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6456U - 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6456U
CN218816456U CN202220990467.5U CN202220990467U CN218816456U CN 218816456 U CN218816456 U CN 218816456U CN 202220990467 U CN202220990467 U CN 202220990467U CN 218816456 U CN218816456 U CN 218816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backup pad
main tributary
bearing structure
collateral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904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龙
董永胜
王康
蒋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9904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6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6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6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开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包括主支柱,所述主支柱两侧上端设置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另一端设置有侧支柱,所述侧支柱下端连接有移动板,本实用新型将整个支撑结构使用螺纹连接盘进行快速拼装,相对传统搭建的方式工作效率高,通过设置升降的地刺结构,便于支撑结构的快速定位,通过在弧形支撑板上设置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调节的支撑螺杆和锥形支撑块,能更好的适应不平整表面的支撑,适应力强,且本实用新型中在支撑结构的中间设置主支柱,主支柱起到很好的结构加强效果,上下端的升降结构适应能力强,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盘和转动摇把的方式即可将整个支撑结构完整的安装,使用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矿产资源开采是指固体金属与非金属矿床的开采,包括地表矿体露头及浅部矿体的露天开采和盲矿、深部矿体的地下开采,矿山开采时为了保证安全需要使用到支撑结构;
传统的支撑结构有直接焊接成型还有根据矿洞实际情况搭接成型的,传统支撑结构往往需要通过脚手架进行搭建,当地面处于倾斜或不平时,或进行加高作业时,需要通过锁扣件将多个支架进行拼接和组装,这就导致作业人员携带携带支架并攀爬至安装高度,进行搭建作业,灵活度受影响的同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具有使用便捷,适应力强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包括主支柱,所述主支柱两侧上端设置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另一端设置有侧支柱,所述侧支柱下端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部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四个移动轮,所述主支柱和弧形支撑板、弧形支撑板和侧支柱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螺纹连接盘,且通过螺纹连接盘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贯穿设置有若干个侧支撑组件,所述侧支柱和移动板内部还设置有加强与地面连接稳定性的定位组件,所述主支柱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下表面设置有导向杆,所述主支柱下方还设置有底板,所述主支柱前侧和侧支柱一端设置有摇把,所述摇把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插销,所述主支柱内部上下端和侧支柱的内部均设置有升降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优选技术方案,侧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在弧形支撑板内部的支撑内螺纹套和螺纹贯穿支撑内螺纹套的支撑螺杆,以及固定在支撑内螺纹套一端的锥形支撑块和另一端的调节把手,所述锥形支撑块位于弧形支撑板的弧形外侧,所述调节把手则位于弧形支撑板的弧形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优选技术方案,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移动板内部和上端的定位套和设置在定位套内部的移动块,以及固定在移动块下表面的上地刺和下地刺,所述移动板上端的移动块为对称的两个设置,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还固定架设有组合架,所述组合架贯穿侧支柱内部且所述侧支柱内部开设有用于组合架升降的槽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优选技术方案,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主支柱和侧支柱内部的升降螺套,所述升降螺套内部螺纹设置有升降螺杆,所述主支柱和侧支柱一侧均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升降螺套一端设置有用于传动的支脚齿轮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销与连接套内部的沉孔均为六边形结构且两者相互插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支柱上端升降螺杆的上端与顶板下表面转动连接,下端升降螺杆的下端与底板