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4363U - 电热毯 - Google Patents

电热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4363U
CN218784363U CN202223365037.3U CN202223365037U CN218784363U CN 218784363 U CN218784363 U CN 218784363U CN 202223365037 U CN202223365037 U CN 202223365037U CN 218784363 U CN218784363 U CN 218784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blanket
region
electric
centra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650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卫华
韩雪
汪翠兰
卢保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Smart Lif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Smart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Smart Lif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Smart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650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4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4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4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毯,属于家电设备领域。所述电热毯包括:电热毯毯体,电热毯毯体包括中央区域以及位于中央区域至少一条边外的外围区域,中央区域为包括电热毯毯体的中心的区域;电热组件,电热组件位于电热毯毯体的中心区域;加湿组件,加湿组件位于电热毯毯体的外围区域;电源组件,电源组件位于电热毯毯体的外围区域,且电源组件与电热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热毯毯体的中央区域设置电热组件,并在电热毯毯体的外围区域中设置加湿组件,由电热组件实现加热功能,并由加湿组件来实现加湿功能,如此便可以通过该加湿组件来提升电热毯周围环境的湿度,避免由于电热组件长时间加热所导致的周围环境过于干燥。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电热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热毯。
背景技术
电热毯是一种用于取暖的设备。
一种电热毯可以包括毯体、加热线路以及电源组件,加热线路位于毯体中,且与电源组件连接,电源组件向加热线路供电,加热线路发热,以实现供暖的功能。
但是,上述电热毯长时间工作时,可能使得周围环境较为干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热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热毯,所述电热毯包括:
电热毯毯体,所述电热毯毯体包括中央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中央区域至少一条边外的外围区域,所述中央区域为包括所述电热毯毯体的中心的区域;
电热组件,所述电热组件位于所述电热毯毯体的中心区域;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位于所述电热毯毯体的外围区域;
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位于所述电热毯毯体的外围区域,且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电热组件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央区域呈矩形,且所述中央区域的目标边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床垫的至少一条边的长度,所述目标边为与所述中央区域的第一边相连的边,所述第一边为所述中央区域与所述外围区域相邻的边。
可选地,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储水器以及蒸发结构,所述蒸发结构与所述储水器的内部连接,且所述蒸发结构在所述外围区域中沿所述外围区域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电热毯还包括防水隔离带,所述防水隔离带位于所述电热毯毯体的中央区域,且位于所述电热组件和所述加湿组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中央区域呈矩形,所述防水隔离带在平行于第一边的方向上,与所述中央区域的两个边缘连接,所述第一边为与所述外围区域相邻的边。
可选地,所述蒸发结构包括防水层、吸水层以及透气层,所述防水层、所述吸水层以及所述透气层在所述电热毯毯体中依次层叠设置;
所述吸水层与所述储水器的内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央区域包括中央子区域以及边缘子区域,所述中央子区域为包括所述中央区域的中心的区域,所述边缘子区域为与所述中央区域的第一边相连的区域,所述第一边为与所述外围区域相邻的边;
所述电热组件包括第一电热组件以及第二电热组件,所述第一电热组件位于所述中央子区域,所述第二电热组件位于所述边缘子区域。
可选地,所述电热毯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电热毯毯体的外围区域,且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以便于所述电源组件在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湿度低于指定值时,启动所述第二电热组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热组件包括多个电热子组件,所述多个电热子组件分别位于所述中央子区域的多个位置,且所述多个电热子组件分别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央区域呈矩形,所述外围区域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外围区域分别位于所述中央区域的两侧;
