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9760U - 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9760U
CN218769760U CN202223223014.9U CN202223223014U CN218769760U CN 218769760 U CN218769760 U CN 218769760U CN 202223223014 U CN202223223014 U CN 202223223014U CN 218769760 U CN218769760 U CN 218769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nd piece
battery pack
fa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230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克泽
李炜
王真意
石腾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230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9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9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9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电池,电池设置于电池箱体内;端件,端件设置于电池箱体和电池之间,端件上设置有通风腔;风机,风机连接于电池箱体和端件中的至少之一,以使得风机与通风腔相对设置,从而可以使得端件形成了对风机的保护,避免风机朝向端件的一侧被封堵,以此保证风机能够驱动电池包内部气体的高效流动,以此实现对电池的温度调节,从而来提高电池包的安全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池包的温度调节可以采用风道实现,风机通过抽风来实现温度调节,然而,由于电池包内部结构的限制,容易出现封堵风机抽风口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以改善电池包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
电池箱体;
电池,电池设置于电池箱体内;
端件,端件设置于电池箱体和电池之间,端件上设置有通风腔;
风机,风机连接于电池箱体和端件中的至少之一,以使得风机与通风腔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电池、端件以及风机,电池设置于电池箱体内,端件设置于电池箱体和电池之间,风机连接于电池箱体和端件中的至少之一,而风机与端件的通风腔相对设置,从而可以使得端件形成了对风机的保护,避免风机朝向端件的一侧被封堵,以此保证风机能够驱动电池包内部气体的高效流动,以此实现对电池的温度调节,从而来提高电池包的安全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可参考在下面的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是按比例的,并且相关的元件可能省略,以便强调和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技术特征。另外,相关要素或部件可以有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不同的设置。此外,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在各个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包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包的端件和风机的一个视角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包的端件和风机的另一个视角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包的端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电池箱体;11、风道;20、电池;30、端件;31、通风腔;32、密封件;33、加强部;34、第一部分;35、第二部分;36、第三部分;40、风机;50、风道阻挡部件;60、紧固件;61、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文中的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列出项目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特别地,提到“该/所述”对象或“一个”对象同样旨在表示可能的多个此类对象中的一个。
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进一步地,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定。还需要理解的是,在上下文中,当提到一个元件或特征连接在另外元件(一个或多个)“上”、“下”、或者“内”、“外”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请参考图1至图7,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10;电池20,电池20设置于电池箱体10内;端件30,端件30设置于电池箱体10和电池20之间,端件30上设置有通风腔31;风机40,风机40连接于电池箱体10和端件30中的至少之一,以使得风机40与通风腔31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10、电池20、端件30以及风机40,电池20设置于电池箱体10内,端件30设置于电池箱体10和电池20之间,风机40连接于电池箱体10和端件30中的至少之一上,而风机40与端件30的通风腔31相对设置,从而可以使得端件30形成了对风机40的保护,避免风机40朝向端件30的一侧被封堵,以此保证风机40能够驱动电池包内部气体的高效流动,实现对电池20的温度调节,从而来提高电池包的安全使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风机40运行以此使得电池包内部空气和电池包外部空气实现流通,保证对电池包内部的温度调节,例如,实现对电池20的有效降温,而风机40的抽风口可以与端件30的通风腔31相连通,以此使得风机40的抽风口可以通过端件30的通风腔31和电池20周围的环境相连通,从而在风机40运行过程中,通过气体流通实现对电池20的降温。由于端件30的存在,风机40的抽风口可以通过通风腔31和其他空间进行连通,即气体可以收集到端件30的通风腔31内,相比于通过风机40的抽风口直接与其他空间进行连通,在风机40的抽风口被遮挡时,就会导致气体流通受到较大影响,而端件30的通风腔31相比于风机40的抽风口不容易被完全遮挡,因此,可以保证风机40的抽风口能够持续进风,从而保证电池包内部空气的流通,以此实现对电池包内部的换热,避免电池包内部温度过高而引发安全问题。风机40可以是相关技术中的结构,例如,风机40可以是风扇、空调器等等,此处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风机40可以固定于电池箱体10上,电池箱体10上可以设置有通孔,以此保证气体可以在电池包内外进行流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风机40可以固定于端件30上,例如,风机40的一部分可以位于端件30的通风腔31内,而电池箱体10上可以设置有通孔,通孔与通风腔31相连通,以此双碟气体可以在电池包内外进行流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风腔31包括通孔,从而保证气体可以进行流通,通风腔31可以包括容纳腔室和通孔,风机40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容纳腔室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箱体10内形成有风道11,风道11的出风口与通风腔31远离风机40的一端相对设置,以使得风道11的出风口与通风腔31相连通,从而在风机40运行过程中,风道11内的气体可以通过通风腔31被风机40吸出到电池包外侧,以此实现气体的流通,从而实现对电池20的有效散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池20为多个,多个电池20形成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之间形成风道11,从而使得气体可以在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之间进行流通,以此在风机40运行过程中,气体可以实现对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的高效散热。
