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5083U - 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5083U
CN218795083U CN202223023340.5U CN202223023340U CN218795083U CN 218795083 U CN218795083 U CN 218795083U CN 202223023340 U CN202223023340 U CN 202223023340U CN 218795083 U CN218795083 U CN 218795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logical
separation tank
sedimentation separation
filter bed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233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毅
张晓霞
谭冠新
陈敏
陈嘉
温利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nghaiyou Sewag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nghaiyou Sewag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nghaiyou Sewag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nghaiyou Sewag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233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5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5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5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包括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集气系统、生物与活性炭处理系统、污水收集回收管道和排气筒,所述集气系统包括塑料盖板、集气管道和供气管道,所述塑料盖板盖设于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的排气口上,所述塑料盖板顶部接有集气管道,所述集气管道与供气管道连接,所述生物与活性炭包括玻璃钢处理箱、预处理室、生物滤床室和活性炭吸附室。本申请通过隔油沉淀分离池在池顶加盖塑料盖板,并在隔油沉淀分离池分散设置收集装置,运行时隔油沉淀分离池为完全密封负压收集废气,废气收集后经生物与活性炭处理系统处理,之后经排气筒高空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
背景技术
针对微生物降解废气的过程,主要有“吸收-生物膜”理论和“吸附-生物膜”理论,其中,根据“吸收-生物膜”理论,微生物降解废气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气-液扩散阶段,臭气中的污染物通过填料气-液界面由气相转移到液相(即由气膜扩散进入液膜);(2)第二阶段:液-固扩散阶段,恶臭物质向微生物膜表面扩散,废气中的异味分子由液相扩散到生物填料的生物膜(固相),污染物质被微生物吸附、吸收;(3)第三阶段:生物氧化阶段,微生物将恶臭物质氧化分解——生物填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把异味分子氧化,同时生物膜会引起氮或磷等营养物质及氧气的扩散和吸收.
经过上述各个阶段,微生物将污染物转化为生物量、新陈代谢副产物以及其他一些无害的物质(如COz、HzO、NO;、S和SO2等)﹔其中,反应产物COz等从生物膜表面脱附并扩散到气相中,而其他物质(S、SO:2和NOs等)随营养液排出或保留在生物体内,而“吸附-生物膜”理论则进一步解释了部分不溶或难溶于水的废/臭生物净化的过程,即废气中的污染物直接扩散至生物载体或生物膜表面,被载体或生物膜吸附,微生物进而将污染物降解。
废气生物净化是“吸收-生物膜”和“吸附-生物膜两个理论的综合,在实际的废气生物净化系统中,由于受各种因素限制,生物载体表面的液膜分布是不均匀的,生物膜厚度也不一致,局部载体表面甚至无生物膜覆盖,废气在生物载体床层空隙间流动,气流中污染物质通过溶解(有液膜的地方),吸附除臭法就是依据多孔固体吸附剂的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使恶臭物质积聚或凝缩在其表面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除臭方法。吸附除臭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其技术关键在于吸附剂应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较快的吸附速率。吸附除臭法可以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处理系统、污泥处理间等会产生恶臭气体,为确保废气经收集处理后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在沉淀池等低浓度VOCs的逸散环节应采用密闭工艺,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包括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集气系统、生物与活性炭处理系统、污水收集回收管道和排气筒,所述集气系统包括塑料盖板、集气管道和供气管道,所述塑料盖板盖设于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的排气口上,所述塑料盖板顶部接有集气管道,所述集气管道与供气管道连接,所述生物与活性炭包括玻璃钢处理箱、预处理室、生物滤床室和活性炭吸附室,所述预处理室、生物滤床室和活性炭吸附室依次布设于玻璃钢处理箱内,所述供气管道的排气端与预处理室顶部连接,所述预处理室的排气端与生物滤床室底部连接,所述生