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4035U - 内置铰链 - Google Patents

内置铰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4035U
CN218844035U CN202222680020.0U CN202222680020U CN218844035U CN 218844035 U CN218844035 U CN 218844035U CN 202222680020 U CN202222680020 U CN 202222680020U CN 218844035 U CN218844035 U CN 218844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connecting part
built
hinged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800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公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rmany Maybach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rmany Maybach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rmany Maybach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rmany Maybach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800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4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4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4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内置铰链,其包括:外框连接部;短摆臂,其一端铰接于外框连接部,短摆臂的另外一端连接有竖直向上的支撑轴;长摆臂,其一端铰接于外框连接部,长摆臂的中部铰接有联动臂,联动臂的末端连接有滑块;水平连接部,其一端设有圆孔,支撑轴从下往上穿过圆孔,长摆臂的另外一端铰接于水平连接部,水平连接部在远离圆孔的位置上设有滑槽,长摆臂与水平连接部的铰接点位于圆孔与滑槽之间,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竖直连接部,其设有可套入支撑轴的通孔,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柱。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旋紧螺柱而迫使竖直连接部相对于支撑轴进行向上移动的方式来抵消门窗扇体的下垂,省去了对内置铰链的拆换维修步骤,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内置铰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内置铰链。
背景技术
现有的窗扇一般是通过铰链与外框进行铰接,以实现窗扇相对于外框的平开。其中,内置铰链因其能够隐藏在外框与窗扇之间,已逐渐成为高端门窗的主流产品。现有的平开窗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置铰链容易在窗扇的长期承压下产生向下的变形,导致窗扇下垂并与外框发生摩擦或者撞角,直接影响到平开窗的启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对现有的内置铰链结构进行改进,以满足平开门窗的长期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内置铰链,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内置铰链,包括:
外框连接部;
短摆臂,其一端铰接于所述外框连接部,所述短摆臂的另外一端连接有竖直向上的支撑轴;
长摆臂,其一端铰接于所述外框连接部,所述长摆臂与所述短摆臂沿所述外框连接部的长度方向进行间隔设置,所述长摆臂的中部铰接有联动臂,所述联动臂的末端连接有滑块;
水平连接部,其一端设有圆孔,所述支撑轴从下往上穿过所述圆孔,所述长摆臂的另外一端铰接于所述水平连接部,所述水平连接部在远离所述圆孔的位置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所述长摆臂与所述水平连接部的铰接点位于所述圆孔与所述滑槽之间;
竖直连接部,其设有可套入所述支撑轴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置铰链,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外框连接部用于与门窗外框进行安装连接,所述水平连接部用于与门窗扇体的水平型材进行安装连接,所述竖直连接部用于与门窗扇体的竖直型材进行安装连接,由于门窗扇体的重量主要承压所述水平连接部上,因此所述水平连接部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向下的变形,致使门窗扇体下垂于门窗外框;当门窗扇体下垂于门窗外框时,用户只需旋紧并向下移动所述螺柱,由于所述竖直连接部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轴进行上下滑动,而且所述水平连接部与所述支撑轴之间具有一定的上下活动余量,因此当所述螺柱抵接在所述支撑轴的顶面之后,若继续旋紧所述螺柱便可驱使所述竖直连接部相对于所述支撑轴进行向上移动,从而调节门窗扇体相对于门窗外框之间的间隙,以抵消门窗扇体的下垂,有效延长所述内置铰链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长摆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短摆臂的长度,以实现门窗扇体与门窗外框的平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为了便于所述内置铰链的收拢,所述短摆臂位于所述长摆臂的转动路径上,所述长摆臂设有避让于所述短摆臂的第一避让位,以免所述长摆臂与所述短摆臂在收拢时发生干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