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0555U - 聚能锅架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 Google Patents

聚能锅架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0555U
CN218820555U CN202223395632.1U CN202223395632U CN218820555U CN 218820555 U CN218820555 U CN 218820555U CN 202223395632 U CN202223395632 U CN 202223395632U CN 218820555 U CN218820555 U CN 218820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lower cover
upper cover
energy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956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956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0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0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0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能锅架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该聚能锅架包括中空的上罩盖和中空的下罩盖,上罩盖和下罩盖合围形成环形隔热腔,下罩盖的导热系数低于上罩盖的导热系数。这样,环形隔热腔可以对位于其中部的燃烧室起到隔热作用,减少热量损失,进而增加聚能锅架的聚能效果。通过设置有导热系数更低的下罩盖,减少环形隔热腔通过下罩盖向外传递的热量,即减少了环形隔热腔内的热量损失,隔热效果更好,进一步提升了聚能锅架的聚能效果。

Description

聚能锅架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聚能锅架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燃气灶具作为现代家庭中必备的烹饪器具,用户对其使用需求也在逐渐提高,如何提高燃气灶具的热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市场上部分的燃气灶具通过设置聚能锅架来解决这一问题。聚能锅架包括单层聚能盘或双层聚能盘,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呈环状且围绕燃气灶具的燃烧室设置。
聚能锅架的设置可以减少一部分的热量损失。但这样设置的聚能锅架,其表面会与外部进行过多的热传递,隔热效果差,聚能效果有限,燃气灶具的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聚能锅架。聚能锅架包括中空的上罩盖和中空的下罩盖,上罩盖和下罩盖合围形成环形隔热腔,下罩盖的导热系数低于上罩盖的导热系数。
本申请中的聚能锅架,环形隔热腔可以对位于其中部的燃烧室起到隔热作用,减少热量损失,进而增加聚能锅架的聚能效果。通过设置有导热系数更低的下罩盖,减少环形隔热腔通过下罩盖向外传递的热量,即减少了环形隔热腔内的热量损失。这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燃烧室内进行燃烧放热,环形隔热腔内的温度随之升高。由于环形隔热腔内热量损失较小,即环形隔热腔具有更好隔热效果,减小燃烧室内的热量损失,进而提升了聚能锅架的聚能效果。并且,由于环形隔热腔内热量损失较小,这使得环形隔热腔内的温度可以始终处于较高的状态,环形隔热腔内与燃烧室内的温差较小,可以减少燃烧室和环形隔热腔之间的热量的传递,即进一步减少了燃烧室中的热量损失,以进一步提升聚能锅架的聚能效果。安装有该聚能锅架的燃气灶具,使用过程中热量损失更小,在达到相同的加热效果的前提下,能源消耗更少,热效率较高。
示例性地,下罩盖呈环形板状,上罩盖盖设于下罩盖上。下罩盖设置成环形板状,结构更简单,可以有效地降低下罩盖的加工难度,并使下罩盖的制作材料选择范围更广。
示例性地,上罩盖包括面向聚能锅架的外侧的罩盖外壁、设置在罩盖外壁的内侧的罩盖内壁、以及连接于罩盖内壁的顶端和罩盖外壁的顶端之间的罩盖顶壁,罩盖外壁、罩盖顶壁、罩盖内壁和下罩盖合围形成环形隔热腔。这样,在上罩盖的内部形成开口向下的腔室,下罩盖覆盖该腔室的开口,形成环形隔热腔,结构更简单,生产难度更低。
示例性地,罩盖内壁的底端设置有朝向罩盖外壁延伸的内翻边,内翻边与下罩盖的上表面贴合。内翻边的设置可以使上罩盖和下罩盖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一方面可以增大上罩盖和下罩盖之间的连接的密封性,使环形隔热腔的隔热性更好。另一方面,接触面积更大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上罩盖与下罩盖之间接触处的压强。尤其是在聚能锅架上置放有锅体时,上罩盖对下罩盖的压力更大,这样设置可以有效地避免下罩盖被压坏,使聚能锅架的耐用性更好。
示例性地,罩盖外壁的底端设置有朝向罩盖内壁延伸的外翻边,外翻边与下罩盖的上表面贴合。外翻边的设置可以使上罩盖和下罩盖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一方面可以增大上罩盖和下罩盖之间的连接的密封性,使环形隔热腔的隔热性更好。另一方面,接触面积更大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上罩盖与下罩盖之间接触处的压强。尤其是在聚能锅架上置放有锅体时,上罩盖对下罩盖的压力更大,这样设置可以有效地避免下罩盖被压坏,使聚能锅架的耐用性更好。
