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2803U - 压合母线和电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合母线和电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2803U
CN218782803U CN202223001596.6U CN202223001596U CN218782803U CN 218782803 U CN218782803 U CN 218782803U CN 202223001596 U CN202223001596 U CN 202223001596U CN 218782803 U CN218782803 U CN 218782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insulating film
conducting plate
spliced pole
bus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015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善文
时晓蕾
陶高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015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2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2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2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压合母线和电气设备,其中,压合母线包括至少两层导电板和至少两连接柱结构,至少两层导电板层叠设置,相邻的两导电板之间设有绝缘膜,最外层的导电板背离与之相邻的导电板的表面设有绝缘膜,每一导电板和设于其两侧的绝缘膜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连接柱结构用以被设置为与外界器件电性连接,一连接柱结构设于至少一导电板的限位空间内,并两端端部分别抵接于一绝缘膜和另一相邻的导电板,限位空间用于限制连接柱结构沿其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进行移动,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以提高车间对压合母线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压合母线和电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合母线和应用该压合母线的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压合母线内的导电板,是通过压合母线内部的连接柱实现与外界器件的电性连接,即,外界器件和导电板分别搭接于连接柱的两端,以实现两者电性连接。
现有的方式是通过焊接或压铆的方式将连接柱固定于导电板的内部后,再进行对压合母线的热压操作,然而,在焊接方式下需将连接柱先预安装在导电板内部,再将两者进行焊接固定,这种方式下导致连接柱与导电板的焊接过程复杂,影响车间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合母线,旨在通过将连接柱结构设于限位空间内,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从而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合母线,包括至少两层导电板,至少两层所述导电板层叠设置,相邻的两所述导电板之间设有绝缘膜,最外层的所述导电板背离与之相邻的导电板的表面设有所述绝缘膜,每一所述导电板和设于其两侧的所述绝缘膜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和
至少两连接柱结构,所述连接柱结构用以被设置为与外界器件电性连接,一所述连接柱结构设于至少一所述导电板的所述限位空间内,并两端端部分别抵接于一所述绝缘膜和另一相邻的所述导电板,所述限位空间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柱结构沿其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进行移动。
可选地,设于最外层的所述导电板两侧的两所述绝缘膜分别为第一绝缘膜和第二绝缘膜,所述第一绝缘膜设于最外层的所述导电板背离相邻的所述导电板的一侧,并开设有供所述外界器件穿设的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二绝缘膜设于最外层的所述导电板与相邻一所述导电板之间,并开设有第二避让孔,每一所述导电板开设有限位孔;
所述限位孔的孔壁、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孔壁以及所述第一绝缘膜围合形成所述限位空间,所述连接柱结构显露于所述第一避让孔。
可选地,所述连接柱结构与所述限位孔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且/或,所述连接柱结构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可选地,所述压合母线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于所述限位孔内,并套设所述连接柱结构,所述绝缘件开设有第三避让孔;
所述第三避让孔的孔壁、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孔壁以及第一绝缘膜围合形成所述限位空间。
可选地,所述连接柱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柱主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柱主体形成台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外界器件;
所述绝缘件套设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绝缘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绝缘膜,相对的另一端抵压所述第一柱主体的台阶面。
可选地,所述连接柱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柱主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柱主体形成台阶结构;
所述第二柱主体设于所述限位空间内,所述第二连接部穿出所述第一避让孔以连接所述外界器件,所述第一绝缘膜抵压所述第二柱主体的台阶面。
可选地,所述连接柱结构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且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柱结构的横截面的形状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导电板和所述连接柱结构均设有两个,一所述连接柱结构显露于一所述第一绝缘膜的第一避让孔,另一所述连接柱结显露于另一所述第一绝缘膜的第一避让孔。
