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6611U - 无人机停靠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停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6611U
CN218806611U CN202222776901.2U CN202222776901U CN218806611U CN 218806611 U CN218806611 U CN 218806611U CN 202222776901 U CN202222776901 U CN 202222776901U CN 218806611 U CN218806611 U CN 218806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cover plate
guide
ap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69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769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6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6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6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停靠系统,该系统包括停机坪和盖板:停机坪的停机区域设置有通风孔,以令停机坪下侧的气流能够通过通风孔吹向停靠在停机坪上的无人机;盖板与通风孔适配以对其进行封闭和打开。该系统中,由于设置有可控制通风孔开合的盖板,从而,能够避免无人机脚架卡死在停机坪散热孔内;而且能够将通风孔做的足够大,有利于提高无人机充电时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无人机停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停靠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凭借其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等优点,引起了多方关注,并在农业、测绘、勘探等多个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无人机起飞时,一般是通过螺旋桨快速旋转产生的升力把无人机带到空中;无人机降落时,螺旋桨转速放缓以控制无人机逐渐降落。易知,为了令无人机能够适应复杂环境,实现任意起降,也为了令无人机在起降过程中少受甚至免受周围环境杂物的影响,有些无人机系统中不仅包括无人机和遥控器,而且还为无人机配备有停靠装置。该停靠装置至少设置有停机坪,用来作为无人机的起飞点,同时也是无人机的降落点。停机坪能够在无人机起降过程中对其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并且有利于保持机身和镜头的清洁。
一般情况下,无人机在降落到停机坪后,会与停机坪中的充电装置连接,以对无人机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过程中,电池温度一般较高,因此需要额外的散热装置给无人机机身和电池进行散热。因此,如图1中所示,在有些产品中,停机坪机库内设置有散热装置,停机坪表面设置有多孔区域10。当无人机3降落到停机坪1上之后,首先通过归中推杆2将无人机3平移到停机坪1的定点位置(一般为中间位置);当通过停机坪机库内的充电装置对无人机3进行充电时,为了避免无人机3中的电池过热,还需要启动位于停机坪机库内的散热装置来产生散热气流,该散热气流通过停机坪多孔区域10处集中设置的多个散热孔吹向无人机3,从而对无人机3进行散热。
但是,上述方案的散热效率较低;而且,在无人机3降落到停机坪1上时,以及通过归中推杆2控制无人机3平移时,无人机3的脚架具有卡死在多孔区域10的散热孔内的风险。
因此,如何提高无人机充电时的散热效率,以及如何避免无人机脚架卡死在停机坪散热孔内的风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停靠系统,能够避免无人机脚架卡死在停机坪散热孔内的风险,而且能够提高无人机充电时的散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停靠系统,包括:
停机坪,其停机区域设置有通风孔,以令所述停机坪下侧的气流能够通过通风孔吹向停靠在所述停机坪上的无人机;
盖板,与所述通风孔适配以对其进行封闭和打开。
可选地,在上述无人机停靠系统中,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盖板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盖板移动至所述通风孔所在的位置以将其封闭,且用于控制所述盖板移动至远离所述通风孔的位置以将其打开。
可选地,在上述无人机停靠系统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转动驱动器,包括输出转轴;
随动轮;
传动带,套设于所述输出转轴和所述随动轮;
中间连接机构,所述盖板通过所述中间连接机构与所述传动带相接且随所述传动带移动;
若所述传动带正向移动,则通过所述中间连接机构带着所述盖板移动至所述通风孔所在的位置,以将所述通风孔封闭;
若所述传动带反向移动,则通过所述中间连接机构带着所述盖板移动至远离所述通风孔的位置,以将所述通风孔打开。
可选地,在上述无人机停靠系统中,还包括导向件;
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停机坪固连,且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相接,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一导向部更加靠近所述停机坪;
所述中间连接机构穿设在所述导向槽内,可沿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中间连接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传动带相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槽后与所述盖板相接;