示例性地,聚能锅架包括围绕沿着上罩盖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锅架角片,锅架角片向上凸出于上罩盖的罩盖顶壁,紧固件穿过下罩盖连接至锅架角片,上罩盖夹持在锅架角片和下罩盖之间。在聚能锅架上放置有锅体时,凸出于罩盖顶壁的锅架角片与锅体的底面相抵,在上罩盖和锅体底面之间形成一定间隙,增大锅体与火焰的接触面积,并使燃烧产生的烟气从中流通。通过紧固件,一方面实现了锅架角片的安装固定,另一方面使上罩盖和下罩盖之间的连接更稳固,结构设置更合理。
示例性地,锅架角片的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安装部,紧固件连接至安装部。这样,锅架角片与安装部连接,无需在锅架角片内部为紧固件预留安装空间,可以减小锅架角片的厚度,结构设置合理。
示例性地,上罩盖的罩盖顶壁上设置有安装开口,安装部经由安装开口插至环形隔热腔内。这样,可以在环形隔热腔的内部实现锅架角片的安装,结构更紧凑合理。
示例性地,下罩盖上设置有安装通孔,紧固件穿过安装通孔连接至锅架角片,安装通孔的孔壁和紧固件之间设置有缓冲层。这样,可以避免紧固件直接与下罩盖接触,减少对下罩盖造成的损耗。并且,缓冲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隔热以及密封的作用,以增强环形隔热腔的隔热效果。
示例性地,缓冲层的材料为耐高温尼龙。这样设置的缓冲层能够更好地适应于高温条件下的使用,保证其缓冲作用,并且耐用性更好。
示例性地,聚能锅架还包括支脚,支脚与下罩盖的下表面相抵,紧固件穿过支脚和下罩盖连接至锅架角片。通常,聚能锅架安装于燃气灶具的面板上,这样设置,可以使下罩盖的下表面和面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避免下罩盖直接与面板接触,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并且,外部的空气可以通过该间隙进入至燃烧室内,形成二次空气的补充,使燃烧室内的燃烧更充分。
示例性地,支脚的强度大于下罩盖的强度。这样,强度更大的支脚能够具有更好的耐冲击性。尤其是承载重量较大的锅体时,支脚与面板接触,需要更高的强度以保证其对下罩盖和上罩盖的支撑。
示例性地,下罩盖上设置有围绕其外侧边缘的包边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聚能锅架可能会受到撞击,包边结构可以有效地减缓外部对下罩盖的冲击,防止下罩盖受损。
示例性地,包边结构包括设置在下罩盖的外侧面上的外侧包边以及从外侧包边向内延伸且设置在下罩盖的底面边缘上的底侧包边。由于下罩盖的顶面与上罩盖相接触,上罩盖对下罩盖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下罩盖的外侧面与底面之间的连接处很容易受到撞击而损坏。外侧包边和底侧包边可以保护下罩盖的外侧面与底面之间的连接处,避免底盘的损坏。
示例性地,上罩盖的上表面在聚能锅架的竖直截面上形成预定轮廓线,预定轮廓线上的任意两个点中位于外侧的点等高于或者高于位于内侧的点。这样设置,可以避免热量经由上罩盖反射到聚能锅架的外部,保证聚能锅架的聚能效果。
示例性地,预定轮廓线包括向下凹陷的弧线段和直线段,弧线段的一端与上罩盖的罩盖内壁的顶端相连,弧线段的另一端与直线段的一端连接,直线段的另一端与上罩盖的罩盖外壁的顶端连接。弧线段的设置,使上罩盖形成由下往上逐渐外扩的圆弧面,聚能效果更佳。弧线段和罩盖外壁之间连接有直线段,使圆弧面和罩盖外壁之间具有缓冲面,加工难度更低。
示例性地,直线段沿水平方向延伸。这样,直线段与罩盖外壁之间成直角,进一步降低加工难度。
示例性地,上罩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朝向上罩盖的中心凸出的多个定位片,多个定位片沿上罩盖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这样,燃烧头可以位于上罩盖的中部。定位片可以使罩盖内壁和燃烧头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以确保二次补充的空气可以进入到燃烧室内,进而保证燃烧效率。
示例性地,上罩盖的外表面设置有白色搪瓷涂层。白色的搪瓷涂层具有白色且光亮的表面,可以减少聚能锅架对燃烧室内的热量的吸收,提高聚能锅架反射的热量,进而提升聚能效果。
示例性地,下罩盖由非金属材料制成。这样,采用非金属材料的下罩盖的热传导能力较低,减少环形隔热腔内的热量损失,提升聚能锅架的聚能效果。
示例性地,上罩盖的外侧面沿着远离上罩盖的中心的方向凸出于下罩盖的外侧面。这样,在聚能锅架的外侧面受到撞击时,上罩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下罩盖直接与撞击物接触,起到保护下罩盖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具。该燃气灶具包括面板、燃烧器以及如上任一种聚能锅架,聚能锅架设置于面板上,燃烧器的燃烧头穿过面板并伸入上罩盖和下罩盖的中空部分内。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是限定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是限定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燃气灶具的立体图;
