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5739U - 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5739U
CN218785739U CN202222500219.0U CN202222500219U CN218785739U CN 218785739 U CN218785739 U CN 218785739U CN 202222500219 U CN202222500219 U CN 202222500219U CN 218785739 U CN218785739 U CN 218785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rotating shaft
injection mold
die hold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002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刚
林瑞丰
张克付
李登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NX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N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NX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N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002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5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5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5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以解决传统的注塑模具上的水冷管件在上时间使用后,内部很容易被杂物堵住,从而影响到冷却液的流动效率,从而降低了注塑模具的冷却效果的问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安装座相对面分别安装有左模座和右模座;所述左模座和右模座前端面均开设有矩形凹槽,且左模座上的矩形凹槽和右模座上的矩形凹槽内部均设有一个吸热管件;通过过滤箱的设置,能够在冷却液经进水管件进入到过滤箱内部时,通过L型挡板上的过滤网将冷却液中的杂物过滤出,且过滤出的杂物掉落至收集盒内部进行收集,从而有效提高了吸热管件内冷却液的流动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近年来发展迅猛,玻纤增强阻燃PA66由于其较高耐热性,优异的机械强度和稳定的耐水、耐醇、阻燃性在新能源动力电池模组中应用广泛,而采用耐水耐醇阻燃材料来制作弯头零件时,通常会使用到注塑模具。
传统的注塑模具在使用时,虽然能够通过水冷管件对两个模座注塑后进行降温,但是由于水冷管件内部管径较细,从而在长时间使用后,水冷管件内部很容易被冷却液产生的杂物堵住,从而影响到水冷管件内冷却液的流动效率,从而降低了注塑模具的冷却效果,进而影响到注塑零件的质量。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以解决传统的注塑模具上的水冷管件在上时间使用后,内部很容易被杂物堵住,从而影响到冷却液的流动效率,从而降低了注塑模具的冷却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安装座相对面分别安装有左模座和右模座;所述左模座和右模座前端面均开设有矩形凹槽,且左模座上的矩形凹槽和右模座上的矩形凹槽内部均设有一个吸热管件,左模座和右模座上的矩形凹槽内部前端均镶嵌有一个密封板;每个所述吸热管件进液口均连接有一个过滤箱,且每个过滤箱进水口均连接有一根进水管件,每个吸热管件出液口均连接有一个水力驱动部,且每个水力驱动部另一端均连接有一根出水管件,吸热管件为蛇形管状结构;每个所述过滤箱内部均设有一个清堵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外侧面四个边角处均焊接有一根支撑柱,且四根支撑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另一侧面开设有四个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箱箱口处通过螺栓连接有密封挡门,且过滤箱内部安装有L型挡板,L型挡板上固定镶嵌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箱内部位于L型挡板底部放置有收集盒,且收集盒外侧面设有密封垫。
进一步的,当所述收集盒安装至过滤箱内部下端时,密封垫外端面与过滤箱箱口端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水力驱动部包括水力箱、蜗杆、传动转轴和水力叶轮,所述水力箱安装在安装座外端面上,且水力箱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水力叶轮,并且水力叶轮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水力叶轮上的转轴外端固定连接有蜗杆,且水力叶轮位于水力箱内部上侧;所述传动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座外端面上,且传动转轴后端设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并且传动转轴前端设有第一带轮。
