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72070U - 对讲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72070U
CN218772070U CN202222399199.2U CN202222399199U CN218772070U CN 218772070 U CN218772070 U CN 218772070U CN 202222399199 U CN202222399199 U CN 202222399199U CN 218772070 U CN218772070 U CN 218772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unit
intercom
connector
external microphone
pedal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991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褚琦
彭帅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arl Power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aldo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aldo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aldo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991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72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72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72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对讲装置。所述对讲装置包括:对讲主机、外接麦克风以及踏板开关,其中,对讲主机包括处理单元、音频传输线和地线,音频传输线的第一端和地线的第一端均与处理单元连接,外接麦克风与音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以及地线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同时,通过音频传输线与处理单元间形成第一信号传输通路,通过地线与处理单元间形成第二信号传输通路,通过第一信号传输通路和第二信号传输通路向处理单元传输外接麦克风拾取的音频信号,而且,踏板开关的通断状态与第二信号传输通路的通断状态相关。采用本装置能够提高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使用对讲装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对讲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对讲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讲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对讲设备可以用于车队成员联络和车队管理,方便驾驶员互相进行沟通,能够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目前的无线对讲设备需要通过手按下PTT(Push to Talk,一键通)按键进行对讲通话,由于在车辆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如果需要不停使用手来操作无线对讲设备,对驾驶安全会带来较大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驾驶员使用安全性更高的对讲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讲装置,包括对讲主机、外接麦克风以及踏板开关;对讲主机包括处理单元、音频传输线和地线;音频传输线的第一端和地线的第一端均与处理单元连接;
外接麦克风与音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以及地线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以通过音频传输线与处理单元间形成第一信号传输通路,通过地线与处理单元间形成第二信号传输通路,并通过第一信号传输通路和第二信号传输通路向处理单元传输拾取的音频信号;
踏板开关的通断状态与第二信号传输通路的通断状态相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踏板开关设置于外接麦克风与地线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线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讲装置还包括连接头,外接麦克风通过连接头与音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以及地线的第二端分别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之间通过外接音频线和外接地线连接,踏板开关设置于外接地线上,第一连接头与对讲主机连接,第二连接头与外接麦克风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中的一个为公头,另一个为母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讲装置还包括与对讲主机连接的无线信号收发器,外接麦克风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与处理单元通信连接;
踏板开关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与处理单元通信连接,以通过与处理单元间的通信连接传输通断信号,通断信号用于指示处理单元根据通断信号控制第二信号传输通路的通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讲主机还包括设置于地线上的开关单元,开关单元与处理单元连接,以使处理单元根据通断信号控制开关单元的通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讲主机还包括扬声器,扬声器与处理单元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讲主机还包括天线,天线与处理单元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接麦克风设置于驾驶座前方位置,踏板开关设置于驾驶员位于驾驶座时左脚所处的位置。
上述对讲装置包括对讲主机、外接麦克风以及踏板开关,其中,对讲主机包括处理单元、音频传输线和地线,音频传输线的第一端和地线的第一端均与处理单元连接,外接麦克风与音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以及地线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同时,通过音频传输线与处理单元间形成第一信号传输通路,通过地线与处理单元间形成第二信号传输通路,通过第一信号传输通路和第二信号传输通路向处理单元传输外接麦克风拾取的音频信号,而且,踏板开关的通断状态与第二信号传输通路的通断状态相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对讲主机外设置外接麦克风和踏板开关,通过踏板开关控制外接麦克风拾取音频信号,踏板开关可以使用脚进行控制,不需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来操作对讲装置,因此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对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对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对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对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对讲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对讲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无线对讲设备可以用于车队成员联络和车队管理,方便驾驶员互相进行沟通,能够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目前的无线对讲设备需要通过手按下PTT(Push to Talk,一键通)按键进行对讲通话,由于在车辆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如果需要不停使用手来操作无线对讲设备,对驾驶安全会带来较大的风险。