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71928U - 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71928U CN218771928U CN202222904793.2U CN202222904793U CN218771928U CN 218771928 U CN218771928 U CN 218771928U CN 202222904793 U CN202222904793 U CN 202222904793U CN 218771928 U CN218771928 U CN 2187719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voltaic
- sunshade
- plate
- panel
- photovoltaic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包括光伏遮阳组件,光伏遮阳组件包括第一遮阳板、第二遮阳板、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第一遮阳板用于转动连接在墙面窗口的一侧,第一遮阳板远离墙面窗口的一侧与第一光伏板连接;第二遮阳板用于转动连接在墙面窗口的另一侧,第二遮阳板远离墙面窗口的一侧与第二光伏板连接;在光伏遮阳组件处于闭合遮阳位置时,第一光伏板与第二光伏板拼接;在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打开采光位置时,第一光伏板与第二光伏板分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遮阳板和第二遮阳板转动带动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兼顾采光的同时保证太阳能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电利用是太阳能利用的一个主要方向,通过太阳能光伏板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以供人们使用。光伏遮阳组件可以用于建筑遮阳,实现光电转化的同时,阻挡过多的太阳辐射进入室内,防止室内温度上升和空调制冷负荷的升高。
在相关技术中,目前的光伏遮阳结构中,光伏遮阳组件一般为固定式安装在墙体,用户无法根据实际的天气变化转化调整光伏遮阳组件的遮阳方向或者调整内部结构适配太阳光照射方向或者适配天气气候变化,无法主动适应天气变化并营造均匀、舒适与健康的光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旨在实现光伏遮阳组件可转动,实现动态调节,适应用户不同的采光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该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包括:
光伏遮阳组件,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包括第一遮阳板、第二遮阳板、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所述第一遮阳板用于转动连接在墙面窗口的一侧,所述第一遮阳板远离所述墙面窗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光伏板连接;所述第二遮阳板用于转动连接在所述墙面窗口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遮阳板远离所述墙面窗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光伏板连接;
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具有将所述墙面窗口遮盖的闭合遮阳位置以及给所述墙面窗口采光的打开采光位置;
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闭合遮阳位置时,所述第一光伏板与所述第二光伏板拼接;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打开采光位置时,所述第一光伏板与所述第二光伏板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阳板与所述第一光伏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遮阳板与所述第二光伏板转动连接,所述光伏遮阳组件还具有打开遮阳位置;
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打开采光位置时,所述第一遮阳板和所述第二遮阳板均平行于所述墙面窗口,所述第一光伏板和所述第二光伏板均垂直于所述墙面窗口;
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闭合遮阳位置时,所述第一遮阳板和所述第二遮阳板均垂直于所述墙面窗口,所述第一光伏板和所述第二光伏板拼接且均平行于所述墙面窗口;
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打开遮阳位置时,所述第一遮阳板和所述第二遮阳板均垂直于所述墙面窗口,所述第一光伏板与所述第二光伏板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还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分别用于安装在所述墙面窗口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遮阳板具有第一转轴孔,所述第二遮阳板具有第二转轴孔,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孔转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还包括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安装在所述第一遮阳板,所述第四转动轴安装在第二遮阳板,所述第一光伏板具有第三转轴孔,所述第二光伏板具有第四转轴孔,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第三转轴孔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轴与所述第四转轴孔转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转动轴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轴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阳板、所述第二遮阳板、所述第一光伏板、所述第二光伏板均呈长方形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伏板和所述第二光伏板均通过汇流器和逆变器与电网