为了便于所述内置铰链的收拢,所述水平连接部设有避让于所述联动臂的第二避让位,以免所述水平连接部与所述联动臂在收拢时发生干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平连接部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底托板、垫板和顶托板,所述底托板、垫板的长度均小于所述顶托板的长度,此时所述底托板和所述垫板共同与所述顶托板形成所述第二避让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平连接部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底托板和顶托板,所述底托板的长度小于所述顶托板的长度,此时所述底托板与所述顶托板形成所述第二避让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具体地,所述底托板设有所述圆孔,所述长摆臂与所述底托板铰接,所述顶托板设有所述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平连接部沿其长度方向的边缘上设有插槽片,使得所述水平连接部能够插入至门窗扇体的水平型材的C形槽内,以限定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竖直连接部沿其长度方向的边缘上设有,使得门窗扇体的竖直型材的C形槽能够插入至所述竖直连接部的插片槽内,以限定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为了限定所述短摆臂的转动范围,所述短摆臂连接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柱,所述外框连接部设有弧形槽,所述限位柱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置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内置铰链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内置铰链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100-外框连接部、200-短摆臂、300-长摆臂、400-联动臂、500-水平连接部、600-竖直连接部、310-第一避让位、210-支撑轴、511-圆孔、531-滑槽、410-滑块、411-卡槽、532-卡条、610-通孔、620-螺柱、540-第二避让位、520-垫板、510-底托板、530-顶托板、512-第三避让位、110-第一安装孔、550-第二安装孔、560-插槽片、630-第三安装孔、640-插片槽、220-限位柱、120-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内置铰链,其包括外框连接部100、短摆臂200、长摆臂300、联动臂400、水平连接部500以及竖直连接部600,所述外框连接部100与门窗外框(附图未示出)的底部型材或者顶部型材通过螺丝进行安装连接,从而将所述外框连接部100固定在门窗外框上。
其中,所述短摆臂200和所述长摆臂300均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外框连接部100的上表面,所述短摆臂200的位置与所述长摆臂300的位置沿所述外框连接部100的长度方向进行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短摆臂200的长度小于所述长摆臂300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长摆臂300的长度大致为所述短摆臂200长度的两倍。为了便于所述短摆臂200与所述长摆臂300的收拢,所述短摆臂200位于所述长摆臂300的转动路径上,所述短摆臂200的铰接点与所述长摆臂300的铰接点之间的连线不平行于所述外框连接部100的长度方向,即所述短摆臂200的铰接点偏向于所述长摆臂300的收拢方向,与此同时,所述长摆臂300在靠近所述短摆臂200的一侧设有第一避让位310,以免所述长摆臂300与所述短摆臂200在收拢时发生干涉。
紧接着,所述短摆臂200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外框连接部100的上表面,所述短摆臂200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上的支撑轴210;所述长摆臂300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外框连接部100的上表面,所述长摆臂300的另外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水平连接部500的下底面。
除此之外,所述水平连接部500的一端设有圆孔511,所述圆孔511的内径不小于所述支撑轴210的外径,所述圆孔511用于供所述支撑轴210从下往上穿过,使得所述水平连接部500与所述短摆臂200能够通过所述圆孔511和所述支撑轴210进行铰接的同时,所述水平连接部500还能与所述支撑轴210之间具有一定的上下活动余量,即所述水平连接部500的一端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轴210进行上下活动。
不仅如此,所述水平连接部500设有滑槽531,所述滑槽沿所述水平连接部500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并远离于所述圆孔511,并且所述水平连接部500与所述长摆臂300的铰接点位于所述滑槽531与所述圆孔511之间,所述联动臂400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长摆臂300的上表面,所述联动臂400的另外一端连接有滑块410,所述滑块410设有卡槽411,所述滑槽531的与所述卡槽411匹配连接的卡条532,使得所述滑块410能够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531,此时所述联动臂400位于所述水平连接部500的下方。当所述水平连接部500转动时,其能够通过所述联动臂400而带动所述长摆臂300一同转动,继而在所述长摆臂300的限定下,带动所述短摆臂300一同转动。
