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4683U - 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4683U
CN218764683U CN202223073707.4U CN202223073707U CN218764683U CN 218764683 U CN218764683 U CN 218764683U CN 202223073707 U CN202223073707 U CN 202223073707U CN 218764683 U CN218764683 U CN 218764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tower
circulating water
water
pipe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37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钟宏
曹祥华
熊巧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ye Yaxin Wear Resistant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ye Yaxin Wear Resistant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ye Yaxin Wear Resistant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ye Yaxin Wear Resistant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37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4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4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4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和旋风筒,所述冷却塔上安装有进出水组件,所述进出水组件包括进管和出管,所述旋风筒上安装有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连管和风筒,所述冷却塔的内侧安装有延缓水分下落机构,所述有延缓水分下落机构包括填料,所述冷却塔和旋风筒的内侧均安装有水雾回收组件,该循环水冷却装置能够将循环水通过滴管下落到填料上,循环水沿填料内壁向下流动时,延缓其下落速度,同时利用填料极大的增加循环水的表面积,提高循环水的散热效率,能够尼龙网对空气中的水雾进行吸附,挥发的水蒸气凝结成水雾被吸水绵吸收,并被甩到旋风筒的内壁上,保障循环水的充分回收,适用于循环水的冷却降温工作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水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钢球的铸造加工时,为提高钢球铸造成型的速度,需要使用循环水度模具内的钢球进行冷却降温工作,为保障循环水能够快速进行冷却工作,往往需要对循环水进行冷却降温工作,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3038901.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循环水冷却塔用冷凝节水装置,该循环水冷却塔用冷凝节水装置内设置了换热管,向换热管内通入冷空气,使塔内的湿热空气接触到换热管后可以进行换热处理,提高湿热空气的冷却速度,同时消除了可见雾产生的条件,达到消雾目的,有效的提高节水的作用;该循环水冷却塔用冷凝节水装置的换热管下方还设置了导叶轮,导叶轮可以对湿热空气进行旋风搅拌,使湿热空气内的水分发生碰撞,让水分可以撞到塔体内壁进行回收,在换热管和导叶轮共同的配合下,有效的提高了冷凝节水装置的使用效率,根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现有的循环水冷却设备在使用时,一方面,流通的冷空气位于喷淋管的顶部,空气与循环水之间的接触较少,同时大量的水分仅依靠液面和从喷淋管下落后的瞬间进行散热,散热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存在大量的挥发的水蒸气未能与冷却管接触,进而导致水分向外飘出,降低水分回收的效率。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方便,适用于循环水的冷却降温工作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本体,所述冷却装置本体包括冷却塔和旋风筒,所述冷却塔上安装有进出水组件,所述进出水组件包括进管和出管,所述旋风筒上安装有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连管和风筒,所述冷却塔的内侧安装有延缓水分下落机构,所述有延缓水分下落机构包括填料,所述冷却塔和旋风筒的内侧均安装有水雾回收组件,所述水雾回收组件包括尼龙网和吸水绵。