图2-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聚能锅架的多个立体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聚能锅架的俯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聚能锅架的剖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上罩盖的立体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聚能锅架的立体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聚能锅架的俯视图;以及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聚能锅架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聚能锅架;100、燃烧室;200、上罩盖;210、罩盖内壁;211、内翻边;220、罩盖顶壁;221、弧线段;222、直线段;223、安装开口;230、罩盖外壁;231、外翻边;260、定位片;300、下罩盖;310、包边结构;311、外侧包边;312、底侧包边;320、安装通孔;330、缓冲层;400、环形隔热腔;500、锅架角片;510、安装部;520、紧固件;600、支脚;70、面板;810、燃烧头。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聚能锅架。该聚能锅架可以应用于任意类型的燃气灶具上。参照图1,燃气灶具的面板70上可以设置有开口,燃烧器的燃烧头810可以穿过该开口至面板70的上方。聚能锅架10可以设置于燃气灶具的面板70上,且聚能锅架10可以包围燃烧头810。结合参照图1、2和5,聚能锅架10可以包括中空的上罩盖200和中空的下罩盖300。上罩盖200和下罩盖300可以合围形成环形隔热腔400。上罩盖200可以与下罩盖300盖合,盖合后上罩盖200的中空部分和下罩盖300的中空部分可以相重合并形成燃烧室100。燃烧头810可以穿过面板70上的开口,并伸入至燃烧室100内进行燃烧,以对位于聚能锅架10上方的锅体进行加热。燃烧室100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可以设置为圆筒形、方形或者任意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上罩盖200和下罩盖300的结构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通常,燃烧头810为圆形,聚能锅架10整体可以为圆环体,该圆环体的中部的镂空的部分即为燃烧室100。或者,聚能锅架整体可以呈中部镂空的长方体或者任意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保证上罩盖200和下罩盖300合围形成的环形隔热腔400可以从燃烧室100的侧面包围燃烧室100即可。环形隔热腔400可以为空腔,或者,环形隔热腔400内可以填充有隔热材料。隔热材料可以为任何现有的或未来开发的隔热材料。环形隔热腔400可以在燃烧室100的外侧将其包围并起到隔热作用,减少热量损失。
其中,下罩盖300的导热系数可以低于上罩盖200的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指材料传递热量的固有能力,被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每单位厚度(1m)的材料,通过单位面积(1m2)传递的热量值。下罩盖300的导热系数低于上罩盖200的导热系数,可以理解为热量较不易从下罩盖300处向外传递。这样,本申请中的聚能锅架10,环形隔热腔400可以对位于其中部的燃烧室100起到隔热作用,减少热量损失,进而增加聚能锅架10的聚能效果。通过设置有导热系数更低的下罩盖300,减少环形隔热腔400通过下罩盖300向外传递的热量,即减少了环形隔热腔400内的热量损失。这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燃烧室100内进行燃烧放热,环形隔热腔400内的温度随之升高。由于环形隔热腔400内热量损失较小,即环形隔热腔400具有更好隔热效果,减小燃烧室100内的热量损失,进而提升了聚能锅架10的聚能效果。并且,由于环形隔热腔400内热量损失较小,这使得环形隔热腔400内的温度可以始终处于较高的状态,环形隔热腔400内与燃烧室100内的温差较小,可以减少燃烧室100和环形隔热腔400之间的热量的传递,即进一步减少了燃烧室100中的热量损失,以进一步提升聚能锅架的聚能效果。安装有该聚能锅架10的燃气灶具,使用过程中热量损失更小,在达到相同的加热效果的前提下,能源消耗更少,热效率较高。
示例性地,参照图3、5和9,下罩盖300上可以设置有围绕其外侧边缘的包边结构310。包边结构310的强度可以高于下罩盖300的强度。或者包边结构310的强度可以等于下罩盖300的强度。或者,包边结构310的强度可以小于下罩盖300的强度。可以这样理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聚能锅架10可能会受到撞击,包边结构310可以有效地减缓外部对下罩盖300的冲击,防止下罩盖300受损。尤其是在底盘300采用材质强度较弱的材质(例如钢化玻璃、微晶玻璃或陶瓷等)时,包边结构310可以有效地减缓外部对底盘300造成的直接的撞击。示例性地,包边结构310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下罩盖的外边缘可以不设置有包边结构,即下罩盖的外边缘裸露设置。