最后,所述竖直连接部600设有通孔610,所述通孔610沿所述竖直连接部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所述竖直连接部600通过所述通孔610从上往下套设于所述支撑轴210,所述通孔61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可抵接于所述支撑轴210顶面的螺柱620,所述螺柱620位于所述支撑轴210的上方,所述螺柱620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支撑轴210的设置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水平连接部500与门窗扇体(附图未示出)的水平型材通过螺丝进行安装连接,从而将所述水平连接部500固定在门窗扇体的底面或者顶面,所述竖直连接部600与门窗扇体的竖直型材通过螺丝进行安装连接,从而将所述竖直连接部600固定在门窗扇体的竖直面。当用户向外推动门窗扇体的执手时,所述短摆臂200和所述长摆臂300均朝门窗扇体的平开方向绕所述外框连接部100进行转动,与此同时,所述联动臂400的滑块410在所述滑槽531中沿靠近所述圆孔511的方向进行滑动,以实现对所述水平连接部500的展开,此时门窗扇体相对于门窗外框处于开启状态;当用户向内拉动门窗扇体的执手时,所述短摆臂200和所述长摆臂300均朝门窗扇体的关闭方向绕所述外框连接部100进行转动,与此同时,所述联动臂400的滑块410在所述滑槽531中沿远离所述圆孔511的方向进行滑动,以实现对所述水平连接部500的收拢,此时门窗扇体相对于门窗外框处于关闭状态。
采用上述的结构,由于门窗扇体的重量主要承压所述水平连接部500上,因此所述水平连接部500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向下的变形,致使门窗扇体下垂于门窗外框。当门窗扇体下垂于门窗外框时,用户只需旋紧并向下移动所述螺柱620,由于所述竖直连接部600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轴210进行上下滑动,而且所述水平连接部500与所述支撑轴210之间具有一定的上下活动余量,因此当所述螺柱620抵接在所述支撑轴210的顶面之后,若继续旋紧所述螺柱620便可驱使所述竖直连接部600相对于所述支撑轴210进行向上移动,由于门窗扇体可看作一个整体,因此当门窗扇体的竖直型材的被提升位置后,其水平型材的位置也得以提升,从而调节门窗扇体相对于门窗外框之间的间隙,以抵消门窗扇体的下垂,有效延长所述内置铰链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简单的调节而抵消门窗扇体的下垂,省去了对内置铰链的拆换维修步骤,省时省力,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联动臂400位于所述水平连接部500的下方,因此所述水平连接部500需设有第二避让位540,以对所述联动臂400的收拢进行避让。具体地,所述水平连接部500包括垫板520、底托板510和顶托板530,所述顶托板530、垫板520和底托板510从上往下依次通过柳钉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垫板520的长度和所述底托板510的长度均小于所述顶托板530的长度,从而在三者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避让位540,此时所述圆孔511设于所述底托板510,所述长摆臂300铰接于所述底托板510,所述滑槽531设于所述顶托板53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连接部500还可以不设有所述垫板520,但需要将所述底托板510加厚,以取代所述垫板520,从而在所述底托板510与所述顶托板530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避让位540。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短摆臂200作为主要承压件,其厚度应大于所述长摆臂300的厚度,但这样的设置容易导致所述水平连接部500与所述短摆臂200在收拢时发生干涉。为此,所述底托板510设有避让于所述短摆臂200的第三避让位512,以免所述底托板510与所述短摆臂200在收拢时发生干涉。
具体地,为了实现所述内置铰链与门窗外框以及门窗扇体的安装连接,所述外框连接部100设有若干个与门窗外框孔位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10,通过螺丝将所述外框连接部100连接在门窗外框上;所述水平连接部500设有若干个与门窗扇体孔位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550,所述顶托板530在其滑槽531的两端均设有插槽片560,所述插槽片560沿所述顶托板530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所述插槽片560能够插入至门窗扇体的水平型材的C形槽内,并通过螺丝将所述水平连接部500连接在门窗扇体上;所述竖直连接部600设有与门窗扇体孔位相对应的第三安装孔630,所述第三安装孔630垂直于所述通孔610,所述竖直连接部600的两端均设有插片槽640,所述插片槽640沿所述竖直连接部600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门窗扇体的竖直型材的C形槽能够插入至所述竖直连接部600的插片槽640内,并通过螺丝将所述竖直连接部600连接在门窗扇体上。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所述第三安装孔630垂直于所述通孔610,因此在对所述竖直连接部600与门窗扇体的安装连接之前,应将所述螺柱620旋入至低于所述第三安装孔630的位置上,以免发生干涉。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限定所述短摆臂200的转动范围,继而限定门窗扇体的平开角度,所述短摆臂200铆接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柱220,所述外框连接部100在所述限位柱220的转动路径上设有弧形槽120,使得所述限位柱220能够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槽120。当所述水平连接部500向外展开时,其最大的展开幅度被所述限位柱220和所述弧形槽120所限制,从而限定了门窗扇体的平开角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内置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框连接部(100);