可选地,所述压合母线包括至少两组间隔排布的连接组件,每一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所述连接柱结构,所述外界器件设有至少两个,一组所述连接组件用于电性连接于一所述外界器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气设备,所述电气设备包括器件和如上所述的压合母线,所述器件电连接于所述连接柱结构的一端,以使所述器件电性连接于所述导电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导电板与绝缘膜组件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且当连接柱结构设于限位空间内时,限位空间能够限制连接柱沿其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进行移动,以使工作人员在进行组装时,只需将连接柱结构安装于限位空间后便可实现对于连接柱结构的固定,无需额外的焊接等连接方式,从而可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以提高车间对压合母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合母线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压合母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合母线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压合母线中连接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合母线的再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压合母线中连接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压合母线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压合母线中连接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936726370000031
Figure BDA00039367263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合母线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该压合母线100包括至少两层导电板10和至少两连接柱结构50,至少两层导电板10层叠设置,相邻的两导电板10之间设有绝缘膜30,最外层的导电板10背离与之相邻的导电板10的表面设有绝缘膜30,每一导电板10和设于其两侧的绝缘膜30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20,连接柱结构50用以被设置为与外界器件电性连接,一连接柱结构50设于至少一导电板10的限位空间20内,并两端端部分别抵接于一绝缘膜30和另一相邻的导电板10,限位空间20用于限制连接柱结构50沿其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进行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导电板10与连接柱结构50的材质均为金属材质,从而使外界器件通过搭接于连接柱结构50以实现与压合母线100的电连接;具体地,当连接柱结构50设于限位空间20内时,由于最外层的导电板10背离与之相邻的导电板10的表面的绝缘膜30会压设于最外层的导电板10和连接柱结构50上,故绝缘膜30能限制连接柱结构50沿其轴向方向的移动,同时绝缘膜30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柱结构50的粘贴层,故当绝缘膜30在径向方向固定的情况下,亦能限制连接柱结构50沿其径向方向上的移动。
其中,导电板10的数量可以为两层、三层或者四层等,且连接柱结构5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者多个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需要指出的是,其中当导电板10为两层时,一层为正极母线,另一层为负极母线,相应会设置有两个连接柱结构50分别以使外界器件实现与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的连接,故一连接柱结构50在穿设于一导电板10的情况下,只需设于一导电板10的限位空间20内;而当导电板10为三层时,三层导电板10对应设置有两个或者三个连接柱结构50实现与外界器件进行电连接,该情况下连接柱结构50需穿设于至少一导电板10,例如一连接柱结构50需穿设两导电板10下才能与外界器件进行连接,故连接柱结构需设于至少两导电板10的限位空间20内。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每一导电板10和设于其两侧的绝缘膜30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20,从而工作人员将压合母线100的各个结构进行组装下,在将导电板10和绝缘膜30依次层叠设置时,即将连接柱结构50设置在限位空间20内,从而在无需其他固定连接的操作下,便能保证在压合母线100进行热压操作时连接柱结构50能固定在限位空间20内不发生掉落,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以提高车间对于压合母线100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设于最外层的导电板10两侧的两绝缘膜30分别为第一绝缘膜31和第二绝缘膜33,第一绝缘膜31设于最外层的导电板10背离相邻的导电板10的一侧,并开设有供外界器件穿设的第一避让孔31a,第二绝缘膜33设于最外层的导电板10与相邻一导电板10之间,并开设有第二避让孔33a,每一导电板10开设有限位孔(图中未示出),限位孔的孔壁、第二避让孔33a的孔壁以及第一绝缘膜31围合形成限位空间20,连接柱结构50显露于第一避让孔31a。
本实施例中,连接柱结构50的一端端部会抵接于第一绝缘膜31,且连接柱结构50能通过第一避让孔31a进行显露以实现与外界器件的电连接,可以理解为,若第一避让孔31a为圆形孔,且连接柱结构50为圆柱结构时,第一避让孔31a的孔径会小于连接柱结构50的直径,从而在第一绝缘膜31抵压于连接柱结构50下,能够限制连接柱结构50沿其轴向方向进行移动,亦可以理解为,沿轴向方向上,第一避让孔31a于导电板10的投影面积需小于连接柱结构50于导电板10的投影面积,以保证第一绝缘膜31通过抵压连接柱结构50以限制连接柱结构50沿其轴向方向上的移动;而限位孔的孔壁、第二避让孔33a的孔壁能够抵接连接柱结构50的外侧壁,从而能够通过第二绝缘膜33与导电板10实现限制连接柱沿其径向方向进行移动。该方式的设置下,便可直接通过第一绝缘膜31、第二绝缘膜33以及导电板10的配合下实现对连接柱结构50的限位,在保证结构简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连接柱结构50的限位效果。
进一步地,结合图3所示,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将连接柱结构50设置于限位孔内,故该连接柱结构50与限位孔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实现便于将连接柱结构50设于限位空间20内,以提高车间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结合图3所示,同样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将连接柱结构50设置于限位孔内,故该连接柱结构50与第二避让孔33a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实现便于将连接柱结构50设于限位空间20内,以提高车间的工作效率。
于一些示范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还可以为连接柱结构50与限位孔何第二避让孔33a的配合均为间隙配合,从而能够最大程度上便于将连接柱结构50设于限位空间20内,以进一步提高车间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该压合母线100还包括绝缘件90,绝缘件90设于限位孔内,并套设连接柱结构50,绝缘件90开设有第三避让孔90a,第三避让孔90a的孔壁、第二避让孔33a的孔壁以及第一绝缘膜31围合形成限位空间20。
