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6856U - 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6856U
CN218786856U CN202222638545.8U CN202222638545U CN218786856U CN 218786856 U CN218786856 U CN 218786856U CN 202222638545 U CN202222638545 U CN 202222638545U CN 218786856 U CN218786856 U CN 218786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
plate
prefabricated
concrete
place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85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振艳
张春雷
张继清
崔涛
宋乐阳
王达麟
宋冉
刘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26385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6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6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6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包括预制地连墙、预制混凝土板、现浇混凝土板、钢管柱、纵梁与立柱桩,所述预制地连墙与纵梁上分别设置有牛腿,所述预制混凝土板放置于预制地连墙的牛腿上通过套筒与牛腿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板设置于预制混凝土板上方,所述钢管柱下端插入立柱桩中,所述钢管柱与纵梁连接,预制构件质量可控、成品结构整体受力和防水效果佳,同时提高施工效率,改善施工质量,进一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预制装配式结构,预制装配式结构是以预制构件作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及部分现浇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它拥有可批量生产、品质均一、施工周期短、施工精度高、建设成本低等优势。建筑工业化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改善施工质量,还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急需修建大量的地下工程。明盖挖施工的地下工程围护结构形式之一的地下连续墙目前均处于现浇阶段,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不仅可作为施工阶段支护结构,使用阶段可作为结构侧墙即永临结合单一墙型式,具有施工可控性高、质量好、效率高及占用场地小、节能环保等特征,可有效弥补现浇地连墙的不足。结合结构的预制装配式施工,节省了支撑的架设和拆除,进一步加快了施工进度,又节省了造价。采用明挖装配式施工,具有经济性好、施工速度快,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为解决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因而成为未来地下结构发展的重要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通过多层次结构的设计,实现了施工可控性高、质量好、效率高的目的,以及占用场地小、节能环保等特征,可有效弥补现浇地连墙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包括预制地连墙、预制混凝土板、现浇混凝土板、钢管柱、纵梁与立柱桩,所述纵梁包括顶纵梁、中纵梁与底纵梁,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包括预制混凝土顶板与预制混凝土中板,所述现浇混凝土板包括现浇混凝土顶板、现浇混凝土中板与现浇混凝土底板,所述预制地连墙与各层预制混凝土板连接部位下方分别设置牛腿,所述预制混凝土板放置在预制地连墙的牛腿上,并通过套筒与牛腿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板设置于预制混凝土板上方,所述钢管柱下端插入立柱桩中,所述钢管柱分别与各纵梁相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顶板设置于预制混凝土顶板上方,所述现浇混凝土中板设置于预制混凝土中板上方,所述现浇混凝土底板设置于立柱桩上方与预制地连墙通过接驳器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底板与钢管柱通过底纵梁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底板下方设置有防水层,所述现浇混凝土顶板上方设有顶板防水层。
优选的,所述中板与底板间横向设置有型钢组合支撑,所述预制地连墙上设置有型钢支撑牛腿,所述型钢组合支撑放置于型钢支撑牛腿上。
优选的,所述预制混凝土中板下方通过精轧螺纹钢连接有预制轨顶风道。
优选的,所述顶纵梁、中纵梁、底纵梁分别与钢管柱通过预埋承托板和抗剪肋板与纵梁承托荷载。
优选的,在所述钢管柱上与顶纵梁、中纵梁、底纵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预埋承托板与抗剪肋板。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预制构件质量可控、成品结构整体受力和防水效果佳,同时提高施工效率,改善施工质量,进一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横断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2、预制地连墙;3、螺栓套筒;4、现浇混凝土顶板;5、顶纵梁;6、钢管柱;7、预制混凝土板;8、现浇混凝土中板;9、现浇混凝土底板;10、中纵梁;11、型钢组合支撑;12、精轧螺纹钢;13、底纵梁;14、预制轨顶风道;15、现浇混凝土站台板;16、顶板防水层;17、底板防水层;18、立柱桩。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预制地连墙2、预制混凝土板7、现浇混凝土板、钢管柱6、纵梁与立柱桩18,所述纵梁包括顶纵梁5、中纵梁10与底纵梁13,所述预制混凝土板7包括预制混凝土顶板与预制混凝土中板,所述现浇混凝土板包括现浇混凝土顶板4、现浇混凝土中板8与现浇混凝土底板9,所述预制地连墙2与各层预制混凝土板7连接部位下方分别设置牛腿,所述预制混凝土板7放置在预制地连墙2的牛腿上,并通过套筒3与牛腿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板设置于预制混凝土板7上方,所述钢管柱6下端插入立柱桩18中,所述钢管柱6分别与各纵梁相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顶板4设置于预制混凝土顶板上方,所述现浇混凝土中板8设置于预制混凝土中板上方,所述现浇混凝土底板9设置于立柱桩18上方与预制地连墙2通过接驳器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底板9与钢管柱6通过底纵梁13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底板9下方设置有防水层,所述现浇混凝土顶板4上方设有顶板防水层16,所述中板与底板间横向设置有型钢组合支撑11,所述预制地连墙2上设置有型钢支撑牛腿,所述型钢组合支撑11放置于型钢支撑牛腿上,所述预制混凝土中板下方通过精轧螺纹钢12连接有预制轨顶风道14,在所述钢管柱6上与顶纵梁5、中纵梁10、底纵梁1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预埋承托板与抗剪肋板,所述钢管柱6设置有分别与顶纵梁5、中纵梁10、底纵梁13连接的预埋承托板与抗剪肋板。
