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0355U - 燃烧换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燃烧换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0355U
CN218820355U CN202222715754.8U CN202222715754U CN218820355U CN 218820355 U CN218820355 U CN 218820355U CN 202222715754 U CN202222715754 U CN 202222715754U CN 218820355 U CN218820355 U CN 218820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eat exchange
combustion
combustor
fresh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157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天勤
江海威
张益锋
黄松
温炜琼
苏兴亮
廖和滨
张亚博
张志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an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yan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yan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yan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157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0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0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0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换热设备;包括燃烧器、换热器、助燃风管路和新风管路,燃烧器内设有烟气通道,换热器设置在燃烧器上,燃烧器上设有烟囱,且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烟气通道和烟囱连通,助燃风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烟囱和燃烧器连通,助燃风管路上设有第一风机和氧含量检测装置,新风管路通过助燃风管路与燃烧器连通;本申请的燃烧换热设备,通过助燃风管路对燃烧器排出的烟气进行回收,为保证燃烧器内的氧气含量,可同时通过新风管路向助燃风管路内输入新鲜空气,使新鲜空气与烟气进行混合,并通过氧含量检测装置可对混合后的气体的含氧量进行检测,以便根据测得数据对新鲜空气的输入量进行调整,降低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燃烧换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燃烧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燃烧设备可通过燃烧燃料来提供热源。例如在烟草加工过程中,作为干冰膨胀烟丝生产线的一个关键设备,燃烧炉为膨胀烟丝工艺气体提供热源。
燃烧炉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在通过热交换操作将工艺气体温度加热到300°C以上后,从烟囱排出的气体温度大致为270℃左右,排出气体的氧含量为14%左右,注入的助燃空气并没有被充分燃烧。若减小注入到燃烧炉内的助燃空气量,则无法将工艺气体温度加热到300℃以上,若通过向炉内注入大量的助燃风的方式使工艺气体能被加热到需求温度,又会导致大量的烟气被排到大气中,造成能源浪费。
现有的处理方式大多是选择将烟气重新导入到燃烧炉中进行再次利用,但烟气中的含氧量较低,因此在对烟气进行重新利用时,还需通入新鲜空气来保证燃烧炉内的氧气含量。然而,烟气和新鲜空气大多通过不同管路进入到燃烧炉的内部,使得直接输入到燃烧炉在内的烟气会影响燃烧效果。此外,不同温度下的烟气的含氧量不同,而通入的新鲜空气量大多固定,不能使新鲜空气的输入量控制在能够保证燃烧炉的稳定燃烧的合理水平,进而会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烟气影响燃烧效果以及不能保证新鲜空气输入量的问题,提供一种燃烧换热设备,在保证燃烧效果的同时降低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种燃烧换热设备,包括:
燃烧器,用于燃烧燃料,所述燃烧器上设有燃料入口,所述燃烧器内设有烟气通道;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燃烧器上,所述燃烧器上设有烟囱,且所述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烟气通道和所述烟囱连通;
助燃风管路,所述助燃风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烟囱和所述燃烧器连通,所述助燃风管路上设有第一风机和氧含量检测装置;
新风管路,用于向燃烧器内输入新鲜空气,所述新风管路通过所述助燃风管路与所述燃烧器连通,所述新风管路上设有调节阀门,所述调节阀门通过控制器与所述氧含量检测装置信号连接。
