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1237U - 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1237U
CN218811237U CN202223336792.9U CN202223336792U CN218811237U CN 218811237 U CN218811237 U CN 218811237U CN 202223336792 U CN202223336792 U CN 202223336792U CN 218811237 U CN218811237 U CN 218811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outlet
softening
communicated
reverse osmo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67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东
喻本宏
徐代平
张云孟
张栩聪
樊军
冯国建
汪月
杨川
刘有君
刘洋
何春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an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an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an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an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367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1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1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1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反应槽、浓缩槽、软化膜系统以及脱水系统;反应槽上设置有上游进水口,浓缩槽与反应槽连通,浓缩槽的底部设置有沉淀物出口,沉淀物出口与脱水系统连通,浓缩槽还设置有上清液出口,上清液出口与软化膜系统连通;脱水系统包括清液回流口和污泥出口,清液回流口与浓缩槽连通;软化膜系统包括浓液回流口和产水出口,浓液回流口与浓缩槽连通。通过反应槽和浓缩槽的配合能够去除液体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液体的硬度,通过软化膜系统的过滤作用,能够减少液体中的悬浮物,从而能够减少反渗透系统结垢、堵塞的情况发生,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了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对污水的排放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是为了使污水达到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目前,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反渗透技术是应用于污水处理技术中的膜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但是在反渗透系统运行时,由于进水的硬度和悬浮物质,会造成膜元件污染。
现有公开号为CN210544422U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其公开了一种反渗透清洗系统,包括清洗水箱、保安过滤器、压力表、低压清洗泵、清洗液收集水箱、pH计、电导率仪以及清洗阀门。通过电磁阀方向改变选择性控制多级反渗透系统每一级的清洗,避免了清洗液的浪费以及多级反渗透顺次清洗时的后端污染物累积的问题。通过在高压泵管路上并联低压清洗泵,解决系统低压冲洗时需要克服高压泵的阻力问题,同时也保护了高压泵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利用清洗系统对反渗透系统进行清洗,清洗系统的启用频率受水质的影响大,当清洗水的水质变差时,清洗频率会提高,从而导致系统的效率降低,存在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包括反应槽、浓缩槽、软化膜系统以及脱水系统;所述反应槽上设置有上游进水口,所述浓缩槽的进水口与反应槽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浓缩槽的底部设置有沉淀物出口,所述沉淀物出口与脱水系统连通,所述浓缩槽还设置有上清液出口,所述上清液出口与软化膜系统连通;所述脱水系统包括清液回流口和污泥出口,所述清液回流口与浓缩槽连通;软化膜系统包括浓液回流口和产水出口,所述浓液回流口与浓缩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脱水系统包括竖流沉淀池、上清液缓冲罐以及箱式压滤机;所述竖流沉淀池与浓缩槽的沉淀物出口连通,所述竖流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竖流沉淀池的出料口与箱式压滤机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竖流沉淀池的上侧设置有流体出口,所述竖流沉淀池的流体出口与上清液缓冲罐连通;所述箱式压滤机还包括液体出口和污泥出口,所述箱式压滤机的液体出口与上清液缓冲罐连通;所述清液回流口设置在上清液缓冲罐的下侧或底部。
