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6525U - 一种混合电袋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电袋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6525U
CN218796525U CN202222594919.0U CN202222594919U CN218796525U CN 218796525 U CN218796525 U CN 218796525U CN 202222594919 U CN202222594919 U CN 202222594919U CN 218796525 U CN218796525 U CN 218796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ode
dust
dust removal
electric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49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强
张亚东
刘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Metallu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Metallu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zhou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49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6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6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6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烟气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电袋除尘装置,包括内腔设有除尘室的壳体,且壳体一侧中部设有用于进风的进气箱,壳体另一侧上部设有出风口,除尘室沿着进气箱向出风口水平延伸方向依次设有电除尘区、混合除尘区和纯布袋除尘区;其中,电除尘区包括两排以上平行设置的第一阳极板,相邻两排第一阳极板之间还设有一排与第一阳极板平行的第一阴极线;混合除尘区包括两排以上的混合电袋,每排混合电袋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第二阳极板和设置于两排第二阳极板之间的第一布袋;相邻两排混合电袋之间还设有与第二阳极板平行的第二阴极线;纯布袋除尘区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布袋。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电袋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烟气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电袋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含尘气体,如果不加处理而直接将含尘气体排入环境,则空气中的粉尘本人体吸收后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变,甚至导致各种呼吸性系统疾病的发生。因此在将工业含尘气体排向大气之前,通常都会采用除尘装置进行净化。
在除尘装置中,布袋除尘器也是一种很好的高效的除尘设备,但是这种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运行中阻力大、能耗高、布袋使用寿命短等。电除尘器是一种很好的高效的除尘设备,且已广泛应用于电力、水泥、化工、钢铁等行业的烟气处理领域,但是这种设备对高比电阻粉尘和细微粉尘捕集较为困难。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除尘方式的不足,本领域提出了电除尘和布袋除尘的混合除尘器,如公开号为CN10238968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电袋除尘器,其将阳极板,布袋和放电极交替、混合布置于同一室形成复合式电袋除尘器;其构成为,布袋设置在放电极的阳极板与阳极板之间,放电极的阴极线设置在阳极板与阳极板之间,阳极板设置在与阴极线对应的两侧和布袋区对应的两侧。在该专利中,进风口处直接设置阳极板与布袋混合系统,从进风口进入的气体经过静电吸附后并经过布袋过滤后从上部排出。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从进风口进入的气体粉尘浓度较高且风速较大,该专利中进风口处的布袋长期在速度较大的高浓度粉尘撞击下容易出现磨损。基于此,该专利仍然有改善优化的空间。
因此,本领域亟需对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装置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混合电袋除尘装置中布袋容易磨损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电袋除尘装置,其主要解决现有混合电袋除尘装置中布袋容易磨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合电袋除尘装置,包括内腔设有除尘室的壳体,且壳体一侧中部设有用于进风的进气箱,壳体另一侧上部设有出风口,除尘室沿着进气箱向出风口水平延伸方向依次设有电除尘区、混合除尘区和纯布袋除尘区;其中,电除尘区包括两排以上平行设置的第一阳极板,相邻两排第一阳极板之间还设有一排与第一阳极板平行的第一阴极线;