物滤床室顶部与活性炭吸附室底部之间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预处理室内设置有第一填料,所述生物滤床室内设置有第二填料,所述活性炭吸附室内设置有第三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钢处理箱两端分别设置有预洗喷淋水泵和生物喷淋水泵,所述预处理室和生物滤床室内顶部均装配雾化喷淋水管,所述预洗喷淋水泵的排水端与预洗喷淋水泵内的雾化喷淋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生物喷淋水泵的排水端与生物喷淋水泵内雾化喷淋水管的进水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钢处理箱底部预埋有污水收集回收管道和自来水供给管道,所述预洗喷淋水泵和生物喷淋水泵的进水端与自来水供给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筒的进气端通过气管连接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进气端与活性炭吸附室顶部连接,所述预处理室、生物滤床室、活性炭吸附室和排气筒内底部通过管道与污水收集回收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填料为无机火山岩,所述第二填料包括生物填料层、生物膜层和液膜层,所述第三填料为活性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隔油沉淀分离池在池顶加盖塑料盖板,并在隔油沉淀分离池分散设置收集装置,运行时隔油沉淀分离池为完全密封负压收集废气,废气收集后经生物与活性炭处理系统处理,之后经排气筒高空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的生物与活性炭处理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的集气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的第二填料材料层示意图。
图中:1、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2、塑料盖板;3、集气管道;4、供气管道;5、玻璃钢处理箱;6、预处理室;7、生物滤床室;8、活性炭吸附室;9、第一填料;10、第二填料;11、第三填料;12、雾化喷淋水管;13、预洗喷淋水泵;14、生物喷淋水泵;15、离心风机;17、污水收集回收管道;18、自来水供给管道;19、进风口;20、排气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包括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1、集气系统、生物与活性炭处理系统、污水收集回收管道17和排气筒20,所述集气系统包括塑料盖板2、集气管道3和供气管道4,所述塑料盖板2盖设于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1的排气口上,所述塑料盖板2顶部接有集气管道3,所述集气管道3与供气管道4连接,所述生物与活性炭包括玻璃钢处理箱5、预处理室6、生物滤床室7和活性炭吸附室8,所述预处理室6、生物滤床室7和活性炭吸附室8依次布设于玻璃钢处理箱5内,所述供气管道4的排气端与预处理室6顶部连接,所述预处理室6的排气端与生物滤床室7底部连接,所述生物滤床室7顶部与活性炭吸附室8底部之间开设有进风口19,所述预处理室6内设置有第一填料9,所述生物滤床室7内设置有第二填料10,所述活性炭吸附室8内设置有第三填料11。
其中,所述玻璃钢处理箱5两端分别设置有预洗喷淋水泵13和生物喷淋水泵14,所述预处理室6和生物滤床室7内顶部均装配雾化喷淋水管12,所述预洗喷淋水泵13的排水端与预洗喷淋水泵13内的雾化喷淋水管1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生物喷淋水泵14的排水端与生物喷淋水泵14内雾化喷淋水管1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玻璃钢处理箱5底部预埋有污水收集回收管道17和自来水供给管道18,所述预洗喷淋水泵13和生物喷淋水泵14的进水端与自来水供给管道18连接;通过预洗喷淋水泵13和生物喷淋水泵14为对应的雾化喷淋水管12供水,使预处理室6和生物滤床室7内顶部得到喷淋雾化处理。
其中,所述排气筒20的进气端通过气管连接有离心风机15,所述离心风机15的进气端与活性炭吸附室8顶部连接,所述预处理室6、生物滤床室7、活性炭吸附室8和排气筒20内底部通过管道与污水收集回收管道17连接;通过离心风机15的抽吸,使预处理室6、生物滤床室7、活性炭吸附室8内形成负压状。
其中,所述第一填料9为无机火山岩,所述第二填料10包括生物填料层、生物膜层和液膜层,所述第三填料11为活性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工作时,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1内部的臭气依次通过塑料盖板2、集气管道3和供气管道4进入预处理室6内顶部,预洗喷淋水泵13对预处理室6的雾化喷淋水管12供水,以及离心风机15对活性炭吸附室8的抽气,使活性炭吸附室8、生物滤床室7和预处理室6内依次形成负压状态,使得进入预处理室6内部,并经过喷淋的臭气将通过第一填料9过滤后由预处理室6底部排入生物滤床室7,气体经过生物滤床室7内第二填料10的过滤处理后,由进风口19排入活性炭吸附室8内底部,再由第三填料11过滤后,经过离心风机15排入排气筒20内,由排气筒20将依次生物以及活性炭处理后的气体排出,预处理室6可作为一个有效的缓冲器,可降低高浓度污染负荷的峰值,经过预处理段净化并调节了湿度的废/臭气进入到第一填料、水以及臭气中废料形成发生物滤池,微生物把致臭污染物降解成无臭的化合物,臭气经预处理以及喷淋的加湿,完成了对臭气水的吸收、除尘及加湿的预处理未清除的恶臭气体再进入生物滤床室7内形成的生物滤床过滤区,通过过滤层时,污染物从气相中转移到生物膜表面,进入生物膜的恶臭成分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下被去除,微生物把吸收的恶臭成分作为能量来源,用于进一步的繁殖,以上三个过程同时进行,达到除臭的目的;随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室8利用高