进一步的,所述清堵组件包括固定支板、清堵毛刷、滑动筒、往复丝杆、丝杆螺母和锥齿轮A,所述固定支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支板固定连接在L型挡板后端面,两个固定支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且两个固定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横向导杆;所述清堵毛刷后端面设有两个滑动筒,且两个滑动筒分别与两根横向导杆滑动连接,往复丝杆一端设有锥齿轮A,且往复丝杆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固定连接在清堵毛刷上。
进一步的,所述清堵组件还包括竖向转轴、横向转轴、锥齿轮B、锥齿轮C和锥齿轮D,所述竖向转轴转动连接在L型挡板后端面,且竖向转轴上端贯穿过滤箱顶部,竖向转轴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锥齿轮C和锥齿轮B,且锥齿轮B与锥齿轮A啮合;所述横向转轴转动连接在过滤箱顶部,且横向转轴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带轮和锥齿轮D,并且锥齿轮D与锥齿轮C啮合,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带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当所述往复丝杆处于转动状态时,丝杆螺母将带着清堵毛刷处于左右往复移动状态,且清堵毛刷上的刷毛与L型挡板上的过滤网后端面紧密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过滤箱的设置,能够在冷却液经进水管件进入到过滤箱内部时,通过L型挡板上的过滤网将冷却液中的杂物过滤出,且过滤出的杂物掉落至收集盒内部进行收集,从而即使在长时间使用后,吸热管件内部也不会被冷却液产生的杂物堵住,从而有效提高了吸热管件内冷却液的流动效率。
2、通过水力驱动部的设置,冷却液在经过水力箱内部时,通过冷却液流动时的冲击力将带动水力叶轮转动,然后通过蜗杆、蜗轮、传动转轴、第一带轮、第二带轮转动,然后再通过横向转轴、锥齿轮D、锥齿轮C、竖向转轴、锥齿轮B和锥齿轮A带动往复丝杆转动,从而使丝杆螺母在往复丝杆上螺纹槽的作用下带着清堵毛刷进行左右往复移动,从而能够自动将L型挡板上的过滤网后端面附着的杂物清理掉,从而提高了过滤网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模座和右模座拆分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模座、右模座和吸热管件拆分后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吸热管件、过滤箱和水力驱动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箱和清堵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箱和收集盒拆分后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L型挡板和清堵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力箱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安装座;101、支撑柱;102、固定框;2、左模座;3、右模座;4、密封板;5、吸热管件;6、过滤箱;601、密封挡门;602、L型挡板;603、收集盒;604、密封垫;7、进水管件;8、出水管件;9、水力驱动部;901、水力箱;902、蜗杆;903、传动转轴;904、水力叶轮;10、清堵组件;1001、固定支板;1002、清堵毛刷;1003、竖向转轴;1004、横向转轴;1005、滑动筒;1006、往复丝杆;1007、丝杆螺母;1008、锥齿轮A;1009、锥齿轮B;1010、锥齿轮C;1011、锥齿轮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安装座1相对面分别安装有左模座2和右模座3;左模座2和右模座3前端面均开设有矩形凹槽,且左模座2上的矩形凹槽和右模座3上的矩形凹槽内部均设有一个吸热管件5,左模座2和右模座3上的矩形凹槽内部前端均镶嵌有一个密封板4;每个吸热管件5进液口均连接有一个过滤箱6,且每个过滤箱6进水口均连接有一根进水管件7,每个吸热管件5出液口均连接有一个水力驱动部9,且每个水力驱动部9另一端均连接有一根出水管件8,吸热管件5为蛇形管状结构,从而使吸热管件5具有更好的吸热效果;每个过滤箱6内部均设有一个清堵组件10;安装座1外侧面四个边角处均焊接有一根支撑柱101,且四根支撑柱10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02;固定框102另一侧面开设有四个安装孔,便于固定框102的固定安装。
参照图1、图4和图6,过滤箱6箱口处通过螺栓连接有密封挡门601,且过滤箱6内部安装有L型挡板602,L型挡板602上固定镶嵌有过滤网;过滤箱6内部位于L型挡板602底部放置有收集盒603,且收集盒603外侧面设有密封垫604,通过L型挡板602上的过滤网将冷却液中的杂物过滤出,从而提高了吸热管件5内冷却液的流动效率。
参照图4和图8,水力驱动部9包括水力箱901、蜗杆902、传动转轴903和水力叶轮904,水力箱901安装在安装座1外端面上,且水力箱901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水力叶轮904,并且水力叶轮904与转轴固定连接;水力叶轮904上的转轴外端固定连接有蜗杆902,且水力叶轮904位于水力箱901内部上侧;传动转轴903转动连接在安装座1外端面上,且传动转轴903后端设有与蜗杆902啮合的蜗轮,并且传动转轴903前端设有第一带轮,通过水力驱动部9的设置,使得清堵组件10在运行时无需单独配置电机,从而降低了成本及电能的损耗。
