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9940U - 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9940U
CN218759940U CN202223424055.4U CN202223424055U CN218759940U CN 218759940 U CN218759940 U CN 218759940U CN 202223424055 U CN202223424055 U CN 202223424055U CN 218759940 U CN218759940 U CN 218759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placing
arc
supporting plat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40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家礼
胡小军
巫和凯
何超
周光友
邓光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y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uaya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uaya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uaya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240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9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9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9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其包括放置台和弧形模板,所述放置台的底壁上滚动设置多个滚轮;所述放置台上沿垂直于放置台的顶壁方向滑动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驱使放置板滑动的驱动件;所述放置板顶壁的边缘处设置有用于放置弧形模板的支撑板,所述弧形模板设置在支撑板远离放置板的侧壁上,且所述弧形模板用于与隧道侧墙相适配。本申请具有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军事隧道。
目前,在对隧道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一般是使用单侧支护模架,施工人员先将单侧支护模架吊装至对应位置,之后再使用斜撑对单侧支护模架进行临时支撑;然后施工人员再对单侧支护模架进行安装固定,将单侧支护模架固定在地面上后,再将斜撑拆除,最后再对隧道侧墙进行施工。
但是,隧道侧墙的施工面积大,施工人员需要不断地更换施工地点,那么则需要将施工完成处的单侧支护模架先拆除后,再安装至下一施工地点,才能对下一施工场地进行施工,施工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包括放置台和弧形模板,所述放置台的底壁上滚动设置多个滚轮;所述放置台上沿垂直于放置台的顶壁方向滑动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驱使放置板滑动的驱动件;所述放置板顶壁的边缘处设置有用于放置弧形模板的支撑板,所述弧形模板设置在支撑板远离放置板的侧壁上,且所述弧形模板用于与隧道侧墙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隧道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通过多个滚轮与地面滚动连接,将放置台移动至隧道内需要施工的位置,然后通过驱动件驱使放置板朝远离放置台的方向滑动,使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弧形模板升至对应位置,并对隧道侧墙进行施工,在对隧道内其他施工场地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仅需要推动放置台移动至下一施工场地即可,从而不需要在每更换一个施工场地,都需要重新安装或拆除单侧支护模架,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4)靠近弧形模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抵接架,所述抵接架呈三角状,所述抵接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抵接架的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用于与弧形模板的内壁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接架与弧形模板的内侧壁抵接,增加了弧形模板与支撑板的连接点,从而加强了弧形模板与支撑板之间的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侧壁固定设置有支护架,所述支护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抵接架抵紧弧形模板的第一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弹性件的设置,在弧形模板受到相向的压力时,通过第一弹性件的设置,使抵接架具有抵紧弧形模板的趋势,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可选的,所述弧形模板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固定弧形模板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弧形模板损坏时,松开支撑板上的固定件,施工人员将弧形模板从支撑板上拆卸下来,之后再将新的弧形模板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支撑板上,增加实用性。
