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4783U - 前置光源和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前置光源和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4783U
CN218824783U CN202223039907.8U CN202223039907U CN218824783U CN 218824783 U CN218824783 U CN 218824783U CN 202223039907 U CN202223039907 U CN 202223039907U CN 218824783 U CN218824783 U CN 218824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99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占江徽
李虎
汪张宝
赵雪梅
董钊
徐严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399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4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4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4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前置光源和显示模组。所述前置光源包括光源;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和背光面,所述背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设置,所述入光面靠近所述光源设置,所述背光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光源设置,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有多个导光微结构。由此,导光微结构可以对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的光线进行调制,使照射到导光微结构的小角度的光线向大角度偏折,使得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的光线更为发散,改善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的光线的混光效果,从而避免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灯影严重的现象。

Description

前置光源和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前置光源和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为了让RLCD(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在照度不足的环境下使用,需要匹配前置光源。前置光源的导光板设置在屏幕上方,且RLCD屏幕本身的漫射反射相对弱,对光线的反射混合能力弱,导致前置光源入光附近Hotspot(灯影)严重。
因此,目前的前置光源和显示模组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前置光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前置光源包括:光源;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和背光面,所述背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设置,所述入光面靠近所述光源设置,所述背光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光源设置,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有多个导光微结构。由此,导光微结构可以对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的光线进行调制,使照射到导光微结构的小角度的光线向大角度偏折,使得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的光线更为发散,改善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的光线的混光效果,从而避免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灯影严重的现象。
根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多个所述导光微结构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由此,便于导光微结构的设置,且多个导光微结构可以更好的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进行调制,从而提高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的光线的混光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导光微结构为棱镜或平凸透镜,多个所述导光微结构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入光面。由此,导光微结构具有较好的混光效果,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灯影严重的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导光微结构之间没有间隙。由此,更有利于提高导光微结构的混光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区域上设置有所述导光微结构。由此,导光微结构可以调制更大区域的光线的方向,使更多照射到导光微结构的小角度光线向大角度偏折,从而更好的改善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灯影严重的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导光微结构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背光面。由此,导光微结构不仅可以对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的光线的方向进行调制,改善灯影现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显示亮度,进而改善显示效果,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设置有多个导光网点。由此,导光网点可以很好的控制出光方向和角度,使光线由特定角度范围内出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光源一侧的所述导光网点的密度小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光源一侧的所述导光网点的密度。靠近光源附近的光线较强,上述设置可以使得出光更为均匀,将前置光源应用于显示模组中,可以使得显示模组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光源一侧的所述导光网点的尺寸小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光源一侧的所述导光网点的尺寸。靠近光源附近的光线较强,设置导光板靠近光源一侧的导光网点的尺寸较小,有利于提高出光的均匀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显示模组包括前置光源和反射式显示面板,所述前置光源为前面所述的前置光源,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在所述前置光源的导光板上的正投影位于背光面的第二区域。由此,该显示模组具有前面所述的前置光源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显示模组可以有效避免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的灯影现象,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设置在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靠近所述导光板的表面,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与所述光学胶层的折射率不同。由此,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前置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前置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前置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前置光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前置光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光微结构调制光线的示意图;
图7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前置光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前置光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前置光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导光微结构调制光线的示意图;