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内部升降螺杆的下端与组合架顶部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整个支撑结构使用螺纹连接盘进行快速拼装,相对传统搭建的方式工作效率高,通过设置升降的地刺结构,便于支撑结构的快速定位,通过在弧形支撑板上设置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调节的支撑螺杆和锥形支撑块,能更好的适应不平整表面的支撑,适应力强,且本实用新型中在支撑结构的中间设置主支柱,主支柱起到很好的结构加强效果,上下端的升降结构适应能力强,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盘和转动摇把的方式即可将整个支撑结构完整的安装,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地刺使用时主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摇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顶板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支柱;2、弧形支撑板;3、侧支柱;4、移动板;5、移动轮;6、螺纹连接盘;7、支撑内螺纹套;8、支撑螺杆;9、锥形支撑块;10、调节把手;11、定位套;12、移动块;13、上地刺;14、下地刺;15、组合架;16、顶板;17、导向杆;18、底板;19、摇把;20、插销;21、升降螺套;22、升降螺杆;23、支脚齿轮副;24、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包括主支柱1,主支柱1两侧上端设置有弧形支撑板2,弧形支撑板2另一端设置有侧支柱3,侧支柱3下端连接有移动板4,移动板4底部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四个移动轮5,主支柱1和弧形支撑板2、弧形支撑板2和侧支柱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螺纹连接盘6,且通过螺纹连接盘6相互固定连接,弧形支撑板2贯穿设置有若干个侧支撑组件,侧支柱3和移动板4内部还设置有加强与地面连接稳定性的定位组件,主支柱1上方设置有顶板16,顶板16下表面设置有导向杆17,主支柱1下方还设置有底板18,主支柱1前侧和侧支柱3一端设置有摇把19,摇把19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插销20,主支柱1内部上下端和侧支柱3的内部均设置有升降组件。
具体的,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在弧形支撑板2内部的支撑内螺纹套7和螺纹贯穿支撑内螺纹套7的支撑螺杆8,以及固定在支撑内螺纹套7一端的锥形支撑块9和另一端的调节把手10,锥形支撑块9位于弧形支撑板2的弧形外侧,调节把手10则位于弧形支撑板2的弧形内侧,本实施例中侧支撑组件为独立的多个设置,在实际使用时的适应力更强。
具体的,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移动板4内部和上端的定位套11和设置在定位套11内部的移动块12,以及固定在移动块12下表面的上地刺13和下地刺14,移动板4上端的移动块12为对称的两个设置,两个移动块12的上表面还固定架设有组合架15,组合架15贯穿侧支柱3内部且侧支柱3内部开设有用于组合架15升降的槽口,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加强了整个装置与地面接触的稳定性。
具体的,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主支柱1和侧支柱3内部的升降螺套21,升降螺套21内部螺纹设置有升降螺杆22,主支柱1和侧支柱3一侧均设置有连接套24,连接套24与升降螺套21一端设置有用于传动的支脚齿轮副23,本实施例中通过多组升降组将本实用新型支撑定位,使用便捷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
具体的,主支柱1上端升降螺杆22的上端与顶板16下表面转动连接,下端升降螺杆22的下端与底板18转动连接,弧形支撑板2内部升降螺杆22的下端与组合架15顶部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六边形结构的插合为了便于摇把19的使用,其将摇把19设置成可拆卸结构,避免安装后的误操作。
具体的,主支柱1上端升降螺杆22的上端与顶板16下表面转动连接,下端升降螺杆22的下端与底板18转动连接,弧形支撑板2内部升降螺杆22的下端与组合架15顶部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拼装时,将两个弧形支撑板2通过螺纹连接盘6和螺栓分别与两个侧支柱3连接,然后将弧形支撑板2的另一端也通过螺纹连接盘6与主支柱1两侧上端连接,此时先将摇把19插入侧支柱3一侧的连接套24内部,转动摇把19,摇把19通过插销20和支脚齿轮副23将动力传出给升降螺套21,升降螺套21与升降螺杆22螺纹旋合并移动,侧支柱3内部的升降螺杆22带动组合架15向下移动,组合架15带动两端连接的移动块12同时移动,直至将下地刺14插入地面,移动块12插在地表,移动块12下表面与地面完全接触即可,此时侧支柱3和移动板4通过移动块12与地面接触受力,将另一端的侧支柱3和移动板4也进行定位,将摇把19在侧支柱3一侧取出并插在主支柱1前侧上端的连接套24内部,转动摇把19,摇把19通过连接套24、支脚齿轮副23带动主支柱1内部上端的升降螺套21转动,升降螺套21与内部升降螺杆22螺纹旋合移动,升降螺杆22带动顶板16向上移动,顶板16移动的同时导向杆17也跟随移动,将顶板16与矿洞的上表面接触,然后将摇把19插在主支柱1前侧下端的连接套24内部,通过升降结构将底板18与地面接触,手握调节把手10拧动支撑螺杆8,支撑螺杆8与支撑内螺纹套7螺纹旋合移动带动锥形支撑块9与矿洞的侧表面接触,根据表面的平整度将多个锥形支撑块9都与矿洞表面接触即可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为了避免误操作需要将摇把19在支撑结构上取下,拆卸步骤与安装步骤相反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柱(1),所述主支柱(1)两侧上端设置有弧形支撑板(2),所述弧形支撑板(2)另一端设置有侧支柱(3),所述侧支柱(3)下端连接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底部