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0057U - 石油井下打捞装置 - Google Patents

石油井下打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0057U
CN218810057U CN202223489283.XU CN202223489283U CN218810057U CN 218810057 U CN218810057 U CN 218810057U CN 202223489283 U CN202223489283 U CN 202223489283U CN 218810057 U CN218810057 U CN 218810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late
shaped plate
fishing devic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92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积鹏
樊景文
姚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QING HONGXIANG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QING HONGXIANG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QING HONGXIANG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QING HONGXIANG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92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0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0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0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石油井下打捞装置,包括固定板、辊、传动组件、卡接组件、组装组件和单向转转组件,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L型板,卡接组件均设置在固定板的内部,传动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L型板的内侧,单向转转组件设置在其中另一个L型板的内侧,组装组件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底部。通过手动转动传动组件带动辊进行转动,方便对打捞器投放到石油井下的内部对漂浮物进行打捞,同时配合单向转转组件,防止辊进行转动的同时反向转动,利用卡接组件和组装组件,对不同尺寸的辊进行更换,同时也方便对打捞装置进行组装拆卸,方便携带运输,提高石油井下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Description

石油井下打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下打捞工具领域,具体涉及石油井下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和天然气埋藏在地下几十米到至几千米的油气层中,要把它开采出来,需要在地面和地下油气层之间建立一条油气通道,这条通道就是油井,也就是为了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在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凡是为了从地下获得油气而钻的井,统称为油井。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石油井下作业打捞装置(授权公告号 CN 216741419U),同属于油井下打捞工具领域,保护的权项“包括安装顶板,所述安装顶板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端设置有吊环,所述安装顶板的下端设置有打捞柱,所述打捞柱的外圈设置有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的外圈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内侧设置有滑动卡槽,所述定位柱的内侧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滑动杆的前端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滑动杆的上端设置有滑动钮,当将打捞器提起时,油井表面漂浮的杂物进入被打捞器,然后这些杂物被收集在分隔板的上面,进而实现对油井杂物的打捞工作,在将打捞器提起时,较为细小的杂物通过第一通孔进行下落,然后被收集在打捞器底层的上面”,但是打捞设备通过利用定位套筒内部的定位柱与滑动杆带动定位块对石油井的内壁进行支撑,随着打捞器上的重力越来越大,导致定位块对石油井的内壁的摩擦力减少,进而导致打捞设备发生掉落,使其打捞效果不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石油井下打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石油井下打捞装置,包括固定板、辊、传动组件、卡接组件、组装组件和单向转转组件,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L型板,所述卡接组件均设置在固定板的内部,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L型板的内侧,所述单向转转组件设置在其中另一个L型板的内侧,所述组装组件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底部;
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两个卡槽,所述连接板均转动连接在辊的两端,所述卡槽均开设在连接板远离辊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卡接组件还包括滑槽、第一U型板、两个第一弹簧和两个卡条,所述滑槽均开设在固定板的内部,所述第一U型板均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均固定连接在第一U型板的内侧与滑槽的内侧之间,所述卡条均固定安装在第一U型板的外侧,所述卡条远离第一U型板的一侧均贯穿固定板的内壁且延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卡槽与卡条均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盘、转轴、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转轴均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L型板一端的内壁,所述转盘均固定安装在转轴的顶端,所述第一锥齿轮均固定安装在转轴的底端,所述第二锥齿轮均固定安装在辊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单向转转组件包括传动齿、T型杆、第二弹簧、第二U型板和齿条,所述传动齿固定安装在辊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所述T型杆滑动连接在其中另一个L型板一端的内壁,所述第二U型板固定安装在T型杆的底端,所述齿条固定安装在第二U型板的内侧,所述齿条与传动齿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在T型杆的外侧且位于第二U型板与其中另一个L型板的内侧之间。
