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9078U - 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9078U
CN218819078U CN202222581193.7U CN202222581193U CN218819078U CN 218819078 U CN218819078 U CN 218819078U CN 202222581193 U CN202222581193 U CN 202222581193U CN 218819078 U CN218819078 U CN 218819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horizontal pole
power engineering
real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811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ji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5811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9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9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9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包括横杆,所述横杆外表面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U型卡座,所述U型卡座的内腔与横杆外表面底部的左端之间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锁止孔,所述固定板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本体。本实用新型通过摄像头本体、拉杆、钢绳、导向滑轮、推板、锁止杆、横杆、第一弹簧、固定板、锁止孔与固定杆以及U型卡座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实现了本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便于人员对摄像头本体进行安装拆卸的同时,便于人员对摄像头本体的方向进行调节,整体的操作方便快捷,给人员的使用操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Description

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在电力工程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测,以便于使用者对电力工程的近况进行了解,目前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一般是采用摄像头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画面拍摄监测。
然而现有的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多采用螺栓对摄像头进行安装固定,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的同时,不便于人员后期对其进行拆卸维护,满足不了人员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达到了便于人员对摄像头进行安装拆卸与方向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多采用螺栓对摄像头进行安装固定,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的同时,不便于人员后期对其进行拆卸维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横杆,所述横杆外表面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U型卡座,所述U型卡座的内腔与横杆外表面底部的左端之间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锁止孔,所述固定板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本体,所述横杆底部的中端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横杆内腔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四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锁止杆,所述锁止杆的下端活动连接于锁止孔的表面,所述推板顶部的中端与拉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钢绳,所述横杆内腔顶部的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导向滑轮,所述钢绳的表面活动连接于导向滑轮的顶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杆内腔的右侧开设有导槽,所述拉杆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块,所述导块的右侧活动连接于导槽的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推板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的两侧固定连接于横杆的内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四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左侧的两端与横杆外表面两侧的右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杆外表面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筒,所述导气筒内腔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底部的两端与导气筒内腔底部的两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气筒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立杆两侧的中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表面活动连接于限位杆的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塞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表面活动连接于导气筒的内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摄像头本体、拉杆、钢绳、导向滑轮、推板、锁止杆、横杆、第一弹簧、固定板、锁止孔与固定杆以及U型卡座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实现了本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便于人员对摄像头本体进行安装拆卸的同时,便于人员对摄像头本体的方向进行调节,整体的操作方便快捷,给人员的使用操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2、通过导槽和导块的设置,达到了对拉杆进行限位导向的目的,通过导向滑杆的设置,达到了对推板进行限位导向的目的,通过安装板和安装孔的设置,便于人员对整体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加强板的设置,提高了安装板同横杆之间连接的牢固度,通过导气筒、活塞、第二弹簧、立杆和挡雨板的设置,达到了对摄像头本体的顶部进行挡雨防护的目的,避免外界雨水对摄像头本体造成侵蚀的同时,且当挡雨板受到冰雹或者坠物碰撞而向下运动时,能够推动立杆与活塞沿着导气筒的表面进行移动,同时对导气筒内部的第二弹簧与空气进行压缩,而能够对挡雨板受到冰雹和坠物碰撞所带来的冲击进行有效的缓冲,有效的降低了对整体所造成的影响,通过限位杆和限位板的设置,达到了对立杆进行限位导向的目的,通过密封环的设置,提高了活塞同导气筒之间接触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雨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摄像头本体;2、固定杆;3、U型卡座;4、固定板;5、横杆;6、挡雨板;7、安装板;8、加强板;9、导向滑轮;10、推板;11、第一弹簧;12、导向滑杆;13、锁止杆;14、锁止孔;15、拉杆;16、导槽;17、导块;18、第二弹簧;19、导气筒;20、限位杆;21、活塞;22、立杆;23、限位板;24、钢绳;25、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包括横杆5,横杆5外表面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U型卡座3,U型卡座3的内腔与横杆5外表面底部的左端之间活动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顶部开设有锁止孔14,固定板4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本体1,横杆5底部的中端活动连接有拉杆15,横杆5内腔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四个第一弹簧11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板10,推板10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锁止杆13,锁止杆13的下端活动连接于锁止孔14的表面,推板10顶部的中端与拉杆15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钢绳24,横杆5内腔顶部的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导向滑轮9,钢绳24的表面活动连接于导向滑轮9的顶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摄像头本体1、拉杆15、钢绳24、导向滑轮9、推板10、锁止杆13、横杆5、第一弹簧11、固定板4、锁止孔14与固定杆2以及U型卡座3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实现了本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便于人员对摄像头本体1进行安装拆卸的同时,便于人员对摄像头本体1的方向进行调节,整体的操作方便快捷,给人员的使用操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横杆5内腔的右侧开设有导槽16,拉杆15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块17,导块17的右侧活动连接于导槽16的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槽16和导块17的设置,达到了对拉杆15进行限位导向的目的。
推板10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导向滑杆12,导向滑杆12的两侧固定连接于横杆5的内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滑杆12的设置,达到了对推板10进行限位导向的目的。
横杆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安装板7的四周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板7左侧的两端与横杆5外表面两侧的右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板7和安装孔的设置,便于人员对整体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加强板8的设置,提高了安装板7同横杆5之间连接的牢固度。
