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2673U - 一种低温绝热容器的防过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温绝热容器的防过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2673U
CN218762673U CN202222659057.5U CN202222659057U CN218762673U CN 218762673 U CN218762673 U CN 218762673U CN 202222659057 U CN202222659057 U CN 202222659057U CN 218762673 U CN218762673 U CN 218762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overcharge
space
liquid discharge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90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欣
李兆亭
郝存根
李林
邓晓辉
吕兴民
赵宗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inghui Tianhai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Sa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inghui Tianhai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Sa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inghui Tianhai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Sa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inghui Tianhai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Sa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90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2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2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2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低温绝热容器的防过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表面的排气孔与排液孔;所述壳体封闭合围形成独立的内部安全空间;所述排气孔与排液孔分别贯穿壳体并联通内部安全空间与壳体外部空间,且所述排气孔设置在壳体表面的竖直高度高于所述排液孔;所述防过充装置安装在低温绝热容器的内胆顶部。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防过充装置的弊端和安全隐患,提高了低温绝热容器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可以在车载液氢气瓶、车载LNG气瓶低温容器上进行应用,应用前景更为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低温绝热容器的防过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绝热容器的防过充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运输液氢低温绝热容器的防过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使用车用低温绝热气瓶防过充装置是:在内置瓶内后封头同轴上焊接封头和筒体,与后封头形成内胆后端的封闭空间,并在此防过充空间底部开一个小孔,用于低温绝热气瓶在充液过程中防止过量充装。如CN112879793A所示的封头设置位置,其就是基于现有技术而进行的改进。而将防过充空间设置在后封头有着至少2个缺陷:(1)防过充空间在气瓶完成首次充液后达到两空间气液平衡时,高位液体逐渐随着底部小孔向防过充空间内部流去,在使用过程中先使用内胆液体,在随后充液过程中由于防过充空间内部液体存在使得有效防过充空间变小,无法满足初始设计防过充有效空间的要求;(2)此防过充装置与内后封头同轴,在充液过程中由于充液速率造成气瓶内与安全空间存在压力差,存在失稳风险,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生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低温绝热容器的防过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表面的排气孔与排液孔;
所述壳体封闭合围形成独立的内部安全空间;
所述排气孔与排液孔分别贯穿壳体并联通内部安全空间与壳体外部空间,且所述排气孔设置在壳体表面的竖直高度高于所述排液孔;
所述防过充装置安装在低温绝热容器的内胆顶部。
优选地,所述防过充装置固定安装在内胆顶部,或,所述防过充装置可拆卸安装在内胆顶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安装包括焊接安装;
所述可拆卸安装包括固定螺栓安装。
优选地,所述壳体外部轮廓形状为长方体、圆柱体或椭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内部安全空间设置有支撑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竖直支撑件,且所述竖直支撑件保持内部安全空间整体连通。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竖直支撑件,且所述竖直支撑件将内部安全空间分割为两个或以上相互连通的子空间;
所述子空间对应匹配设置有独立和/或共用的排气孔与排液孔。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过充装置运用于车载液氢气瓶或车载LNG气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防过充装置并且有效解决了现有防过充装置的弊端和安全隐患,提高产品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应用前景更为广泛,可以在车载液氢气瓶、车载LNG气瓶等低温容器上进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设置于低温容器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设置于低温容器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外部轮廓形状为长方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外部轮廓形状为圆柱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内部安全空间(1)、液面(2)、竖形格栅(3)、排液孔(4)、螺栓(5)、排气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低温绝热容器的防过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表面的排气孔与排液孔;
所述壳体封闭合围形成独立的内部安全空间;
所述排气孔与排液孔分别贯穿壳体并联通内部安全空间与壳体外部空间,且所述排气孔设置在壳体表面的竖直高度高于所述排液孔;
所述防过充装置安装在低温绝热容器的内胆顶部。
优选地,所述防过充装置固定安装在内胆顶部,或,所述防过充装置可拆卸安装在内胆顶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安装包括焊接安装;
所述可拆卸安装包括固定螺栓安装。
优选地,所述壳体外部轮廓形状为长方体、圆柱体或椭圆柱体。用工方可以根据对有效内部空间的设计要求而对防过充装置的形状进行选择,只要满足内部安全空间的气压与液压相平衡即可。
