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0942U -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其手柄、斜流风扇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其手柄、斜流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0942U
CN218790942U CN202222714769.2U CN202222714769U CN218790942U CN 218790942 U CN218790942 U CN 218790942U CN 202222714769 U CN202222714769 U CN 202222714769U CN 218790942 U CN218790942 U CN 218790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fan
air outlet
air
por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147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观正
袁水勇
叶铖
何志强
谢佳航
肖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147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0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0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0942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0309 priority patent/WO2023202728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其手柄、斜流风扇,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包括相互配置连接的伞布、伞巢和伞杆,还包括连接至伞杆的手柄,手柄包括:出风壳,设有相连通的进风部和出风部;风扇组件,收容于出风壳,包括电机和斜流风扇,斜流风扇包括轮毂以及间隔布置于轮毂的外表面的多个扇叶,轮毂自下向上至少部分呈径向增大设置,风自进风部经由风扇组件,自出风部吹出;连接件,连接伞杆和出风壳,且部分安装于出风壳内,连接件和出风壳配合形成用于收容电池的第一腔;其中,当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处于收纳状态时,连接件的至少部分遮蔽于伞布内。通过伞杆连接具有风扇组件的手柄,使得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兼具遮阳、挡雨、吹风降温的功能。

Description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其手柄、斜流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遮阳、挡雨、吹风降温功能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其伞柄、斜流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伞通常具有遮阳、挡雨的功能。然而,对于炎热天气在外行走的用户而言,只具有遮阳功能的伞还是不能避免大汗淋漓,用户使用体验不佳。而一些加装风扇的伞的方案,通常只是简单地将扇叶加在伞顶端,或是直接夹持在伞杆。这些方案的缺点在于:风扇与伞始终是两个产品,整体融合性差;再加上扇叶显露,容易受外侧的风扰动,出风不稳定,用户体验不好。
同时,常见的加装风扇的伞,通常使用轴流风扇,吹风效果较差,且容易将头发吸入扇叶中,或容易误伤手,安全性能差。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无叶风扇伞,通过在连接至伞杆的手柄中设置风扇组件,风扇组件融合于伞体中,使得兼具遮阳、挡雨、吹风散热的功能;同时,风扇组件包括斜流风扇,斜流风扇的出风效果更好,且斜流风扇隐藏于出风壳内,因此使用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叶风扇伞,包括相互配置连接的伞布、伞巢和伞杆,还包括连接至所述伞杆的手柄,所述手柄包括:出风壳,设有相连通的进风部和出风部;风扇组件,收容于所述出风壳,包括电机和斜流风扇,所述斜流风扇包括轮毂以及间隔布置于所述轮毂的外表面的多个扇叶,所述轮毂自下向上至少部分呈径向增大设置,风自所述进风部经由所述风扇组件,自所述出风部吹出;连接件,连接所述伞杆和所述出风壳,且部分安装于所述出风壳内,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出风壳配合形成用于收容电池的第一腔;其中,当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连接件的至少部分遮蔽于所述伞布内。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壳内设有安装部,以及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出风壳的导风件,所述安装部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的部分连续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以及自所述底壁的全部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导风件包括第一安装叶、第二安装叶和两个导风叶,所述第一安装叶和所述第二安装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导风叶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筒体部,以及设于所述筒体部相对两侧的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对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叶,所述第二装配部对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叶,所述筒体部的内壁、所述底壁和所述第一侧壁共同形成收容所述电池的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一装配部、所述第一安装叶、所述筒体部的外壁和所述出风壳的内壁共同形成收容电控组件的第二腔。