上述燃烧换热设备,通过助燃风管路对燃烧器排出的烟气进行回收利用,并通过新风管路向助燃风管路内输入新鲜空气,使新鲜空气可与烟气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气体含氧量充足,输入到燃烧器内时可有效保证燃烧效果;此外,可通过氧含量检测装置对混合后的气体的含氧量进行检测,以便控制器可根据测得数据控制调节阀门的开度大小,进而对新鲜空气的输入量进行调整,使新鲜空气的输入量可控制在能够保证燃烧器的稳定燃烧的合理水平,从而降低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部分所述新风管路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内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部分新风管路置于换热器的内部,使换热器内的热空气可对新风管路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加热,使新鲜空气后续在输入至燃烧器内进行辅助燃烧时,其温度更接近燃烧器的内部温度既可达到节能的目的,又可使燃烧效果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烧换热设备还包括工艺气体管路和第二风机,部分所述工艺气体管路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内部,所述工艺气体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在工艺气体管路上设置需要加工的材料,后续通过换热器可对工艺气体管路内部气体进行加热,通过第二风机可使工艺气体管路内的气体进行循环,使加热后的气体可源源不断地对管路上的材料进行烘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艺气体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部分所述第一管路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内部,所述第二管路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外侧,所述第二管路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两侧并均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的进气口间设有控制阀。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气体流经第一管路时,气体可进入到换热器内被加热,也可进入到第二管路内不被换热器加热,因此可通过控制气体在工艺气体管路内的流经路径,进而调节气体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艺气体管路还包括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使工艺气体管路内的部分气体能输送到助燃风管路内,进而使工艺气体管路内的气压保持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烟囱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与所述烟气通道连通,部分所述新风管路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内部,部分所述助燃风管路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内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一换热单元对新风管路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加热,通过第二换热单元对汇聚在助燃风管路内的烟气和新鲜空气进行加热,使烟气和新鲜空气后续在输入至燃烧器内时,其温度更接近燃烧器的内部温度既可达到节能的目的,又可使燃烧效果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换热单元,所述第三换热单元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和所述燃烧器之间,部分所述工艺气体管路设置在所述第三换热单元的内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三换热单元与烟气通道的距离最近,因此其内部的温度也最高,使得工艺气体管路受到的加热效果最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部分所述新风管路呈弯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内部,部分所述助燃风管路呈弯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内部,部分所述工艺气体管路呈弯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三换热单元的内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弯折状态可增加新风管路、助燃风管路和工艺气体管路分别与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和第三换热单元内烟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加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囱上设有第一阀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一阀体调节燃烧器内部的风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燃风管路上设有第二阀体,且所述第二阀体位于所述烟囱和所述新风管路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二阀体调节烟气的回收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燃烧换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燃烧器与换热器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燃烧器;
11、烟囱;
12、第一阀体;
2、换热器;
21、第一换热单元;22、第二换热单元;23、第三换热单元;
3、助燃风管路;
31、烟气管路;
32、混合气体管路;
33、第二阀体;
4、新风管路;
41、调节阀门;
5、工艺气体管路;
51、第一管路;52、第二管路;53、第三管路;
6、第二风机;
7、第一风机;
8、氧含量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烧换热设备,包括燃烧器1、换热器2、助燃风管路3和新风管路4。其中,燃烧器1用于燃烧燃料并产生高温烟气。换热器2用于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并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工艺气体管路5内的气体,使加热后的气体可对材料进行烘干等操作。新风管路4,用于向燃烧器1内输入新鲜空气,辅助燃料进行燃烧。助燃风管路3用于对换热后的烟气进行回收,使烟气再次输入到燃烧器1内进行循环利用。