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伏板和所述第二光伏板均与蓄电池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伏板为碲化镉光伏玻璃或晶硅光伏组件中的一种;和/或,所述第二光伏板为碲化镉光伏玻璃或晶硅光伏组件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该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包括光伏遮阳组件,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包括第一遮阳板、第二遮阳板、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所述第一遮阳板用于转动连接在墙面窗口的一侧,所述第一遮阳板远离所述墙面窗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光伏板连接;所述第二遮阳板用于转动连接在所述墙面窗口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遮阳板远离所述墙面窗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光伏板连接;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具有将所述墙面窗口遮盖的闭合遮阳位置以及给所述墙面窗口采光的打开采光位置;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闭合遮阳位置时,所述第一光伏板与所述第二光伏板拼接;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打开采光位置时,所述第一光伏板与所述第二光伏板分离。如此设置,在光伏遮阳组件处于闭合遮阳位置时,第一光伏板与所述第二光伏板,第一遮阳板、第二遮阳板、第一光伏板、第二光伏板可以围合起来减少太阳辐射;在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打开采光位置时,第一光伏板与第二光伏板分离,部分太阳光从该分离的空隙中射入室内,实现采光。通过第一遮阳板和第二遮阳板转动带动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转动,使得其可以根据太阳辐射的不同入射角,兼顾采光的同时保证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一实施例的打开采光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一实施例的闭合遮阳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一实施例的打开遮阳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10 | 第一光伏板 | 140 | 第二遮阳板 |
120 | 第二光伏板 | 200 | 墙面窗口 |
130 | 第一遮阳板 | 300 | 建筑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太阳能光电利用是太阳能利用的一个主要方向,通过太阳能光伏板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以供人们使用。光伏遮阳组件可以用于建筑遮阳,实现光电转化的同时,阻挡过多的太阳辐射进入室内,防止室内温度上升和空调制冷负荷的升高。
在相关技术中,目前的光伏遮阳结构中,光伏遮阳组件一般为固定式安装在墙体,用户无法根据实际的天气变化转化调整光伏遮阳组件的遮阳方向或者调整内部结构适配太阳光照射方向或者适配天气气候变化,无法主动适应天气变化并营造均匀、舒适与健康的光环境。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
该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包括光伏遮阳组件,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包括第一遮阳板130、第二遮阳板140、第一光伏板110和第二光伏板120,所述第一遮阳板130用于转动连接在墙面窗口200的一侧,所述第一遮阳板130远离所述墙面窗口200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光伏板110连接;所述第二遮阳板140用于转动连接在所述墙面窗口200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遮阳板140远离所述墙面窗口200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光伏板120连接;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具有将所述墙面窗口200遮盖的闭合遮阳位置以及给所述墙面窗口200采光的打开采光位置;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闭合遮阳位置时,所述第一光伏板110与所述第二光伏板120拼接;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打开采光位置时,所述第一光伏板110与所述第二光伏板120分离。
具体来说,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太阳处于天空不同位置,太阳辐射的入射角度时刻变化。墙面窗口200设置在建筑300朝向外部的墙面,在光伏遮阳组件处于闭合遮阳位置时,第一光伏板110与所述第二光伏板120,第一遮阳板130、第二遮阳板140、第一光伏板110、第二光伏板120可以围合起来减少太阳辐射;在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打开采光位置时,第一光伏板110与第二光伏板120分离,部分太阳光从该分离的空隙中射入室内,实现采光。本实用新型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中第一遮阳板130和第二遮阳板140可以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遮阳板130和第二遮阳板140转动带动第一光伏板110和第二光伏板120转动,使得其可以根据太阳辐射的不同入射角,兼顾采光的同时保证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阳板130与所述第一光伏板1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遮阳板140与所述第二光伏板120转动连接,所述光伏遮阳组件还具有打开遮阳位置;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打开采光位置时,所述第一遮阳板130和所述第二遮阳板140均平行于所述墙面窗口200,所述第一光伏板110和所述第二光伏板120均垂直于所述墙面窗口200;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闭合遮阳位置时,所述第一遮阳板130和所述第二遮阳板140均垂直于所述墙面窗口200,所述第一光伏板110和所述第二光伏板120拼接且均平行于所述墙面窗口200;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打开遮阳位置时,所述第一遮阳板130和所述第二遮阳板140均垂直于所述墙面窗口200,所述第一光伏板110与所述第二光伏板120分离。