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33086U - 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33086U
CN218833086U CN202223583197.5U CN202223583197U CN218833086U CN 218833086 U CN218833086 U CN 218833086U CN 202223583197 U CN202223583197 U CN 202223583197U CN 218833086 U CN218833086 U CN 218833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cabin
negative pressure
hard
operation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831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波
张志远
齐蓝琪
魏宏龙
杨立敬
郭丽捷
邢雷
赵倩
陈欣
李聪
王增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ngwei Emergenc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ngwei Emergenc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ngwei Emergenc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ngwei Emergenc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831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33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33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33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连接强度高、使用和拆卸方便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包括硬质外壳和手套,硬质外壳设置在舱体的侧壁上,硬质外壳内部设置有透明膜,透明膜的一端开口固定在舱体的侧壁上,且与舱体内部相通,透明膜的另一端开口包裹有硬质圆环;手套的开口一端包裹在软管圆环上,软管圆环安装在硬质圆环内侧,更靠近舱体。

Description

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
背景技术
负压舱是一种用于运送传染病员的负压隔离舱,其基于空气隔离的原理,可以对新发、突发性传染病员在转运过程中实施安全隔离转运,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使外界环境免受污染,降低健康公众感染几率。
在使用负压舱转运病人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有时需要对病人进行一些紧急的处置。大部分的负压舱选择在舱体的一侧设置操作口,通过操作口对舱体内部的病人进行处置。由于要保持舱体的封闭性,医护人员不能直接伸手进入舱体内部,通常需要借助手套进行操作。现有的负压舱的操作口对于密封性的保持较好,但对于手套的安装存在一些问题,如每次使用需要单独安装手套,手套拆卸不便,与操作口连接强度不高,容易掉落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强度高、使用和拆卸方便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包括硬质外壳和手套,硬质外壳设置在舱体的侧壁上,硬质外壳内部设置有透明膜,透明膜的一端开口固定在舱体的侧壁上,且与舱体内部相通,透明膜的另一端开口包裹有硬质圆环;
手套的开口一端包裹在软管圆环上,软管圆环安装在硬质圆环内侧,更靠近舱体。
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中所述硬质外壳与舱体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中所述软管圆环的直径略大于硬质圆环。
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中所述软管圆环与硬质圆环为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中所述硬质圆环外侧四周与硬质外壳相接触,形成卡环结构。
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中所述硬质外壳的端面安装有端盖。
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中所述端盖与硬质外壳之间通过拉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中所述端盖为透明结构。
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通过在硬质外壳和透明膜内部固定安装硬质圆环,与手套上连接的软管圆环在组装时进行过盈配合,保证手套在操作过程中的密封性和连接的稳固性;同时在拆卸手套时,挤压软管圆环即可进行更换,十分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端盖;2-硬质外壳;3-硬质圆环;4-软管圆环;5-舱体;6-操作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包括硬质外壳2,硬质外壳2固定安装在舱体5的侧壁上,固定的方式为焊接。由于操作口通常是凸出在舱体5外侧,硬质外壳2采用硬质材料,可以保证操作口结构6整体的稳定性,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受到挤压,损坏硬质外壳2内部的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硬质外壳2内部设置有透明膜,透明膜的一端开口焊接在舱体5的侧壁上与舱体5内部相通;另一端开口包裹有硬质圆环3,硬质圆环3外侧四周与硬质外壳2相接触,形成卡环结构。
操作口结构6还包括手套,手套的开口一端包裹在软管圆环4上,软管圆环4的直径略大于硬质圆环3。软管圆环4安装在硬质圆环3内侧,更靠近舱体5。
硬质外壳2的端面安装有端盖1,端盖1与硬质外壳2之间通过拉链连接,拉链拉紧后,可以将手套密封在硬质外壳2内部。端盖1为透明结构,在不打开时也不会遮挡舱内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在安装手套时,挤压软管圆环4,使其发生形变后放入硬质圆环3内侧,然后放开软管圆环4,使软管圆环4与硬质圆环3的侧面相接触,利用两者的过盈配合压紧手套和卡环,形成密封结构。当需要更换手套时,挤压软管圆环4使其发生形变后即可从卡环内侧取出,这样能够在保证日常使用密封效果的同时,兼顾配件更换的需求,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通过在硬质外壳和透明膜内部固定安装硬质圆环,与手套上连接的软管圆环在组装时进行过盈配合,保证手套在操作过程中的密封性和连接的稳固性;同时在拆卸手套时,挤压软管圆环即可进行更换,十分方便。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外壳和手套,硬质外壳设置在舱体的侧壁上,硬质外壳内部设置有透明膜,透明膜的一端开口固定在舱体的侧壁上,且与舱体内部相通,透明膜的另一端开口包裹有硬质圆环;
手套的开口一端包裹在软管圆环上,软管圆环安装在硬质圆环内侧,更靠近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外壳与舱体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圆环的直径略大于硬质圆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圆环与硬质圆环为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圆环外侧四周与硬质外壳相接触,形成卡环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外壳的端面安装有端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硬质外壳之间通过拉链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为透明结构。
CN202223583197.5U 2022-12-30 2022-12-30 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 Active CN218833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3197.5U CN218833086U (zh) 2022-12-30 2022-12-30 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3197.5U CN218833086U (zh) 2022-12-30 2022-12-30 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33086U true CN218833086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9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83197.5U Active CN218833086U (zh) 2022-12-30 2022-12-30 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33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33086U (zh) 负压舱的操作口结构
CN222092328U (zh) 一种常压吸氧装置吸排氧口的防尘盖
CN213685702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安装法兰
CN216520051U (zh) 一种通气软管
CN216148613U (zh) 一种药用吸管
CN212816926U (zh) 一种新型层流箱
CN211512788U (zh) 一种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管腔生物灭菌验证装置
JP2002087407A (ja) 粉体供給装置
CN216571168U (zh) 一种避免感染的妇科护理用上药装置
CN210266269U (zh) 一种管体密封结构和真空炉
CN219230942U (zh) 一种人体接头护帽
JP3857268B2 (ja) 感染症患者搬送用マスク
CN213560470U (zh) 一种手弧焊机用防护装置
CN215194697U (zh) 一种全身麻醉临床通气设备
CN219243840U (zh) 负压排风装置和负压防护头罩
CN210462088U (zh) 一种通用型多功能紧闭式气道衔接管
CN218175209U (zh) 一种扩散炉管
CN216590543U (zh) 一种消音管
CN212540828U (zh) 一种视频监测设备封装装置
CN211553959U (zh) 一种便于密封对接的无菌隔离器
CN215184754U (zh) 一种高密封性防水连接器外壳
CN215723871U (zh) 一种带有正压密封结构的高效滤毒排风口
CN216125012U (zh) 便携式通用生命支持系统氧气口防水密封结构
CN214471534U (zh) 一种电池包检测连接装置
CN218077957U (zh) 一种开放式无菌隔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