燃烧器1上设有燃料入口,燃烧器1内设有烟气通道。具体地,燃烧器1内设有与燃料入口连通的燃烧室,燃料可经燃料入口进入到燃烧室内进行燃烧。烟气通道的进烟口与燃烧室的出烟口连通,使燃烧室内的燃料在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可进入到烟气通道内。
换热器2设置在燃烧器1上,燃烧器1上设有烟囱11,且换热器2的两端分别与烟气通道和烟囱11连通。具体地,换热器2的内部设有换热室,换热室内设有工艺气体管路5,换热室的进烟口与烟气通道的出烟口连通,换热室的出烟口与烟囱11的进烟口连通。烟气通道内的烟气可进入到换热室内,并与换热室内的工艺气体管路5接触换热,换热后的烟气经烟囱11排出。其中,工艺气体管路5内的气体在被烟气加热后,可输送到指定区域进行作业。
助燃风管路3的两端分别与烟囱11和燃烧器1连通,助燃风管路3上设有第一风机7和氧含量检测装置。8具体地,助燃风管路3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烟囱11的出烟口和燃烧器1的进气口连通,使助燃风管路3可将经烟囱11排出的烟气重新输入到燃烧器1内再次使用。氧含量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一风机7和燃烧器1之间,使氧含量检测装置可在烟气输入到燃烧器1之前进行检测,保证检测准确度。
新风管路4通过助燃风管路3与燃烧器1连通,新风管路4上设有调节阀门41,调节阀门41通过控制器与氧含量检测装置8信号连接。具体地,回收管路3的进风口与烟囱11连通,回收管路3的出风口与燃烧器1连通。其中,回收管路3包括烟气管路31和混合气体管路32,新风管路4的出风口和烟气管路31的出烟口均与混合气体管路32的进气口连通。即,新风管路4、烟气管路31和混合气体管路32之间通过三通接头相互连通。外部的新鲜空气和经烟囱11排出的烟气可分别经新风管路4和烟气管路31输入到混合气体管路32内。第一风机7设置在混合气体管路上。通过第一风机7既可为气体在混合气体管路内的流动提供动力,又可进一步提高新鲜空气和烟气的混合效果,以便后续将混合气体输入到氧含量检测装置内进行测量。回收管路3上设有第二阀体33,且第二阀体33位于烟囱11和新风管路4的出气口之间,当回收管路3包括烟气管路31和混合气体管路32时,第二阀体33设置在烟气管路31上。通过第二阀体31可调节烟气的回收量。
值得一提的是,控制器可选用PLC控制系统,氧含量检测装置8和调节阀门41均与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使用过程中可先确定氧含量检测装置8的设定值,PLC控制系统后续可将该设定值与氧含量检测装置8的测量值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控制调节阀门41的开度大小。当检测值大于设定值时,调整调节阀门41的开度,减少新鲜空气的输入量,当检测值小于设定值时,调整调节阀门41的开度,增加新鲜空气的输入量。其中,混合气体的含氧量与燃烧器1的燃烧温度有关。即,当燃烧器1需要升高温度时,需增加天然气的输入量,此时经烟囱11排出的烟气的氧含量会降低,导致输入到燃烧器1内的混合气体的氧含量也会跟着下降,这时就需要调大调节阀门41的开度,增大新鲜空气的输入量;当燃烧器1需要降低温度时,需减少天然气的输入量,此时经烟囱11排出的烟气的氧含量会升高,导致输入到燃烧器1内的混合气体的氧含量也会跟着升高,这时就需要调小调节阀门41的开度,减少新鲜空气的输入量。该方法可以将补充的新鲜空气的输入量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既能够保证燃烧炉稳定燃烧,又能较好的减少排出烟囱11的烟气量,从而起到节能的目的。
上述燃烧换热设备,通过助燃风管路3对燃烧器1排出的烟气进行回收,以便进行再次利用,从而降低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为保证燃烧器1内的氧气含量,可同时通过新风管路4向助燃风管路3内输入新鲜空气,使新鲜空气与烟气进行混合,并通过氧含量检测装置可对混合后的气体的含氧量进行检测,以便根据测得数据对新鲜空气的输入量进行调整,使新鲜空气的输入量可控制在能够保证燃烧器1的稳定燃烧的合理水平,从而降低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部分新风管路4设置在换热器2的内部。具体地,部分新风管路4呈弯折状设置在换热器2的内部,新风管路4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位于换热器2的外侧。通过弯折状态可增加新风管路4与换热器2内烟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加热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部分新风管路4置于换热器2的内部,使换热器2内的热空气可对新风管路4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加热,使新鲜空气后续在输入至燃烧器1内进行辅助燃烧时,其温度更接近燃烧器1的内部温度既可达到节能的目的,又可使燃烧效果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燃烧换热设备还包括工艺气体管路5和第二风机6,部分工艺气体管路5设置在换热器2的内部,工艺气体管路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风机6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具体地,工艺气体管路5为一循环管路,部分工艺气体管路5呈弯折状设置在换热器2的内部,第二风机6位于换热器2的外侧。通过第二风机6可使气体在工艺气体管路5内进行循环流动,通过弯折状态可增加工艺气体管路5与换热器2内烟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加热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在工艺气体管路5上设置需要加工的材料,后续通过换热器2可对工艺气体管路5内部气体进行加热,通过第二风机6可使工艺气体管路5内的气体进行循环,使加热后的气体可源源不断地对管路上的材料进行烘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工艺气体管路5包括第一管路51和第二管路52,第二风机6设置在第一管路51上,部分第一管路51设置在换热器2的内部,第二管路52位于换热器2的外侧,第二管路52的两端分别位于换热器2的两侧并均与第一管路51连通,第一管路51与第二管路52的进气口间设有控制阀。