进一步的,所述旋风筒安装在冷却塔的一侧,所述进管的一端设置在冷却塔的另一侧,所述进管的另一端穿过冷却塔的外壁并盘旋在冷却塔的内侧,所述进管的底部焊接有滴管,所述滴管位于冷却塔的内侧,所述滴管均匀分布在进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塔的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口,所述出管的一端焊接在通口的底部,所述出管的另一端穿过冷却塔的一侧并延伸至旋风筒的底部,所述旋风筒的底部通过下料阀与出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连管的一端焊接在冷却塔的顶部,所述连管的另一端绕过冷却塔的顶部并与旋风筒的另一侧的顶部连接,所述冷却塔通过连管与旋风筒相连通,所述风筒的一端设置在旋风筒的一侧的顶部,所述风筒的另一端穿过旋风筒的顶部的中心处并延伸至旋风筒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塔的底部焊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顶部安装有锥盖,所述锥盖通过支杆焊接在导管上,所述导管的底端穿过冷却塔并与冷却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导管均匀分布在冷却塔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的外边侧通过螺栓安装在冷却塔的内壁上,所述填料位于进管的底部,所述填料位于导管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网通过螺栓安装冷却塔的顶部的内壁上,所述吸水绵卡在风筒的另一端的底部,所述风筒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所述风筒的内侧卡有主轴,所述主轴的顶端穿过风筒并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吸水绵的外边侧包裹有网罩,所述主轴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在吸水绵的顶部,所述主轴的外边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位于风筒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旋风筒的外边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通过电线与电机和下料阀连接。
有益效果:1.该循环水冷却装置能够有效地将冷却空气从冷却塔的底部向上流动,极大的增加空气与循环水的接触面积,同时循环水通过滴管下落到填料上,填料的结构类似石块堆积在一起,循环水沿填料内壁向下流动时,极大的延缓其下落速度,同时利用填料极大的增加循环水的表面积,提高循环水的散热效率。
2.该循环水冷却装置能够在空气上流动时,有效地利用冷却塔顶部的尼龙网对空气中的水雾进行吸附,并凝结成水滴后下落,并与循环水混合,降低循环水的温度,同时空气在连管和旋风筒内流动时再次进行冷却,挥发的水蒸气凝结成水雾被吸水绵吸收,并被甩到旋风筒的内壁上,保障循环水的充分回收,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该循环水冷却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高效方便,适用于循环水的冷却降温工作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的进管的俯视图;
图中:1、冷却塔;2、旋风筒;3、进管;4、出管;5、下料阀;6、连管;7、风筒;8、滴管;9、导管;10、锥盖;11、填料;12、尼龙网;13、电机;14、主轴;15、扇叶;16、吸水绵;17、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本体,所述冷却装置本体包括冷却塔1和旋风筒2,所述冷却塔1上安装有进出水组件,所述进出水组件包括进管3和出管4,所述旋风筒2上安装有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连管6和风筒7,所述冷却塔1的内侧安装有延缓水分下落机构,所述有延缓水分下落机构包括填料11,所述冷却塔1和旋风筒2的内侧均安装有水雾回收组件,所述水雾回收组件包括尼龙网12和吸水绵16,所述旋风筒2安装在冷却塔1的一侧,所述进管3的一端设置在冷却塔1的另一侧,所述进管3的另一端穿过冷却塔1的外壁并盘旋在冷却塔1的内侧,所述进管3的底部焊接有滴管8,所述滴管8位于冷却塔1的内侧,所述滴管8均匀分布在进管3上,所述冷却塔1的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口,所述出管4的一端焊接在通口的底部,所述出管4的另一端穿过冷却塔1的一侧并延伸至旋风筒2的底部,所述旋风筒2的底部通过下料阀5与出管4相连通,循环水在冷却塔1的内侧通过滴管8下落时,空气向上流动,同时循环水通过滴管8下落到填料11上,填料11的结构类似石块堆积在一起,循环水沿填料11的内壁向下流动时,极大的延缓其下落速度,同时利用填料11极大的增加循环水的表面积,提高循环水的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所述连管6的一端焊接在冷却塔1的顶部,所述连管6的另一端绕过冷却塔1的顶部并与