混合除尘区包括两排以上的混合电袋,每排混合电袋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第二阳极板和设置于两排第二阳极板之间的第一布袋;相邻两排混合电袋之间还设有与第二阳极板平行的第二阴极线;
纯布袋除尘区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布袋。
本实用新型中的壳体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形状类似,且在电除尘区、混合除尘区和纯布袋除尘区均设置有灰斗,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和灰斗的形状、连接原理和工作原理均与如CN102389681A的专利中公开的对应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气箱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用于输入外部带粉尘的气体;出风口用于输出净化后的气体。电除尘区主要吸附气体中的大部分粉尘,经过该区后的气体直接流入混合除尘区。为保证除尘的质量,混合除尘区的数量可以设置一个以上,当混合除尘区数量超过一个时,每个混合除尘区依次串联设置。纯布袋除尘区的数量可以设置一个以上,当纯布袋除尘区数量超过一个时,每个纯布袋除尘区依次串联设置。经过电除尘区和混合除尘区处理后的气体已经去除了大量的粉尘,最主要的是捕获了大颗粒粉尘,尤其是在混合除尘区更为显著。当气体流经到纯布袋除尘区时,由于粉尘浓度已经非常低,气体中粉尘对于布袋的磨损较小,因此可以在除尘时适当提高布袋除尘器过滤风速。此外,由于进入此区域的粉尘浓度已经很低,在相同的时间内,布袋包裹的粉尘量减少,降低了除尘器阻力,减小了对布袋的过度喷吹,进一步减小了布袋破损的几率。
进一步地,每排第一阳极板和第二阳极板底部均设有底部振打装置。
进一步地,第一阴极线通过一个以上的阴极悬吊组件悬挂在除尘室顶部,且每个阴极悬吊组件上部还设有阴极顶部振打系统。
进一步地,阴极悬吊组件包括悬吊杆、悬吊瓷瓶和悬挂框架,其中,悬吊杆两端分别连接悬吊瓷瓶和承载第一阴极线的悬挂框架;悬吊瓷瓶固定设置在壳体上;
阴极顶部振打系统包括连杆和顶部振打器,其中,连杆两端分别连接悬吊瓷瓶上的悬吊杆和顶部振打器;
进一步地,第二阴极线分为上部阴极线和下部阴极线,上部阴极线和下部阴极线分别固定在上部阴极小框架和下部阴极小框架上;上部阴极小框架和下部阴极小框架两侧分别通过阴极大框架固定在除尘室;上部阴极小框架和下部阴极小框架侧面还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侧部振打装置。
进一步地,第一布袋两侧的第二阳极板靠近进气箱的一端通过导流装置相连;
第二阴极线两侧的第二阳极板靠近出风口的一端通过阻流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混合除尘区和纯布袋除尘区顶部还分别设有第一净气室和第二净气室;第一净气室和第二净气室内还分别设有与第一布袋和第二布袋相匹配的第一喷气装置和第二喷气装置,第二喷气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喷气装置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外部储气罐连接。
进一步地,电除尘区和混合除尘区顶部还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供电电源。
进一步地,在每排第一阳极中,每块第一阳极板与一根以上的第一阴极线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电袋除尘装置主要包括三部分,且由进气箱向出风口串联设置.。
第一部分为电除尘区,含尘气体经过进气箱进入电除尘区,气体中的粉尘在电场通道中荷电,且粉尘的荷电率较高。大部分粉尘沉积在第一阳极板和第一阴极线上,由于第一阴极线放电均匀,可利用电力捕集气体中大量的悬浮尘粒;没有沉积的粉尘则继续随着气体流入第二部分的混合除尘区。
第二部分为混合除尘区,由电除尘区输入到本区域的气体一部分直接进入下部电场通道中,另一部分则从上部进入混合电袋区域。进入下部电场通道中的气体经过粉尘吸附后,一部分往上进入混合电袋区域,另一部分流入纯布袋除尘区。进入混合电袋区域的气体先经过电场吸附粉尘,然后通过两块阳极板之间的空隙流入第一布袋外侧,气体经过第一布袋吸附过滤粉尘后排入第一净气室,然后流入第二净气室,最后将洁净气体排放到环境中。
第三部分为纯布袋除尘区,由混合除尘区输入到本区域的气体经过第二布袋吸附过滤粉尘后排入第二净气室,然后将洁净气体排放到环境中。