图1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前置光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光源;110:子光源;200:导光板;210:入光面;220:出光面;230:背光面;231:第一区域;232:第二区域;240:导光网点;300:导光微结构;400:反射式显示面板;500:光学胶层;1: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如前所述,前置光源的导光板设置在屏幕上方,且RLCD屏幕本身的漫射反射相对弱,对光线的反射混合能力弱,导致前置光源入光附近Hotspot(灯影)严重。前置光源的导光板可以将近似线光源扩展为面光源,但在导光板的入光面附近,光线发散或扩散效果较差,光源发光面法线附近的光线很难混合,造成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灯影严重。为了能够使得RLCD显示器件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需要使子光源之间的间距更小,或者,需要设置更长的混光距离(LED发光面到反射式显示屏显示区的距离),如此,会极大增加产品的成本,另外,也会增加显示产品的边框尺寸,影响显示产品的外观,还会造成亮度偏低,导致产品的待机时间缩短,不利于提升RLCD前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明人发现,可以在导光板的背光面设置导光微结构,以便将照射到导光微结构的光线发散,从而提高导光板的入光面附近的混光效果,有效避免灯影现象,提升RLCD前光产品的显示效果。
有鉴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前置光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至图3,前置光源可以包括光源100和导光板200,导光板200具有入光面210、出光面220和背光面230,背光面230与出光面220相对设置,入光面210靠近光源100设置,背光面230具有第一区域231和第二区域232,第一区域231靠近光源100设置,第二区域232位于第一区域231远离光源100的一侧,第一区域231上设置有多个导光微结构300。由此,导光微结构可以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进行调制,使小角度光线向大角度偏折,使得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的光线更为发散,从而改善前置光源入光附近光线的混光效果,进而避免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灯影严重的现象;并且,导光微结构的设置不会造成前置光源的制作成本的显著增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光微结构可以与导光板为一体结构,例如,导光板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得到,通过对注塑模具进行设置,使得在注塑成型时导光板的背光面的至少部分区域形成导光微结构即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另一些实施例,导光微结构可以通过在导光板的背光面进行印刷(例如压印等)形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些实施例,导光微结构也可以通过对导光板的背光面进行刻蚀得到,对于刻蚀工艺的具体参数,本实用新型中不做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导光板200的入光面210靠近光源100设置,入光面210可以为导光板200的一个侧面,而出光面220和背光面230为导光板200相对的两个表面,出光面220和背光面230均与入光面210相邻。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域231上设置有多个导光微结构300,指的是,导光微结构300可以仅设置在导光板200的第一区域231的部分区域上,导光微结构300也可以覆盖第一区域231的全部(如图1所示出的,导光微结构300在导光板200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第一区域231重叠),只要能够有效避免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灯影严重的问题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光源100可以包括多个子光源110,参考图4和图5、图7至图9,多个子光源110可以依次间隔排列设置,从而为实现RLCD产品在照度不足的环境下的良好显示提供更多的光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子光源也可以呈阵列排布。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子光源110可以为LED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2和图3,第二区域232上也可以设置有导光微结构300。由此,导光微结构可以对更大区域的光线进行调制,从而有利于更好的改善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灯影严重的技术问题,并且,有利于提高亮度,将前置光源用于显示模组后,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也有利于延长显示模组的待机时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域231上的导光微结构300与第二区域232上的导光微结构为一体结构,第二区域232上也设置导光微结构是指导光微结构由第一区域延伸至第二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2,导光微结构300在导光板200上的正投影可以覆盖第二区域232的部分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参考图3,导光微结构300在导光板200上的正投影覆盖背光面230,即是说,导光微结构300既覆盖第一区域231,又覆盖第二区域232,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4和图5、图7至图9,前置光源中,多个导光微结构300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由此,便于导光微结构的排布和设置,导光微结构可以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进行调制,使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的光线混光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4和图5、图7至图9,相邻两个导光微结构300之间没有间隙。多个导光微结构依次接触设置,可以更好的调制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从而进一步提高光线的混光效果,更好的避免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的灯影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4和图5,导光微结构300可以为棱镜,图4中导光微结构300仅覆盖背光面230靠近子光源110的部分区域,图5中导光微结构300覆盖整个背光面230。参考图6,小角度的光线1照射到棱镜的两个斜面之后,棱镜对光线1进行调制,使得光线1的传播方向改变,小角度的光线1向大角度偏折,从而可以提升光线的混光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棱镜可以为直角棱镜、等边棱镜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参考图7至图9,导光微结构300可以为平凸透镜,图7中导光微结构仅覆盖背光面230靠近光源100的部分区域,图8和图9中导光微结构由靠近光源的一侧延伸至背光面远离光源一侧的边缘区域。参考图10,平凸透镜的平面靠近背光面设置,当小角度的光线1照射到平凸透镜的凸面上时,光线1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改变,小角度的光线向大角度偏折,使得光线可以更好的混合,从而更好的避免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的灯影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4和图5、图7至图9,多个导光微结构300的长度延伸方向可以垂直于入光面,由此,导光微结构可以更好的调制光线,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混光效果,从而更有效的避免前置光源入光附近的灯影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至图3、图11和图12,导光板200的出光面220设置有多个导光网点240。参考图12,导光板上的导光网点可以对光线进行调制,将近似线光源扩展为面光源;导光网点可以控制出光方向和角度,使光线主要从特定角度范围内出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导光网点240可以为特定角度的圆锥、棱锥、棱柱等,可以是凸起的,也可以是凹陷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工艺要求进行选择和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参考图11,导光网点可以为四棱柱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1,导光板200靠近光源100一侧的导光网点240的密度小于导光板200远离光源100一侧的导光网点240的密度,靠近光源附近的光线较强,设置相对较少的导光网点即可出射满足需求强度的光线,上述设置可以使得出光面的光线强度整体一致性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导光板200靠近光源100一侧的导光网点240的尺寸小于导光板200远离光源100一侧的导光网点240的尺寸,靠近光源附近的光线强度较高,设置小尺寸的导光网点即可使导光板出光面靠近光源的区域的出光强度满足使用需求,并且,上述设置可以更好的提高出光强度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将前置光源用于显示模组后,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导光网点可以在导光板注塑成型时形成,导光网点也可以通过在导光板的出光面进行印刷(例如压印等)形成,还可以通过对导光板的出光面进行刻蚀得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2至图15,显示模组包括前置光源和反射式显示面板400,前置光源为前面所述的前置光源,反射式显示面板400在前置光源的导光板200上的正投影位于背光面230的第二区域232。