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7741U - 耐冲击的按压泵 - Google Patents

耐冲击的按压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7741U
CN218807741U CN202223501927.2U CN202223501927U CN218807741U CN 218807741 U CN218807741 U CN 218807741U CN 202223501927 U CN202223501927 U CN 202223501927U CN 218807741 U CN218807741 U CN 218807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s
pump
projection
pressing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019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要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zhou Medical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zhou Packaging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zhou Packaging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zhou Packaging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019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7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7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7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耐冲击按压泵包括压头和牙套。在压头的外套筒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一凸起,在相邻的第一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一凹部。在牙套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二凸起,在相邻的第二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二凹部。当按压泵处于锁头状态时,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对准,并支承在第二凸起上,当按压泵处于待用状态时,第一凸起与第二凹部对准,第二凸起与第一凹部对准。通过这样的结构,在锁头状态下,第一凸起能够支承在第二凸起上,从而牙套能够起到支承压头的作用,提高按压泵的抗冲击能力。

Description

耐冲击的按压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分配产品的按压泵,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耐冲击的按压泵。
背景技术
在诸如日化、洗化、食品饮料、药品等诸多产品的包装中广泛采用按压泵,用于将容器中的产品分配出来以供用户使用。按压泵能够用于分配流动性的、半流动性的产品,其具有使用方便、给料定量等优点。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方便快捷的网上购物,由商家将商品直接快递运送给消费者。在快递的运输、分拣和派送过程中,商品快递会不可避免地经历颠簸、撞击、跌落等情形,这有可能导致包裹里的商品破损、断裂等。这种情况对于安装有按压泵的日化类产品包装尤其有影响,例如按压泵破损之后容易发生泄漏,泄露出来的液态、半液态产品可能对一同运输的其他产品造成污染或影响。
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按压泵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这样的按压泵能够承受快递运输过程中的颠簸、撞击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按压泵,其能够降低在快递运输过程中按压泵因撞击和颠簸而发生破损的风险,提高按压泵的抗冲击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耐冲击按压泵包括压头和牙套,其中,压头包括位于外侧的外套筒以及在压头的内侧设置在压头下方的活塞杆,压头的外套筒能够套设在牙套上,并相对于牙套往复运动,活塞杆能够穿过牙套的内孔延伸。其中,在外套筒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一凸起,在相邻的第一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一凹部。在牙套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二凸起,在相邻的第二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二凹部。当按压泵处于锁头状态时,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对准,并支承在第二凸起上,当按压泵处于待用状态时,第一凸起与第二凹部对准,第二凸起与第一凹部对准,并且随着按压压头,第一凸起在第二凹部内沿纵向运动,第二凸起在第一凹部内沿纵向运动。
通过设置第一和第二凸起以及第一和第二凹部,在锁头状态下,第二凸起能够支承第一凸起,从而在运输过程中遇到跌落、撞击的情况时,牙套能够对压头有支承作用,从而减小甚至消除泵体破损的风险,即按压泵的抗冲击能力得到提高。
较佳地,第一凸起沿着压头的周向均匀分布。类似地,第二凸起沿着牙套的周向均匀分布。
较佳地,第一凸起的数量与第二凸起的数量相等。
进一步较佳地,第一凸起的下端形成为倒角或圆角形状。另外,第二凸起的上端也可形成为倒角或圆角的形状。通过该倒角或圆角的形状,有助于将第一凸起顺利地导入第二凸起上方。
较佳地,在活塞杆的外表面上还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三凸起,第三凸起沿着按压泵的纵向延伸。相对应地,在牙套的内孔中形成有与第三凸起对应的至少两个槽口,在相邻的槽口之间形成有支撑面。这样,当按压泵处于锁头状态时,第三凸起支承在对应的支撑面上,当按压泵处于待用状态时,第三凸起对准对应的槽口。该第三凸起以及对应的槽口和支撑面的设置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牙套对压头的支承作用。
较佳地,包括两个第三凸起,两个第三凸起互相隔开180°地布置。
在另一种结构中,牙套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牙盖和气缸盖。
其中,在牙盖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向内的凸缘,气缸盖的顶部形成有卡扣部,卡扣部卡配在凸缘上,从而牙盖和气缸盖组装在一起。
附图说明