可以理解的是,在阴天条件下,采用打开采光位置即最大采光模式,参阅图1,第一遮阳板130和第二遮阳板140转动到与墙面窗口200平行,不遮挡窗口,从而实现良好采光;而此时第一光伏板110和第二光伏板120垂直于墙面窗口200,接收一部分入射太阳辐射并发电。在晴天条件下,采用闭合遮阳位置即最大遮阳模式,参阅图2,第一遮阳板130和第二遮阳板140转动到与墙面窗口200垂直,从而遮挡太阳辐射入射室内,减少室内眩光问题和空调制冷负荷。多云天气条件下,采用打开遮阳位置即部分遮阳模式,参阅图3,第一遮阳板130和第二遮阳板140垂直于墙面窗口200,第一光伏板110和第二光伏板120转动到与墙面呈一定角度,从而遮挡部分太阳辐射入射室内,同时第一光伏板110和第二光伏板120可以调节角度吸收太阳光进行光电发热,满足室内人员活动适宜的采光需要,也可以根据室内人员的喜好进行个性化调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还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分别用于安装在所述墙面窗口200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遮阳板130具有第一转轴孔,所述第二遮阳板140具有第二转轴孔,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孔转动连接。可以通过手动驱动第一遮阳板130和第二遮阳板140转动,也可以是通过其它驱动部件进行驱动。为便于驱动第一遮阳板130和第二遮阳板140,保证驱动稳定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还包括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安装在所述第一遮阳板130,所述第四转动轴安装在第二遮阳板140,所述第一光伏板110具有第三转轴孔,所述第二光伏板120具有第四转轴孔,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第三转轴孔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轴与所述第四转轴孔转动连接。可以通过手动驱动第一光伏板110和第二光伏板120转动,也可以是通过其它驱动部件进行驱动。为便于驱动第一光伏板110和第二光伏板120,保证驱动稳定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转动轴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轴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
请参阅图1至图3,第一遮阳板130、第二遮阳板140、第一光伏板110、第二光伏板120可以呈多种形式设置,可以是正方形、梯形、规则图形或者不规则图形等,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阳板130、所述第二遮阳板140、所述第一光伏板110、所述第二光伏板120均呈长方形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伏板110和所述第二光伏板120均通过汇流器和逆变器与电网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光伏板110和第二光伏板120可以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直流电);汇流器将第一光伏板110和第二光伏板120输出并联起来一路输出,起到汇流作用;逆变器将第一光伏板110和第二光伏板120的直流转化为交流汇入电网,实现并网。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光伏板110和第二光伏板120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直流电能,这些直流电通过第一光伏板110和第二光伏板120的输出电线经过汇流器汇流起来,在经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供附近电网使用,这种方式经济实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伏板110和所述第二光伏板120均与蓄电池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公路旁设置充电站,蓄电池可以是以一定间隔设置在充电站,在第一光伏板110和第二光伏板120产生的电能用于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的电能用于供给电动汽车充电,或者用于给路灯照明,做到绿色环保发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伏板110为碲化镉光伏玻璃或晶硅光伏组件中的一种;和/或,所述第二光伏板120为碲化镉光伏玻璃或晶硅光伏组件中的一种。第一光伏板110和第二光伏板120可以是半透光的碲化镉光伏玻璃,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光伏电池覆盖率的晶硅光伏组件,或其他类型的光伏组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伏遮阳组件,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包括第一遮阳板、第二遮阳板、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所述第一遮阳板用于转动连接在墙面窗口的一侧,所述第一遮阳板远离所述墙面窗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光伏板连接;所述第二遮阳板用于转动连接在所述墙面窗口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遮阳板远离所述墙面窗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光伏板连接;
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具有将所述墙面窗口遮盖的闭合遮阳位置以及给所述墙面窗口采光的打开采光位置;