参照图5和图7,清堵组件10包括固定支板1001、清堵毛刷1002、滑动筒1005、往复丝杆1006、丝杆螺母1007和锥齿轮A1008,固定支板100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支板1001固定连接在L型挡板602后端面,两个固定支板1001之间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1006,且两个固定支板100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横向导杆;清堵毛刷1002后端面设有两个滑动筒1005,且两个滑动筒1005分别与两根横向导杆滑动连接,往复丝杆1006一端设有锥齿轮A1008,且往复丝杆1006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1007,丝杆螺母1007固定连接在清堵毛刷1002上;清堵组件10还包括竖向转轴1003、横向转轴1004、锥齿轮B1009、锥齿轮C1010和锥齿轮D1011,竖向转轴1003转动连接在L型挡板602后端面,且竖向转轴1003上端贯穿过滤箱6顶部,竖向转轴1003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锥齿轮C1010和锥齿轮B1009,且锥齿轮B1009与锥齿轮A1008啮合;横向转轴1004转动连接在过滤箱6顶部,且横向转轴1004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带轮和锥齿轮D1011,并且锥齿轮D1011与锥齿轮C1010啮合,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带轮传动连接;当往复丝杆1006处于转动状态时,丝杆螺母1007将带着清堵毛刷1002处于左右往复移动状态,且清堵毛刷1002上的刷毛与L型挡板602上的过滤网后端面紧密接触,通过清堵组件10的设置用于将L型挡板602上的过滤网后端面附着的杂物清理掉。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进水管件7与外部冷却液输送泵出水口连接,本注塑模具在冷却过程中,首先,冷却液经进水管件7进入到过滤箱6内部,然后通过L型挡板602上的过滤网将冷却液中的杂物过滤出,且过滤出的杂物掉落至收集盒603内部进行收集,过滤后的冷却液经过滤箱6出水口流动至吸热管件5内部,然后通过吸热管件5将左模座2和右模座3上的热量吸收并传递至内部冷却液上,然后带有热量的冷却液经吸热管件5出液口流动至水力箱901内部;
冷却液在经过水力箱901内部时,通过冷却液流动时的冲击力将带动水力叶轮904转动,然后通过蜗杆902和蜗轮带动传动转轴903转动,从而使第一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然后再通过横向转轴1004、锥齿轮D1011、锥齿轮C1010、竖向转轴1003、锥齿轮B1009和锥齿轮A1008带动往复丝杆1006转动,从而使丝杆螺母1007在往复丝杆1006上螺纹槽的作用下带着清堵毛刷1002进行左右往复移动,从而能够自动将L型挡板602上的过滤网后端面附着的杂物清理掉,经过水力箱901的冷却液再通过出水管件8排出,出水管件8出水口与外部冷却液循环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8)

1.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安装座(1)相对面分别安装有左模座(2)和右模座(3);所述左模座(2)和右模座(3)前端面均开设有矩形凹槽,且左模座(2)上的矩形凹槽和右模座(3)上的矩形凹槽内部均设有一个吸热管件(5),左模座(2)和右模座(3)上的矩形凹槽内部前端均镶嵌有一个密封板(4);每个所述吸热管件(5)进液口均连接有一个过滤箱(6),且每个过滤箱(6)进水口均连接有一根进水管件(7),每个吸热管件(5)出液口均连接有一个水力驱动部(9),且每个水力驱动部(9)另一端均连接有一根出水管件(8),吸热管件(5)为蛇形管状结构;每个所述过滤箱(6)内部均设有一个清堵组件(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外侧面四个边角处均焊接有一根支撑柱(101),且四根支撑柱(10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02);所述固定框(102)另一侧面开设有四个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6)箱口处通过螺栓连接有密封挡门(601),且过滤箱(6)内部安装有L型挡板(602),L型挡板(602)上固定镶嵌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箱(6)内部位于L型挡板(602)底部放置有收集盒(603),且收集盒(603)外侧面设有密封垫(6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收集盒(603)安装至过滤箱(6)内部下端时,密封垫(604)外端面与过滤箱(6)箱口端面平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驱动部(9)包括水力箱(901)、蜗杆(902)、传动转轴(903)和水力叶轮(904),所述水力箱(901)安装在安装座(1)外端面上,且水力箱(901)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水力叶轮(904),并且水力叶轮(904)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水力叶轮(904)上的转轴外端固定连接有蜗杆(902),且水力叶轮(904)位于水力箱(901)内部上侧;所述传动转轴(903)转动连接在安装座(1)外端面上,且传动转轴(903)后端设有与蜗杆(902)啮合的蜗轮,并且传动转轴(903)前端设