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9980U - 一种电池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9980U
CN218769980U CN202222490461.4U CN202222490461U CN218769980U CN 218769980 U CN218769980 U CN 218769980U CN 202222490461 U CN202222490461 U CN 202222490461U CN 218769980 U CN218769980 U CN 218769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ection
circuit board
tab
top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904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小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904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9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9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9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及电子装置,电池包括电芯、绝缘件以及设于电芯一侧的电路板。电芯包括壳体、极耳以及设于壳体的内部的电极组件,极耳与电极组件连接。壳体包括相连接的主体以及与顶封部。以主体用于与顶封部连接的表面为顶表面,顶封部相对于主体朝顶表面弯折设置,以电路板朝向电芯的一面为第一板面。极耳包括自顶封部伸出的极耳连接部,极耳连接部远离顶封部的一端相对于主体朝顶表面弯折设置,极耳连接部与第一板面连接,极耳连接部背离第一板面的端面设有绝缘件。如此,极耳连接部连接于第一板面,有利于减小电池的头部在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能够增大电池的头部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是一种将外界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其内部,以在需要的时刻对电子装置进行供电的装置,例如可以运用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中。一般来说,如图1与图2所示,电池100"包括电芯20"以及用于控制电芯20"充放电的电路板30",电路板30"设置在电芯20"的端部。
目前,市面上的电子装置制作得越来越轻薄,所能提供的电池仓的空间较为有限,故要求电池做得越来越薄,然而,如图1与图2所示,市面上的电芯20"的极耳23"通常是绕过电路板30"后再连接于电路板30"背离电芯20"的一端面,这种方式会导致电池100"头部(即电池100"设有电路板30"的一端)在电芯20"的厚度方向上略厚,由此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电池及电子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包括电芯、电路板以及绝缘件,电路板设于电芯的一侧。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壳体以及极耳,电极组件设于壳体的内部,极耳与电极组件连接。壳体包括主体以及与主体连接的顶封部。以主体用于与顶封部连接的表面为顶表面,顶封部相对于主体朝顶表面弯折设置,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以电路板朝向电芯的一面为第一板面。极耳包括自顶封部伸出的极耳连接部,极耳连接部远离所述顶封部的一端为极耳连接部的第二端,极耳连接部的第二端相对于顶表面弯折设置,极耳连接部与第一板面连接,极耳连接部背离第一板面的端面设有绝缘件。
如此,相比于沿着电芯靠近电路板的方向,极耳连接部越过电路板后连接于第二板面,本申请的极耳连接部连接于第一板面,极耳连接部无需绕过电路板,有利于减小极耳连接部在电芯靠近电路板的方向上延伸的长度,有利于减小在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电池的头部的整体厚度,从而减小电池的头部的体积,能够增大电池的头部适用范围。
当电池受到外力作用而引起电路板朝靠近顶封部的方向移动时,位于电路板与电芯之间的极耳连接部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了电路板对顶封部的作用力。而且,极耳连接部设置绝缘件,可以降低极耳连接部在受外力作用而变形而与顶封部短接的风险。
可选地,顶封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远离顶表面的粘结面,第一方向为顶表面朝向电路板的方向,粘结面设有绝缘件。如此,有利于降低极耳连接部的毛刺刺穿顶封部而导致短路的风险。
可选地,极耳连接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一弯折段以及第二段,第一段从顶封部伸出设置,第二段连接于第一板面,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一弯折段中至少一者设置有绝缘件。如此,可以降低第一段、第一弯折段以及第二段三者中任意两者短接的风险,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可选地,电池还包括导电件,导电件分别与电路板以及第二段连接。当第二段通过导电件焊接于电路板,相比于第二段直接焊接于电路板,降低了电路板被焊穿的风险,有利于提高第二段焊接于电路板的可靠性。
可选地,导电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导电部、弯折部以及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与电路板连接,第二导电部与第二段连接,且第二段位于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之间。如此,电路板以及第二段分别连接于导电件的不同部分,有利于检查电路板以及第二段连接至导电件的可靠性。
可选地,电池还包括支撑件,第二段与顶封部之间间隔设置,支撑件位于第二段与顶封部之间,支撑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支撑件的第一端面与第二段抵接,支撑件的第二端面与顶封部抵接,其中,支撑件的第一端面以及支撑件的第二端面均具有粘接性能。支撑件可以起到支撑电路板的作用,以降低电路板在电芯朝向电路板的方向上相对于电芯随意活动的风险。