示例性地,继续参照3、5和9,包边结构310包括外侧包边311和底侧包边312。外侧包边311设置在下罩盖300的外侧面上,底侧包边312从外侧包边311向内延伸且设置在下罩盖300的底面边缘上。由于下罩盖300的顶面与上罩盖200相接触,上罩盖200对下罩盖300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下罩盖300的外侧面与底面之间的连接处很容易受到撞击而损坏。外侧包边311和底侧包边312可以保护下罩盖300的外侧面与底面之间的连接处,避免底盘300的损坏。具体地,外侧包边311向上延伸的距离和底侧包边312向内延伸的距离均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示例性地,外侧包边311的顶端与上罩盖200的底面之间可以间隔预定距离。
示例性地,下罩盖300可以呈环形板状,上罩盖200可以盖设于下罩盖300上。其中,上罩盖200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下罩盖300设置成环形板状,结构更简单,可以有效地降低下罩盖300的加工难度,并使下罩盖300的制作材料选择范围更广。在未示出实施例中,下罩盖可以具有向上开口的腔室,上罩盖可以盖设于该腔室的开口形成环形隔热腔。或者,下罩盖和上罩盖的内部可以均具有腔室,通过下罩盖和上罩盖之间的连接,两个腔室拼合成环形隔热腔。
示例性地,结合参照图2和5,上罩盖200可以包括罩盖内壁210、罩盖外壁230以及盖顶壁210。其中,罩盖外壁230可以面向聚能锅架10的外侧,罩盖内壁210可以设置在罩盖外壁230的内侧,罩盖顶壁210可以连接于罩盖内壁210的顶端和罩盖外壁230的顶端之间。罩盖外壁230、罩盖顶壁220、罩盖内壁210和下罩盖300可以合围形成环形隔热腔400。这样,在上罩盖200的内部形成开口向下的腔室,下罩盖300覆盖该腔室的开口,形成环形隔热腔400,结构更简单,生产难度更低。
示例性地,参照图5和9,罩盖内壁210的底端可以设置有朝向罩盖外壁230延伸的内翻边211。内翻边211可以与下罩盖300的上表面贴合。内翻边211的设置可以使上罩盖200和下罩盖300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一方面可以增大上罩盖200和下罩盖300之间的连接的密封性,使环形隔热腔400的隔热性更好。另一方面,接触面积更大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上罩盖200与下罩盖300之间接触处的压强。尤其是在聚能锅架上置放有锅体时,上罩盖200对下罩盖300的压力更大,这样设置可以有效地避免下罩盖300被压坏,使聚能锅架10的耐用性更好。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罩盖内壁可以不设有内翻边,罩盖内壁的底端直接与下罩盖相抵。
示例性地,罩盖外壁230的底端可以设置有朝向罩盖内壁210延伸的外翻边231。外翻边231可以与下罩盖300的上表面贴合。外翻边231的设置可以使上罩盖200和下罩盖300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一方面可以增大上罩盖200和下罩盖300之间的连接的密封性,使环形隔热腔400的隔热性更好。另一方面,接触面积更大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上罩盖200与下罩盖300之间接触处的压强。尤其是在聚能锅架上置放有锅体时,上罩盖200对下罩盖300的压力更大,这样设置可以有效地避免下罩盖300被压坏,使聚能锅架10的耐用性更好。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罩盖外壁可以不设有外翻边,罩盖外壁的底端直接与下罩盖相抵。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上罩盖200和下罩盖300之间的贴合的连接方式,在使上罩盖200和下罩盖300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密封性的同时,两者之间并非是完全密封的。两者之间还具有一定的缝隙,这样在环形隔热腔400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可以通过上罩盖200和下罩盖300之间的缝隙流出,避免环形隔热腔400内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等情况。
示例性地,参照图5和9,上罩盖200的上表面在聚能锅架10的竖直截面上形成预定轮廓线。预定轮廓线上的任意两个点中位于外侧的点等高于或者高于位于内侧的点。可以理解的是,预定轮廓线上的任意两个点的关系包括以下两种情况,情况一:两个点中位于外侧的点高于位于内侧的点,在该情况下,上罩盖的上表面呈内侧低、外侧高的结构,上罩盖200的上表面上每一个点的法线沿该点朝向上罩盖200的上方且向上罩盖的中心倾斜;情况二:两个点中位于外侧的点等高于位于内侧的点,在该情况下,上罩盖的上表面呈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结构,上罩盖200的上表面上每一个点的法线沿该点竖直向上。上罩盖200的上表面可以只具有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一个,也可以同时具有两种情况,例如在上罩盖的上表面靠近燃烧室的一侧设置为内侧低外侧高的结构,在上罩盖的上表面靠近聚能锅架的外侧的一侧设置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结构。其中,法线的可以理解为上罩盖上每个点对热量的反射方向。这样设置,可以避免热量经由上罩盖200反射到聚能锅架10的外部,保证聚能锅架10的聚能效果。
示例性地,继续参照图5和9,预定轮廓线可以包括向下凹陷的弧线段221和直线段222。弧线段221的一端可以与罩盖内壁210的顶端相连,弧线段221的另一端可以与直线段222的一端连接,直线段222的另一端可以与罩盖外壁230的顶端连接。弧线段221的设置,使上罩盖200形成由下往上逐渐外扩的圆弧面,聚能效果更佳。弧线段221和罩盖外壁230之间连接有直线段222,使圆弧面和罩盖外壁230之间具有缓冲面,加工难度更低。示例性地,上罩盖可以为钣金一体成型,生产成本更低。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罩盖内壁和罩盖外壁可以通过斜面连接。