进一步的,所述电控组件包括主板,以及安装于所述主板且向外显露于所述出风壳的开关和接口,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相连通,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底壁中部朝下凸出延伸有凸柱,所述轮毂中部内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安装固定于所述凸柱,所述轮毂内侧、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底壁共同形成收容所述电机的第三腔;所述底壁形成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三腔,所述导线经由所述过线孔电性连接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叶自下向上先竖直向上延伸,再朝所述第一装配部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安装叶的两侧自下向上先相互远离且向上延伸,再平行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安装叶的两侧自下向上先相互远离且向上延伸,再平行竖直向上延伸,且所述第二安装叶的上端还包括与所述导风叶的上端同向延伸的引导部。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壳还包括位于底部的进风罩和位于顶部的出风盖,所述进风部设于所述进风罩,所述出风部设于所述出风盖,所述出风壳靠近所述进风罩的内侧还设有导流罩,多个所述扇叶远离所述轮毂的末端在旋转时形成轨迹立体空间,所述导流罩的内侧壁与所述轨迹立体空间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伞巢包括上巢和下巢组件,所述上巢固定连接于所述伞杆的顶端,所述下巢组件位于所述上巢的下方,所述下巢组件可沿所述伞杆轴向方向上下滑动,所述下巢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伞杆外侧的推拉套和扣套,所述扣套套设于所述推拉套外侧且沿所述伞杆轴向方向可相对所述推拉套上下滑动,所述推拉套的部分位于所述扣套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上巢朝下设有至少一第一弹片,所述扣套设有朝上的至少一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两者中的一个设有第一卡钩,另一个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钩相扣合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弹片于所述第二弹片内侧滑动,所述第一卡钩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一抵靠部,所述第一斜面将所述第二弹片朝远离所述伞杆的径向上向外推开,当所述第一抵靠部进入所述第一卡孔时,所述第二弹片回弹恢复形变,且所述第一卡孔扣合所述第一卡钩,以在将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撑开时,所述下巢组件与所述上巢相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片径向向内设有凸出部,所述推拉套径向向外设有推抵部,当所述推拉套向下滑动时,所述推抵部径向向外抵住所述凸出部,从而将所述第二弹片朝远离所述伞杆的径向上向外推开,所述第一卡钩自所述第一卡孔脱离,所述下巢组件与所述上巢脱离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扣套包括第一配合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径向内侧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所述第二弹片,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一配合部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自所述筒体部向上延伸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两者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第二卡钩,另一个包括与所述第二卡钩相扣合的第二卡孔,以在将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收起时,所述下巢组件与所述连接件相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推拉套两者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第三卡钩,另一个包括与所述第三卡钩相扣合的第三卡孔,从而将所述推拉套和所述扣套相固定;所述第三卡孔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卡钩的上端之间具有间隔,以留出所述推拉套和所述扣套之间相对移动的行程距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柄,用于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包括:出风壳和风扇组件,所述出风壳设有相连通的进风部和出风部,所述风扇组件收容于所述出风壳,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电机和斜流风扇,所述斜流风扇包括轮毂以及间隔布置于所述轮毂的外表面的多个扇叶,所述轮毂自下向上至少部分呈径向增大设置,风自所述进风部经由所述风扇组件,自所述出风部吹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斜流风扇,用于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包括:轮毂以及间隔布置于所述轮毂的外表面的多个扇叶,所述轮毂自下向上先径向增大后径向不变延伸,所述轮毂中部贯穿有出水孔,以将积水甩出所述轮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风扇组件设于所述手柄中,所述手柄连接至所述伞杆,从而将所述风扇组件融合于伞体中,使得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兼具遮阳、挡雨、吹风散热的功能。同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所述斜流风扇,所述斜流风扇的出风效果更好,且所述斜流风扇隐藏于所述出风壳内,因此使用更加安全。