可选地,极耳包括第一极耳以及第二极耳,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之间间隔设置且位于壳体的同一侧,支撑件设有凸部,凸部位于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之间,凸部与电路板的第一板面抵接。如此,凸部可以起到支撑电路板的作用,承受部分电路板受到的冲击力,降低了电池受到冲击力时受力集中在极耳,从而导致极耳被挤压出现破损的风险。
可选地,绝缘件与支撑件为一体式构件。如此,可以减少电池装配所需的工序,提高了电池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以顶表面朝向电路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电芯的厚度方向为第二方向,以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方向为第三方向,顶封部包括顶封面以及在第一方向上远离顶表面的粘结面,粘结面与顶封面相邻设置,极耳连接部自顶封面伸出,沿第三方向观察,支撑件靠近第一弯折段的端面在第二方向上超出顶封面。如此,可以为极耳连接部的第二段相对于顶封部悬空的部分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降低极耳连接部在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形变程度,降低了第二段与第一弯折段二者连接处被压扁后抵接第一段的风险,有利于降低短路的风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可选地,壳体还包括与主体连接的侧封部,侧封部与顶封部连接,以侧封部沿第一方向超出顶表面的部分为凸出部,绝缘件包覆凸出部以及顶封部。如此,有利于降低凸出部以及顶封部断面处裸露的金属层接触到终端设备的金属部件而引起腐蚀,进而降低电芯破损的风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可选地,顶封部还包括顶封面,顶封面与粘结面相邻设置,极耳连接部自顶封面伸出,绝缘件包覆顶封面,顶封部与凸出部之间围合成具有收纳空间的角部;电池还包括感应件,感应件收容于角部内,感应件与电路板连接。如此,可以降低感应件与壳体短接的风险。
可选地,极耳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弯折段以及第三段,第二弯折段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段,第二弯折段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段,以顶表面朝向电路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电芯的厚度方向为第二方向,以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方向为第三方向,沿第三方向观察,第一弯折段与第二弯折段的弯折方向相反;电池还包括导电件,导电件分别连接第三段以及电路板。如此,极耳连接部整体呈S形状,可以起到减缓电路板对顶封部的冲击力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括电芯、电路板以及绝缘件,电路板设于电芯的一侧。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壳体以及极耳,电极组件设于壳体的内部,极耳与电极组件连接。壳体包括主体以及与主体连接的顶封部。以主体用于与顶封部连接的表面为顶表面,顶封部相对于主体朝顶表面弯折设置,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以电路板朝向电芯的一面为第一板面。极耳包括自顶封部伸出的极耳连接部,极耳连接部远离顶封部的一端相对于主体朝顶表面弯折设置,极耳连接部与第一板面连接,极耳连接部背离第一板面的端面设有绝缘件。如此,相比于沿着电芯靠近电路板的方向,极耳连接部越过电路板后连接于第二板面,本申请的极耳连接部连接于第一板面,极耳连接部无需绕过电路板,有利于减小极耳连接部在电芯靠近电路板的方向上延伸的长度,有利于减小在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电池的头部的整体厚度,从而减小电池的头部的体积,能够增大电池的头部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目前市面上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着直线AA剖切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D部放大图;
图5是图3沿着直线BB剖切后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E部的放大图;
图7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F部放大图;
图11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电芯的剖视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中:100、电池;20、电芯;30、电路板;21、壳体;22、电极组件;23、极耳;211、主体;212、顶封部;213、侧封部;2111、顶表面;301、第一板面;302、第二板面;2121、粘结面;2122、顶封面;221、第一极片;222、第二极片;223、隔离膜;231、极耳连接部;24、极耳胶;40、绝缘件;2311、第一段;2312、第一弯折段;2313、第二段;50、导电件;51、第一导电部;52、弯折部;53、第二导电部;60、支撑件;601、第一端面;602、第二端面;23a、第一极耳;23b、第二极耳;61、基部;62、凸部;2131、凸出部;214、角部;70、感应件;2314、第二弯折段;2315、第三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3所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包括电芯20以及电路板30,电芯20的一端设有电路板30,电芯20与电路板30连接,电路板30用于控制电芯20充电或放电。
请结合图3-4、图7-8,电芯20包括壳体21、电极组件22以及极耳23,电极组件22收容于壳体21内,极耳23的一端连接于电极组件22。其中,壳体21包括主体211、顶封部212以及侧封部213,顶封部212以及侧封部213均与主体211连接,极耳23的另一端自顶封部212伸出。在本实施例中,侧封部213的数量有两个,两个侧封部213分别位于主体211的相对两侧,顶封部212位于两个侧封部213之间。