短摆臂(200),其一端铰接于所述外框连接部(100),所述短摆臂(200)的另外一端连接有竖直向上的支撑轴(210);
长摆臂(300),其一端铰接于所述外框连接部(100),所述长摆臂(300)与所述短摆臂(200)沿所述外框连接部(100)的长度方向进行间隔设置,所述长摆臂(300)的中部铰接有联动臂(400),所述联动臂(400)的末端连接有滑块(410);
水平连接部(500),其一端设有圆孔(511),所述支撑轴(210)从下往上穿过所述圆孔(511),所述长摆臂(300)的另外一端铰接于所述水平连接部(500),所述水平连接部(500)在远离所述圆孔(511)的位置上设有滑槽(531),所述滑块(410)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531),所述长摆臂(300)与所述水平连接部(500)的铰接点位于所述圆孔(511)与所述滑槽(531)之间;
竖直连接部(600),其设有可套入所述支撑轴(210)的通孔(610),所述通孔(61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柱(6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摆臂(300)的长度大于所述短摆臂(200)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摆臂(200)位于所述长摆臂(300)的转动路径上,所述长摆臂(300)设有避让于所述短摆臂(200)的第一避让位(3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部(500)设有避让于所述联动臂(400)的第二避让位(5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部(500)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底托板(510)、垫板(520)和顶托板(530),所述底托板(510)、垫板(520)的长度均小于所述顶托板(530)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部(500)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底托板(510)和顶托板(530),所述底托板(510)的长度小于所述顶托板(530)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内置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板(510)设有所述圆孔(511),所述长摆臂(300)与所述底托板(510)铰接,所述顶托板(530)设有所述滑槽(5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部(500)沿其长度方向的边缘上设有插槽片(5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连接部(600)沿其长度方向的边缘上设有插片槽(6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摆臂(200)连接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柱(220),所述外框连接部(100)设有弧形槽(120),所述限位柱(220)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槽(120)。
CN202222680020.0U 2022-10-11 2022-10-11 内置铰链 Active CN218844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0020.0U CN218844035U (zh) 2022-10-11 2022-10-11 内置铰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0020.0U CN218844035U (zh) 2022-10-11 2022-10-11 内置铰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4035U true CN218844035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3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80020.0U Active CN218844035U (zh) 2022-10-11 2022-10-11 内置铰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4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15330U (zh) 一种可擦窗铰链
CN218844035U (zh) 内置铰链
CN107939190B (zh) 一种大幅度开合防火逃生的高承重门窗铰链
CN108104639A (zh) 一种三维可调的天地铰链
CN208792916U (zh) 隐藏式闭窗器安装结构
CN212773929U (zh) 一种抗风纱窗铰链
CN208056900U (zh) 一种带缓冲装置的天地铰链
CN211647726U (zh) 一种开合松紧度可调的门窗铰链
CN210598585U (zh) 一种温控自动闭窗器
CN216341562U (zh) 门窗的启闭控制装置及隐藏式防火窗
CN215595277U (zh) 门窗的启闭控制装置
CN216974503U (zh) 90度隐藏式内开内倒铰链
CN220504802U (zh) 一种门窗隐形铰链
CN208056894U (zh) 一种三维可调的天地铰链
CN212154478U (zh) 一种隐形铰链
CN217652549U (zh) 一种用于平开门窗的安装铰链
CN208184495U (zh) 滑轮组件及衣柜
CN110685525A (zh) 一种用于平开窗的防坠落铰链
CN218176979U (zh) 一种明装式90度和180度自动定位切换的平开铰链
CN215803953U (zh) 一种纱窗用铰链
CN220565905U (zh) 一种带有限位风撑功能的合页
CN217712181U (zh) 滑撑铰链及具有其的平开窗结构
CN216866340U (zh) 内置铰链
CN220580799U (zh) 一种隐形铰链
CN216741130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隐藏铰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