并且,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出风壳配合形成用于收容所述电池的所述第一腔,当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连接件的至少部分遮蔽于所述伞布内,从而既利用所述连接件的空间收容所述电池,又可使所述连接件在收纳状态遮蔽于所述伞布内,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的整体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无叶风扇伞收纳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出风壳去除进风罩和出风盖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出风壳去除进风罩和出风盖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柄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伞巢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下巢组件和手柄扣合时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7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所述下巢组件和上巢扣合时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6和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的示意图,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包括相互配置连接的伞布、伞巢、伞杆2和手柄1,所述手柄1连接至所述伞杆2,所述手柄1包括出风壳11、风扇组件5和连接件6。所述出风壳11设有相连通的进风部121和出风部131;所述风扇组件5收容于所述出风壳11,所述风扇组件5包括电机51和斜流风扇52,所述斜流风扇52包括轮毂521以及间隔布置于所述轮毂521的外表面的多个扇叶522,所述轮毂521自下向上至少部分呈径向增大设置,风自所述进风部121经由所述风扇组件5,自所述出风部131吹出;连接件6,连接所述伞杆2和所述出风壳11,且部分安装于所述出风壳11内,所述连接件6和所述出风壳11配合形成用于收容电池74的第一腔Q1。其中,当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连接件6的至少部分遮蔽于所述伞布内。
所述风扇组件5设于所述手柄1中,所述手柄1连接至所述伞杆2,从而将所述风扇组件5融合于伞体中,使得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兼具遮阳、挡雨、吹风散热的功能。同时,所述风扇组件5包括所述斜流风扇52,所述斜流风扇52的出风效果更好,且所述斜流风扇52隐藏于所述出风壳11内,因此使用更加安全。并且,所述连接件6和所述出风壳11配合形成用于收容所述电池74的所述第一腔Q1,当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连接件6的至少部分遮蔽于所述伞布内,从而既利用所述连接件6的空间收容所述电池74,又可使所述连接件6在收纳状态遮蔽于所述伞布内,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的整体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轮毂521自下向上先径向增大后径向不变延伸,以增强风压。所述轮毂521中部贯穿有出水孔5211,以将积水甩出所述轮毂521,避免所述轮毂521内积水过多损坏所述电机51。所述出水孔5211均匀分布于所述轮毂521中部,不影响所述斜流风扇52的动平衡。
如图2、图3、图5、图8和图9所示,所述出风壳11内设有安装部14,以及连接所述安装部14和所述出风壳11的导风件。所述安装部14包括底壁141,自所述底壁141的部分连续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142,以及自所述底壁141的全部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二侧壁143。所述导风件包括第一安装叶15、第二安装叶16和两个导风叶17,所述第一安装叶15和所述第二安装叶16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导风叶17相对设置。
如图4、图5、图8和图9所示,所述连接件6包括筒体部61,以及设于所述筒体部61相对两侧的第一装配部62和第二装配部63,所述第一装配部62对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叶15,所述第二装配部63对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叶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部62与所述第一安装叶15之间通过卡扣固定,所述第二装配部63与所述第二安装叶16之间通过对位卡固固定,当然固定方式不以此为限制,只要能使所述第一装配部62与所述第一安装叶15之间、所述第二装配部63与所述第二安装叶16之间固定即可。所述筒体部61的内壁、所述底壁141和所述第一侧壁142共同形成收容所述电池74的所述第一腔Q1,所述第一装配部62、所述第一安装叶15、所述筒体部61的外壁和所述出风壳11的内壁共同形成收容电控组件7的第二腔Q2。所述电控组件7包括主板71,以及安装于所述主板71且向外显露于所述出风壳11的开关72和接口73,所述电控组件7还包括所述电池7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口73外侧还设有保护套,以防止所述接口73进水。所述第一侧壁142自所述底壁141的部分连续边缘向上形成,所述底壁141未向上延伸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叶15,因此所述第一腔Q1和所述第二腔Q2相连通,导线8电性连接所述主板71和所述电池74。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底壁141中部朝下凸出延伸有凸柱144,所述轮毂521中部内侧设有转轴53,所述转轴53安装固定于所述凸柱144。且所述轮毂521自下向上先径向增大后径向不变延伸,所述轮毂521径向不变的部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侧壁143的直径大致相同,所述轮毂521内侧、所述第二侧壁143和所述底壁141共同形成收容所述电机51的第三腔Q3。并且所述轮毂521与所述第二侧壁143在竖直方向上紧邻间隔设置,使得所述斜流风扇52产生的风顺畅地吹向所述安装部14。参考所述图2和图3,所述底壁141形成有过线孔1411,所述过线孔1411连通所述第一腔Q1和所述第三腔Q3,所述导线8经由所述过线孔1411电性连接所述主板71和所述电机51。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导风叶17自下向上先竖直向上延伸,再朝所述第一装配部62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安装叶15的两侧自下向上先相互远离且向上延伸,再平行竖直线上延伸。所述第二安装叶16的两侧自下向上先相互远离且向上延伸,再平行竖直向上延伸,且所述第二安装叶16的上端还包括与所述导风叶17的上端同向延伸的引导部16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叶15相互远离延伸的距离较大,因此所述第一安装叶15更宽,从而更好地收容所述电控组件7。所述第一安装叶15、所述第二安装叶16和两个所述导风叶17引导风向外吹出,同时提升风的静压,使风力更加强劲。两个所述导风叶17的上端朝所述第一安装叶15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且所述第二安装叶16的上端包括与所述导风叶17的上端同向延伸的所述引导部161,即两个所述导风叶17的上端和所述引导部161的上端均朝所述第一安装叶15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则所述斜流风扇52产生的风经由所述第一安装叶15、所述第二安装叶16和两个所述导风叶17的引导均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叶15的方向吹出,风力集中,用户使用体验更好。