所述加湿组件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加湿组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外围区域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在电热毯毯体的中央区域设置电热组件,并在电热毯毯体的外围区域中设置加湿组件,由电热组件实现加热功能,并由加湿组件来实现加湿功能,如此便可以通过该加湿组件来提升电热毯周围环境的湿度,避免由于电热组件长时间加热所导致的周围环境过于干燥。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热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电热毯铺设于床上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热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热毯铺设于床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热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热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热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电热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电热毯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热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毯的一种框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电热毯是一种接触式的电暖器具,它将特制的,绝缘性能达到标准的软索式电热元件呈盘蛇状织入或缝入毛毯里,通电时即发出热量。电热毯可以用于人们睡眠时提高被窝里的温度来达到取暖目的。还可用于被褥的去潮除湿。电热毯具有耗电量少、温度可调节、使用方便、使用广泛等优点。
但是,电热毯在长时间工作时,可能会导致室内环境的湿度过低,可能会对用户的皮肤以及黏膜产生不良影响以及刺激作用,也即是电热毯可能会影响用户的健康,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热毯,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热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电热毯铺设于床上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以及图2,该电热毯10包括:
电热毯毯体11,电热毯毯体11包括中央区域q1以及位于中央区域q1至少一条边外的外围区域q2,中央区域q1为包括电热毯毯体11的中心z1的区域。
电热组件12,电热组件12位于电热毯毯体11的中心区域q1。
加湿组件13,加湿组件13位于电热毯毯体11的外围区域q2。
电源组件14,电源组件14位于电热毯毯体11的外围区域q2,且电源组件14与电热组件12电连接。
其中,电热组件12可以在电源组件14的驱动下发热,以实现加热供暖的功能。另外,由于床21上的被子等物体位于床中央的可能性较大,进而加湿组件13位于中央区域q1外的外围区域q2,使得加湿组件13不易被被子等物体遮挡,提升了加湿组件13的加湿效果。
图1示出的是外围区域位于中央区域的一条边外的结构,但外围区域还可以位于中央区域的更多条边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毯,通过在电热毯毯体的中央区域设置电热组件,并在电热毯毯体的外围区域中设置加湿组件,由电热组件实现加热功能,并由加湿组件来实现加湿功能,如此便可以通过该加湿组件来提升电热毯周围环境的湿度,避免由于电热组件长时间加热所导致的周围环境过于干燥。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电热毯毯体至少在中央区域q1中,可以包括层叠的第一层以及第二层,电热组件12可以位于这两层之间,以避免用户直接接触到电热组件12,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至少一层可以为毛毯材质层,以提升电热毯毯体的舒适度。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热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电热毯铺设于床上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3以及图4,该电热毯在图1所示的电热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中央区域q1呈矩形,且中央区域q1的目标边b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床垫22的至少一条边b3的长度,目标边b1为与中央区域q1的第一边b2相连的边,第一边b2为中央区域q1与外围区域q2相邻的边。
如此结构下,可以在该电热毯10铺设在设置有预设床垫22的床21上时,使得外围区域q2可以位于该预设床垫22的侧面,床垫的侧面被被子等物体遮挡的可能性较小,进而此种结构下,便可以进一步避免位于外围区域中的加湿组件13被被子等物体的遮挡,提升了该电热毯的加湿效果。其中,预设床垫可以为预先设置的一个床垫,该床垫可以为常规尺寸的一种或多种床垫,例如,该预设床垫的尺寸可以为长200厘米,宽110的床垫,或者,可以为长200厘米左右,宽180厘米,可以为长200厘米左右,宽150厘米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和图4,中央区域q1呈矩形,外围区域q2的数量为2,两个外围区域q2分别位于中央区域q1的两侧。
加湿组件13的数量为2,两个加湿组件13分别位于两个外围区域q2中。
如此结构下,位于两侧的加湿组件13可以分别位于预设床垫22的两个侧面,并在这两个侧面释放水蒸气,提升电热毯周围环境的湿度,以提升用户体验。其中,这两个外围区域q2的长度方向可以与床头和床尾的连线方向平行,进而便可以在该方向上的多个位置设置加湿组件,以提升加湿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毯中,还可以具有更多个加湿组件,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热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中央区域q1呈矩形,外围区域q2的数量为3,三个外围区域q2分别位于中央区域q1的三侧。