相邻电池20之间可以形成流道,流道可以与风道11相连通,从而在风机40运行过程中,气体可以通过相邻电池20进入到风道11,以此使得气体能够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来提高对电池20的散热能力,以此保证电池包的安全使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池组件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堆叠的电池20,第二电池组件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堆叠的电池20,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一方向基本垂直于第二方向,不仅可以高效利用电池箱体10的内部空间,并且可以使得风道11能够同时实现对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的散热,以此提高电池包的散热性能,进一步提升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第一方向可以是电池包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电池包的宽度方向,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可以共用一个风机40,以此降低电池包的整体重量,并且可以保证对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的有效散热。
结合图4所示,第一方向表示为A,第二方向表示为B。
在一个实施例中,端件30同时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相接触,从而可以使得端件30能够作为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的限位结构使用,从而来保证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的固定性能,且端件30的通风腔31可以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相对设置,在电池包长时间使用之后,即使电池20出现膨胀,此时,通风腔31可以实现对电池20膨胀量的吸收,以此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端件30朝向电池20的一侧设置有密封件32,密封件32同时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相接触,不仅可以避免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与端件30形成刚性接触,从而保证结构不受损伤,且可以使得密封件32作为缓冲部件来吸收电池20出现的膨胀量,以此提升电池20的循环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密封件32环绕通风腔31设置,以使得风道11的出风口与通风腔31之间密封连通,从而可以使得风道11内的气体能够快速由风机40抽走,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从而来保证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密封件32环绕通风腔31设置,从而将通风腔31的周向方向进行了密封,此时,密封件32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相接触,从而将风道11的出风口与通风腔31之间完好地密封,避免端件30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之间出现漏气的问题,从而可以使得风道11内的气体能够高效地由风机40抽走,达到电池包内部的快速散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端件30朝向电池20的一侧设置有加强部33,加强部33朝向电池20的一侧不超出密封件32设置,以使得密封件32以及加强部33均与电池20相接触;其中,密封件32为弹性件,即在端件30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接触时,可以对密封件32进行压缩,从而来保证密封件32的密封性能,且可以避免加强部33对电池20施加较大压力而损伤电池20。
端件30上的加强部33可以实现对端件30的结构加强,并且可以实现对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的固定支撑作用,而通过将密封件32设置为弹性件,并且密封件32在常态下,加强部33朝向电池20的一侧不超出密封件32设置,从而在保证密封件32能够密封风道11的出风口与通风腔31的基础上,可以避免加强部33过压电池20。
密封件32朝向电池20的一侧超出加强部33朝向电池20的一侧设置,从而可以使得密封件32被压缩,以此使得加强部33和密封件32同时与电池20相接触,提高端件30对电池20的支撑强度。密封件32可以是橡胶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端件30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加强部33,多个加强部33可以沿着电池20的高度方向设置,以此使得多个加强部33可以同时抵压于电池20,以此实现对电池20的可靠支撑保护。
多个加强部33可以间隔地设置于端件30朝向电池20的一侧,多个加强部33的结构形式可以相一致,或者,多个加强部33的结构形式可以不相一致,但需要保证多个加强部33朝向电池20的一侧相平齐,以此保证多个加强部33同时抵压于电池20。
在一个实施例中,端件30上的加强部可以通过导热部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相接触,不仅可以实现对电池20的支撑固定,且可以通过导热部将电池20的热量传递至端件30,以此通过电池箱体10进行散热。导热部可以包括石墨烯片、导热硅胶片、导热硅脂等等,此处不作限定。
导热部可以为导热胶,不仅实现端件30与电池20之间的热传递,且可以实现端件30与电池20之间的可靠连接,以此提高电池20的稳定性能。导热部可以是导热结构胶,端件30与电池20通过导热结构胶进行粘结,不仅可以保证连接的强度,并且导热结构胶可以实现热传递,以此提高电池20的散热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端件30包括第一部分34、第二部分35以及第三部分36,第一部分3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部分35和第三部分36,第一部分34形成有通风腔31,密封件32设置于第一部分34,第二部分35和第三部分36均设置有加强部33,以分别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相接触,以此使得端件30向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提供相对平衡的支撑力,避免出现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固定不稳定的情况,且可以使得第一部分34能够通过密封件32稳定地实现对风道11的出风口与通风腔31的密封,以此提高电池包的散热性能。