如图1、图4、图5和图8所示,所述出风壳11还包括位于底部的进风罩12,和位于顶部的出风盖13,所述进风部121设于所述进风罩12,所述出风部131设于所述出风盖13。所述第一装配部62与所述第一安装叶15之间的装配,以及所述第二装配部63与所述第二安装叶16之间的装配,可被所述出风盖13遮盖,外观更加整洁。另外,所述出风盖13完全遮盖且超出所述第二装配部63与所述第二安装叶16。所述进风罩12靠近所述出风壳11的内侧还设有导流罩18,多个所述扇叶522远离所述轮毂521的末端在旋转时形成轨迹立体空间,所述导流罩18的内侧壁与所述轨迹立体空间相适配。所述导流罩18一方面有利于所述斜流风扇52吸聚风力,另一方面增强风压,使得所述斜流风扇52出风效果更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用户用伞时有时会竖直握持,有时会倾斜握持,但无论如何握持,所述风扇组件5形成的风均朝上吹出,而由于所述伞杆2位于所述风扇组件5的上方,人脸无法顺着所述风扇组件5的上方进行吹风。因此,本申请通过所述导风叶17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一装配部62倾斜向上延伸,且所述第二安装叶16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导风叶17的上端同向延伸的所述引导部161,再加上所述吹风盖13遮挡,将吹风方向集中朝向径向上远离所述伞杆2的同一方向,即将吹风方向更好地集中吹向人脸所在的位置,使得出风更集中,吹风降温效果更好。
如图6、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伞巢包括上巢3和下巢组件4,所述上巢3固定连接于所述伞杆2的顶端,所述下巢组件4位于所述上巢3的下方,所述下巢组件4可沿所述伞杆2轴向方向上下滑动。所述下巢组件4包括套设于所述伞杆2外侧的推拉套41和扣套42,所述扣套42套设于所述推拉套41外侧且沿所述伞杆2轴向方向可相对所述推拉套41上下滑动,所述推拉套41的部分位于所述扣套42的下方。所述伞巢还包括多个伞骨(未图示,下同),多个所述伞骨均匀间隔布置于所述上巢3和所述下巢组件4的周向。
如图6、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上巢3朝下设有两个第一弹片31,所述扣套42设有朝上的两个第二弹片42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只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弹片31和一个所述第二弹片422,或者也可以设置大于两个的所述第一弹片31和大于两个的所述第二弹片422,所述第一弹片31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弹片422的数量对应相同即可。所述第一弹片31设有第一卡钩32,所述第二弹片4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钩32相扣合的第一卡孔423。所述推拉套41带动所述扣套42向上滑动至接触所述上巢3,所述第一弹片31于所述第二弹片422内侧滑动,所述第一卡钩32包括第一斜面321和第一抵靠部322,所述第一斜面321将所述第二弹片422朝远离所述伞杆2的径向上向外推开,当所述第一抵靠部322进入所述第一卡孔423时,所述第二弹片422回弹恢复形变,且所述第一卡孔423扣合所述第一卡钩32,以在将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撑开时,所述下巢组件4与所述上巢3相固定。利用设于所述伞杆2顶端的所述上巢3固定所述下巢组件4,从而将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则不需要在所述伞杆2上冲孔设置卡钩结构,增强了所述伞杆2的强度,降低了制作难度,且外观更加美观。应当理解,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弹片422设有所述第一卡钩32,所述第一弹片31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钩32相扣合的所述第一卡孔423。
如图6、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第二弹片422径向向内设有凸出部424,所述推拉套41径向向外设有推抵部411,当所述推拉套41向下滑动时,所述推抵部411径向向外抵住所述凸出部424,从而将所述第二弹片422朝远离所述伞杆2的径向上向外推开,所述第一卡钩32自所述第一卡孔423脱离,所述下巢组件4与所述上巢3脱离固定,所述下巢组件4继续朝下滑动,则可将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收拢。具体地,所述第二弹片422的上端两侧均设有所述凸出部424,所述推拉套41对应设有相同数量的所述推抵部411,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推抵部411位于所述凸出部424的上方。当然,所述凸出部424和所述推抵部411也可以设于其他位置,只要当所述推拉套41向下滑动时,所述推抵部411能径向向外抵住所述凸出部424,使得所述第二弹片422径向向外变形,从而使所述第一卡钩32自所述第一卡孔423脱离即可。
如图4、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扣套42包括第一配合部42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421径向内侧的第二配合部426,所述第一配合部421包括所述第二弹片422,所述第二配合部426和所述第一配合部421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连接件6还包括自所述筒体部61向上延伸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64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64的径向内侧的第二固定部65,所述第二固定部65用于固定连接所述伞杆2。所述第二配合部421包括两个第二卡钩427,所述第一固定部64包括与两个所述第二卡钩427相扣合的两个第二卡孔641,以在将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100收起时,所述下巢组件4与所述连接件6相固定,避免伞体收起后所述下巢组件4仍于所述伞杆2上滑动而再次张开的情况发生。所述第二卡钩427包括第二斜面和第二抵靠部,当向上推动所述推拉套41,所述推拉套41带动所述扣套42向上滑动,所述第二卡钩427的所述第二斜面先自所述第二卡孔641滑脱,继续向上滑动至所述第二抵靠部脱离所述第一固定部64,所述下巢组件4与所述连接件6脱离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固定部64包括两个第二卡钩427,所述第二配合部426包括与两个所述第二卡钩427相扣合的两个所述第二卡孔641。所述第二卡钩427和所述第二卡孔641的数量也不仅限于两个,只要数量相同可以对应相扣合即可。