当工作一段时间后,各个区域均沉积了不同程度的灰尘,此时可通过各个振打装置进行敲打,从而将沉积的灰尘抖落在灰斗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进气箱处设置的电除尘区不含布袋,该区域可吸附气体中的大部分粉尘,可避免大颗粒粉尘对后面布袋的撞击,有效减缓布袋的磨损速度,延长装置的食用寿命;即使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气体中的粉尘也不会对装置中的布袋造成磨损,因此可进一步提高气体的进风速度,从而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阴极悬吊组件和阴极顶部振打系统,可实现对阴极顶部振打系统对应的第一阴极线进行单独供电,极大的提升电气性能,一定程度上克服电晕封闭现象,提高电除尘区的除尘效率;在电除尘区除尘效率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可减少混合除尘区和纯布袋除尘区气体中的粉尘,进一步达到减缓布袋的磨损速度,延长装置的食用寿命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将每排第一阴极线均分为靠前部分和靠后部分,可实现前后两部分单独供电,提高了整体电气性能,要提升一电场对粉尘的捕集,且靠前部分和靠后部分的框架通过磁轴连接,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不会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
4、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俯视状态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状态下去除阴极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状态下去除阳极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一阳极板与底部振打锤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第二阳极板底部振打锤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第一阴极线与阴极悬吊组件和阴极顶部振打系统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第二阴极线与上部阴极小框架、下部阴极小框架和侧部振打装置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阳极板与第一阴极线配合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混合电袋、第二阴极线、导流装置和阻流装置配合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均流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吹气装置与布袋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脉冲喷出阀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气箱;3.出风口;4.第一阳极板;5.第一阴极线;6.混合电袋;7.第二阴极线;8.第二布袋;9.底部振打装置;10.阴极悬吊组件;11.阴极顶部振打系统;12.上部阴极小框架;13.下部阴极小框架;14.侧部振打装置;15.导流装置;16.阻流装置;17.第一净气室;18.第二净气室;19.第一喷气装置;20.第二喷气装置;21.第一连接管;22.第二连接管;23.储气罐;24.供电电源;25.灰斗;26.板连接;27.磁轴;28.悬吊梁;29.均流装置;30.孔洞;31.第一气包;32.第一脉冲喷出阀;33.第二气包;34.第二脉冲喷出阀;35.阴极大框架;
601.第二阳极板、602.第一布袋;
701.上部阴极线;702.下部阴极线;
1001.悬吊杆;1002.悬吊瓷瓶;1003.悬挂框架;
1101.连杆;1102.顶部振打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混合电袋除尘装置,包括内腔设有除尘室的壳体1,且壳体1一侧中部设有用于进风的进气箱2,壳体1另一侧上部设有出风口3,除尘室沿着进气箱2向出风口3水平延伸方向依次设有电除尘区、混合除尘区和纯布袋除尘区;其中,电除尘区包括两排以上平行设置的第一阳极板4,相邻两排第一阳极板4之间还设有一排与第一阳极板4平行的第一阴极线5;
混合除尘区包括两排以上的混合电袋6,每排混合电袋6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第二阳极板601和设置于两排第二阳极板601之间的第一布袋602;相邻两排混合电袋6之间还设有与第二阳极板601平行的第二阴极线7;
进一步地,纯布袋除尘区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布袋8。
本实用新型中的壳体1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形状类似,且在电除尘区、混合除尘区和纯布袋除尘区均设置有灰斗25,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和灰斗25的形状、连接原理和工作原理均与如CN102389681A的专利中公开的对应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气箱2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用于输入外部带粉尘的气体;出风口3用于输出净化后的气体。
电除尘区主要吸附气体中的大部分粉尘,经过该区后的气体直接流入混合除尘区。为保证除尘的质量,混合除尘区的数量可以设置一个以上,当混合除尘区数量超过一个时,每个混合除尘区依次串联设置。纯布袋除尘区的数量可以设置一个以上,当纯布袋除尘区数量超过一个时,每个纯布袋除尘区依次串联设置。
含尘气体首先从进气箱2进入电区通道,完成荷电后穿越第一第二阳极板601进入第二布袋602通道,第二布袋602布袋通道会捕集一部分粉尘,剩余的未捕集粉尘的含尘气体则通过第二布袋602通道汇流到下一级的纯布袋区。