旋风筒2的另一侧的顶部连接,所述冷却塔1通过连管6与旋风筒2相连通,所述风筒7的一端设置在旋风筒2的一侧的顶部,所述风筒7的另一端穿过旋风筒2的顶部的中心处并延伸至旋风筒2的内侧,所述冷却塔1的底部焊接有导管9,所述导管9的顶部安装有锥盖10,所述锥盖10通过支杆焊接在导管9上,所述导管9的底端穿过冷却塔1并与冷却塔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导管9均匀分布在冷却塔1的内侧,所述填料11的外边侧通过螺栓安装在冷却塔1的内壁上,所述填料11位于进管3的底部,所述填料11位于导管9的顶部,所述尼龙网12通过螺栓安装冷却塔1的顶部的内壁上,所述吸水绵16卡在风筒7的另一端的底部,所述风筒7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13,所述风筒7的内侧卡有主轴14,所述主轴14的顶端穿过风筒7并安装在电机13的输出轴上,所述吸水绵16的外边侧包裹有网罩,所述主轴14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在吸水绵16的顶部,所述主轴14的外边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扇叶15,所述扇叶15位于风筒7的内侧,所述旋风筒2的外边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开关17,所述开关17通过电线与电机13和下料阀5连接,工作时,通过进管3将循环水通入到冷却塔1的内侧,循环水通过滴管8在冷却塔1的内侧均匀的向下滴落,再向下落到冷却塔1的底部,通过出管4向外流出,电机13通过主轴14带动扇叶15转动,扇叶15转动对风筒7的底部产生吸力,进而使得空气通过冷却塔1的底部导管9吸入空气,利用锥盖10避免循环水滴到导管9的内侧,向上流动的空气对向下流动的循环水冷却后,产生的水蒸气冷却凝结成的细小水珠在被气流向上带动尼龙网12处时,水珠附着在尼龙网12的表面,并形成水滴向下滴落,空气以及水蒸气通过连管6进入旋风筒2内,水蒸气继续冷却凝结成细小水珠,部分水珠在旋风筒2内旋转流动时附着在旋风筒2的内壁上,并流动到旋风筒2的底部,少量水珠在通过吸水绵16向风筒7的内侧流动时,被吸水绵16吸收,电机13通过主轴14带动吸水绵16高速转动,将吸水绵16上吸附的水分甩掉到旋风筒2的内壁上,并通过下料阀5输送到出管4的内侧,保障循环水的充分回收,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该循环水冷却装置通过外接电源为所用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工作时,通过进管3将循环水通入到冷却塔1的内侧,循环水通过滴管8在冷却塔1的内侧均匀的向下滴落,循环水在冷却塔1的内侧通过滴管8下落时,空气向上流动,同时循环水通过滴管8下落到填料11上,填料11的结构类似石块堆积在一起,循环水沿填料11的内壁向下流动时,极大的延缓其下落速度,同时利用填料11极大的增加循环水的表面积,提高循环水的散热效率,再向下落到冷却塔1的底部,通过出管4向外流出,电机13通过主轴14带动扇叶15转动,扇叶15转动对风筒7的底部产生吸力,进而使得空气通过冷却塔1的底部导管9吸入空气,利用锥盖10避免循环水滴到导管9的内侧,向上流动的空气对向下流动的循环水冷却后,产生的水蒸气冷却凝结成的细小水珠在被气流向上带动尼龙网12处时,水珠附着在尼龙网12的表面,并形成水滴向下滴落,空气以及水蒸气通过连管6进入旋风筒2内,水蒸气继续冷却凝结成细小水珠,部分水珠在旋风筒2内旋转流动时附着在旋风筒2的内壁上,并流动到旋风筒2的底部,少量水珠在通过吸水绵16向风筒7的内侧流动时,被吸水绵16吸收,电机13通过主轴14带动吸水绵16高速转动,将吸水绵16上吸附的水分甩掉到旋风筒2的内壁上,并通过下料阀5输送到出管4的内侧,保障循环水的充分回收,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本体,所述冷却装置本体包括冷却塔(1)和旋风筒(2),所述冷却塔(1)上安装有进出水组件,所述进出水组件包括进管(3)和出管(4),所述旋风筒(2)上安装有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连管(6)和风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1)的内侧安装有延缓水分下落机构,所述有延缓水分下落机构包括填料(11),所述冷却塔(1)和旋风筒(2)的内侧均安装有水雾回收组件,所述水雾回收组件包括尼龙网(12)和吸水绵(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筒(2)安装在冷却塔(1)的一侧,所述进管(3)的一端设置在冷却塔(1)的另一侧,所述进管(3)的另一端穿过冷却塔(1)的外壁并盘旋在冷却塔(1)的内侧,所述进管(3)的底部焊接有滴管(8),所述滴管(8)位于冷却塔(1)的内侧,所述滴管(8)均匀分布在进管(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1)的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口,所述出管(4)的一端焊接在通口的底部,所述出管(4)的另一端穿过冷却塔(1)的一侧并延伸至旋风筒(2)的底部,所述旋风筒(2)的底部通过下料阀(5)与出管(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