可选的,所述放置板顶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沿靠近或远离支撑板的侧壁滑动设置有转动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供转动的转动槽;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容置槽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沿转动块的滑动方向滑动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与转动块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驱使转动块朝远离支撑板的方向滑动的第二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使转动块具有块朝远离支撑板的方向滑动的趋势,使转动块始终在转动槽内转动,从而带动整个支撑板在放置块上转动;在对隧道侧墙施工完毕后,通过转动块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将支撑板折叠起来,减少隧道侧墙施工模架的占地空间,且便于施工人员移动至堆放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转动块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容置槽连通的环形槽,且所述转动槽侧壁开设有供限位块插入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板转动至与放置块垂直的位置后,支撑板不能再朝偏离放置块的方向偏转,且此时,限位块与插槽的位置正对,限位块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插入插槽内,阻止转动块在转动槽内转动,从而阻止支撑板转动;在对隧道侧墙施工完毕后,拨动转动块上的拨块,使限位块从插槽内脱离,并转动支撑板,使限位块转动在环形槽内。
可选的,所述放置板的顶壁上铰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支撑板远离弧形模板的侧壁上铰接有第二伸缩杆,且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互相铰接,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驱使第一伸缩杆朝远离放置台顶壁方向偏转的第三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弹性件的设置,使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位于同一直线上,增加支撑板的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放置台的底壁上沿靠近或远离放置台的方向滑动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驱使抵接块滑动的驱动源;且所述抵接块远离放置台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整个施工模架移动至施工场地后,通过驱动源驱使抵接块上的橡胶垫与地面抵接,使整个施工模架稳固地设置在地面上,可有效避免施工模架在作业时滑动,使施工模架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在对隧道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通过多个滚轮与地面滚动连接,将放置台移动至隧道内需要施工的位置,然后通过驱动件驱使放置板朝远离放置台的方向滑动,使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弧形模板升至对应位置,并对隧道侧墙进行施工,在对隧道内其他施工场地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仅需要推动放置台移动至下一施工场地即可,从而不需要在每更换一个施工场地,都需要重新安装或拆除单侧支护模架,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2. 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使转动块具有块朝远离支撑板的方向滑动的趋势,使转动块始终在转动槽内转动,从而带动整个支撑板在放置块上转动;在对隧道侧墙施工完毕后,通过转动块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将支撑板折叠起来,减少隧道侧墙施工模架的占地空间,且便于施工人员移动至堆放位置处;
3. 在支撑板转动至与放置块垂直的位置后,支撑板不能再朝偏离放置块的方向偏转,且此时,限位块与插槽的位置正对,限位块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插入插槽内,阻止转动块在转动槽内转动,从而阻止支撑板转动;在对隧道侧墙施工完毕后,拨动转动块上的拨块,使限位块从插槽内脱离,并转动支撑板,使限位块转动在环形槽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示弧形模板;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主要用于表示支护架的结构;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主要用于表示转动块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1、放置台;11、滚轮;12、抵接块;13、电动推杆;14、橡胶垫;15、放置槽;16、气缸;2、弧形模板;21、耳板;22、螺栓;3、放置板;31、固定块;311、转动槽;312、插槽;4、支撑板;41、抵接架;411、第一固定杆;412、第二固定杆;42、支护架;43、第一压簧;44、第一伸缩杆;45、第二伸缩杆;46、第三压簧;5、容置槽;51、转动块;511、限位块;52、滑槽;53、拨块;54、第二压簧;55、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参照图1和图2,包括放置台1和弧形模板2,放置台1的底壁上滚动设置四个滚轮11,四个滚轮11均设置为万向轮且四个万向轮分别位于放置台1底壁的四个边角处;放置台1上沿垂直于放置台1底壁的方向滑动设置有抵接块12,抵接块12设置有四个,放置台1上设置有驱使抵接块12滑动的驱动源,驱动源包括电动推杆13,电动推杆13设置有四个,每个电动推杆13均竖直设置在放置台1的底壁上,电动推杆13的活塞与抵接块12固定连接,四个电动推杆13分别设置于四个万向轮的一侧;且每个抵接块12远离放置台1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垫14,橡胶垫14用于与地面抵接。