经过电除尘区和混合除尘区处理后的气体已经去除了大量的粉尘,最主要的是捕获了大颗粒粉尘,尤其是在混合除尘区更为显著。当气体流经到纯布袋除尘区时,由于粉尘浓度已经非常低,气体中粉尘对于布袋的磨损较小,因此可以在除尘时适当提高布袋除尘器过滤风速。在图2中,箭头方向为气体的主要流动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除尘区、混合除尘区和纯布袋除尘区的数量均为一个。每排第一阳极板4和第二阳极板601均由若干块阳极板拼接而成,在本实施例中,每排第一阳极板4和第二阳极板601均包括八块阳极板,具体如图8和图9所示。在电除尘区,每块第一阳极板4对应的第一阴极线5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第一阴极线5与每块第一阳极板4的四等分点相对应,即每排第一阴极线5的数量为十六根,具体如图8所示。采用上述方式可增强电场的电气性能,提高该区域吸附粉尘的能力。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箱2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当进气箱2数量为两个以上时,各个进气箱2沿着垂直于进风的方向并排设置,其目的是可将气体分多个入口送入除尘器内,使得含尘气体在进入时除尘室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除尘效率。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箱2的数量为两个,采用两个既可达到分散含尘气体的目的有便于加工制造,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每排第一阳极板4和第二阳极板601底部均设有底部振打装置9。实用新型中,每排第一阳极板4或第二阳极板601底部均通过连接板连接26为一体,振打装置设置在连接板的一端,当振打装置工作时,直接敲击连接板,由于每排阳极板通过连接板固定在一起,因此当连接板在敲击作用下震动时也带动每块阳极板震动,从而将阳极板上的粉尘抖掉。本实用新型中的底部振打装置9为现有技术中的振打装置,其能够起到敲击作用即可,如公开号为CN202037074U的专利中公开的挠臂锤式振打装置,又如公开号为CN202590967U的专利中公开的电除尘器阳极板排的振打装置。
进一步地,如图3、图6和图7所示,第一阴极线5通过一个以上的阴极悬吊组件10悬挂在除尘室顶部,且每个阴极悬吊组件10上部还设有阴极顶部振打系统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每排第一阴极线5均分为前后两个部分,靠近进气箱2的部分为靠前部分,靠近出风口3的部分为靠后部分。靠前部分和靠后部分均通过一组阴极悬吊组件10悬挂在除尘室顶部,且每个阴极悬吊组件10上部均设有阴极顶部振打系统11。在本实施例中,每排第一阴极线5的数量为十六根,前面八根为靠前部分,后面八根为靠后部分。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6所示,阴极悬吊组件10包括悬吊杆1001、悬吊瓷瓶1002和悬挂框架1003,其中,悬吊杆1001两端分别连接悬吊瓷瓶1002和承载第一阴极线5的悬挂框架1003;悬吊瓷瓶1002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
如图1、图3和图6所示,阴极顶部振打系统11包括连杆1101和顶部振打器1102,其中,连杆1101两端分别连接悬吊瓷瓶1002上的悬吊杆1001和顶部振打器1102;
在本实施例中,电除尘区至少设有两组阴极悬吊组件10,每排第一阴极线5的靠前部分和靠后部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悬挂框架1003上。为了便于抖落灰尘,本实施例可将靠前部分和靠后部分对应的框架连接在一起,但连接部分采用磁轴27连接,以防止两个框架上的阴极线互相干扰,具体如图3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将每排第一阴极线5均分为靠前部分和靠后部分,可实现前后两部分单独供电,提高了整体电气性能,要提升一电场对粉尘的捕集,且靠前部分和靠后部分的框架通过磁轴27连接,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不会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
两排第一阳极板4之间称为一个通道,每一个通道悬挂了一组悬挂框架1003,每根悬吊杆1001与悬挂框架1003接触的悬吊点通过悬吊梁28承载了若干个悬挂框架1003。
本实用新型中的悬吊点通过悬吊梁28承载了的悬挂框架1003数量为八个,即每个顶部振打器1102在敲击的时候可一次敲击八个框架。
连杆1101用于与悬吊杆1001连接,便于振打时带动悬吊杆1001和悬挂框架1003震动,从而实现灰尘的抖落。本实用新型的顶部振打器1102为现有技术中的振打器,能实现顶部振打效果即可,如公开号为CN105107633A的专利公开的顶部电磁振打器;又如公开号为CN105013614A的专利公开的顶部电磁振打器。