加湿组件13的数量为3,三个加湿组件13分别位于三个外围区域q2中。
如此结构下,位于三侧的加湿组件13可以分别位于预设床垫22的三个侧面,并在这三个侧面释放水蒸气,提升电热毯周围环境的湿度,以提升用户体验。如此结构下,除了一侧以外,其他三侧均设置有加湿组件13,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毯的加湿效果。此外,在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毯铺设在床上时,可以将未设置有加湿组件的一侧设置在床头,进而用户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毯上时,身体的两侧以及脚步附近均设置有加湿组件来提升环境的湿度,如此便可以全方位的实现提升环境湿度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电热毯的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电热毯中,由于目标边b1外也具有外围区域q2,进而该目标边同样也是第一边b1,也即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目标边可以认为是与第一边(与外围区域相邻的边)相连的边,但目标边自身也可以是第一边。
另外,由于用户头部通常位于床头位置,此处可能被枕头等物体阻挡,因而可以在电热毯的一侧不设置加湿组件。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热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中央区域q1呈矩形,外围区域q2的数量为4,四个外围区域q2分别位于中央区域q1的四侧。
加湿组件13的数量为4,四个加湿组件13分别位于四个外围区域q2中。
如此结构下,位于四侧的加湿组件13可以分别位于预设床垫22的四个侧面,并在这四个侧面环绕用户来释放水蒸气,提升电热毯周围环境的湿度,以提升用户体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热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热毯还包括防水隔离带15,防水隔离带15位于电热毯毯体11的中央区域q1中,且位于电热组件12和加湿组件13之间。该防水隔离带可以由防水材料(如防水布,如尼龙防水布料或涤纶防水布料等)制成,可以用于避免加湿组件中的水由于一些原因流向电热组件12,这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加湿组件13中的水流向电热组件12而导致断路的问题,进而提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加湿组件13中的水流向电热组件12而导致的用户舒适度较差的问题,进而提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毯的用户体验。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中央区域q1呈矩形,防水隔离带15在平行于第一边b2的方向上,与中央区域q1的两个边缘连接,第一边b2为与外围区域q2相邻的边。如此结构下,便可以提升防水隔离带15的防水效果,避免加湿组件13中的水由边缘流向电热组件12。
图8是图7所示的电热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剖面位置为A-A处),请参考图7以及图8,其中,加湿组件13包括储水器131以及蒸发结构132,蒸发结构132与储水器131的内部连接,且蒸发结构132在外围区域q2中沿外围区域q2的长度方向f1延伸。如此结构下,蒸发结构132便可以从储水器131中获取水分,并将获取到水分蒸发,以实现提升周围环境的湿度的效果。另外,由于蒸发结构132在外围区域q2中沿外围区域q2的长度方向f1延伸,进而便可以大范围的提升周围环境中的湿度,如此便避免了仅在小范围环境内提升湿度,而导致用户周围部分区域的湿度过大,而其余区域的湿度未能明显提升的问题。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蒸发结构132包括防水层1321、吸水层1322以及透气层1323,防水层1321、吸水层1322以及透气层1323在电热毯毯体中依次层叠设置。吸水层1322与储水器131的内部连接。如此结构下,防水层1321可以用于防止水分向下渗透电热毯,吸水层1322可以从储水器131中吸取水分,透气层1323可以将吸水层1322吸取的水分蒸发,如此便实现了无需电能驱动,便可以实现加湿的效果。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毯中,加湿组件也可以为电动加湿组件,如电动的超声波加湿器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其中,吸水层1322可以包括海绵等结构层,透气层1323可以为透气性强的布料。储水器131可以包括水箱、水袋等结构,且该储水器131中可以设置有水位传感器,以便于用户获知储水器131中的水量,该水位传感器可以包括压力水位传感器、光学液位传感器、浮子液位传感器、电阻式液位传感器、非接触式电容液位擦混感器等。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毯中,防水层1321、吸水层1322以及透气层1323可以构成电热毯毯体的一部分,或者,电热毯还包括位于防水层1321远离吸水层1322一侧的电热毯毯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图9是图7所示的电热毯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9,可以看出防水隔离带15将加湿组件中的储水器131以及蒸发结构132,与中央区域q1分隔开,以避免加湿组件中的水分流向位于中央区域q1中的电热组件。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热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中央区域q1包括中央子区域q11以及边缘子区域q12,中央子区域q11为包括中央区域q1的中心z1的区域,边缘子区域q12为与中央区域q1的第一边b2相连的区域,第一边b2为与外围区域q2相邻的边;
电热组件13包括第一电热组件131以及第二电热组件132,第一电热组件131位于中央子区域q11,第二电热组件132位于边缘子区域q12。