从附图所示的结构中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泵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泵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按压泵的剖视图。
图3a是图1的按压泵的压头的仰视图。
图3b是压头的剖视图。
图3c是压头的下部向上的立体图。
图3d是沿着图2中的线A-A剖切而看到的压头的剖视图。
图4a是图1的按压泵的牙套的剖视图。
图4b是牙套的俯视图。
图4c是牙套的立体图。
图4d是沿着图2中的线A-A剖切而看到的牙套的剖视图。
图5a是沿着图2中的线A-A剖切而看到的在锁头状态下的压头和牙套组合的剖视图。
图5b是沿着图2中的线A-A剖切而看到的在待用状态下的压头和牙套组合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牙套的剖视图,其包括牙盖和气缸盖。
图7是图6的牙套的牙盖的剖视图。
图8是图6的牙套的气缸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泵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变型、等效替换,并且在不相矛盾的前提下,以下所描述的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互相任意地组合,而这些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在以下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中,所使用的诸如“上”、“下”、“内”、“外”之类的表示方向和朝向的用语是以附图所示的按压泵在使用状态时通常的朝向为基准的,可以了解的是,在诸如运输、储存等情形中,按压泵的朝向可能会有改变。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泵1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该按压泵1的剖视图。结合图1和图2可见,按压泵1包括压头10和牙套20,压头10能够套设在牙套20上,并相对于牙套20往复运动。
压头10包括位于外侧的外套筒11以及在压头10内侧连接在压头10下方的活塞杆30,其中外套筒11能够套设在牙套20上。活塞杆30可以一体地设置在压头10上,也可单独制造,并连接到压头10上。在活塞杆30的下端可设置有活塞。
牙套20与气缸40固定连接。活塞杆30的至少包括活塞的部分穿过牙套20的内孔伸入到气缸40中,且活塞杆30上的活塞与气缸40的内壁形成密封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泵1中,设置有耐冲击结构,关于该耐冲击结构的具体描述如下。
图3a~3d示出了图1和2所示的按压泵1的压头10的各视图,其中图3a是仰视图,图3b是剖视图,图3c是立体图,图3d是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而看到的压头10的截面图。
压头10具有在外侧的外套筒11,在外套筒1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一凸起12,该第一凸起12沿着按压泵1的纵向延伸。例如,在图中所示结构中包括六个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凸起12,这六个第一凸起12较佳地沿着压头10的周向均匀分布。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凸起12之间形成第一凹部13。
图4a~4d示出了按压泵1的牙套20的各视图。其中,图4a是截面图,图4b是俯视图,图4c是立体图,而图4d是沿着图1中的线A-A截取而看到的牙套20的截面图。
可以看到,在牙套20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二凸起21,该第二凸起21在牙套20的外表面上沿按压泵1的纵向延伸。例如,在图中所示结构中包括六个第二凸起21,较佳地,这些第二凸起21沿着牙套20的周向均匀分布。在相邻的两个第二凸起21之间形成第二凹部22。
如图中所示的较佳实施例,压头10中的第一凸起12和第一凹部13的数量与牙套20的第二凸起21和第二凹部22的数量相同,从而压头10和牙套20可形成互相嵌套的构造。换言之,第一凸起12能够配合在第二凹部22中,第二凸起21能够配合在第二凹部22中。
当然,第一凸起12的数量也可与第二凹部22的数量不同,例如其中一个可以是另一个的倍数,只要能够使得在锁定状态下至少有一个第一凸起12支承在第二凸起21上,而在待用状态下第一凸起12都能够对准相应的第二凹部22,且第二凸起21都能够对准相应的第一凹部13即可。
下面将结合图5a和5b来描述第一凸起12和第一凹部13与第二凸起21和第二凹部22之间的配合。
图5a显示的是按压泵1处于锁头状态时压头10和牙套20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压头10的第一凸起12和牙套20的第二凸起21在径向上互相对准,并且第一凸起12位于第二凸起21上方,或者说第二凸起21支承着第一凸起12。这样,在运输过程中,若产品颠簸或跌落,压头10受到的冲击能够得到牙套20的支承和分散,由此可降低按压泵1破损的风险。
当使用人转动压头10以将按压泵1切换到打开状态时,第二凸起21与第一凹部13对准,而第一凸起12则与第二凹部22对准。此时,随着使用人向下按压压头10,第二凸起21能够配合到第一凹部13中,第一凸起12能够配合到第二凹部22中,从而允许压头10相对于牙套20沿纵向往复运动。
较佳地,第一凸起12的一个端部、具体是第一凸起12的下端形成为倒角或圆角的形状,从而当转动压头10以将按压泵1设置到锁头状态时,第一凸起12的该倒角或圆角形状能够有助于使第一凸起12导入到第二凸起21的上方。附加地或替代地,第二凸起21的上端也形成为倒角或圆角的形状,以有助于将第一凸起12导入到第二凸起21上方。
返回图3a~4d,较佳地在活塞杆30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两个第三凸起31,这两个第三凸起31沿着按压泵1的纵向延伸,并且互相间隔180°地布置。当然,也可设置其他数量的第三凸起31,且这些第三凸起31可以是均匀分布的,也可以是不均匀地分布地。
与活塞杆30上的第三凸起31相对应地,在牙套20的内孔中形成有槽口23,该槽口23的形状和大小被设置成能够容纳第三凸起31,并允许第三凸起31在槽口23中沿按压泵1的纵向上下运动。
在相邻的两个槽口23之间形成向着上方的支撑面24,当按压泵1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三凸起31的下端能够支承在该支撑面24上。而当转动压头10以将按压泵1切换到待用状态时,第三凸起31与槽口23对准,且第三凸起31能够在槽口23中沿按压泵1的纵向往复运动。
第三凸起31与槽口23和支撑面24之间的配合结构可进一步提高牙套20对压头10的支承效果,减少压头10因颠簸、跌落等原因而损坏的可能性。
图6~8示出了一种变型形式的实施例,其中包括分体式的牙套。结合附图可以看到,在牙套由牙盖20’和气缸盖50’组合而成。其中,在牙盖20’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向内的凸缘21’,在气缸盖50’的顶部形成有卡扣部51’。通过将卡扣部51’卡配在凸缘21’上,实现牙盖20’和气缸盖50’的组合,以形成牙套。
当然,牙盖20’和气缸盖50’之间的连接组合也可通过其他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连接结构来实现,如凸环-凹槽结构、螺纹结构等。

