,所述第四轴承15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出口的中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4,其满足,H3≥D1*1/6,H4≥D2*1/6。保证第一轴承室内的储油量,使得润滑油能对第三轴承14和第四轴承15产生阻尼,当然,在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上也为设置油路,即体上布置油路或布置外置管路,将第一轴承室内直接引向螺杆转子的第一封闭齿槽,不占用吸气容积,压缩机的吸气量不受影响。第三轴承14和第四轴承15可分别对应设置第一密封件1和第二密封件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二轴承单元8,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支架9,所述第二轴承单元8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9上,所述压缩单元5位于所述第二支架9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9的另一侧设置有盖体10,所述第二轴承单元8与所述第二支架9之间的润滑油能输送至所述压缩单元5中。
技术效果,所述压缩单元5位于所述第二支架9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9的另一侧设置有盖体10,所述第二轴承单元8与所述第二支架9之间的润滑油能输送至所述压缩单元5中。当润滑油润滑第二轴承单元8时,润滑油液位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润滑油流入压缩单元5中,对压缩单元5进行润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架9上设置有第三密封件7,所述第三密封件7、所述第二支架9和所述盖体10之间围合有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二轴承单元8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室内,所述第二支架9上设置有第二通道16,所述第二通道16一端连通所述压缩单元5,另一端连通第二轴承室。
技术效果,所述第三密封件7、所述第二支架9和所述盖体10之间围合有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二支架9上设置有第二通道16,所述第二通道16一端连通所述压缩单元5,另一端连通第二轴承室。当第二轴承室内的润滑油液位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润滑油通过第二通道16流入压缩单元5中,对压缩单元进行润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所述第二轴承单元8包括第一轴承12和第二轴承13,所述第二通道16包括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一轴承12与所述第三通道相对,所述第三通道能将压缩机内的润滑油输送至第一轴承12,所述第二轴承13与所述第四通道相对,所述第四通道能将压缩机内的润滑油输送至第二轴承13。该技术方案中,压缩机组内的润滑油通过第三通道对第一轴承12进行润滑,通过第四通道对第二轴承13进行润滑,以提高第一轴承12与第二轴承13的润滑效果,保证第二轴承室内的储油量,提高润滑油对第一轴承12与第二轴承13的阻尼效果,减小压缩机的振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所示,所述第一轴承12的外径为D3,所述第二轴承13外径为D4,所述第一轴承12的中心与所述第三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1,所述第二轴承13的中心与所述第四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2,其满足,H1≥D3*1/6;H2≥D4*1/6。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轴承12的中心与所述第三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1,所述第二轴承13的中心与所述第四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2,其满足,H3≥D1*1/6,H4≥D2*1/6。保证第二轴承室内的储油量,使得润滑油能对第一轴承12和第二轴承13产生阻尼,当然,在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上也为设置油路,即壳体上布置油路或布置外置管路,将第一轴承室内直接引向螺杆转子的第一封闭齿槽,不占用吸气容积,压缩机的吸气量不受影响。第一轴承12和第二轴承13可分别对应第三密封件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架9上设置有第一通道6,所述第一通道6连通所述第二轴承室,压缩机内的油通过所述第一通道6能流入所述第二轴承室内。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通道6连通所述第二轴承室,压缩机内的油通过所述第一通道6能流入所述第二轴承室内。压缩机组内的润滑油通过第一通道6直接流入第二轴承室内,对第二轴承单元8进行润滑,并产生阻尼作用,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和噪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组件、压缩单元(5)和固定组件,所述压缩单元(5)与所述轴承组件相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内具有空腔,所述轴承组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轴承组件上设置有输油通道,当所述空腔内润滑油的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润滑油能通过所述输油通道输送至所述压缩单元(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单元(2),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所述压缩单元(5)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架(11)的另一侧具有吸气腔(3),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与所述第一支架(11)之间的润滑油能输送至所述吸气腔(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设置有输油通道,所述输油通道一端连通压缩单元,另一端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架(11)的内周壁上,当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与所述第一支架(11)之间的润滑油的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至少部分能浸入所述润滑油中,以使所述润滑油能对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产生阻尼,且,所述润滑油能通过所述输油通道输送至所述压缩单元(5)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和第二密封件(4),所述第一密封件(1)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密封件(4)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密封件(1)、所述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4)之间围合有第一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室内,所述第一密封件(1)上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一端连通所述吸气腔(3),另一端连通第一轴承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单元(2)包括第三轴承(14)和第四轴承(15),所述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三轴承(14)与所述第一出口相对,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四轴承(15)相对,所述第三轴承(14)的外径为D1,所述第四轴承(15)外径为D2,所述第三轴承(14)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出口的中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3,所述第四轴承(15)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出口的中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4,其满足,H3≥D1*1/6,H4≥D2*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二轴承单元(8),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支架(9),所述第二轴承单元(8)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9)上,所述压缩单元(5)位于所述第二支架(9)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9)的另一侧设置有盖体(10),所述第二轴承单元(8)与所述第二支架(9)之间的润滑油能输送至所述压缩单元(5)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9)上设置有第三密封件(7),所述第三密封件(7)、所述第二支架(9)和所述盖体(10)之间围合有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二轴承单元(8)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室内,所述第二支架(9)上设置有第二通道(16),所述第二通道(16)一端连通所述压缩单元(5),另一端连通第二轴承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单元(8)包括第一轴承(12)和第二轴承(13),所述第二通道(16)包括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一轴承(12)与所述第三通道相对,所述第三通道能将压缩机内的润滑油输送至第一轴承(12),所述第二轴承(13)与所述第四通道相对,压缩机内的润滑油能通过所述第四通道输送至所述第二轴承(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12)的外径为D3,所述第二轴承(13)外径为D4,所述第一轴承(12)的中心与所述第三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1,所述第二轴承(13)的中心与所述第四通道的中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2,其满足,H1≥D3*1/6;H2≥D4*1/6。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9)上设置有第一通道(6),所述第一通道(6)连通所述第二轴承室,压缩机内的油通过所述第一通道(6)能流入所述第二轴承室内。
1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供油结构。
CN202223378623.1U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压缩机 Active CN218844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8623.1U CN218844594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8623.1U CN218844594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4594U true CN218844594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6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78623.1U Active CN218844594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45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4129793A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CN218844594U (zh) 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压缩机
CN115773251A (zh) 一种压缩机供油结构、压缩机
CN110925211A (zh) 一种低背压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
CN110905817A (zh) 润滑可靠性高的压缩机
CN214170818U (zh) 涡旋压缩机、制冷设备及车辆
CN108397393A (zh) 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3981182U (zh) 动涡旋组件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
CN105822546A (zh) 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14857012A (zh) 一种压缩机回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2867915U (zh) 一种卧式压缩机的供油装置、卧式压缩机和调温设备
CN210343699U (zh)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
CN217082998U (zh) 冷水机组
CN207333191U (zh) 滑片润滑结构及具有该滑片润滑结构的旋转式压缩机
CN112746970A (zh) 油池回油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07920861U (zh) 压缩机及空调机组
CN110541822A (zh) 压缩机及空调机组
CN205349747U (zh) 压缩机壳体以及卧式压缩机
CN217327723U (zh) 冷水机组
CN217080863U (zh) 冷水机组
CN217080864U (zh) 冷水机组
CN217233805U (zh) 专用于供氧的回转压缩机
CN217481539U (zh) 一种压缩机回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4698343U (zh) 高压油路结构及压缩机
CN114790997B (zh) 冷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