第二部分35以及第三部分36上的加强部33均朝向电池20设置,并且分别朝向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设置,此时,第一部分34的一部分可以与风道11相对设置,而第一部分34朝向电池20的两个端部可以分别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相对设置,以此使得密封件32同时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相接触,从而来保证密封件32可靠密封风道11的出风口与通风腔31。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4、第二部分35以及第三部分36中的至少之一为一体成型式结构,不仅可以提高结构的成型效率,且可以提高结构强度,以此保证端件30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可靠实现对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的支撑固定作用,保证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稳定地固定于电池箱体10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4、第二部分35以及第三部分36中的至少之一为钣金弯折件,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可以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并且重量不会过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4和第二部分35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一部分34和第三部分36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一部分34和第二部分35可以卡接,第一部分34和第二部分35可以通过紧固件相连接,第一部分34和第二部分35可以粘结。第一部分34和第三部分36可以卡接,第一部分34和第三部分36可以通过紧固件相连接,第一部分34和第三部分36可以粘结。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4和第二部分35可以焊接,第一部分34
第三部分36可以焊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4、第二部分35以及第三部分36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电池包还包括风道阻挡部件50,风道阻挡部件50设置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以封堵风道11的顶部开口端,从而可以在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之间形成定向的风道11,避免气体出现各个方向的扩散,以此加快电池包的散热效率,从而改善了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由于风道阻挡部件50设置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的上部,从而可以封堵风道11的顶部开口端,即气流不会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的上部进行流通,以此固定气流扩散的方向,可以使得气流的流动方向相对确定,从而可以加快电池包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了电池包的散热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风道阻挡部件50的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位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之间,从而可以实现对风道11顶部开口端的有效封堵,以此提高对风道11顶部开口端的密封性能,从而来保证气流能够在风道11内进行有效流通,以此提高电池包的散热效率。
风道阻挡部件50的相对两个可以分别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相接触,从而可以实现对风道11顶部开口端的有效密封。并且在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进行堆叠时,风道阻挡部件50可以用于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的定位,从而来提高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的堆叠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风道阻挡部件50的两端可以均连接于电池箱体10。
在一个实施例中,风道阻挡部件50的两端分别连接端件30和电池箱体10,即风道阻挡部件50的一端连接于端件30,风道阻挡部件50的另一端连接于电池箱体10,从而保证风道阻挡部件50可靠固定于电池箱体10,以此保证风道阻挡部件50实现对风道11顶部开口端的有效密封。
在一个实施例中,风道阻挡部件50的两端可以位于电池箱体10内,以此提高电池包内部空间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风道阻挡部件50可拆卸地连接于端件30和电池箱体1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端件30与电池箱体10可拆卸地相连接,从而可以在对电池包进行维护时,可以通过拆卸端件30来释放电池20,以此方便电池20的维护更换,且在端件30结构受损时,也可以进行拆卸更换。
端件30与电池箱体10可以卡接,或者,端件30与电池箱体10可以通过紧固件相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不排除端件30与电池箱体10不可拆卸地相连接,例如,端件30可以与电池箱体10焊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端件30与电池箱体10通过紧固件60相连接;其中,电池箱体10上设置有加强件61,紧固件60连接加强件61和端件30,紧固件60的设置可以方便端件30与电池箱体10的安装与拆卸,并且加强件61可以实现对端件30和电池箱体10的保护,避免端件30直接连接于电池箱体10导致的强度不够等问题。加强件61可以是三角架,加强件61可以是连接块等等,此处不作限定,只要保证加强件61能够通过紧固件60可靠连接端件30即可。加强件61可以焊接于电池箱体10上,或者,加强件61可拆卸地设置在电池箱体10上。紧固件60可以是螺栓、螺钉或者键等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电池20可以通过端板和侧板进行固定,以此形成电池模组,电池模组装入到电池箱体10内,或者,多个电池20可以直接设置在电池箱体10内,即无需对多个电池20进行成组,此时,可以去除端板和侧板。
电池20包括电芯和电解质,能够进行诸如充电/放电的电化学反应的最小单元。电芯是指将堆叠部卷绕或层压形成的单元,该堆叠部包括第一电极、分隔物以及第二电极。当第一电极为正电极时,第二电极为负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极性可以互换。
电池为叠片式电池,不仅成组方便,且可以加工得到长度较长的电池。具体的,电芯为叠片式电芯,电芯具有相互层叠的第一极片、与第一极片电性相反的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片,从而使得多对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堆叠形成叠片式电芯。
可选的,电池可以为卷绕式电池,即将第一极片、与第一极片电性相反的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片进行卷绕,得到卷绕式电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可以包括第三电池组件,第三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之间可以形成类似上述的风道,进一步的,电池包还可以包括另一个风机,而风机可以与第三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之间的风道相对设置,此时,端件上可以设置有两个通风腔,两个通风腔分别与两个风机相对设置。或者,电池包还可以包括另一个类似上述的端件,此端件可以设置有通风腔,而风机与通风腔相对设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创造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示例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箱体(10);
电池(20),所述电池(20)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10)内;