当所述盖板位于所述通风孔所在的位置以将其封闭时,所述中间连接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导向部;
当所述盖板位于远离所述通风孔的位置以将其打开时,所述中间连接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导向部。
可选地,在上述无人机停靠系统中,所述中间连接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其中:
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传动带固连;
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盖板固连;
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进行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穿设在所述导向槽内,且可沿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一连杆之间通过第二铰接轴进行铰接,所述第二铰接轴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部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可选地,在上述无人机停靠系统中,所述第一铰接轴上还设置有从动槽轮,所述从动槽轮与所述导向槽滚动配合;
和/或,所述第二铰接轴上还设置有主动槽轮,所述主动槽轮与所述第一导向部滚动配合。
可选地,在上述无人机停靠系统中,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动带的移动方向平行。
可选地,在上述无人机停靠系统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直线导轨;
滑块,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配合,且与所述盖板相接;
直线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直线导轨的引导方向平移;
若所述滑块正向移动,则通过所述盖板移动至所述通风孔所在的位置,以将所述通风孔封闭;
若所述滑块反向移动,则通过所述盖板移动至远离所述通风孔的位置,以将所述通风孔打开。
可选地,在上述无人机停靠系统中,还包括:
限位板,与所述停机坪固连,位于所述通风孔远离所述盖板的移动起始点的一侧;
引导轮,设置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所述引导轮的中心转轴与所述盖板的移动方向垂直;
推杆,沿所述盖板的移动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板、所述滑块铰接,所述推杆与所述盖板之间铰接轴与所述引导轮的中心转轴共线或平行。
可选地,在上述无人机停靠系统中,还包括散热装置和充电装置;
所述停机坪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装置连接,用于为所述无人机充电;
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散热装置的出风路径上,以令所述散热装置的出风气流吹向停靠在所述停机坪的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停靠系统中,由于设置有可控制通风孔开合的盖板,从而使得停机坪上开设的通风孔能够封闭和打开。其中,由于盖板能够将通风孔进行封闭,从而,即便是通风孔的通风面积比无人机的脚架底端大,也能够通过盖板托住脚架,避免无人机的脚架在经过通风孔时卡死在通风孔内。因此,可以将通风孔做的足够大,比如在停机坪与无人机底部对应的停机区域开设的通风孔的通风面积能够覆盖大部分甚至全部无人机机身的投影,从而能够最大化利用散热气流,最大化提高对无人机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中提供的无人机停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无人机停靠系统在通风孔打开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无人机停靠系统在通风孔打开时的外部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无人机停靠系统在通风孔打开时的内部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无人机停靠系统在通风孔封闭时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无人机停靠系统在通风孔封闭时的外部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无人机停靠系统在通风孔封闭时的内部轴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无人机停靠系统中的盖板及其驱动装置的轴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无人机停靠系统中的盖板及其驱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无人机停靠系统中的盖板及其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无人机停靠系统的内部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停靠系统,能够避免无人机脚架卡死在停机坪散热孔内的风险,而且能够提高无人机充电时的散热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2至图7,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停靠系统(也可称为机库),包括停机坪1和盖板7。其中:停机坪1的停机区域设置有通风孔100,以令停机坪1下侧的气流能够通过通风孔100吹向停靠在停机坪1上的无人机;盖板7与通风孔100适配以对其进行封闭和打开。