本实施例中,绝缘件90的材质可以为硅、橡胶等具有绝缘性能的材质,由于连接柱结构50需穿设导电板10的限位孔以设于限位空间20内,而连接柱连接另一相邻的导电板10实现导通,故连接柱结构50需要实现绝缘套实现绝缘效果;因此,基于绝缘套的设置下,对应地,绝缘套开设有第三避让孔90a,且第三避让孔90a的内孔壁能够抵接连接柱结构50的外侧壁,从而绝缘套能够通过与第二绝缘膜33的配合实现限制连接柱沿其径向方向进行移动。需要指出的是,沿轴向方向上,第一避让孔31a于导电板10的投影面积需小于绝缘件90于导电板10的投影面积,以保证第一绝缘膜31通过抵压绝缘件90以间接限制连接柱结构50沿其轴向方向上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4至图5所示,该连接柱结构5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柱主体51和第一连接部53,第一连接部53与第一柱主体51形成台阶结构,第一连接部53用于连接外界器件,绝缘件90套设第一连接部53,绝缘件9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绝缘膜31,相对的另一端抵压第一柱主体51的台阶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柱本体用于与导电板10的抵接,而第一连接部53用于与外界器件连接,具体地,外界器件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部5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一螺纹连接件依次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从而实现外界器件与第一连接部53的导通;可以理解的是,当绝缘件90的一端抵接第一柱本体的台阶面,能通过绝缘件90实现对第一连接部53沿轴线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进而通过绝缘件90进一步提高对连接柱结构50沿轴线方向的限位效果。
具体地,第一柱本体与第一连接部53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下车间能一次性将连接柱结构50进行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且能保证两者的连接强度;当然了,第一柱本体与第一连接部53还可以为分体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6至图7所示,该连接柱结构50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柱主体55和第二连接部57,第二连接部57与第二柱主体55形成台阶结构,第二柱本体55设于限位空间20内,第二连接部57穿出第一避让孔31a以连接外界器件,第一绝缘膜31抵压第二柱主体55的台阶面。
本实施例中,第二柱本体用于与导电板10的抵接,而第二连接部57用于与外界器件连接,具体地,外界器件设置有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部57的内部设置有第四连接孔,一螺纹连接件依次穿设于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从而实现外界器件与第二连接部57的导通;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避让孔31a为圆形孔,且第二连接部57和第二柱本体为圆柱结构时,第一避让孔31a的孔径会大于第二连接部57的直径,且小于第二柱本体的直径,从而第一绝缘膜31在通过对第二柱本体抵压以实现对连接柱结构50整体沿轴线方向的限位下,能使得第二连接部57能够穿出第一避让孔31a,以便于工作人员实现连接柱结构50与外界器件的连接,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具体地,第二柱本体与第二连接部57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下车间能一次性将连接柱结构50进行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且能保证两者的连接强度;当然了,第二柱本体与第二连接部57还可以为分体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外界器件与连接柱结构50的过流效果,结合图1、图8以及图9所示,由于外界器件的连接结构的形状大体上分为圆形或者方形,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柱结构50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且第一避让孔31a的形状与连接柱结构50的横截面的形状相适配,因此连接柱结构50可以根据实际外界器件的连接结构形状选择相应的横截面的形状,从而能够保证两者的接触面积,以保证外界器件与连接柱结构50的过流效果。
进一步地,结合图2、图4以及图6所示,该导电板10与连接柱结构50均设有两个,一连接柱结构50显露于一第一绝缘膜31的第一避让孔31a,另一连接柱结显露于另一第一绝缘膜31的第一避让孔31a。
本实施例中,两第一绝缘膜31沿轴线方向位于压合母线100相对的两侧,故当两连接柱结构50分别显露于两第一绝缘膜31的第一避让孔31a时,外界器件在连接两连接柱结构50时可以分别于两侧进行安装,从而方便电气设备内各个器件与压合母线100之间的连接。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示,该压合母线100包括至少两组间隔排布的连接组件70,每一连接组件70包括两连接柱结构50,外界器件设有至少两个,一组连接组件70用于电性连接于一外界器件。
本实施例中,电气设备内具有至少两个器件,因此当两个器件以上的存在下,相对应地在压合母线100上设置有至少两组连接组件70,从而可以通过一压合母线100实现至少两个器件的连接,以提高压合母线100的适用范围。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气设备(图中未示出),该电气设备包括器件和如上所述的压合母线100,器件电连接于连接柱结构50的一端,以使器件电性连接于导电板10。
需要说明的是,压合母线100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压合母线100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中使用了上述压合母线100,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压合母线100的实施例包括上述压合母线100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说明,电器设备可以为变压柜、开关柜或者电抗器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压合母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层导电板,至少两层所述导电板层叠设置,相邻的两所述导电板之间设有绝缘膜,最外层的所述导电板背离与之相邻的导电板的表面设有所述绝缘膜,每一所述导电板和设于其两侧的所述绝缘膜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和
至少两连接柱结构,所述连接柱结构用以被设置为与外界器件电性连接,一所述连接柱结构设于至少一所述导电板的所述限位空间内,并两端端部分别抵接于一所述绝缘膜和另一相邻的所述导电板,所述限位空间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柱结构沿其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进行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母线,其特征在于,设于最外层的所述导电板两侧的两所述绝缘膜分别为第一绝缘膜和第二绝缘膜,所述第一绝缘膜设于最外层的所述导电板背离相邻的所述导电板的一侧,并开设有供所述外界器件穿设的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二绝缘膜设于最外层的所述导电板与相邻一所述导电板之间,并开设有第二避让孔,每一所述导电板开设有限位孔;