优选地,所述清液回流口与浓缩槽二者通过管道连通,且连通所述清液回流口和浓缩槽的管道上安装有开关阀。
优选地,所述软化膜系统包括软化膜装置和软化产水罐,软化膜装置与上清液出口连通,所述浓液回流口设置在软化膜装置上,所述软化膜装置内设置有软化膜,所述软化膜装置上还设置有软化出水口,所述上清液出口和浓液回流口二者设置在软化膜的同一侧,所述软化出水口设置在软化膜的另一侧;所述软化出水口与软化产水罐连通,所述产水出口设置在软化产水罐上。
优选地,所述软化膜装置与软化产水罐之间还连通有冲洗管路和反洗管路;所述冲洗管路和反洗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将软化产水罐内的液体泵入软化膜装置的水泵。
优选地,所述软化膜装置上还连通有补水管路。
优选地,所述浓缩槽的下部自上向下逐渐收缩。
优选地,所述反应槽和浓缩槽上均安装有液位计。
优选地,所述反应槽内设置有搅拌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上游出水口和反渗透系统,所述上游出水口与上游进水口连通,所述反渗透系统与软化膜系统的产水出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渗透处理系统上游设置反应槽、浓缩槽以及软化膜系统,通过反应槽和浓缩槽的配合能够去除液体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液体的硬度,通过软化膜系统的过滤作用,能够减少液体中的悬浮物,从而能够减少反渗透系统结垢、堵塞的情况发生,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脱水系统对浓缩槽底部的沉淀物进行处理,将液体输送回浓缩槽内进行后续操作,将污泥排出,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浓缩槽的底部设计为锥形,有助于提高浓缩槽的浓缩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要体现反渗透预处理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反应槽1                        清液回流口41
上游进水口11                   污泥出口42
浓缩槽2                        竖流沉淀池43
沉淀物出口21                   出料口431
上清液出口22                   流体出口432
软化膜系统3                    上清液缓冲罐44
浓液回流口31                   箱式压滤机45
产水出口32                     进料口451
软化膜装置33                   液体出口452
软化出水口331                  冲洗管路5
软化产水罐34                   反洗管路6
脱水系统4                      补水管路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包括反应槽1、浓缩槽2、软化膜系统3以及脱水系统4。
具体地,反应槽1放置在地面上,反应槽1上设置有上游进水口11,来自上游工艺的超滤水可以通过上游进水口11进入反应槽1内。本实施例中的超滤水是由渗滤液首先经过厌氧和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随后进入超滤膜系统,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形成。
反应槽1包括多个,本申请以两个反应槽1为例进行阐述,两个反应槽1连通,上游进水口11设置在其一反应槽1上。另一反应槽1通过溢流口与其一反应槽1连通。超滤水进入第一个反应槽1后,向该反应槽1中投加熟石灰或碱加氯化钙作为共沉剂,充分混合后靠重力溢流入第二个反应槽1,同时向该反应槽1中投加碳酸钠或石灰等。从而去除液体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降低溶液的硬度。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药剂与超滤水中钙镁离子充分反应,两个反应槽1内均安装有搅拌器。
浓缩槽2放置在地面上,浓缩槽2的进水口与反应槽1的出水口连通,浓缩槽2与第二个反应槽1通过溢流口连通,第二个反应槽1上层的清液能够借助自身重力通过溢流口流入浓缩槽2。流入浓缩槽2的液体在浓缩槽2内沉淀分层,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反应槽1和浓缩槽2上均安装有液位计。
浓缩槽2的下部自上向下逐渐收缩,浓缩槽2的底部设置有沉淀物出口21,沉淀物出口21与脱水系统4连通,沉淀物出口21与脱水系统4通过管路连接,且浓缩槽2底部的固液混合物能够通过管路泵入脱水系统4中。
浓缩槽2还设置有上清液出口22,上清液出口22位于浓缩槽2的上侧,上清液出口22与软化膜系统3连通,上清液出口22通过管道与软化膜系统3连通,浓缩槽2内的上清液可以经过管道泵入软化膜系统3中。
脱水系统4包括清液回流口41和污泥出口42,清液回流口41与浓缩槽2连通。更为具体地,脱水系统4包括竖流沉淀池43、上清液缓冲罐44以及箱式压滤机45。竖流沉淀池43、上清液缓冲罐44以及箱式压滤机45三者均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其中,竖流沉淀池43与浓缩槽2的沉淀物出口21连通,浓缩槽2底部的沉淀物能够通过沉淀物出口21经管道泵入竖流沉淀池43内。竖流沉淀池4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431,竖流沉淀池43的出料口431与箱式压滤机45的进料口451连通,竖流沉淀池43内的沉淀物能够通过出料口431经管路泵入箱式压滤机45内。竖流沉淀池43的上侧设置有流体出口432,竖流沉淀池43的流体出口432与上清液缓冲罐44连通,竖流沉淀池43内的上层清液可以通过流体出口432经管路泵入上清液缓冲罐44中。