优选的:所述组装组件包括安装板和安装孔,所述安装板均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底端,所述安装孔均开设在安装板的四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U型板远离卡条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大于第一U型板和卡条的重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手动转动传动组件带动辊进行转动,方便对打捞器投放到石油井下的内部对漂浮物进行打捞,同时配合单向转转组件,防止辊进行转动的同时反向转动,利用卡接组件和组装组件,对不同尺寸的辊进行更换,同时也方便对打捞装置进行组装拆卸,方便携带运输,提高石油井下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石油井下打捞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石油井下打捞装置中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石油井下打捞装置中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石油井下打捞装置中图1中B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石油井下打捞装置中传动齿与齿条侧视图。
图中:1、固定板;2、辊;3、连接板;4、滑槽;5、第一U型板;6、第一弹簧;7、卡条;8、卡槽;9、L型板;10、转盘;11、转轴;12、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4、传动齿;15、T型杆;16、第二弹簧;17、第二U型板;18、齿条;19、安装板;2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石油井下打捞装置,包括固定板1、辊2、传动组件、卡接组件、组装组件和单向转转组件,固定板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L型板9,卡接组件均设置在固定板1的内部,传动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L型板9的内侧,单向转转组件设置在其中另一个L型板9的内侧,组装组件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的底部;
卡接组件包括连接板3和两个卡槽8,连接板3均转动连接在辊2的两端,卡槽8均开设在连接板3远离辊2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手动转动传动组件带动辊2进行转动,方便对打捞器投放到石油井下的内部对漂浮物进行打捞,同时配合单向转转组件,防止辊2进行转动的同时反向转动,利用卡接组件和组装组件,对不同尺寸的辊2进行更换,同时也方便对打捞装置进行组装拆卸,方便携带运输,提高石油井下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5,在本实施例中,卡接组件还包括滑槽4、第一U型板5、两个第一弹簧6和两个卡条7,滑槽4均开设在固定板1的内部,第一U型板5均滑动连接在滑槽4的内部,第一弹簧6均固定连接在第一U型板5的内侧与滑槽4的内侧之间,卡条7均固定安装在第一U型板5的外侧,卡条7远离第一U型板5的一侧均贯穿固定板1的内壁且延伸至卡槽8的内部,卡槽8与卡条7均相互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拨动第一U型板5带动第一U型板5在滑槽4的内部进行滑动,并配合第一弹簧6,带动卡条7在连接板3内部的卡槽8内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卡接的效果,方便对不同尺寸的辊2进行更换,方便携带运输。
其中,传动组件包括转盘10、转轴11、第一锥齿轮12和第二锥齿轮13,转轴11均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L型板9一端的内壁,转盘10均固定安装在转轴11的顶端,第一锥齿轮12均固定安装在转轴11的底端,第二锥齿轮13均固定安装在辊2一端的外侧,第一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13啮合连接,通过手动转动转盘10带动转轴1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12和第二锥齿轮1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辊2进行转动,方便对打捞器投放到石油井下的内部对漂浮物进行打捞。
其中,单向转转组件包括传动齿14、T型杆15、第二弹簧16、第二U型板17和齿条18,传动齿14固定安装在辊2远离第二锥齿轮13的一端,T型杆15滑动连接在其中另一个L型板9一端的内壁,第二U型板17固定安装在T型杆15的底端,齿条18固定安装在第二U型板17的内侧,齿条18与传动齿14啮合连接,第二弹簧16套在T型杆15的外侧且位于第二U型板17与其中另一个L型板9的内侧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6的弹力带动T型杆15底端的第二U型板17进行滑动,使得传动齿14与齿条18进行相互配合,防止辊2进行转动的同时反向转动。
其中,组装组件包括安装板19和安装孔20,安装板19均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的底端,安装孔20均开设在安装板19的四角,通过设置安装板19和安装孔20,对固定板1进行安装与拆卸,进一步方便对打捞装置进行组装拆卸。
其中,第一U型板5远离卡条7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1的外侧,通过设置第一U型板5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1的外侧,方便拨动第一U型板5。
其中,第一弹簧6的弹力大于第一U型板5和卡条7的重力,通过设置第一弹簧6的弹力大于第一U型板5和卡条7的重力,防止辊2在转动的时候发生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申请中的“石油井下打捞装置”与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216741419 U的“一种石油井下作业打捞装置”的打捞原理相同,属于现有技术,不必做过多赘述;
在油井下打捞工具领域中,先将固定板1通过安装板19上的安装孔20固定安装在石油井的两侧,再通过拨动第一U型板5带动第一U型板5在滑槽4的内部进行滑动,并配合第一弹簧6,带动卡条7在连接板3内部的卡槽8内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卡接的效果,方便对不同尺寸的辊2进行更换,方便携带运输,再通过手动转动转盘10带动转轴1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12和第二锥齿轮1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辊2进行转动,方便对打捞器投放到石油井下的内部对漂浮物进行打捞,通过第二弹簧16的弹力带动T型杆15底端的第二U型板17进行滑动,使得传动齿14与齿条18进行相互配合,防止辊2进行转动的同时反向转动,提高石油井下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7)