所述限位孔的孔壁、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孔壁以及所述第一绝缘膜围合形成所述限位空间,所述连接柱结构显露于所述第一避让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结构与所述限位孔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且/或,所述连接柱结构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母线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于所述限位孔内,并套设所述连接柱结构,所述绝缘件开设有第三避让孔;
所述第三避让孔的孔壁、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孔壁以及第一绝缘膜围合形成所述限位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合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柱主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柱主体形成台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外界器件;
所述绝缘件套设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绝缘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绝缘膜,相对的另一端抵压所述第一柱主体的台阶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柱主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柱主体形成台阶结构;
所述第二柱主体设于所述限位空间内,所述第二连接部穿出所述第一避让孔以连接所述外界器件,所述第一绝缘膜抵压所述第二柱主体的台阶面。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合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结构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且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柱结构的横截面的形状相适配。
8.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合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和所述连接柱结构均设有两个,一所述连接柱结构显露于一所述第一绝缘膜的第一避让孔,另一所述连接柱结显露于另一所述第一绝缘膜的第一避让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合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母线包括至少两组间隔排布的连接组件,每一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所述连接柱结构,所述外界器件设有至少两个,一组所述连接组件用于电性连接于一所述外界器件。
10.一种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包括器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所述的压合母线,所述器件电连接于所述连接柱结构的一端,以使所述器件电性连接于所述导电板。
CN202223001596.6U 2022-11-10 2022-11-10 压合母线和电气设备 Active CN218782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1596.6U CN218782803U (zh) 2022-11-10 2022-11-10 压合母线和电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1596.6U CN218782803U (zh) 2022-11-10 2022-11-10 压合母线和电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2803U true CN218782803U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16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01596.6U Active CN218782803U (zh) 2022-11-10 2022-11-10 压合母线和电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28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35040B2 (en)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US20210066700A1 (en) Single-cell battery,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and electric vehicle
EP2150997B1 (en) Battery pack
JP5539910B2 (ja) 二次電池
JP6037204B2 (ja) 蓄電素子及び導電性部材
JP2013206844A (ja) ラミネートセル型電池における電極接続構造
KR20170036466A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CN210006810U (zh) 电池模组
JP2013225457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の取付構造
JP2017073199A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KR102427427B1 (ko) 배터리, 이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전기 자동차
CN218782803U (zh) 压合母线和电气设备
CN113346195B (zh) 纽扣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4784426A (zh) 一种动力电池盖板及动力电池
JP2013175516A (ja) 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KR101717115B1 (ko) 전기적 연결용 버스바조립체
CN218123659U (zh) 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0579265U (zh) 一种ptc加热器件
CN217643067U (zh) 纤维固定器、轴承电腐蚀防护导电环及电机
CN111969519B (zh) 一种电加热用防爆接线盒
CN211719629U (zh)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
WO2017163850A1 (ja) 電源装置
CN210606672U (zh) 一种母线
CN217445539U (zh) 一种分段式可拼接的电发热块
CN221530191U (zh) 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