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对讲装置,将无线对讲设备的对讲控制开关功能和麦克风功能与对讲主机分离,使用外接麦克风来实现准确收音,使用踏板开关替代用手控制的对讲控制开关,即PTT按键,对于自动档车型,驾驶员左脚处于空闲状态,使用脚踩踏的踏板开关控制对讲替代用手操作对讲控制开关,这种方式可以提高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无线对讲设备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对讲装置100,包括对讲主机110、外接麦克风120以及踏板开关130;对讲主机110包括处理单元111、音频传输线和地线;音频传输线的第一端和地线的第一端均与处理单元111连接。
其中,对讲装置100可以应用在车队中,方便车队中各车辆的驾驶员进行无线通讯。对讲主机110可以是允许外接耳机控制线的任意品牌和型号的对讲机。对讲主机110用于与其他车辆中的其他对讲主机进行通讯信息的交互,可以设置在车辆驾驶室内的合适位置,例如中控台,开放式储物盒以及茶杯座等位置,不需要驾驶员手持。对讲主机110中的处理单元111,为对讲模块,是对讲主机110中的核心模块,用于语音信号的处理,音频传输线的第一端和地线的第一端均与处理单元111连接,用于将外接麦克风120拾取到的音频信号传输至处理单元111。
外接麦克风120用于拾取驾驶员进行对讲时的音频信号。踏板开关130是一种通过脚踩或踏来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在使用时可以代替双手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因此驾驶员无需通过手操作对讲装置的PTT按键来进行对讲通话,可以使用踏板开关130来替代对讲装置的控制开关。
外接麦克风120与音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以及地线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以通过音频传输线与处理单元111间形成第一信号传输通路,通过地线与处理单元 111间形成第二信号传输通路,并通过第一信号传输通路和第二信号传输通路向处理单元111传输拾取的音频信号。
踏板开关130的通断状态与第二信号传输通路的通断状态相关。
外接麦克风120与音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以及地线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可选的,可以是有线的连接方式,即通过外接麦克风120的外接音频线和外接地线与对讲主机110的音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以及地线的第二端分别进行连接,也可以是无线的连接方式,即通过蓝牙或者WIFI方式进行连接。同时,外接麦克风 120通过音频传输线与处理单元111间形成第一信号传输通路,外接麦克风120 通过地线与处理单元111间形成第二信号传输通路,其中,第一信号传输通路和第二信号传输通路用于传输外接麦克风120拾取的驾驶员的音频信号至处理单元111。
踏板开关130的通断状态与第二信号传输通路的通断状态相关,其中,踏板开关130的控制方式有两种方式,根据踏板开关130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第一种方式,如果踏板开关130为自恢复式的开关,此时的控制方式为点动控制,即当踏板开关130踩踏时,也即踏板开关130闭合,此时第二传输通路导通,外接麦克风120可以拾取音频信号,然后传输至处理单元111,当踏板开关130松开时,也即踏板开关130断开,此时第二传输通路断开,外接麦克风120拾音结束,这种方式也即驾驶员在通话时需要一直踩踏踏板开关130。
第二种方式,如果踏板开关130为自锁式开关,此时的控制方式为自锁控制,即当踏板开关130踩踏一次,踩踏完后可以松开,踏板开关130保持闭合状态,此时第二传输通路导通,外接麦克风120可以拾取音频信号,然后传输至处理单元111,当通话结束需要结束拾音时,再踩踏一次踏板开关130,此时踏板开关130断开,第二传输通路断开,外接麦克风120拾音结束,这种方式即驾驶员在通话前后只需各踩踏一次踏板开关130。
上述实施例中,对讲装置100包括对讲主机110、外接麦克风120以及踏板开关130,其中,对讲主机110包括处理单元111、音频传输线和地线,音频传输线的第一端和地线的第一端均与处理单元连接,外接麦克风120与音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以及地线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同时,通过音频传输线与处理单元111 间形成第一信号传输通路,通过地线与处理单元111间形成第二信号传输通路,通过第一信号传输通路和第二信号传输通路向处理单元111传输外接麦克风120 拾取的音频信号,而且,踏板开关130的通断状态与第二信号传输通路的通断状态相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对讲主机110外设置外接麦克风120和踏板开关 130,通过踏板开关130控制外接麦克风120拾取音频信号,踏板开关130可以使用脚进行控制,不需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来操作对讲装置,因此安全性更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踏板开关130设置于外接麦克风120与地线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线路上。
可选的,当外接麦克风120与地线的第二端之间通过有线连接时,踏板开关130设置于外接麦克风120与地线的第二端中间的连接线路上,用于可控制外接麦克风120与地线的第二端之间的电路的通断。踏板开关130闭合,外接麦克风120与地线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线路闭合,踏板开关130断开,外接麦克风120与地线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线路断开。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踏板开关130设置于外接麦克风120与地线的第二端之间的线路上,可以实现使用踏板开关130控制外接麦克风120是否进行拾音。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对讲装置100还包括连接头,外接麦克风120 通过连接头与音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以及地线的第二端分别连接。
其中,连接头可以是音频接头,如常见的3.5毫米的音频接头,当外接麦克风120与音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以及地线的第二端之间为有线连接时,外接麦克风120通过音频接头与音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以及地线的第二端分别连接。