有第一带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堵组件(10)包括固定支板(1001)、清堵毛刷(1002)、滑动筒(1005)、往复丝杆(1006)、丝杆螺母(1007)和锥齿轮A(1008),所述固定支板(100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支板(1001)固定连接在L型挡板(602)后端面,两个固定支板(1001)之间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1006),且两个固定支板(100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横向导杆;所述清堵毛刷(1002)后端面设有两个滑动筒(1005),且两个滑动筒(1005)分别与两根横向导杆滑动连接,往复丝杆(1006)一端设有锥齿轮A(1008),且往复丝杆(1006)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1007),丝杆螺母(1007)固定连接在清堵毛刷(1002)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堵组件(10)还包括竖向转轴(1003)、横向转轴(1004)、锥齿轮B(1009)、锥齿轮C(1010)和锥齿轮D(1011),所述竖向转轴(1003)转动连接在L型挡板(602)后端面,且竖向转轴(1003)上端贯穿过滤箱(6)顶部,竖向转轴(1003)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锥齿轮C(1010)和锥齿轮B(1009),且锥齿轮B(1009)与锥齿轮A(1008)啮合;所述横向转轴(1004)转动连接在过滤箱(6)顶部,且横向转轴(1004)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带轮和锥齿轮D(1011),并且锥齿轮D(1011)与锥齿轮C(1010)啮合,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带轮传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往复丝杆(1006)处于转动状态时,丝杆螺母(1007)将带着清堵毛刷(1002)处于左右往复移动状态,且清堵毛刷(1002)上的刷毛与L型挡板(602)上的过滤网后端面紧密接触。
CN202222500219.0U 2022-09-21 2022-09-21 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 Active CN218785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0219.0U CN218785739U (zh) 2022-09-21 2022-09-21 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0219.0U CN218785739U (zh) 2022-09-21 2022-09-21 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5739U true CN218785739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00219.0U Active CN218785739U (zh) 2022-09-21 2022-09-21 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5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8540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
CN218785739U (zh) 基于耐水耐醇阻燃材料专用弯头注塑模具
CN219160612U (zh) 一种便于除垢的空气能热水器
CN217595306U (zh) 铝合金门框加工用清洗装置
CN216934976U (zh) 一种石墨换热器用过滤装置
CN211307294U (zh) 一种注塑机冷却装置
CN112774279A (zh)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1097729U (zh) 一种污水回收处理装置
CN109261678B (zh) 一种带除尘清洗装置的新能源电池组设备
CN212162534U (zh) 一种户外电力箱体设施意外进水监测装置
CN215962311U (zh) 一种具有循环功能的过滤网清洗装置
CN217993473U (zh) 一种冷却水槽
CN218911132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桥梁施工用排水装置
CN217633015U (zh) 一种防酸雾高节能玻璃钢风机
CN217569889U (zh) 一种色母粒粉尘清洗装置
CN219199379U (zh) 一种新风系统智能过滤设备
CN216170510U (zh)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净水设备
CN220297633U (zh) 一种电缆保护管生产的冷却装置
CN219697593U (zh) 一种辅助降温装置
CN217180446U (zh) 一种检测用端淬试验机
CN219470701U (zh) 一种桥梁养护用桥面降温喷淋装置
CN220406451U (zh) 一种汽车塑料制品加工后专用清洗装置
CN216267166U (zh) 一种塑料件生产热熔成形机
CN217613483U (zh) 一种铝合金淬火槽水循环设备
CN221099136U (zh) 铝灰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