横杆5外表面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筒19,导气筒19内腔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塞21,活塞21底部的两端与导气筒19内腔底部的两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8,活塞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22,立杆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板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气筒19、活塞21、第二弹簧18、立杆22和挡雨板6的设置,达到了对摄像头本体1的顶部进行挡雨防护的目的,避免外界雨水对摄像头本体1造成侵蚀的同时,且当挡雨板6受到冰雹或者坠物碰撞而向下运动时,能够推动立杆22与活塞21沿着导气筒19的表面进行移动,同时对导气筒19内部的第二弹簧18与空气进行压缩,而能够对挡雨板6受到冰雹和坠物碰撞所带来的冲击进行有效的缓冲,有效的降低了对整体所造成的影响。
导气筒19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0,立杆22两侧的中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3,限位板23的表面活动连接于限位杆20的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杆20和限位板23的设置,达到了对立杆22进行限位导向的目的。
活塞21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25,密封环25的表面活动连接于导气筒19的内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环25的设置,提高了活塞21同导气筒19之间接触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摄像头本体1的设置,能够在电力工程工作的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以便于使用者对电力工程的近况进行了解,且当需要对摄像头本体1进行拆卸时,通过拉动拉杆15向下进行移动能够带动钢绳24沿着导向滑轮9的表面进行移动,钢绳24移动的同时能够拉动推板10进行移动,推板10移动能够带动锁止杆13移动,并对横杆5内部的第一弹簧11进行压缩,而使第一弹簧11对推板10产生张力,直至锁止杆13能够从固定板4上锁止孔14的表面脱离后,人员便可以推动摄像头本体1、固定杆2与固定板4从U型卡座3与横杆5的表面脱离,从而达到了对摄像头本体1进行快速拆卸的效果,且当需要对摄像头本体1进行安装与方向调节时,通过将摄像头本体1、固定杆2与固定板4按照原位放置于U型卡座3与横杆5之间后,通过操纵摄像头本体1、固定杆2与固定板4沿着U型卡座3与横杆5的表面进行旋转,而使得摄像头本体1的方向旋转至所需位置后,通过停止拉动拉杆15并在第一弹簧11张力的作用下,能够推动推板10与锁止杆13向下进行移动,而使得锁止杆13能够插入至不同位置处的锁止孔14内部,而能够对摄像头本体1、固定杆2与固定板4同U型卡座3与横杆5之间进行有效的限位固定,而达到了对摄像头本体1进行快速安装与方向调节的效果,在整体配合的作用下,实现了本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便于人员对摄像头本体1进行安装拆卸的同时,便于人员对摄像头本体1的方向进行调节,整体的操作方便快捷,给人员的使用操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包括横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5)外表面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U型卡座(3),所述U型卡座(3)的内腔与横杆(5)外表面底部的左端之间活动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顶部开设有锁止孔(14),所述固定板(4)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本体(1),所述横杆(5)底部的中端活动连接有拉杆(15),所述横杆(5)内腔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四个所述第一弹簧(11)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板(10),所述推板(10)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锁止杆(13),所述锁止杆(13)的下端活动连接于锁止孔(14)的表面,所述推板(10)顶部的中端与拉杆(15)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钢绳(24),所述横杆(5)内腔顶部的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导向滑轮(9),所述钢绳(24)的表面活动连接于导向滑轮(9)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5)内腔的右侧开设有导槽(16),所述拉杆(15)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块(17),所述导块(17)的右侧活动连接于导槽(16)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0)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导向滑杆(12),所述导向滑杆(12)的两侧固定连接于横杆(5)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四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7)左侧的两端与横杆(5)外表面两侧的右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5)外表面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筒(19),所述导气筒(19)内腔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塞(21),所述活塞(21)底部的两端与导气筒(19)内腔底部的两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8),所述活塞(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22),所述立杆(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板(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筒(19)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0),所述立杆(22)两侧的中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3),所述限位板(23)的表面活动连接于限位杆(20)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1)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25),所述密封环(25)的表面活动连接于导气筒(19)的内腔。
CN202222581193.7U 2022-09-27 2022-09-27 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 Active CN218819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1193.7U CN218819078U (zh) 2022-09-27 2022-09-27 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1193.7U CN218819078U (zh) 2022-09-27 2022-09-27 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9078U true CN218819078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47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81193.7U Active CN218819078U (zh) 2022-09-27 2022-09-27 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9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19078U (zh) 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
CN210935597U (zh) 一种生产线式铜门喷漆设备
CN213326050U (zh) 一种线缆架设的牵拉装置
CN213626919U (zh) 电动提升绝缘横担
CN212433230U (zh) 一种可垂直调节的电能计量箱
CN213059948U (zh) 一种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模组半自动化吊装工具
CN211369069U (zh) 一种预制楼板的钢结构连接组件
CN210041103U (zh) 一种便于安装调节的驱鸟器安装工具
CN21246193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托架
CN111365673A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新能源路灯
CN114100008B (zh) 一种安全带防坠器
CN209893337U (zh) 一种路灯安装架
CN220063005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耐高温光电传感器
CN112103680A (zh) 一种电力线路工保安器
CN217341826U (zh) 一种新型湿电重锤块
CN220710852U (zh) 一种可拆卸的便携式配电箱
CN21924212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内部的维修平台
CN218473066U (zh) 一种光伏电站快速安装支架
CN219145311U (zh) 一种悬挂式更换光伏组件装置
CN220038137U (zh) 一种登高作业违章报警装置的安装装置
CN215667006U (zh) 一种可调伸缩式吊笼
CN219061116U (zh) 一种简易型大稍径水泥杆双回10kv耐张装置
CN215528475U (zh) 一种基于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缆安装调节架
CN216515447U (zh) 一种尾水检修平台的主梁调整装置
CN217823709U (zh) 一种用于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开关转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Pang Xiaoqiang

Document name: Deemed not to have provided noti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7

Address after: Room 9012, 9th Floor, Xuhong Northwest Plaza, No. 72 Mingguang Road,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Province, 710018

Patentee after: Shangjin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43, Yankou Group, Lujiawan Village, Sehepu Town, Shanyang County, Shangluo City, Shaanxi Province, 726412

Patentee before: Lu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