请结合图5-6,定义主体211用于与顶封部212连接的表面为顶表面2111,以顶表面2111朝向电路板30的方向为第一方向X,以电芯20的厚度方向为第二方向Y,以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方向为第三方向Z,以电路板30朝向电芯20的一面为第一板面301,以电路板30背离电芯20的一面为第二板面302。
如图4所示,顶封部212相对于主体211朝顶表面2111弯折设置,顶封部212包括粘结面2121以及顶封面2122,粘结面2121为顶封部212在第一方向上X远离顶表面2111的表面,粘结面2121与顶封面2122相邻设置,极耳23的另一端从顶封面2122伸出壳体21外。
请再次参阅图7-8,电极组件22包括第一极片221、第二极片222以及隔离膜223,隔离膜223设置于第一极片221与第二极片222之间,第一极片221与第二极片222具有不同的极性,隔离膜223用于降低第一极片221与第二极片222之间短接的风险。电极组件22可以是采用卷绕式结构,也可以是叠置结构,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示出,电极组件22采用卷绕式结构,第一极片221、第二极片222以及隔离膜223叠置并且卷绕。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22采用叠置结构,如图8示出,此时第一极片221、第二极片222以及隔离膜223的数量均有多个,相邻的第一极片221与第二极片222之间设置隔离膜223,多个第一极片221、多个第二极片222以及多个隔离膜223沿着同一个方向叠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极耳23包括自顶封部212伸出的极耳连接部231,极耳连接部231远离顶封部212的一端为极耳连接部231的第二端,极耳连接部231的第二端相对于主体211朝顶表面2111弯折设置,极耳连接部231连接于第一板面301。应当理解的,极耳连接部231可以是直接连接于第一板面301,也可以是通过导电的零件等间接实现连接。
如此,相比于极耳连接部231沿着第一方向X越过电路板30后连接于第二板面302,本申请的极耳连接部231连接于第一板面301,有利于减小极耳连接部231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长度有利于减小沿第一方向X,电池100于顶封部212以上部分在在第二方向Y上的体积,即电池100的头部厚度减薄,能够增大电池的头部适用范围。当电池100受到外力作用而引起电路板30朝靠近顶封部212的方向移动时,位于电路板30与电芯20之间的极耳连接部231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电路板30对顶封部212的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20还包括极耳胶24,极耳胶24设于顶封部212与极耳23之间,且极耳胶24部分位于极耳连接部231上,极耳胶24可以起到降低极耳23弯折时与顶封部212的顶封面2122短接的风险。在本实施例中,极耳胶24包覆第一段2311以及部分第一弯折段23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还包括绝缘件40,绝缘件40设置于极耳连接部231背离第一板面301的端面。如此,降低了极耳连接部231背离第一板面301的端面碰触到顶封部的金属层时出现腐蚀的风险,有利于提高电池100的安全性能。应当理解的,壳体21可以采用铝塑膜制得,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1由铝塑膜制得,绝缘件40可以降低极耳连接部231碰触到顶封部端面的金属层时出现腐蚀的风险。可理解的,绝缘件40可以是胶纸,可以是表面具有粘性的杜邦纸,当然还可以是其它。当绝缘件40相对的两端面均需要与其它零件粘结固定时,此时绝缘件40的两端面需具有粘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5与图6,极耳连接部231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段2311、第一弯折段2312以及第二段2313,第一段2311从顶封部212伸出设置,第二段2313连接于电路板30,第一段2311、第一弯折段2312以及第二段2313三者中的至少一者设有绝缘件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2311、第一弯折段2312以及第二段2313均设有绝缘件40。可以理解的,第一段2311、第一弯折段2312以及第二段2313设置绝缘件40的区域根据需要而进行调整,例如第二段2313背离电路板30的一面用于焊接时,第二段2313背离电路板30的一面用于焊接的区域则不设置绝缘件40。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封部212的粘结面2121设有绝缘件40,有利于降低第二段2313的毛刺刺穿顶封部212而导致短路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还包括导电件50,导电件50分别与电路板30以及极耳连接部231连接。换句话说,极耳连接部231通过导电件50间接连接于电路板30。可理解的,导电件50的形状可以是U形状、W形状或者其它形状,例如“一”字形,只要能实现导电件50能分别连接电路板30以及极耳连接部231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导电件50呈U形状,导电件50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导电部51、弯折部52以及第二导电部53,第一导电部51与电路板30连接,第二导电部53与第二段2313连接,第二段2313位于第一导电部51与第二导电部53之间。如此,弯折部52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电路板30直接与顶封部212碰撞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还包括支撑件60,第二段2313与顶封部212之间间隔设置,支撑件60位于第二段2313与顶封部212之间。其中,支撑件6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601以及第二端面602,第一端面601与第二端面602均具有粘结性能,支撑件60的第一端面601与第二段2313抵接,支撑件60的第二端面602与顶封部212抵接,支撑件60相对于顶封部212固定。