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闭合遮阳位置时,所述第一光伏板与所述第二光伏板拼接;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打开采光位置时,所述第一光伏板与所述第二光伏板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阳板与所述第一光伏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遮阳板与所述第二光伏板转动连接,所述光伏遮阳组件还具有打开遮阳位置;
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打开采光位置时,所述第一遮阳板和所述第二遮阳板均平行于所述墙面窗口,所述第一光伏板和所述第二光伏板均垂直于所述墙面窗口;
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闭合遮阳位置时,所述第一遮阳板和所述第二遮阳板均垂直于所述墙面窗口,所述第一光伏板和所述第二光伏板拼接且均平行于所述墙面窗口;
在所述光伏遮阳组件处于所述打开遮阳位置时,所述第一遮阳板和所述第二遮阳板均垂直于所述墙面窗口,所述第一光伏板与所述第二光伏板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还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分别用于安装在所述墙面窗口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遮阳板具有第一转轴孔,所述第二遮阳板具有第二转轴孔,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孔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还包括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安装在所述第一遮阳板,所述第四转动轴安装在第二遮阳板,所述第一光伏板具有第三转轴孔,所述第二光伏板具有第四转轴孔,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第三转轴孔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轴与所述第四转轴孔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轴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轴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阳板、所述第二遮阳板、所述第一光伏板、所述第二光伏板均呈长方形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板和所述第二光伏板均通过汇流器和逆变器与电网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板和所述第二光伏板均与蓄电池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板为碲化镉光伏玻璃或晶硅光伏组件中的一种;和/或,所述第二光伏板为碲化镉光伏玻璃或晶硅光伏组件中的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04793.2U CN218771928U (zh) | 2022-11-01 | 2022-11-01 | 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04793.2U CN218771928U (zh) | 2022-11-01 | 2022-11-01 | 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71928U true CN218771928U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5644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04793.2U Active CN218771928U (zh) | 2022-11-01 | 2022-11-01 | 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71928U (zh) |
-
2022
- 2022-11-01 CN CN202222904793.2U patent/CN2187719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84702B (zh) | 使用太阳能模块的追踪式百叶窗设备 | |
US9057535B2 (en) |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 and systems | |
CN201134766Y (zh) | 光伏发电遮阳板 | |
CN105133798A (zh) |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百叶外遮阳系统 | |
CN112267814A (zh) | 一种百叶窗系统及调节方法 | |
CN106639183A (zh) | 一种整合光伏面板的动态遮阳装置 | |
KR102407847B1 (ko) | 플랙시블 솔라 패널의 제조방법 및 그에 따라 제조된 플랙시블 솔라 패널 | |
CN109555255B (zh) | 一种智能风雨感应平移式玻璃采光顶 | |
CN218771928U (zh) | 可转动式光伏遮阳结构 | |
CN104712109A (zh) | 建筑外立面光伏发电与可调节外遮阳一体化系统 | |
JP2000213255A (ja) | 太陽電池兼用ライトシェルフ | |
CN218759520U (zh) | 移动式光伏遮阳结构 | |
CN216892080U (zh) | 光伏隔音屏障 | |
CN202451014U (zh) | 一种自动跟踪的外遮阳窗 | |
KR101243383B1 (ko) | 태양광발전 겸용 이중창호 | |
KR101970778B1 (ko) | 태양광 발전 블라인드 | |
CN221276996U (zh) | 一种遮阳型采光屋顶 | |
CN211201571U (zh) | 一种基于气候调控的可变光伏立面 | |
CN113530104B (zh) | 遮阳板 | |
CN220504350U (zh) | 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光伏水平遮阳板 | |
CN216840865U (zh) | 一种光伏一体化厂房 | |
CN217035650U (zh) | 光伏遮阳板 | |
CN221448341U (zh) | 一种楼宇建筑采光发电系统 | |
KR102476637B1 (ko) | 창호 일체형 루버식 태양광 발전시스템 | |
CN116661507A (zh) | 光伏百叶控制方法、光伏百叶控制设备及光伏百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