参照图1和图2,放置台1的顶壁上沿抵接块12的滑动方向滑动设置有放置板3,放置台1上设置有驱使放置板3滑动的驱动件,驱动件包括气缸16,气缸16设置有四个,放置台1的顶壁上开设有四个放置槽15,四个放置槽15分别位于放置台1的顶壁的四个边角处,四个气缸16分别竖直设置于放置槽15内,气缸16的活塞与放置板3固定连接;放置板3的顶壁的边缘处设置有用于放置弧形模板2的支撑板4,且支撑板4竖直设置于放置板3顶壁的边缘处,弧形模板2设置在支撑板4远离放置板3的侧壁上,且弧形模板2与隧道侧墙相适配;弧形模板2与支撑板4可拆卸连接,支撑板4上设置有固定弧形模板2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螺栓22,螺栓22设置有多个,弧形模板2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耳板21,两耳板21上均开设有多个供螺栓22穿过的通孔,支撑板4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螺栓孔与通孔一一对应,螺栓22穿过耳板21上的通孔与支撑板4螺纹连接。
参照图2和图3,支撑板4靠近弧形模板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抵接架41,抵接架41呈三角状,抵接架41包括第一固定杆411和第二固定杆412,第一固定杆411和第二固定杆412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411与第二固定杆412之间形成有一定角度,第一固定杆411和第二固定杆412的连接处用于与弧形模板2的内壁抵接,第一固定杆411远离第二固定杆412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412远离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参照图2和图3,支撑板4侧壁固定设置有支护架42,支护架42水平设置于支撑板4的侧壁上,支护架42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一固定杆411和第二固定杆412的连接处抵紧弧形模板2的第一弹性件,在本实施中,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压簧43,第一压簧43的一端与支护架42固定连接,第一压簧43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杆411和第二固定杆41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中第一弹性件可设置为弹性片等;且第一固定杆411、第二固定杆412、支护架42和第一压簧43均设置有两个,从而增加弧形模板2与支撑板4之间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4,放置板3顶壁的两端边缘处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31,两固定块31均与支撑板4转动连接,支撑板4上开设有容置槽5,容置槽5内沿垂直于支撑板4的侧壁滑动设置有转动块51,固定块31上开设有供转动的转动槽311,转动块51与转动槽311相适配;支撑板4上开设有与容置槽5连通的滑槽52,滑槽52内沿转动块51的滑动方向滑动设置有拨块53,拨块53与转动块5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拨块53滑动设置在支撑板4的外侧壁上,容置槽5内设置有驱使转动块51朝远离支撑板4的方向滑动的第二弹性件,在本实施中,第二弹性件包括第二压簧54,第二压簧54的一端与容置槽5的底壁固定连接,第二压簧54的另一端与转动块51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中第二弹性件可设置为弹性片等。
参照图1和图4,转动块51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511,支撑板4上开设有与容置槽5连通的环形槽55,环形槽55用于供限位块511转动,且转动槽311侧壁开设有供限位块511插入的插槽312,插槽312与限位块511相适配。
参照图1,放置板3的顶壁上铰接有第一伸缩杆44,支撑板4远离弧形模板2的侧壁上铰接有第二伸缩杆45,第二伸缩杆45的长度长于第一伸缩杆44的长度,且第一伸缩杆44与第二伸缩杆45互相铰接,放置台1上设置有驱使第一伸缩杆44朝远离放置台1顶壁方向偏转的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包括第三压簧46,第三压簧46的一端与放置板3的顶壁固定连接,第三压簧46的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44固定连接;当完成对隧道侧墙的施工后,第一伸缩杆44回收的同时转动支撑板4,使支撑朝靠近放置板3的位置偏转,从而实现施工模架的折叠,便于施工人员运输与收集。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的实施原理为:在对隧道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通过多个万向轮与地面滚动连接,将放置台1移动至隧道内需要施工的位置后,通过电动推杆13驱使抵接块12上的橡胶垫14与地面抵接,使整个施工模架稳固地设置在地面上,可有效避免施工模架在作业时滑动,使施工模架更加稳定。
之后,施工人员将折叠的施工模架上的支撑板4转动至与放置块垂直的位置后,支撑板4不能再朝偏离放置块的方向偏转,且此时,限位块511与插槽312的位置正对,限位块511在第二压簧54的作用下插入插槽312内,阻止转动块51在转动槽311内转动,从而阻止支撑板4转动。