支撑件60可以起到支撑电路板30的作用,以降低电路板30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于电芯20随意活动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60采用如塑料等不具备弹性的材料制得。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60采用例如硅胶或泡棉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得。当电芯20受到来自电路板30在第一方向X上撞击时,支撑件60能减小了电路板30施加到顶封部212的作用力,降低了顶封部212出现破裂的风险,有利于提高电池100的安全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60为采用硅胶制成的硅胶垫,且该硅胶垫的相对的两端面设有粘结性能的涂层(例如涂层可以是胶水)。当然,支撑件60也可以是泡棉,泡棉的相对两端面也设有粘结性能的涂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60与绝缘件40可以制成一体式构件,有利于减少电池100的装配工序,提高了电池100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第三方向Z观察,支撑件60靠近第一弯折段2312的端面在第二方向Y上超出顶封面2122。如此,可以为第二段2313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于顶封部212悬空的部分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降低极耳连接部231在第一方向X上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形变程度,降低了第二段2313与第一弯折段2312二者连接处被压扁后抵接第一段2311的风险,有利于降低短路的风险,提高了电池100的安全性能。进一步地,沿着第三方向Z观察,支撑件60远离第一弯折段2312的端面在第二方向Y上超过第二段2313,支撑件60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更多的重叠面积,从而支撑件60能够更好地支撑电路板30,降低电路板30沿第二方向Y朝顶封部212的一侧倾斜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耳2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极耳23a和第二极耳23b,第一极耳23a和第二极耳23b之间间隔设置且位于壳体21的同一侧。第一极耳23a与第一极片221连接,第二极耳23b与第二极片222连接,第一极耳23a与第二极耳23b的极性不同。可理解的,第一极耳23a以及第二极耳23b二者伸出顶封部212的部分即为上述的极耳连接部23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支撑件60包括基部61以及自基部61沿第一方向X凸出设置的凸部62,在第三方向Z上,凸部62位于第一极耳23a与第二极耳23b之间。沿第二方向Y观察,凸部62与电路板30的第一板面301抵接,如此,凸部62能承受部分电路板30受到的冲击力,降低了电池100受到冲击力时受力集中在极耳23,从而导致极耳23被挤压出现破损的风险。这里要说明的是,凸部62抵接于电路板30的第一板面301应该理解为:凸部62可以是直接抵接或者通过其它介质间间接抵接于电路板30的第一板面301,例如,凸部62的表面设置双面胶后抵接于电路板30的第一板面301,使得凸部62与电路板30之间粘结牢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10所示,以侧封部213沿着第一方向X超出顶表面2111的部分为凸出部2131,绝缘件40包覆凸出部2131以及顶封部212,具体地,绝缘件40除了可以是包覆凸出部2131以及顶封部212二者断面处裸露的金属层以外,绝缘件40还包覆着与凸出部2131以及顶封部212二者断面相邻的其它多个面,具体根据需要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顶封部212的断面即为上述的顶封面2122,凸出部2131的断面为在第一方向上凸出部2131远离顶表面2111的端面。
如此,有利于降低凸出部以及顶封部断面处裸露的金属层接触到终端设备的金属部件而引起腐蚀,进而降低电芯破损的风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凸出部2131与顶封部212之间围合成具有收纳空间的角部214。如图10所示,电池100还包括感应件70,感应件70收容于角部214内,感应件70与电路板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感应件70为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用于检测电芯20的温度,热敏电阻通过导线与电路板30连接,绝缘件40未包覆凸出部2131以及顶封部212时,凸出部2131和/或顶封部212的断面与导线直接接触,通过设置绝缘件40包覆凸出部2131以及顶封部212,能够降低凸出部2131以及顶封部212的断面割断导线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极耳连接部231还包括第二弯折段2314以及第三段2315,第二弯折段2314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段2313,第二弯折段231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段2315。此时,从第三方向Z观察,极耳连接部231的形状呈S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段2315直接与电路板30的第一板面301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段2315连接于第二导电部53,第一导电部51连接于电路板30的第一板面301,如此,相比于极耳连接部231直接连接于电路板30的第一板面301,极耳连接部231间接通过导电件50连接于电路板30的第一板面301,有利于提高极耳连接部231与电路板3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避免极耳连接部231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时电路板30被焊穿的风险。并且,将极耳连接部231设计成S形状,可以降低极耳胶24对导电件50与极耳连接部231二者焊接时造成干涉,有助于提高导电件50与极耳连接部231二者焊接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包括电芯20、电路板30以及绝缘件40,电芯20包括壳体21、电极组件22以及极耳23,电极组件22设于壳体21的内部,极耳23与电极组件22连接。