本实施例中阴极悬吊组件和阴极顶部振打系统配合,且有一个以上的阴极悬吊组件和阴极顶部振打系统,可实现对阴极顶部振打系统对应的第一阴极线进行单独供电,极大的提升电气性能,一定程度上克服电晕封闭现象,提高电除尘区的除尘效率;在电除尘区除尘效率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可减少混合除尘区和纯布袋除尘区气体中的粉尘,进一步达到减缓布袋的磨损速度,延长装置的食用寿命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7所示,第二阴极线7分为上部阴极线701和下部阴极线702,上部阴极线701和下部阴极线702分别固定在上部阴极小框架12和下部阴极小框架13上;上部阴极小框架12和下部阴极小框架13两侧分别通过阴极大框架固定在除尘室;上部阴极小框架12和下部阴极小框架13侧面还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侧部振打装置14。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目的是可以便于加工制造,且进一步提高粉尘的吸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9所示,第一布袋602两侧的第二阳极板601靠近进气箱2的一端通过导流装置15相连;
第二阴极线7两侧的第二阳极板601靠近出风口3的一端通过阻流装置16相连。
第二部分采用嵌入式电袋布置,根据具体工况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分区,具体为第一布袋602与第二阴极线7和第二阳极板601交错布置,第二阳极板601开矩形或者圆形的孔,带尘气体受到导流装置15的约束先进入电场通道,然后通过第二阳极板601的孔洞进入第一布袋602区,这一区域由于采用了嵌入式电袋结构,粉尘荷电后还没有放电就被布袋区捕获,由于荷电粉尘之间的排斥力,使得第一布袋602的粉尘层更疏松,透气性更好,降低了第一布袋602阻力,设计上有效的提高了过滤风速,降低了成本的投入。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装置15和阻流装置16的配合,将电区通道和布袋区域的通道构成了一个蛇形流场,使得含尘气体进行在混合除尘区进行蛇形流动,这种蛇形流动不同于纯静电捕集和布袋捕集,其除了静电捕集粉尘、布袋的过滤捕集粉尘外,通过静电团聚,碰撞团聚等作用,当含尘气体从电区通道穿越第二阳极板601极板进入第一布袋602通道的同时,有增强粉尘团聚以及收集粉尘的作用,当穿越第二阳极板601时又完成一次粉尘的捕集,实现更有效的捕集粉尘。
为了进一步去除大颗粒粉尘,从电场通道进入第一布袋602通道时二次捕获遗留的大颗粒粉尘,使得颗粒粉尘浓度的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进入第二区域后以细颗粒粉尘为主,对于细颗粒粉尘,粉尘的粘性也随之增加,为了加强第二区吸附细颗粒粉尘的能力,因此将第二部分阴极放电区改为振打效果较好的侧部振打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的侧部振打装置14与底部振打装置9原理相同,且均为现有技术中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阳极板601、第一布袋602、导流装置15和阻流装置16的原理和设置方式均与公开号为CN102389681A的专利中对应装置的原理相同。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混合除尘区和纯布袋除尘区顶部还分别设有第一净气室17和第二净气室18;第一净气室17和第二净气室18内还分别设有与第一布袋602和第二布袋8相匹配的第一喷气装置19和第二喷气装置20,第二喷气装置20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21与第一喷气装置19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22与外部储气罐23连接。
第一喷气装置19和第二喷气装置20上均设有若干个吹气管,吹气管连通到第一布袋602顶部的外周,且吹气管口对准布袋表面,当需要对布袋进行清灰时,启动打开外部储气罐23,通过吹气装置对第一布袋602进行吹气。
如图2、图3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喷气装置19由若干个与第一布袋相匹配的第一气包31组成,第一气包31数量与布袋数量相对应。每个第一气包31顶部还设有一个第一脉冲喷出阀32,相邻两个第一气包31之间的脉冲喷出阀高低相错分布。
第二喷气装置20由若干个与第二布袋相匹配的第二气包33组成,第二气包33数量与布袋数量相对应。每个第二气包33顶部还设有一个第二脉冲喷出阀34,相邻两个第二气包33之间的脉冲喷出阀高低相错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脉冲喷出阀32和第二脉冲喷出阀34均为淹没式脉冲阀门,这种阀门外形体积大,采用高低相错分布便于布置,起到节约装置的空间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储气罐23的气体提前输入到气包内进行储存,在需要进行吹气时,每个脉冲喷吹阀工作,控制气包进行吹气。在本实施例中,整个供气系统上都用气管进行连接,且气包可储存一定容量的气体,其可作为储气罐23的一部分,一方面可以降低储气罐23的容量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不需要把气包做的过大浪费材料,同时还能满足在后期的喷吹过程中不降低气源压力。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电除尘区和混合除尘区顶部还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供电电源24。电除尘区的电源可以为第一阳极板4及电除尘区需要电源的部件进行供电;混合除尘区的电源可以为第二阳极板601及混合除尘区需要电源的其他部件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4和图8所示,在每排第一阳极板4中,每块第一阳极板4与一根以上的第一阴极线5相对应。