其中,位于中央子区域q11中的第一电热组件131可以用于向用户提供供暖,而位于边缘子区域q12中的第二电热组件132可以用于加热位于外围区域q2中加湿组件13,当加湿组件13的温度升高后,可以提升加湿组件13的加湿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毯中还可以包括湿度传感器,该湿度传感器可以位于外围区域q2中,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周围环境的湿度低于指定值时,电源组件14可以启动位于边缘子区域q12中的第二电热组件132,以提升加湿组件13的加湿效果。或者,电源组件14也可以在电热毯启动时,启动于边缘子区域q12中的第二电热组件132,以提升加湿组件13的加湿效果。或者,电源组件14中可以分别具有两个开关,这两个开关分别用于控制第一电热组件131以及第二电热组件132的开启和关闭,进而电源组件13可以在用户的控制下,启动于边缘子区域q12中的第二电热组件132,以提升加湿组件13的加湿效果。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第一电热组件131包括多个电热子组件131a,多个电热子组件131a分别位于中央子区域q11的多个位置,且多个电热子组件131a分别与电源组件14电连接。如此便可以分别控制这多个电热子组件131a来为电热毯的不同区域进行加热。以实现不同区域的温度不同的功能。示例性的,中央子区域q11可以包括头部区域q111、肩部区域q112、腰部区域q113、臀部区域q114、腿部区域q115以及足部区域q116。不同区域中,电热子组件131a的加热效果可以不同,以实现不同区域的温度不同的功能。示例性的,电热子组件131a包括电热线时,不同区域的电热线的绕线密度可以不同,示例性的,足部区域q116中电热子组件131a的电热线的绕线密度可以大于肩部区域q112中电热子组件131a的电热线的绕线密度,以保证用户的足部可以具有较高的温度。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电热毯中还可以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这多个压力传感器可以分布于上述的头部区域q111、肩部区域q112、腰部区域q113、臀部区域q114、腿部区域q115以及足部区域q116中,这多个压力传感器可以用于实时采集用户躺下后各点的压力值,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电热毯的控制组件(该控制组件可以与电源组件连接,或者结合设置于电源组件中)中,肩部区域和腰部区域交界处的压力传感器可包括压力薄膜传感器,可通过对人体体表的起伏变化进行压力监测来监测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及心率信息。压力传感器可以位于电热毯毯体中。
由于用户的足部与电热毯表面接触面积小,如压力传感器分布广泛,可能会采集不到足部的压力数据,从而无法精准控制足部区域的温度,所以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分布可以为足部区域>腿部区域>腰部区域>肩部区域>臀部区域。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电热毯中还可以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该多个温度传感器可以分布于上述的头部区域q111、肩部区域q112、腰部区域q113、臀部区域q114、腿部区域q115以及足部区域q116中,用于采集当前空间的温度,或者是该温度传感器所接触物体的温度,并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输至电热毯的控制组件,以便于该控制组件基于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来调节电热组件的输出功率。例如,当采集的温度大于指定值时,控制组件可以降低电热组件的输入功率,或者关闭电热组件,当采集的温度小于或等于指定值时,控制组件可以提升电热组件的输入功率,或者打开电热组件。温度传感器在各个区域的分布数量可以与压力传感器类似,也即是足部区域>腿部区域>腰部区域>肩部区域>臀部区域。温度传感器可以位于电热毯毯体中。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毯的一种框图,其中,电热毯10可以包括电热组件、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以及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与云端连接。移动设备可以包括手机等,可以用于接收云端发送的电热毯实时工作状态,可将设置信息发至云端;设置的信息可包括通断时间、温度设置、湿度设置、智能控制等。移动设备中还可设置重点控温部位,比如风湿病人的膝盖疼痛,可在移动设备中设置腿部区域的温度。
云端可以为云服务器,云端可以根据控制组件上传的压力传感器数据形成人体模型与不同部位加热模式,还可以将分析后的传感器数据发送至移动设备,并接收移动设备的操控指令,再将操控指令发送至控制组件。另外,云端还可以保存有身体不同部位对应的温度数据。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场景下,当用户使用电热毯时,电热毯中的压力传感器可以采集各点压力,并将得到的压力数据及自身坐标上传至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可以将采集到的压力数据上传至云端,云端通过分析各压力传感器的坐标与压力值得到人形轮廓和人体与电热毯的接触程度。温度传感器位于电热毯毯体中,采集的温度为电热毯的加热温度和使用者的体表温度的结合,将此温度通过控制组件上传至云端,云端可以通过温度、人体所处位置、与电热毯的接触程度来判断此时使用者哪些部位需要更多的热量,从而可以控制电热组件进行加热。当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和坐标位置相对长时间保持不变,此时可判断使用者已进入睡眠状态,此时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的采集间隔可以变长,云端根据人体模型对不同部位的不同温度执行不同的加热模式(人体适宜睡觉温度可以为25-30℃)。另外,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湿度为当前空间的湿度,此湿度通过控制组件上传至云端,云端判断当前湿度低于适合人体睡觉时的湿度时(人体适宜睡觉湿度为40-70%),启动边缘子区域中的第二电热组件,加快水汽散发,从而提高空气中的湿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毯,通过在电热毯毯体的中央区域设置电热组件,并在电热毯毯体的外围区域中设置加湿组件,由电热组件实现加热功能,并由加湿组件来实现加湿功能,如此便可以通过该加湿组件来提升电热毯周围环境的湿度,避免由于电热组件长时间加热所导致的周围环境过于干燥。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毯包括:
电热毯毯体,所述电热毯毯体包括中央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中央区域至少一条边外的外围区域,所述中央区域为包括所述电热毯毯体的中心的区域;