由此,显示模组具有前面所述的前置光源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显示模组出光均匀,出光强度较高,亮度较高,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并且,显示模组可以具有较长的待机时间,还可以具有较窄的边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2至图15,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光学胶层500,光学胶层500设置在反射式显示面板400靠近导光板200的表面,导光板200的折射率与光学胶层500的折射率不同。由此,光学胶层可以将导光板牢固粘结在反射式显示面板的表面上,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整体的稳定性;导光板的折射率与光学胶层的折射率不同,导光板可以更好的调制光线,从而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板200的折射率可以小于光学胶层500的折射率,导光板200的折射率也可以大于光学胶层500的折射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导光板200可以由折射率为1.58的聚碳酸酯形成,光学胶层500的折射率可以为1.47。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可以用于显示装置中,对于显示装置的具体种类没有特殊的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比如可以为手机、iPad、笔记本等显示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显示装置除了前面所述的显示模组之外,还具有常规显示装置所必备的结构和部件,以手机为例,除了前面所述显示模组之外,还包括电池后盖、中框、触控面板、音频模组、主板等必备的结构和部件。
文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又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一些具体实施例”或“另一些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和背光面,所述背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设置,所述入光面靠近所述光源设置,所述背光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光源设置,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有多个导光微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光微结构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微结构为棱镜或平凸透镜,多个所述导光微结构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入光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导光微结构之间没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上设置有所述导光微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微结构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背光面。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设置有多个导光网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光源一侧的所述导光网点的密度小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光源一侧的所述导光网点的密度,
和/或,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光源一侧的所述导光网点的尺寸小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光源一侧的所述导光网点的尺寸。
9.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光源和反射式显示面板,所述前置光源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置光源,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在所述前置光源的导光板上的正投影位于背光面的第二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设置在所述反射式显示面板靠近所述导光板的表面,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与所述光学胶层的折射率不同。
CN202223039907.8U 2022-11-15 2022-11-15 前置光源和显示模组 Active CN218824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9907.8U CN218824783U (zh) 2022-11-15 2022-11-15 前置光源和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9907.8U CN218824783U (zh) 2022-11-15 2022-11-15 前置光源和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4783U true CN218824783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9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9907.8U Active CN218824783U (zh) 2022-11-15 2022-11-15 前置光源和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4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39286B2 (en) Light guide module having uniform light diffus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7507011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equipment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1329413B1 (ko) 광학 렌즈, 이를 구비하는 광학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백라이트 유닛
JP4185721B2 (ja) 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16730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0814559B1 (ko)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030058381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front light
US20060092663A1 (en) Side light-emitting device, backlight unit having the side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backlight unit
TW200538814A (en) Planar light device
JP200530067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517040A (ja) 照明システム、バックライトシステム及び表示装置
US20040141104A1 (en) Surface ligh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JP2010218693A (ja) 点状光源用導光板
JP2005285702A (ja) 導光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KR10080670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JP4622787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システ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343489B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2001357714A (ja) 面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2007335182A (ja) 面光源素子並びにこれに用いる光制御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CN109358451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218824783U (zh) 前置光源和显示模组
KR20010046581A (ko) 표시 장치용 백라이트 장치
CN206892510U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2005234402A (ja) バックライト
CN110032003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