本实施例中,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所述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的竖缝接头构造型式接头采用凹凸榫型式,幅间采用CT钢构件连接;单一墙结构水平横缝通过上下墙预埋角钢焊接连接;中柱采用预制钢管柱结构型式;水平横撑利用预制板支撑在牛腿和纵梁上;预制板作为现浇中板和顶板的模板使用;预制板之间预留施工阶段出土、进料口;地下二层结构根据围护计算结果,必要时架设一道型钢组合支撑,便于现场组装;轨顶风道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
本实施例中,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通过预制构件竖缝防水、施工缝防水、外加顶、底板防水层,可使该预制装配式构件应用于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地连墙(2)、预制混凝土板(7)、现浇混凝土板、钢管柱(6)、纵梁与立柱桩(18),所述纵梁包括顶纵梁(5)、中纵梁(10)与底纵梁(13),所述预制混凝土板(7)包括预制混凝土顶板与预制混凝土中板,所述现浇混凝土板包括现浇混凝土顶板(4)、现浇混凝土中板(8)与现浇混凝土底板(9),所述预制地连墙(2)与各层预制混凝土板(7)连接部位下方分别设置牛腿,所述预制混凝土板(7)放置在预制地连墙(2)的牛腿上,并通过套筒(3)与牛腿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板设置于预制混凝土板(7)上方,所述钢管柱(6)下端插入立柱桩(18)中,所述钢管柱(6)分别与各纵梁相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顶板(4)设置于预制混凝土顶板上方,所述现浇混凝土中板(8)设置于预制混凝土中板上方,所述现浇混凝土底板(9)设置于立柱桩(18)上方与预制地连墙(2)通过接驳器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底板(9)与钢管柱(6)通过底纵梁(13)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底板(9)下方设置有防水层,所述现浇混凝土顶板(4)上方设有顶板防水层(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与底板间横向设置有型钢组合支撑(11),所述预制地连墙(2)上设置有型钢支撑牛腿,所述型钢组合支撑(11)放置于型钢支撑牛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中板下方通过精轧螺纹钢(12)连接有预制轨顶风道(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纵梁(5)、中纵梁(10)、底纵梁(13)分别与钢管柱(6)通过预埋承托板和抗剪肋板与纵梁承托荷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管柱(6)上与顶纵梁(5)、中纵梁(10)、底纵梁(1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预埋承托板与抗剪肋板。
CN202222638545.8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 Active CN218786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8545.8U CN218786856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8545.8U CN218786856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6856U true CN218786856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3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8545.8U Active CN218786856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6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31026A (zh) 一种地铁车站永临结合明挖顺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424570A (zh) 箱涵施工用装配式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CN109139049B (zh) 一种地铁暗挖车站二衬扣拱施工方法
CN114319161A (zh) 一种地铁车站预制站台板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2897482U (zh) 一种高层建筑悬挑结构层的施工平台
CN218786856U (zh) 一种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
CN115387378B (zh) 基于叠合侧墙及楼板简支的半无柱装配式车站及其方法
CN111424948A (zh) 一种高层建筑悬挑结构层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平台
CN217268350U (zh) 一种大跨度异形钢混柱
CN115434366A (zh) 一种地下工程的永临结合装配式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7734420U (zh) 一种混合装配式组合连接墙框架结构
CN115928682A (zh) 一种模块化钻孔平台及施工方法
CN115094949A (zh) 一种围护与主体永临结合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
CN212506415U (zh) 一种地铁车站永临结合明挖顺筑结构
CN113774925A (zh) 深基坑围护桩水平内撑转换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5233813A (zh) 带有卡接连接板的梁
CN212316712U (zh) 箱涵施工用装配式台车
CN212656260U (zh) 一种地下车站装配式轨顶风道结构
CN114320388A (zh) 地下暗挖大跨度车站预留隧道下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40111A (zh) 一种地铁预制装配立柱式检查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376612A (zh) 大断面多舱室现浇综合管廊顶板模板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4855868B (zh) 类ω形插板组合凸形壁柱形成车站侧墙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2867045U (zh) 一种地铁预制装配立柱式检查坑结构
CN116446926B (zh) 一种双洞密贴顶管形成整体式地铁车站的结构转换方法
CN217781699U (zh) 一种跨河钢结构桥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