电热组件,所述电热组件位于所述电热毯毯体的中心区域;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位于所述电热毯毯体的外围区域;
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位于所述电热毯毯体的外围区域,且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电热组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区域呈矩形,且所述中央区域的目标边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床垫的至少一条边的长度,所述目标边为与所述中央区域的第一边相连的边,所述第一边为所述中央区域与所述外围区域相邻的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储水器以及蒸发结构,所述蒸发结构与所述储水器的内部连接,且所述蒸发结构在所述外围区域中沿所述外围区域的长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毯还包括防水隔离带,所述防水隔离带位于所述电热毯毯体的中央区域,且位于所述电热组件和所述加湿组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区域呈矩形,所述防水隔离带在平行于第一边的方向上,与所述中央区域的两个边缘连接,所述第一边为与所述外围区域相邻的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结构包括防水层、吸水层以及透气层,所述防水层、所述吸水层以及所述透气层在所述电热毯毯体中依次层叠设置;
所述吸水层与所述储水器的内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区域包括中央子区域以及边缘子区域,所述中央子区域为包括所述中央区域的中心的区域,所述边缘子区域为与所述中央区域的第一边相连的区域,所述第一边为与所述外围区域相邻的边;
所述电热组件包括第一电热组件以及第二电热组件,所述第一电热组件位于所述中央子区域,所述第二电热组件位于所述边缘子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毯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电热毯毯体的外围区域,且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以便于所述电源组件在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湿度低于指定值时,启动所述第二电热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热组件包括多个电热子组件,所述多个电热子组件分别位于所述中央子区域的多个位置,且所述多个电热子组件分别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区域呈矩形,所述外围区域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外围区域分别位于所述中央区域的两侧;
所述加湿组件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加湿组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外围区域中。
CN202223365037.3U 2022-12-15 2022-12-15 电热毯 Active CN218784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5037.3U CN218784363U (zh) 2022-12-15 2022-12-15 电热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5037.3U CN218784363U (zh) 2022-12-15 2022-12-15 电热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4363U true CN218784363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2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65037.3U Active CN218784363U (zh) 2022-12-15 2022-12-15 电热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4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25527B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for sleeping
US8887328B2 (en) System for cooling a body useful for reducing the effect of hot flashes
JP4949388B2 (ja) ユーザの身体の生体インピーダンスを誘導的に測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001040512A (ja) 冷却服
CN108684090A (zh) 一种智能电热毯
CN108936867B (zh) 加热服
KR101334674B1 (ko) 침대용 온열보료
CN218784363U (zh) 电热毯
CN205359024U (zh) 智能健康监测枕
CN209219666U (zh) 多功能保暖床垫
JP2002125809A (ja) 寝 具
KR101066259B1 (ko) 천연 한지층을 구비한 침대
CN207785349U (zh) 一种智能可保温升温的急救毯
TWI619526B (zh) 電熱口罩
CN102076289A (zh) 用于预防或治疗痔疮的器具和用于预防或治疗痔疮的方法
CN209769896U (zh) 一种无线充电防潮防水电热保健毯
KR102037755B1 (ko) 복층 에어셀 구조의 온열매트
CN207444678U (zh) 一种智能床垫
CN111904208A (zh) 一种多功能健康床垫
CN219460376U (zh) 一种智能恒温防汗套袜
CN211431227U (zh) 一种发热保健鞋
KR20190119194A (ko) 사물인터넷(IoT)를 이용한 매트리스 및 모바일을 통한 매트리스의 리모트 제어방법
CN220025353U (zh) 一种温湿度监测除湿隔尿垫
CN210697964U (zh) 一种温度可调的减肥用理疗带
AU2019100644A4 (en) A sensor-enable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