使用过程中,当无人机3停靠在停机坪1上充电时,可移动盖板7,令通风孔100完全能打开,此时,散热装置的散热气流可通过通风孔100直接吹向无人机3,对其进行散热;当无人机3离开停机坪1时,可移动盖板7,使其封闭通风孔100,以保证下次无人机3降落到停机坪1上时保证停机坪1表面为封闭、平滑的表面。当然,上述开合动作并不仅局限于散热过程和停机过程,在其他情况下,可也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盖板7移动,对比本实用新型并不做具体限定。本文仅以散热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停靠系统中,由于设置有可控制通风孔100开合的盖板7,从而使得停机坪1上开设的通风孔100能够封闭和打开。其中,由于盖板7能够将通风孔100进行封闭,从而,即便是通风孔100的通风面积比无人机3的脚架底端大,也能够通过盖板7托住脚架,避免无人机3的脚架在经过通风孔100时卡死在通风孔100内。因此,可以将通风孔100做的足够大,比如像图2中所示,在停机坪1与无人机底部对应的停机区域开设的通风孔100的通风面积能够覆盖大部分甚至全部无人机机身的投影,从而能够最大化利用散热气流,最大化提高对无人机的散热效率。
具体实施时,如图2中所示,可以仅在停机坪1上开设一个通风面积足够大的通风孔100。或者,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停机坪1上开设两个、三个或四个或其他数量的通风面积较大的通风孔100。各通风孔100分别由不同的盖板7控制开合,或者,也可以令多个通风孔100共用一个盖板7,此时,盖板7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与各通风孔100适配的凸起,以同时对多个通风孔100进行封闭,且保证停机坪1具有基本平滑的表面,避免无人机脚架卡死。
进一步地,在上述无人机停靠系统中还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与盖板7连接,用于控制盖板7移动至通风孔100所在的位置以将其封闭,且用于控制盖板7移动至远离通风孔100的位置以将其打开。
具体请参见图2至图7,该驱动装置包括转动驱动器4、随动轮、传动带5,以及中间连接机构8。其中:传动带5套设在转动驱动器4的输出转轴和随动轮上;盖板7通过中间连接机构8与传动带5相接且随传动带5移动。若传动带5正向移动,则通过中间连接机构8带着盖板7移动至通风孔100所在的位置,以将通风孔100封闭;若传动带5反向移动,则通过中间连接机构8带着盖板7移动至远离通风孔100的位置,以将通风孔100打开。
具体实施时,降落到停机坪1上的无人机3首先通过归中推杆2平移到合适的定点位置(一般为位于停机坪中间位置的停机区域),以保证无人机脚架与停机坪1上的充电接口连接,然后再进行充电和散热。归中推杆2由传动带控制平移。此时,上述用于控制盖板移动的传动带5可以是直接采用驱动归中推杆2平移的传动带,这样能够令归中推杆2与盖板7同步动作,也有利于简化产品结构。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用于控制盖板移动的传动带5也可以是另加到停机坪附近的传动带。
具体实施时,该无人机停靠系统中还包括有导向件62。请参见图图4、图5、图7。该导向件62与停机坪1固连,且设置有导向槽621,导向槽621包括第一导向部a和第二导向部b,第二导向部b的一端与第一导向部a相接,另一端相对第一导向部a更加靠近停机坪1。
而且,上述设置在盖板7和传动带5之间的中间连接机构8穿设在导向槽621内,可沿导向槽621的延伸方向滑动。该中间连接机构8的一端与传动带5相接,另一端穿过导向槽621后与盖板7相接。当盖板7位于通风孔100所在的位置以将其封闭时,中间连接机构8位于第二导向部b;当盖板7位于远离通风孔100的位置以将其打开时,中间连接机构8位于第一导向部a。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导向部b远离第一导向部a的一端相对第一导向部a更加靠近停机坪1,从而,当中间连接机构8位于第一导向部时,盖板7稍远离停机坪1,可随传动带5自由平移;当中间连接机构8位于第二导向部时,盖板7靠近停机坪1,以伸入到通风孔100内,令停机坪1的上表面尽量为连续光滑的停机平面,避免无人机脚架陷入到通风孔100内发生平移困难/卡死的风险。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说的“导向件62与停机坪1固连”是指,导向件62与停机坪1相对固定,不可发生相对位移,具体固连方式可以是令导向件62和停机坪1直接固连,也可以是令导向件62和停机坪1均固连在机架上,从而达到固连目的。
优选地,该中间连接机构8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85、第二连杆83、第三连杆81。其中:
第一连杆85与传动带5固连;
第三连杆81与盖板7固连;
第二连杆83和第三连杆81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进行铰接,第一铰接轴穿设在导向槽621内,且可沿导向槽621的延伸方向在第一导向部a和第二导向部b之间往复移动;
第二连杆83和第一连杆85之间通过第二铰接轴进行铰接,第二铰接轴穿设在第一导向部内,且可沿第一导向部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当盖板7位于通风孔100所在的位置以将其封闭时,第一铰接轴位于第二导向部b;
当盖板7位于远离通风孔100的位置以将其打开时,第一铰接轴位于第一导向部a。
进一步地,第一铰接轴上还设置有从动槽轮82,从动槽轮82与导向槽621滚动配合;和/或,第二铰接轴上还设置有主动槽轮84,主动槽轮84与第一导向部滚动配合。从而保证中间连接机构8能够在导向槽621内平滑移动。
具体地,如图2和图4中所示,第一导向部为条形槽,条形槽的延伸方向与传动带5的移动方向平行;第二导向部b的一端与第一导向部a相接,另一端相对第一导向部a向靠近停机坪1的方向延伸。
综上,当无人机3准备起飞的时候,传动带5带动归中推杆2向边缘移动的同时,也带动主动槽轮84和从动槽轮82沿着导向槽621运动,从而令盖板7随着从动槽轮82运动,直到归中推杆2停止运动时,盖板7刚好封闭停机坪1上开设的通风孔100,以便于无人机平稳降落在停机坪1上,且便于无人机1在停机坪1上的归中平移。
当无人机3降落到停机坪1上时,不与盖板7连接的归中推杆2(即图3中左右方向的两个归中推杆2)先完成归中运动,然后与盖板7连接的归中推杆2(即图3中上下方向的两个归中推杆2)再进行归中运动,同时带动主动槽轮84运动,与此同时盖板7也随着从动槽轮82运动,以打开通风孔100。
进一步地,在上述无人机停靠系统中,还设置有导向杆61,导向杆61固连设置在停机坪1的外侧,与停机坪1所在的平面平行,用于对归中推杆2的移动方向起到导向的作用。