壳体21包括主体211以及与主体211连接的顶封部212,以主体211用于与顶封部212连接的表面为顶表面2111,顶封部212相对于主体211朝顶表面2111弯折设置。电路板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301和第二板面302,以电路板30朝向电芯20的一面为第一板面301。其中,极耳23包括自顶封部212伸出的极耳连接部231,极耳连接部231远离顶封部212的一端相对于主体211朝顶表面2111弯折设置,极耳连接部231与第一板面301连接,并且极耳连接部231背离第一板面301的端面设有绝缘件40。如此,相比于极耳连接部231越过电路板30后连接于电路板30的第二板面302,本申请的极耳连接部231连接于第一板面301,极耳连接部231无需绕过电路板30,有利于减小极耳连接部231朝靠近电路板30的方向延伸的长度,有利于减小在电芯20的第二方向Y上电池100的头部的整体厚度,从而减小电池的头部的体积,能够增大电池的头部适用范围。而且,当电池100受到外力作用而引起电路板30朝靠近顶封部212的方向移动时,位于电路板30与电芯20之间的极耳连接部231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了电路板30对顶封部212的作用力。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2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10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0设置有电池仓(图未示),电池安装于电池仓内,电池用于为电子装置提供电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电池,包括电芯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壳体以及极耳,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极耳与所述电极组件连接,所述壳体包括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连接的顶封部,以所述主体用于与顶封部连接的表面为顶表面,所述顶封部相对于所述主体朝所述顶表面弯折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耳包括自所述顶封部伸出的极耳连接部,所述极耳连接部远离所述顶封部的一端为所述极耳连接部的第二端,所述极耳连接部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顶表面弯折设置,所述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以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电芯的一面为所述第一板面,所述极耳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板面连接;
所述电池还包括绝缘件,所述极耳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一板面的端面设有所述绝缘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顶表面的粘结面,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顶表面朝向所述电路板的方向,所述粘结面设有所述绝缘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一弯折段以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从所述顶封部伸出设置,所述第二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板面,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以及所述第一弯折段中至少一者设置有所述绝缘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分别与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第二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导电部、弯折部以及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第二段连接,且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第二段与所述顶封部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二段与所述顶封部之间,所述支撑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段抵接,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面与所述顶封部抵接,其中,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面以及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面均具有粘接性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第一极耳以及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之间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所述支撑件设有凸部,所述凸部位于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之间,所述凸部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板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与所述支撑件为一体式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顶表面朝向所述电路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为第二方向,以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为第三方向,