优选地,所述内部安全空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件的数量大于1。如果内部安全空间的承压强度要求不高,也可以不设置支撑件,仅依靠壳体就可以满足承压要求。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竖直支撑件,且所述竖直支撑件保持内部安全空间整体连通。例如,所述支撑件为竖形格栅,所述竖形格栅交错分布在所述内部安全空间两侧。所述支撑件的目的为增强内部安全空间的承压强度。由于防过充空间的要求的承受压强要求不一样,竖形格栅交错部分可以设置在对承受压强较高的内部安全空间部分。例如,所述竖直支撑件为条柱状;所述条柱状支撑件均匀分布在所述内部安全空间四周。如果内部安全空间的承受压强的强度不大,可以设置支撑件为条柱状,所述条柱状是为了基于成本的原因而设置在所述内部安全空间四周。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过充装置运用于车载液氢气瓶或车载LNG气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设置于低温容器的侧视剖面示意图。防过充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防过充装置的内部安全空间存在着气相气压,内胆的其他部分储存液体过程中存在着液体压强,在充液过程中,排气孔封闭,随着液体增多,液体压强增大,停止输入液体,直到达到预设的阈值时,这时候气体压强与液体压强平衡。在使用液体过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排液孔在液体上部,所以即便在运输以及充液过程中内部安全空间存在着液体,也可以顺着排液孔流出,所以内部安全空间一直可以保持相对独立的空间,不被液体影响,一直保持内部安全空间设计的有效空间。相应的内部安全空间的气体也可以换成其他提供压强的物质,以使在达到预设的充液体积或者内胆压力阈值时候,能够使得液相与内部安全空间的压强平衡。内部安全空间的大小通过有效的安全泄放空间比例来确定。例如,最低充装压力下的饱和液氢(或其他饱和低温液体)后,内胆压力升至安全阀开启压力时,内胆液相体积不超过公称容积的95%,这时候就知道内部安全空间的压强大小,进而结合内部安全空间的预设的其他参数来求出内部安全空间的大小。
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包括:(1)内部安全空间、(2)液面、(3)竖形格栅、(4)排液孔、(5)螺栓、(6)排气孔。除了图示标记之外,在(5)螺栓的同侧、对侧还有另外的螺栓,由于都是提供连接作用,故未标记出。(1)内部安全空间提供压强平衡液面的压强,(3)竖形格栅可以有效增强此空间受压强度,(4)排液孔设置在防过充装置的底部,用于将运动或者充液过程中误入的液体排出,保证内部安全空间的有效性。同时解决现有技术的安全风险,螺栓提供连接防过充装置与内胆的作用。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设置于低温容器的正视剖面示意图。(1)为内部安全空间,(3)竖形格栅,(5)为螺栓,工作原理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过充装置壳体外部轮廓形状为长方体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过充装置壳体外部轮廓形状为圆柱体的示意图。具体的,实施方可以根据低温绝热容器的形状以及对承受强度的要求而进行改装防过充装置,防过充装置可以是长方体、与筒体弧面一致的椭圆体、圆柱体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防过充装置并且有效解决了现有防过充装置的弊端和安全隐患,提高产品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应用前景更为广泛,可以在车载液氢气瓶、车载LNG气瓶等低温容器上进行应用。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低温绝热容器的防过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表面的排气孔与排液孔;
所述壳体封闭合围形成独立的内部安全空间;
所述排气孔与排液孔分别贯穿壳体并联通内部安全空间与壳体外部空间,且所述排气孔设置在壳体表面的竖直高度高于所述排液孔;
所述防过充装置安装在低温绝热容器的内胆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过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过充装置固定安装在内胆顶部,或,所述防过充装置可拆卸安装在内胆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过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装包括焊接安装;
所述可拆卸安装包括固定螺栓安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过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部轮廓形状为长方体、圆柱体或椭圆柱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过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安全空间设置有支撑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过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竖直支撑件,且所述竖直支撑件保持内部安全空间整体连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过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竖直支撑件,且所述竖直支撑件将内部安全空间分割为两个或以上相互连通的子空间;
所述子空间对应匹配设置有独立和/或共用的排气孔与排液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过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过充装置运用于车载液氢气瓶或车载LNG气瓶。
CN202222659057.5U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低温绝热容器的防过充装置 Active CN218762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9057.5U CN218762673U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低温绝热容器的防过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9057.5U CN218762673U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低温绝热容器的防过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2673U true CN218762673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8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9057.5U Active CN218762673U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低温绝热容器的防过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26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8927B (zh) 一种车载电池的箱体
CN218762673U (zh) 一种低温绝热容器的防过充装置
CN207199790U (zh) 一种锂电池阻燃装置
CN113844781B (zh) 一种车用锂电池安全可堆放集装箱
CN115451328A (zh) 一种低温绝热容器的防过充装置
CN212725467U (zh) 一种有自我保护装置的高倍率锂离子电池
CN206145419U (zh) 一种油气储运降温运输罐
CN21715850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
CN110137583A (zh) 安全锂电池
CN106887535B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114284615B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和电池包
CN110148693A (zh) 防过热锂电池
CN216413197U (zh) 一种安全稳定的无钴锂电池
CN214525706U (zh) 一种电解液生产用存储装置
CN201465740U (zh) 一种椭圆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
CN21187944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锂电池
CN107994153A (zh) 四角固定结构组件
CN206610855U (zh) 一种电池防爆片
CN208718470U (zh) 一种密闭高温发酵设备及其新型保温节能筒体
CN219123396U (zh) 盖体、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04391164U (zh) 柱形锂离子电池外壳
CN109458884B (zh) 一种可泄压型抗爆容器
CN214948174U (zh) 低压固态储氢装置
CN216888262U (zh) 一种舵套冷装剂保温装置
CN220253317U (zh) 电池包及其底护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