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四个移动轮(5),所述主支柱(1)和弧形支撑板(2)、弧形支撑板(2)和侧支柱(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螺纹连接盘(6),且通过螺纹连接盘(6)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2)贯穿设置有若干个侧支撑组件,所述侧支柱(3)和移动板(4)内部还设置有加强与地面连接稳定性的定位组件,所述主支柱(1)上方设置有顶板(16),所述顶板(16)下表面设置有导向杆(17),所述主支柱(1)下方还设置有底板(18),所述主支柱(1)前侧和侧支柱(3)一端设置有摇把(19),所述摇把(19)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插销(20),所述主支柱(1)内部上下端和侧支柱(3)的内部均设置有升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侧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在弧形支撑板(2)内部的支撑内螺纹套(7)和螺纹贯穿支撑内螺纹套(7)的支撑螺杆(8),以及固定在支撑内螺纹套(7)一端的锥形支撑块(9)和另一端的调节把手(10),所述锥形支撑块(9)位于弧形支撑板(2)的弧形外侧,所述调节把手(10)则位于弧形支撑板(2)的弧形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移动板(4)内部和上端的定位套(11)和设置在定位套(11)内部的移动块(12),以及固定在移动块(12)下表面的上地刺(13)和下地刺(14),所述移动板(4)上端的移动块(12)为对称的两个设置,两个所述移动块(12)的上表面还固定架设有组合架(15),所述组合架(15)贯穿侧支柱(3)内部且所述侧支柱(3)内部开设有用于组合架(15)升降的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主支柱(1)和侧支柱(3)内部的升降螺套(21),所述升降螺套(21)内部螺纹设置有升降螺杆(22),所述主支柱(1)和侧支柱(3)一侧均设置有连接套(24),所述连接套(24)与升降螺套(21)一端设置有用于传动的支脚齿轮副(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20)与连接套(24)内部的沉孔均为六边形结构且两者相互插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柱(1)上端升降螺杆(22)的上端与顶板(16)下表面转动连接,下端升降螺杆(22)的下端与底板(18)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2)内部升降螺杆(22)的下端与组合架(15)顶部转动连接。
CN202220990467.5U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 Active CN218816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0467.5U CN218816456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0467.5U CN218816456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6456U true CN218816456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1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90467.5U Active CN218816456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6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61193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CN218816456U (zh) 一种矿山地质用架设支撑结构
CN208716788U (zh) 一种能够稳定升降的电力检修平台
CN212744007U (zh) 一种隧道工程开挖施工台
CN215252954U (zh) 一种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用的边坡支护装置
CN215056069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高楼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
CN214834533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脚手架
CN114086748A (zh) 建筑工程施工用悬挑架装置
CN218028837U (zh) 一种工地施工用自动升降施工平台
CN214887120U (zh) 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上巷支护系统
CN214462613U (zh) 一种用于高支模作业的建筑钢管架
CN218436618U (zh) 一种桥梁检修架
CN218415670U (zh) 一种可拆卸式电缆轴支撑架
CN218375749U (zh) 一种轻量化电力施工围栏
CN212532218U (zh) 一种机电安装专用的升降设备
CN204641705U (zh) 一种具有坑洞保护结构的高空作业平台的行驶底盘
CN211931092U (zh) 一种电气柜底座
CN220469354U (zh) 一种建筑施工架加固装置
CN216240710U (zh) 一种煤矿巷道掘进掩护支架
CN210767985U (zh)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防护棚
CN210193332U (zh)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用单桅升降机
CN211490461U (zh) 一种龙门加工中心用龙门支架
CN214890267U (zh) 公路工程监理监视装置
CN216043735U (zh) 一种组合型隧道工程开挖施工台架
CN220748313U (zh) 一种煤矿机械用的液压支架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