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3163U - 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3163U
CN218783163U CN202223102474.6U CN202223102474U CN218783163U CN 218783163 U CN218783163 U CN 218783163U CN 202223102474 U CN202223102474 U CN 202223102474U CN 218783163 U CN218783163 U CN 218783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install bin
installation box
servo motor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024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友弟
秦树强
秦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ong B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hong B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hong B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hong B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024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3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3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3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工作台和固定在工作台上表面的龙门架,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托底工装和下壳体工装,所述龙门架由竖杆和横板组成,所述竖杆靠近托底工装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箱和第二安装箱;所述第一安装箱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第二安装箱的内部设有夹持机构。该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通过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螺杆旋转,同时使移动块带动夹具位移,从而将电芯进行夹持,接着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螺杆旋转,同时使安装件带动第二安装箱位移,从而将电芯放置在托底工装的内部,达到可以安全的实现电池包整体搬运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启动的启动电池。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
随经济的发展,动力电池以及广泛运用于生活当中,但在动力电池组装过程时,动力电池组装后不能实现整体搬运,同时搬运过程中有脱落风险,导致动力电池出现损坏的情况,增加了动力电池的生产成本,以至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故而提出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具备可以安全的实现电池包整体搬运等优点,解决了动力电池组装过程时,动力电池组装后不能实现整体搬运,同时搬运过程中有脱落风险,导致动力电池出现损坏的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工作台和固定在工作台上表面的龙门架,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托底工装和下壳体工装,所述龙门架由竖杆和横板组成,所述竖杆靠近托底工装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箱和第二安装箱;所述第一安装箱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第二安装箱的内部设有夹持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箱内部的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外部的移动块、固定在移动块外部的安装块以及固定在安装板下表面的夹具;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箱上表面的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在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在传动齿轮外部的从动齿轮、固定且延伸至从动齿轮外部的第二螺杆以及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杆外部的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箱的上表面与安装件固定。
进一步,所述工作台通过支撑座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竖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横板分别与四个所述竖杆的外部固定,且横板与竖杆的固定方式为焊接。
进一步,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第一安装箱固定在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伸缩气缸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箱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第一安装箱的四周,且四个限位块分别与四个竖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口,所述夹具通过第一滑口延伸至第二安装箱的外部,且夹具靠近下壳体工装的一侧固定有防滑垫。
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移动机构分别位于第二安装箱的四周,所述第二安装箱的上下内壁之间焊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一螺杆与固定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箱的内部开设有转动孔和第二滑口,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转动孔延伸至第一安装箱的内部,所述安装件由位移块和滑座组成,滑座焊接在位移块的正面,且位移块通过第二滑口延伸至第一安装箱的外部,所述安装件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箱的上下内壁之间焊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二螺杆与限位板转动连接,且第二螺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箱的左右两侧内壁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通过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螺杆旋转,同时使移动块带动夹具位移,从而将电芯进行夹持,接着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螺杆旋转,同时使安装件带动第二安装箱位移,从而将电芯放置在托底工装的内部,达到可以安全的实现电池包整体搬运的优点。