可选的,如图2所示,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头210和第二连接头220,第一连接头210和第二连接头220之间通过外接音频线和外接地线连接,踏板开关130设置于外接地线上,第一连接头210与对讲主机110连接,第二连接头220 与外接麦克风120连接。
第一连接头210和第二连接头220中的一个为公头,另一个为母头。
其中,由上述实施例可知,连接头可以为音频接头,第一连接头210为公头,第二连接头220为母头,也即第一连接头210可以为音频公头,通过对讲主机110的耳机孔连接,第二连接头220可以为音频母头,与外接麦克风120 连接。第一连接头210与第二连接头220之间通过外接音频线和外接地线连接,同时外接地线可以分为地线1和地线2,地线1和地线2连接至踏板开关130。此时踏板开关130可以控制外接地线的通断。外接音频线和外接地线,可以在车内隐蔽安装,不影响驾驶员的正常驾驶。
可选的,如图3所示,对讲装置100还包括与对讲主机连接的无线信号收发器310,外接麦克风120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310与处理单元111通信连接。
踏板开关130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310与处理单元111通信连接,以通过与处理单元111间的通信连接传输通断信号,通断信号用于指示处理单元111 根据通断信号控制第二信号传输通路的通断。
当外接麦克风120与音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以及地线的第二端之间为无线连接时,对讲装置100还包括与对讲主机连接的无线信号收发器310,无线信号收发器310用于与外接麦克风120和踏板开关130进行无线连接,然后将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传输至处理单元111中。
可选的,外接麦克风120可以是支持蓝牙或者WIFI连接的麦克风,通过蓝牙或者WIFI连接至无线信号收发器310,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同时,实现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310与处理单元111通信连接。踏板开关130可以是支持蓝牙或者WIFI连接的开关,通过蓝牙或者WIFI连接至无线信号收发器310,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同时,踏板开关130的通断信号可以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 310发送至处理单元111,通断信号用于控制第二传输通路的通断,例如,踏板开关130发送导通信号,处理单元111控制第二传输通路闭合,此时外接麦克风120可以开始拾音然后将音频信号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310传输至处理单元 111,当踏板开关130发送断开信号,处理单元111控制第二传输通路断开,此时外接麦克风120停止拾音。
上述实施例,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310可以实现外接麦克风120和踏板开关130通过无线连接至对讲主机,这种方式节省在驾驶室内安装外接音频线和外接地线,使用更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讲主机110还包括设置于地线上的开关单元,开关单元与处理单元连接,以使处理单元根据通断信号控制开关单元的通断。
可选的,对讲主机110还包括开关单元,开关单元设置于处理单元111与无线信号收发器310之间的地线上,处理单元111根据接收到的踏板开关130的通断信号控制开关单元的通断,处理单元111接收到导通信号,控制开关单元导通,处理单元111接收到断开信号,即控制开关单元断开,从而实现控制对讲主机的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对讲主机110还包括扬声器410,扬声器410与处理单元111连接。
其中,对讲主机110还包括了扬声器410,扬声器410为把无线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扬声器410与处理单元111连接,用于将对讲主机110接收到对方对讲主机的无线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然后输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4,对讲主机110还包括天线420,天线420 与处理单元111连接。
其中,天线420与处理单元111连接,天线420可以是射频天线,用于多个对讲装置之间传输无线电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外接麦克风120设置于驾驶座前方位置,踏板开关130设置于驾驶员位于驾驶座时左脚所处的位置。
可选的,为了保证外接麦克风的采集音频的效果,外接麦克风可以设置于驾驶座的前方位置,例如驾驶座前方的中控台上,也可以在外接麦克风上增加夹板,将外接麦克风佩戴在驾驶员身上,如衣领等处。踏板开关130可以设置于驾驶员位于驾驶座时左脚的位置,对于自动档车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使用右脚控制油门和刹车,左脚处于空闲状态,因此将踏板开关130设置于驾驶员左脚位置,不影响驾驶员正常开车,同时可以通过左脚控制踏板开关130,从而实现控制对讲装置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外接麦克风设置于驾驶员前方位置,可以提高音频采集的准确性,减少驾驶环境的干扰,提高音频采集的效果。将踏板开关设置与驾驶员位于驾驶座时左脚的位置,使驾驶员可以通过踏板开关来控制对讲装置,替代使用手的操作,方便驾驶员的使用,同时提高了驾驶员使用对讲装置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为一个对讲装置的连接示意图,第一连接头210连接至对讲主机110,第二连接头220与外接麦克风120连接,第一连接头210和第二连接头220连接,第一连接头210和第二连接头220都连接踏板开关130。
如图6所示,为一个使用对讲装置的对讲实现系统,包括车辆1和车辆2,车辆1和车辆2中均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对讲装置进行通讯交互。车辆1和车辆2的对讲装置之间通过天线实现无线电信号的传输。
以点动控制的踏板开关为例进行说明,当车辆1的驾驶员需要进行说话时,踩踏踏板开关开始,外接麦克风开始拾取车辆1驾驶员的音频信号,直至松开踏板开关时,外接麦克风拾音结束,然后将音频信号传输至处理单元,车辆1 的对讲装置通过天线将音频信号传输至车辆2的对讲装置,通过车辆2的对讲装置的扬声器进行播放,车辆1和车辆2实现通讯交互。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装置包括对讲主机、外接麦克风以及踏板开关;所述对讲主机包括处理单元、音频传输线和地线;所述音频传输线的第一端和所述地线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外接麦克风与所述音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地线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以通过所述音频传输线与所述处理单元间形成第一信号传输通路,通过所述地线与所述处理单元间形成第二信号传输通路,并通过所述第一信号传输通路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通路向所述处理单元传输拾取的音频信号;