具体地,第一管路5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风机6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部分第一管路51呈弯折状设置在换热器2的内部。需要加工的材料设置在第一管路51上,后续通过换热器2可对第一管路51内部气体进行加热。通过弯折状态可增加第一管路51与换热器2内烟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加热效果。第二管路52绕过换热器2,使第二管路52内的气体不会与换热器2内烟气接触,进而不会被加热。控制阀可选用三通阀,通过三通阀将第一管路51与第二管路52的进气口进行连通。此外,工艺气体管路5还包括第三管路53,第三管路5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风机6的出风口和第一风机7的进风口连通.使工艺气体管路5内的部分气体能输送到助燃风管路3内,进而使工艺气体管路5内的气压保持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气体流经第一管路51时,气体可进入到换热器2内被加热,也可进入到第二管路52内不被换热器2加热。具体操作时则需通过控制阀控制进入到换热器2和第二管路52内的气体量。使一部分气体进入到换热器2内被加热,另一部分气体进入到第二管路52内不被换热器2加热,后续两部分气体在换热器2外进行混合,使混合后的气体对材料进行烘干等操作。若需要使混合后的气体温度升高,则需使进入到第二管路52内的气体量减少,若需要使混合后的气体温度降低,则需使进入到第二管路52内的气体量增多,因此可通过控制气体在工艺气体管路5内的流经路径,进而调节气体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换热器2包括第一换热单元21和第二换热单元22,第一换热单元21的两端分别与烟囱11和第二换热单元22连通,第二换热单元22与烟气通道连通,部分新风管路4设置在第一换热单元21的内部,部分助燃风管路3设置在第二换热单元22的内部。具体地,第二换热单元22的进烟口与烟气通道连通的出烟口连通,第二换热单元22的出烟口与第一换热单元21的进烟口连通,第一换热单元21的出烟口与烟囱11的进烟口连通。燃烧器1内产生的烟气可经烟气通道先进入到第二换热单元22内部,与第二换热单元22内的助燃风管路3接触换热后再进入到第一换热单元21内部,与第一换热单元21内的新风管路4接触换热后经烟囱11输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一换热单元21对新风管路4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加热,通过第二换热单元22对汇聚在助燃风管路3内的烟气和新鲜空气进行加热,使烟气和新鲜空气后续在输入至燃烧器1内时,其温度更接近燃烧器1的内部温度既可达到节能的目的,又可使燃烧效果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换热器2还包括第三换热单元23,第三换热单元23连通设置在第二换热单元22和燃烧器1之间,部分工艺气体管路5设置在第三换热单元23的内部。具体地,第三换热单元23的进烟口与烟气通道连通的出烟口连通,第三换热单元23的出烟口与第二换热单元22连通的进烟口连通。使得燃烧器1内产生的烟气先经烟气通道进入到第一换热单元21内部,先与第一换热单元21内的工艺气体管路5接触,交换热量后后再进入到第二换热单元22内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三换热单元23与烟气通道的距离最近,因此其内部的温度也最高,使得工艺气体管路5受到的加热效果最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部分新风管路4呈弯折状设置在第一换热单元21的内部,部分助燃风管路3呈弯折状设置在第二换热单元22的内部,部分工艺气体管路5呈弯折状设置在第三换热单元23的内部。通过弯折状态可增加新风管路4、助燃风管路3和工艺气体管路5分别与第一换热单元21、第二换热单元22和第三换热单元23内烟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加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烟囱11上设有第一阀体12。通过第一阀体12可调节燃烧器1内部的风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助燃风管路3上设有第二阀体33,且第二阀体33位于烟囱11和新风管路4之间,通过第二阀体33可调节烟气的回收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燃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器(1),用于燃烧燃料,所述燃烧器(1)上设有燃料入口,所述燃烧器(1)内设有烟气通道;
换热器(2),所述换热器(2)设置在所述燃烧器(1)上,所述燃烧器(1)上设有烟囱(11),且所述换热器(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烟气通道和所述烟囱(11)连通;
助燃风管路(3),所述助燃风管路(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烟囱(11)和所述燃烧器(1)连通,所述助燃风管路(3)上设有第一风机(7)和氧含量检测装置(8);
新风管路(4),用于向燃烧器(1)内输入新鲜空气,所述新风管路(4)通过所述助燃风管路(3)与所述燃烧器(1)连通,所述新风管路(4)上设有调节阀门(41),所述调节阀门(41)通过控制器与所述氧含量检测装置(8)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新风管路(4)设置在所述换热器(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换热设备还包括工艺气体管路(5)和第二风机(6),部分所述工艺气体管路(5)设置在所述换热器(2)的内部,所述工艺气体管路(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风机(6)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气体管路(5)包括第一管路(51)和第二管路(52),所述第一管路(5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风机(6)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部分所述第一管路(51