2、该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通过启动伸缩气缸,从而对第一安装箱和第二安装箱进行升降调节,使夹具包围电芯,便于对电池组进行夹持运输,通过竖杆和限位块,能够提高第一安装箱升降时的稳定性,有效提高电池组件的搬运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安装箱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工作台、3竖杆、4横板、5托底工装、6下壳体工装、7伸缩气缸、8第一安装箱、9第二安装箱、10第一伺服电机、11第一螺杆、12移动块、13安装块、14夹具、15防滑垫、16第二伺服电机、17传动齿轮、18从动齿轮、19第二螺杆、20安装件、21限位板、22限位块、23移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的工作台2和固定在工作台2上表面的龙门架,工作台2上设置有托底工装5和下壳体工装6,龙门架由竖杆3和横板4组成,竖杆3靠近托底工装5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箱8和第二安装箱9;工作台2通过支撑座固定在底座1的上表面,竖杆3的数量为四个,横板4分别与四个竖杆3的外部固定,且横板4与竖杆3的固定方式为焊接。横板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7,第一安装箱8固定在伸缩气缸7的输出端上,伸缩气缸7的数量为两个。通过启动伸缩气缸7,从而对第一安装箱8和第二安装箱9进行升降调节,便于对电池组带进行运输。
其中,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放置座,放置座的数量为四个,通过四个放置座,能够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台2上固定有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便于对该装置的电器进行使用,有效提高便捷性。
其中,第一安装箱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2,限位块2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限位块22分别位于第一安装箱8的四周,且四个限位块22分别与四个竖杆3滑动连接。通过竖杆3和限位块22,能够提高第一安装箱8升降时的稳定性,有效提高电池组件的搬运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箱9的内部设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箱9内部的第一伺服电机10、固定在第一伺服电机10输出轴上的第一螺杆11、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11外部的移动块12、固定在移动块12外部的安装块13以及固定在安装板13下表面的夹具14;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0,使其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螺杆11旋转,同时使移动块12带动夹具14位移,从而将电芯进行夹持。
其中,左右两个第一螺杆11的螺纹相反,前后两个第一螺杆11的螺纹相反,第二安装箱9的内部固定有对移动块12限位的限位杆,移动块12与限位杆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杆对移动块12进行限位,能够提高夹持效果。限位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和第二安装箱9的内侧壁固定。
并且,第一伺服电机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座,电机座固定在第二安装箱9的内底壁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箱8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箱8上表面的第二伺服电机16、固定在第二伺服电机16输出轴上的传动齿轮17、啮合在传动齿轮17外部的从动齿轮18、固定且延伸至从动齿轮18外部的第二螺杆19以及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杆19外部的安装件20,第二安装箱9的上表面与安装件20固定。第二安装箱9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口,夹具14通过第一滑口延伸至第二安装箱9的外部,且夹具14靠近下壳体工装6的一侧固定有防滑垫15。移动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移动机构分别位于第二安装箱9的四周,第二安装箱9的上下内壁之间焊接有固定板,第一螺杆11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接着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16,使其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螺杆19旋转,同时使安装件20带动第二安装箱9位移,从而将电芯放置在托底工装5的内部,然后将下壳体工装6移动至吊装位,接着通过移动机构的启动,将电芯放入下壳体工装6上进行组装,最后取出托底工装5完成对电池组带的搬运。
其中,第一安装箱8的内部开设有转动孔和第二滑口,第二伺服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转动孔延伸至第一安装箱8的内部,安装件20由位移块和滑座组成,滑座焊接在位移块的正面,且位移块通过第二滑口延伸至第一安装箱8的外部,安装件2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安装箱8的上下内壁之间焊接有限位板21,第二螺杆19与限位板21转动连接,且第二螺杆19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箱8的左右两侧内壁转动连接。通过限位板21的限位,能够使第一安装箱8稳定移动,从而提高运输效果。
其中,第二伺服电机16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架,电机架固定在第一安装箱8的上表面,且第一安装箱8的上表面固定有对第二伺服电机16保护的遮挡罩。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包括开设在底座1内部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顶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刹车片。
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槽、电动推杆和万向轮的数量均为四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能够对该装置进行位移,有效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通过伸缩气缸7,使夹具14包围电芯,接着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0,使其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螺杆11旋转,同时使移动块12带动夹具14位移,从而将电芯进行夹持,接着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16带动第二螺杆19旋转,同时使安装件20带动第二安装箱9位移,从而将电芯放置在托底工装5的内部,然后将下壳体工装6移动至吊装位,接着通过移动机构的启动,将电芯放入下壳体工装6上进行组装,最后取出托底工装5完成对电池组带的搬运。
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该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通过启动伸缩气缸7,使夹具14包围电芯,接着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0,使其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螺杆11旋转,同时使移动块12带动夹具14位移,从而将电芯进行夹持,接着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16,使其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螺杆19旋转,同时使安装件20带动第二安装箱9位移,从而将电芯放置在托底工装5的内部,然后将下壳体工装6移动至吊装位,接着通过移动机构的启动,将电芯放入下壳体工装6上进行组装,最后取出托底工装5完成对电池组带的搬运,有效解决了动力电池组装过程时,动力电池组装后不能实现整体搬运,同时搬运过程中有脱落风险,导致动力电池出现损坏的情况的问题。