采用上述方式可增强电场能量,提高电区吸附粉尘的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电除尘区,每块第一阳极板4对应的第一阴极线5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第一阴极线5与每块第一阳极板4的四等分点相对应,即每排第一阴极线5的数量为十六根。采用上述方式可增强电场的电气性能,提高该区域吸附粉尘的能力。与传统电除尘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改变板线配置,由传统的一板对一线变为一板对两线,极大的提高了电场强度。在此基础上,电除尘区的电源容量也随之变大,且在电源容量变大的同时壳体不发生改造,也不需要扩大体积。即在不可以不占用更多空间的同时提高电除尘区的电源用量,既降低了成本的投入,又提高了电气参数。在此基础上,可以在电除尘区吸附更多粉尘,进一步减少粉尘对后级布袋上的撞击磨损以及在后级布袋上的聚集,从而减少喷吹装置的使用,达到的节能效果。
如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在混合除尘区和纯布袋除尘区之间设有均流装置29,以将混合除尘区的气体分散后进入纯布袋除尘区。在本实施例中,均流装置29为开有若干孔洞30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均流装置29高度与布袋高度相对应。均流装置29顶部及两侧边缘固定在除尘室内壁上,均流装置29底部与除尘室底部不固定,且留出一定距离,可防止由于孔板的堵塞导致整个断面的堵塞。
在本实施例中,均流装置29可以为一个以上,当均流装置29超过一个时,各个装置沿着垂直于进风的方向并排设置,其目的是便于加工制造,且可有效分散气体,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法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合电袋除尘装置,包括内腔设有除尘室的壳体(1),且壳体(1)一侧中部设有用于进风的进气箱(2),壳体(1)另一侧上部设有出风口(3),其特征在于,除尘室沿着进气箱(2)向出风口(3)水平延伸方向依次设有电除尘区、混合除尘区和纯布袋除尘区;其中,电除尘区包括两排以上平行设置的第一阳极板(4),相邻两排第一阳极板(4)之间还设有一排与第一阳极板(4)平行的第一阴极线(5);
混合除尘区包括两排以上的混合电袋(6),每排混合电袋(6)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第二阳极板(601)和设置于两排第二阳极板(601)之间的第一布袋(602);相邻两排混合电袋(6)之间还设有与第二阳极板(601)平行的第二阴极线(7);
纯布袋除尘区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布袋(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电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排第一阳极板(4)和第二阳极板(601)底部均设有底部振打装置(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电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阴极线(5)通过一个以上的阴极悬吊组件(10)悬挂在除尘室顶部,且每个阴极悬吊组件(10)上部还设有阴极顶部振打系统(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电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阴极悬吊组件(10)包括悬吊杆(1001)、悬吊瓷瓶(1002)和悬挂框架(1003),其中,悬吊杆(1001)两端分别连接悬吊瓷瓶(1002)和承载第一阴极线(5)的悬挂框架(1003);悬吊瓷瓶(1002)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
阴极顶部振打系统(11)包括连杆(1101)和顶部振打器(1102),其中,连杆(1101)两端分别连接悬吊瓷瓶(1002)上的悬吊杆(1001)和顶部振打器(1102)。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混合电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阴极线(7)分为上部阴极线(701)和下部阴极线(702),上部阴极线(701)和下部阴极线(702)分别固定在上部阴极小框架(12)和下部阴极小框架(13)上;上部阴极小框架(12)和下部阴极小框架(13)两侧分别通过阴极大框架固定在除尘室;上部阴极小框架(12)和下部阴极小框架(13)侧面还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侧部振打装置(1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电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阴极线(7)分为上部阴极线(701)和下部阴极线(702),上部阴极线(701)和下部阴极线(702)分别固定在上部阴极小框架(12)和下部阴极小框架(13)上;上部阴极小框架(12)和下部阴极小框架(13)两侧分别通过阴极大框架固定在除尘室;上部阴极小框架(12)和下部阴极小框架(13)侧面还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侧部振打装置(14)。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混合电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布袋(602)两侧的两排第二阳极板(601)靠近进风口的一端通过导流装置(15)相连;