)设置在所述换热器(2)的内部,所述第二管路(52)位于所述换热器(2)的外侧,所述第二管路(52)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2)的两侧并均与所述第一管路(51)连通,所述第一管路(51)与第二管路(52)的进气口间设有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气体管路(5)还包括第三管路(53),所述第三管路(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风机(6)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一风机(7)的进风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包括第一换热单元(21)和第二换热单元(22),所述第一换热单元(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烟囱(11)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2)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2)与所述烟气通道连通,部分所述新风管路(4)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21)的内部,部分所述助燃风管路(3)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2)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还包括第三换热单元(23),所述第三换热单元(23)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2)和所述燃烧器(1)之间,部分所述工艺气体管路(5)设置在所述第三换热单元(23)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新风管路(4)呈弯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21)的内部,部分所述助燃风管路(3)呈弯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2)的内部,部分所述工艺气体管路(5)呈弯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三换热单元(23)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11)上设有第一阀体(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风管路(3)上设有第二阀体(33),且所述第二阀体(33)位于所述烟囱(11)和所述新风管路(4)之间。
CN202222715754.8U 2022-10-14 2022-10-14 燃烧换热设备 Active CN218820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5754.8U CN218820355U (zh) 2022-10-14 2022-10-14 燃烧换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5754.8U CN218820355U (zh) 2022-10-14 2022-10-14 燃烧换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0355U true CN218820355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9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15754.8U Active CN218820355U (zh) 2022-10-14 2022-10-14 燃烧换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03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6134A (zh) 一种烟气余热节能环保煤粉制备系统
CN208779466U (zh) 一种直燃式废气焚烧炉废气预热温度调节装置
CN105485710A (zh) 一种用于废硫酸裂解工艺的空气预热方法
CN218820355U (zh) 燃烧换热设备
CN110860378A (zh) 一种电除尘器用热风吹扫系统
CN205137852U (zh) 燃气热水器
CN207596786U (zh) 一种上升管余热回收和焦化烟气综合治理的设备
CN207187372U (zh) 布袋除尘器防结露自动控制装置
CN115614736A (zh) 燃烧换热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3063044A (zh) 转底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和转底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法
CN103234373B (zh) 锅炉节能余热回收热风器
CN216027046U (zh) 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烟气充氧回注节能设备
CN215489810U (zh) 利用烟气余热对生物质燃料与炉渣进行干燥的系统
CN112432491A (zh) 一种加湿并提高热风炉助燃风温度的方法与装置
CN204534546U (zh) 生物质锅炉环保节能控制系统
CN211587067U (zh) 一种电除尘器用热风吹扫系统
CN207750970U (zh) 一种生物质直燃烟气耦合发电系统
CN204697889U (zh) 一种干冰膨胀烟丝工艺气体处理装置
CN202485204U (zh) 双风机双控制节能热风炉
CN221825387U (zh) 一种燃气锅炉空气预热系统
CN106439860B (zh) 一种酒精脱水蒸汽加热系统
CN206861870U (zh) 一种有高温水回用的高效节能燃气锅炉
CN110848726A (zh) 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用节能脱硝装置
CN217584462U (zh) 一种医废焚烧装置
CN101220956A (zh) 蓄热式焚化脱臭炉的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