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主控器及电源电连接,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且现有公开的电力连接技术,不在文中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的工作台(2)和固定在工作台(2)上表面的龙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托底工装(5)和下壳体工装(6),所述龙门架由竖杆(3)和横板(4)组成,所述竖杆(3)靠近托底工装(5)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箱(8)和第二安装箱(9);所述第一安装箱(8)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第二安装箱(9)的内部设有夹持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箱(9)内部的第一伺服电机(10)、固定在第一伺服电机(10)输出轴上的第一螺杆(11)、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11)外部的移动块(12)、固定在移动块(12)外部的安装块(13)以及固定在安装块(13)下表面的夹具(14);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箱(8)上表面的第二伺服电机(16)、固定在第二伺服电机(16)输出轴上的传动齿轮(17)、啮合在传动齿轮(17)外部的从动齿轮(18)、固定且延伸至从动齿轮(18)外部的第二螺杆(19)以及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杆(19)外部的安装件(20),所述第二安装箱(9)的上表面与安装件(20)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通过支撑座固定在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竖杆(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横板(4)分别与四个所述竖杆(3)的外部固定,且横板(4)与竖杆(3)的固定方式为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7),所述第一安装箱(8)固定在伸缩气缸(7)的输出端上,所述伸缩气缸(7)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箱(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2),所述限位块(2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块(22)分别位于第一安装箱(8)的四周,且四个限位块(22)分别与四个竖杆(3)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箱(9)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口,所述夹具(14)通过第一滑口延伸至第二安装箱(9)的外部,且夹具(14)靠近下壳体工装(6)的一侧固定有防滑垫(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移动机构分别位于第二安装箱(9)的四周,所述第二安装箱(9)的上下内壁之间焊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一螺杆(11)与固定板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箱(8)的内部开设有转动孔和第二滑口,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转动孔延伸至第一安装箱(8)的内部,所述安装件(20)由位移块和滑座组成,滑座焊接在位移块的正面,且位移块通过第二滑口延伸至第一安装箱(8)的外部,所述安装件(20)的数量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箱(8)的上下内壁之间焊接有限位板(21),所述第二螺杆(19)与限位板(21)转动连接,且第二螺杆(19)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箱(8)的左右两侧内壁转动连接。
CN202223102474.6U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 Active CN218783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2474.6U CN218783163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2474.6U CN218783163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3163U true CN218783163U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15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02474.6U Active CN218783163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31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83163U (zh) 一种于电池组带托底的搬运机构
CN11379134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漏电保护的装置
CN110950076A (zh) 一种顶部旋转式复合板收纳装置
CN113140778B (zh) 一种安全中置动力电池包及其生产装置
CN217606971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盖快换结构
CN211032241U (zh) 一种应急电能存储及供电装置
CN112405550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抓取装置
CN214165888U (zh) 一种存放托架防护装置
CN212149564U (zh) 一种保证包装质量的包装机
CN21170040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放置箱
CN213515468U (zh) 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
CN211336068U (zh) 一种高压试验仪器仪表专用车
CN210603762U (zh) 一种蓄电池盒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11335626U (zh) 一种可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111834134A (zh) 一种电子产品用电容生产的插芯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456571U (zh) 一种储能电站电池包固定结构
CN214055038U (zh) 一种用于汽车油缸加工的夹持治具
CN219151928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保护板安全封装设备
CN219212167U (zh) 一种储能电池成组夹具
CN213352396U (zh) 一种焊接件便于拿取的存放装置
CN219892218U (zh) 电池包的快速装配装置
CN217572447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包盖板打磨定位工装
CN215588475U (zh) 一种电动叉车减速器工装
CN218114142U (zh) 电芯加工翻转机构
CN214326820U (zh) 汽车维修电工用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