具体地,第一连杆85通过锁紧件21固定连接到传动带5上,归中推杆2通过支架22固定连接到锁紧件21上,支架22上固连设置有导向套筒23,导向套筒23套设在导向杆61上,可沿导向杆61轴向滑动。从而,通过锁紧件21和支架22,能够实现归中推杆2与传动带5之间的同步移动;通过导向套筒23和导向杆61,能够对归中推杆2起到一定的导向和支撑稳定的作用,保证该传动系统的平稳运行。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通用于厚度较大的停机坪,如果停机坪厚度较小,则无需主动槽轮84、从动槽轮82、导向件62,直接将盖板7与传动带5相连,通过传动带5直接驱动盖板7来回动作,实现对通风孔100的封闭/打开。
具体实施时,该无人机停靠系统中,还设置有散热装置和充电装置。其中:停机坪1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充电装置连接,用于为无人机3充电;上述开设在停机坪1的停机区域的通风孔100位于散热装置的出风路径上,以令散热装置的出风气流吹向停靠在停机坪1的无人机。例如,散热装置安装在通风口100的正下方,其出风方向朝向通风口100,从而,散热装置产生的气流能够通过通风口100吹向停靠在停机坪1上的无人机3,以加快无人机附近的气流速度,提高散热效率。
具体地,上述散热装置可以是制冷设备或风扇等能够产生散热气流的设备。
具体地,如图2中所示,停机坪1一般位于机库机架的上侧,作为箱型结构或框架结构的机库的上侧面板。
第二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停靠系统,其与上述第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无人机停靠系统的区别仅在于:盖板7通过独立的驱动装置控制运动,不与传动带5连接。
具体请参见图8至图11,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停靠系统中,用于控制盖板7移动的驱动装置包括直线导轨93、滑块94、直线驱动器92。其中:滑块94与直线导轨93滑动配合,且与盖板7相接;直线驱动器92用于驱动滑块94沿直线导轨93的引导方向平移。
若滑块94正向移动,则通过盖板7移动至通风孔100所在的位置,以将通风孔100封闭;
若滑块94反向移动,则通过盖板7移动至远离通风孔100的位置,以将通风孔100打开。
进一步地,该无人机停靠系统中,还包括限位板63、引导轮95、推杆91。
其中:
限位板63与停机坪1固连,位于通风孔100远离盖板7的移动起始点的一侧;
引导轮95设置于盖板7靠近限位板63的一侧,引导轮95的中心转轴与盖板7的移动方向垂直;
推杆91沿盖板7的移动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每个推杆91的两端分别与盖板7、滑块94铰接,推杆91与盖板7之间铰接轴与引导轮95的中心转轴共线或平行。
从而,当盖板7移动至通风孔100的正下方时,引导轮95与限位板63相抵;直线驱动器92继续驱动滑块94移动,则引导轮95沿限位板63向靠近停机坪1的方向滚动,从而通过推杆91将盖板7推送至通风孔100内,将通风孔100进行封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停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停机坪(1),其停机区域设置有通风孔(100),以令所述停机坪(1)下侧的气流能够通过通风孔(100)吹向停靠在所述停机坪(1)上的无人机;
盖板(7),与所述通风孔(100)适配以对其进行封闭和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停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盖板(7)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盖板(7)移动至所述通风孔(100)所在的位置以将其封闭,且用于控制所述盖板(7)移动至远离所述通风孔(100)的位置以将其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停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转动驱动器(4),包括输出转轴;
随动轮;
传动带(5),套设于所述输出转轴和所述随动轮;
中间连接机构(8),所述盖板(7)通过所述中间连接机构(8)与所述传动带(5)相接且随所述传动带(5)移动;
若所述传动带(5)正向移动,则通过所述中间连接机构(8)带着所述盖板(7)移动至所述通风孔(100)所在的位置,以将所述通风孔(100)封闭;
若所述传动带(5)反向移动,则通过所述中间连接机构(8)带着所述盖板(7)移动至远离所述通风孔(100)的位置,以将所述通风孔(100)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停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件(62);
所述导向件(62)与所述停机坪(1)固连,且设置有导向槽(621),所述导向槽(621)包括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相接,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一导向部更加靠近所述停机坪(1);
所述中间连接机构(8)穿设在所述导向槽(621)内,可沿所述导向槽(621)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中间连接机构(8)的一端与所述传动带(5)相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槽(621)后与所述盖板(7)相接;
当所述盖板(7)位于所述通风孔(100)所在的位置以将其封闭时,所述中间连接机构(8)位于所述第二导向部;
当所述盖板(7)位于远离所述通风孔(100)的位置以将其打开时,所述中间连接机构(8)位于所述第一导向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停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机构(8)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85)、第二连杆(83)、第三连杆(81),其中:
所述第一连杆(85)与所述传动带(5)固连;
所述第三连杆(81)与所述盖板(7)固连;