管(6)的一端焊接在冷却塔(1)的顶部,所述连管(6)的另一端绕过冷却塔(1)的顶部并与旋风筒(2)的另一侧的顶部连接,所述冷却塔(1)通过连管(6)与旋风筒(2)相连通,所述风筒(7)的一端设置在旋风筒(2)的一侧的顶部,所述风筒(7)的另一端穿过旋风筒(2)的顶部的中心处并延伸至旋风筒(2)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1)的底部焊接有导管(9),所述导管(9)的顶部安装有锥盖(10),所述锥盖(10)通过支杆焊接在导管(9)上,所述导管(9)的底端穿过冷却塔(1)并与冷却塔(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导管(9)均匀分布在冷却塔(1)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11)的外边侧通过螺栓安装在冷却塔(1)的内壁上,所述填料(11)位于进管(3)的底部,所述填料(11)位于导管(9)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网(12)通过螺栓安装冷却塔(1)的顶部的内壁上,所述吸水绵(16)卡在风筒(7)的另一端的底部,所述风筒(7)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13),所述风筒(7)的内侧卡有主轴(14),所述主轴(14)的顶端穿过风筒(7)并安装在电机(13)的输出轴上,所述吸水绵(16)的外边侧包裹有网罩,所述主轴(14)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在吸水绵(16)的顶部,所述主轴(14)的外边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扇叶(15),所述扇叶(15)位于风筒(7)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筒(2)的外边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开关(17),所述开关(17)通过电线与电机(13)和下料阀(5)连接。
CN202223073707.4U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 Active CN218764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3707.4U CN218764683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3707.4U CN218764683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4683U true CN218764683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52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3707.4U Active CN218764683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4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3962B (zh) 一种带有除湿散热功能的智能jp柜
CN110404914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组件清洁设备
CN218764683U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
CN209431916U (zh) 一种火力发电循环水零排放系统
CN209386841U (zh) 一种方便辅助散热的冷却塔
CN113432458B (zh) 一种用于压裂车冷却装置
CN116242165A (zh) 一种高效节水消白逆流冷却塔
CN209706596U (zh) 一种热收缩膜生产用冷却塔
CN211527151U (zh) 一种具有节水功能的玻璃钢冷却塔
CN208269689U (zh) 一种方形逆流式冷却塔
CN205102630U (zh) 改进冷却塔
CN209485094U (zh) 一种干湿联合冷却塔
CN207556306U (zh) 一种冷却水塔
CN212179633U (zh) 天然气储气库压缩机配套高压空冷器
CN219319092U (zh) 一种水循环的冷却塔
CN212461331U (zh) 一种程控型变压器冷却控制装置
CN212566956U (zh) 一种降温塔
CN213901993U (zh) 一种火电厂用冷却装置
CN209445840U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
CN219589477U (zh) 闭式冷却塔
CN209877689U (zh) 一种冷却塔风筒节能导流装置
CN220468992U (zh) 一种用于空气制水机的辅助散热装置及空气制水机
CN211651278U (zh) 一种具有螺旋填料结构的冷却塔
CN214747352U (zh) 一种节能高效的冷却塔
CN216347921U (zh) 一种具有防冻功能的节水消雾冷却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