示例性地,直线段222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这样,直线段222与罩盖外壁230之间成直角,进一步降低加工难度。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直线段可以为由内向外且向上倾斜的斜面。或者,可以不设有直线段,罩盖内壁和罩盖外壁之间仅通过弧线段构成的圆弧面连接。
示例性地,结合参照图2和5,聚能锅架10可以包括沿着上罩盖20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锅架角片500。锅架角片500可以向上凸出于上罩盖200的罩盖顶壁220,紧固件520可以穿过下罩盖300连接至锅架角片500,上罩盖200可以夹持在锅架角片500和下罩盖300之间。在聚能锅架10上放置有锅体时,凸出于罩盖顶壁220的锅架角片500与锅体的底面相抵,在上罩盖200和锅体底面之间形成一定间隙,增大锅体与火焰的接触面积,并使燃烧产生的烟气从中流通。通过紧固件520,一方面实现了锅架角片500的安装固定,另一方面使上罩盖200和下罩盖300之间的连接更稳固,结构设置更合理。其中,锅架角片500的数量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优选地,锅架角片可以包括四个,彼此间隔相同距离设置。锅架角片500的形状也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例如,在聚能锅架的竖直截面上锅架角片500的长度可以小于上罩盖200的长度(参照图2-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锅架角片的长度可以大于上罩盖200的长度,锅架角片500可以延伸至上罩盖200的外侧向下延伸至下罩盖300的底部、并包围下罩盖300的下边缘(参照图6-9)。
示例性地,参照图5,锅架角片500的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安装部510,紧固件520可以连接至安装部510。这样,锅架角片500与安装部510连接,无需在锅架角片500内部为紧固件520预留安装空间,可以减小锅架角片500的厚度,结构设置合理。示例性地,紧固件520可以为螺钉,安装部510为与之相适配的螺孔。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紧固件可以穿过上罩盖,伸入至锅架角片的内部安装固定。
示例性地,上罩盖200的罩盖顶壁220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开口223。安装部510可以经由安装开口223插至环形隔热腔400内。这样,可以在环形隔热腔400的内部实现锅架角片500的安装,结构更紧凑合理。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安装部可以设置于锅架角片的底部且位于环形隔热腔的外部。
示例性地,参照图5,安装开口223可以与安装部510相适配。这样,安装部510插入至环形隔热腔400内进行安装,同时实现了锅架角片500的限位以及安装固定,安装效率更高。
示例性地,下罩盖300上可以设置有安装通孔320。紧固件520可以穿过安装通孔320连接至锅架角片500,安装通孔320的孔壁和紧固件520之间设置有缓冲层330。缓冲层330可以成套状,紧固件520可以穿过该套状结构连接至锅架角片500。这样,可以避免紧固件520直接与下罩盖300接触,减少对下罩盖300造成的损耗。并且,缓冲层330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隔热以及密封的作用,以增强环形隔热腔400的隔热效果。
示例性地,缓冲层330的材料可以为耐高温尼龙。耐高温尼龙能够在较广的温度范围内和高湿度的环境中保持其较好的强度、硬度、耐疲劳性以及抗蠕变性。这样设置的缓冲层330能够更好地适应于高温条件下的使用,保证其缓冲作用,并且耐用性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冲层的材料可以设置为其他材质,例如耐高温的橡胶或硅胶等。
示例性地,参照图5和9,聚能锅架10还可以包括支脚600。支脚600与下罩盖300的下表面相抵,紧固件520可以穿过支脚600和下罩盖300连接至锅架角片500。通常,聚能锅架10安装于燃气灶具的面板上,这样设置,可以使下罩盖300的下表面和面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避免下罩盖300直接与面板接触,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并且,外部的空气可以通过该间隙进入至燃烧室100内,形成二次空气的补充,使燃烧室100内的燃烧更充分。支脚600的底部与下罩盖300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在5-10mm之间,以保证二次空气量的充足。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下罩盖可以直接安装于面板上,下罩盖的下表面与面板相抵。
示例性地,支脚600的强度可以大于下罩盖300的强度。这样,强度更大的支脚600能够具有更好的耐冲击性。尤其是承载重量较大的锅体时,支脚600与面板接触,需要更高的强度以保证其对下罩盖300和上罩盖200的支撑。