所述顶封部包括顶封面以及在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顶表面的粘结面,所述粘结面与所述顶封面相邻设置,所述极耳连接部自所述顶封面伸出,
沿所述第三方向观察,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一弯折段的端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超出所述顶封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侧封部,所述侧封部与所述顶封部连接,以所述侧封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超出所述顶表面的部分为凸出部,所述绝缘件包覆所述凸出部以及所述顶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部还包括顶封面,所述顶封面与所述粘结面相邻设置,所述极耳连接部自所述顶封面伸出,所述绝缘件包覆所述顶封面,所述顶封部与所述凸出部之间围合成具有收纳空间的角部;
所述电池还包括感应件,所述感应件收容于所述角部内,所述感应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弯折段以及第三段,所述第二弯折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段,以所述顶表面朝向所述电路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为第二方向,以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为第三方向,沿所述第三方向观察,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弯折方向相反;
所述电池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段以及所述电路板。
1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
CN202222490461.4U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电池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218769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0461.4U CN218769980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电池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0461.4U CN218769980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电池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9980U true CN218769980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5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90461.4U Active CN218769980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电池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9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9266B2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of novel structure
US9083028B2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of novel structure
KR101293591B1 (ko) 이차전지 팩
KR101182135B1 (ko) 우수한 구조적 안정성의 내장형 이차전지 팩
EP2731175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WO2001069699A1 (fr) Cellule secondaire et procede de fixation des fils correspondant, et alimentation electrique du type batterie
US11196131B2 (en) Secondary battery
JP3503516B2 (ja) 薄型電池、電子機器及び薄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13675535B (zh) 电芯及电子装置
CN213150965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CN213636220U (zh) 电池及电子装置
CN218769980U (zh) 一种电池及电子装置
WO2020177598A1 (zh) 二次电池及其成型方法
JP4637305B2 (ja) 電池パック
WO2022143154A1 (zh) 一种电池芯、电池和电子设备
US9385402B2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of embedded type with novel structure
CN114914639A (zh)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5461919B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6958238U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9163637U (zh) 一种电芯组件
CN220873650U (zh) 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2725471U (zh) 电池包和终端
CN212011116U (zh) 电池及电子装置
CN218731677U (zh) 一种电池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CN21378221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软连接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