所述第二连杆(83)和所述第三连杆(81)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进行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穿设在所述导向槽(621)内,且可沿所述导向槽(621)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连杆(83)和所述第一连杆(85)之间通过第二铰接轴进行铰接,所述第二铰接轴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部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停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轴上还设置有从动槽轮(82),所述从动槽轮(82)与所述导向槽(621)滚动配合;
和/或,所述第二铰接轴上还设置有主动槽轮(84),所述主动槽轮(84)与所述第一导向部滚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停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动带(5)的移动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停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直线导轨(93);
滑块(94),与所述直线导轨(93)滑动配合,且与所述盖板(7)相接;
直线驱动器(92),用于驱动所述滑块(94)沿所述直线导轨(93)的引导方向平移;
若所述滑块(94)正向移动,则通过所述盖板(7)移动至所述通风孔(100)所在的位置,以将所述通风孔(100)封闭;
若所述滑块(94)反向移动,则通过所述盖板(7)移动至远离所述通风孔(100)的位置,以将所述通风孔(100)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停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板(63),与所述停机坪(1)固连,位于所述通风孔(100)远离所述盖板(7)的移动起始点的一侧;
引导轮(95),设置于所述盖板(7)靠近所述限位板(63)的一侧,所述引导轮(95)的中心转轴与所述盖板(7)的移动方向垂直;
推杆(91),沿所述盖板(7)的移动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推杆(9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板(7)、所述滑块(94)铰接,所述推杆(91)与所述盖板(7)之间铰接轴与所述引导轮(95)的中心转轴共线或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停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装置和充电装置;
所述停机坪(1)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装置连接,用于为所述无人机(3)充电;
所述通风孔(100)位于所述散热装置的出风路径上,以令所述散热装置的出风气流吹向停靠在所述停机坪(1)的无人机。
CN202222776901.2U 2022-10-19 2022-10-19 无人机停靠系统 Active CN218806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6901.2U CN218806611U (zh) 2022-10-19 2022-10-19 无人机停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6901.2U CN218806611U (zh) 2022-10-19 2022-10-19 无人机停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6611U true CN218806611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0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6901.2U Active CN218806611U (zh) 2022-10-19 2022-10-19 无人机停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6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6018B2 (en) Ducted fan doors for aircraft
CN217809353U (zh) 一种防滴落组件以及采用防滴落组件的核酸提取仪
CN218806611U (zh) 无人机停靠系统
KR20170074492A (ko) 이동 후드식 집진장치
CN205519873U (zh) 微通道管高速切断装置
CA2893341C (en) Casing opening/closing system of an unmanned helicopter
CN108622424B (zh) 发动机短舱、涡轮风扇发动机及飞行器
CN112874789A (zh) 一种航拍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6139609B (zh) 航模滑翔机螺旋桨收放系统
CN114104927B (zh) 电梯门结构及电梯
CN216734816U (zh) 一种无人机机巢
CN104003178B (zh) 一种推料气缸
CN115749536A (zh) 一种无人机机巢盖板运动方法及无人机机巢
CN214403232U (zh) 自动门
RU2577928C2 (ru) Остекленная крыша с подвижной сдвигаемой и приподнимающейся панелью
CN219215435U (zh) 用于无人机的自动门装置
WO2016000484A1 (zh) 无人直升机的机壳开合系统
US20200307771A1 (en) Closure fairings for wing leading edge slat track openings
CN112644023A (zh) 极坐标3d打印机
CN202755003U (zh) 折边压料系统
CN220616242U (zh) 无人机停机坪归中装置
CN105947177A (zh) 一种可变后掠翼载人飞行器
CN105984793A (zh) 一种磁力调节安全电梯
CN205742770U (zh) 一种软驱动智能开启天窗
CN218662401U (zh) 一种无人机机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