所述踏板开关的通断状态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通路的通断状态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开关设置于所述外接麦克风与所述地线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线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装置还包括连接头,所述外接麦克风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音频传输线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地线的第二端分别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之间通过外接音频线和外接地线连接,所述踏板开关设置于所述外接地线上,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对讲主机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外接麦克风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中的一个为公头,另一个为母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对讲主机连接的无线信号收发器,所述外接麦克风通过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踏板开关通过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以通过与所述处理单元间的通信连接传输通断信号,所述通断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通断信号控制所述第二信号传输通路的通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主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地线上的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以使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通断信号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通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主机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主机还包括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麦克风设置于驾驶座前方位置,所述踏板开关设置于驾驶员位于所述驾驶座时的左脚所处的位置。
CN202222399199.2U 2022-09-09 2022-09-09 对讲装置 Active CN218772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9199.2U CN218772070U (zh) 2022-09-09 2022-09-09 对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9199.2U CN218772070U (zh) 2022-09-09 2022-09-09 对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72070U true CN218772070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3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99199.2U Active CN218772070U (zh) 2022-09-09 2022-09-09 对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72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208050T2 (de) Bluetooth Kommunikationsystem für Fahrer von Fahrzeugen
US20070015537A1 (en) Wireless Hands-Free Audio Kit for Vehicle
CN204887366U (zh) 可监听环境音的蓝牙耳机
WO1996018275B1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simultaneous data and voice communication
EP1621045A2 (de) Fernsteuereinrichtung f r ein h rger t
CN2770250Y (zh) 移动电话车载免提通话和音频转发装置
WO2017108903A1 (de) Mobiles konferenzsystem
US783121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digital signaling without internal modification of analog FM transceiver
CN218772070U (zh) 对讲装置
EP1412227B1 (de) Schnittstelle
US20110263301A1 (en) Bluetooth Control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Used In A Car
CN201039136Y (zh) 一种对讲机控制系统及使用了此系统的头盔、摩托车
US20080085744A1 (en) Cellular phone vehicle stereo interface cable
CN102055829A (zh) 免提系统的通话确认方法
CN201197139Y (zh) 电话车载接听装置
CN110740400B (zh) 充电盒、tws耳机及其系统、重连装置和方法
US20110014872A1 (en)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signals
CN2834040Y (zh) 兼容驾车者手机的汽车电话
CN207518682U (zh) 一种手机音频辅助装置
CN206135462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及汽车
CN214281644U (zh) 直播音频信号传输电路、声卡、直播设备和系统
WO2000010311A1 (en) System enabling telephone communications through an audio equipment device
CN202887713U (zh) 车载方向盘影音播放控制系统
DE4233721A1 (de) Kommunikationseinrichtung für den Einsatz in Polizei-Motorrädern
CN201114299Y (zh) 用于连接车载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电话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000 No. 326, No. 8, Third Street,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District, Tianjin pilot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No. bcy702 entrusted by beichuangyi (Tianjin)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Tianjin Carl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000 No. 326, No. 8, Third Street,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District, Tianjin pilot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No. bcy702 entrusted by beichuangyi (Tianjin)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aldo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