性能活性炭吸附剂固体本身的表面作用力将有机废气分子之吸附质吸引附着在吸附剂表面,经吸附后的干净气体透过吸附单元进入塔体内的净气室并汇集至出风口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包括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1)、集气系统、生物与活性炭处理系统、污水收集回收管道(17)和排气筒(2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系统包括塑料盖板(2)、集气管道(3)和供气管道(4),所述塑料盖板(2)盖设于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1)的排气口上,所述塑料盖板(2)顶部接有集气管道(3),所述集气管道(3)与供气管道(4)连接,所述生物与活性炭包括玻璃钢处理箱(5)、预处理室(6)、生物滤床室(7)和活性炭吸附室(8),所述预处理室(6)、生物滤床室(7)和活性炭吸附室(8)依次布设于玻璃钢处理箱(5)内,所述供气管道(4)的排气端与预处理室(6)顶部连接,所述预处理室(6)的排气端与生物滤床室(7)底部连接,所述生物滤床室(7)顶部与活性炭吸附室(8)底部之间开设有进风口(19),所述预处理室(6)内设置有第一填料(9),所述生物滤床室(7)内设置有第二填料(10),所述活性炭吸附室(8)内设置有第三填料(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处理箱(5)两端分别设置有预洗喷淋水泵(13)和生物喷淋水泵(14),所述预处理室(6)和生物滤床室(7)内顶部均装配雾化喷淋水管(12),所述预洗喷淋水泵(13)的排水端与预洗喷淋水泵(13)内的雾化喷淋水管(1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生物喷淋水泵(14)的排水端与生物喷淋水泵(14)内雾化喷淋水管(12)的进水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处理箱(5)底部预埋有污水收集回收管道(17)和自来水供给管道(18),所述预洗喷淋水泵(13)和生物喷淋水泵(14)的进水端与自来水供给管道(1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筒(20)的进气端通过气管连接有离心风机(15),所述离心风机(15)的进气端与活性炭吸附室(8)顶部连接,所述预处理室(6)、生物滤床室(7)、活性炭吸附室(8)和排气筒(20)内底部通过管道与污水收集回收管道(1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9)为无机火山岩,所述第二填料(10)包括生物填料层、生物膜层和液膜层,所述第三填料(11)为活性炭。
CN202223023340.5U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 Active CN218795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3340.5U CN218795083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3340.5U CN218795083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5083U true CN218795083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8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23340.5U Active CN218795083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5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44876U (zh) 一种新型高效生物除臭净化器
CN206103680U (zh) 恶臭废气高效光解氧化系统
CN200995119Y (zh) 多功能联合法除尘除臭净化装置
CN202169138U (zh) 一种高温恶臭废气的生物处理装置
CN104147921B (zh) 一种生物过滤‑活性炭联合法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与方法
CN101259367A (zh) 一种同时去除多种混合气体恶臭的工艺及装置
CN205340560U (zh) 用于废臭气体净化的生物自动净化设备
CN203971716U (zh) 光氧-生物组合除臭装置
CN103599695A (zh) 一种有机废气的集成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6621749A (zh) 去除恶臭降解VOCs废气净化设备
CN106731774A (zh) 一种废气、污水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3710909U (zh) 一种有机废气的集成处理装置
KR102067809B1 (ko) 분진포집 및 악취가스 제거를 위한 복합 탈취장치
CN218795083U (zh) 一种含油污水沉淀分离池密封除臭结构
CN216987074U (zh) 一种可降解有害气体的生物净化装置
CN105084654A (zh) 污水除臭的方法
CN205340563U (zh) 生物过滤除臭塔
CN212440656U (zh) 一种工业污水及废气处理设备
CN204952661U (zh) 一种新型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7546185U (zh) 一种高效复合除臭装置
CN207102328U (zh) 一种移动式废气快速收集及净化装置
CN208599457U (zh) 污水处理站臭气处理装置
CN102107114A (zh) 污泥消化产生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1735332U (zh) 污泥消化产生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7102326U (zh) 一种用于污水池的生物滴滤除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