1.石油井下打捞装置,包括固定板(1)、辊(2)、传动组件、卡接组件、组装组件和单向转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L型板(9),所述卡接组件均设置在固定板(1)的内部,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L型板(9)的内侧,所述单向转转组件设置在其中另一个L型板(9)的内侧,所述组装组件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的底部;
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连接板(3)和两个卡槽(8),所述连接板(3)均转动连接在辊(2)的两端,所述卡槽(8)均开设在连接板(3)远离辊(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井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还包括滑槽(4)、第一U型板(5)、两个第一弹簧(6)和两个卡条(7),所述滑槽(4)均开设在固定板(1)的内部,所述第一U型板(5)均滑动连接在滑槽(4)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6)均固定连接在第一U型板(5)的内侧与滑槽(4)的内侧之间,所述卡条(7)均固定安装在第一U型板(5)的外侧,所述卡条(7)远离第一U型板(5)的一侧均贯穿固定板(1)的内壁且延伸至卡槽(8)的内部,所述卡槽(8)与卡条(7)均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油井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盘(10)、转轴(11)、第一锥齿轮(12)和第二锥齿轮(13),所述转轴(11)均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L型板(9)一端的内壁,所述转盘(10)均固定安装在转轴(11)的顶端,所述第一锥齿轮(12)均固定安装在转轴(11)的底端,所述第二锥齿轮(13)均固定安装在辊(2)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一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13)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油井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转转组件包括传动齿(14)、T型杆(15)、第二弹簧(16)、第二U型板(17)和齿条(18),所述传动齿(14)固定安装在辊(2)远离第二锥齿轮(13)的一端,所述T型杆(15)滑动连接在其中另一个L型板(9)一端的内壁,所述第二U型板(17)固定安装在T型杆(15)的底端,所述齿条(18)固定安装在第二U型板(17)的内侧,所述齿条(18)与传动齿(14)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6)套在T型杆(15)的外侧且位于第二U型板(17)与其中另一个L型板(9)的内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油井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组件包括安装板(19)和安装孔(20),所述安装板(19)均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的底端,所述安装孔(20)均开设在安装板(19)的四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油井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板(5)远离卡条(7)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1)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油井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6)的弹力大于第一U型板(5)和卡条(7)的重力。
CN202223489283.XU 2022-12-27 2022-12-27 石油井下打捞装置 Active CN218810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9283.XU CN218810057U (zh) 2022-12-27 2022-12-27 石油井下打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9283.XU CN218810057U (zh) 2022-12-27 2022-12-27 石油井下打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0057U true CN218810057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1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9283.XU Active CN218810057U (zh) 2022-12-27 2022-12-27 石油井下打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00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10057U (zh) 石油井下打捞装置
DE112013007241T5 (de) Untertagewerkzeug und Verfahren zum Erhöhen von Fluiddruck und Ringraumgeschwindigkeit
CN210198746U (zh) 一种勘察钻探取样装置
CN216820622U (zh) 一种新型林业栽培用松土装置
CN217233491U (zh) 一种煤矿采矿充填掘进装置
CN215927279U (zh) 一种石油天然气用的钻井装置
CN215595477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装置
CN214787227U (zh) 一种适用于片麻岩地质的钻孔装置
CN114412457A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设备
CN220705390U (zh) 一种用于岩土工程勘察的钻机围挡装置
CN114233346A (zh) 一种巷道掘进用的临时支护装置
CN113047771A (zh) 钻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井的贯通式冲击钻具
CN116852548B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用钻孔设备
CN218885486U (zh) 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装置
CN215573881U (zh) 一种土木实验取样装置
CN214741299U (zh) 一种矿产勘探用便携式钻探装置
CN215213329U (zh) 一种高效履带钻车装置
CN220909601U (zh) 一种定位装置
CN217520767U (zh) 一种高精度地质勘查专用装置
CN219864880U (zh) 一种可拆装的石油钻采机
CN218407311U (zh) 一种定向钻机的锚固装置
CN218716573U (zh) 一种便于搬运的地质勘察用钻探装置
CN216197862U (zh) 一种井下煤矿地质勘探用扩孔装置
CN218376506U (zh) 防塌装置
CN113882797B (zh) 一种能够防止钻头偏移的岩土工程勘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