第二阴极线(7)两侧的两排第二阳极板(601)靠近出风口(3)的一端通过阻流装置(16)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混合电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除尘区和纯布袋除尘区顶部还分别设有第一净气室(17)和第二净气室(18);第一净气室(17)和第二净气室(18)内还分别设有与第一布袋(602)和第二布袋(8)相匹配的第一喷气装置(19)和第二喷气装置(20),第二喷气装置(20)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21)与第一喷气装置(19)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22)与外部储气罐(2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混合电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电除尘区和混合除尘区顶部还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供电电源(24)。
10.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混合电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排第一阳极中,每块第一阳极板(4)与一根以上的第一阴极线(5)相对应。
CN202222594919.0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混合电袋除尘装置 Active CN218796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4919.0U CN218796525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混合电袋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4919.0U CN218796525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混合电袋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6525U true CN218796525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2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4919.0U Active CN218796525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混合电袋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6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4036B (zh) 一种反向电场静电增强袋式除尘器
WO2016029333A1 (zh) 一种嵌入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104998502B (zh) 一种细颗粒物净化设备
CN101837216B (zh) 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788888Y (zh) 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CN205914281U (zh) 一种电收尘器
CN106582175A (zh) 粉尘荷电式布袋除尘器
CN202238313U (zh) 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06688449U (zh) 一种纺织车间用空气除尘净化装置
CN218796525U (zh) 一种混合电袋除尘装置
CN201613080U (zh) 除尘器
CN203417545U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
CN105709519A (zh) 一种单机袋式除尘器
CN101157065B (zh) 多功能电除尘器
CN201596440U (zh) 改进的袋收尘器
CN204685285U (zh) 滤板式静电除尘器
CN216779088U (zh) 高效电袋复合除尘器
CN104668096A (zh) 滤板式静电除尘器
CN2933542Y (zh) 高浓度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CN204469486U (zh) 电滤复式双相除尘器
WO2007082439A1 (en) Beehive-type electrostatic cleaning pipe
CN2633405Y (zh) 一种新型除尘器
CN210613255U (zh) 一种带导流风道的混合除尘器及系统
CN207271435U (zh) 一种超净过滤装置
CN202683001U (zh) 一种分级除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