如图6、图7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配合部421包括两个第三卡钩425,所述推拉套41包括与所述第三卡钩425相扣合的第三卡孔412,从而将所述推拉套41和所述扣套42相固定。所述第三卡孔412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卡钩425的上端之间具有间隔,以留出所述推拉套41和所述扣套42之间相对移动的行程距离。所述第三卡钩425包括第三斜面4251和第三抵靠部4252,所述推拉套41和所述扣套42装配时,所述推拉套41朝所述第一配合部421和所述第二配合部426之间滑动,所述推拉套41先抵接所述第三斜面4251,继续向上滑动,直至所述第三抵靠部4252进入所述第三卡孔412,则所述推拉套41和所述扣套42装配完成,且由于所述第三抵靠部4252可钩挂住所述第三卡孔412,因此所述推拉套41和所述扣套42之间可相对滑动,但不容易脱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推拉套41包括两个第三卡钩425,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包括与两个所述第三卡钩425相扣合的两个所述第三卡孔412。所述第三卡钩425和所述第三卡孔412的数量也不仅限于两个,只要数量相同可以对应相扣合即可。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包括相互配置连接的伞布、伞巢和伞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至所述伞杆的手柄,所述手柄包括:
出风壳,设有相连通的进风部和出风部;
风扇组件,收容于所述出风壳,包括电机和斜流风扇,所述斜流风扇包括轮毂以及间隔布置于所述轮毂的外表面的多个扇叶,所述轮毂自下向上至少部分呈径向增大设置,风自所述进风部经由所述风扇组件,自所述出风部吹出;
连接件,连接所述伞杆和所述出风壳,且部分安装于所述出风壳内,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出风壳配合形成用于收容电池的第一腔;
其中,当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连接件的至少部分遮蔽于所述伞布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壳内设有安装部,以及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出风壳的导风件,所述安装部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的部分连续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以及自所述底壁的全部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导风件包括第一安装叶、第二安装叶和两个导风叶,所述第一安装叶和所述第二安装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导风叶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筒体部,以及设于所述筒体部相对两侧的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对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叶,所述第二装配部对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叶,所述筒体部的内壁、所述底壁和所述第一侧壁共同形成收容所述电池的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一装配部、所述第一安装叶、所述筒体部的外壁和所述出风壳的内壁共同形成收容电控组件的第二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包括主板,以及安装于所述主板且向外显露于所述出风壳的开关和接口,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相连通,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中部朝下凸出延伸有凸柱,所述轮毂中部内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安装固定于所述凸柱,所述轮毂内侧、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底壁共同形成收容所述电机的第三腔;所述底壁形成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三腔,所述导线经由所述过线孔电性连接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自下向上先竖直向上延伸,再朝所述第一装配部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安装叶的两侧自下向上先相互远离且向上延伸,再平行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安装叶的两侧自下向上先相互远离且向上延伸,再平行竖直向上延伸,且所述第二安装叶的上端还包括与所述导风叶的上端同向延伸的引导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壳还包括位于底部的进风罩和位于顶部的出风盖,所述进风部设于所述进风罩,所述出风部设于所述出风盖,所述出风壳靠近所述进风罩的内侧还设有导流罩,多个所述扇叶远离所述轮毂的末端在旋转时形成轨迹立体空间,所述导流罩的内侧壁与所述轨迹立体空间相适配。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巢包括上巢和下巢组件,所述上巢固定连接于所述伞杆的顶端,所述下巢组件位于所述上巢的下方,所述下巢组件可沿所述伞杆轴向方向上下滑动,所述下巢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伞杆外侧的推拉套和扣套,所述扣套套设于所述推拉套外侧且沿所述伞杆轴向方向可相对所述推拉套上下滑动,所述推拉套的部分位于所述扣套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巢朝下设有至少一第一弹片,所述扣套设有朝上的至少一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两者中的一个设有第一卡钩,另一个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钩相扣合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弹片于所述第二弹片内侧滑动,所述第一卡钩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一抵靠部,所述第一斜面将所述第二弹片朝远离所述伞杆的径向上向外推开,当所述第一抵靠部进入所述第一卡孔时,所述第二弹片回弹恢复形变,且所述第一卡孔扣合所述第一卡钩,以在将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撑开时,所述下巢组件与所述上巢相固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径向向内设有凸出部,所述推拉套径向向外设有推抵部,当所述推拉套向下滑动时,所述推抵部径向向外抵住所述凸出部,从而将所述第二弹片朝远离所述伞杆的径向上向外推开,所述第一卡钩自所述第一卡孔脱离,所述下巢组件与所述上巢脱离固定。