然后通过气缸16驱使放置板3朝远离放置台1的方向滑动,使固定在支撑板4上的弧形模板2升至对应位置,并对隧道侧墙进行施工,在对隧道内其他施工场地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仅需要推动放置台1移动至下一施工场地即可,从而不需要在每更换一个施工场地,都需要重新安装或拆除单侧支护模架,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台(1)和弧形模板(2),所述放置台(1)的底壁上滚动设置多个滚轮(11);所述放置台(1)上沿垂直于放置台(1)的顶壁方向滑动设置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台(1)上设置有驱使放置板(3)滑动的驱动件;所述放置板(3)顶壁的边缘处设置有用于放置弧形模板(2)的支撑板(4),所述弧形模板(2)设置在支撑板(4)远离放置板(3)的侧壁上,且所述弧形模板(2)用于与隧道侧墙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靠近弧形模板(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抵接架(41),所述抵接架(41)呈三角状,所述抵接架(4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板(4)上,所述抵接架(41)的远离支撑板(4)的一端用于与弧形模板(2)的内壁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侧壁固定设置有支护架(42),所述支护架(42)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抵接架(41)抵紧弧形模板(2)的第一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模板(2)与支撑板(4)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固定弧形模板(2)的固定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3)顶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31),所述支撑板(4)上开设有容置槽(5),所述容置槽(5)内沿靠近或远离支撑板(4)的侧壁滑动设置有转动块(51),所述固定块(31)上开设有供转动转动的转动槽(311);所述支撑板(4)上开设有与容置槽(5)连通的滑槽(52),所述滑槽(52)内沿转动块(51)的滑动方向滑动设置有拨块(53),所述拨块(53)与转动块(5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容置槽(5)内设置有驱使转动块(51)朝远离支撑板(4)的方向滑动的第二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51)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511),所述支撑板(4)上开设有与容置槽(5)连通的环形槽(55),且所述转动槽(311)侧壁开设有供限位块(511)插入的插槽(3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3)的顶壁上铰接有第一伸缩杆(44),所述支撑板(4)远离弧形模板(2)的侧壁上铰接有第二伸缩杆(45),且所述第一伸缩杆(44)与第二伸缩杆(45)互相铰接,所述放置台(1)上设置有驱使第一伸缩杆(44)朝远离放置台(1)顶壁方向偏转的第三弹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1)的底壁上沿靠近或远离放置台(1)的方向滑动设置有抵接块(12),所述放置台(1)上设置有驱使抵接块(12)滑动的驱动源;且所述抵接块(12)远离放置台(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橡胶垫(14)。
CN202223424055.4U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 Active CN218759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4055.4U CN218759940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4055.4U CN218759940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9940U true CN218759940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84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4055.4U Active CN218759940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99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4762B (zh) 一种盾构机过站、掉头装置的使用方法
CN212898568U (zh) 一种山岭隧道施工支撑装置
CN212077638U (zh) 一种可移动拆卸的钢箱梁拼装胎架
CN218759940U (zh) 一种可移动隧道侧墙施工模架
CN116856973A (zh) 一种煤矿巷道过断层快速支护装置
CN109914787B (zh) 一种非平行双墙施工缝联动撑合模板及其联动撑合方法
JP7440929B2 (ja) トンネルの施工用架台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施工方法
CN105966477A (zh) 一种大型工程机械的底盘
CN215170068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10264763U (zh) 一种单向四车道公路隧道可拼装开挖及钢拱架安装台车
CN103615261A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钢模台车及其实现方法
CN212641172U (zh) 用于施工车辆的油田管线跨越装置
CN214025489U (zh) 一种定点取换套装置
CN212774339U (zh) 支架结构及支护设备
CN208008217U (zh) 一种电缆卷盘的收放装置
CN218206707U (zh) 一种整圆器结构及管片拆除设备
CN207062998U (zh) 一种管廊作业车
CN113622976A (zh) 支护机构、临时支护装置及其临时支护方法
CN219858339U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箱体
CN214246760U (zh) 一种方便拆卸回收的可移动式临时住宅
CN217107032U (zh) 一种用于小断面暗挖隧道二衬施工的模板
CN218467636U (zh) 掘进机临时支护装置
CN220598190U (zh) 可移动拆卸的钢箱梁拼装胎架
CN218969997U (zh) 一种折叠式建筑工程打桩机
CN217840792U (zh) 钢结构工程施工用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