示例性地,上罩盖200的内侧面上可以设置有朝向上罩盖200的中心凸出的多个定位片260。多个定位片260可以沿上罩盖20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这样,燃烧头可以位于上罩盖200的中部。定位片260可以使罩盖内壁210和燃烧头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以确保二次补充的空气可以进入到燃烧室100内,进而保证燃烧效率。示例性地,罩盖内壁210和燃烧头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在5-10mm之间。示例性地,参照图4,定位片260和锅架角片500可以一一对应设置,定位片260和与之对应的锅架角片500可以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示例性地,上罩盖200的外表面设置有白色搪瓷涂层。白色的搪瓷涂层具有白色且光亮的表面,可以减少聚能锅架对燃烧室100内的热量的吸收,提高聚能锅架10反射的热量,进而提升聚能效果。经试验对比发现,设置有白色搪瓷涂层的上罩盖的聚能锅架的热效率与设置有黑色搪瓷涂层的上罩盖的聚能锅架的热效率相比,前者的热效率相比后者的热效率可以提升百分之三以上。
示例性地,下罩盖300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制成。这样,采用非金属材料的下罩盖300的热传导能力较低,减少环形隔热腔400内的热量损失,提升聚能锅架10的聚能效果。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该非金属材料可以为钢化玻璃、微晶玻璃或陶瓷。
示例性地,上罩盖200的外侧面沿着远离上罩盖200的中心的方向可以凸出于下罩盖的外侧面。这样,在聚能锅架10的外侧面受到撞击时,上罩盖200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下罩盖300直接与撞击物接触,起到保护下罩盖300的作用。在下罩盖上设置有包边结构的实施例中,上罩盖200的外侧面沿着远离上罩盖200的中心的方向可以凸出于包边结构310的外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具。燃气灶具可以包括面板70、燃烧器以及聚能锅架10。该聚能锅架可以为上述任一种聚能锅架。聚能锅架10可以设置于面板70上,燃烧器的燃烧头810可以穿过面板70并伸入至上罩盖200和下罩盖300的中空部分内。由于本聚能锅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再次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区域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区域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区域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9)

1.一种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锅架包括中空的上罩盖和中空的下罩盖,所述上罩盖和所述下罩盖合围形成环形隔热腔,所述下罩盖的导热系数低于所述上罩盖的导热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罩盖呈环形板状,所述上罩盖盖设于所述下罩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盖包括面向所述聚能锅架的外侧的罩盖外壁、设置在所述罩盖外壁的内侧的罩盖内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罩盖内壁的顶端和所述罩盖外壁的顶端之间的罩盖顶壁,所述罩盖外壁、所述罩盖顶壁、所述罩盖内壁和所述下罩盖合围形成所述环形隔热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盖内壁的底端设置有朝向所述罩盖外壁延伸的内翻边,所述内翻边与所述下罩盖的上表面贴合;和/或
所述罩盖外壁的底端设置有朝向所述罩盖内壁延伸的外翻边,所述外翻边与所述下罩盖的上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锅架包括沿着所述上罩盖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锅架角片,所述锅架角片向上凸出于所述上罩盖的罩盖顶壁,紧固件穿过所述下罩盖连接至所述锅架角片,所述上罩盖夹持在所述锅架角片和所述下罩盖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角片的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紧固件连接至所述安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盖的罩盖顶壁上设置有安装开口,所述安装部经由所述安装开口插至所述环形隔热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罩盖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通孔连接至所述锅架角片,所述安装通孔的孔壁和所述紧固件之间设置有缓冲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材料为耐高温尼龙。