箱式压滤机45对其内部的沉淀物进行压缩,箱式压滤机45还包括液体出口452和污泥出口42,箱式压滤机45的液体出口452与上清液缓冲罐44连通。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液体通过液体出口452经管路泵入上清液缓冲罐44中,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渣滓通过污泥出口42排出。
清液回流口41设置在上清液缓冲罐44的下侧或底部。清液回流口41与浓缩槽2二者通过管道连通,且连通清液回流口41和浓缩槽2的管道上安装有开关阀。上清液缓冲罐44内的液体能够通过清液回流口41经管路泵入浓缩槽2内。
通过脱水系统4对浓缩槽2底部沉淀的沉淀物进行处理,将液体再输送回浓缩槽2,将污泥渣滓排出,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更为具体地,软化膜系统3包括浓液回流口31和产水出口32,产水出口32与反渗透系统连通,浓液回流口31与浓缩槽2连通。软化膜系统3包括软化膜装置33和软化产水罐34。软化膜装置3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软化膜装置33,软化膜装置33与上清液出口22连通,浓液回流口31设置在软化膜装置33上,软化膜装置33内设置有软化膜,软化膜装置33上还设置有软化出水口331,上清液出口22和浓液回流口31二者设置在软化膜的同一侧,软化出水口331设置在软化膜的另一侧。软化出水口331与软化产水罐34连通,产水出口32设置在软化产水罐34上。软化膜系统3配置完备的自动阀门、流量和压力变送器,以及自动清洗系统。
自浓缩槽2流入软化膜装置33内的液体通过软化膜,再通过软化出水口331流入软化产水罐34,未通过软化膜的液体待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浓液回流口31泵回浓缩槽2。优选地,浓液回流口31流回浓缩槽2的液体浓度,至少为浓缩槽2流入软化膜系统3液体浓度的十倍。
通过软化膜对水体进行过滤,能够在将液体中大部分悬浮物滤除,结合前述反应槽和浓缩槽配合对液体的软化,降低了水体结垢的情况发生,进而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更进一步地,软化膜装置33与软化产水罐34之间还连通有冲洗管路5和反洗管路6,冲洗管路5和反洗管路6上分别设置有将软化产水罐34内的液体泵入软化膜装置33的水泵。软化产水罐34内的液体借助水泵通过冲洗管路5或反洗管路6进入软化产水罐34内对软化产水罐34进行冲洗或反冲洗,冲洗后的液体通过软化膜经软化出水口331流回软化产水罐34。
软化膜装置33上还连通有补水管路7。补水管路7与软化膜装置33连通,补水管路7将清水泵入软化膜装置33内,清水再通过软化出水口331流入软化产水罐34。
产水出口32位于软化产水罐34上,软化产水罐34内的液体可以通过产水出口32进入反渗透系统进行进一步地处理。经过上述处理的液体在进入反渗透系统之前,除去了悬浮物,降低了液体的硬度。能够减少反渗透系统结垢、堵塞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将上述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嵌入污水处理系统中,还包括上游出水口和反渗透系统,上游出水口与上游进水口11连通,反渗透系统与软化膜系统3的产水出口32连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还包括上游出水口和反渗透系统,所述上游出水口与上游进水口(11)连通,所述反渗透系统与软化膜系统(3)的产水出口(32)连通。“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槽(1)、浓缩槽(2)、软化膜系统(3)以及脱水系统(4);
所述反应槽(1)上设置有上游进水口(11),所述浓缩槽(2)与反应槽(1)连通,所述浓缩槽(2)的底部设置有沉淀物出口(21),所述沉淀物出口(21)与脱水系统(4)连通,所述浓缩槽(2)还设置有上清液出口(22),所述上清液出口(22)与软化膜系统(3)连通;
所述脱水系统(4)包括清液回流口(41)和污泥出口(42),所述清液回流口(41)与浓缩槽(2)连通;
所述软化膜系统(3)包括浓液回流口(31)和产水出口(32),所述浓液回流口(31)与浓缩槽(2)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系统(4)包括竖流沉淀池(43)、上清液缓冲罐(44)以及箱式压滤机(45);
所述竖流沉淀池(43)与浓缩槽(2)的沉淀物出口(21)连通,所述竖流沉淀池(4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431),所述竖流沉淀池(43)的出料口(431)与箱式压滤机(45)的进料口(451)连通,所述竖流沉淀池(43)的上侧设置有流体出口(432),所述竖流沉淀池(43)的流体出口(432)与上清液缓冲罐(44)连通;
所述箱式压滤机(45)还包括液体出口(452)和污泥出口(42),所述箱式压滤机(45)的液体出口(452)与上清液缓冲罐(44)连通;
所述清液回流口(41)设置在上清液缓冲罐(44)的下侧或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液回流口(41)与浓缩槽(2)二者通过管道连通,且连通所述清液回流口(41)和浓缩槽(2)的管道上安装有开关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膜系统(3)包括软化膜装置(33)和软化产水罐(34),软化膜装置(33)与上清液出口(22)连通,所述浓液回流口(31)设置在软化膜装置(33)上,所述软化膜装置(33)内设置有软化膜,所述软化膜装置(33)上还设置有软化出水口(331),所述上清液出口(22)和浓液回流口(31)二者设置在软化膜的同一侧,所述软化出水口(331)设置在软化膜的另一侧;