端件(30),所述端件(30)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10)和所述电池(20)之间,所述端件(30)上设置有通风腔(31);
风机(40),所述风机(40)连接于所述电池箱体(10)和所述端件(30)中的至少之一,以使得所述风机(40)与所述通风腔(31)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10)内形成有风道(11),所述风道(11)的出风口与所述通风腔(31)远离所述风机(40)的一端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20)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池形成第一电池组件和第二电池组件,所述第一电池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件之间形成所述风道(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件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堆叠的所述电池(20),所述第二电池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堆叠的所述电池(20),所述第一电池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件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其中,所述端件(30)同时与所述第一电池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件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件(30)朝向所述电池(20)的一侧设置有密封件(32),所述密封件(32)同时与所述第一电池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件相接触;
其中,所述密封件(32)环绕所述通风腔(31)设置,以使得所述风道(11)的出风口与所述通风腔(31)之间密封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件(30)朝向所述电池(20)的一侧设置有加强部(33),所述加强部(33)朝向所述电池(20)的一侧不超出所述密封件(32)设置,以使得所述密封件(32)以及所述加强部(33)均与所述电池(20)相接触;
其中,所述密封件(32)为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件(30)包括第一部分(34)、第二部分(35)以及第三部分(36),所述第一部分(3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部分(35)和所述第三部分(36),所述第一部分(34)形成有所述通风腔(31),所述密封件(32)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34),所述第二部分(35)和所述第三部分(36)均设置有所述加强部(33),以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件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34)、所述第二部分(35)以及所述第三部分(36)中的至少之一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风道阻挡部件(50),所述风道阻挡部件(50)设置于第一电池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件,以封堵所述风道(11)的顶部开口端;
其中,所述风道阻挡部件(5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端件(30),所述风道阻挡部件(5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池箱体(1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件(30)与所述电池箱体(10)可拆卸地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件(30)与所述电池箱体(10)通过紧固件(60)相连接;
其中,所述电池箱体(10)上设置有加强件(61),所述紧固件(60)连接所述加强件(61)和所述端件(30)。
CN202223223014.9U 2022-12-01 2022-12-01 电池包 Active CN218769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3014.9U CN218769760U (zh) 2022-12-01 2022-12-01 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3014.9U CN218769760U (zh) 2022-12-01 2022-12-01 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9760U true CN218769760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8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23014.9U Active CN218769760U (zh) 2022-12-01 2022-12-01 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9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03064B2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excellent heat dissipation ability and battery pack employed with the same
KR100949331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US8691414B2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coolant passage and gas exhaust passage
EP2581960B1 (en) Battery pack
US10312561B2 (en) Unit cell pack
US20120088135A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temperature sensor and battery pack employed with the same
CN103378319A (zh) 电池模块
JP6273260B2 (ja) 燃料電池組立体
CN108463919B (zh) 空气冷却式电池模块
CN216720176U (zh) 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CN113948795B (zh) 一种电池箱及其散热方法
CN216720202U (zh) 电池包
JP6601235B2 (ja) 電池パック
CN218769760U (zh) 电池包
CN115066789A (zh) 电动车辆风冷电池组
CN213340556U (zh) 电池箱体及电池
CN110880569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模组
KR20070006952A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CN218769759U (zh) 电池包
JP2021114381A (ja) 蓄電装置冷却機構
KR20060118113A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CN113097639A (zh) 一种电池包
CN218769761U (zh)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电池簇
CN218769775U (zh)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电池簇
CN218548706U (zh) 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