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锅架还包括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下罩盖的下表面相抵,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支脚和所述下罩盖连接至所述锅架角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的强度大于所述下罩盖的强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罩盖上设置有围绕其外侧边缘的包边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罩盖的外侧面上的外侧包边以及从所述外侧包边向内延伸且设置在所述下罩盖的底面边缘上的底侧包边。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盖的上表面在所述聚能锅架的竖直截面上形成预定轮廓线,所述预定轮廓线上的任意两个点中位于外侧的点等高于或者高于位于内侧的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轮廓线包括向下凹陷的弧线段和直线段,所述弧线段的一端与所述上罩盖的罩盖内壁的顶端相连,所述弧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直线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直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罩盖的罩盖外壁的顶端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沿水平方向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上罩盖的中心凸出的多个定位片,所述多个定位片沿所述上罩盖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罩盖的外表面设置有白色搪瓷涂层;和/或
所述下罩盖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和/或
所述上罩盖的外侧面沿着远离所述上罩盖的中心的方向凸出于所述下罩盖的外侧面。
19.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燃烧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能锅架,所述聚能锅架设置于所述面板上,所述燃烧器的燃烧头穿过所述面板并伸入至所述上罩盖和所述下罩盖的中空部分内。
CN202223395632.1U 2022-12-16 2022-12-16 聚能锅架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Active CN218820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5632.1U CN218820555U (zh) 2022-12-16 2022-12-16 聚能锅架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5632.1U CN218820555U (zh) 2022-12-16 2022-12-16 聚能锅架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0555U true CN218820555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7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95632.1U Active CN218820555U (zh) 2022-12-16 2022-12-16 聚能锅架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05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20555U (zh) 聚能锅架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KR20040020786A (ko) 가스 곤로
CN201014570Y (zh) 集热燃气灶
CN212378027U (zh) 一种用于灶具的聚能组件
JP3696998B2 (ja) ガスコンロ
CN211822617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
CN212378012U (zh) 一种带承液盘附盘的集成灶及燃气灶
CN212841713U (zh) 一种带承液盘附圈的集成灶及燃气灶
CN212378011U (zh) 一种带承液盘附盘的灶头
CN201028646Y (zh) 一种电加热灶具
JP3723647B2 (ja) ガスコンロ
CN220038558U (zh) 一种面板结构及其具有的燃气灶
CN214791374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
CN213901174U (zh) 一种接水组件及嵌入式灶具
CN211822550U (zh) 一种灶具隔热罩
CN216769518U (zh) 一种高效聚能环及燃气灶
CN216244515U (zh) 锅支架组件和具有该锅支架组件的燃烧器
CN212841712U (zh) 一种带承液盘附圈的灶具灶头结构
CN218791895U (zh) 空气炸锅
CN214198654U (zh) 灶具火盖
CN216114203U (zh) 一种炉具面板
JP4086755B2 (ja) こんろ
CN211093338U (zh) 一种用于明火加热的节能聚热装置
CN219693313U (zh) 一种安全节能环保酒店厨房厨具灶头
CN217365452U (zh) 照烧炉用发热装置及应用其的照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