所述软化出水口(331)与软化产水罐(34)连通,所述产水出口(32)设置在软化产水罐(34)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膜装置(33)与软化产水罐(34)之间还连通有冲洗管路(5)和反洗管路(6);
所述冲洗管路(5)和反洗管路(6)上分别设置有将软化产水罐(34)内的液体泵入软化膜装置(33)的水泵。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膜装置(33)上还连通有补水管路(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槽(2)的下部自上向下逐渐收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1)和浓缩槽(2)上均安装有液位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1)内设置有搅拌器。
10.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还包括上游出水口和反渗透系统,所述上游出水口与上游进水口(11)连通,所述反渗透系统与软化膜系统(3)的产水出口(32)连通。
CN202223336792.9U 2022-12-08 2022-12-08 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8811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6792.9U CN218811237U (zh) 2022-12-08 2022-12-08 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6792.9U CN218811237U (zh) 2022-12-08 2022-12-08 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1237U true CN218811237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39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6792.9U Active CN218811237U (zh) 2022-12-08 2022-12-08 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12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4106A (zh) 一种高盐废水零排放且盐分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1164379Y (zh) 一种节水型反渗透直饮水机
CN102838227A (zh) 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0030227U (zh) 化学镀镍漂洗废水的浓缩处理装置
CN102718351A (zh) 一种用于污水除盐的装置和方法
CN201065345Y (zh) 海水淡化制取超纯水装置
CN109851139B (zh) 高盐废水软化和浓缩装置及方法
CN202865053U (zh) 一种循环水排污水和反渗透浓水的处理装备
CN112028270A (zh) 化学镀镍漂洗废水的浓缩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2153218A (zh) 一种含铬废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6007040B (zh) 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2729926U (zh) 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
CN104445714A (zh) 煤化工清净废水高倍回用工艺及其专用装置
CN205575835U (zh)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
CN218811237U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CN109110967B (zh) 一种基于膜化学反应器的铝土矿选矿废水回用系统及方法
CN215559437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113880194B (zh) 一种处理纳滤/反渗透浓水的膜电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559636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211546262U (zh) 前处理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CN214400101U (zh) 一种疏干水的零排放处理系统
CN209010260U (zh) 一种重金属废水管式膜固液分离系统
CN206783478U (zh) 新型高盐废水处理装置
CN209010278U (zh) 一种重金属废水高标准排放与回收装置
CN207685046U (zh) 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