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套包括第一配合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径向内侧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所述第二弹片,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一配合部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自所述筒体部向上延伸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两者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第二卡钩,另一个包括与所述第二卡钩相扣合的第二卡孔,以在将所述便携式无叶风扇伞收起时,所述下巢组件与所述连接件相固定。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推拉套两者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第三卡钩,另一个包括与所述第三卡钩相扣合的第三卡孔,从而将所述推拉套和所述扣套相固定;所述第三卡孔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卡钩的上端之间具有间隔,以留出所述推拉套和所述扣套之间相对移动的行程距离。
13.一种手柄,用于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壳和风扇组件,所述出风壳设有相连通的进风部和出风部,所述风扇组件收容于所述出风壳,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电机和斜流风扇,所述斜流风扇包括轮毂以及间隔布置于所述轮毂的外表面的多个扇叶,所述轮毂自下向上至少部分呈径向增大设置,风自所述进风部经由所述风扇组件,自所述出风部吹出。
14.一种斜流风扇,用于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以及间隔布置于所述轮毂的外表面的多个扇叶,所述轮毂自下向上先径向增大后径向不变延伸,所述轮毂中部贯穿有出水孔,以将积水甩出所述轮毂。
CN202222714769.2U 2022-04-22 2022-10-09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其手柄、斜流风扇 Active CN218790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4769.2U CN218790942U (zh) 2022-10-09 2022-10-09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其手柄、斜流风扇
PCT/CN2023/100309 WO2023202728A1 (zh) 2022-04-22 2023-06-15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4769.2U CN218790942U (zh) 2022-10-09 2022-10-09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其手柄、斜流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0942U true CN218790942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6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14769.2U Active CN218790942U (zh) 2022-04-22 2022-10-09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其手柄、斜流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09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2728A1 (zh) * 2022-04-22 2023-10-26 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2728A1 (zh) * 2022-04-22 2023-10-26 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90942U (zh)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及其手柄、斜流风扇
CN211116731U (zh) 挂脖风扇
CN106308568B (zh) 一种顶吹热风式空气炸锅
CN212536127U (zh) 脖戴风扇
KR100966206B1 (ko) 우산
CN217658489U (zh) 风扇伞及其风扇装置
CN214536635U (zh) 湿帘组件及具有其的湿帘装置
US5364263A (en) Gas lighter equipped with disposable razor
CN210715202U (zh) 多功能折叠风扇
CN214742197U (zh) 手持风扇
CN210143990U (zh) 一种扁八角小三折伸缩式伞柄
CN212028104U (zh) 一种手持式便携风扇
CN221610270U (zh) 一种风扇出风结构和风扇
US6296449B1 (en) Multiple current safety fan
CN216316065U (zh) 具有可拆卸模块的多折伞
CN219782331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0423109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吸顶扇结构
CN213681333U (zh) 毛球修剪器
CN213684702U (zh) 便携式风扇模块及其夹持装置
CN211039115U (zh) 一种腕戴式小型电风扇
CN212394108U (zh) 一种内置风扇带led照明及喷雾器的伞
WO2023202728A9 (zh) 便携式无叶风扇伞
CN221083000U (zh) 储液瓶及扩充套件
CN211852230U (zh) 便携式迷你小风扇
CN213203506U (zh) 毛球修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