Claims (8)

1.一种耐冲击的按压泵,所述按压泵包括压头和牙套,其中,所述压头包括位于外侧的外套筒以及在所述压头的内侧设置在所述压头下方的活塞杆,所述压头的所述外套筒能够套设在所述牙套上,并相对于所述牙套往复运动,所述活塞杆能够穿过所述牙套的内孔延伸,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套筒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一凸起,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一凹部;以及
在所述牙套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二凸起,在相邻的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二凹部;
其中,当所述按压泵处于锁头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对准,并支承在所述第二凸起上,当所述按压泵处于待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凹部对准,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凹部对准,并且随着按压所述压头,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二凹部内沿纵向运动,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一凹部内沿纵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沿着所述压头的周向均匀分布;和/或
所述第二凸起沿着所述牙套的周向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下端形成为倒角或圆角形状;和/或
所述第二凸起的上端形成为倒角或圆角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杆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沿着所述按压泵的纵向延伸;以及
在所述牙套的所述内孔中形成有与所述第三凸起对应的至少两个槽口,在相邻的所述槽口之间形成有支撑面;
其中,当所述按压泵处于所述锁头状态时,所述第三凸起支承在对应的所述支撑面上,当所述按压泵处于所述待用状态时,所述第三凸起对准对应的所述槽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第三凸起,两个所述第三凸起互相隔开180°地布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牙盖和气缸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压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牙盖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向内的凸缘,所述气缸盖的顶部形成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卡配在所述凸缘上,从而所述牙盖和所述气缸盖组装在一起。
CN202223501927.2U 2022-12-27 2022-12-27 耐冲击的按压泵 Active CN218807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1927.2U CN218807741U (zh) 2022-12-27 2022-12-27 耐冲击的按压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1927.2U CN218807741U (zh) 2022-12-27 2022-12-27 耐冲击的按压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7741U true CN218807741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9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01927.2U Active CN218807741U (zh) 2022-12-27 2022-12-27 耐冲击的按压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7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31976B2 (en) Manually operated pump comprising an assembly for pressurization and dispensing of fluid
KR101168639B1 (ko) 지지가능한 가압가능 용기용 기부 컵
US6209762B1 (en) Dispensing package and method of use
EP3512781B1 (en) Compact aerosol container
US20050029290A1 (en) Spout assembly for enhancing standing force of flexible container
US6571977B2 (en) Dual container
US7357267B1 (en) Plastic bottle with handle
KR102274150B1 (ko) 적층 박리 용기
KR20100031640A (ko) 딥 튜브를 수용하는 저부를 갖는 지지가능한 가압가능 용기 및 이를 위한 기부 컵
KR20100031636A (ko) 지지가능한 가압가능 용기 및 이를 위한 기부 컵
CN218807741U (zh) 耐冲击的按压泵
JP5090517B2 (ja) 押出し容器
CN117508887A (zh) 耐冲击的按压泵
CN212314372U (zh) 防打开滑转的按压泵
US2790583A (en) Rotatable valve for containers
CN212891744U (zh) 一种防漏按压头
CN109606913B (zh) 一种浓缩洗涤剂投放容器及包装瓶
JP7475792B2 (ja) 吐出具及び吐出容器
US10751740B2 (en) Eco pump assembly
JP6910715B2 (ja) 二重容器、注出具付き容器及びプリフォーム
CN100518952C (zh) 供给泵
CN218752402U (zh) 具有多重密封的乳液泵
CN218113613U (zh) 泵芯机构及包括该泵芯机构的按压泵
US20040262329A1 (en) Stackable pressure vessel
CN113734608A (zh) 防打开滑转的按压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127 No. 95, Dongzhuang Road, Luzhi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ianzhou Medical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5, Dongzhuang Road,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27

Patentee before: Tianzhou packaging (Suzhou)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